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减毒活疫苗的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4.24 KB
- 文档页数:2
十大儿童必打疫苗儿童免疫的10种疫苗1、麻疹疫苗: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反应较轻微,免疫持久性良好,婴儿出生后按期接种,可以预防麻疹。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剂量】0。
2ml【反应】注射后局部一般无反应。
在6-10天时少数人可能发热,一般不超过2天,偶有散在皮疹。
【禁忌】患严重疾病、发热或有过敏史(特别是有鸡蛋过敏史者)不得接种。
【注意事项】用75%酒精消毒皮肤,要待干后再注射;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接种本疫苗至少间隔6周以上,接种麻疹疫苗至少2周后方可注射丙种球蛋白。
2、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脊灰糖丸):脊灰糖丸是一种口服疫苗制剂,白色颗粒状糖丸,接种安全。
婴儿出生后按计划服用糖丸,可有效地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接种部位】口服。
【剂量】糖丸剂型1粒,液体剂型2滴【反应】只有极少数婴幼儿服用脊灰疫苗后发生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自愈。
【禁忌】有免疫缺陷症禁服;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禁服。
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禁服糖丸型疫苗,可服液体疫苗。
【注意事项】本疫苗只供口服;本品系活疫苗,切勿加在热开水或热的食物内服用;偶尔超剂量多剂次服苗对人体无害。
3、百白破制剂:是将百日咳菌苗,精制白喉类毒素及精制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接种部位】臀部外上1/4或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剂量】0。
5ml【反应】①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疲倦头痛等。
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即自行消退。
偶见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
②无菌性化脓。
多系注射过浅或疫苗未摇匀,硬结不能吸收而形成注射部位化脓。
③若全身反应较重,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禁忌】有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抽风史者禁用;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儿童免疫制剂,成人禁用。
【注意事项】使用时必须充分摇匀;制品不能冻结,冻结后出现凝块,不能使用;采用肌内注射,局部可能有硬结,可逐步吸收,注射第2针时应更换另侧第1页部位;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供偶有发生休克时急救用;注射第1针后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者,不再注射第2针。
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评价(精选5篇)第一篇: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评价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评价评价云南省西畴县实施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与常规免疫效果。
方法对云南省西畴县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与2002-2009常规免疫效果及前后同期麻疹疫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西畴2008-11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98.69 %;2002-2009年常规免疫接种率96.56%。
2002-2005年年均发病率为6.53/10万,2008年发病率为2.78 /10万,2009年无麻疹病例报告。
结论西畴县麻疹免疫高接种率较高,强化免疫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率。
云南省西畴县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前,麻疹发病率很高,自1953年有资料记载以来,西畴县疫情汇编(1953-1990)记载麻疹发病最多的是1957年,发病数2887例,发病率2310.40 /10万,死亡率为198.50 /10万,病死率8.6%,麻疹死亡数占当年传染病死亡总数的84.35%(248/294),自20世纪80年代全面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后,麻疹发病大幅度下降,但进入90年代后麻疹发病有所回升,发病率波动在0.17 /10万 ~ 13.11 /10万,为控制麻疹发病,如期实现消除麻疹目标,西畴县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于2008-11-10/20与全省同步开展了一次强化免疫活动,现将免疫效果评价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麻疹减毒活疫苗(MV)免疫数据来源于全县10个乡(镇)强化免疫统计报表及常规免疫报表;督导资料来自现场督导,麻疹病例2002-2009年麻疹专报系统及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1];人口资料来自西畴县统计局的统计年鉴。
1.2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2 结果2.1 实施结果2.1.1 强化免疫接种率全县应种目标儿童数为50339人,比摸底调查人数多2549人,实际接种49679人,报告接种率为98.69%,其中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8.10%(10479/10682)、98.85%(39200/39657)见表1。
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Ma Sai Feng Lianhe Jiandu HuoyimiaoMeasles,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Vaccine, Live本品系用麻疹病毒减毒株和腮腺炎病毒减毒株分别接种原代鸡胚细胞、风疹病毒减毒株接种人二倍体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按比例混合配制,加入适宜稳定剂冻干后制成。
用于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
1 基本要求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材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有关要求。
2 制造2.1单价原液制备2.1.1 麻疹病毒原液制备应符合“麻疹减毒活疫苗”中2.1-2.3项的规定。
2.1.2 腮腺炎病毒原液制备应符合“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中2.1-2.3项的规定。
2.1.3 风疹病毒原液制备应符合“风疹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中2.1-2.3项的规定。
2.2 单价原液检定2.2.1麻疹病毒原液检定除按“麻疹减毒活疫苗”中3.2项进行外,还应按本标准3.1.1项进行检定。
2.2.2腮腺炎病毒原液检定除按“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中3.2项进行外,还应按本标准3.1.2项进行检定。
2.2.3 风疹病毒原液检定除按“风疹减毒活疫苗”中3.2项进行外,还应按本标准3.1.3项进行检定。
2.4 半成品2.4.1配制将检定合格的麻疹、腮腺炎和风疹单价原液根据病毒滴度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制,其中麻疹和风疹病毒滴度比例应为1:1,腮腺炎病毒滴度至少是麻疹或风疹病毒滴度的5倍。
加入适宜的稳定剂后即为半成品。
2.4.2 半成品检定按3.2项进行。
2.5 成品2.5.1 分批应符合“生物制品分批规程”规定。
2.5.2 分装及冻干应符合“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规定。
分装过程中的半成品疫苗应于2-8℃放置。
2.5.3 规格复溶后每瓶0.5ml。
每1次人用剂量为0.5ml,含麻疹和风疹活病毒均应不低于3.0Lg CCID50,含腮腺炎活病毒应不低于3.7Lg CCID50。
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接种告知麻疹、腮腺炎、风疹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麻疹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咳嗽、流涕等症状,重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和脑炎;腮腺炎表现为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可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等并发症,风疹表现为低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
使用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活疫苗(MMR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上述三种传染病的发生;麻腮风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规定要求给儿童接种的疫苗。
【疫苗品种】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
【作用】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抵抗麻疹、腮腺炎、风疹病毒的免疫力。
用于预防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三种疾病。
【接种对象】大于8月龄麻疹、腮腺炎和风疹易感者。
【价格】免费【用法剂量】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肤皮下注射0.5ml。
【不良反应】注射后一般无局部反应。
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以及散在皮疹,一般不超过2天自行缓解。
成人接种后2-4周个别人可能出现一过性关节痛反应。
通常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接种禁忌】患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者、发热者缓种;对鸡蛋有过敏史、妊娠期妇女、对新霉素过敏及既往接种后发生过敏者、免疫力低下者、活动性未经治疗的结核病患者禁用。
为了保证您的孩子能够安全有效地接种,请向医生提供孩子目前的身体状况。
【接种后注意事项】接种后请在接种地点观察15到30分钟;注射当天不要洗澡,防止注射部位的感染;宜多饮白开水:注射后发生任何不适均可与接种医生咨询电话0745-870299。
以上内容已告知儿童家属,儿童家属对此表示理解,确认无以上禁忌症,自愿接种麻腮风联合减毒疫苗,并表示愿意承担接种疫苗可能出现的反应所产生的风险。
预约接种日期:同意接种本疫苗□不同意接种本疫苗□接种儿童姓名家长及监护人签名:接种日期:接种医生接种部位广坪中心卫生院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接种告知麻疹、腮腺炎、风疹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麻疹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咳嗽、流涕等症状,重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和脑炎;腮腺炎表现为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可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等并发症,风疹表现为低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
麻疹疫苗WHO立场文件依据为各成员国提供卫生政策方面指导意见这一职责,世界卫生组织(WHO)就预防具有全球公共卫生影响的疾病的疫苗及联合疫苗问题,发布一系列定期更新的立场文件。
这些文件着重关注的是疫苗在大规模免疫规划中的使用。
范围有限的免疫接种(多为私营部门开展)对国家免疫规划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但不是这些政策文件的重点。
WHO的立场文件归纳了各相关疾病与疫苗的基本背景信息,并就如何在全球使用这些疫苗表明了WHO目前的立场。
这些文件在发布前经过WHO内部和外部众多专家的审阅,主要供各国的公共卫生官员和免疫规划管理人员使用。
不过,对这些立场文件感兴趣的还可能包括一些国际资助机构、疫苗生产企业、医学界和科学媒体。
概要和结论麻疹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疾病。
在麻疹疫苗广泛使用之前,几乎每一个儿童都感染过麻疹。
可以引发麻疹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包括婴幼儿、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免疫系统损伤的人群或者重度营养不良的人群(如维生素A缺乏者)。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具有良好免疫效果的麻疹减毒活疫苗开始广泛使用,现在世界上70%左右的儿童通过国家儿童免疫规划能获得麻疹疫苗接种。
目前,在那些发达国家,麻疹已得到很好控制,有些国家甚至已经实现了消除麻疹。
综合的免疫策略,包括加强常规免疫服务、定期开展补充免疫活动(SIAs)和强化监测工作,已经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然而,麻疹病毒的高传染性意味着较少的易感者感染就足以造成病毒在数以十万计的人群中传播。
在非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儿童的免疫接种率仍然很低,这些国家的麻疹死亡病例在全球的死亡病例(2002年约为61万例)中占了极大的比例,,其中大部分是婴幼儿。
更多的人还受到麻疹并发症的侵害,如营养不良和永久性的神经系统紊乱。
目前在全球使用的麻疹减毒活疫苗是安全、有效的,并且价格相对便宜,因此可以被用于免疫规划。
在麻疹-风疹疫苗(MR)或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MMR)1等联合疫苗中,其中含有的各疫苗所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应答没有发生变化。
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Website: http://124.42.19.184/ithcweb/bithc/出入境健康体检须知1.出国一年以上的中国籍人员,出国前须到中国检验检疫机关所属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简称保健中心)接受健康检查,体检合格后领取《国际旅行健康检查证明书》(简称健康证明书)。
出境时须向中国检验检疫机关出示健康证明书,方能出境。
未办好上述手续者,检验检疫机关视情况可以阻止其出境。
2.在国外居住三个月以上的国内公民回国,入境后须到就近的保健中心接受健康检查,领取健康证明书。
3.通行交通工具上工作的中国籍员工,在出发前须到保健中心接受健康检查,体检合格,证明身体状况适合在国际通行交通工具上的工作后领取健康证明书,方能出发。
法定体检项目1.检查项目包括常规的临床医学检查和实验室检验。
2.临床医学检查项目: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X线检查、心电图、B超。
3.实验室检查项目:艾滋病抗体、性病(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检测;血生化、血常规、尿常规。
地图(各地都有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申请人可以在当地去做体检和疫苗接种)地址(Add):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20号邮编:100013乘车路线:地铁安定门站换乘104路蒋宅口下车向东150米路南。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0:30体检并预防接种。
中国公民出入境健康体检流程:一楼大厅填写“健康检查申请表”––录入个人信息––2号窗口体检项目审核––交费––按申请表提示进行体检––一层大厅接待处交表注意事项1.出国人员办理健康证应携带护照或身份证、两张二寸证件照,前往独联体、沙特、新加坡等需加做艾滋病证明的国家需携带三张照片。
如近期患有疾病,请携带病例资料或诊断证明。
2.体检前要空腹,可适量饮水,有利于抽血化验。
3.领取《国际旅行健康检查证明书》时间和如何领取?正常出证时间为体检后第4个工作日下午1:00以后,凭《取证凭条》在一层大厅接待处领取;急件出证时间为体检当日下午15:30以后领取体检结果,凭《取证凭条》在一层大厅接待处领取。
“沪191”麻疹减毒活疫苗为中国消除麻疹作出贡献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易引起暴发流行。
1960年,我国上海分离出麻疹流行病毒并研制成功“沪191”麻疹减毒活疫苗。
1965年10月起,上海开始使用“沪191”麻疹减毒活疫苗。
在疫苗使用前的1955-1964年,麻疹平均发病率为2024.36/10万,其中大流行的1958年发病率为3510.5/10万。
疫苗使用后的1967-1974年平均发病率为97.25/10万,发病率较使用疫苗前减少95.19%;1985年发病率降至1.07/10万;1994年发病率最低,为0.30/10万,较使用疫苗前减少99.99%。
从全国情况来看,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特别是1978年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后,我国麻疹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与计划免疫前相比,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麻疹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降低了95%以上,其中1995年麻疹报告发病率降至5/10万的历史最低水平。
但2005年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麻疹发病率有所抬头,每年报告病例数为9.96~14.42万例,合年发病率7.67/10万~10.13/10万。
因此,消除麻疹是今后我国免疫规划工作的一大挑战。
实施计划免疫是控制乃至消灭疫苗所对应传染病的主要策略。
继人类消灭天花之后,消灭脊髓灰质炎即将成为现实,而麻疹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拟定的下一个将被消除的传染病。
麻疹病毒虽然有8个基因组,但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人感染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由于人是唯一宿主且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加以预防,故消除麻疹在理论和技术上都是可行的。
WHO美洲区于2000年成功消除麻疹的事实也已证实了这一点。
WHO欧洲区和东地中海区分别提出在2007年和2010年消除麻疹的目标,包括我国在内的WHO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亦于2005年承诺将在2012年消除麻疹。
2006年11月,我国卫生部发布《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提出了到2012年,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且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的目标,同时希望通过消除麻疹工作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发展。
麻疹减毒活疫苗Mazhen Jiandu HuoyimiaoMeasles Vaccine, Live本品系用麻疹病毒减毒株接种原代鸡胚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加入适宜稳定剂后冻干制成,用于预防麻疹。
1 基本要求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材料及辅料、水、动物等应符合“凡例”有关规定。
2 制造2.1 生产用细胞毒种制备及疫苗生产用细胞为原代鸡胚细胞。
2.1.1 细胞管理及检定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检定规程”规定。
2.1.2 细胞制备选用9-11日龄鸡胚,经胰蛋白酶消化、分散细胞,用适宜的培养液进行培养。
来源于同一批鸡胚、于同一容器内消化制备的鸡胚细胞为1个细胞消化批。
源自同一批鸡胚、于同一天制备的多个细胞消化批为1个细胞批2.2 毒种2.2.1 名称及来源生产用毒种为麻疹病毒沪-191株、长-47株或经批准的其他麻疹病毒减毒株。
2.2.2 种子批的建立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规定。
沪-191主种子批应不超过第28代,工作种子批应不超过第32代;长-47主种子批应不超过第34代,工作种子批应不超过第40代。
采用沪-191生产的疫苗代次应不超过第33代,采用长-47生产的疫苗代次应不超过第41代。
2.2.3 种子批检定主种子批应进行以下全面检定,工作种子批应至少进行2.2.3.1-2.2.3.4项检定。
2.2.3.1 鉴别试验将稀释至500-2000 CCID50/ml的病毒液与适当稀释的抗麻疹病毒免疫血清等量混合后,置37℃水浴60分钟,接种FL细胞或Vero细胞,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7-8天判定结果。
麻疹病毒应被完全中和(无细胞病变);同时设血清和细胞对照,均应为阴性;病毒对照的滴度应不低于500 CCID50/ml。
2.2.3.2 病毒滴定毒种作10倍系列稀释,每稀释度病毒液接种FL细胞或Vero细胞,置适宜温度下培养7-8天判定结果。
病毒滴度应不低于4.5 LgCCID50/ml。
谈“麻腮风疫苗”色变,一篇了解麻腮风疫苗不良反应宝宝出生后,需要不停地接种各种疫苗,如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等,而其中最让宝爸宝妈害怕的就是麻腮风疫苗。
由于麻腮风疫苗属于减毒活疫苗,宝宝在接种后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也导致很多家长将麻腮风疫苗称之为“毒苗、苗王”,家长一听到麻腮风疫苗就会出现“色变”的情况。
那么麻腮风疫苗究竟有什么作用?它的不良反应到底有哪些?下面进行简单介绍。
1.麻腮风疫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麻腮风疫苗的全称为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MMR疫苗),是一种可以预防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这三种呼吸道传染病的三联疫苗。
麻疹属于儿童最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目前还没有治疗麻疹的特效药物,而接种疫苗可以很好的降低麻疹感染率。
腮腺炎是由于腮腺炎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宝宝如果感染了腮腺炎病毒,会出现脸部肿大疼痛。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并没有治疗风疹的良好方案,以接种疫苗预防为主。
通过接种麻腮风疫苗,可以达到预防以上三种疾病的作用,并且预防效果良好,有的父母担心宝宝接种麻腮风疫苗后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不愿意让宝宝接种麻腮风疫苗。
而事实上,这种行为属于典型的因噎废食,因为风疹、腮腺炎、麻疹等疾病,不管宝宝感染哪一种,都会对身体造成较大危害,所以及时带领宝宝接种疫苗十分重要。
1.麻腮风疫苗如何接种?我国于2020年6月,将麻腮风疫苗和腮腺炎疫苗接种合并在一起,宝宝可以在8月龄及18月龄免费接种国家的麻腮风疫苗。
第一针麻腮风疫苗建议一般需要在宝宝12月龄前完成接种,而第二针麻腮风疫苗则需要在24月龄前完成接种。
如果家长没有按时带领宝宝接种麻腮风疫苗,还可以按照相应补种程序,在规定时间内带领宝宝补种麻腮风疫苗。
补种麻腮风疫苗时需要特别注意,如果是接种两剂疫苗,中间需要间隔最少一个月;如果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则需要间隔14天以后进行麻腮风疫苗接种。
在完成麻腮风疫苗接种后,需要留观30分钟后,确认宝宝没有不良反应后离开回家,如果在此期间出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与接种医师进行交流沟通。
XXXX医院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接种规程【预防疾病】接种麻疹疫苗可以预防麻疹;接种麻腮疫苗可以预防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接种麻风疫苗可以预防麻疹和风疹;接种麻腮风疫苗可以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
【种类】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包括麻疹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联合疫苗(麻腮疫苗)、麻疹-风疹联合疫苗(麻风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麻腮风疫苗)等。
【接种对象】主要为≥8月龄儿童。
【免疫程序】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风疫苗,MR)1.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1)接种对象及剂次:8月龄接种1剂。
(2)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皮下注射。
(3)接种剂量:0.5ml。
2.其他事项(1)满8月龄儿童应尽早接种MR。
(2)如果接种时选择用MMR,可视为完成MR接种。
(3)MR可与其他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不同部位接种。
(4)如需接种多种疫苗但无法同时完成接种时,则优先接种MR疫苗,若未能与其他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则需间隔≥28天。
(5)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3个月接种MR,接种MR后2周内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
(6)当针对麻疹疫情开展应急接种时,可根据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考虑对疫情波及范围内的6~7月龄儿童接种1剂MR,但不计入常规免疫剂次。
3.补种原则(1)扩免前出生的≤14岁儿童,如果未完成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使用MR或MMR补齐。
(2)扩免后出生的≤14岁适龄儿童,应至少接种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1剂含风疹成分疫苗和1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对未完成上述接种剂次者,使用MR或MMR补齐。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腮风疫苗,MMR)1.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麻疹减毒活疫苗的介绍
导语:麻疹是我们生活比较容易见到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对于人体的危害性非常大,因为这是一种病毒性的疾病,会让人体遭受严重的创伤,所以
麻疹是我们生活比较容易见到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对于人体的危害性非常大,因为这是一种病毒性的疾病,会让人体遭受严重的创伤,所以,预防麻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生活中必须做到的,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预防麻疹的方式主要是注射疫苗,下面就来看看麻疹减毒活疫苗的介绍吧。
系用麻疹病毒减毒株接种原代鸡胚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加入适宜稳定剂冻干制成。
为乳酪色疏松体,复溶后为橘红色或淡粉红色澄明液体。
冻干保护剂主要成份为人血白蛋白、明胶和蔗糖。
接种对象-预防用生物制剂,8个月龄以上的麻疹易感者。
全年均适宜接种。
作用与用途:接种本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麻疹病毒的免疫力。
用于预防麻疹。
免疫程序和剂量:1.按每瓶1.0ml加灭菌注射用水,待冻干疫苗完全溶解并摇匀后使用。
2.于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
不良反应:注射后一般无局部反应。
在6~10天内,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以及散在皮疹,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通常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禁忌:
1.患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发热者。
2.对鸡蛋有过敏史者。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