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配送和流通加工
- 格式:ppt
- 大小:215.00 KB
- 文档页数:16
第五章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配送配送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2.定时配送按规定时间和时间间隔进行配送,这一类配送形式都称为定时配送。
3.定时定路线配送定时定路线配送是指在规定的运行路线上,制定配送车辆到达的时间表,按运行时间表进行配送,用户可以按照配送企业规定的路线及规定的时间选择这种配送服务,并到指定位置及指定时间接货。
4.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为提高物流效率,对许多企业一起进行配送的一种形式。
5.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是指从事配送业务且具有完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
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1)主要为特定客户服务或末端客户提供服务;(2)配送功能健全;(3)辐射范围小;(4)提供高频率、小批量、多批次配送服务。
6.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是为了提高物流速度和物品的利用率,在物品进入流通领域后,按客户的要求进行的加工活动,即在物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商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
二、填空题参考答案1.配送2.定时配送,定时定量配送,定时定路线配送3.定时配送4.日配5.日配6.按照双方协议时间,准时将货物配送到用户7.定量配送8.共同配送9.分货方式,拣选方式10.摘取方式(拣选方式)11.播种方式(分货方式)12.配送主计划,特殊配送计划13.货物,客户,路线,地点14.各送货车辆向各个用户送货时所要经过的线路15.配送中心16.批发商型配送中心,零售商型配送中心,专业物流配送中心17.共同型18.拣选,分货,保管,配送19.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20.通过型(分拣型)配送中心,集中库存型配送中心21.简单加工22.实现社会效益和企业本身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优效益三、不定项选择题1.E 2.ADE 3.BCD 4.D 5.AB6.ABC 7.ABDE 8.B 9.ABCE 10.ABCD11.ACE 12.AB 13.CE 14.ABCD 15.C 16.ABCE四、简答题1.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有何区别?流通加工与一般的生产加工相比较,在加工方法、加工组织、生产管理方面无显著区别,但在加工对象、加工程度方面差别较大,主要差别如下。
实验三了解流通加工及配送中心一、实验目的了解流通加工及配送所涉及额内容,并能灵活运用二、实验内容1、搜集了解流通加工的概念、职能、类型等2、配送中心的职能三、实验步骤及方法一)流通加工的概念流通加工是为了提高物流速度和物品的利用率,在物品进入流通领域后,按客户的要求进行的加工活动,即在物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商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
流通加工通过改变或完善流通对象的形态来实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流通加工是流通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与生产加工相比较,加工对象有区别。
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具有商品的属性,以此来区别多环节生产加工中的一环。
流通加工的对象是商品,而生产加工的对象不是最终产品,而是原材料、零配件或半成品。
加工程度不同。
流通加工大多是简单加工,而不是复杂加工,一般来讲,如果必须进行复杂加工才能形成人们所需的商品,那么,这种复杂加工应该专设生产加工过程。
生产过程理应完成大部分加工活动,流通加工则是对生产加工的一种辅助及补充。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流通加工绝不是对生产加工的取消或代替。
二)流通加工的功能1、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分离,更有效地满足消费需求。
这是流通加工功能最基本的内容。
现代经济中,生产和消费在质量上的分离日益扩大和复杂。
流通企业利用靠近消费者,信息灵活的优势,从事加工活动,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使少规格、大批量生产与小批量、多样性需求结合起来。
2、提高加工效率和原材料利用率。
集中进行流通加工,可以采用技术先进、加工量大、效率高的设备,不但提高了加工质量,而且提高了使用率和加工效率。
集中进行加工还可以将生产企业生产的简单规格产品,按照客户的不同要求,进行集中下料,做到量材使用,合理套裁,减少剩余料。
同时,可以对剩余料进行综合利用,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使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3、提高物流效率。
有的产品的形态、尺寸、重量等比较特殊,如过大、过重产品不进行适当分解就无法装卸运输,生鲜食品不经过冷冻、保鲜处理,在物流过程中就容易变质腐烂等。
流通加工:将原材料转化为商品的全过程
流通加工是将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处理加工成为可直接供应
给消费者的商品的过程。
一般来说,流通加工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采购原材料:经过市场调查和供应商的谈判,选定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等要素,并签署合同。
2. 运输和入库:将购买的原材料运输至生产厂家的工厂,并检验
原材料的品质。
检查合格后,将原材料进行入库。
3. 生产加工:将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的生产流程,如切割、合成、
成型、加热、焊接等,加工成为制成品。
4. 质量检验:在生产的每一环节都需要对制成品进行质量检验,
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5. 包装:将制成品包装起来,保障其在运输和储存中不受损坏。
6. 仓储管理:对制成品进行管理,如分类、码放、盘点、出库等。
7. 销售和配送:将制成品运输至销售渠道,如商场、超市、网店等,让消费者进行购买。
通过以上步骤,原材料被加工成为具有商业价值的商品,最终流
向消费者的手中。
而流通加工的成功,需要生产企业与市场、供应商、
配送渠道等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推动行业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1、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2、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的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3、装卸搬运:在某一物流节点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料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活动。
4、流通加工:物品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等简单优化的简称。
5、第三方物流:物质供方和需方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6、物流一体化:利用物流管理,使产品在有效的供应链内迅速移动,是参与各方的企业都能获益,使整个社会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7、增值服务:在完成物流基本功能基础上,根据客户需要提供的各种延伸业务活动。
8、条码: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字符组成的,用以表示一定信息的代码。
9、GIS:(地理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电子计算机技术系统。
10、理货:船方或货主根据运输合同在装运港和卸货港收受和交付货物时,委托港口的理货机构代理完成的在港口对货物进行计数、检查货物残损、指导装舱积载、制作有关单证等工作。
11、安全库存:为了防止由于不确定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迟等)而准备的缓冲库存。
12、物流模数: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尺寸基准13、物流工程质量:把物流质量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影响物流质量的诸要素进行分析、计划,并进行有效控制。
14、物流工作质量:物流服务各环节、各工种、各岗位具体的工作质量。
15、物流服务质量:物流企业对用户提供服务,使用户满意的程度。
16、供应物流: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
要实现流通加⼯的合理化,主要应从以下⼏个⽅⾯加以考虑: 1.加⼯和配送结合 就是将流通加⼯设置在配送点中。
⼀⽅⾯按配送的需要进⾏加⼯,另⼀⽅⾯加⼯⼜是配送作业流程中分货、拣货、配货的重要⼀环,加⼯后的产品直接投⼊到配货作业,这就⽆需单独设置⼀个加⼯的中间环节,⽽使流通加⼯与中转流通巧妙地结合在⼀起。
同时,由于配送之前有必要的加⼯,可以使配送服务⽔平⼤⼤提⾼,这是当前对流通加⼯做合理选择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泥等产品的流通中已经表现出较⼤的优势。
2.加⼯和配套结合 "配套"是指对使⽤上有联系的⽤品集合成套地供应给⽤户使⽤。
例如,⽅便⾷品的配套。
当然,配套的主体来⾃各个⽣产企业,如⽅便⾷品中的⽅便⾯,就是由其⽣产企业配套⽣产的。
但是,有的配套不能由某个⽣产企业全部完成,如⽅便⾷品中的盘菜、汤料等。
这样,在物流企业进⾏适当的流通加⼯,可以有效地促成配套,⼤⼤提⾼流通作为供需桥梁与纽带的能⼒。
3.加⼯和合理运输结合 我们知道,流通加⼯能有效衔接⼲线运输和⽀线运输,促进两种运输形式的合理化。
利⽤流通加⼯,在⽀线运输转⼲线运输或⼲线运输转⽀线运输等这些必须停顿的环节,不进⾏⼀般的⽀转⼲或⼲转⽀,⽽是按⼲线或⽀线运输合理的要求进⾏适当加⼯,从⽽⼤⼤提⾼运输及运输转载⽔平。
4.加⼯和合理商流结合 流通加⼯也能起到促进销售的作⽤,从⽽使商流合理化,这也是流通加⼯合理化的⽅向之⼀。
加⼯和配送相结合,通过流通加⼯,提⾼了配送⽔平,促进了销售,使加⼯与商流合理结合。
此外,通过简单地改变包装加⼯形成⽅便的购买量,通过组装加⼯解除⽤户使⽤前进⾏组装、调试的难处,都是有效促进商流的很好例证。
5.加⼯和节约结合 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减少耗费是流通加⼯合理化重要的考虑因素,也是⽬前我国设置流通加⼯并考虑其合理化的较普遍形式。
对于流通加⼯合理化的最终判断,是看其是否能实现社会的和企业本⾝的两个效益,⽽且是否取得了效益。
流通加工在配送作业中的意义摘要:一、引言二、流通加工的定义和作用三、流通加工在配送作业中的意义四、流通加工的应用案例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在现代物流系统中,流通加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影响着产品的质量,还关系到整个配送作业的效率。
那么,什么是流通加工?它在配送作业中又有哪些意义呢?二、流通加工的定义和作用流通加工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对产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改装、包装等作业,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或提高商品价值的加工方式。
流通加工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高商品的附加值:通过加工,可以使商品更具吸引力,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适应市场需求: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对商品进行定制化、差异化加工,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喜好。
3.提高配送效率:流通加工可以减少配送过程中的损耗,降低物流成本。
三、流通加工在配送作业中的意义1.提高配送效率:流通加工可以在源头上解决产品尺寸、形状等问题,使产品更容易运输,降低物流成本。
2.降低库存成本:通过流通加工,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的生产和库存,减少企业的库存压力。
3.提高产品质量:流通加工可以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确保消费者手中的产品质量。
4.提升品牌形象:通过流通加工,可以提升产品的包装和形象,从而提高品牌知名度。
四、流通加工的应用案例1.食品行业:对新鲜水果进行清洗、包装、贴标等加工,提高商品的附加值。
2.家居行业:对家具进行组装、调试等加工,确保消费者收到的是完整、无故障的产品。
3.电子产品:对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进行包装、防震处理,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五、结论总之,流通加工在配送作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流通加工,企业可以提高配送效率、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