简述眼球的基本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152.50 KB
- 文档页数:1
第二学期神经科学思考题(第四,五,六,七章)第四章 (视觉生理部分)14、简述眼球壁的分层以及每层基本结构特点。
眼球壁可分为以下三层,即外膜、中膜与内膜。
其中外膜又称纤维膜,其由角膜和巩膜组成:前者为外膜的前1/6部分,透明无血管,富有神经末梢,会发生角膜反射;后者为外膜的后5/6部分,白色、不透明、坚韧、具有保护眼内容物及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其后方有视神经通过。
中膜又称血管膜,其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位于中膜最前部分、角膜后部,呈圆盘状,中央有圆形的瞳孔,虹膜内所含色素具有人种差异,其内平滑肌的排列方式有两种,一为瞳孔扩大肌,一为瞳孔括约肌;睫状体前部有睫状突,后者发出悬韧带(睫状小带)与晶状体相连,睫状体内部有睫状肌,其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可以收缩;脉络膜内富含血管和色素。
内膜即视网膜,其为位于眼球最内层的神经组织,结构十分复杂。
其又可细分为四层,即:色素上皮层、感光细胞层、联络神经元层、神经节细胞层。
15、简述感光细胞结构特点。
感光细胞共有两类,分别为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其在结构上具有以下特点:①均含有感光色素:其中视杆细胞只含一种色素,即视紫红质;而视锥细胞则含有红敏色素、蓝敏色素和绿敏色素三种色素。
②在形态上均可分为四部分,即外段、内段、胞体、终足:其中外段为感光部位,含有许多平行排列的膜盘,膜盘上镶嵌着感光物质;内段是合成蛋白质的部位;胞体内含细胞核;终足可与一个或多个双极细胞的树突和水平细胞形成突触。
所不同的是视杆细胞外段呈长杆状,视锥细胞外段呈短圆锥状。
16、简述视网膜双极细胞、水平细胞、无长突细胞、节细胞与感光细胞的关系双极细胞是连接感光细胞与神经节细胞的纵向联络神经元,其轴突可与神经节细胞树突形成突触,其可直接从感光细胞接受输入信号,也可间接地通过水平细胞的联系接受临近感光细胞的输入信号;水平细胞的水平分支(树突)联系附近许多感光细胞,然后将总合的信号传递给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处于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之间,其树突水平分支联系许多双极细胞;其的空间总合范围比水平细胞要大,与感光细胞并无直接联系。
简述眼球内容物的结构和功能眼球,咱们每天都用的东东,真是个奇妙的“小家伙”。
它的外壳叫角膜,就像眼球的“保护伞”,透亮又坚韧,外面的阳光就能透过它,照亮里面的世界。
哎呀,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它,咱们可就得在黑暗中摸索了。
角膜的后面是虹膜,嘿,这可是个颜值担当,五颜六色的,蓝的、绿的、棕的,简直好看得让人眼前一亮。
虹膜里有个小孔,叫瞳孔,能调节光线的多少,太亮了它就缩小,太暗了就放大,真是个聪明的小家伙。
说到眼球的内容物,真是一个“百宝箱”。
最里面是玻璃体,像果冻一样,给眼球撑起形状,保持它的“圆润”。
如果没有它,眼球就像瘪掉的气球,不成样子了。
玻璃体还帮助光线聚焦,让我们看到清晰的画面,真是“功不可没”。
而在角膜和玻璃体之间,有个液体叫房水,哎呀,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它就像眼球的“水管”,滋润眼球,保持眼球的压力,维持一个健康的环境。
眼球的后面是视网膜,嘿,重要得很!它就像一块“幕布”,把光线转化为信号,传递给大脑。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分为杆细胞和锥细胞,杆细胞专门在暗处工作,锥细胞则负责颜色和细节。
可以想象一下,没了它,咱们的视觉就像电影没了音轨,啥也看不见,简直就是一团糟。
说到视神经,那是把信息送到大脑的快递员,专门负责把眼球看到的“画面”送达,让你能看到整个世界。
瞧,这些内容物各司其职,真是个完美的团队。
眼球在这儿忙碌着,帮助咱们感知周围的每一个细节,真是妙不可言。
无论是蓝天白云,还是五光十色的霓虹,都是眼球的功劳。
咱们再来聊聊眼球的运动。
这小家伙可不光是静静待着,它还有六条肌肉,能让眼球转来转去,随时准备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
想想看,追着飞来的小鸟,或者看着朋友打球,眼球的“灵活度”真是让人佩服,简直是个“眼球运动员”。
它还能在看近看远之间切换,真是个“全能选手”。
别忘了,眼球还需要“滋润”。
泪腺就是它的小助手,时不时分泌点泪水,保持眼球的湿润。
尤其是当你看着感人的电影时,泪水可就忍不住了。
五官科学复习题和答案五官科学复习题【名词解释】1、干眼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的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
2、远视是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曲折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3、白内障各种因素引起的晶状体浑浊可称为白内障。
4、结膜囊由结膜形成的囊状间隙称结膜囊。
5、视野是指眼向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
6、翼状胬肉为球结膜及其下组织发生变性、肥厚、增生,呈三角形向结膜发展,因其性状似虫翼状而得名。
8、眼外肌包括4条直肌外直肌、内直肌_、上直肌、下直肌_和2条斜肌上斜肌、下斜肌。
9、原发性青光眼可分为_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_。
10、睑腺炎发生于睫毛毛囊或附属腺体的为眦部睑腺炎,发生于睑板腺的为麦粒肿。
11、视觉器官由眼球、视路_、眼眶_、眼附属器_及眼部的相关血管神经结构等。
12、眼球的动脉供应主要由视网膜中央血管系统和_睫状血管系统。
13、睑缘炎分为三种: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眦部睑缘炎。
14、前房角位于位于周边角膜与虹膜根部的连接处_;从前房角可看到的结构schwalbe 线、小梁网和 Schlemn 管,巩膜突,睫状体带,虹膜根部。
15、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可分为老年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三种。
16、梅尼埃病常见4大症状为:剧烈眩晕、耳鸣、听力下降、患侧头及耳闷涨。
17、鼻的生理功能有呼吸功能、嗅觉功能、共鸣作用、反射作用。
18、咽可分为鼻咽、口咽、喉咽三部分。
19、气管切开术适应症喉阻塞、下呼吸道分泌物储留、预防性气管切开、取气管异物、颈部外伤者。
20、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21、后组鼻窦包括筛窦及蝶窦。
22、内耳由半规管、前庭、耳蜗组成。
23、后组鼻窦包括筛窦及蝶窦24、咽的生理功能有呼吸功能、吞咽功能、共鸣作用、免疫功能、调节中耳气压功能、。
25、喉的生理功能有呼吸功能、发音功能、反射功能、屏气功能。
26、小儿咽鼓管特点:宽、短而接近水平。
生物七年级下册考试重点题一、选择题。
1.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 长臂猿。
B. 北京猿人。
C. 森林古猿。
D. 类人猿。
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所以答案是C。
2. 男性和女性主要的性器官分别是()A. 输精管和输卵管。
B. 精囊腺和子宫。
C. 阴囊和阴道。
D. 睾丸和卵巢。
解析:男性产生生殖细胞 - 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 - 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
所以答案是D。
3.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A. 子宫内膜。
B. 输卵管。
C. 羊水。
D. 胎盘。
解析: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而胎儿产生的废物也是经胎盘由母体排出体外的。
所以答案是D。
4. 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蛋白质④水⑤无机盐。
A. ⑤.B. ④.C.D. ⑤.解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所以答案是C。
5. 患夜盲症的人,应当多吃些()A. 精制大米。
B. 普通大米和标准粉。
C. 扁豆和黄瓜。
D. 动物肝脏和胡萝卜。
解析: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动物肝脏和胡萝卜中富含维生素A,而精制大米、普通大米和标准粉中维生素A含量较少,扁豆和黄瓜中也不是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所以答案是D。
6. 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A. 唾液。
B. 胃液。
C. 胆汁。
五官科学复习题【名词解释】1、干眼: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损害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2、远视:在调节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这种屈光状态称为远视。
3、白内障:是指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改变所导致的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
4、结膜囊:睑结膜、球结膜和穹窿结膜这三部分结膜形成一个以睑裂为开口的囊状间隙,称结膜囊。
5、视野:是指眼向正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而言,它反映了周边视锐度。
6、翼状胬肉:是一种向角膜表面生长的与结膜相连的纤维血管样组织,常发生于鼻侧的睑裂区。
7、近视:在调节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种屈光状态称为近视。
8、视路: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路径。
9、黎特氏区: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丛,称之为利特尔动脉丛,是临床上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此区称为黎特氏区。
10、咽峡:咽峡是由上方的悬雍垂和软腭游离缘、下方舌背、两侧舌腭弓和咽腭弓共同构成的一个环形狭窄。
11、急性会厌炎:又称急性声门上喉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可引起喉阻塞而窒息死亡。
12、突发性聋: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多在三日内听力急剧下降,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迷路水肿、血管病变、迷路窗膜破裂以及铁代谢障碍有关。
13、Woodruff鼻—鼻咽静脉丛:老年人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处有表浅扩张的鼻后侧静脉丛,称为吴氏鼻—鼻咽静脉丛,常是后部鼻出血的主要来源。
14、声门裂:喉腔侧壁上有两对软组织隆起,上一对名为室带,下一对名为声带,两侧声带之间称为声门裂。
15、听阈:听觉是声音作用于听觉系统引起的感觉,声音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产生听觉,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声强称听阈。
人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人眼球是一个复杂的器官,由多个组织和结构组成。
下面是人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角膜:位于眼球前部,透明且呈球面状。
它是光线进入眼球的
第一个聚光器,能够将部分光线折射到眼球内部。
2.巩膜:覆盖在眼球表面,由结缔组织构成。
它与角膜相连,并
保护眼球内部结构。
3.虹膜:位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是带有色素的环形结构。
它可
以调节瞳孔大小,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线数量。
4.晶状体:位于虹膜后方,具有凸透镜的功能。
它可以通过调整
弯曲度来聚焦光线,从而使物体呈现清晰的图像。
5.玻璃体:填充在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透明凝胶状物质。
它给
眼球提供支撑,并帮助聚焦光线。
6.视网膜:位于眼球后部,是感光细胞和神经元的层状结构。
它
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传递到大脑中进行视觉处理。
7.视神经:由视网膜上的神经元组成,将视觉信息传输到大脑中
进行处理。
总体而言,人眼球的主要功能是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然后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中进行视觉处理。
不同的眼部结构和组织协同工作,使我们能够看到周围的世界,并感知光线的颜色、方向和亮度等特征。
眼球壁包括外、中、内膜三层。
(一)外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又称纤维膜,起着支持和保护眼球壁及其内容的作用,前1/6叫做角膜cornea,是致密面透明的膜,其曲度大于眼球壁的其它部分,有屈光作用。
角膜内无血管,但有大量的感觉神经末稍分布,对痛、触觉极为敏锐,故当炎症时常有剧痛。
后5/6叫做巩膜sclera,呈乳白色,不透明,巩膜前端与角膜相续部分的深部,生有环形的静脉窦,叫做巩膜静脉窦sinus venosus sclerae ,后端在视神经穿出部位,巩膜包于视神经的周围,形成视神经鞘。
(二)中膜含有丰富的血管丛和色素细胞,故又称为血管膜或色素胞。
中膜由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等三部分。
(1)虹膜iris是中膜的最前部,为圆盘状薄膜,呈冠状位,中央有圆孔,叫做瞳孔pupil.虹膜内有两种不同方向排列的平滑肌,一部分环绕在瞳孔的周围,叫做瞳孔括约肌sphincterpupillae ,由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纤维支配;另一部分呈放射状排列于瞳孔括约肌的外周,叫做瞳孔开大肌dilatorpupillae,受交感纤维支配。
在强光下或视近物时,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以减少光线的进入量;在弱光下或远望时,瞳孔开大肌收缩,瞳孔开大,使光线的进入量增多。
虹膜的颜色由于色素的多寡的进入量增多。
虹膜的颜色下于色素的多而深浅不一。
(2)睫状体ciliarybody是中膜中部最厚的部分,衬于巩膜与角膜移行部的内面。
后部平坦,叫做睫状环;前部有许多突起叫做睫状突。
由睫状突发出许多睫状小带,与晶状体相连。
睫状体内生有平滑肌,叫睫状肌,睫状肌的纤维位于睫状突内侧部分者环行,位于外侧的部分前后纵行,前端附于角膜与巩膜交界处,后端附于睫状体的后缘和脉络膜的前缘,睫状肌受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纤维支配,环形肌收缩使睫状突向内伸,纵行肌则牵睫状体和脉络膜向前,协助睫状突内伸,使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由于本身的弹性作用而加大自身的曲度,以适应近物。
不畏岁月风霜,眼睛永葆明亮知识点:眼睛的结构与功能、视觉原理、眼睛保护方法、近视的成因与预防、健康用眼习惯一、眼睛的结构与功能1. 眼球结构: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包括角膜、巩膜、脉络膜、视网膜等组成部分。
2. 眼睛功能:收集光线,传递到视网膜,通过视觉神经传递给大脑,形成视觉。
3. 眼附属器:包括眼睑、睫毛、眼结膜、泪器、眼外肌等,具有保护、润滑和调节眼球运动的作用。
二、视觉原理1. 光线传播:光线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等结构,聚焦在视网膜上。
2. 视网膜感光: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对光线产生反应,生成神经冲动。
3. 神经传导:神经冲动通过视觉神经传送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感知。
三、眼睛保护方法1. 避免强光直射:避免长时间在强光环境下活动,佩戴合适的太阳镜。
2. 避免眼睛疲劳:保持正确用眼姿势,遵循20-20-20法则,适时休息。
3. 防止眼部受伤:避免接触尖锐物品,进行剧烈运动时佩戴护目镜。
4. 保持眼部卫生:不用手揉眼睛,定期清洗眼部,避免眼部感染。
四、近视的成因与预防1. 近视成因:遗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缺乏户外活动等。
2. 预防方法: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定期检查视力,佩戴合适的眼镜。
五、健康用眼习惯1. 保持正确用眼姿势:阅读、写作时,保持书本与眼睛之间的距离约为30-40厘米。
2. 遵循20-20-20法则:每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约6米)以外的物体,持续20秒。
3. 控制用眼时间: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尤其是晚上睡前避免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
4. 注意用眼环境:保持室内光线适中,避免在颠簸的车上阅读或玩手机。
5. 增加户外活动:多参加户外运动,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六、眼睛保健知识1. 营养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A、C、E、D和锌的食物,保持眼部营养。
2.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眼部疾病。
3. 眼部锻炼:进行眼部放松训练,如眼球转动、眼部按摩等。
眼科学第八版简答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眼科学第八版的简答题:
1. 请简要描述眼睛的结构。
眼睛包括眼球和附属结构两个主要部分。
眼球由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等组成。
其中,角膜是一个透明的结构,允许光线进入眼球。
虹膜是有色的,决定了眼睛的颜色并调节瞳孔大小。
晶状体具有调节焦距的功能。
2. 请简述常见的眼疾。
常见的眼疾包括近视、远视、散光、青光眼、白内障等。
此外,还有一些眼病如结膜炎、角膜炎等也较为常见。
3. 请简述治疗眼疾的方法。
治疗眼疾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光学矫正等。
对于一些常见的眼疾,如近视和远视,可以通过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进行光学矫正。
而对于一些严重的眼疾,如青光眼和白内障,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4. 请简述保护眼睛的方法。
保护眼睛的方法包括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电脑或手机、定期做眼保健操、保持适当的阅读距离和光线等。
此外,还应该注意饮食健康,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和C的食物,如胡萝卜和柑橘类水果。
5. 请简述眼科学的发展趋势。
眼科学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基因治疗、再生医学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等。
基因治疗和再生医学的发展为一些遗传性和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则使得远程医疗和智能化诊断成为可能,为眼科医生提供了更高
效的工作方式。
八年级生物眼部结构知识点眼部结构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学好眼部结构,对于掌握眼部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及治疗非常重要。
下面就八年级生物眼部结构知识点作一个详细的介绍。
一、外部结构人眼是一个微弱的球状器官,大致呈球形,约2.4厘米直径。
外部结构包括眼眶、睫毛、眉毛、泪腺、眼球外部深浅肌和虹膜等。
睫毛是保护眼睛的重要部分,具有取风尘、防止异物进入眼部等功能,是眼部健康的重要保障。
二、中间结构中间结构包括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其中,角膜是眼球表面的一个透明的突出部分,主要用于聚光。
晶状体位于眼球后部,是眼球的一部分,起到调节光的聚焦作用。
玻璃体位于眼球的后部部位,是眼球内部的一个胶状体,填充在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对于维持眼球的形状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内部结构内部结构包括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神经,其中,视网膜是眼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感光的区域,能够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递到大脑使我们能够看到周围环境。
脉络膜是为视网膜提供氧气和营养,并保护眼内结构不受到光的干扰。
视神经是由眼球背部的视神经强制执行的,将视觉信息传输到视觉皮层。
四、眼睛的调节机制眼睛有自适应和自动调节的功能,在不同的光强下,眼球通过调整晶状体的形态和度数来保持清晰的视力。
在眼球的近视、远视和散光等眼科疾病中,眼球的调节机制可能会出现问题。
因此,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及时治疗眼科疾病是保障眼部健康的有效手段。
五、眼科疾病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工作压力的加大,眼科疾病已成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近视、远视、散光等眼部疾病会影响视力并引起不适,而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则会对眼部结构造成更严重的损害,甚至导致失明。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眼科疾病的发生。
六、结语对于八年级生物学生来说,眼部结构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它对于我们了解人体结构、生理功能和疾病预防等方面皆有帮助。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眼部结构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护眼部健康,远离眼部疾病的困扰。
简述眼球壁各层的组成及解剖生理特征。
1、眼球壁外层:眼球壁外层由前部的角膜和后部的巩膜构成。
角膜为单层纤维膜,是眼重要的屈光装置。
巩膜由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对保护眼内组织、维持眼球形态有重要作用。
角膜:透明,无血管,含丰富神经末梢。
巩膜:瓷白色,不透明。
2、眼球壁中层:眼球壁中层由血管膜构成,也称为葡萄膜。
包括虹膜、睫状体以及脉络膜。
虹膜:中为瞳孔,内有瞳孔括约肌。
睫状体:其睫状突产生房水。
脉络膜:具有营养和遮光作用。
3、眼球壁内层:眼球壁内层为视网膜,分为内外两层。
外层为色素上皮层,含有光感受器;内层为神经感觉层,是视锥细胞、视杆细胞的存在部位。
视网膜是将光线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部位,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传入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眼科学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眼球的屈光系统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角膜B. 水晶体C. 玻璃体D. 视网膜2.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主要包括哪两种?A. 杆细胞和锥细胞B. 柱状细胞和锥细胞C. 杆细胞和柱状细胞D. 锥细胞和水平细胞3. 黄斑区位于视网膜的哪个部位?A. 鼻侧B. 颞侧C. 中央凹D. 视网膜周边4. 眼压的正常范围是多少?A. 10-20mmHgB. 5-10mmHgC. 3-6mmHgD. 20-30mmHg5. 散瞳检查的目的是什么?A. 检查眼底B. 测量眼压C. 矫正视力D. 治疗眼病6. 近视眼的主要成因是什么?A. 眼轴过长B. 角膜屈光力过强C. 水晶体脱位D. 玻璃体混浊7. 干眼症的主要症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眼睛干涩B. 视力模糊C. 眼睛疼痛D. 眼球突出8.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外眼疾病?A. 结膜炎B. 角膜炎C. 视网膜炎D. 眼睑炎9. 视网膜脱离的典型症状是什么?A. 闪光感B. 黑斑C. 视力下降D. 眼球疼痛10. 弱视的最佳治疗时期是哪个年龄段?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岁以上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眼球壁由外向内依次为______、中层和内层。
2. 眼内压的调节主要依靠______和______的平衡。
3. 近视眼矫正时,需要佩戴______镜片。
4. 干眼症的治疗方法之一是使用______。
5. 视网膜上的______细胞对光的敏感度较高,适合夜间或暗光环境下的视觉。
6. 眼球突出可能是由于______腺肿大引起的。
7. 散光是指眼球的______和______不在一个平面上。
8. 弱视的治疗方法包括遮盖正常眼以强迫______眼的使用。
9. 眼底检查时,医生常用______来观察视网膜。
10. 视网膜血管造影是一种检查______循环的方法。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 请简述眼球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简述眼球壁的结构和功能
眼球壁是由三层组成的,分别是:
1. 巩膜层: 最外层的一层,是一层由血管和纤维构成的强韧的结缔组织膜。
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眼球,保持眼球的形状及通透性。
2. 色素上皮层:中间的一层,由高度色素化的细胞构成。
这层细胞负责吸收眼内反射光线中的散射光,并隔离感光体,防止散光的干扰,使视觉图像更加锐利。
3. 视网膜层:最内层的一层,并包含了感受和转换光信息的光敏感受器官,视网膜。
它分为两部分:中央的黄斑和周围的视网膜区域。
黄斑区在视觉中极为重要,因为它是感受视网膜中心视力的区域。
视网膜中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通过神经元向大脑提供视觉信息,使我们能够感知颜色、对比度、动静、深度等视覺影像。
眼球壁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眼球形状,保护眼球,同时拥有视觉形态上极为重要的视觉功能。
眼睛的结构和感光原理一、眼睛的结构1.角膜:眼睛的前部透明层,负责保护眼球并开始聚焦光线。
2.瞳孔:位于虹膜中央的开口,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量。
3.虹膜:含有色素的环状组织,控制瞳孔的大小。
4.晶状体:位于虹膜后面的透明结构,进一步聚焦光线到视网膜。
5.玻璃体:填充在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透明胶状物质。
6.视网膜:眼睛内部的感光层,含有感光细胞。
7.视神经:将视网膜上的视觉信息传输到大脑。
二、感光原理1.光感受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包括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2.视杆细胞:主要负责在暗光条件下感知视觉,形成黑白视觉。
3.视锥细胞:主要负责在明亮条件下感知视觉,形成彩色视觉。
4.视觉色素:感光细胞中的光感受色素,视杆细胞含有视紫红质,视锥细胞含有三种不同的色素。
5.光电转换:光感受器将光能转换为电信号。
6.神经传递:电信号通过视网膜的神经网络传递到视神经。
7.大脑处理:视神经将信号传输到大脑的视觉皮层,大脑解析信号形成视觉感知。
三、视觉功能1.视力:眼睛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由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数量和分布决定。
2.视野:眼睛看到的范围,分为中心视野(注视点周围)和周边视野(注视点以外)。
3.调节:眼睛适应不同距离物体清晰成像的能力,由晶状体的弹性实现。
4.聚焦:眼睛调节晶状体厚度,使光线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
5.色觉:视锥细胞感知不同波长的光,产生彩色视觉。
四、眼睛保健1.预防近视: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适当眼保健操,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2.护眼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锌的食物,保持眼睛健康。
3.避免疲劳:长时间用眼后注意休息,避免眼睛过度疲劳。
4.保护眼睛:避免受到外伤和有害辐射,佩戴护目镜进行剧烈运动。
五、异常情况1.近视:眼球轴过长或角膜曲率过大,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
2.远视:眼球轴过短或角膜曲率过小,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方。
3.散光:角膜不规则弯曲,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多个点上。
4.老花眼:随着年龄增长,眼睛调节能力下降,难以聚焦近处物体。
五官科学复习题【名词解释】1、干眼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的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
2、远视是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曲折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3、白内障各种因素引起的晶状体浑浊可称为白内障。
4、结膜囊由结膜形成的囊状间隙称结膜囊。
5、视野是指眼向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
6、翼状胬肉为球结膜及其下组织发生变性、肥厚、增生,呈三角形向结膜发展,因其性状似虫翼状而得名。
7、近视是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曲折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
8、视路从视网膜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视觉通路称视路9、黎特氏区是鼻中隔前下方站膜下方有十分丰富的血管分布,医学上称这个部位称为为黎特尔氏区10、咽峡是由腭帆后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处,为口腔通咽的孔口。
11、急性会厌炎是一种特殊的、主要累及喉部声门上区的会厌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病变,以会厌高度水肿为主要特征。
12、突发性聋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13、Woodruff鼻—鼻咽静脉丛是指老年人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处有表浅扩张的鼻后侧静脉丛,称为吴氏鼻鼻咽静脉丛,14、声门裂位于喉腔中部的一个呈矢状位的裂隙,由左右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所围成,分为前3/5的膜间部和后2/5的软骨间部,膜间部与发音有关,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异物易滞留的部位,也是上下呼吸道的分界。
15、听阈指人耳能感受的声音频率和强度的范围。
16、龋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17、牙龈病病变仅局限于牙龈组织且以炎症为主者称牙龈病18、智齿冠周炎是指第三磨牙(又称智齿)牙冠周围的软组织炎症。
19、白斑20、牙周炎是由长期存在的慢性牙龈炎向深部牙周组织扩展而引起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破坏性疾病。
21、涎石症是在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病变。
【填空题】1、屈光不正包括屈光性屈光不正、轴性屈光不正、曲率性屈光不正。
简述眼球的基本结构
人的眼睛近似球形。
眼球包括眼球壁、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
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
外层由角膜、巩膜组成。
前1/6为透明的角膜,其余5/6为白色的巩膜,俗称“眼白”。
眼球外层起维持眼球形状和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
角膜是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光线经此射入眼球。
巩膜不透明,呈乳白色,质地坚韧。
中层具有丰富的色素和血管,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
虹膜:呈环圆形,位于晶状体前。
不同种族人的虹膜颜色不同。
中央有一2.5-4mm的圆孔,称瞳孔。
睫状体前接虹膜根部,后接脉络膜,外侧为巩膜,内侧则通过悬韧带与晶状体相连。
脉络膜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
脉络膜的血循环营养视网膜外层,其含有的丰富色素起遮光暗房作用。
内层为视网膜,是一层透明的膜,也是视觉形成的神经信息传递的最敏锐的区域。
视网膜所得到的视觉信息,经视神经传送到大脑。
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均为无血管无神经的透明体,具有屈光作用,与角膜共同构成屈光系统。
)
房水由睫状突产生,有营养角膜、晶体及玻璃体,维持眼压的作用。
晶状体为富有弹性的透明体,形如双凸透镜,位于虹膜、瞳孔之后、玻璃体之前。
玻璃体为透明的胶质体,主要成分为水。
玻璃体有屈光作用,也起支撑视网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