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15.50 KB
  • 文档页数:1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1.专业名称

学前教育方向

2.学校代码

620

二、招生对象

1.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及以上学历者

2.基本学制

全日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学前教育专业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科学教育方法,具备一定文学、艺术素养,能在学前教育机构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培养规格

(一)知识

1.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必需的相关法规知识。

2.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幼儿教育心理及幼儿生长发育等方面的知识。

3.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和心理调适的基础知识。

4.掌握幼儿舞蹈创编、弹唱、绘画、手工、普通话等方面的知识。

5.掌握幼儿教育活动主题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6.掌握以多媒体教育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

7.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知识。

(二)能力

1.专业能力

A.心理教育能力。能为幼儿、为自己进行心理调适,对幼儿及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的能力。

B.保育与保健能力。能开展养育膳食、物质环境、卫生、安全等方面保育工作;进行心理健康、疾病防治、常见护理等。

C.观察与回应幼儿生成活动的能力。会观察分析幼儿的言行、生活状况以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幼儿的生成活动及时准确地应对。

D.知识整合与建构能力。能有效感知,主动探索各类知识;提取所需知识进入已有知识体系中并使之发生多项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能力。

E.教育评价能力。能用正确的教育观分析教育现象,从宏观到微观地准确理解基本的教育问题,并迅速做出决策。

2.方法能力

A.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软件;能熟练地在因特网上检索、浏览信息、下载文件、收发电子邮件。

B.外语应用能力。

C.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针对不同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与他人交流;能有效运用信息撰写比较规范的常用应用文。如调查报告、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等,且书写工整。

D.自主学习、自我提高能力。能不断更新知识,善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自我提高意识强。

3.社会能力

A.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B.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C.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D.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及坚韧不拔的毅力。

E.能进行自我批评与检查,勇于承担责任。

(三)素质

1.基本素质

A.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信念;遵守国家法律和校规校纪;爱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礼貌;为人正直,诚实守信。

B.科学文化素质:具有科学的认知理念与认知方法和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自强、自立、自爱;有正确的审美观;爱好广泛,情趣高雅,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C.身体心理素质:有强壮的身体、健康的心理,能主动适应现实环境;有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方法;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

2.职业素质

A.职业道德: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善于团结协作,善于交流、化解矛盾;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乐于助人,能与他人分享教育经验和教育成果。

B.职业行为:培养学生具备讲究文明,崇尚科学、谈吐文雅、仪表端庄、正直诚实、助人为乐、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宽容大度、团结谦让、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职业行为规范。

C.职业态度:具备正确的择业观,健康的择业心态,正确的择业方法、工作取向、独立决策能力与择业态度。

(四)证书要求

1.毕业证书

国家教育部普通中等专科学校毕业证书(中专)

2.基本技能证书

A.保育员资格证书

B.教师资格证书证书

C.《普通话等级考试证书》(二乙以上)

D.钢琴等级证书(2级-4级)

3.职业技能证书

幼儿教师职业资格证书(中级)

五、就业面向

1.就业岗位

幼儿教师、保育工作

2.就业范围

幼儿教育机构

六、培养模式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结合地域专业教育的实际,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学前教育专业提出“一二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一二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是:

“一”是一条主线:即“德育首位、能力本位、文化品位”为主体贯穿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幼儿教育的专业人才,但与其他技能型专门人才相比,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除必须具备职业技能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师德素养和文化素质:第一、爱岗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格;第二、良好的人文修养和较高的文化品位;第三、适应社会需求、不断超越自我的持续发展能力。为此,学前教育专业将“德育首位、能力本位、文化品位”为主线贯穿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是两个主体:以“校园和幼儿园”为主体,教学过程中采取“二园”双向互动,“双园共建”,共同培养实用型人才;从课程体系建设到授课计划的制定、从教学内容到实习实训的安排,科研课题研发及其实习环节的全程督导等方面,都有我系(校园)和实习单位(幼儿园)共同完成。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实现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无缝衔接,直接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三”是三个目标:将人才培养总目标分为三个分目标,分三个阶段实施,并呈现出阶梯状、递进式方向发展:将第一学年重点培养生活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第二学年重点培养专业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第三学年重点培养带班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二)“一二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式:

1.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相通,为学生就业搭建桥梁,帮助毕业生实现由实习到就业的顺利过渡。通过顶岗实习,幼儿园也在毕业生实习中对学生进行考核,把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行为,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和正确的教育观念,缩短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距离,实现毕业到就业的转变。

2.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要求融通,更新师生的教育和学习理念,推进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幼儿园深度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使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需求零距离对接。目的在于将“真实工作情景”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将课程内容与岗位的核心能力相对应,使课程与“岗位”更好地对接,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3.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贯通,借鉴幼儿园人才评价方式方法,积极推进考核方式的改革,以岗位能力需求作为质量考核标准,实行学分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①探索多元的考核方式,计算机应用基础、普通话等课程借等级考试取代传统的考试;幼儿舞蹈、声乐、钢琴、美术与手工、钢琴即兴伴奏等课程借完成规定项目情况考核取代课程的考试。强化过程考核,用过程的演练与环节的达标测试取代传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