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插花的主要形式

日本插花的主要形式

日本插花的主要形式
日本插花的主要形式

日本插花的主要形式

东方插花主要在中国和日本,可以说东方插花起源在中国,发展在日本。日本插花的主要形式有立华、生花、盛花、投入花和自由花等。其中以立华和生花最富有日本花道的特色。

立华

其含义为竖立的花。起源于16世纪,成型于17世纪第二代家元专好时期。立华是池坊流的代表花型,也是各种池坊插花形式的源泉。它是由7-9支花材构图,分上、中、下三段插作而成的一种左右对称而竖立的花型,构图来谨,意今抽象,着力表现山川峻岭、岩石峭壁、溪流山村等大自然的景观之美。每支花材都有一定的长度、一定的位置、一定的伸展方向和插作次序。各花枝必须插在胴内,并由此伸出,花脚集中呈圆柱。立华还有传统立华与现代立华之分。

生花

含义为生长着的花。起源于18世纪,成型于19世纪池坊专定时期的简易插花形式。以三主枝为骨架,组成半月形或不等边三角形的不对称花型,选用花材少而精,构图简洁,造型优美,亭亭玉立,充分表现出花材的自然形体美、色彩美与组合之美,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人们对花草所寄予的情感。生花的三主枝分别象征宇宙间的天、地、人。

盛花

出现于19世纪,由小原流创建。用浅盘花器和插花器插置花材的一种形式,表现自然景观之美。

投入花

作为投入花插作的容器,一般其颈项较高,以便花材投入,且不用插花器固定花材,仅将花材靠在窗口容器的内壁或底部使之稳定。投入花对于初学者不易掌握,但对于插花熟练者则得心应手。初学者可以选择自然姿态优美的花材直接投入成型,不失为一条捷径。

自由花

为近期形成的一种插花形式。主张表达个性,表达各种花材自然之美和基本特性。其风格有自然式和抽象式两种。

插花艺术—插花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插花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摘要:中国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花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大约在5000多年以前的原始社会后期,我们的祖先就把美丽的花卉纹饰烧制在陶器上。在今后的园林设计中我可以将插花艺术的方法合适地运用到植物造景设计中去,相信可以创造更为人性的舒适的生态景观空间来。本文介绍传统插花的历史,以及现代中国插花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关键词:传统插花历史现状发展艺术 正文:中国插花具有最悠久的历史,并且是东方插花的渊源。它将印度原始的佛教供花形式演变到应用于人类生活,满足人们欣赏意趣的一门艺术。从东汉末年始,历经唐宋、明两盛期,中国插花波动在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兴衰里,并配合其他艺术形式构成民族艺术的整体风格。它为东方插花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审美法和模式,如线条构图,自然布局,意境美,重视花卉及其组合的象征和暗喻等,它是研究世界插花的重要篇章。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夏商西周时期,花卉纹饰不仅可以从陶器上看到,在青铜器上也可以看到。到了西周至春秋中期有了文字记载。成书于春秋时代的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这是描写男女青年为表达相互爱慕之情;临别时折下芍药花枝相赠的诗句。他们折下的花枝就是今天所说的切花。 秦汉时期,文化艺术有了极大发展,插花艺术也不例外,记载,西汉惠帝时,孝惠皇后将四时植花罗致室内,并安排于寝榻、几案上。

可想而知,这些“四时植花“不是盆花即是插花。河北望都东汉古墓墓道壁画中绘有一个陶质圆盆,盆内均匀地插着6支小红花并臵于方形几架上,形成了花材、容器、几架三位一体的形象,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的早期中围插花。 隋唐时代,是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史上的兴旺时期。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定为“花朝”,即百花生日,举行大规模的赏花盛会。牡丹在唐代处于国花的地位,每当牡丹花期,人们争相赏花、买花。宫廷中举行牡丹插花会,有严格的程序和非常讲究的排场。对插花所用工具、放臵场所、养护水质、几架形状以及挂画都有严格规定,还要谱曲、咏诗讴歌,再饮美酒方能尽兴。从而达到视觉、听觉多方面欣赏的效果。在此时期,人造花的应用也日渐广泛。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一束人造绢花,以萱草、石竹等花卉组合,制作精细,花色艳丽,仿真程度很高。 进入宋代,插花艺术发展到极盛时期。当时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插花艺术不只追求怡情娱乐,还特别注重构思的理性意念,内涵重于形式,以表现作者的理性意趣或人生哲理、品德节操等。花材多选用有深度寓意的松、柏、竹、梅、兰、桂、山茶、水仙等上品花木。构图突破了唐代的富丽堂皇,以“清”、“疏”的风格追求线条美。所以有人把当时的插花作品叫做“理念花”。从此形成以花品、花得寓意人伦教化的插花形式,对后世影响颇大。宋代篮花注意保持花材本身的自然美,富有蓬勃的生命力和韵律感。如南宋李嵩的花篮图,花篮造型制作精致美观,有优美的花纹、萱草、石榴、牡丹、蜀葵等半开

插花艺术(2)

【摘要】:插花就是把花插在瓶、盘、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这些容器中。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叶,均不带根,只是植物体上的一部分,并且不是随便乱插的,而是根据一定的构思来选材,遵循一定的创作法则,插成一个优美的形体(造型),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悦目,获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所以,插花是一门艺术,同雕塑、盆景、造园、建筑等一样,均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 【关键词】:东方式插花清新自然西方式插花富丽堂皇 插花艺术是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之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 插花既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也不是简单的造型,而是要求以形传神,形神兼备,以情动人,溶生活、知识、艺术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国内外插花界的朋友们都认为,插花是用心来创作花型,用花型来表达心态的一门造型艺术。 因此,看似简单容易,然而要真正插成一件好的作品却并非易事。 一)插花艺术的特点 插花艺术虽与雕塑、盆景、造园、建筑等艺术学科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其自己的特点。时间性,随意性,装饰性,自然性等等。 时间性:由于花材都不带根,没有根部,吸收水分及养分受到限制,以植物种类及季节不同,水养时间少则1~2天,多则10天或个把月。因此插花作品供创作和欣赏的时间较短,属于快捷的临时性的艺术欣赏活动,要求创作者与欣赏者抓紧时间插作和品味。 随意性:这表现在选用花材和容器都很随意和广泛,档次可高可低,形式多种多样,常随场合和需要而选用。高档的气生兰、鹤望兰、火鹤花、切花月季固然很美,而路边的狗尾草、酸模、芦花、蒲草、车前草同样可有用;芹菜、辣椒、豆角、萝卜及各种水果常是家庭和饭店插花的好材料。其构思、造型可简可繁,可以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以及作者自己的心愿,随意创作和表现。因此,插花作品在选材、创作、形式、陈设、更换上都较灵活随意。 装饰性:集众花之美而造型,随环境而陈设的插花作品、艺术感染力最强,美化效果最快,具有画龙点睛和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盆景、雕塑等艺术无法与之相比的。 自然性:插花作品独具自然花材绚丽的色彩、婀娜的姿容、芬芳而清新的大自然气息。 总之,插花艺术是最接近生活环境,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一种美化方式、一种艺术修养及文化娱乐活动。 二)传统插花艺术的其风格和特色: 东方传统插花具有崇尚自然、讲究诗情画意,注重意境创设、重视个体的线条美、花材人格化、重视作品与环境的统一等特点。西方传统插花艺术则具有用花量大、追求块面和整体效果,极富装饰性和图案之美、有豪华富贵之气魄的风格特点 东方传统插花 1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以自然为第一宗旨;力求花材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反对刻意造作。形式自由活泼,即有规范,又没有规范。以顺乎自然之理,富有自然之趣的原则。“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插花作品的最高境界 2、讲究诗情画意,注重意境创设;不仅注重花材形体美和色彩美,而且更讲究以花传情,以花达意,形神兼备。即追求插花作品内涵有富于诗情画意的意境美。作品不仅要体现外在形态和色彩美,而且还要深入展示其意境美。观赏者可在作品内涵的广阔天地里遨游,并深入地理解和诠释插花作品。 3、线条造型,重视个体的线条美;东方插花造用花材十分考究而精练,不以量取胜,而以花材的姿态和质量为先,着力展现花材个体的线条美,所以作品中用花种类少,数量也少,色彩简单。如清代沈复说:“其插花朵,数宜单,不宜双。每瓶取一种,不取二色。”线

中国插花的历史渊源

中国插花的历史渊源 插花早在我国六朝时就已经存在,只是当时在方法和形式上,仅是将花“放”或“养”在花瓶或花盘中,还谈不上达到美的艺术境界,并且仪盛行于佛教供花仪式中。隋唐之时,才开始讲究花要插得好、配得妙,且讲究花器,并对花木赋予个性与格调、意义与象征。 为了顺应时潮,当时应运而生了卖花郎和种花师两种职业。到了晚唐,插花的风气更盛,此时的插花艺术,不仅是宗教、宫闱或诗人雅客书房内的装饰品,在上层社会里徘徊,

而是在民间广为流行,且依季节取花材,盛行将花器置以精美台座,背景悬以图画。从而开创了“花画合一”或“书画插花”的风格。就在唐朝,中国的插花艺术由一奉命使华的日 本大使小野妹子传回日本,撒下了日本花道的种子。宋朝时,四海升平,民心追求房屋至美的生活境地,对于花的眷爱尤甚于其他朝代。当时的文人将插花百瓶,醉饮其间的“插花饮酒”列为生活情趣美谈。甚至出外郊游时也“中置桌凳、列笔床、香鼎、盆玩、酒具、花博之属”,已将插花汇入了文人的生活之中。 不仅文人墨客如此,就连饮食商

家、酒楼、茶肆等商业场合,也为了招徕顾客,而按四时插花。有钱有势的人更是常择时举办盛大的公开插花会,动辄用去花枝数万枝。曾经有一位太岁举办的插花展览会,用去鲜花千万枝,可以算是古今最大的插花展览会。插花艺术在当时不仅成了专门学问,且与“烧香、点茶、挂置”同称四艺,被视为每人自小就应具备的修养,纵使仆役也不例外。到了元代,插花作品的内涵与形式等方面起了很大的改变,偏重心情或美为出发点,以主观而富感情的表现手法来处理花材,往往在作品中表现出个人对当时环境的无奈及返璞归真的心

理,加深了插花作品“质”的深度,也更有艺术之美。到了明朝,插花艺术也随艺术大兴蓬勃发展起来,且与宋朝之前附庸风雅或讲究排场大不相同,而是表现出无可抑制的艺术冲动,形成一种纯艺术的表现风格,与品茗艺术相结合,称之为“茶花”。我国明朝插花艺术最完整的著作(瓶史》,也在这种气氛下产生了。 此书一出,轰动一时,于1696年在日本翻译出版,而被奉为日本插花艺术的准则,随后产生的“宏道流”等支派,流传至今。清朝在花事生活方面的经营与发展皆承明朝,

日本插花花艺发展简史

日本插花花艺发展简史 日本插花,是日本的一个古老的技术,流传了几百年,现在已经形成一门学问了。 引言 日本的花道以池坊流历史较为悠久,具有五百多年的。其发源地据说为圣德太子下命建造的六角堂。圣德太子在飞鸟时代(自公元六世纪末至七世纪初)担任推古天皇的摄政,指导政治及文化。太子派小野妹子到中国(隋)建立邦交.努力传入大陆文化,而尽力于佛教的兴隆。作为遣隋使节的小野妹子,在潜心研究佛学之时.兼学佛教插花。回到后,他自称专务.住在六角堂·池坊,积极传播.很快把中国当时的佛前供花发展起来.形成了池坊流华道。池坊插花的就是日本插花的历史。 介绍 池坊自小野妹子之后,人才辈出。如十五世纪中期的池坊专庆.当时为了欣赏其优美的,群众大批云集而至。十五世纪日本室町时代完成了立华样式,从立华产生出生花、盛花以及投入等样式。立华通常以七个或九个主枝构成.名称为真、正真、副、讳、见越、控、流、胴、前置。到十六世纪出了建立插花理论的池坊专应、专荣、专好。接着在十七世纪出了第二代池坊专好。其后在十九初期,出现池坊专定。池坊插花发展至今已有四十五世。 中国文人插花对日本插花影响也很大。特别是明朝的《瓶史》一书传到日本.许多人揣摩研究,形成和发展了很多插花流派.小原流也是其个的一个。同时,日本插花对艺术的内在思想采用中国儒家思想。例如,把三个主体花枝看成是天、地、人之宇宙。又如,创办于明治时代的未生流.崇尚自然,富于写实手法.其中包含了中国的阴阳五行思想。 草月流插花是日本近代新兴的插花流派.注重造型艺术.把无生命的东西赋予新的生命力,具有独创.是日本新潮流的代表。 日本插花的流派众多,号称有三干流之多。 总之,不论是中国插花、日本插花.都属东方插花的范畴.它是以线条的变化为主.将人的思想转嫁在插花之中,表现出东方人的细腻、富于内含的特点。 日本插花起源于中国,其后,结合日本的固有文化得到深入而持久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具日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插花艺术形式――花道,与书道、剑道、棋道、茶道等并称。 远在日本飞鸟时代(公元6世纪后期到7世纪初期),圣德太子任推古天皇的摄政,处理国家大事。推古二年,天皇下诏发展佛教,派遣使臣小野妹子,三度来中国,学习中国文化和佛教,中国插花艺术也就在这时以佛前供花的形式传入日本。小野妹子是敏达天皇的后裔,推古天皇的臣子,与圣德太子(用明天皇的王子)有“御从弟”的关系。他在推古15年(公元607年,隋炀帝大业3年)奉命使隋,次年6月回国,其后又两度来中国。当时隋唐已经盛行瓶花

《插花艺术》教学设计

《插花艺术》教学设计 苏湉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增强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增强集体协作精神。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插花的知识:花名、花语、插花的工具、插花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制作插花的操作方法及要领,会自己设计并制作插花。 教学重点:插花的艺术性 教学难点:插花的技巧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鲜花、人造花、干花、剪刀、花泥,花器等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言: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礼物:鲜花。同学们喜欢吗?下面再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看一看鲜花装点的城市、居室。 欣赏录像:鲜花不但装点了我们的城市,净化了空气,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而且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居室一种高雅的礼品。鲜花有这么大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鲜花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呢,这就使我们想到了插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插花。 二、新授: 1、插花:就是将花朵、叶片、果实、枝条等植物材料经 过构思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在世界上两种插花形式,一种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式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式插花。 2、请大家欣赏插花作品。 大家所看到的是实用性插花,也叫礼仪插花,还有一种是商业插花。

3、花语:人们爱花、赏花,把花人格化,所产生了一种花的语言叫花语。请同学们回家收集一些常见花的花语,现在请说一说你所你了解的话语。学生说:玫瑰:纯洁的爱情,在希醋神话中,爱神为了救它的情人急速奔跑,手,腿被玫瑰花的刺划破了,鲜血滴在花辨上,白色变成了红色,红玫瑰成了爱情的象征。 百合:纯洁、庄严、事业顺利,象征吉祥如意。我国取其百合的寓意,康乃馨:象征母爱、慈爱、健康、层层叠叠忧如母亲对儿女绵绵不断的爱护和关怀。 向日葵:憧憬、光辉、敬慕。 教师:了解了花语,才能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 4、我们来认识一下插花的工具材料: 利刀、剪刀、花泥等。花泥:是一种化学制品,它吸水性强,可以保持水分的供给。 按花材的性质分为鲜花、绢花和干花。我们常见的种类是鲜花和绢花。 它们的插花方法:⑶确定花插的形状或大小,也叫打底。 ⑷根据造型选用确定插入焦点花材,要选择鲜艳、富有神采形状的花材。我选当前盛开的鲜花。另外要意高低的搭配,要具有合谐性。 ⑸添充花插的空间,使线条和焦点和谐融为一体。我选用康乃馨和玫瑰,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师:下一步应添入什么呢? 生:一些配草、配叶,除有衬托作用外还可起到遮盖的作用。 师:大家说的很好,最后还要加一些装饰性花材,如满天星等。 你喜欢教师的插花吗?相信大家一定很想试一试。 5、演示插花步骤: ⑴立意构思:也就是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先要确定意 图。

中国插花艺术简史

中国插花艺术简史 摘要:中国插花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美的古典艺术之一。以大量的文学著作、史书以及古物的发现为依据,对中国插花艺术的起源提出见解,系统全面地整理了中国插花艺术的发展脉络,并以插花的特征为纲,分为原始萌芽阶段、初级发展阶段、兴盛发展阶段、缓慢发展阶段、成熟完善阶段、衰微阶段及复苏阶段。虽经几度兴衰,但随着政府的支持及人们的热爱,中国插花必将再现辉煌。 关键词:风景园林插花综述中国发展史 中国插花艺术的起源 中国插花艺术源远流长,但究竟起源于何时,是怎样产生的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两种观点:一说,源于佛前供花;二说,源于民间生活与习俗。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理由如下: (1) 中国早在公元前11-3世纪的周初至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已有广义的原始插花形式出现。这从中国的第一部民歌总集《诗经》(公元前16-11世纪)和我国杰出诗人屈原(公元前340-278年)的《楚辞》中可以得到证实,如: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引自《诗经——溱洧篇》。此民歌是描述当时未婚男女青年手持花枝香草到溱河、洧水边踏青祭祀,谈情说爱,相聚相离时互赠芍药花以表达爱慕思念之情的风俗。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引自《诗经——东门之枌》。荍即锦葵花(Malva sylvetris),椒即一种香草。其意是“我看你像锦葵花般的美丽,你就送我一把鲜花椒吧”。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引自《楚辞——九歌•礼魂》。这是描述祭神典礼后,击鼓舞花、跳舞送神的场面。 “薜荔柏兮蕙绸,荪挠兮兰旌”——引自《楚辞——九歌•湘君》。这是指在柏木船上装饰许多薜荔(Ficus pumila)香草,船的绸帐上挂满兰蕙,用荪草饰桨,兰花饰旌,乘坐这美丽的花船去寻

插花艺术复习资料

插花 名词解释: 插花艺术:是以切花花材为主要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和艺术加工,再现自然美与生活美的一门造型艺术 花艺设计:以盈利为目的,按照消费者的需要或用途进行策划、制作的切花造型艺术。 花道:日本人对插花的别称 线状花材:是构成花型轮廓和基本构架的主要花材。枝条、根、茎、长形叶、芽,蔓性植物和具有长条状枝叶、花序的一些草花 浮花:漂浮在水面上的盆花,可摆放在茶几、办公桌、服务台上观赏。 花器单位:花器的长加宽的最大值 花泥:是用酚醛塑料发泡制成的一种插花用品 花器:盛放花材的器皿 理念花:以花的品格寓意人伦教化的插花花型。多以松、柏、竹、兰、梅、桂等素雅的花材为主,结构较为清、疏。或影射人格,或解说教义,表现理学之理。 心象花:不以花材的品格理念为内容,而从个人的感性出发,追求借花传情,表达作者个人的思想感情。常利用花材的寓意和谐音表达主题。 骨架花:外形呈长条状或线状,在插花构图中主要起骨架作用,确定造型的形状、大小、方向等 焦点花:外形呈较整齐的圆团状或呈不规整的特殊形状的花材,一般插在构图的中心位置,是视线集中的地方。 填空: 插花造型三大要素:质感、形态、色彩 生活四艺:点茶、焚香、插花、挂画 瓶插的固定方法:①瓶口隔小法②接枝法③弯枝法④铁丝网固定法 沈复提出:“起把宜紧”、“瓶口宜清”两个技巧诀窍。并自创了最早的“剑山” 小野妹子日本插花始祖池坊流、小原流、草月流 插花的花型:理念花、心象花、自由花、写景花 花材的种类:线状花材、团块状花材、特殊形状花材、散花花材 固定花材可用:花插、花泥、铁丝网 插花器具:花器、垫座、固定花材的用具、其他工具和附属品 花型分类:基本花型和创意花型 基本花型:东方式的有直立型、倾斜型、下垂型、水平型;西方式的有三角型、倒T型、L 型、弯月型、S型、半圆形、水平型等 艺术表现手法:写实、写意、抽象 切花花材:切花、切果、切叶、切枝 插花的技术加工:修剪、弯曲、整枝 插花的艺术加工:构思、造型、配色 袁宏道《瓶史》;最早的插花书;沈复发明“剑山”; 简答: 1.插花艺术的特点? 答:生命性、随意性、装饰性、时间性

插花艺术基础知识教案

《插花艺术基础知识》教案 执教人:蔡美娟教学目标 1、学习插花艺术的定义与范畴、特点与作用和插花艺术的类型等插花基础知识。 2、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净化与陶冶心灵和情操,体会艺术插花的魅力。 3、通过欣赏插花、表达主题和讨论作品,对学生进行一次感恩和生命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插花艺术的特点与作用的学习。 (2)插花艺术风格的欣赏学习。 2、教学难点: 插花作品类型的欣赏与插花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与教案多媒体教室 学具准备:手绘工具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是指教师进入课堂、宣布上课、师生致礼、检查人数、安定秩序等,目的是使学生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 (一)引导阶段 在我们生活的地方,春天山花烂漫。人们用花瓶上几朵百合,为居室亮色;养上一盆金银花,为居室添香。花朵无时无刻地为我们的生活添加着色彩。插花是古今中外人们都喜爱的一门艺术,在生活中起了不少作用,往小了说: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活跃生活,往大了说:不仅大大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人们道德情操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素养。 讲解: 第一节插花艺术的定义和范畴 一、定义: 在生活中是怎样了解插花这门艺术的?是以切花花材为主要素材,通过艺术构思和适当地剪切整理及摆插,表现花材的活力和自然美。 插花艺术是一门“高雅的造型艺术”、优美的“空间艺术”、“有生命的花卉艺术品 特点:以形传神、形神兼备、意在笔先,立意——构思——造型。 插花的花:指广义的花,泛指植物体上具有观赏价值的器官。如花朵、枝、叶、果实、芽、根等统称为花。 插花创作:将各种插花素材巧妙组合插置的过程。 二、专业名词 1、花卉艺术:将花材经过人工处理,赋以花卉自身新的艺术生命的均可称为花卉艺术。包括:园林花卉、盆花、组合盆栽、佩花、篮花、瓶花、盘花等。 2、花卉装饰:凡是利用花卉装饰美化的均称为“花卉装饰”。花卉应用的统称。 用花卉装饰美化其他物品(环境或人),包括切花花材应用、园林花卉的配植应用、盆花的摆设应用。 3、花艺设计:指切花花材的造型艺术设计。 以理性投入为主,带有商业性的产品计。 作品更强调观赏性、装饰性。造型上更具装饰性和时代感。 4、艺术插花:作品创造空间取决于作者的主观意念、情感和兴趣,强调作品的艺术性,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插花艺术 课程类型: 选修课 总学时:36 讲课学时:36 实验学时: 学分:2 适用对象:观赏园艺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插花的历史,掌握插花艺术学的基本知识,领悟插花造型与鉴赏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对插花、盆景与压花等花卉艺术品的创作与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对花卉艺术品的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课程主要讲授插花艺术的基本原理及造型技法,主要内容包括:插花艺术的定义与范畴、花卉装饰的意义、方式、规律,插花艺术的特点及效果,插花的艺术流派及其风格特点,插花的原理,基本造型,花材和花器的选择,花材的整理加工和保养、造型技法;东方插花艺术的表现方法与要求,西方插花艺术的技法与要求,现代插花艺术及插花艺术作品的鉴赏及评判以及前卫另类插花等;仿真花的插作;并辅以动手实践,使学生能掌握插花艺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初步具备插花艺术造型的技能。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趣味性和艺术性。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应积极采用多媒体手段及现场演示的方法对理论做形象、直观的解释,力争使本课程的教学达到使学生在艺术欣赏中学习、在学习中受到艺术熏陶的效果。 二、教学基本要求 利用多媒体手段结合课堂现场演示,目的是通过图片及实物对基本理论作深入浅出的讲解,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并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向学生展示优秀作品的图片,增强本课程的艺术欣赏性,达到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艺术修养的目的。 插作课中通过对学生作品的点评,把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渗透到学生的实践中,使学生学以致用;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插作课完成,采用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在练习中指导、在练习后点评。

日本插花艺术

日本插花艺术 在博大的日本文化中,插花是颇受日本女性喜爱的一种,特别是地位较高的日本女人,插花是炫耀的资本。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美丽的花盆,花篮,花束都插花艺术。 插花的概念:是一门以花卉的自然美经过艺术加工构成装饰美的造型艺术。是一种以花为主体的艺术设计。它主要是以具有生命的植图物的一部分,如枝、叶、花、果等为主要材料,以一定的技法为基础,配合生活的场合、时间及用途根据一定的审美意识,按照艺术的构图原则和色彩搭配进行设计,将其插在能盛水的容器或保水的基质上,组成一件既有一定内在的思想情愫,又能充分展示花的自然美的外观形式的艺术品,这是插花狭义的概念。广义的插花应用的花材和场所在不断扩大,可以是新鲜的花材,也可以是干花、人造花和其他装饰性材料,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包括装饰室内外环境用的摆设花和装饰人们仪容用的服饰花、手捧花及各种花环、花篮,插花艺术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 日本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一贯来往密切,自隋唐时代,随佛教一起传人佛前供花后,插花即在日本生根、发芽,逐渐成长,直到20世纪二次世界大战后,走向西方,风靡世界。日本的插花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其风格和形式都留有中国插花艺术的影迹。20世纪后,吸收了西方文化才逐渐脱离中国的影响。这除了由于地理和民族血统相近的自然因素外,还与其国策有关。日本曾于17世纪(163年)颁布一项“锁国令”,既禁止本国人出海,也禁止西方人到日本贸易、传教。为防止西欧殖民主义的渗透,一直锁国200多年。这就造成日本长期的封闭状态,使其文化意识中具有浓重的中国色调。插花也不例外,以至许多插花的概念和术语都与此有关。日本的插花也曾经历大起大落,低潮时也濒临绝境,但却仍能较快地起死回生,不断走向高峰,这确实值得我国插花界借鉴,为便于了解日本的插花艺术,现把日本插花的兴衰分为几个阶段: 一、15世纪前僧侣中流传的供花 二、16-19世纪初,日本插花的黄金时代 三、20世纪迎来第二次插花高潮。 、二次大战后,日本插花走问世界 日本插花流派 A、池坊流插花池坊流是日本最为古老的插花流派,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它恪守日本插花艺术传统,以“立花”(“立华”)为主,枝条数目取奇不取偶,一般以九条枝条最为常见,这九条枝条各安排在上、中、下段,形成特异的格调,插时各枝有一定的顺序和位置,不能前后倒置,总体成垂直并稍成圆柱型。它的插花构图着眼点在于线条的构成,讲究线条美。池坊流昔日只作为一种供花的式样,现今已成为插花艺术的一个大流派,并在形式上有了不少的改进。 B、小原流插花小原流插花是以色彩插花和写景插花为主。在色彩插花当中,又分为写实与非写实两种。写实手法注重插花材料的季节性,形式上有较严密的约束,而非写实手法则不同,它并不受花材季节的限制,除了植物本身外,一些非植物的东西也可以配合使用,这也是一种自由式的插法。以色彩插花为主的作品,不管在什么场合都强调色彩美。写景插花则表现了插花者在描写风景方面的主观愿望,常常以石头、花、青苔来表现。一个插花作品有远、中、近景,在浅盘中,创造了“集自然与艺术于一体,缩崇山峻岭于咫尺之间”的境界。小原流的表现手法是以“盛花”为主,即是把花“盛”于浅水盘中,表现出面的扩展。“盛

插花艺术——完整版

课程导论:1、插花艺术概论、定义与范畴、特点与作用、插花艺术类型 2、插花器具与花材、插花容器、用具与材料 3、插花基本理论与技能、插花三要素、插花艺术原理、插花基本技能 4、西方插花艺术 5、东方插花艺术 一、什么是花卉 (一)广义:一切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包括草本、木本植物、又称观赏植物 (二)狭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 二、花卉的作用 1、园林应用:1)木本:庭荫木、经榆树、林木、绿篱 2)草本:花坛、花镜、花丛、花架、水景园、草坪 2、室内应用插花,观叶植物,盆栽花卉、盆景 3、其他应用:食用,饮用,香精油提炼,药用等 最主要:鲜切花、盆花、苗木、药用、工业用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含义及范畴 一、定义:插花艺术是以切花、切叶等花材为主要素材,通过摆插造型来表现其活力及自然美的一门造型艺术。 插花艺术素材除花、叶以外,还包括植物的根、茎、枝、果、芽、皮以及花插、花泥、盆、钵等非植物材料。 花卉——广义:观赏植物狭义:草本观赏植物(观赏树木)花材:枝条、树皮、蔬菜、水果、叶,都可以用于插花 二、有关名词 花卉装饰:利用花卉对环境、器物等进行装饰美化。既包括切花,也包括利用盆花、观赏树木等进行装饰。 花艺设计:指利用切花花材的造型艺术设计。插花是纯欣赏性的艺术创作,作品的形式多取决于创造者的主观意念、情趣,一感情投入为主。而花艺设计是带有商品性的展品设计,以理性投入为主。 第二节特点与作用 一、特点:1、有生命的艺术品;2、制作方便,周期短,人人可为;3、创作性强,具有新鲜感。 二、作用:1、美化环境,改善人际关系;2、陶冶情操,提高精神文化素质;3、开发植物资源,促进花卉产业发展。 第三节插花艺术类型 一、按时代特点分类 1、传统插花:1)东方式插花;2)西方式插花 (1)东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国,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花型自然,重线条,轻色彩,留空白,清秀隽雅的艺术形式。多以木本花材为主,常以花材品格寓意人伦,或意在花材的自然风韵表露。 (2)西方式插花:以美国和荷兰等欧美国家为代表。花型端庄,色彩华丽,构图规则对称,富于图案和色彩装饰之美。多为规则的几何图案形,结构较严谨,也称“大堆头”插花。 2、现代插花(以日本最为发达):1)东西方结合式的现代插花;2)抽象的现代插花 (1)东西方结合式的现代插花:传统西方式、东方式插花相互吸收,借鉴,既有东方式插花重线条、留空白的特点,及写实、写意、写景的手法,也吸收西方式插花几何造型美及明快艳丽的色彩美特点。既有造型艺术和意境美,也具有装饰性。 (2)抽象的自由式现代插花 自由式现代插花是受西方抽象艺术派影响的一种造型式插花,又成自由花。其渗入了现代人意识,追求变异,没有固定花型,不受固定规程的约束,可以根据花材的特点、个人的感受自由发挥,既追求造型美和装饰型,也有一些抽象的意念。 二、按插花用途分类 (一)摆设花:指以瓶、盘等为容器进行花卉造型。多用于厅堂、桌案的布置,常见形式有: 1、瓶花:用高型花器的插花,日本成“投入花”; 2、盘花:用浅身阔口花器的插花,日本称“盛花”,(时间不长); 3、篮花:用篮子插花称篮花或花篮; 4、敷花:不用器皿,直接把花敷在桌面上; 5、吊挂花:把花吊于梁柱或挂于窗壁,称吊花或挂花;(二)服饰花:指以人体为主要装饰对象的插花,有头花、胸花、肩花、手腕花、花束、手捧花、花环等。 捧花:瀑布形、放射形、球形、新月形 第二章插花基础知识 第一节插花器具 一、花器 1、作用:盛养、固定、作品的一部分 2、花器种类:按材料分:塑料1、金属(铜、银、合金)、陶1、瓷12 3、玻璃1、竹、藤、木等 按造型分:瓶、盘、碗、杯、蝶、罐、缸、篮、壶等及各类异形器具 3、花器的选配:主要根据插花环境、使用的花材、表达的情趣及构图需要等因素选定容器的材质、颜色、造型。 (1)花器与环境:中式或西式环境选用不同容器; (2)花器颜色:应与花材色彩协调,花色浅则容器宜深,反之宜浅;一般选用中性色彩,如白、黑、灰白、米黄、暗绿、绛紫,初学者宜少用透明、彩绘等色彩复杂容器; (3)花器的外形:初学者选用外形简洁明快、无雕花装饰等容器,少用高身瓶器、异形器。 二、固定花的用具 1、剑山:又名花插,由许多铜针固定在锡座上铸成; 2、花泥:酚醛熟料发泡形成,随意切割,吸水性强,干轻湿重; 3、铁丝网:有铁丝编织成六角形孔网,高形花器使用剑山,可利用铁丝网 三、其他用具及饰物:剪刀(枝剪)、小刀、铁丝、铜线、胶带、钉书器、喷水器、摆饰物、缎带、包装纸、胶带(用于包裹)等; 四、垫座、几架:用于成列插花,可起到烘托作品、增加美感、完善造型的作用,一般常成列传统艺术插花 第二节插花花材 一、花材的种类 (一)根据花材外形分类:线状花材、团块状花材、散状花材、特殊形状花材 1、团块状花材:呈圆团状花朵、小花组成的花序,呈平展状态叶片,可单独插,也可与线性花材配合作焦点花,如月季、牡丹、香石竹(康乃馨)、菊花、非洲菊等 月季花 月季 蔷薇属杂种月季:等于中国玫瑰 香水月季 玫瑰:常用作工业、食用,花店一般不可能有玫瑰,因为玫瑰不好看 蔷薇 中国十大名花:梅花、牡丹、菊花、兰花、荷花、山茶、杜鹃、月季、水仙、桂花 世界六大切花:月季、菊花、香石竹(康乃馨)、唐菖蒲(剑兰普兰)、非洲菊(扶郎花)、百合 蓝色的热带睡莲:在茎内灌满水,再插入说中保鲜 菊花:常见黄色,白色紫色其次,绿色较少,没有蓝色 菊花:日本国花之一,是皇室用花,樱花是民间国花,菊花花期长,可插一个月 香石竹(康乃馨):花型花色丰富,切花中花期长(月季很短),南欧是主要产国(意大利),中国云南较多 郁金香:原产波斯湾,(伊朗,土耳其,西亚)而现在全世界都有供应地;是荷兰、伊朗、土耳其国花,是情人节送花,没有蓝色,江苏连云港最多梅花:原产中国西南和东南,南京、武汉、无锡的市花(台湾民国时期国花) 牡丹:原产中国西北、东北,洛阳、河泽牡丹产量大,花期4、5天,(中国清朝国花),大本,分布偏北,南京4月中旬开,老叶草绿色 芍药:草本,广明芍药分布扬州,5月初开,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朝看芍药,老叶墨绿色;由于牡丹长得慢,做切花成本高,故常用芍药 大花菊:观赏嘞的花,蓝紫色、粉、白矢东菊:德国国花麦秆菊:原产澳大利亚,常作干花甘蓝:原产东欧,羽衣甘蓝 花毛茛:红花(橙菠萝)向日葵:

插花艺术课后题答案

插花艺术课后题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一章概述 1.什么叫插花插花主要有哪些特点 1.插花的概念 插花是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故称其为插花艺术。 插花是一门以花卉的自然美经过艺术加工构成装饰美的造型艺术。 插花艺术是以切花花材为主要素材,通过摆插来表现其活力与自然美的一门造型艺术。 插花就是把花插在瓶、盘、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这些容器中。 特点1.时间性强2.随意性强3.装饰性强4. 独具自然姿色 2.插花主要有哪些分类方法 (1)按花材性质分类①鲜花插花②干花插花③人造花插花④混合插花 (2)按用途分类①礼仪插花②艺术插花③生活插花 (3) 按插花容器分类①瓶花②盆花③篮花④钵花⑤异器插花另外还有竹筒花、缸花、壁花等 (4) 按插花艺术风格分类①东方式插花②西方式插花③自由式插花④现代花艺3. 东方插花、西方插花的风格特点各是什么 (一)东方插花艺术特点

1、注重意境和内涵思想的表达 2、以线条造型为主,追求线条美 3、在构图上崇尚自然 4、注重作品的人格化意义 5、色彩以清新素雅 6、手法上多以三个主枝为骨架 (二)西方插花艺术的特点 1、插花作品讲究装饰效果以及插作过程的怡情悦性,不过分强调思想内涵。 2、讲究几何图案造型,讲究对称和均衡 3、追求丰富艳丽的色彩 4、花材用量大 5、注重花材与花器的协调,插花作品同环境场合的协调 4. 区分:花卉艺术与花卉装饰、插花艺术与花艺设计、插花与花道。 花卉艺术是对花本身进行艺术处理,而花卉装饰是用花来装饰其他物品。 花艺设计主要指切花花材的造型艺术设计以及插花艺术均以切花为主要花材的艺术创作。 花艺设计以理性投入为主,属于带有商业性的一种产品设计,也是专业花店的用语。 现代的插花艺术包括两方面内容: ①是纯欣赏性的艺术创作,它不受任何目的要求制约,以情感投入为主,更强调作品的艺术性,又称艺术插花。可充分展示作者的艺术风格。 ②现代插花也有对花艺设计而言。自1960年荷兰出现平行线的造型后,突破了传统几何构图只有一个焦点的局限,构图可有多个中心,而且更注重线条和空间的表现,产生了划时代的变化,称为现代插花。 花道日本人对插花的别称。

中国插花历史发展

中国插花历史发展 中国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花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文明刚刚开始发芽的时候,花就与祖先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史前出土的陶器玉器青铜器等等,都可以看到精美的花卉纹饰雕刻在上面。中国战国时期的诗集《离骚》中有这样的话“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说明当时有采摘香花佩戴身上的时尚。以花传情,以花、朋志,赋予花卉以某种寓意,可见花卉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进入了文化领域 秦汉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插花艺术有了极大的发展,插花的雏形已经初步体现。据史书记载,西汉惠帝时,孝惠皇后将四时植花罗致室内,并安排于寝榻、几案上。可想而知,这些“四时植花“不是盆花即是插花。河北望都东汉古墓墓道壁画中绘有一个陶质圆盆,盆内均匀地插着6支小红花并置于方形几架上,形成了花材、容器、几架三位一体的形象,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的早期中围插花。 到了南北朝时期,插花主要被用于佛堂前的供花。人们为了保持花朵的新鲜,开始尝试将花插入水中养殖。《南史·晋安王子懋传》记载:“子懋年七岁时,母阮淑媛尝病危骂,请僧行道。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以花献佛,祈求医病,霍然痊愈。”这是史书中关于用容器描花水养的文字记载。当时佛前供花以荷花与柳枝为主要花材,不讲究插花艺术造型。 在此时,人造假花开始出现。《南齐书》载:“沙门于殿户前诵经,世祖为:感,梦见优昙钵华,……宣旨使御府以铜为华,插御床四角。”这是我国人造花出现的最早记录。 隋唐时代是我国插花艺术发展史上的兴旺时期。插花开始在宫廷中盛行。这时中国的插花艺术开始有了系统的技术手法和规定。比如说牡丹插花,每年牡丹花盛开时节,宫廷中都要举行牡丹插花会,有严格的程序和非常讲究的排场。如罗虬的《花九锡》中说:“重顶帏(障风)、金错刀(裁剪)、甘泉(浸)、玉缸(贮)、雕文台座(安置)、画图、翻曲、美醑(欣赏)、新诗(咏)。”“九锡”就是九个程序。对插花所用工具、放置场所、养护水质、几架形状以及挂画都有严格规定,还要谱曲、咏诗讴歌,再饮美酒方能尽兴。从而达到视觉、听觉多方面欣赏的效果。 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五花朝节在唐朝是个很盛大的节日,传说是百花之神诞生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要去郊外踏青赏花,市集上也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饰品,举行大规模的赏花盛会。在此时期,人造花的应用也日渐广泛。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一束人造绢花,以萱草、石竹等花卉组合,制作精细,花色艳丽,仿真程度很高。 五代十国时期,插花开始了艺术高雅化,从庄重讲排场变成不拘一格,开始追去自然美。由于政局动荡不稳,许多文人雅士避乱隐居,吟诗泼墨,插花艺术也变成他们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插花开始不局限于花朵,而是就地取材,名花佳卉、山花野草都可使用。插花器具也由铜或瓷的盘盆容器,扩展到竹筒、漆器。而且插花作品不一定要摆放在桌子上,出现了壁挂,吊挂。南唐后主李煜对插花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锦洞天”是李后主的独创。每年春盛时节,梁栋窗壁,柱拱阶砌,并作隔筒,密插杂花,挂上横幅“锦洞天”。犹如大型插花展览会,千姿百态,琳琅满目。当时还出现了能固定花材的新型容器“占景盘”,既做容器,又当花插。总之,这时的插花追求自然情趣,朴实而又不失洒脱。 进入宋代,插花艺术发展到极盛时期。受理学观念影响,此时的插花艺术不只追求怡情娱乐,还特别注重构思的理性意念,以表现作者的理性意趣或人生哲理、品德节操等。花材也选用有深度寓意的松、柏、竹、梅、兰、桂、山茶、水仙等上品花木。构图突破了唐代的富丽堂皇,以“清”、“疏”的风格追求线条美。所以有人把当时的插花作品叫做“理念花”。宋代的蓝花注意保持花材本身的自然美,富有蓬勃的生命力和韵律感。如南宋李嵩的花篮图,花篮造型制作精致美观,有优美的花纹、萱草、石榴、牡丹、蜀葵

插花艺术试题-(1)

技能大赛插花艺术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插花艺术:插花艺术就是将生命的植物体(如:花、草、树木等)具有观赏价值的枝、叶、花、果枝等部分剪切下来,以其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和艺术加工成型,插到盛有水的容器中,从而形成的具有生命力的花卉艺术装饰品。 2.花艺设计:即是广义的插花,所使用的插花材料和花器的取材更为广泛,所使用的插花技法更为精湛,创作更具艺术性、时代感和个性化。 3.竖插固定:将细铁丝一端弯成小钩,另一端从花朵中心竖直穿下,直达花梗需要造型的部位以下,使小钩深入花心,以外观不见为宜,这样花朵的朝向可以随意地改变,花梗也可随意的弯曲造型。 4.花卉装饰:根据环境条件和人们的需要,按照科学、艺术的要求,以花卉为材料,根据美学原理,进行合理巧妙的布置,为人们创造一个高雅、优美、和谐的空间。 5.花卉艺术:通过对具有观赏价值的整株植物进行修剪、弯曲、支附、绑扎、嫁接等技术处理,以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使其更具艺术美和装饰美。 6.缠绕固定:用细铁丝横穿花心或花托,是穿过的铁丝的一端附在花梗上,将铁丝缠绕于花梗上,即可随意弯曲造型。 7.不对称均衡:指处在对称轴线两边的力或量,形或距在形式上是不同的,但心理和视觉上的感受是相同的。 8.对称均衡:指处在对称轴线两边的力或量,形或距在形式上完全相同,是最简单、最稳定的均衡。 9.花语:“以花拟人”,把花“人格化”“象征化”,花所代表的含义、表达的语言就是花语。 10.干燥花:是将植物材料经过脱水、保色和定型处理而制成的具有持久观赏性的植物制品。 11.人造花:又称仿真花,是一种以自然界植物体或植物的某一部位作为摹拟对象,进行创造的人造花卉形式。 12.构思:就是确定插花作品的主题即插花作品所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

东方式插花以中国和日本插花为代表

东西方插花艺术风格比较 姓名:张秋墨 学院:医学院 班级:临床1班 学号:

2125113547 东方插花艺术风格比较 张秋墨 摘要:由于地域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插花从起源和发展的风格上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进入信息时代,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日益频繁,通过相互交流,互相融合,取长补短而日臻完美。 关键词:插花艺术艺术差异 正文:插花艺术是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枝、叶、花、果等)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修剪、整枝、弯曲)和艺术加工(构思、造型、设色等)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 现代自由式插花仅把植物材料作为艺术创作的元素,表现内容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可以作为插花的创作主题,如

生命情感、空间展现、宇宙万物等等。这类作品因内涵深刻、新颖倍受人们青睐。 东方式插花以中国和日本插花为代表,西方式插花以传统的欧洲插花为代表。东方插花注重线条感,使用花枝的数量不多,形式自求线条,构图的完美与变化,多采用青枝绿叶,着重于天然姿态美,轻描淡写,清雅艳俗,插画用色淡雅,以优雅见长,一般只用二三种颜色,简洁。而西方插花讲究强烈的美感,给人以奔放热烈的印象。大多喜欢用色彩鲜明的花朵聚集在一起,给人视觉上的艳丽震撼。因为是大把大把的花朵聚拢,因而不讲究造型与意境,只是为了突出花草的茂盛华贵,使气氛热闹。西方插花很注重几何构图,喜欢用S形和圆形。 下面我们将从历史、风格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来进行比较:【一】东西方插花艺术发展历史: 东方插花发展历史:东方插花起源于中国,早在西汉时,已经有把花枝均匀地插在花盆中的简单插花形式。到东汉末年,插花成为佛事活动的供养物之一,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插画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隋唐时,插画从佛前供花扩展到宫廷和民间,出现了花文化,插花艺术日趋成熟,并与这个时期随着文化,宗教等的交流开始传入日本。宋元时期,插花进一步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插花艺术更是得到了普及和发展、流传更广,可谓鼎盛时期。此时插花已从一般的娱乐性质走向学术性质,渐渐地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出现了不少

插花艺术与切花制作

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插花艺术与切花制作公选课课程论文 题目:插花艺术论文 学院:土木建筑学院 学号:2007068 姓名:吴友根 学生:格日乐

插花的文化背景 【摘要】插花是一种鲜活的艺术,充满了生命的盎然生机。插花艺术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插花以其简洁的表现形式,广泛的取材与表现题材的多样化,使得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还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通过鲜花这小巧生灵的凋零易逝,使人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感悟到人生的短暂与光阴的无情流逝,从而萌生怜花、惜花更护花的情怀,也激发和培养了人们珍惜生活,热爱生命,善待大自然和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高尚情操。 【关键词】插花艺术插花的文化背景插花的原则插花的应用 中国插花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美的古典艺术之一。以大量的文学著作、史书以及古物的发现为依据,对中国插花艺术的起源提出见解,系统全面地整理了中国插花艺术的发展脉络,并以插花的特征为纲,分为原始萌芽阶段、初级发展阶段、兴盛发展阶段、缓慢发展阶段、成熟

完善阶段、衰微阶段及复苏阶段。虽经几度兴衰,但随着政府的支持及人们的热爱,中国插花必将再现辉煌。 插花是用花材来造型,用造型来表达意图或哲理、传递感情或意趣的艺术形式,既要有实用性又要有欣赏性,既可赏心悦目又能畅神达意,陶冶情操。 我国不仅有悠久的种花养花历史,也有悠久的赏花历史,自古以来就有“不清花韵,难入高雅境界”之说。形成了“香重于色,神重于形”的赏花传统,强调了美的深度与美的意境。人们爱花、养花、赏花,由欣赏花的自然美,上升到欣赏花的内在美,形成了独特的花文化,如果说色、香、姿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那么插花的艺术底蕴则深化了这种愉悦,且历久不衰。 插花是一种艺术创作,要进行创作并能创作出有强烈吸引力的、能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不仅需要有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技巧,而且更需要有相当的艺术修养与炽热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力。作为一门艺术,插花的插作同样是一门艺术创作的成果,因而要求插花者同样不仅应当具有插花的知识和技巧,具有一定的艺术才华,还应有充满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与向往的激情,并将此激情倾注在插作中,才能巧选妙用花材,才能将各种不同形、姿、神、韵和具有不同文化底蕴的花材充分展现出来,组合成各尽其美、各显其秀,充满着情和意的优美造型。这样的插花才是真正的艺术创作,其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品。所以,插花艺术的真正含义,是要求用心来使用花材,用心来创作花型,用花型来表达情思和心态,也就是以花传情,以形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 插花是一门多学科的相互融合的综合性艺术,既有艺术的一般的本质属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属性和独有的特点。插花与园林植物学、色彩学、绘画以及文学等艺术门类都有很密切的关联,这些学科的知识越丰富,对插花创作的帮助就越大。 首先,它以自然的植物材料为素材,尤其是鲜花插花,它以清新鲜美的活植物材料插作而成,其作品不仅独具自然花材的绚丽色彩、婀娜多姿和芬芳清新的大自然气息,而且充满了活力与生机。选用春天的嫩芽,盛夏的绿叶,金秋的红果以及严冬的枯枝进行插花,不仅赏心悦目,而且使人充分感受到与大自然的同在,感受到生命的律动之美,这是其他造型艺术无法与之媲美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