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校联盟2018届十一月联考(全国Ⅱ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百校联盟2018届十一月联考(全国Ⅱ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百校联盟2018届十一月联考(全国Ⅱ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百校联盟2018届十一月联考(全国Ⅱ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百校联盟2018届十一月联考(全国Ⅱ卷)历史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初康叔封于卫,周公特地关照他,周人有“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若殷人“乃湎于酒,勿庸杀之”。由此可知,西周初年

A.政治制度建设缺乏统一性B.统治阶级内部等级秩序森严

C.实行严格的民族分化政策D.治国策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2.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况B.牛耕方式以二牛抬杠为主

C.曲辕犁结构相对比较完备D.豪强地主的田庄规模巨大

3.唐开元以后,原本由尚书都省会议裁决的政务,逐渐转移至政事堂裁决。甚至出现了姚崇以中书令的身份谍报汴州刺史倪若水进行灭蝗之事。这反映出

A.中枢运行机制发生变化B.玄宗重视三省间的分权制衡

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控D.相权对皇权形成明显的制约

4.北宋末年的《鸡肋编》记载,“颍昌府(今河南许昌)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呼香菜门”。

南宋时,临安有谚语说:“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盖东门绝无居民,弥望皆菜园”。这反映宋代

A.跨区域贸易得到长足发展B.农业生产区域化日益突出

C.全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改变D.农产品的商品化特征加强

5.史载,苏州吴江县在明成化时只有四镇三市,嘉靖时有四镇十市,清康熙年间又增至七镇十市。这一变化源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政府对商业高度重视

C.对外贸易的繁荣D.小农经济发展的推动

6.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对运载杂货而非运送珍奇的船只,征税标准于原额之外再减二分。

康熙六十一年下诏礼部“朕闻暹罗国米甚丰足,价亦甚贱,若于福建、广东和宁波三处各运米十万石,来此贸易,于地方有益,前来不必收税”,乾隆八年这一措施成为常例。

这说明清代

A.“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名存实亡B.对外贸易注重充实国内民生需求

C.注重推动中外民间贸易的发展D.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7.鸦片战争前,太湖地区的传统蚕桑业生产过程有植桑、育种、养蚕、锻丝及丝织五个工序阶段。大都由蚕农在家庭内部统一经营。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蚕种制造、养蚕、缫丝等环节独立开来,成为独立的生产行业。这一变化说明

A.太湖地区的蚕桑业走向衰落B.近代农业摆脱了半殖民地的特征

C.太湖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近代农业生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8.下表(1865-1894)年商办新式企业统计表(单位:两)。据表中信息可知,这一时期的商办新式企业

A.旨在改善国内的民生B.面粉业和纺织业地位突出

C.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D.分布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性

9.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屠杀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所遭受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这表明,列强当时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和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B.扶植清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

C.实现瓜分中国的迷梦与阴谋D.修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10.下表为不同时期国民党官方史学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认定

A.国民党突出同盟会在武昌起义中的作用

B.官方史著客观地反映了武昌起义的历史

C.历史真相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D.同盟会是国内革命阶级的反满联合战线

11.1934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山东省》记载:“山东近年电话建设,颇有进步,而济南为电话线网之集中点。但有商办、省办、部办三种。商办者,成立最早,通话范围在济南市区,省办、部办电话,皆最近五年成立。”此记载可以佐证近代山东

A.通讯事业的起步早于其他省份B.社会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

C.工商业的发展由分散趋向集中D.经济重心从沿海转向内地

12.从1937年到1942年桂林市人口增长2.16倍,西安人口增长46%,兰州、昆明增长35%,重庆1945年的人口从战前的47万增至124万~150万之间。这一现象

A.是长期内战的连锁反应B.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是国内政局影响的结果D.主要归功于滇缅公路的开通

13.1953年4月3日,政务院颁布了《全国人口调在登记办法》,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人口调在工作。经过大量工作,查明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这次全国人口调查工作的主要政治目的是

A.为全国普选提供人口依据B.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准备

C.确认民族区域自治的范围D.加强户口管理以扩大税源

14.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加强生产队的基本所有制;实行生产小队的小部分所有制;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小规模家庭副业。这一政策在当时

A.取消了农村的人民公社B.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

C.清算了“左”倾错误影响D.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性质

15.新中国成立后,广告曾一度在全国各种新闻媒体上绝迹。1979年1月,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电视史上条商业广告,同年4月,财政部颁发文件,明确提出报社是宣传事业单位,但在财务管理上实行企业管理的办法。这些变化说明

A.思想解放推动了新闻媒体的体制改革

B.新闻立法成为新闻媒体改革的助推器

C.经济特区成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田”

D.城市体制改革助力新闻媒体的大发展

16.在克里斯提尼时代及之后的时间里,富有的贵族在消费上受到不断增加的限制和压力,他们在公共事业上的投人要远多于个人消费。有一条法律规定,墓葬纪念物的建造投入不得超过“10个人的3天的劳动”。这表明

A.城邦公民拥有共同信仰B.利用制度调适以维护平等

C.禁止富人进行奢侈消费D.法律注重保护人民的利益

17.15世纪初,伦教商人的中等富裕标准是动产300镑左右。但到了16世纪50至70年代间,一个伦教商人死时留下动产3000以上已经不算什么稀罕事了,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伦教商人平均拥有7780镑的动产。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B.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黄金白银的大量流人D.英荷战争的最终胜利

18.光荣革命后,落实每三年一度例行化的议会是议会政治斗争的最大目标。1690年,英国托利派议员托马斯·克拉格斯爵士提出建议:“如果你给于(国王)以3年期限的关税收人的话,那么,就能确保议会的存在。”此建议的目的是

A.剥夺国王的行政权B.运用财政规制追求民主

C.重新分配议会席位D.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思想

19.1820年,在美国国会讨论密苏里加人联邦问题的时候,南北双方又发生了争吵。后来,南北双方签订了一项协议:密苏里作为蓄奴州加人合众国,但从马萨诸塞州划出一个缅因州,作为自由州加入合众国。美国设立缅因州目的在于

A.消除大小州之间的矛盾与分歧B.平衡南北双方在参议院的席位

C.确保北方在众议院的优势地位D.维护三权分立的共和政治体制

20.下表是《德国三大产业劳动力比例变化(1882-1907年)。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A.农业人口的流失导致了农业衰退B.城市化与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缓慢

C.经济结构得到了重大调整和完善D.工业和服务业已与英国并驾齐驱21.1922年10月,列宁强调:我们一直力求划清界限:搞明白什么是从法律上满足任何公民与目前经济流转有关的要求,什么是滥用新经济政策。这表明列宁

A.创造出新的国家资本主义呈现形式B.开始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C.重视法治在社会主义探索中的作用D.主张严厉打击新经济政策的反对者22.威廉·艾伦·怀特在1933年对胡佛如是评价:“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中的第一人,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人。事实上,他两者兼具。”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第一人”的是

A.号召工商界和劳工组织自愿联合互助

B.推动生产者联合以稳定农产品价格

C.签署紧急教济法并扩大政府公共工程

D.通过”关税法令”大幅度提商关税税率

23.有学者认为: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之间的一场核赌博。苏联虽退却了,但随之大力扩充

核力量,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与美国的核均势。美国取得了遏制战略和威胁战略的胜利,却也基于这次胜利而误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解决世界上各种问题,进而卷入了越南战争。该学者强调古巴导弹危机

A.加剧了美国与苏联间的大国对抗B.导致了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的转移

C.显示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优势D.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24.下表为《主要西方国家的工业制成品贸易进出口占全球比重变化》。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西方七国集团的工业优势不复存在B.全球工业化的格局发生了一定变化

C.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了显著成就D.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缩小

第Ⅱ卷

本卷共4个小题,共52分。

25.(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后汉书》载:“建初中,人有侮辱人父者,而其子杀之,肃宗贯其死刑而降宥之,自后因以为比。是时遂定其议,以为《轻侮法》”。陈留李充“遭母丧,人有盗其墓树者,充手自杀之”,不仅没有被治罪,竟以“高行”被征为博士。由于以“孝”

“义”复仇不罪,连锁复仇自然也增多起来,至和帝时,已增至“四五百科”。对于强宗豪右来说,亲族是显示力量、谋求经济、政治利益的工具,而对于一般族员来讲,虽要忍受各种族规的约束,但毕竟是获得了重要的保护者和代言人,血亲复仇的盛行成了

维系宗族团结的重要凝固剂。复仇风也直接引向了统治阶级上层,如窦宪“性果急,睚眦之怨莫不报复”,明帝时,韩纤曾经审判过实宪的父亲窦勋的案件,窦宪居然令人将他杀死,割下首级在窦勋墓前祭奠。永元九年,尚书张敏上书力陈《轻侮法》的种种危害,和帝下令废止《轻侮法》。

——摘编自曹金华《<轻侮法>与东汉的血亲复仇风》材料二为适应“新政”需要,清政府任命沈家本和伍廷芳为修律大臣,对旧律进行大规模的变通修订。1911年1月,《大清新刑律》正式颁布,体现了近代刑法的精神。

传统刑法中礼是刑法的重要原则,《大清新刑律》删去了以家天下和宗法制为根据的“八议”、“十恶”、请、减、赎等具有礼教色彩的法律内容,与此同时,引进了故意、过失、正当防卫等现代刑法理论。《大清新刑律》还规定:“法律无正条者,不问何种行为,不为罪”。在清律中,君臣、官民、士庶、良贱、男女、旗人及汉人之间犯罪在法律程序和定罪量刑上都有着极大区别。《大清新刑律》取消了特权的存在,基本确立了法律平等原则。《大清新刑律》反对酷刑,废除肉刑,确立了文明的刑罚体系。特别是将凌迟、枭首、戮尸寺酷刑废除,对于丑辱刑刺字全面取消。

——摘编自杨智平、黄国耀《论清末“新政”时期的刑法变革》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轻侮法》产生的原因及其消极影响。(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清新刑律》相对于《轻侮法》的进步之处并简析其成因。(8分)

2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康乾盛世”以来,汉口既聚集各路商帮,又中转各色货物,商业繁荣。据清代学者记述,当时汉口主要商品有食盐、粮食等日用商品,铜、铁等矿产品,煤、炭等燃料,还有金银珠宝等类,有具体名称者达230多种。“户口二十余万,五方杂处,百艺俱全……查该镇盐、当、米、木、花布、药材六行最大,各省会馆亦多,商有商总,客有客长,皆能经理各行各省之事。”粮食、食盐等的大额贸易是汉口进一步鼎盛的重要因素。湖北及周边地区的粮食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出现了“湖广热,天天下足”

的谚语,所产之米粮下销江南、闽广各省,都要通过汉口转运。淮盐由仪征进入长江运至汉口,再由汉口分运湖北、湖南各地,每年大致在3亿斤左右,而回空盐船又载各色货物下行,从而形成循环往复的转运贸易体系,使汉口成为内陆特大型的市镇。

——摘编自郑少斌《武汉港口志》等材料二1889年张之洞督鄂,汉口的早期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一跃成为超过广州、

与天津争胜、直追上海的全国最大的现代工商文教中心之一。1889年前,汉口的直接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只有数十万两、数百万两不等,到1905年已突破3500万两;间接贸易1880年为4220万,而1904年已突破1亿两大关。除了传统的英国银行外,德国、法国、俄国、日本的银行等也纷纷来汉设立分行。同时,中国通商银行、大清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等也在汉口开业。张之洞倡办实业,创办湖北枪炮厂、湖北织布局等近代企业,占同期全国新建官办与官商合办企业的24%,为全国之冠。至1911年,武汉有较大型的官办、民办企业28家,资本额达1724 万元,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居第二位。张之洞以“造真材,济时用”为宗旨,兴办新式学堂,涵盖了普通教育、军事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等层面,湖北还是晚清派出留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新式教育令国人瞩目。

——摘编自陈锋《明清时期汉口的发展历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汉口商品经济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口早期现代化的体现,并谈谈汉口经济发展给我们的启示。(7分)

27.(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7年,国民政府外交部向各国发出照会,“分别就其旧约已满期者,改订新约;未满期者,修改旧约”。海关进口税则“完全以我国所定者以为准则,”1928年7月,美国首先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地位。随后各欧洲主要强国相继承认中国关税自主。

其后国民政府多次修订关税税则,实施出口免税或退税,提高了煤油、汽油、羊毛、毛制品、化学产品、机器等货物的进口税率。关税从极低的水平提高到相对较高的水平之,从征税与货物价值之间的比率来看,1929年之前大约为4%,1930年上升为10%,1931-1932年为15%,1933年为20%,1934-1937年则上升为25%。关税收入也大为增加,从1928年的3000万银元上升到1931年的33800万银元,在以后的几年中始终保持在3亿银元友右。

——摘编自易继苍、张祥晶《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改革》等材料二为服务于政府开支和保护动稚工业,美国首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极力主张高关税,这一政策得到长期推行。1930年《斯穆特——霍利法》将保护主义发展到极端:将应税品的平均关税率提高到55.3%,美国政府收到了34个国家的正式抗议。1932年罗斯福上台,为自由贸易的胜利创造了条件。经过贸易自由主义者与保护主义者的激烈

较量,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出台,美国在关税的谈判、关税水平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该法授权总统与外国进行双边关税减让谈判时,可将关税升高或者降低到50%,且通过谈判,关税可以不断地降低。这就改变了美国关税具有不可谈判性的单边主义特点,导致了关税的大幅度降低。二战结束后,他们向全世界推广美国的自由贸易主张,最后导致1947年《关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摘编自孙天竺《美国对外贸易政策轨透变迁研究(1776-1940)》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原因,并说明其积极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关税变化与中国关税改革的主要不同点,并分析美国关税政策变化的原因。(5分)

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技术变革和使之成为必需的社会变革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造成这个时间差的原因在于:技术变革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所以很受欢迎,且很快便被采用;而社会变革则由于要求人类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通常会让人感到受威逼和不舒服,因而也就易遭到抵制。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一直是人类许多灾难的根源,人类作为一个种群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自身知识的不断增长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相对滞后的矛盾。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技术变革与社会变革”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百校联盟2018届十一月联考(全国Ⅱ卷)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初年对周人、殷人饮酒处罚不同,主要是对殷人采取怀来政策,以便加以控制,体现了治国策略的灵活性,D 项正确;周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政治制度具有统一性,A项错误;B 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主要体现因俗而治,不是民族分化政策,C项错误。故选D。

2.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画像砖内容是一家三口在田间劳作的场景,一人挽犁,操作灵话,适应向个体化发展的趋势,便于在小块农田上耕作,有利于装备小农户,A 项正确;图中反映的是“一牛一人”犁耕法,B项错误;曲辕犁出现在唐代,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田庄规模巨大,D项错误。故选A。

3.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代的政治制度。原本由尚书都省会议裁决的政务,逐渐转移至政事堂裁决,中书令原来掌管决策,而姚崇以中书令的身份去管本该由尚书省分管的行政事务,这均反映出中枢运行机制发生变化,A项正确;B、C、D三项内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故选A。

4.D【解析】题主要考查宋代经济。颍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及临安东门外“弥望皆菜园”,主要是满足城市蔬菜的需要,反映出农产品的商品化特征加强,D项正确;蔬菜主要是满足当地的需要,不体现跨区域贸易及农业生产区域化,A、B 两项错误;C 项与本题主旨无关。故选D。

5.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南方市镇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A项正确,D项错误;明清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项错误;康熙年间实施“海禁”,对外贸易并不繁荣,C项错误。故选A。

6.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代经济政策。清政府对运载杂货船只减税,对运米船只免税,说明清代对外贸易注重充实国内民生需求,B项正确;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A、C 两项错误;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是在鸦片战争之后,D项错误。故选B。

7.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蚕种制造、养蚕、缫丝等环节成为独立的生产行业,说明近代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D项正确;2材料反映的是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太湖地区蚕桑业的新发展,A项错误;近代蚕桑业主要以出口为目的,B项错误;太湖地区自然经济鸦片战争后就已开始解体,C项错误。故选D。

8.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商办新

式企业以轻工业为主,且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说明其行业、区域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D项正确;仅凭表格信息不能说明其旨在改善国内的民生,A项错误;表中面粉业排在第五位,地位尚不突出,B项错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1895年甲午战败后,C项错误。故选D。

9.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丑条约》及近代列强侵华。惩罚性、预防性措施就是列强在国际法名义下要恢复和强化不平等的条约关系,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抵制革命潮流的信息,B项错误;《辛丑条约》是要以华制华,不再主张瓜分中国,C项错误;D项不是主要目的,可排除。故选A。

10.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与同盟会关系不大,材料中多次强调同盟会及日知会的作用,实际上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了其对历史的解释,即国民党官方史学有意突出同盟会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A项正确,B项错误;武昌起义历史真相没有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项错误;D项表述正确,但与本题主旨无关。故选A。

1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山东的经济生活。材料反映了民国时期,山东的电话事业开始起步并获得了较大发展,社会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B项正确;仅凭材料信息不能得出A项结论;C、D两项内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故选B。

1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由折发展。从1937年到1942年,西部人口剧增,主要是由于抗日战争爆发与发展,大量人口内迁造成的,C项正确,事件时间与内战时间不符,A项错误;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滇缅公路开通无法解释桂林、西安、兰州、重庆人口的剧增,D项错误。放选C。

13.A【解析】本题要考查现化中国国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目的一是为了各级人民化表大会的选举,做好选民登记工作,分配人大化表名额,二是为国家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确实的人口数字,前者为政治目的,后者为经济目的,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全国人口普查,并非只是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C项销误;人口普查有加强户口管理之心,无扩大税源之意,D项错误。放选A

14.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民经济的调整。材料中的措施实际上是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为扭转当时农村严重形势起了重要作用,B项正确,人民公社一直存在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间投有改变农村所有制性质,A、D两项错误,当时纠“左”仅停留经济层面,C项错误。故选B。

15.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了思想,推动了新闻媒体

的体制改革,A项正确;财政部文件不是新闻立法,B项错误;经济特区出现于1980年,C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D项错误。故选A。

16.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富有的贵族在公共事业上的投人要远远多于个人消费,并对其消费进行严格限制,表明雅典利用制度调适以维护平等,B项正确;城邦公民拥有共同的信仰与本题主旨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限制言人进行奢侈的消费而不是禁止,C项错误;在古代雅典,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而不是人民利益,且D项表述与材料主题不符。放选B。

17.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后,贵金属大量涌入,引发了价格革命,新兴资产阶级经济实力迅速增强,C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1640年,英荷战争取得最终胜利是在1674年;排除A、D两项;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在工业革命之后,B项错误。故选C。

18.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该主张意在通过同意国王课征3年关税,以确保议会的正常召开,对王权及政府进行限制,B项正确;该主张意在限制王权而不是剥夺国王的行政权,A项错误;重新分配议会席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也不符合史实,C 项错误;D项内容与本题主旨无关,排除D项。

19.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化议制。1787年宪法调和了美国南方与北方、大州与小州、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形成了各方都能接受的相对平衡局面。密苏里作为蓄奴州加人合众国,就会导致南方新增两个参议员,为保持南北双方在参议院席位的平衡,从北方的马萨诸塞州划出个缅因州,也增加两个参议员,B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C【解析】木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表格数据显示德国工业、服务业人口增加,农业人口下降,表明其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和完善,C项正确;表格内容能体现农业人口的流失,但不能得出农业衰退的结论,A项错误;B项表述与史实及材料所提供数据均不符合;表格没有英国数据,得不出与英国比较的结论,且当时德国服务业远远落后于英国,D项错误。放选C。

21.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列宁只是强调运用法律手段推进社会主义探索,依法落实新经济政策,反对滥用新经济政策,不是严厉打击新经济政策的反对者,C项正确,D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国家资本主义的星现形式,排除A项;B项错在“开始”之说。故选C。

2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胡佛政府签署紧急救济法并扩大政府公共工程,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表明胡佛政策已与彻底的经济自由放任政策有所不同,所以“胡

佛是新时代总统中的第人”,C项正确;号召工商界和劳工组织自愿联合互助、推动生产者联合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表明胡佛没有摆脱单纯自由放任的旧模式,A、B两项错误;通过“关税法令”大幅提高关税税率,表明胡佛沿袭了美国历史上的高关税政策,D项错误。故选C。

23.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苏冷战。该学者强调的是古巴导弹危机后美苏各自的反应,苏联大力发展核力量与美国竞争,美国更多地干预他国或地区的事务,卷人越南战争泥潭中,美苏对抗加剧,A项正确;冷战期间,美国战略的重心一直在欧洲,排除B项;C项符合史实,但与本题主旨不符,可排除;揭开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的是“铁幕演说”,排除D项。故选A。

24.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通过表格内容可知,主要西方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下降,进口上升,表明全球工业化的格局发生了一定变化,B项正确;西方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仍占全球的56.6%,说明其工业仍有相当大的优势,A项错误;C项内容在材料中得不到体现,排除C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扩大,D项错误。故选B。

25.【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和近代法制建设。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学的发展、统治者等角度作答;第二小问“消极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社会风气、各种政治力量等角度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进步之处”,对比两则材料,从法礼关系、定罪原则、等级关系变化、刑罚体系四个角度作答;第二小问“成因”,结合时代特征,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作答。

【参考答案】(1)原因: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学被确立为封建統治思想;統治者注重以礼人法,宽缓刑罚。(每点1分,答出其中任意2点2 分)

消极影响:助长了杀人和复仇风气,加深了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秩序的动荡;助长了世家豪族的势力,对集权政治造成威胁;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利于政权的稳定。(每点1分,共3 分)

(2)进步之处:确立礼法分离原则;实行罪行法定原则;取消等级特权,确立平等原则;确立文明的刑罚体系。(每点1分,共4 分)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清政府挽救统治危机的需要;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和思想的影响;进步政治思想运动的推动;沈家本等有识之士的推动。(每点1分,答出其中任意4 点4 分)26.【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汉口的商业与城市现代化。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紧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从商品种类、行业管理、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三个角

度作答;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贸易区位优势、封建经济发展、全国市场形成、商帮的努力等方面作答。第(1)问,第一小问“早期现代化的体现”,紧扣材料,从商业、金融、工业、教育四个角度作答;第二小问“启示”,根据材料中推动汉口现代化的措施和积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1)特点:商品种类多;行业全且管理完备;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每点1分,共3 分)

原因:良好的贸易区位优势;社会稳定,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全国市场的形成和商业的活跃;各商帮的努力经营。(每点1分,共4 分)

(2)体现:商业国际化;成为区域金融中心;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形成近代教育体制。(每点1分,共4 分)

启示: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采用先进技术,大力发展工业;主政者要善于把握机遇,有所作为;重视创新。(每点1分,答出其中任意3 点3 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27.【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中美两国的关税政策。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结合时代特征及材料信息,从中国关税主权的丧失、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反帝爱国运动等角度作答;第二小问“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多角度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主要不同点”,对比两则材料,提取中美两国的关税政策信息作答;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现实多角度作答。

【参考答案】(1)原因:南京国民政府需要稳定财政;南京国民政府提升形象巩固统治的需要;民族意识觉醒,主权意识增强;民族工业的发展。(每点1分,共4 分)

积极影响: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人;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每点2 分,答出其中任意2点4 分)

(2)不同点:中国提高关税;美国则降低关税。(每点1分,共2 分)

原因:保护主义政策的消极后果;美国工业竞争力的增强;国际经济结构的变迁;贸易自由主义者的不断奋争。(每点1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3 分)

28.【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首先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拟定一个论题,然后对所拟论题有理有据地进行说明。对这类试题,要以观点确立、主题拟定等为突破点,准确立意,进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评述;要言之有理、史论结合、逻辑严谨。如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等角度拟定一个论题,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评分标准】一等(12~10 分)①概念解析准确,要素分解全面、科学;②解析充分、逻辑

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 分)①能够结合其他相关解析对象解析、较全面;②解析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①偏离概念解析对象、观点不明确;②解析概念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参考答案]示例一论题: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3分)阐述: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社会财富空前增加。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没有进行相应的社会变革,工人阶级没有政治权利,经济上受到资本家残酷剥削,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三大工人运动。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重大变化。但苏联固守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及苏联解体。由此可见,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9分)

示例二论题: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互相促进、互相影响。(3分)阐述: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1832年议会改革适应了工业革命需要,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19世纪英国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不仅出现了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而且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综上所述,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科技革命为社会革命的发生、发展起推动作用,而社会革命反过来推动科技革命新发展。(9分)

高三百校联盟联考作文:写辩论词,学会反驳

2020高三百校联盟联考作文:写辩论词,学会反驳 一、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近日,深圳某知名中学公布了2019年拟聘教师名单。35名新聘教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20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1人毕业于哈佛大学。这份“豪华版”的新聘教师名单一经公布,立即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发出“清华北大毕业生去哪儿了?原来是去深圳教书了”“本科毕业的我,看完瑟瑟发抖”之类的调侃。某中学高三年级将以“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为话题进行辩论比赛,请你为正方或者反方的一辩,写一篇辩论词。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得少于800字。 二、命题方向 自主发展:勤于反思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三、审题 (一)限制性 1.立意限制。本作文题任务驱动性强,立意限制严格。题目所设置的背景为以“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为话题进行辩论比赛,要求考生为正方或者反方的一辩,写一篇辩论词。而从辩论一方出发写辩论词,立意只能有一个,正方观点即“顶尖名校毕

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大材小用”,或反方观点“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不算大材小用”。抛开这两个立意任意发挥都算跑题。 2.内容限制。考生写作的内容必须围绕辩论赛展开,要站在正方或者反方的角度立意行文。写作的内容必须有极强的针对性,紧紧围绕几组关键词: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大材小用。不论选择哪一方,必须围绕这几组关键词展开辩论。“社会关注”“网友调侃”的立足点都是顶尖名校毕业生该不该去中小学从教。如果断章取义,看到网友的调侃,就写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则属于跑题。 3.文体限制。这是一道辩论赛反驳陈词类的作文,本质上属于议论文。材料规定考生只能从正方或者反方任意一方的角度展开辩论,很明显,考生必须以对方的观点为靶子进行反驳。因此,考生作答时,必须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做到观点明晰、论证有理有据。 4.写作主体和写作对象限制。辩论会是高三年级开展的,高三学生正面临高考以及几年后择业等问题,因此应该从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角度,围绕名校高材生中学从教的问题展开思考辩论,展现新时代青年对人生职业的规划意识,对社会的关注意识,以及对国家发展的参与意识。所以写作是要有身份带入意识和辩论场景下的读者意识的。 (二)开放性 1.观点角度是开放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知识积累,自由选择正方或者反方来行文。这能让大多数考生有话说,不至于泛泛而言、言之无物。

广东省六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

广东省六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 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众所周知,在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中,“万物一体”论是其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这一命题的完整表述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然而以往人们在讨论这一命题时,往往容易突出“万物一体”而刊落后面的“仁”字,这就使得阳明学的万物一体论与历史上其他形态的万物一体论的理论界线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有观点认为阳明此说与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道家观点存在某种渊源关系。为了澄清这类似是而非的观点,有必要重新探讨王阳明“一体之仁”的仁学思想的意蕴,以揭示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理论特质及其思想意义。 必须指出,在“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命题中,“一体之仁”无疑是核心概念。其中,“一体”是对“仁”之特质的一种描述。具体而言,“一体”即整体义、全体义,“一体之仁”是强调“仁”,不仅是人心的德性存在——心体,更是遍在于万物而与万物融为一体的本体存在——仁体,表明宇宙存在一种基本的精神特质。我们关注“一体之仁”而非单独的“仁”字,目的在于揭示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思想精髓。唯有用“一体之仁”的观念才能充分展现,同时也可以藉由“一体之仁”来表示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理论特质有别于历史上其他形态的万物一体论,我们称之为“仁学一体论”,即仁学形态的万物一体论。 从历史上看,大致有两种形态的万物一体论,一种是先秦诸子时代的传统万物一体论,另一种是宋代道学思潮中出现的新形态的万物一体论。前者可以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庄子“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惠施“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庄子·天下》)为代表,后者可以程颢“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以及“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二程集》)的仁者境界说为代表。阳明学的万物一体论与这两种理论形态都有所不同,它是建立在良知心学基础上的新形态的“仁学一体论”。 一般认为,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论源自程颢。然而,宋代道学思潮中出现的以程颢为代表的万物一体论,含有“生生之仁”和仁者境界两种主要含义,强调从“须先识仁”的角度出发,以实现仁者之心的境界就是万物一体的境界,偏重于工夫指向的、主观呈现的境界论意义。然而,与程颢偏重于境界的论述不同,王阳明是从“一体之仁”的角度出发,将仁者境界的万物一体论推展至以一体之仁为核心内涵的万物一体论,这是王阳明基于“一体之仁”的本体论对万物一体论的重构。 (摘编自吴震《论王阳明“一体之仁”的仁学思想》)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王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中,“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这个命题是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 B.阳明学的万物一体论与其他的万物一体论之间有着清晰的理论界线,却又容易

2017年历史学考研世界史真题

北大 630 历史学基础(世界史) 一,简答题 1,简述吠陀与吠陀时代。 2,简述希腊化时期的文化。 3,简述福特制与美国工业化特征。 4,简述20 世纪初伊朗革命。 5,简述凯恩斯主义内涵与历史意义。 6,简述日本战后民主化改革。 二,论述题 1,评述中古西欧十字军运动。 2,现代西方福利主义的兴起、演变及历史意义。 3,论述战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发展道路。 北师大 6,犹太教7,吠陀时代8,斯巴达, 9,大陆封锁体系 10,西奥多·罗斯福 论述 3,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及其特点 4,论述克莱尔主义 中央民族大学 4,亚洲觉醒5,杜鲁门主义6,希腊化时代7,克吕尼改革运动简答 5,梭论改革内容影响 6,君士坦丁统治措施意义 7,洛迦诺公约签订历史背景 8,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内容意义 论述 3,英法百年战争原因过程意义 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异同 南京大学 674 世界史基础 一,名词解释(20 分*8) 1,诺曼征服2,拜占庭军区制3,雅典城邦制度4,都铎王朝 5,宪章运动6,彼得一世改革7,进步主义运动8,世界体系理论 二,论述题(70 分*2) 1,论述十一二世纪欧洲全盛,从政经文角度 2,学术界关于冷战爆发有哪些根源性解释 厦大 一,名词解释 1,甘地2,华盛顿会议3,伊苏斯战役6,索贡巡行 7。圣巴托罗缪惨案

三,论述题 3,罗斯福新政 4,18 世纪欧洲君主加强中央集权 东北师大 名词 1,修昔底德,2,往年纪事,3,密苏里妥协案,4,非暴力不合作运动,5,阿里改革,6,年鉴学派,7,哥伦布交换8,托勒密王朝 论述 1,西欧中世纪农垦影响 2,第三次科技革命 首师大 5,波斯帝国6,查士丁尼一世7,凡尔赛体系8,哥伦布大交换 论述 3,简述日耳曼大迁徙及其影响 4,威尔逊,罗斯福的自由国际主义对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影响,以及与战前国际格局的有什么不同 四川师大 名词 7,亚述帝国8,英国宗教改革 简答 3,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及特点 4,美国内战的原因及性质 论述 2,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017 年上海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620 世界史综合 一,名词解释 1,汉谟拉比法典2,至尊法案3,圣像破坏运动4,南特敕令5,种姓制度6,十月革命7,布拉格之春 二,简答题 1,公元前8 世纪到公元前3 世纪欧亚大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的思想特征 2,土耳其凯莫儿改革的内容与意义 三,论述题 1,分析冷战的形成与其国家影响 2,分析西方当代史学流派 中山大学 名词

百校联盟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全国百校联盟 2019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卷 第 I 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山水画家所欲完成的自然是造化世界,不是由各种绘画图式构成的山川。中国画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但是“师法造化”与培根的“阅读大自然之书”全然不同,造化并非一山一水,亦非万物之集合。造化是大衍运行、生成化育,是创造和变化。造化有道却无定法,师法造化就是得万物生成变化之机枢,所以中国文人画家与世界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关系不是模仿,而是起兴。起兴是在时机之中由一物一景引发的感怀兴致,世界与人的共在关系由此情激荡而出。所以此时所说的世界,既非寻常实证科学家所欲观察的自然世界,亦非知识论者所谓的认知对象,而是“造化”,是浑然天地,当是时,万物皆备于我而有我在焉。山水者,本是天地之假名,山水画或者更宽广的山水艺术,承栽的是我们的世界经验,用古人的话说——自有沟通天地之工。这是一门最能够体现中国人的世界观的艺术。在现代性的进程中,无论从视觉上还是思想上说,文人所表述的山水世界已经被彻底扰乱以至于粉碎了。山水画成为一种特定的题材,一种风格 样式,一种艺术史上的现成品,因而它也就彻底丧失了其“世界观意义”。在这种境遇中,山水画早已经被抛掷到一种不及物状态,深深地陷入其表述与本体的危机。 山水画是一种回忆,作画是回忆,观画也是回忆,一种使回忆可视化,另外一种则令回忆现实化;前者将造化拢聚于图画,后者却沿着图画回返造化。古人观画,画卷是追想山水之中介,后人观画,则是以真山水之经验为中介以求对画意之了然。而今日艺术家,则无时不以艺术创作自律,动辄以笔墨技巧与视觉冲击自诩,距山水之道远矣。 山水,是一门世界观的艺术,它能够发显造化之秘,皆因其终极原则是“道法自然”。道以自然为法,“法”就超出了西方自然法语境中的最根本之契约,也超出了法令、制度之范畴。“法”之为法,通达于自然。“自然之法”恰是中国山水经验之精神所系。山水画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而此“造化”绝非一山一水,而是生成变化;此“心源”也绝非主体的精神,是天地之心。天地不仁,天地本无心,画者欲取造化之无尽藏,继而为“天地立心”。这正是中国山水画之“不二心法”。明清以来,画者自囚于书斋之内,流连于古人之法,此自然心法寥落已久,此不惟画者之疾,亦为思者之憾。 近世之“山水危机”绝不但仅山水画的危机。在百年后看来,山水之危机实是中国现代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不但意味着传统自然观的失落,也意味着历史观的破碎。在二十世纪的山水画面上所表现的是文明冲突中山河的破碎与扰乱,是一个符号与意象的乱世。 山水经验与我们的感受力虽然已日渐衰微,却并非不可挽回。要在当下重新点亮山水之世界经验,并非于滔滔逝水中寻找记忆的刻度,我们得在当下的处境中重新学习,重新发掘,在与现成经验的斗争中重新发现。 (摘编自高士明《山水的危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要“师法造化”,但与培根的“阅读大自然之书”完全不同,这里的造化指的是创造和变化,而不是一山一水和万物之集合。 B、中国文人画家在创作中与世界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关系是起兴,因为造化有道却没有定法,师法造化就是求得万物生成变化的关键。 C中国文人画家眼中的世界不是寻常实证科学家所欲观察的自然世界,也不是知识论者所谓的认知对象,而是“造化”,是浑然天地。 D山水画或者更宽广的山水艺术,是沟通天地的技艺,承载的是我们的世界经验,是最能够体现中国人的世界观的艺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山水画和观山水画都是一种回忆。前者使回忆可视化,将造化拢聚于图画;后者令回忆现实化,沿着图画回返造化。 B、古人观画,中介是画卷和真山水的经验;今日艺术家则以艺术创作自律,以笔墨技巧与视觉冲击自夸,远离山水之道。 C “自然之法"恰是中国山水经验之精神所系。中国山水画家所想完成的不是由各种绘画图式构成的山川,而是造化世界。 D山水遵循的终极原则“道法自然”中的“法”,超出了西方自然法语境中的最根本之契约和法令、制度的范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性的进程中,山水画彻底丧失了其“世界观意义",因而山水画成为一种特定的题材,一种风格样式,一种艺术史上的现成品 B、取造化的宝藏为“天地立心"是中国山水画唯一法则,而明清以来的山水画家,自闭于书斋,流连于古人之法,这是画家的大忌。 C要挽救山水危机,重新使山水的经验闪光,不是从传统中去挖掘经验,而是在当下的处境中重新学习,重新发掘,重新发现。 D近世之“山水危机”意味着传统自然观的失落和历史观的破碎,二十世纪的山水画表现出文明冲突中山河的破碎与扰乱就是例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

2018年广东六校联盟第三次联考答案

2018届高三六校第三次联考生物参考答案2018.02.22 一、单项选择题(6题,每题6分,共36分)。 二、非选择题必考题(4题,共39分)。 29.(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Cl8O2),二氧化碳(Cl8O2)再参与暗反应(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CH218O) [共4分,“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二氧化碳(Cl8O2)”、“暗反应(光合作用)”、“有机物(CH218O)”为给分点,漏答1项或错答1项即扣1分,扣完为止] 小于0 (2)A TP的合成需要原料ADP,Pi,能量。(1分)植物细胞中有ADP,Pi,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少量能量释放出来,所以可以合成少量A TP,(2分)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没有能量产生,因此没有ATP生成(1分)。[共4分,“原料ADP,Pi,能量(1分)、”、“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2分)”、“第二阶段没有能量释放(1分)”为给分点,漏答1项或错答1项即扣对应分,扣完为止] (共4分) 30.(9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大脑皮层(2分) (2)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1分)血浆中蛋白质和液体渗出,(1分)引起组织间隙液体增多。(1分)[共3分,“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大”、“蛋白质和液体渗出”、“组织液增多”为给分点,漏答1项或错答1项即扣1分,扣完为止] (共3分) ①通过刺激皮肤冷感受器,引起血管收缩,改变血管通透性,达到止血、减轻水肿及渗出作用; ②解除充血肿胀压迫神经所致的疼痛。[共2分,“血管收缩”、“缓解肿胀压迫神经所致的疼痛”为给分点,漏答1项或错答1项即扣1分,扣完为止](2分,答对一项得1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②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递[补充答案: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其他合理的答案酌情给分)(2分) 31.(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抵抗力营养结构变简单,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2)生产者就地 (3)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共2分,“保持或恢复”、

百校联盟2018届TOP高中三年级11月联考(全国一卷)

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十一月联考(全国I 卷) 物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本试卷满分11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5.考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1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C.伽利略为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采用了理想实验法 D.开普葡进行了“月一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上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的结论 2.甲、乙两辆汽车以各自的额定功率从静止开始启动,两车运动过程中各自所受的阻力恒定,若两车达到的最大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的额定功率相同 B.两车启动过程受到的阻力相同 C.两车的质量相同 D.两车的额定功率与所受阻力之比相同 3.如图所示,一物块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从A 点开始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滑行,同时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定拉力F 。已知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烽擦力大小等于0.6F,且最F 大静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物块从A 点向右运动到最大距离处所用时间与从有侧最大距离处再回到A 点所用时间之比为 A 、14 B 、 13 C 、 12 D 、 2 3 4.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固定的内壁光滑的圆 轨道。一个小球静止在圆轨道的最低点,现给小球一个初速度, 使其在竖直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圆轨道的半径为R,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小球在最低点A 时加速度大小与运动到 最高点B 时加速度大小的差值为( ) A 、g B 、2g C 、3g D 、4g

2018届广东省“六校联盟”第二次高考模拟理综答案

2018届广东省六校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生物部分 1——6:ABDBC D 29.(10分)(1)翻译(2分)内质网、高尔基体(2分) (2)KCl溶液和磷脂分子(2分) 新“脂质体”吸水膨胀(破裂),比有CHIP28时速度慢(2分)(3)不需要(2分)30.(10分)(1)丁(2分)无水乙醇(2分) (2)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CO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或: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素)(2分) (3)C3、C5、葡萄糖(2分)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速率保持(动态)平衡(2分)31.(9分)(1)由正变负(2分) (2)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的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2分)(或: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或:体液调节受神经调节调控)(多写“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只得1分) (3)(特异性)神经递质、性激素(2分,各1分)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进而促进性激素的分泌增多(3分) 32.(10分)(1)18(2分)(2)子代表现型全部为白眼(2分)无子代产生(2分)(3)取M果蝇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制成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数目(其他描述合理即给分)。若染色体数目正常,可能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引起的;反之则可能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导致的(4分) 37.(15分)(1)易溶于有机溶剂(2分)水浴加热(2分) (2)①石油醚(2分) 用石油醚作萃取剂时提取液的吸光值最大,说明提取到的辣椒色素最多(3分) ②增加(2分)(沸点低,)较(更)易挥发(2分) ③辣椒粉与萃取剂的比例、萃取时间、萃取剂的量、萃取温度等(2分) 38.(15分)(1)内细胞团(2分) 在饲养层细胞上培养,或:在培养液中添加抑制分化因子(2分) (2)动物血清(血浆)(2分)O2和CO2(2分) 扩大细胞(贴壁)生长的附着面积,防止细胞过早出现接触抑制现象,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3分)(3)胸腺(2分) 小鼠不能形成T细胞,(不发生细胞免疫,)不会对移植的“肿瘤”发生免疫排斥(2分) 化学部分 7.D 8.D 9.A 10.C 11.D 12.A 13.B 26. (1)直形冷凝管(或冷凝管)(2分)(2) AlP+3H2O= PH3↑+Al(OH)3(2分) (3) 吸收空气中的O2(2分)(4)保证生成的PH3全部被酸性KMnO4溶液吸收(2分)(5)8:5 (2分)(6) 5SO32-+2MnO4-+6H+=5SO42-+2Mn2++3H2O (2分)

考研历史学真题(完整版本)

考研历史学真题(完整版本) 笔者为广大考生整理了2013年考研历史学真题(完整版),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考古学文化中,与后来游牧文明有密切关系的是 A.马家窑文化 B.红山文化 C.仰韶文化 D.屈家岭文化 2.整合儒学,结束经学今文、古文之争的汉化学者是 A.董仲舒 B.刘歆 C.郑玄 D.许慎 3.科举考试中的糊名、誉录制度确立于 A.唐代 B.北宋

C.南宋 D.金代 4.元代”也里可温”一词所指为 A.基督教 B.摩尼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5.明太祖朱元璋称:”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其中”五府”为: A.监察机构 B.司法机构 C.军事机构 D.宦官机构 6.关于中国近代史开端有多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史始于明末的学者是 A.范文澜 B.胡绳 C.蒋廷黻 D.郭廷以 7.致使中国领土被割占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伊犁条约》 8.民国前期的国会政治结束于 A.皖系军阀执政时期 B.直系军阀执政时期 C.临时执政府执政时期 D.奉系军阀执政时期 9.下列作品中,以解放区土地改革为主题的是 A.《小二黑结婚》 B.《荷花淀》 C.《暴风骤雨》 D.《红旗谱》 10.20世纪60年代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是 A.英国 B.联邦德国 C.瑞典 D.法国 11.完全统一以色列部族和犹太族为一个王国的是 A.雅各 B.扫罗

高三百校联盟联考作文:写辩论词,学会反驳(考题分析+辩论知识+佳作展示)

高三百校联盟联考作文:写辩论词,学会反驳(考题分析+辩论知识+佳作展示) 近年高考作文注重语言交际与应用,命题者有意创设某个具体的写作情境,要求考生在这个语境下按照要求写作。2019年全国卷1作文明确要求写演讲稿,全国卷2则要求写书信、演讲稿或观后感。今天推送的这道作文题则有关辩论词的写作,有参考借鉴价值。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深圳某知名中学公布了2019年拟聘教师名单。35名新聘教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20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1人毕业于哈佛大学。这份“豪华版”的新聘教师名单一经公布,立即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发出“清华北大毕业生去哪儿了?原来是去深圳教书了”“本科毕业的我,看完瑟瑟发抖”之类的调侃。

某中学高三年级将以“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为话题进行辩论比赛,请你为正方或者反方的一辩,写一篇辩论词。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得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2020百校联盟TOP300尖子生联考。 审题 限制性 1.立意限制。本作文题任务驱动性强,立意限制严格。题目所设置的背景为以“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为话题进行辩论比赛,要求考生为正方或者反方的一辩,写一篇辩论词。而从辩论一方出发写辩论词,立意只能有一个,正方观点即“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大材小用”,或反方观点“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不算大材小用”。抛开这两个立意任意发挥都算跑题。

2.内容限制。考生写作的内容必须围绕辩论赛展开,要站在正方或者反方的角度立意行文。写作的内容必须有极强的针对性,紧紧围绕几组关键词: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大材小用。不论选择哪一方,必须围绕这几组关键词展开辩论。“社会关注”“网友调侃”的立足点都是顶尖名校毕业生该不该去中小学从教。如果断章取义,看到网友的调侃,就写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则属于跑题。 3.文体限制。这是一道辩论赛反驳陈词类的作文,本质上属于议论文。材料规定考生只能从正方或者反方任意一方的角度展开辩论,很明显,考生必须以对方的观点为靶子进行反驳。因此,考生作答时,必须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做到观点明晰、论证有理有据。 4.写作主体和写作对象限制。辩论会是高三年级开展的,高三学生正面临高考以及几年后择业等问题,因此应该从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角度,围绕名校高材生中学从教的问题展开思考辩论,展现新时代青年对人生职业的规划意识,对社会的关注意识,以及对国家发展的参与意识。所以写作是要有身份带入意识和辩论场景下的读者意识的。 开放性

语文---广东六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解析版)

广东六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不变应万变”才是中医最大的特色与优势 张效霞① ①2003初,SARS在广东首先爆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SARS患者60人,无一例死亡。全体医护人员中,无一人被感染。60例中没有使用过任何抗病毒西药,仅有4例用过常规量(50mg)以下的类固醇。全部治疗以中药为主,配合必要的西医对症、营养支持疗法。退热快、痊愈快、住院费用低。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中医药课题组提交的《中医药完全能解决艾滋病问题——民间中医防治艾滋病调研报告》云:“中医药完全可以解决艾滋病问题,效果远远优于西医药;而且可以在3~6个月内使90%以上患者达到临床治愈,相当一部分患者痊愈。而西医药顶多能使40%患者临床治愈,不可能痊愈。” ②对SARS、艾滋病这些新近才出现的新病种,古老的中医之所以能取得“压倒对方的有利形势”,依靠的是其“独特的色彩、风格”——以人为本,通过调动和调节人机体自身的功能来祛除疾病,不伤害和破坏人体的生理结构。不论是病菌还是病毒,中医均认为是“邪”气,而人体主要靠的是正气来战胜病邪,也就是说调整好人的正气,同时给邪气以出路,就能战胜病邪,使患者得以康复。在西医面临抗生素研发困境的当下,中医的优势不言自喻。 ③中医的这种“独特的色彩、风格”,一言以蔽之——以不变应万变也。运用中医理论对病人进行具体的个体化分析,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研究和把握不同的疾病在不同个体、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发生、演变的客观规律,辨析出患者临诊时的病机之所在,然后据“机”立治法、选方药。这种带有明显的个体化、技艺化的临床决策思维特点,恰恰与现代医学临床决策思维高度的规范化、逻辑化形成强烈的反差,表现出独特的色彩、风格,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④据报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已决定立项启动“中医学的特色优势研究”课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确定中医药优势病种。专家已达成的共识是:即西医尚无良好疗效,中医药能够发挥独特效果的治疗领域;西医有确切疗效,但中医药具有独立的临床疗效或中西医结合疗效高于单纯西医药的病种;中医与西医有相同的疗效,但中医药毒副作用小的病种。

2018历史学统考真题及解析

201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历史学基础试题 (科目代码:313) 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考古发现的古人类中,与今中国人渊源最为直接的是 A.元谋人 B. 北京人 C. 丁村人 D. 山顶洞人 2.西周前期,曾先后向东、南和西三个方向扩张,其中向南扩张主要发生在 A.成王时期 B. 穆王时期 C. 昭王时期 D. 宣王时期 3.韩愈学说的核心是“道统论”,其“道”是指 A.正宗的儒家学说 B. 道家的本体论 C. 事物运行的规律 D. 阴阳变化的根本 4.宋代至清代我国书籍印刷的主要方式是 A.泥活字印刷 B. 木活字印刷 C. 雕版印刷 D. 铜活字印刷 5.刺绣是中国的传统工艺,清代有“四大名绣”之说。四大名绣是 A.苏绣、粤绣、湘绣、蜀绣 B. 汴绣、越绣、苏绣、闽绣 C. 汴绣、粤绣、湘绣、闽绣 D. 苏绣、鲁绣、湘绣、蜀绣

6.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史地。鸦片战争后,主要以《四洲志》为基础成书的重要著作是 A.《海国图志》 B. 《瀛寰志略》 C. 《中西纪事》 D. 《各国史略》 7.在晚清,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被欺骗、拐卖至海外,从事奴隶般的劳动。使西方国家“招募”华工出国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 B. 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C.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8.中国近代对甲骨学研究作出卓越贡献,被学界为“甲骨四堂”的四位学者是 A.孙诒让、罗振玉、陈垣、顾颉刚 B.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 C.王懿荣、陈寅恪、王国维、郭沫若 D.吴其昌、董作宾、陈寅恪、陈垣 9.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1920 年在上海出版了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译者是 A.陈独秀 B. 木活字印刷 C. 杨匏安 D. 铜活字印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断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兵役制度改革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由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是在20 世纪 A.50 年代 B. 60 年代

百校联盟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全国百校联盟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卷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山水画家所欲完成的自然是造化世界,不是由各种绘画图式构成的山川。中国画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但是“师法造化”与培根的“阅读大自然之书”全然不同,造化并非一山一水,亦非万物之集合。造化是大衍运行、生成化育,是创造和变化。造化有道却无定法,师法造化就是得万物生成变化之机枢,所以中国文人画家与世界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关系不是模仿,而是起兴。起兴是在时机之中由一物一景引发的感怀兴致,世界与人的共在关系由此情激荡而出。所以此时所说的世界,既非寻常实证科学家所欲观察的自然世界,亦非知识论者所谓的认知对象,而是“造化”,是浑然天地,当是时,万物皆备于我而有我在焉。山水者,本是天地之假名,山水画或者更宽广的山水艺术,承栽的是我们的世界经验,用古人的话说——自有沟通天地之工。这是一门最能够体现中国人的世界观的艺术。在现代性的进程中,无论从视觉上还是思想上说,文人所表述的山水世界已经被彻底扰乱以至于粉碎了。山水画成为一种特定的题材,一种风格 样式,一种艺术史上的现成品,因而它也就彻底丧失了其“世界观意义”。在这种境遇中,山水画早已经被抛掷到一种不及物状态,深深地陷入其表述与本体的危机。 山水画是一种回忆,作画是回忆,观画也是回忆,一种使回忆可视化,另外一种则令回忆现实化;前者将造化拢聚于图画,后者却沿着图画回返造化。古人观画,画卷是追想山水之中介,后人观画,则是以真山水之经验为中介以求对画意之了然。而今日艺术家,则无时不以艺术创作自律,动辄以笔墨技巧与视觉冲击自诩,距山水之道远矣。 山水,是一门世界观的艺术,它能够发显造化之秘,皆因其终极原则是“道法自然”。道以自然为法,“法”就超出了西方自然法语境中的最根本之契约,也超出了法令、制度之范畴。“法”之为法,通达于自然。“自然之法”恰是中国山水经验之精神所系。山水画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而此“造化”绝非一山一水,而是生成变化;此“心源”也绝非主体的精神,是天地之心。天地不仁,天地本无心,画者欲取造化之无尽藏,继而为“天地立心”。这正是中国山水画之“不二心法”。明清以来,画者自囚于书斋之内,流连于古人之法,此自然心法寥落已久,此不惟画者之疾,亦为思者之憾。 近世之“山水危机”绝不但仅山水画的危机。在百年后看来,山水之危机实是中国现代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不但意味着传统自然观的失落,也意味着历史观的破碎。在二十世纪的山水画面上所表现的是文明冲突中山河的破碎与扰乱,是一个符号与意象的乱世。 山水经验与我们的感受力虽然已日渐衰微,却并非不可挽回。要在当下重新点亮山水之世界经验,并非于滔滔逝水中寻找记忆的刻度,我们得在当下的处境中重新学习,重新发掘,在与现成经验的斗争中重新发现。 (摘编自高士明《山水的危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要“师法造化”,但与培根的“阅读大自然之书”完全不同,这里的造化指的是创造和变化,而不是一山一水和万物之集合。 B、中国文人画家在创作中与世界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关系是起兴,因为造化有道却没有定法,师法造化就是求得万物生成变化的关键。 C、中国文人画家眼中的世界不是寻常实证科学家所欲观察的自然世界,也不是知识论者所谓的认知对象,而是“造化”,是浑然天地。 D、山水画或者更宽广的山水艺术,是沟通天地的技艺,承载的是我们的世界经验,是最能够体现中国人的世界观的艺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山水画和观山水画都是一种回忆。前者使回忆可视化,将造化拢聚于图画;后者令回忆现实化,沿着图画回返造化。 B、古人观画,中介是画卷和真山水的经验;今日艺术家则以艺术创作自律,以笔墨技巧与视觉冲击自夸,远离山水之道。 C、“自然之法”恰是中国山水经验之精神所系。中国山水画家所想完成的不是由各种绘画图式构成的山川,而是造化世界。 D、山水遵循的终极原则“道法自然”中的“法”,超出了西方自然法语境中的最根本之契约和法令、制度的范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性的进程中,山水画彻底丧失了其“世界观意义”,因而山水画成为一种特定的题材,一种风格样式,一种艺术史上的现成品。 B、取造化的宝藏为“天地立心”是中国山水画唯一法则,而明清以来的山水画家,自闭于书斋,流连于古人之法,这是画家的大忌。 C、要挽救山水危机,重新使山水的经验闪光,不是从传统中去挖掘经验,而是在当下的处境中重新学习,重新发掘,重新发现。

2018年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六校联考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8年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六校联考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3分,共21分) 1.(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 B.在交响乐演奏中,台下的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靠音色辨别C.“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 D.摩托车加消声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夏天吃棒冰时,棒冰在嘴里发生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3.(3分)浙江大学制造出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超轻物质,其内部像海绵一样多孔隙,故名“碳海绵”。碳海绵可用于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亊件,处理时,先用它吸收浮在水面上的原油,再通过挤压,将碳海绵内的原油进行回收。此过程没有应用到下列“碳海绵”性质中的() A.保温性能好B.易被压缩 C.能吸油但不吸水 D.密度很小,能浮于海面上 4.(3分)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用细线与重力为10N 的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分别是() A.10N,水平向右B.14N,水平向左C.6N,水平向左D.4 N,水平向右5.(3分)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用测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发现只有插入右孔时氖管才发光。用试电笔检测A点氖管发光,检测B

点氖管不发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灯泡短路B.灯丝断了C.开关接触不良D.插座短路 6.(3分)如图所示,对下列现象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甲: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B.乙:闭合开关后小磁针静止后会指向如图所示的位置 C.丙: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制成的 D.丁:电流相同,电磁铁的磁性随线圈匝数的增加而增强 7.(3分)举重比赛有甲、乙、丙三个裁判,其中甲为主裁判,乙和丙为副裁判。若裁判认定杠铃已被举起,就按一下自己面前的按钮。要求主裁判和至少一个副裁判都按下自己面前的按钮时,指示杠铃被举起的灯泡L才亮。以下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是() A.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8.(4分)如图甲所示,用2.6 N的拉力将重为3.9 N的物块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至顶端,已知斜面的高为2m,长为4m,则拉力做功为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若用图乙所示装置匀速提升该重物上升0.5m,当其机械效率与斜

考研真题:历史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考研真题:历史学试卷及答案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历史学基础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卷要求。 1.春秋时期“救邢存卫”的国君是 A.齐桓公 B.秦穆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2.十六国时期建立政权最多的民族是 A.氐 B.匈奴 C.羌 D.鲜卑 3.下列君主中大力扶持佛教的是 A.北魏太武帝 B.梁武帝 C.唐武宗 D.北周武帝 4.中国古代大型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的研制者是 A.张衡 B.一行 C.苏颂 D.沈括 5.明清皇帝极少改动年号,但也有例外。有两个年号的明朝皇帝是 A.成祖 B.仁宗 C.宣宗 D.英宗 6.中国近代早期科技刊物《格致汇编》的主编者是 A.伟烈亚力 B.傅兰雅 C.合信 D.李提摩太 7.1885年,清廷在台湾设省。第一任台湾巡抚是 A.姚莹 B.沈葆桢 C.刘铭传 D.唐景崧 8.民国时期,提出划区实验与发展乡村教育的是黄炎培及其主持的 A.《村治月刊》 B.中华职业教育社 C.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D.中华教育促进社 9.最早由中国人主持的重大科学考古是

A.北京人遗址的发掘 B.敦煌文书的发现 C.殷墟的发掘 D.半坡遗址的发掘 10.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原则的文献是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联合政府》 11.下列各组古代民族,其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的是 A.雅利安人、赫梯人、波斯人 B.雅利安人、赫梯人、以色列人 C.苏美尔人、雅利安人、以色列人 D.苏美尔人、以色列人、波斯人 12.下列哲学学派中,不属于希腊化时期的是 A.斯多噶学派 B.伊壁鸠鲁学派 C.犬儒学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 13.罗马帝国时期,在不列颠北部修建长城的皇帝是 A.图拉真 B.哈德良 C.奥列略 D.涅尔瓦 14.中国僧人玄奘和义净西行求法时到过的大乘佛教中心是 A.飞行寺 B.超岩寺 C.那烂陀寺 D.大寺 15.下列蒙古四大汗国中,被欧洲人称为“金帐汗国”的是 A.窝阔台汗国 B.察合台汗国 C.伊儿汗国 D.钦察汗国 16.下列人物中,参与起草美国1787年宪法的是 A.麦迪逊 B.富兰克林 C.杰斐逊 D.潘恩 17.18世纪从事大西洋HA奴隶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法国 C.荷兰 D.英国 18.签订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的两个国家是 A.法国和俄国 B.俄国和奥地利 C.法国和西班牙 D.俄国和英国

2018届百校联盟高三四月联考(全国I卷)英语

2018届百校联盟TOP20四月联考(全国Ⅰ卷) 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isthedistancebetweenthehotelandtheTemple? 听下面5 听第6 A.Pickupthedry-cleaning. B.Goto5th Avenue. C.Writeareceipt. 听第七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Whatarethespeakerspreparingtodo? A.Gotoschool. B.Gotowork. C.Gotoseetheboss. 9.Howwillthespeakersgo? A.Bybus. B.Onfoot. C.Bycar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Wheremightthespeakersbe?

A.Inacoffeehouse. B.Attheman’s home. C.Atthewoman’shome. 11.Whendidthemandecidetomakehisowncoffee? A.Afterbuyingacoffeemaker. B.Afterrunningoutofinstantcoffee. C.Afterdrinkingrealcoffeeinacoffeehouse. 12.Howwouldthewomanlikehercoffee? A.Black B.White. C.Weak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听第10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Day1Arrival UponarrivalinKunming,yourKunmingtourguidewillwaitforyouattheairportandhelpyoutotransfertotheh otel. Day2Kunming

广东省六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英语试卷带答案

2018届高三“六校联盟”第三次联考 英语 试卷共10页,卷面满分120分,折算成135分计入总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 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短文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Questioning the existence of aliens is something that scientists have done for decades. In fact, most people do believe that aliens exist in some fashion. The main necessities for life are water and some form of energy source. Not surprisingly, there are some planets, exoplanets and moons that fit the bill. Here are several best chances at finding life in the universe. ◆TRAPPIST-1 TRAPPIST-1 is a planetary system a few dozen light-years away, whose discovery was announced in early 2017. This system consists of seven Earth-like exoplanets orbiting an "ultra-cool" star, and it is one of our shots at finding possible life beyond our own solar system. ◆Tita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