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教学实录修改2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7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6 个生字,规范书写9 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学会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的句型练习说话。
3、理解老爷爷说的“一个儿子”的含义,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体会老爷爷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儿子和妈妈之间的故事。
一起走进23 课《三个儿子》。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后,生齐读课题。
(师:注意,“儿子”是轻声词。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圈出来,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并标出自然段。
2、出示词语,检查认读。
(1)第一组:嗓子晃荡胳膊指名读,指导读好轻声。
在读“胳膊”一词时,学生可以指指或抬起自己的胳膊,从而认识这个词,了解词义,明白带月字旁的字都是表示身体的一部分。
你还知道月字旁的字吗?生交流。
(脑、肝、腰、背、胃)观察这两个字,说说我们在写时,应注意什么?(左窄右宽)膊右上方是横折,没有钩。
教师范写,生书空后练习书写。
(2)第二组:拎水桶沉甸甸指名读,读准“甸”,单独读时第四声,在ABB型词语中读一声。
我们还可以说沉甸甸的()。
3、课文一共多少个自然段?(13 个)指名开火车读文,其他同学边听边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听一听有没有读错的字音,一会儿帮他纠正;二是画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4、学生读完后正音,质疑。
(生: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呢?)师:这个问题非常有价值,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解决这个问题。
三、朗读感悟。
(一)、学习1-6 自然段。
1、师:我们先来看看,三个妈妈眼中的儿子是怎么样的?请同学们找出妈妈说的话,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交流,教师随机出示句子:课件出示: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三个儿子》课堂教学实录1、采纳多种方式引起同学朗读的爱好,从而达到熟读的目的。
2、引导同学总结背诵的方法,并让同学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背诵和积累语言。
【教学预备】背诵材料、课件、书签。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师:我们上个星期学了第六单元《三个儿子》、《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等几篇以孝敬父母为主题的课文后,我从网上找了一首诗歌,这首诗歌也是我们二班级的一位小作家来写的。
大家想不想来观赏一下?生:想。
2、课件出示诗歌《爸爸、妈妈和我》:(扫除诗歌中生字的障碍)师:先请大家悄悄地将这首诗歌观赏两遍,看看诗歌中有没有你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假如有,请举起小手来,一会我们大家一起来帮你解决困难,好吗?生:第一小节中,最末一个词语怎么读?师:飞行,请大家和我一起把这个词语读两遍。
生:第二小节中,我在岸边?师:栖息,就是休息的意思,大家一起把这个词语读两遍。
生:第三小节中,妈妈是什么?我就是那一丝小小的什么?师:妈妈是叶柄,我就是那一丝小小的叶脉,大家来一起再把这两个词语读一遍。
老师随机讲解“叶柄、叶脉”的意思。
3、老师范读诗歌,激起同学朗读爱好:师:这首诗歌写的很美,老师还给这首诗歌配上了好看的画面和好听的音乐,我想把这首诗歌读给大家观赏一下,大家情愿当我的听众吗?生:情愿!师:这首诗歌美不美?大家要不要来亲自体验一下它的美?生:美!要啊!4、生自由读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下面请同学自由地读诗歌两遍,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啊!5、名同学分别读诗歌地一、二、三小节。
其他同学评价:师:刚才同学们读地很仔细。
下面我们请三位同学起来分别读一、二、三小节。
其他同学当当小老师,评评谁读地最好?你有什么建议想送给这三个同学?生:我认为A同学读地很好,她字音读地很准,句子也读地很通顺。
生:我觉得B同学“爸爸是天”读地很好,她读地天很大很大。
“我就是那一只小小鸟”她也读地很好,她读地小鸟很可爱很活泼。
师:你真会评价!真是一位合格地小老师!生:我觉得C同学第三小节中“妈妈是叶柄”,她的“柄”后鼻韵母读地不好。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评析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在读课文的同时,引导孩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师: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优秀,有的会唱歌,有的爱画画,你有什么特点?来介绍介绍自己吧!生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等师:你们真是多才多艺,希望待会都表现出来,好吗?一、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也认识了三个孩子,还记得吗?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三个儿子》。
板书课题,生齐读。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言简意明,不蔓不枝。
】二、巩固识字,整体回顾全文:1、师:首先,本课的生字朋友们要来考考大家,还认识吗?快来读一读吧!出示“我会读”生:练习读、指名读下面词句。
嗓子拎着水桶晃荡沉甸甸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师:你们读得真准确,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
是吗?看看谁爱动脑筋。
默读全文,边读边想一想:读后你有什么疑问?生: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生:为什么第三个妈妈不夸夸自己的儿子?生:为什么前两个妈妈在夸自己的儿子?师:你们俩的问题差不多,是在问为什么三个妈妈会有不同的表现?生:为什么说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师:同学们提出了三个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为什么三人妈妈会有不同的表现呢?为什么说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深入地学习课文后,我们就会找到答案了。
【有意义的阅读教学,就需要基于文本构建起一个共同的对话主题,在低段阅读教学中如何确立这个主题,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韩老师的引导给我们以启发。
她在学生整体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梳理出三个问题,其实这里暗藏着一个核心问题: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在渐次解决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
人教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课堂实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读好课题师:聪明的孩子一定都会写这个字了,聪明的孩子也一定知道咱们今天要学习的是——生(齐):三个儿子。
师:“儿子”是轻声,小朋友们读得很好。
“三个”的“个”也可以读得轻一点,谁愿意再读读?(生读课题)师:告诉我,是几个儿子啊? (生再读课题,突出“三个”)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读文。
师:关于这三个儿子,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呢。
请小朋友打开课本第104 页,好好读读这个故事,没读正确没读通顺别停下来。
(生自由读文)(二)识字师:请大家找到课本第106页的“我会认”。
同桌两个小朋友把生字表里的生字读给对方听一听。
读对了,奖励他一个大拇指,读错了,请你帮帮他。
都读对了,就赶快坐端正。
好吗? (同桌检查读生字)(三)学词。
师:我看到很多小朋友都得到了同桌奖励的大拇指。
瞧!文中的生词宝宝也急着和你们交朋友呢,你们能把它们都读对吗?【点击课件,出现插图中的水桶,词语“水桶”覆在桶壁上】生:水桶。
师:(指图)对,这就是过去的——生:水桶。
师:这个词语宝宝很调皮,藏在水桶里了。
【点击课件,“拎”自桶内缓缓上升】(指导读准字音)师:来,咱们一起做一做“拎”的动作。
对,弯下腰去,使劲往上。
这个动作就叫“拎”,课文中还有一个字也表示这个动作,哪个小朋友发现了?生:是“提”。
师:一下子就找到了,课文读得很熟啊!提、拎都离不开人的手,所以这两个字都是——生:提手旁。
【点击课件,“沉甸甸”从水桶里溢出随后慢慢落下来】(指导读好“甸”的变调,个别读,齐读)师:难度加大了,一下子来了3个词语宝宝,你们还会读吗?【点击课件,从桶里呈放射状迅速出现“嗓子胳膊晃荡”】(生读词语)师:非常好,三个词语都是轻声词,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再读)师:中间这个词读——- 生(齐):胳膊。
师:拍拍你的胳膊。
(生拍自己的胳膊)看看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生:这两个字都是月字旁.。
师:月字旁在过去又叫肉月旁,也就是肉字旁。
《三个儿子》公开教学实录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本课教学中,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二、教学目标:1、会认11个字,会写11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上课”“起立,老师您好!”“同学们好,请坐!”(用眼神快速跟每一位学生交流)“今天看到大家这么精神饱满的来上课,老师心里真高兴,高兴的都忍不住要先送一份礼物给你们了,想要吗?”“想要!”“好,想要的同学就请睁大你智慧的眼睛,来迎接它吧!”(一)联系歌曲,导入课文。
播放视频动画歌曲阎维文演唱的《母亲》。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
”(学生及听课老师聚精会神的欣赏,陶醉在母爱的氛围中)“歌曲放完了,这首歌就是老师送给大家的礼物,你们收到了吗?”“收到了。
”“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你在收到的礼物中看到了什么?(用两个字概括)”“我看到了‘母亲’。
”“没错,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歌颂母亲的歌。
下面老师再提一个有点难度的问题,大家可要听好了:有谁知道什么是上天赐予‘母亲’最好的礼物呢?”“我们。
”“我们是谁?”“儿子和女儿。
”“是呀,你们真聪明!对于母亲而言上天赐予最好的礼物便是她的儿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儿子的课文。
题目是------?”“《三个儿子》。
”(揭题板书)。
《三个儿子》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师:上课,同学们好!刚刚同学们表现真棒,下面老师奖励你们看一个故事,聪明的你肯定能围绕故事提一个问题来考考大家。
【看动画】师:孩子们,故事看完了,你能提个问题来考考大家吗?生: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师: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板书:一个儿子?】还有没有?生1:为什么第三个孩子提着水桶走了呢?生2:为什么大人提不动的水桶,孩子却能提得动呢?师:对呀,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你们都是会思考的好孩子,能提这么多好问题,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师指课题】大家齐读课题(生读课题)同学们,“儿子”是个轻声词,“个”能够读得更轻一点,跟着老师读。
(师范读,学生跟读。
)二、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词句【出示课件】师:看!这就是文中提到的三个儿子。
在妈妈的眼里,他们是怎样的孩子?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在读课文之前,先看清楚这两个要求【课件,师读要求】看谁找得最快!(生自由读)师:老师要表扬这两个同学,他们最早画好,却能一直坐好,等待其他同学,不说话,这种学习习惯很值得大家学习。
好,找到的同学请举手!生1:一个儿子的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师:孩子别着急,我们注意别读错字,再来好吗?生1: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师:孩子请坐,另一个妈妈是不是什么也没说?谁有补充?生2:另一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非常好!你真会发现!【出示课件】就是这三段话,孩子们看!【出示课件,师引读】师:在第一个妈妈的眼里,孩子是,读……【师走到一生面前】这位妈妈,自己的孩子不但聪明,而且有力气,这让你感到……?生1:很开心师:你觉得呢?生2:很快乐!生3:了不起!师:就是说,很骄傲,很自豪!所以,妈妈说话时的语气也是……生1:骄傲生2:很开心!师:对!那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来表扬一下自己的儿子。
《三个儿子》的教学实录《三个儿子》的教学实录语文是充满灵性的,它能让学生在语言的品味中,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也能让学生将自己的经历及思绪融入文本的解读中,与文本的作者进展心灵沟通。
因此,如何让语文走进学会心灵,我尝试“诗化语文”教学,即在听、说、读写等语文对话实行中,让学生感悟到作用(或文中主人公)的脉搏,结合自己的生活、思想和学习经历,找到共鸣点,在与文本、同伴、老师和自我的多回合对话中,进展精神交流、意义分享。
同时,在感悟语言中,抓住重点词句,对文本进展剪接、组合,创作新的文本──诗歌,让学生的心灵之弦再次在诗歌中得到拨动,从而加深对语言的体验。
《三个儿子》一文,内容浅显,却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
它教育子女们怎样才是真正的儿子,与我国《三字经》中“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主题相符。
但是,现在的孩子大都以我为中心,很少有主动帮助父母的行为。
为既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也是社会教育的失误。
因此,要使蕴含在文章中的价值观对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到达感到的目标,非得下一些苦功,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中主人公的心灵不可。
在教学中,我作了以下“诗化”尝试:我认为,导课设计的目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学习情境,使其有良好心境和情绪准备,将注意力集中在语文学习的重点目标上。
在本课教学中,我应用诗歌创作中“设置悬念、比照、夸张”等手法进入导课:1、板书课题夸张化。
2、我将课题中“三”字写得特大,其中上面两横特小,三横之间空距较大。
学生看了以后,马上提问:“为什么这么写‘三’?”我顺势问:“你认为老师在写‘三’吗?”学生疑惑了。
我抓住这个悬念,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去猜测老师为什么这儿写?学生读完后,有人认为:“张老师与课文中的老人一样,只有肯定一个儿子。
”于是,我引导学生质疑,归纳出以下三个探究的话题:⑴ 写了三个儿子,可老爷爷为什么只看见一个儿子?⑵ 怎样才算真正的儿子?⑶ 怎样做真正的儿子?1、学生自读课文后,很快地划分三位妈妈夸赞自己儿子的语言,以及三个儿子的语言,以及三个儿子对待妈妈拎的水桶的表现的句子。
二年级语文《三个儿子》课堂教学实录黄市学校卓慧一、问题导入课前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师:喜欢老师带给你们的音乐吗?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这首歌。
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爸爸妈妈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小朋友,在平常的生活中,你们都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呢?生;我帮妈妈洗过衣服。
生;我帮妈妈扫过地。
师;你们可都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有关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故事,师:(板书课题:三个儿子)让我们齐读课题。
二、互动合作1、初读课文,做“摘苹果”的生字游戏。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三个儿子和妈妈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生;想。
师;那我们一起来认真地听一听这个故事吧!听完之后看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播放课文朗读磁带)生;听课文录音。
师;你们听得可真认真啊!谁可以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生:是三个儿子、三个妈妈还有一位老爷爷之间的事情。
生:这篇课文讲的是有三个妈妈,一个妈妈表扬了自己的孩子力气大又聪明,一个妈妈表扬自己的孩子唱歌好听,可另一个妈妈却什么也没说?三个妈妈提着水桶去一个孩子翻着跟头,一个孩子唱着歌,另一个孩子跑去过帮妈妈提水,然后一个妈妈跟旁边的老爷爷说:这就是他们的三个儿子,可是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师;你们真棒!都说的很对,说明听得很认真啊!你们自己想不想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呢?生:想。
师:那在读课文时,有没有对自己提些要求呢?生:我要读得有感情。
生:不读错字,不多读字,也不少读字。
生:我要把课文读地通顺。
师:你们真棒!那就带着对自己的要求,大声地读课文吧!生:大声地朗读课文。
师:每篇课文都会有一些新的生字朋友,你们都认识它们了吗?生:认识了。
师:那我们来做“摘苹果”的生字游戏好吗?生:好。
师:我们有请“学习组”的同学上台向我们展示。
“出示画有苹果树的小黑板”学习组六名成员:(齐说:我们的口号是:学习学习,永不停息。
)生6号:我喜欢“桶”这个苹果,请大家跟我读,“tǒng”组词“水桶”我是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它的,“勇敢”的“勇”,去掉“力”子底,加上左边的“木”字旁。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及反思第一篇:《三个儿子》教学实录及反思《三个儿子》教学实录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和指导思想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单元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
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三位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儿子,却能实实在在帮助妈妈拎水桶,他才是真正能够孝敬父母的儿子。
《三个儿子》语言十分浅显,但在浅显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因此在教学中无需逐字逐句地给学生讲课文的思想内涵,只要能正确巧妙地引导学生阅读,能让学生融入生活场景,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并能从第三个儿子的身上发现他的闪光点影射到自己的身上。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习方式从“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与渔”,真正为学生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让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真实的体验。
在这样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在镇青年教师比武大赛中尝试设计并执教了《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有一些体会、思考和大家交流探讨。
二、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一)创设生活情境、以图设疑1、创设生活情境师:小朋友,你们在家里会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呢?生:扫地、烧饭、洗碗……(生自由说)师:你们真能干!那还记得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吗?生:夸我很懂事,很乖,已经长大了……(生自由说)2、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生自由表演)3、课件出示图片,导入新课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谁,他们分别在干什么?生:有三位妈妈,两个妈妈在吃力地提水。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十个字,会写11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引导孩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照片,这是什么?(出示图片:水桶)
在以前没有自来水的时候,人们都是用它来打水,你瞧(出示打水的图片)
今天,这个小小的水桶带给我们一个非常感人、耐人寻味的故事。
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2、(出示生字)课文中的生字要来考考大家了,敢挑战吗?
⑴自由读一读、指名读、读好这些字需要注意什么?沉甸甸、晃等读音
⑵去掉字音读(指生读、男女生读)
⑶单独的字、交流识字方法(分组读、开火车读)(加一加,换一换)
沉甸甸等读音)
同学们读得非常好,老师相信大家也能写好,出示“聪”
⑸学习写“聪”字
看黑板,学写“聪”
A、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B、找朋友
师范写,生书空
聪”,有一只会倾听的耳朵,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有一张积极发言的嘴巴,有一颗牢牢记住知识的心。
这样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你们是聪明的孩子吗?
C、那就开始写一写吧!(注意坐姿)
D、展评
3、生字这只拦路虎被我们消灭了,我们回到课文。
文中一位老爷爷说了一句话,谁最聪明快速找到是哪一句?(出示句子)
⑴齐读。
⑵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疑问吗?
(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
师:是呀,还有谁和他的问题一样?
师:真棒,孩子们,英雄所见略同啊!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咱们要先来看一看这三个儿子在妈妈的眼里是什么样的。
三、学习课文,品读感悟
(一)学习2-6自然段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2-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在妈妈眼里是怎样的三个儿子?
2、谁来说说第一个妈妈是怎么夸她的儿子的?
⑴你来学着妈妈的样子夸一夸。
老师听得出你很自豪,谁还能读出自豪的语气。
师:哎呀,我听出你真爱你的儿子呀!同学们能不能读出对儿子的爱,把你自豪的表情写在脸上。
他的儿子有什么优点
师:在妈妈眼里,儿子就是顶级的好,第一位的。
你们都带着这样的表情陶醉地读一读吧!
3、是啊,可是另一位妈妈也不甘示弱,她是怎么说自己的儿子的自己读一读吧。
师:你来学着妈妈的样子夸一夸(指名读)
如果你有一个这样的儿子是什么心情呢?
生:高兴
生:骄傲的样子。
师:就请同学们把你的骄傲自豪通过读表现出来吧!生练读。
师:同学们,妈妈爱孩子,所有的妈妈都会觉得自己的儿子是最棒的。
让我
们学着妈妈的样子昂起头,露出得意的表情,眼神中是满眼的自豪,竖起大拇指,一起来夸夸自己的儿子。
(看大屏幕齐读。
)
师:老师听出来了她的儿子会唱歌,而且不是一般的好听,是——
生:非常好听!
师:比非常还好的是——好听极了
4、这两个妈妈一个为儿子感到自豪,一个因儿子骄傲,那么咱们来男、女生比赛一下,男生读第一位妈妈的话,女生读第二位妈妈的话,看一看谁更爱儿子,谁的儿子更优秀。
(出示句子)
师:读得真好!就在这两个妈妈滔滔不绝夸自己的儿子的时候,另一位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两个妈妈就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这个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师:你觉得第三个妈妈爱她的儿子吗?
生齐答:爱!
师:是啊,普天之下没有不爱儿女的妈妈,但是她爱的不一样,你觉得这个妈妈爱得怎么样?
生:谦虚
师:那你就谦虚地读一下吧!多谦虚地妈妈!
师:你觉得呢?爱得--
生:很温柔。
师:爱的温柔,你来温柔的读一下。
多慈爱的妈妈呀!
是啊,有的爱像火一样的热,有的却像海一样的深!读一读第三位妈妈的话吧!(自由读中体会)
师:三个不同的妈妈,不同的心情,不同的语气,我们来配合一下一起再现当时的情景吧。
(学生分三排分别读三位妈妈的话)
师:我们都能把妈妈对孩子的爱读出来。
(二)学习8──11自然段。
1、师:就这样,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⑴默读9-11段,用波浪线画出来每个孩子的做法。
⑵出示句子
那个聪明有力的儿子是怎么做的?(指名读)
那个唱歌好听极了的儿子是怎么做的?(指名读)
那个在妈妈口中没什么特别的儿子呢?他又是怎么做的?(指名读)
2、课文中三个孩子表现不同,作者用哪三个词语把他们的表现有顺序的写出来了?
⑶作者用“一个……一个……另一个”把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写的很清楚,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上“一个……一个……另一个”来说话。
你能说一句吗?
师引导:我们想象一下下课后的操场……
师:如果是森林中的鸟儿呢?量词就会发生变化,就是一只。
(生说)师:太好了,真有想象力。
师:作者用上一个“一个……一个……另一个”把三个孩子的表现
写得清晰明了,你们最喜欢哪个儿子?一起说——
生:第三个。
3、出示课件:
4、第三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的水桶。
这是怎样的一桶水?
生:沉甸甸。
师:沉甸甸是什么意思?追问
生:就是很沉,很重。
师:有多沉,有多重?请你读课文第8自然段,找到有关的词。
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她们提得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做动作)
还有走走停停。
是啊,太重了才会走三步歇两步。
水直晃荡。
说明很满。
也说明妈妈们太累了,都提不稳了。
师:轻轻地站起来,想像一下在你的面前就有这样的一桶水,弯下腰,伸直手臂,抓住提手,胳膊用力向上提。
生做动作,表情显出水很重
师:真重啊!请坐。
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妈妈的辛苦。
一桶水可重了……
生齐读
6、只有第三个儿子看到了妈妈的劳累,只有他听到了妈妈的心声,感到了妈妈的辛苦。
四、释疑解难升华主题
师:这一切被老爷爷看到眼里,难怪他最后会说----(齐读老爷爷的话)。
(出示课件)
课文学到这儿,你明白老爷爷为什么这样说了吗?
真正的儿子,应该为父母分担生活的重担,在老爷爷眼里,不懂得孝敬父母和为父母分忧的儿子,不能算是真正的儿子。
师:现在你还觉得这个儿子没什么特别吗?你觉得他有什么优点?
(出示课件,背景轻音乐
是啊,他很懂事,他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心,有一颗体谅父母的孝心。
孝敬父母就是提一桶水这么简单,在妈妈累了一天下班回来给妈妈(递上拖鞋),孝敬父母就是妈妈安静休息的时候(不打扰),孝敬父母就是爸爸满头大汗在烈日下干活时(给爸爸拿毛巾擦汗)。
五、拓展延伸内化行为:
1、说一说,你们曾经为你的爸爸妈妈做过的什么?
师:你们真懂事啊,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2、作业
⑵倡议,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