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6
塑料食品包装容器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1.发证产品范围本审查细则适用于聚酯(PET)无汽饮料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热罐装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聚碳酸酯(PC)饮用水罐、聚乙烯吹塑桶、软塑折叠包装容器、塑料防盗瓶盖、塑料奶瓶、塑料饮水杯(壶)、塑料瓶坯等。
尚未纳入本审查细则的其它容器产品,增补时另行规定。
2.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工艺控制申证企业应制定生产流程,并制订相应的程序文件。
2.1基本生产流程注:对购置半成品加工成品的企业,仅制定本企业满足生产需要的生产流程和程序文件。
2.2关键工艺控制企业应对以下关键控制环节制定操作程序:2.2.1模具质量及其加工精度。
2.2.2加工工艺过程中生产设备技术参数的设置,模芯和模腔保证高度同心。
3.必备的生产设备容器产品生产企业必备的生产设备见表1。
注:对购置半成品加工制成品的企业,企业应具备相应工序规定的生产设备。
表1容器产品生产企业必备的生产设备4.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表2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5.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树脂原料应分别符合GB 9691-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 13116-1991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GB 13114-1991《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卫生标准》等相关标准规定要求,助剂和用量应符合GB 9685 -2003《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食用卫生标准》规定要求。
如使用的原辅材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选用获证产品。
6.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容器产品生产企业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见表3。
表3容器产品生产企业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7、发证检验规则7.1抽样方法从生产企业成品库房中抽取样品。
对于主要原材料不同的产品应分别进行抽取。
同一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有多个品种和规格,则随机抽取有颜色、颜色较深、生产工艺较为复杂的一种主导产品。
同一批号原料、同一规格、同一工艺的产品为一个批次。
方便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背景介绍方便食品是指易于食用、存储和携带的食品,如速食面、罐头食品、即食燕麦片等。
由于其方便性和快捷性,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方便食品与人们的饮食能力直接相关,其质量与安全性备受关注。
因此,方便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查细则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二、审查内容1.生产设施:审查方便食品生产厂家的生产设施是否满足卫生、安全和规模生产的要求。
2.生产工艺:审查方便食品的生产工艺是否符合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包括食材的选择、储存、加工等环节。
3.品质检测:审查方便食品生产厂家是否拥有合格的品质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能够进行安全性和品质的检测。
4.包装材料:审查方便食品的包装材料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包括是否能够保持食品的新鲜和卫生。
6.食品添加剂:审查方便食品是否使用合格的食品添加剂,并确认其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7.废弃物处理:审查方便食品生产厂家的废弃物处理方式是否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包括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处理情况。
8.原材料供应商:审查方便食品生产厂家的原材料供应商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包括供应商的资质和产品质量。
三、审查程序1.提交申请:方便食品生产厂家向相关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交申请,包括生产许可证申请表、企业资质证明和相关证件等。
3.现场检查:对通过资料审核的方便食品生产厂家进行现场检查,包括生产设施、检测设备和工艺流程等。
4.样品检测:对现场检查合格的方便食品进行样品检测,包括安全性和品质的检测。
5.综合评估:综合资料审核、现场检查和样品检测结果,评估方便食品生产厂家是否符合许可证发放的条件。
6.许可证发放: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发放方便食品生产许可证。
四、问题及处理1.若方便食品生产厂家的生产设施未能满足要求,应要求其进行改进,并重新进行现场检查和样品检测。
2.若方便食品的生产工艺、包装材料或食品添加剂不符合标准,应要求其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附件2-7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罐头食品是指将符合要求的原料经处理、分选、修整、烹调或不经烹调、装罐包括马口铁罐、玻璃罐、复合薄膜袋或其他包装材料容器、密封、杀菌、冷却或无菌包装而制成的所有食品.其申证单元为3个,即禽肉水产类罐头、果蔬类罐头、其他类罐头,企业的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申证单元名称.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点一基本生产流程原辅材料处理方法及要求→调配分选或加热及浓缩→装罐→排气及密封→杀菌及冷却.二容易或者可能出现的各种质量安全问题1、使用变质或有异味的原辅材料会造成感官不符合要求,属严重缺陷;2、罐头食品加工过程如有外来有害杂质、硫化铁明显污染物,属严重缺陷;3、罐头食品可能会出现物理性胀罐或氢胀现象;4、低酸性的罐头食品会对马口铁罐产生腐蚀作用,可能会出现酸败变质现象;5、罐头食品的杀菌或封口效果不好时,会出现平酸菌败坏现象.三关键控制点1、原材料的验收及处理;2、真空封口工序;3、杀菌工序.三、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企业生产罐头所有的原料、辅料及包装材料容器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的规定.如一QB 616-1976罐头原辅材料;二GB 4805-1994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卫生标准;三GB 9682-1988食品罐头内壁脱模涂料卫生标准;四GB 11677-1989水基改性环氧易拉罐内壁涂料卫生标准;五GB 8230-1987环氧酚醛型涂覆的镀锡或镀铬薄钢板;六GB/T 10785-1989开顶金属圆罐规格系列;七GB/T 12308-1990金属罐食品罐头包装纸箱技术条件;八GB/T 13521-1992冠型瓶盖;九GB/T 14251-1993镀锡薄钢板圆形罐头容器技术条件等.四、必备的生产设备企业应具备罐头食品生产工艺要求的必备的生产设备:五、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罐头食品自行检验的企业必备的检验设备:注:1、带有“”的检验设备仅适用于果蔬类、其他类罐头;2、带有“”的检验设备仅适用于八宝粥罐头.六、有关标准一罐头食品及其检验标准应符合以下通用标准要求1、GB 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2、GB 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3、GB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4、GB/T 10787-1989罐头食品中干燥物的测定5、GB/T 10788-1989罐头食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光计法6、GB/T 12456-1990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7、GB/T 12457-1990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8、GB/T 10786-1989罐头食品的pH测定9、GB/T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法10、GB/T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11、GB/T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12、GB/T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方法13、GB/T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方法14、GB/T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15、GB/T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16、GB/T 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17、GB/T 食品中锡的测定方法18、GB/T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19、GB/T 食品中黄曲霉素B1、B2、G1、G2的测定方法20、GB/T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方法21、GB/T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方法22、GB/T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23、GB/T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24、QB/T 1006-1990罐头食品检验规则25、QB/T 1007-1990罐头食品净重和固形物含量的测定26、QB/T 3599-1999罐头食品的感官检验.二、罐头食品应符合有关产品标准:七、检验项目企业生产罐头食品的检验项目:注:1、“※”有能力时列入,但不判定;2、出厂检验项目注有“”标记的,企业每年应当进行两次检验.判定原则:1.合格品:检验项目都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2.不合格品:检验项目中有1项或1项以上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八、发证检验抽样方法按企业所申报罐头食品发证产品品种,随机抽取每个小类产品进行检验,同一小类产品,同一生产场地,使用不同注册商标的样品不重复抽取.检验样品由受理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审查组在生产条件审查时,按规定抽取,应在该企业成品仓库内抽样,所抽样品须为同一批次的产品,抽样基数不得少于200罐瓶、袋,随机抽取36罐瓶、袋净含量应大于200克.样品分成两份,每份样品为18罐瓶、袋,,1份送检验机构检测,1份备查.样品确认无误后,由审查组抽样人员与被抽查单位在抽样单上签字、盖章、当场封存样品,并加贴封条,封条上应有抽样人员签名、抽样单位盖章及抽样日期.所填写的产品抽样单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交检验机构单位,一份由被抽样企业存档,一份交审查组.包装好的检验用及备查样品于抽样结束10个工作日内,由该企业送检验机构检验.九、其他有关事项生产罐食品的企业,应注意以下有关事项:1.应加强原料的验收,具有防止物理性胀罐,防止平酸菌败坏的预防措施.2.果蔬类罐头生产企业应预防氢胀、细菌性胀罐和穿孔腐蚀;配制汤汁所用的水,必须符合GB 5749-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3.低酸性的果蔬类罐头,应注意该品种对镀锡薄钢板的腐蚀,防止酸败变质现象;若pH<的,应进行逐批检验.4.应加强对罐体包装容器质量的检查,对产品的真空度进行定期抽验.。
关于印发肉制品等10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国质检监函[2003]5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为贯彻落实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有关规定,从源头上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关,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总局决定自2003年下半年起,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实施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现将《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等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贯彻实施。
二○○三年七月四日……一、肉制品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肉制品包括所有以动物肉类为原料加工制作的包装肉类加工产品。
肉制品的申证单元为4个: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
腌腊肉制品包括咸肉类、腊肉类、中国腊肠类和中国火腿类等;酱卤肉制品包括白煮肉类、酱卤肉类、肉松类和肉干类等;熏烧烤肉制品包括熏烤肉类、烧烤肉类和肉脯类等;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包括熏煮肠类和熏煮火腿类等。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肉制品及申证单元名称(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
肉制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401。
……二、乳制品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乳制品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酸牛乳、乳粉、炼乳、奶油、干酪。
乳制品的申证单元为3个:液体乳(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酸牛乳);乳粉(包括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其他乳制品(包括炼乳、奶油、硬质干酪)。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乳制品及申证单元名称和产品品种。
乳制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501。
……三、饮料产品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是指不含酒精的各种软饮料产品。
根据软饮料的分类标准GB10789-1996,软饮料包括碳酸饮料、瓶装饮用水、茶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固体饮料及其他饮料等10大类。
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3年)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罐头食品是指将符合要求的原料经处理、分选、修整、烹调(或不经烹调)、装罐、密封、杀菌、冷却或无菌包装而制成的所有食品。
罐头食品应为商业无菌、常温下能长期存放(保质期不少于6个月)。
罐头食品的申证单元为3个:畜禽水产罐头;果蔬罐头;其他罐头。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罐头及申证单元名称(畜禽水产罐头、果蔬罐头、其他罐头)。
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901。
尚未纳入本细则管理的罐头食品,待条件成熟时,将纳入管理。
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原辅材料处理→调配(或分选、或加热及浓缩)→装罐→排气及密封→杀菌及冷却(二)关键控制环节。
原材料的验收及处理、严格控制真空封口工序、严格控制杀菌工序。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原料变质造成感官指标不符合要求。
2.加工过程中带入外来杂物及硫化铁等污染物。
3.物理性胀罐或氢胀。
4.强酸性的罐头食品对马口铁罐产生腐蚀造成酸败变质。
5.杀菌或封口效果不好造成平酸菌败坏。
6.锡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罐头食品生产企业除必备的生产环境外,其厂房与设施的设计应当根据不同罐头的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布局,并便于卫生管理、清洁清理、消毒。
企业应当设有原辅材料库房、成品库、加工车间、包装车间。
原料有特殊贮藏要求的,企业应当具备冷库、保(常)温库和解冻间。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畜禽水产罐头和其他罐头(1)原料处理设备(如清洗设施、盐渍设施、油炸锅等);(2)配料及调味设备(如调味锅、过滤等设施);(3)装罐设施;(4)排气及密封设备(封口机);(5)杀菌及冷却设备(杀菌釜装置或杀菌锅,贮水罐)或无菌包装设备。
2.果蔬罐头(1)原料处理设备(如清洗、去皮、预煮机或漂洗桶、槽等);(2)分选设备(如去核、切块、修整等工具);(3)装罐设施;(4)排气及密封设备(封口机);(5)杀菌及冷却设备(杀菌釜装置,贮水罐)或无菌包装设备。
关于发布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修改单的通知(2005年9月26日国质检监函[2005]77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据食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情况,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肉制品、乳制品、糖、罐头、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黄酒、茶叶、水产加工品12个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内容作了相应的修改。
现将审查细则修改单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执行。
各细则修改单,应随相应标准的实施一同实施。
在审查过程中,标准实施日期前生产的食品按原审查细则进行检验;标准实施日期后生产的食品按修改后的审查细则进行检验,并按新发布的标准进行判定。
特此通知。
附件: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肉制品、乳制品、糖、罐头、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黄酒、茶叶、水产加工品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修改单。
二〇〇五年九月二十六日附件:《小麦粉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修改单(第1号)《小麦粉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修改条款及其内容如下:四、产品相关标准用GB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代替GB2715-81《粮食卫生标准》。
七、检验项目小麦粉质量检验项目表(通用小麦粉) 中:增加“铅(Pb)”、“无机砷(以As计)”作为*号项目和发证、监督检验项目。
小麦粉质量检验项目表(专用小麦粉)中:增加“铅(Pb)”、“无机砷(以As计)”作为*号检验项目和发证、监督检验项目。
《大米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修改单(第1号)《大米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修改条款及其内容如下:四、产品相关标准用GB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代替GB2715-81《粮食卫生标准》。
七、检验项目大米质量检验项目表中:增加“铅(Pb)”、“无机砷(以As计)”作为*号项目和发证、监督检验项目。
《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修改单(第1号)《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修改条款及其内容如下:四、产品相关标准用GB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代替GB2716-88《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13103-91《色拉油卫生标准》和GB 15197-94《精炼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罐头食品是指将符合要求的原料经处理、分选、修整、烹调(或不经烹调)、装罐、密封、杀菌、冷却或无菌包装而制成的所有食品。
罐头食品应为商业无菌、常温下能长期存放(保质期不少于6个月)。
罐头食品的申证单元为3个:畜禽水产罐头;果蔬罐头;其他罐头。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罐头及申证单元名称(畜禽水产罐头、果蔬罐头、其他罐头)。
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901。
尚未纳入本细则管理的罐头食品,待条件成熟时,将纳入管理。
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原辅材料处理→调配(或分选、或加热及浓缩)→装罐→排气及密封→杀菌及冷却(二)关键控制环节。
原材料的验收及处理、严格控制真空封口工序、严格控制杀菌工序。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原料变质造成感官指标不符合要求。
2.加工过程中带入外来杂物及硫化铁等污染物。
3.物理性胀罐或氢胀。
4.强酸性的罐头食品对马口铁罐产生腐蚀造成酸败变质。
5.杀菌或封口效果不好造成平酸菌败坏。
6.锡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罐头食品生产企业除必备的生产环境外,其厂房与设施的设计应当根据不同罐头的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布局,并便于卫生管理、清洁清理、消毒。
企业应当设有原辅材料库房、成品库、加工车间、包装车间。
原料有特殊贮藏要求的,企业应当具备冷库、保(常)温库和解冻间。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畜禽水产罐头和其他罐头(1)原料处理设备(如清洗设施、盐渍设施、油炸锅等);(2)配料及调味设备(如调味锅、过滤等设施);(3)装罐设施;(4)排气及密封设备(封口机);(5)杀菌及冷却设备(杀菌釜装置或杀菌锅,贮水罐)或无菌包装设备。
2.果蔬罐头(1)原料处理设备(如清洗、去皮、预煮机或漂洗桶、槽等);(2)分选设备(如去核、切块、修整等工具);(3)装罐设施;(4)排气及密封设备(封口机);(5)杀菌及冷却设备(杀菌釜装置,贮水罐)或无菌包装设备。
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1.引言罐头食品是高温杀菌的一种植物、动物或混合食品,适用于储藏和转运。
生产罐头食品需要生产许可证。
本文将介绍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2.法规依据生产罐头食品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条例》等。
3.审查程序3.1申请材料生产罐头食品许可证的申请人需向当地药品监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申请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标准;•产品样品和标签;•企业生产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
3.2.审查标准申请人需符合以下条件:1.生产工艺要求:申请人生产工艺应符合国家标准,有完整的生产流程及记录,并配备相应的生产、检验设备和检测人员。
2.生产环境要求:生产车间应符合卫生防疫规定,设备和器械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3.原材料和成品要求:申请人应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原材料进行生产,并严格控制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4.营销质量标准:申请人应建立相应的产品质量跟踪和追溯工作体系,并配备专门的品质管理人员。
3.3.审查结果药品监管部门对申请人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如认为符合条件则颁发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并上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进行备案。
如发现申请人存在违法行为,则将拒绝其申请,并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罚和惩罚。
4.许可证有效期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内申请人需履行相应的生产管理和品质管理职责。
5.许可证注销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在以下情况下应注销:•申请人自行申请注销;•许可证到期未办理延续手续;•申请人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6.结论通过以上审查程序可使申请人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生产管理和申请流程,保证罐头食品的质量安全。
《罐头食品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修改单(第1号)
《罐头食品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修改条款及其内容如下:
四、产品相关标准
用GB 13100-2005《肉类罐头卫生标准》代替GB 13100-1991《肉类罐头卫生标准》;用GB 14939-2005《鱼类罐头卫生标准》代替“GB 14939-1994《鱼类罐头卫生标准》。
七、检验项目
鱼类罐头增加:组胺(仅适用于鲐鱼罐头)、无机砷、甲基汞、锌、镉、多氯联苯(仅适用于海水鱼罐头)检验项目作为*号和发证、监督检验项目;鱼类罐头取消“总汞”和“铜”项目;
肉类罐头增加:无机砷、锌、镉项目作为*号和发证、监督检验项目;肉类罐头取消“铜”检验项目。
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全文究竟是怎么一个内容呢?下文是小编收集的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欢迎阅读!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全文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罐头食品是指原料经处理、装罐、密封、杀菌或无菌包装而制成的食品。
罐头食品应为商业无菌、常温下能长期存放。
罐头食品的申证单元为3个:畜禽水产罐头;果蔬罐头;其他罐头。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罐头及申证单元名称(畜禽水产罐头、果蔬罐头、其他罐头)。
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9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杀菌→无菌包装↑原辅材料处理→调配(或分选、或加热及浓缩)→装罐→密封→杀菌及冷却(二)关键控制环节。
原材料的验收及处理、封口工序、杀菌工序。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原料变质造成感官指标不符合要求。
2.加工过程中带入外来杂质。
3.物理性胀罐或氢胀。
4.马口铁罐腐蚀造成内容物变质或硫化铁污染。
5.密封不良或杀菌不足造成内容物腐败变质或平酸菌败坏。
6.锡超标。
7.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罐头食品生产企业除必备的生产环境外,其厂房与设施的设计应当根据不同罐头的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布局,并便于卫生管理、清洁清理、消毒。
企业应当设有原辅材料库房、成品库、加工车间、包装车间。
原料有特殊贮藏要求的,企业应当具备冷库、保(常)温库和解冻间。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 畜禽水产罐头和其他罐头(1)原料处理设备(如清洗设施、盐渍设施、油炸设备等);(2)配料及调味设备(如调味、过滤等设施);(3)装罐设施及密封设备(如封口机)或无菌包装设备;(4)杀菌设备(如杀菌釜或杀菌锅);(5)冷却设施或场所。
2. 果蔬罐头(1)原料处理设备(如清洗、去皮、预煮机或漂洗桶、槽等);(2)分选设备(如去核、切块、修整等工具);(3)装罐设施及密封设备(如封口机)或无菌包装设备;(4)杀菌设备(如杀菌釜或杀菌锅);(5)冷却设施或场所。
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3年7月4日,国质检监函[2003]516号)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罐头食品是指将符合要求的原料经处理、分选、修整、烹调(或不经烹调)、装罐(包括马口铁罐、玻璃罐、复合薄膜袋或其他包装材料容器)、密封、杀菌、冷却或无菌包装而制成的所有食品。
罐头食品的申证单元为3个:畜禽水产罐头;果蔬罐头;其他罐头。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罐头食品)及申证单元名称(畜禽水产罐头、果蔬罐头、其它罐头)。
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901。
未纳入本细则管理的罐头食品,待条件成熟时,将纳入管理。
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二、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罐头食品生产企业除必须具备必备的生产环境外,其厂房与设施的设计应当根据不同罐头的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布局;并便于卫生管理,便于清洁、清理、消毒。
企业应当设有原材料库房、成品仓库、罐头加工车间、罐头包装车间。
另外,根据原料的特殊贮藏要求,企业应当具备冷库、保(常)温库和解冻间。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企业应当具备下列罐头食品生产工艺要求的必备的生产设备: 1.畜禽水产罐头和其他罐头(1)原料处理设备(如刀、清洗、盐渍、油炸开口锅等工具);(2)配料及调味设备(如调味锅、过滤等设施);(3)装罐设备(人工或机械装罐装置);(4)排气及密封设备(封口机);(5)杀菌及冷却设备(杀菌釜装置或杀菌锅,贮水罐)或无菌包装设备。
2.果蔬罐头(1)原料处理设备(如清洗、去皮、预煮机或漂洗(槽)桶等);(2)分选设备(如去核、切块、修整等工具);(3)装罐设备(人工或机械装罐装置);(4)排气及密封设备(封口机);(5)杀菌及冷却设备(杀菌釜装置,贮水罐)或无菌包装设备。
三、产品相关标准企业生产的罐头食品应当符合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GB14880-1994《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及下列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
关于印发肉制品等10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国质检监函[2003]5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为贯彻落实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有关规定,从源头上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关,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总局决定自2003年下半年起,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实施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现将《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等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贯彻实施。
二○○三年七月四日……一、肉制品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肉制品包括所有以动物肉类为原料加工制作的包装肉类加工产品。
肉制品的申证单元为4个: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
腌腊肉制品包括咸肉类、腊肉类、中国腊肠类和中国火腿类等;酱卤肉制品包括白煮肉类、酱卤肉类、肉松类和肉干类等;熏烧烤肉制品包括熏烤肉类、烧烤肉类和肉脯类等;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包括熏煮肠类和熏煮火腿类等。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肉制品及申证单元名称(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
肉制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401。
……二、乳制品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乳制品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酸牛乳、乳粉、炼乳、奶油、干酪。
乳制品的申证单元为3个:液体乳(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酸牛乳);乳粉(包括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其他乳制品(包括炼乳、奶油、硬质干酪)。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乳制品及申证单元名称和产品品种。
乳制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501。
……三、饮料产品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是指不含酒精的各种软饮料产品。
根据软饮料的分类标准GB10789-1996,软饮料包括碳酸饮料、瓶装饮用水、茶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固体饮料及其他饮料等10大类。
4)杀律、并(四)锅。
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罐头食品是指将符合要求的原料经处理、分选、修整、烹调(或不经烹调)、装罐、密封、杀菌、冷却或无菌包装而制成的所有食品。
罐头食品应为商业无菌、常温下能长期存放(保质期不少于6个月)。
罐头食品的申证单元为3个:畜禽水产罐头;果蔬罐头;其他罐头。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罐头及申证单元名称(畜禽水产罐头、果蔬罐头、其他罐头)。
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901。
尚未纳入本细则管理的罐头食品,待条件成熟时,将纳入管理。
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原辅材料处理→调配(或分选、或加热及浓缩)→装罐→排气及密封→杀菌及冷却(二)关键控制环节。
原材料的验收及处理、严格控制真空封口工序、严格控制杀菌工序。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原料变质造成感官指标不符合要求。
2.加工过程中带入外来杂物及硫化铁等污染物。
3.物理性胀罐或氢胀。
4.强酸性的罐头食品对马口铁罐产生腐蚀造成酸败变质。
5.杀菌或封口效果不好造成平酸菌败坏。
6.锡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罐头食品生产企业除必备的生产环境外,其厂房与设施的设计应当根据不同罐头的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布局,并便于卫生管理、清洁清理、消毒。
企业应当设有原辅材料库房、成品库、加工车间、包装车间。
原料有特殊贮藏要求的,企业应当具备冷库、保(常)温库和解冻间。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畜禽水产罐头和其他罐头(1)原料处理设备(如清洗设施、盐渍设施、油炸锅等);(2)配料及调味设备(如调味锅、过滤等设施);(3)装罐设施;(4)排气及密封设备(封口机);(5)杀菌及冷却设备(杀菌釜装置或杀菌锅,贮水罐)或无菌包装设备。
2.果蔬罐头(1)原料处理设备(如清洗、去皮、预煮机或漂洗桶、槽等);(2)分选设备(如去核、切块、修整等工具);(3)装罐设施;(4)排气及密封设备(封口机);(5)杀菌及冷却设备(杀菌釜装置,贮水罐)或无菌包装设备。
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1. 引言罐头食品作为一种方便、长久保存的食品形式,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然而,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与权益,罐头食品生产企业须通过审查程序获取生产许可证。
本文档旨在规范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查细则,以确保罐头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 审查范围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原材料的选择和采购;•生产设备的检验和维护;•生产工艺的合规性;•产品标签和包装的合规性;•检验检测设备的齐全与准确性;•废弃物处理方案的可行性。
3. 审查程序3.1 初步审查初步审查是指对罐头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基本信息核实,确认其合法经营资格和相关证书、批文的真实性。
初步审查包括以下步骤:1.企业基本信息的核实,包括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2.相关生产资质和证书的核实,包括卫生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等;3.企业生产设备和生产场所的初步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卫生、安全要求;4.检查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确认其符合食品安全管理要求。
3.2 现场审查现场审查是指对罐头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设施、生产流程和管理制度进行实地检查和评估。
现场审查包括以下步骤:1.检查企业的生产设施和生产线,确认其符合相关卫生、安全要求;2.检查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确认其符合食品安全管理要求;3.检查罐头食品的加工流程和控制措施,确认其符合食品质量要求;4.检查企业的检验检测设备和方法,确保其准确性和合规性;5.检查企业的产品标签和包装,确认其合规性和准确性。
3.3 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是指对罐头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以评估其产品的卫生、安全性和合格率。
抽样检验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抽样方案,抽取符合条件的产品样品;2.使用标准化的检验方法,对产品样品进行检测和评估;3.针对检验结果,对产品进行分类处理,包括合格、不合格、待定等;4.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整改要求,并追踪整改情况。
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罐头食品是指将符合要求的原料经处理、分选、修整、烹调(或不经烹调)、装罐、密封、杀菌、冷却或无菌包装而制成的所有食品。
罐头食品应为商业无菌、常温下能长期存放(保质期不少于6个月)。
罐头食品的申证单元为3个:畜禽水产罐头;果蔬罐头;其他罐头。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罐头及申证单元名称(畜禽水产罐头、果蔬罐头、其他罐头)。
罐头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901。
尚未纳入本细则管理的罐头食品,待条件成熟时,将纳入管理。
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原辅材料处理→调配(或分选、或加热及浓缩)→装罐→排气及密封→杀菌及冷却
(二)关键控制环节。
原材料的验收及处理、严格控制真空封口工序、严格控制杀菌工序。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原料变质造成感官指标不符合要求。
2.加工过程中带入外来杂物及硫化铁等污染物。
3.物理性胀罐或氢胀。
4.强酸性的罐头食品对马口铁罐产生腐蚀造成酸败变质。
5.杀菌或封口效果不好造成平酸菌败坏。
6.锡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罐头食品生产企业除必备的生产环境外,其厂房与设施的设计应当根据不同罐头的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布局,并便于卫生管理、清洁清理、消毒。
企业应当设有原辅材料库房、成品库、加工车间、包装车间。
原料有特殊贮藏要求的,企业应当具备冷库、保(常)温库和解冻间。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畜禽水产罐头和其他罐头
(1)原料处理设备(如清洗设施、盐渍设施、油炸锅等);(2)配料及调味设备(如调味锅、过滤等设施);(3)装罐设施;(4)排气及密封设备(封口机);(5)杀菌及冷却设备(杀菌釜装置或杀菌锅,贮水罐)或无菌包装设备。
2.果蔬罐头
(1)原料处理设备(如清洗、去皮、预煮机或漂洗桶、槽等);(2)分选设备(如去核、切块、修整等工具);(3)装罐设施;(4)排气及密封设备(封口机);(5)杀菌及冷却设备(杀菌釜装置,贮水罐)或无菌包装设备。
四、产品相关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企业生产罐头所用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QB 616-1976《罐头原辅材料》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企业生产罐头所使用的畜禽肉等主要原料应经兽医卫生检验检疫,并有合格证明。
猪肉应选用政府定点屠宰企业的产品。
进口原料肉必须提供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合格证明材料。
不得使用非经屠宰死亡的畜禽肉。
如使用的原辅材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选用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一)分析天平(0.1mg)及台称;(二)圆筛(应符合相应要求);(三)
干燥箱;(四)折光计(仪)(适用于含糖的罐头,如糖水罐头、八宝粥罐头);(五)酸度计;(六)恒温水浴锅;(七)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八)微生物培养箱;(九)生物显微镜;(十)灭菌锅。
七、检验项目
罐头食品的发证检验、监督检验、出厂检验按照下列表格中所列出的相应检验项目进行,发证检验项目按该产品执行的标准进行检验。
企业的出厂检验项目中注有“*”标记的,企业应当每年检验2次。
罐头食品质量安全检验项目表
八、抽样方法
根据企业申请发证产品的品种,每个申证单元随机抽取1种产品进行发证检验。
抽样单上按该产品的具体名称填写,注明申证单元名称。
在企业的成品库随机抽取发证检验样品。
所抽样品须为同一批次保质期的产品,抽样基数不得少于200罐(瓶、袋),随机抽取36罐(瓶、袋)(净含量应大于200克)。
样品分成两份。
一份检验,一份备查。
样品确认无误后,由抽样人员与被抽查单位在抽样单上签字、盖章、当场封存样品,并加贴封条,封条上应有抽样人员签名、抽样单位盖章及抽样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