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4章第1节单细胞生物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48 KB
- 文档页数:4
苏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单细胞生物》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中的内容,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多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打下基础。
主要是以草履虫为例,详细介绍了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同时也提及了其他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衣藻等,使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多样性有一定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认识到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引导学生关注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2.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1.草履虫的应激性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2.理解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对生物知识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相对较弱。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实验法: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池塘中生物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池塘中有哪些生物?这些生物都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吗?2.提问:在自然界中,有没有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学案【学习目标】1. 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 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3. 熟练临时装片的制作及显微镜的使用,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草履虫的运动及形态结构。
【重点难点】重点: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难点: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草履虫的运动及形态结构。
【新知探究】探究任务一: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自主探究:1.观察教材P66图2-19,图中生物的身体都是由个细胞构成的,因而称为。
2.结合教材P67“观察草履虫”,回答下列问题:(1)从草履虫培养液的层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用观察草履虫。
(2)盖上盖玻片,在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若草履虫运动过快,可以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再盖上盖玻片。
(3)要想清楚地观察到草履虫的纤毛,显微镜的视野应调得(填“暗”或“亮”)些。
合作交流:以草履虫为例,简单说明单细胞生物是怎样依靠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的?探究任务二: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68最后一段文字: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是有利的方面,如,二是有害的方面,如等。
合作交流: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
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赤潮引起的危害很多,如大量赤潮生物集聚于鱼类的鳃部,是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赤潮生物死亡后,藻类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鱼类吞食大量有毒藻类;赤潮发生后,除海水变成红色外,同时海水的pH 值也会升高,黏稠度增加,非赤潮藻类的浮游生物会死亡、衰减;赤潮藻也因爆发性增殖、过度聚集而大量死亡。
引起赤潮的原因很多,一般以为是由于水不流动、富营养化、日照量增大和水温上升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教学设计表活动设计媒体使用及分析教师精心设计微课内容,布置任务,并发放给学生,学生完成视频的观看并完成导学案课时作业部分的内容;教师通过批改作业的统计功能及时汇总观看结果,了解学生对作业的完成和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内容,完成课前预习作业,可以将遇到的疑难困惑,发送到云平台上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
让学生按照所要完成的目标,学习草履虫结构与生理活动特点、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微课程,借助班级空间教育云平台进行质疑和讨论,抓住了纠正错误的最佳时机。
教师可全面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收集学生提出的疑问和有价值的问题。
将学习资源发送到学生端,学生遇到问题可以重复观看,根据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性学习。
学生在作业平台输入课前预习内容的填空答案,电脑自动检查,把每个人的预习情况直接反馈给教师,让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
课上先播放草履虫形态结构与生理活动特点的视频,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模式进行讨论,完成草履虫结构和功能的填图。
学生把答案拍照发送到云平台,教师挑选每个小组的例子让学生进行互评,师生之间互相评价,总结出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得出结播放草履虫的视频让学生对于草履虫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利于学生对草履虫结构和功能的记忆和理解。
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通过拍照提交到云平台,教师能选出学生典型答案投在大屏幕上,便于学生分析,讨论,查找不足。
教师通过使用平板的互动课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播放小视频,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对人类既有利也有弊。
师生共同分析赤潮形成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排放污水中的无机盐是引发赤潮的根本原因。
教师利用教学一体机,向学生机发送习题,学生在学习机上答题完毕后提交学生的习题答案直接由互动课堂平台检查,并且生成课堂报告,明确地看出学生在哪个知识点上存在不足,以及哪名同学这节课的内容掌握的不够好。
然后教师可以做出有针对性的讲解。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第一节单细胞生物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在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就提到——除了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本节内容又是在学习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之后开始的,所以与细胞相关的知识是本节学习内容的知识基础。
而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同学们并不熟悉,也不知道它是怎样进行生命活动的,更不了解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是如何反应的。
这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学生能否说出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能否说出草履虫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过程,能否使用显微镜观察到草履虫,能否设计和进行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的实验。
据此教师可进行如下教学设计:1.利用草履虫模型,让学生自学,并对图说出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2.提出单细胞动物——草履虫是如何完成吃喝拉撒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从而理解草履虫怎样进行消化、吸收、排遗、排泄等生命活动过程。
3.在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的实验中,加强对显微镜使用的指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在体会草履虫对不同刺激作出的反应时,理解草履虫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
2.说出单细胞生物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过程。
3.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能力目标:1.通过对草履虫“吃喝拉撒”的猜想和交流,培养推理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的实验,学会科学探究,加强显微镜的熟练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模型学习和“吃喝拉撒”的猜想、合作学习,增强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实验,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教学难点: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课前准备1.草履虫模型每组一个。
2.采集、培养好草履虫。
准备好“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所需的实验器材。
单细胞生物【教学目标】1.学生观察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
2.学生观察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3.举例说明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教学重难点】1.学生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通过学生实验、利用资料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等完成。
2.举例说明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通过学生自我设计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完成。
【教学设计】教学材料: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滴管、载玻片、盖玻片、牙签、水槽、脱脂棉纤维、5%蔗糖溶液、红墨水、牛肉汁、食盐、清水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谈话法、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言:老奶奶做针线活最头痛的就是穿针了,因为缝衣针的针孔非常小,要把细线穿引过来确实是件难事。
但对于某些微小的生物来说,缝衣针的针孔如同巴黎的凯旋门,高大宽敞,出入自如,它们就是单细胞生物。
请阅读《形形色色的单细胞生物》,举例说出一些单细胞生物。
大家即将看到的就是单细胞生物的一种——草履虫,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观察时注意它们的外形和运动方式。
学生观看,形成初步认识。
在同学们面前的培养液中就有许多的草履虫,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它们是采集和培养来的。
播放录像资料。
草履虫就这样来到了我们的面前,你们看到了吗?学生:(没有)这说明它们很小,凭肉眼难以看到,要用显微镜观察。
现在,每组同学桌上都有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脱脂棉纤维,同学们可以利用这些实验材料,亲自操作.(演示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法,并说明实验注意事项:使用玻璃器皿时动作要规范,不要有碰撞的声音;使用显微镜时按要求正确、规范地操作;还要注意实验卫生,不要污染实验台。
)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
每一组同学都观察得很认真,现在一起来交流一下,我们所看到的草履虫具有什么样的外形和运动方式?学生交流得出结论:外形象倒转的草鞋底,旋转向前运动。
草履虫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想一想:这一个细胞有一些什么样的结构?各部分结构使草履虫具有那些生命活动特征呢?请看资料。
教学环节教师教授活动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首先让学生回忆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什么构成的,然后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部分单细胞生物,例如: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之后问学生上图所示的这些生物有的生活在池塘中,有的飘浮在空气中,有的附着在物体的表面,但是我们却看不见它们,这是为什么呢?仔细观察它们的形态结构,你能找出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吗?让学生通过观察引出课题单细胞生物板书本节课标题:单细胞生物学生回答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并观察课件中的图片。
学生可能回答:看不见是因为它们个体太小,共同点是都有一个细胞核,都有细胞质,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等等。
让学生回忆生物体的组成,为本节课学习单细胞生物打好基础,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直观形象地展示部分单细胞生物的图片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身边的单细胞生物图片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生物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
阅读教材首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51-52页内容,找到草履虫的生活环境、形态大小、结构功能及生殖方式,并要求学生在教材上做标注。
板书草履虫生活环境、形态大小、结构功能及生殖方式。
之后提问,让学生自己说出问题的答案并用多媒体展示。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找出草履虫的生活环境、形态大小、结构功能及生殖方式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草履虫一般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或水沟中,体长为150~300μm,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全身自主学习组织学生阅读教材52页内容,找到变形虫的生活环境、大小、形态结构及伪足的形成和功能,并要求学生在教材上做标注。
板书变形虫生活环境、大小、形态结构及伪足的形成和功能。
之后提问,让学生自己说出问题的答案并用多媒体展示。
布满纤毛。
结构包括伸缩泡、细胞核、食物泡、纤毛、口沟、细胞质、表膜、胞肛,是分裂生殖的。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找出变形虫的生活环境、大小、形态结构及伪足的形成和功能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单细胞生物-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什么是单细胞生物;2.掌握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3.了解不同类型的单细胞生物的生存方式、特点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1.什么是单细胞生物;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3.单细胞生物的生存方式、特点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1.区分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2.理解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不同之处;3.认识不同类型的单细胞生物。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1.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物?2.引导学生分别列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例子。
(二)学习1. 什么是单细胞生物?1.给学生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特征。
2.通过简单的视频和PPT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1.给学生展示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
2.通过对比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基本特征(细胞核、细胞膜等),让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3. 不同类型的单细胞生物1.通过教材和PPT等方式,介绍不同类型的单细胞生物:细菌、蓝藻、原藻等;2.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特征、生存方式、特点和应用。
(三)巩固1.提出问题:人们为什么要研究单细胞生物?2.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网络查询等方式,找出不同类型单细胞生物的应用领域。
(四)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单细胞生物在医学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应用。
五、教学评估1.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2.在课堂上布置的问答环节,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情况;3.给学生提供一些课后阅读材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展示。
六、教学资源1.教材: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多媒体资源:PPT等互联网资源;3.视频资源:优酷、爱奇艺等网络资源。
七、板书设计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表达方式细胞和体液组织器官和系统繁殖方式孢子和分裂繁殖器官生存方式细胞核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细胞膜扁平或缺乏具有细胞壁和膜八、教学体会本节课是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和应用,以及区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不同之处。
第1节单细胞生物1.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学生会应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3.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和实验,提高自身的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4.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5.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体验生命存在的美。
创新点和实践点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电脑网络等工具自主学习。
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难点: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课前准备教师:自制校园网网页、演示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材料、幻灯机、投影仪。
说明:演示实验材料装置为:取一段软胶管作为支架,用50╳50╳2(mm)的玻璃板将软胶管压紧后用透明胶带将四周黏牢,即为扁平水槽。
将草履虫培养液滴入水槽。
将水槽插入幻灯机的插片架上进行演示。
则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清晰可见。
学生:自编的小品、计算机操作能力。
说明:小品的内容最好是人得了某些由单细胞生物寄生而引起的疾病。
他到医院就诊时发生了……。
例如:疟疾。
(教师提前布置)。
最后提出问题:该病的病因是什么?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组织教学,情境教学设计一、导入表演小品;在小品的最后提出问题;操作电脑到校园网上查找、学习有关单细胞生物的常识,从而解决问题。
与学生一起欣赏小品;并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引导、帮助学生使用电脑;解决问题。
二、学习新知解决问题观察教师演示的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提出问题。
演示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A.草履虫的结构;B.草履虫的生活。
实验操作,观察显微镜下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操作电脑查找和学习有关草履虫生活方面的知识,交流汇报。
讲述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引导、鼓励学生利用实验仪器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利用电脑网络解决问题。
三、小结巩固新知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