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桥梁工程C50箱梁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3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依据JGJ55-2O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依据JTG/T3650-202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依据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4、依据JTG3420-202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二、原材料1.水泥:***水泥,型号:P.O52.5R o2、粗集料:碎石产地:***;级配:5-20mm连续级配。
3、细集料:砂,产地:***砂厂;中砂。
4、水:饮用水。
5、外加剂:***高效减水剂,***公司。
掺量1%,减水率取21%β三、坍落度:施工部位为桥梁上部构造,坍落度为70~90mm o四、施工工艺:采用机械强制搅拌,采用机械振捣成型。
五、养护条件:温度20±2°C,湿度>95%.六、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根据混凝土强度fcu,k=50Mpa,按。
=6.0MPa,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 z0=fcu z k+1.645σ=50+1.645×6=59.9(Mpa)(2)计算水灰比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1.计算水泥实际强度根据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fce z k=52.5MPa,水泥富裕系数取Yc=1.00,水泥实际强度为:fce=γcχfce,k=:1.OOX52.5=52.5(MPa)2.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根据混凝土配制强度fcu z0=59.9MPa,水泥实际强度fce=52.5MPa,查表碎石A=O.46,B=0.07z计算水灰比:W=0.46×52.5=0.39C=59.9+0.46×0.07×52.5根据施工能力取0.362)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查表得允许最大水灰比为0.60。
按强度计算水灰比0.36,符合耐久性要求。
采用计算水灰比为0.36。
(3)选定单位用水量根据要20mm,查表选用混凝土用水量为215kg∕m3Mw0=215*(1.-21%)=170(kg∕m3)(4)计算单位用灰量1)按强度计算求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70-90mm,碎石最大粒径为单位用灰量根据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o=170kg∕m3,水灰比W∕C=0.36,混凝土单位用灰量为:mcθ=170/0.36=472kg∕m32)按耐久性校核单位用灰量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查表得最小水泥用量不低于300kg∕m3,按强度计算单位用灰量472kg∕m3,符合耐久性要求。
S6标C5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高速公路设计文件及图纸;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4.《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6.《高速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指导意见》。
二、设计要求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拟用于桥梁的T梁、箱梁预制、现浇等部位;2. 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坍落度选用为180±20mm,扩展度为400~600mm,流出时间不大于20s;3. 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指数为60%,28d电通量不超过1000c;4.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不超过0.35,每方胶凝材料总量不大于550kg,不小于360kg;5. 矿物微细粉在胶凝材料总量中的最大比例应符合下列要求:粉煤灰≤25%,磨细矿渣粉≤40%,复合微细粉≤40%;6. 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重的0.06%,碱含量以其中的可溶性碱计算不宜超过3.0kg/m3;7. 混凝土用水量不宜超过175 kg/m3,否则应通过调整外加剂掺量、换用质量更好的粗细骨料等措施加以解决。
三、原材料情况1. 水泥:采用金隅太行 P.O 42.5水泥;2. 细骨料:采用邢台内邱砂场生产的中砂,细度模数为2.78;3. 粗骨料:采用武安白沙石场5-20mm 连续级配的碎石(掺配比例:5-10mm 30%,10-20mm 70%);4. 掺合料:采用邯峰电厂I 级粉煤灰;5. 外加剂:采用山西凯迪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性能减水剂KDPCA ;6. 水:采用当地饮用水。
上述原材料均从*标搅拌站料堆取样。
四、设计步骤1. 确定试配强度(ƒcu,o )ƒcu,o =ƒcu,k +1.645σ= 50+1.645×6.0= 59.9(MPa) 2. 计算水灰比(W/C)35.010.15.4207.046.0.95910.15.4246.0f f f W/C ce b a o cu,ce a =⨯⨯⨯+⨯⨯=⋅⋅+⋅=ααα综合考虑耐久性以及掺加粉煤灰等掺合料,取W/C=0.30。
C50(桥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试配要求1.设计强度等级为C502.设计坍落度为90mm~120mm二、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3、《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三、配合比设计:(一)、计算出不配合比:1、配置强度计算:标准差δ = 6.0 MPaf cu,o=f cu,k+1.645×δ = 59.9 MPa2、计算水灰比(W/C)A、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计算水泥实际强度: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f ce,g= 42.5MPa水泥富余系数r c = 1.1水泥实际强度:f ce=r c×f ce,g=1.1×42.5= 46.8 MPaB、计算水灰比查表采用碎石a a=0.46 a b=0.07计算水灰比:W/C=a a×f ce/(f cu,o +a a×a b×f ce) = 0.35根据规范JGJ55-2000表4.0.4潮湿环境最大水灰比 0.55,及混凝土工作性、和易性采取水灰比采用 0.32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及单位水泥用量(m co)(1)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根据拌合物坍落度90-120mm,碎石最大粒径为19.0mm,根据规范选用单位用水m wo= 190 kg/m3。
高效减水剂用量 1.5% 减水率为 20%m wa=m wo(1-20%) = 160 kg/m3。
(2)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o)A、按强度计算单位用水泥量:m co=m wo/(W/C)= 500 kg/m3。
B、按耐久性校核单位水泥用量根据设计混凝土为钢筋混凝土,查规范JGJ55-2000表4.0.4最小水泥用量不得低于280 kg/m3。
按强度计算单位水泥用量 500 kg/m3,满足耐久性、工作性要求,故采用单位水泥用量为 500kg/m3。
预制箱梁用C50水泥砼配合比计算书一、试配要求:1、设计强度为50Mpa2、坍落度为8-12㎝二、设计要求:1、砼强度保证率系数95%2、根据现场施工条件标准差σ=5Mpa三、原材料:1、水泥:xxx 地 P.O42.5级水泥。
2、黄砂:中砂,产地xx。
3、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为26.5mm,为5~25mm连续级配碎石, 4.75~9.5mm碎石占15%,9.5~19mm碎石占85%,产地xx。
4、外掺剂:xxx 地 JM-PCA型砼减水剂。
四、原材料按规程JTG E30-2005,JTG E42-2005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符合GB/T14684-2001、GB/T14685-2001、GB/175-1999规范要求。
五、按规程JGJ55-2000进行试验配合比计算1、试配强度:f cu.o=f cu.k+t×σ=50+1.645×6=59.9 Mpa2、计算水灰比:W/C=0.36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220Kg/m3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o=611Kg/m35、砂率采用βs=36%6、由于掺入JM-PCA型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8%)后保持工作性和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减水率为20%,,故在原配合比基础上进行调整:(1)、调整用水量m wo=220×(1-0.2)=176Kg/m3(2)、调整水泥用量m co= 489Kg/m37、体积法计算每方砼碎石、砂用量 m go=1127Kg/m3 m so=634Kg/m38、试验室初步配合比为m co:m so:m go:m wo:m剂=489:634:1127:176:3.9129、调整工作性,确定基准配合比:(1)、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25L砼拌和物,各种材料用量为:水泥:489×0.025=12.2 Kg水:176×0.025=4.4 Kg黄砂:634×0.025=15.9Kg碎石:1127×0.025=28.2KgJM-PCA:3.912×0.025=97.8g(2)、测定坍落度为10.0cm,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一、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郑卢高速公路洛宁至卢氏段土建工程设计图纸施工工艺:集中拌合,罐车运输,部分工点运输困难采取泵送。
二、设计说明1、使用部位该配合比用于郑卢高速公路洛宁至卢氏段土建12标K131+600~K141+098现浇箱梁和预制箱梁砼。
.2、拌和振捣方式工地拌和与振捣方法为机械搅拌和机械振捣3、设计指标1)设计强度等级C50砼。
2)设计强度59.9MPa、坍落度SL=160~200mm;含气量小于5%。
三、原材料水泥:河南锦荣“崤山牌”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各项指标符合GB175-200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及《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要求细骨料:河南卢氏双龙湾砂场中砂各项指标符合JGJ52-200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及《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要求粗骨料:河南三门峡顺心石场5~25mm连续级碎石各项指标符合JGJ52-200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及《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要求粉煤灰:三门峡唐润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F类Ⅰ级符合GB1596-2005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要求,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13.5%矿粉:山西闻喜县东镇彤阳建材经销部S95各项指标符合GB/T18046-2008要求,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12.3%水:地下水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2006 要求外加剂:北京新中岩建材科技有限公司TGC-YS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要求,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1.0%四、设计步骤1、确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αo= Fαk+1.645σ=50+1.645×6=59.9Mpa2、确定水灰比W/C=αa•fce/(fcu,o+αa•αb •fce)=0.42 依经验选定水胶比0.313、选定用水量坍落度选择160~200mm,选 M w=201kg/m3掺外加剂后,用水量为:201×(1-25%)=151kg/m34、确定胶凝材料用量MCo= mW/(W/C)=151/0.31=487 kg/m35、确定水泥用量Mc=487*74%=360 kg/m36、确定粉煤灰用量Mf=487×13.5%=66 kg/m37、确定矿粉用量Mk=487×12.3%=60 kg/m38、确定外加剂用量 mβ= 487×0.998%=4.86 kg/m39、选定砂率为40%10、计算砂石用量(假定容重2450 kg/m3)计算得mS=725 kg/m3 mG=1088 kg/m311、初步配合比为:m c:m f:mk :m s:m g:m w: mβ=360 : 66 : 60 : 725 :1088 : 151:4.86 12、经试配选定基准配合比和关联配合比见下表:五、配合比拌和物性能配合比含气量配合比坍落度三组配合比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见下表:通过对三个不同配合比混凝土拌合物试配及7d龄期的强度值等方面综合分析得出:确定0.31水胶比试配号HPB001配合比试件7d强度达到配制强度的86.8%,28d强度达到配制强度的114.0%.选择试配号HPB001 的配合比为C50混凝土配合比m c:m fm k:m s:m g:m w: mβ= 360:66:60:725:1088:151:4.86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洛卢12标工地试验室2011年4月11日。
关于C50梁体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遂资高速公路JT1-14工区)1、配合比设计要求:(1)、设计强度等级:C50(2)、使用部位:预制或现浇T梁(3)、要求坍落度:140~180mm泵送砼(4)、胶凝材料限值:≤550㎏/m3(5)、最大水胶比:0.552、配合比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范》(2)、《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3、原材料情况(1)、水泥:重庆金九水泥P.O42.5R;(2)、细集料:简阳养马汇宇砂石厂,细度模数3.22;(3)、粗集料:资阳和兴东门河坝石料厂,堆积密度为1.467,(参配比例:5-10 mm为35%,10-20mm为65%)。
(4)、粉煤灰:成都搏磊F类Ⅰ级粉煤灰;(5)、外加剂:山西凯迪KDPCA聚羧酸缓凝高效减水剂;(6)、水:饮用水;4、配合比计算:(1)、试配强度:fcu.o=fcu.k+1.645σ,σ取6.0,fcu.o =50+1.645×6.0=60(Mpa)(2)、水灰比计算:W/C=(0.46×42.5)/(60+0.46×0.07×42.5)=0.32。
(3)、确定用水量:查表后计算得:W=215+(180-90)÷20×5≈238(Kg/m3)掺减水剂1.3%,减水率为≥31%。
W=238×(1-31%)=164(Kg/m3)(4)、水泥用量:C=164÷0.32≈512(Kg/m3),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小水化热,采用等量代替法添加Ⅰ级粉煤灰来改善其工作性能,掺量约为水泥用量的15%,其掺量为:粉煤灰用量为:F=512÷1.15×15%≈67(Kg/m3)水泥用量:C=512-67=445(Kg/m3)(5)、粗细集料计算:按砂率表查询并结合本合同段细集料实际情况(细度模数3.22)现场采用泵送砼施工故取砂率为44%。
假定混凝土容重:ρ=2400(Kg/m3)。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二、组成材料1、水泥:扬州P.Ⅱ亚东52.5 ;2、砂:江西 中砂 ;3、碎石:六合 5-25mm 连续级配;4、外加剂:仪征合盛邦HS-109高性能减水剂 ,掺量1.2%,减水率27%;5、拌和用水为自来水。
三、设计要求桥梁工程箱梁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C50,要求强度保证率为95%,强度标准差计算值为6.0MPa 。
混凝土由机械拌和和振捣,施工要求坍落度为100~160mm 。
四、设计计算(一)初步配合比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o cu f ,)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MPa f k cu 50, ,强度标准差σ=6.0MPa ,代入JGJ55-2011公式(4.0.1-1)计算该混凝土配制强度o cu f ,:MPa f f k cu o cu 87.590.6645.150645.1,,=⨯+=⨯+=σ2、计算水胶比(W/C)水泥抗压强度按MPa f ce 5.52=,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o cu 87.59,=,粗集料为碎石,查JGJ55-2011表(5.1.2)得a a =0.53、a b =0.20,代入式(5.1.1),计算混凝土水胶比为:43.05.5220.053.087.595.5253.020.053.053.0/,=⨯⨯+⨯=⨯⨯+⋅=ce ocu ce f f f C W查GB 50010-2010表(3.5.3),得知最大水胶比为0.50,按照经验取计算水胶比W/C=0.39。
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 )根据施工需要及规范要求,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00~160mm ,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 根据查表及计算,选取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为m wo =233kg/m 3。
C5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报告一、试配要求和引用标准1、砼配制强度为59.9MPa,用于桥梁箱梁预制;2、坍落度140mm ~160mm;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1-2005);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7、根据业主要求,在咨询单位共同参与下,按高性能混凝土要求,设计该配合比如下。
二、原材料1、水泥: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水泥厂P·O52.5水泥;2、砂:信阳中砂,细度模数2.76;3、碎石:贾峪石料厂,碎石最大粒径为20mm,采用5-20mm连续级配碎石,其中10-20mm碎石占70%,5-10mm碎石占30%;4、水:饮用水;5、矿渣粉:郑州顺宝水泥股份有限公司S95级矿渣粉;6、外加剂:北京市罗拉化学科技有限公司PC-J100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5%,掺量为1.1%。
三、计算初步配合比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值(f cu,o)设计强度标准值f cu,k=50Mpa,保证率系数t=1.645,准差ó=6MPaf cu,o =f cu,k + 1.645×ó=50+1.645×6=59.9 (Mpa)2、计算水胶比(W/(C+K))W/(C+K)=a a.f ce/ (f cu,o+ a a a b. f ce)式中回归系数a a为0.46,a b为0.07,f ce根据水泥强度等级选为52.5MPa,f cu,o为混凝土配制强度值59.9 Mpa。
W/(C+K)=0.46×52.5/(59.9+0.46×0.07×52.5)=0.39为了保证混凝土强度,根据经验采用W/(C+K)值为0.28。
3、根据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两方面的要求,结合以往的经验选取用水量m wo为192.7 kg/m3,掺加北京罗拉PC-J100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ß为25%,掺加减水剂的混凝土用水量m wa m wa=m wo(1-ß)=192.7×(1-0.25)=144.5kg/m34、计算单位胶凝材料用量(m co)m co= m wa/ (W/(C+K))=144.5/0.28=516 kg/m3为了能得到和易性优良、耐久性良好的、施工方便的高性能高强度混凝土,根据以往的经验,将该配合比中加入部分矿渣粉来满足这几方面的要求。
C50结构砼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 ( JT041-2000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 JGJ55-2000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 JTJ E42-2005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 -2004)5、《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 (GBJ 146-90 )二、设计要求1、设计强度为50MPa2、使用部位:空心板、桥面铺装3、坍落度:120-160mm三、使用材料1、水泥:巨野山水P.O42.5R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经检验符合规要求(详见附表) 。
2、砂:汶上砂场产中砂,经检验符合JTJ E42-2005 中水泥砼用细集料技术要求(详见附表) 。
3、碎石:巨野核桃园产5-20mm碎石,经检验符合JTJ E42-2005 中水泥砼用粗集料技术要求(详见附表) 。
4、水:生活用水5、减水剂:县“盛强”牌SQ-2 型高效减水剂。
6、粉煤灰:电厂□级粉煤灰四. 初步计算配合比1、确定试配强度f cu。
0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 cu。
k=50MPa混凝土强度标准差C按表查取a =6.0贝y: f cu.o=f cu k+1.645 a =50+1.645 X 6=59.9MPa2、确定水灰比W/C&、计算水泥实际强度f ee所采用水泥28天抗压强度实测值f ee暂时没有资料,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按常规取r c=1.05 贝f ee=1.05 X 42.5=44.625MPab、计算水灰比W/C因为本单位没有混凝土回归系数统计资料,其回归系数按表查取a a=0.46 a b=0.07W/C=( a a。
f ee)/ f eu) +a a。
0a b。
f ee=0.46 X 44.625/ (59.9+0.46 X 0.07 X 44.625 ) =0.33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 根据碎石最大粒径及混凝土坍落度要求,查表知K=53 T 取14em m wo=10(T+K)/3=10 (14+53)/3=223Kg/m3掺入水泥用量的2.3%减水剂后,经试拌,减水率达20%,用水量m wo=223 X ( 1-0.2 )=178kg,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 eo根据确定的单位用水量m co和确定的水灰比W/C值,计算水泥用量m eom co=n wo* W/C=178^ 0.33=539kg5、确定砂率值B s为了保证混凝土拌合的和易性,确定砂率为:B s=36%6、掺加粉煤灰:(1 )选定粉煤灰取代水泥率f=13%则粉煤灰用量:Mf=McoX f=539 x 0.13=70kg/m3水泥用量:Mc=Mco-Mf=539-McoX f=469kg/m3(2)计算粉煤灰混凝土的用水量Mw=Mwo/ Mcox( Mc+Mf)=178/539 x( 469+70)=178kg/m3(3)计算水泥和粉煤灰的浆体体积Vp由p c=3.1kg/m3 p f=2.2kg/m3则Vp=Mc/ p c+ Mf/ p f+ Mwo=469/3.1+70/2.2+178=361(4)计算砂、石总体积VA由a取20%则:VA=1000X(1- a) -Vp=1000 x( 1-0.02 )-361=619(5)由砂率Bs 求砂、石质量Ms、Mg由:B s=36% p s=2.688kg/m3 p g=2.694kg/m3则Ms=VAxB sxp s=599kg/m3Mg=VAx( 1- B s)xp g=1067kg/m3根据以上计算得出每立方掺粉煤灰砼各材料用量:Mc: Mw: Ms: Mg :Mf: Mad469:178: 599: 1067: 70: 12.40五.确定基准配合比1、试拌按计算配合比进行试拌,检验砼拌合物的坍落度及粘聚性、保水性均符合施工规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4、《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与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2009二、设计说明1、本次配合比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3、技术要求:设计强度等级50.0MPa。
三、原材料选用水泥:P.O 42.5。
外掺料:粉煤灰细骨料:河砂,中砂。
粗骨料:5-20mm连续级配碎石(二级配,5-10mm占40%,10-20mm占60%)。
外加剂:减水剂(减水率20%)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1、确定试配强度f cu.o设计混凝土强度f cu.k=40MPa,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6f cu.o=f cu.k+1.645·σ=40+1.645×6=49.87MPa2、确定水灰比W/Ca、计算水泥实际强度采用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f ce暂无资料,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按常规γc=1.16f ce=γc·f ceg=1.16×42.5=49.3MPab、计算水灰比W/C因为本单位没有混凝土回归系数统计资料,其回归系数按表查取αa=0.46,α=0.07bW/C=αa·f ce/(f cu.o+αa·αb·f ce)=0.4297≈0.43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根据碎石最大粒径(20mm)及塌落度(35-50mm)查表(JGJ55-2011),1m³混凝土的用水量为m wo=195㎏,掺入水泥用量的0.75%减水剂后经试拌,减水率达20%,用水量m wo=195×(1-20%)=156㎏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 co根据确定的单位用水量m wo和确定的水灰比W/C值,计算水泥用量m com co=m wo/W/C=156/0.43=363㎏5、确定粉煤灰用量粉煤灰代替20%水泥用量m co=363×80%=290.4kg粉煤灰用量为72.6kg6、确定砂率值为了保证混凝土拌合料的和易性,确定砂率为βs=34%7、计算碎石、砂的用量采用质量法外加剂=290.4×0.75%=2.19㎏假定混凝土1m³重量为2200㎏m so+m go=2200-m co-m wo-减水剂=2200-290.4-156-2.19=1751.41㎏砂用量m co=1751.41×34%=595.48㎏碎石用量m go=1751.41-595.48=1155.93㎏8、混凝土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 : 粉煤灰290.4 595.48 1155.93 156 2.19 72.61 ∶ 2.05 ∶ 3.98 ∶ 0.54 ∶ 0.0075 : 0.25五、经济分析本组配合比中未使用新型材料,故材料成本较低,在配合比中使用了25%的粉煤灰来代替水泥,可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编号:试表30-07
委托编号:试验编号:
施工单位:安通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名称及部位:京津高速第二通道公路工程第
11合同段桥梁工程桥面板,横隔梁,封锚
设计强度: C50S6 拟配强度: 58.2MPa 要求坍落度: 140-180 mm 实测坍落度: 185 mm 水泥品种及标号: P.O42.5 厂别:唐山冀东水泥出厂日期:2007.4.25试验编号: SN2007-31 砂子产地及品种:涿州中砂细度模数: 2.6 含泥量: 1.6 %试验编号: 2007S-0001 石子产地及品种:三河碎石最大粒径: 25mm含泥量: 0.4 %试验编号: 2007G-0001 掺和料名称: Ⅰ级粉煤灰产地: 山东德州占水泥用量的: 10 % 外加剂名称:SDCN-1减水剂产地: 北京盛大常青占水泥用量的: 2.4 %
制模日期: 2007-6-15 要求龄期: 28d要求试验日期: 2007-7-13
试块收到日期: 2007-6-17 试块养护条件: 标准养护试验委托人:
技术负责人: 校核人: 试验人:
报告日期: 2007 年 7 月 13 日。
C50预制箱梁、翼缘板、横隔板、湿接缝、现浇连续段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要素1、设计依据(1)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GB 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3)交公便字【2006】02号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与掺合料应用技术指南》(4)设计图纸2、设计技术指标及要求(1)设计强度等级C50(2)设计坍落度120~160mm(3)水灰比≤0.503、配合比使用的材料(1)水泥:采用福建金牛水泥有限公司P.O52.5水泥,经试验各指标符合GB175-2007规范要求。
(2)砂:采用闽侯县阳升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中砂,经试验各指标符合JTJ 041-2000规范要求。
(3)碎石:采用茹莲山石场4.75~19mm碎石,经试验各指标符合JTJ 041-2000规范要求。
(4)外加剂:采用福建省莆田闽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ML-1PC高性能减水剂。
(5)粉煤灰:采用大唐宁德火电厂F 类Ⅰ级粉煤灰。
(6)水:拌和站井水。
4、拟用工程部位桥梁预制箱梁、翼缘板、横隔板、湿接缝、现浇连续段 1、 确定基准配合比 (1)计算试配强度0cu ,f ≥ k cu ,f +1.645σ式中 0cu f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 k cu f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由上式计算试配强度为:0cu ,f = k cu ,f +1.645σ=50+1.645×6=59.9MPa(2)计算水灰比W/C=ceb a 0cu cea f f f ⋅⋅+⋅ααα,式中a α、b α—回归系数;ce f —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
表1 回归系数a α、b α选用表ces f f f γγ=b式中:f γ、s γ——粉煤灰影响系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ce f ——水泥28d 胶砂强度(MPa )本工程采用碎石,根据表一,a α=0.53,b α =0.20,及查表取f γ=0.95,s γ=1,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取1,得W/B=bb a 0cu ba f f f ⋅⋅+⋅ααα,=5.5295.020.053.09.595.5295.053.0⨯⨯⨯+⨯⨯=0.41(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a = m w0(1-β)式中 m wa —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 m w0——未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 β—外加剂的减水率(%)。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二、拟用部位预制箱梁、空心板、桥面铺装等三、设计要求1、混凝土强度:C502、坍落度:100~140mm四、原材料1、水泥:东蒙水泥P.II52.5R2、细集料:中砂阜新大巴砂场3、粗集料:凤杰采石场,规格:4.75-19mm。
4、水:饮用水5、外加剂:山西黄腾HT-HPC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五、配合比设计1、试配强度:fcu.o≥fcu,k+1.645a(a取6)=50+1.645×6=59.92、水泥强度:Fce=rc×fe.g (富余系数rc=1.0)=1.0×52.5=52.53、计算水灰比:W/C=a a×fce/(fcuo+a a×a b×fce)=0.53×52.5/(59.9+0.53×0.20×52.5)=0.43经试拌,确定水灰比为0.36。
4、确定用水量:施工中采用山西黄腾高效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2%,减水率为20%,经调试确定用水量为170kg。
5、计算水泥用量:Co=Wo/(W/C)=170/0.36=472kg,则减水剂用量为:472×1.2%=5.66kg。
7、确定砂率:通过试拌,确定砂率为SP=36%。
8、计算砂石用量:采用重量法,假定容重单位质量采用2450 kg/m3。
472+mgo+mso+170+5.66=2450mso/(mgo+ mso)×100%=36%得mgo=1153kg mso=649kg六、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试拌20L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坍落度为135mm,符合要求;粘聚性和保水性亦良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即基准配合比: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472:170:649:1153:5.66七、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a、试验室测混凝土表观2460kg/m3,理论表观密度2450 kg/m3,(2460-2450)/2450 ×100=0.4%<2%,不需要进行混凝土表观密度修正,故基准配合比为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472:170:649:1153:5.66b、测定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基准配合比分别计算水灰比增加或减小0.03,时的配合比,即:分别成形试块,测定其标养7天和28天强度见下表:据试验结果,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472:170:649:1153:5.66。
C50盖梁、现浇箱梁、桥面铺装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要求和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3、强度等级 C50混凝土4、坍落度(160~200)mm二.原材料情况1、水泥:规格:P.Ⅱ52.5 ;生产厂家:江苏八菱海螺水泥有限公司;3d抗压强度:29.3MPa;3d抗折强度:5.7MPa;比表面积:345 m2/kg标准稠度:26.0%;安定性:合格;2、砂:规格:中砂;细度模数:2.68;产地:江西抚州;含泥量:1.2%;泥块含量:0.2%表观密度:2618kg/m3;3、碎石:规格:(5~25)mm连续级配;产地:湖北宜昌;含泥量:0.8%泥块含量:0.1%;针片状:3.1%;压碎值:17.9%;表观密度:2817kg/m3;4、外加剂:Point-200S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生产厂家: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5、水:河水。
三.配合比的设计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f cu,o= f cu,k+1.645σf cu,o= f cu,k+1.645σ=50+1.645×6.0=59.9 MPa混凝土配制强度为59.9 MPa。
2、确定水胶比W/B:W/B= ɑa׃b/(ƒcu.o+ɑa×ɑb׃b)=0.53×52.5×1.0/(59.9+0.53×0.20×52.5×1.0)=0.43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确定水胶比为0.35,水胶比符合规范技术要求。
3、确定用水量(W0)根据坍落度(160~200)mm,碎石粒级为(5~25)mm连续粒级,用水量选用223 kg/m3,使用外加剂参考减水率为26.5%,确定用水量为164 kg。
4、胶凝材料用量(C0):164÷0.35=469 kg/m3 符合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要求。
依七高速公路建设项目A1合同段C50砼配合比设计(K16+000-K32+000)施工单位:黑龙江嘉昌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黑龙江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2010年4月一、设计情况:砼抗压强度等级为C50。
使用部位:K16+000-K32+000段内桥预制梁。
二、原材料情况:1.水泥宾西水泥厂生产的虎鼎牌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经试验各项物理力学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2.碎石:黑龙江省依兰县道台桥镇镇江石场生产,该石材质地坚硬,强度完全能满足设计要求,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⑴筛分:掺配后符合4.75-31.5mm连续级配(其中4.75-16mm占 70%、16-31.5mm占30%),满足规范要求。
⑵压碎值:5.4%试验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⑶含泥量:0.7%试验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⑷针片状:3.4%试验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3.砂:依兰县平安砂场生产,该砂洁净、无杂质,含泥量、级配符合规范要求。
4.外加剂:黑龙江科曼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KMNOF-2高效减水剂。
三、水泥砼配合比计算按照JGJ55-2000«普通砼配合设计规程»要求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参照JTJ041-2000«桥涵施工技术规程»有关技术要求进行C50砼配合比计算。
(一)初步配合比计算:1.配制强度f cuf cu,0=f cu,k+1.645σ=50+1.645×6=59.9 MPa式中 f cu,0砼施工中配制强度 MPaf cu,k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MPaσ砼强度标准值,当强度等级为C40以上时,δ取6.02.计算水灰比(W/C)按照JGJ55-2000«普通砼配合设计规程»要求砼强度等级小于C60时,水灰比按下式进行计算:W/C=(αa×f ce)/(f cu+αa×αb×f ce)=(0.46×42.5×1.13)/(60+0.46×0.07×42.5×1.13)=0.36式中f cu:砼施工配制强度 MPaf ce:水泥实际设计强度 MPa。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配合比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134.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5.吉河高速公路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
二、配合比设计要求:1.主要使用部位:现浇箱梁、预制箱梁、湿接头、湿接缝、中横梁、端横梁2.设计坍落度:160-200(mm)3. 施工工艺:泵送4.工作环境要求:普通三、配合比组成材料说明:1.水泥:山西威顿水泥有限责任公司P·O 52.52.细集料:河津红河砂场中砂3.粗集料:乡宁下善石料厂5-20mm连续级配碎石4.水:乡宁县昌平镇清川河用水5. 外加剂:山西黄河新型化工有限公司HJSX-A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掺量为1.2%四、配合比的计算:1.混凝土试配强度的确定:○1.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确定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6.0○2.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规定计算混凝土试配强度.f cu,0=f cu,k+1.645σ=50+1.645×6=59.9式中f 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2.水灰比的确定:○1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规定确定:f ce=r c×f ce,g=1.1×52.5=57.8(MPa)r c=1.10w/c=αa×f ce/f cu,0+αa×αb×f ce=0.53×57.8/(59.9+0.53×0.2×57.8)=0.46αa=0.53 αb=0.20式中:f 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MPa)r c—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f ce,g—水泥强度等级值(MPa)αa、αb—回归系数式中:w/c—水灰比依据规范及减水剂的减水率取水灰比0.343.配合比中每m3混凝土的用水量确定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查表得m w0=215 减水剂掺量为1.2%,减水率为25%掺减水剂后每m3混凝土用水量m w1=215×(1-25%)=161注:m w0—未掺减水剂每m3混凝土的用水量(Kg)m w1—掺减水剂每m3混凝土的用水量(Kg)4.配合比中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确定:○1m c= m w1/(w/c)=161÷0.34=474式中m c—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5.配合比中每m3混凝土的外加剂用量确定:m js= mc×1.2%=474×1.2%=5.6886.配合比中砂率确定: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查表得βS=35% 其中:βS—混凝土的砂率7.基准配合比确定:○1采用容重法来确定粗、细骨料的用量: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00Kg/m3.○2计算确定配合比每m3材料用量:m c + m s+ m g+ m w=m CPβS= m s/(m g+ m s)×100%式中:m c—每m3混凝土水泥用量(Kg)m s—每m3混凝土细骨料用量(Kg)m g —每m 3混凝土粗骨料用量(Kg )m w—每m 3混凝土水用量(Kg )m CP —每m 3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 )○3计算得基准配合比每m 3材料用量为(Kg ):m c :m s :m g :m w :m j =474:616:1143:161:5.688五、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1.依据基准配合比用水量不变,较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5确定另外两个配合比及基准配合比如下表: 2.三种配合比混凝土试样的工作性指标及强度值如下表: 3.根据上述试拌试验结果及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在满足设计强度和施工和易性等要求,考虑经济节约、优先选择的原则,且B 组配合序号水灰比水泥(Kg/m 3) 砂(Kg/m 3) 石(Kg/m 3) 水(Kg/m 3) 外加剂(Kg/m 3) 砂率(%) 表观密度计算值(Kg/m 3)A 0.39 412 637 1184 161 4.944 35 2400B 0.34 474 616 1143 161 5.688 35 2400C 0.2955558710911616.66352400序号 坍落度(mm ) 含砂 情况 棍度 粘聚性 保水性 表观密度实测值(Kg/m 3) 7强度(MPa) 28强度(MPa) A 210 中 上 良好 无 2490 51.3 63.0 B 190 中 上 良好 无 2390 54.2 64.2 C160中上良好无232055.965.1比的表现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未超过计算值的2%,故选定B组配合比指导现场施工。
C50水泥砼配合比的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设计图纸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手册》设计二、混凝土工程情况根据图纸要求本工程中路基工程、桥梁工程、互通工程中的桥面铺装采用C50混凝土加抗裂纤维。
结构中的钢筋为网片式10cm*10cm布置,周围环境无侵蚀。
三、材料说明水泥:大同冀东散装P.O42.5碎石:察右前旗当地天峰碎石场生产的规格为4.75—9.5mm 和9.5—19mm的二级配碎石。
掺配比例:4.75—9.5mm:9.5—19mm 为15%:85%砂:察右前旗当地红砂坝水洗砂场中砂。
外加剂:三西黄河化工有限公司HL—HPC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25%抗裂纤维:内蒙古北腾工程材料有限公司聚丙烯单丝抗裂纤维四、配合比设计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cu,o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σ=6MPa。
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 ≥Fcu,k+1.645σ=59.9MPa2、计算水灰比W/c = a a*f ce/( f Cu+ a a* a b* f ce) = 0.35 根据经验,考虑胶凝材料用量范围、环境等级限定最大水胶比问题,初步确定水灰比0.35、0.33、0.31。
经适当调整后根据经济性和强度确定最终水灰比。
3、单位用水量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160~200mm,根据混凝土塌落度、骨料最大粒径并考虑减水效果,确定单位用水量m w=164kg。
4、计算水泥用量m c= m w/(W/B)=491kg 环境作用等级H1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为300kg满足规范要求。
5、选定砂率βs根据碎石最大粒径和水泥砼拌和物的水灰比确定砂率:βs=40%6、计算砂石用量采用质量法单位水泥量m wo=491 kg/m3, 单位用水量m wo=164 kg/m3, 假定砼拌和物湿表观密度ρcp=2450 kg/m3,砂率βs =40%m so+m go=ρcp-m co-m wom so/(m so+m go)=βs解得:三个水灰比中砂用量分别为m so =763kg/m3、718kg/m3、668kg/m3。
桥梁工程C50箱梁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试验室对箱梁、湿接头、湿接缝等砼配合比进行设计,设计强度等级为C50。
一、设计依据
1、《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范》(JTJ055-2011)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F50-2011)
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砼试验规程》(JTG E25-2005)
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等
二、选用材料原始数据
1、陕西声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P.O 5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集料:渭河华可石料厂,4.75~19mm连续级配碎石(掺配比例为4.75~9.5mm:9.5~19mm=30%:70%), 经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3、细集料周至县晨立地材有限责任公司,Ⅱ区中砂,经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4、水选用饮用水。
5、外加剂:咸阳同辉建材化工有限公司,TH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1.0%。
三、设计坍落度为100-140mm。
四、设计步骤:
1、确定砼配制强度:ƒcu.0=ƒcu.k+1.645σ=59.9MPa
2、计算水胶比
W/B =αaƒb/(ƒcu.0+αaαbƒb)
= αaƒce/(ƒcu.0+αaαbγfƒce);
= αaγcƒce,g/(ƒcu.0+αaαbγfγcƒce,g)
=0.46
式中(γc=1.16、αa=0.53、αb=0.2)
根据规范要求及施工条件,取W/B=0.31
3、选定用水量200Kg/m3,掺高效减水剂1%,
β=25%,m w0=200×(1-25%)=150Kg/m3。
4、计算水泥用量
m c0=m w0/(W/B)=484Kg/m
5、外加剂每立方=m c0×1%=4.84Kg/m3
6、选取砂率为βS=35%。
7、用质量法计算每立方混凝土砂、石用量
假定容重为:2350kg/m3
C+S+G+W=2350
m s0/( m s0+m g0)=35%
解得m S0=601Kg/m3
m g0=1115Kg/m3
基准配合比: m c0:m s0:m g0:m w0:J =484:601:1115:150:4.84
水胶比分别增减0.02,用以上方法计算每立方材料用量得:W/B=0.29 m c0:m s0:m g0:m w0:J=517:589:1094:150: 5.17
W/B=0.33 m c0:m s0:m g0:m w0:J=455:611:1134: 150: 4.55
8、试验室最终配合比
W/B=0.29 m c0:m s0:m g0:m w0:J =517:589:1094:150: 5.17
W/B=0.31 m c0:m s0:m g0:m w0:J =484:601:1115:150:4.84
W/B=0.33 m c0:m s0:m g0:m w0:J =455:611:1134: 150: 4.55
五、试拌
试拌25升测其坍落度、湿表观密度等物理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分别拌和三个水胶比试配,制作7天和28天试件。
以上三种水胶比混凝土工作性均良好,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六、强度
表1不同水胶比7d和28d强度
七、试验室基准配合比
以上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根据灰胶比关系图在保证试配强度的前提下,依据取大舍小的原则,试验室配合比拟选用水胶比为0.31的基准配合比,其配合比为:
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484:601:1115:150: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