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书目著录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数据(MARC)处理细则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数据(MARC)处理细则前言本手册为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数据处理细则的简化版,主要使用对象是本系统内初期建立中文图书机读目录的工作人员。
本文编写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普通图书著录规则》(GB3792.2)为依据,同时参照了《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相关内容及《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6年出版)等文献。
机读目录格式是以《中国机读目录格式》(WH/T0503-96)为依据,并按字段标识号顺序叙述。
本手册未做详细叙述的部分请参照上述所列的国家及国际标准。
填写各功能块的信息源著录信息源来自文献本身,如文献本身信息不足时,可参考其它资料。
取自文献本身以外的著录信息或编目员自拟的著录信息均须加方括号。
与所著录文献具有永久性联系的信息源优先于仅有临时性联系或易失的信息源。
中文图书著录项目的规定信息源如下:著录项目规定信息源书名与责任说明项书名页或版权页、封面版本项版权页或书名页、封面、出版说明等处出版发行项版权页或书名页、封面、出版说明等处载体形态项整部图书及附件丛书项整部图书附注项任何信息源标准编号与获得方式项任何信息源常用名词术语1、字段:由字段标识符标识的被定义的字符串,它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子字段。
2、可变长安段:长度不定的字段,字段长度因字段描述的内容不同而变化。
3、固定长字段:长度固定的字段,字段长度不因字段描述的内容不同而变化。
4、必备字段:机读目录必需具有的字段。
5、可重复性:表示字段可以在一条机读目录中重复使用。
6、字段标识符:用于识别各个字段的三位数字,也称字段号。
7、字段指示符:与变长字段联用的字符,形式为数字或字母。
提供有关字段内容、字段间的关系等及一些附加信息。
8、子字段:字段内所定义的数据单元。
9、子字段标识符:由两个字符组成的代码,用以识别变长字段中的不同子字段。
CALIS中文图书著录细则说明总则著录信息源著录用文字书目数据录入原则记录头标区0XX标识块001记录控制号010国际标准书号(ISBN)011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091统一书刊号1XX编码信息块100一般处理数据101文献语种102出版国别105编码数据字段:专著性文字资料106编码数据字段:文字资料-形态特征110编码数据字段:连续出版物2XX著录信息块集中著录与分散著录的原则200题名与责任说明项205版本项207资料特殊细节:连续出版编号210出版、发行项215载体形态项225丛编项3XX附注块4XX连接款目块5XX相关题名块6XX主题分析块7XX知识责任块801数据来源字段附录:文献类型面主题词表————————————————————————————————关于CALIS中文图书著录细则的说明自2000年3月开展CALIS联机编目示范计划以来,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一个拥有130万条书目数据和260万条馆藏记录的机读书目数据库已经初具规模。
但是,由于联机编目开始之初,各成员馆对MARC格式的理解不同,所依据的著录标准不同,使用的编目软件不同等原因,造成了联合目录数据库中一些书目数据不够规范统一、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重复数据,其中又以中文图书的情况较为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员馆的使用。
CALIS中文图书著录细则就是为规范CALIS联合目录中文图书书目记录而制定。
它依据ISBD(M)、《CALIS联机合作编目手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目的是为参加联机编目的各成员馆提供编制书目记录的统一规定和较为规范的参照和依据,以确保联合目录数据库的质量。
CALIS中文图书著录细则是在CALIS中文文献著录原则的基础上制定而成,针对的是中文图书的著录,对中文图书编目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做了具体的规定,为了方便编目员的使用,该细则以MARC字段为纲,将文献著录规则与机读目录格式结合起来加以叙述,力求规则简明、准确,范例典型、清晰,便于编目员随时查考。
知识点汇总第一章1、信息组织的定义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依据信息体自身的属性特征,信息工作者或用户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和技术,将杂乱无章的信息整理成为有序的信息集合的活动和过程.2、信息组织的原理基本原理:如果有若干自然状态的无序信息资料,将这些信息资料按照某种属性特征排列成一个序列,并且需要使用信息资料的用户能将自己的需求转换成相应的信息资料属性特征,并在排列后的信息资料序列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信息组织由信息著录标引(信息描述揭示)和信息序化两个工作环节组成。
3、信息组织的内容一般而言,信息组织包括四项内容。
1。
信息筛选(甄别有用信息,剔除无用信息)2.信息分析(对信息的内外部特征进行细化、挖掘、加工整理并归类)3.信息描述与揭示(对信息资源的部分主题内容、形式特征及物质形态等描述维度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过程)4。
信息整序与存储(按照一定的格式和顺序存储在特定的载体中)4、信息组织的类型按信息的认识层次划分,信息组织有三种类型1.语法信息组织(研究语言符号之间的形式范畴的结构规则,如:字顺法、代码法、地序法、时序法)2.语义信息组织(研究信息的内容特征的组织方法,如:分类法、主题法)3。
语用信息组织(研究环境与使用者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信息群,如:权重值信息组织法、概率组织法)5信息组织的作用控制整序提升品质传播利用节约成本第二章1、熵(entropy)最早是热力学上的一个符号,是一种测量在动力学方面不能做功的能量综述。
熵指的是混乱的程度,负熵是物质系统有序化、组织化、复杂化状态的一种量度。
香农第一次将“熵”引入到信息论中,在信息论中,“熵”可以用作某件事不确定度的量度.信息量越大,体系结构越规则,功能越完善,熵就越小.利用熵的概念,可以从理论上研究信息的计量、传递、变换、存储等活动。
学术界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信息即负熵”。
2、逻辑学原理在信息组织中的应用概念之间的关系(图略):相容关系同一关系:是指有相同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著录与格式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RBR) (/VII/s13/frbr/frbr.htm)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s) (/VI/3/nd1/isbdlist.htm)简明UNIMARC书目格式(/VI/3/p1996-1/concise2.pdf) UNIMARC手册:规范格式(/VI/3/p2001/guideindex.htm)MARC 21官方网站(/marc/)JAPAN/MARC格式(http://www.ndl.go.jp/jp/library/data/jmarc.pdf) JAPAN/MARC(UNIMARC版) (http://www.ndl.go.jp/jp/library/data/ndlunim arc.pdf)OCLC书目格式与标准(/asiapacific/zhcn/bibformats/d efault.htm)CALIS编目中心业务文件(/calis/lhml/lhml.asp?fid= FA0307&class=2)中科院联合编目系统标准与规范(http://159.226.100.141/Union/user_info.js p)分类、主题与著者号中国图书馆分类法(http://202.196.16.22/reaguide2/clc/index.asp)中图法(四版)查询系统(/tools/ztf/)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简本(130页; PDF文件)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catdir/cpso/lcco/lcco.html)杜威十进分类法(DDC) (/dewey/resources/summaries/ default.htm)国际十进分类法(UDC) (/outline/outline.htm)ACM计算分类法(/class/1998)数学主题分类法(MSC) (/msc)物理与天文学分类法(PACS) (/PACS/)光学分类与标引体系(OCIS) (/pubs/ocis/)日本十进分类法(NDC新订9版) (http://www.asahi-net.or.jp/~ax2s-kmtn/ref /ndc/ndc.html)日本国会图书馆分类表(NDLC) (http://www.ndl.go.jp/jp/library/data/ndl_ndl c.html)美国国会图书馆标题表(LCSH) (/lcshdb/inde x.cgi)医学主题词表(MeSH) (/mesh/meshhome.html)日本国会图书馆件名标目表(NDLSH) (http://www.ndl.go.jp/jp/library/data/n dl_ndlsh.html)克特著者号码表(http://librarian.or.kr/reference/mark/cutter1.htm)LC克特表(/crs/cutr0001.htm)书目资源美国国会图书馆规范库()美国国会图书馆目录()美国国会图书馆Z39.50网关(/z3950/)OCLC Open WorldCat (/worldcat/open/tryit/) RedLightGreen ()加拿大国家目录(http://amicus.collectionscanada.ca/aaweb/aalogine.htm)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目录(.au/)澳大利亚图书馆搜索(.au/apps/kss)不列颠图书馆集成目录(/)英国Copac联合目录(/copac/)德国图书馆Z39.50网关(http://z3950gw.dbf.ddb.de/)德国卡厄斯鲁尔虚拟目录KVK (http://www.ubka.uni-karlsruhe.de/hylib/en/ kvk.html)法国联合目录(fr.bnf.fr/accdis/accdis.htm)日本国会图书馆目录(http://opac.ndl.go.jp/)日本NACSIS联合目录(文本版: http://webcat.nii.ac.jp)(图形版: http://webcatplus.nii.ac.jp)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搜索(http://www.nl.go.kr/nlmulti/search/broad_search/search/search_brief.ph p?lang_mode=c1)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res/index.ht m)(“浏览”方式可兼查规范记录)CALIS公共目录检索系统(/)台湾地区图书联合目录(.tw/screens/opac_menu.htm l)另请参见:Z39.50相关信息链接(/4829892.html)编目研讨信息源(/4763872.html)最佳编目参考网站(/4049985.html)西文编目网络在线资源/ 新陆(/4595072.ht ml)一.外来数据源1. 国会图书馆书目数据库(/)该数据库权威且数据量大,目前记录总量达1700多万。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GB/T 12451-200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的内容和选取规则及印刷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为在出版过程中的图书编制书目数据。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792. 2-1985 普通图书著录规则GB/T 3860-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GB/T 5795-2002 中国标准书号(eqv ISO 2108:1992)GB/T 9999-2001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GB/T 12450-2001 图书书名页(eav ISO 1086:1991)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图书在版编目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简称CIP)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编制有限的书目数据的工作。
3.2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CIP data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编制,并印制在图书上的书目数据。
3.3 主题词检索点subject access point标引图书内容的主题,并用以检索图书的规范化的词或词组。
3.4 分类检索点classifying access point依据图书分类法,标引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或其他特征,并用以检索图书的分类代码。
4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内容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内容分为著录数据和检索数据两个部分。
4.1 著录数据是对图书识别特征的客观描述。
包括6个著录项目:书名与作者项、版本项、出版项、丛书项、附注项、标准书号项。
4.1.1 书名与作者项a)正书名;b)并列书名;c)其他书名信息;d)第一作者;e)其他作者。
4.1.2 版本项a)版次及其他版本形式;b)与本版有关的作者。
4.1.3 出版项a)出版地;b)出版者;c)出版时间。
4.1.4 丛书项a)正丛书名;b)并列丛书名;c)丛书主编;d)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e)丛书编号;f)附属丛书名。
中文图书编目系列讲义之一CNMARC格式及数据著录前言图书目录是反映馆藏、指导阅读、检索图书的工具。
它记录图书的书名、作者、出版、内容与收藏等情况。
按形式分有:卡片目录、书本式目录和机读目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编制机读目录已成为现代图书馆一项新的、重要的业务工作,它是实现图书馆工作自动化的基础。
MARC(即Machine readable catalogue的英文缩写)就是机读目录,也称机器可读目录,是计算机编目的产品。
它是以代码形式和特定格式结构记录在计算机存储载体上,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并编辑输出文献信息的目录形式。
凡遵循ISBD(国际标准书目著录)标准、以ISO2709格式存储的MARC数据,能够被标准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所采用,就能实现网络环境下文献书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
图书编目既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又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各图书馆为了加快新书上架速度,满足广大读者对文献知识信息的需求,提高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又能减员增效,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图书经销商提供MARC数据。
出版社、图书经销商具有得天独厚的掌握图书资源的条件,能以最快的速度、以最准确的方式为我们的客户--图书馆提供MARC数据, 这种横向书目资源的整合,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广大读者对图书信息的急切需求,这是我们在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中不可懈怠的任务和责任。
拥有丰富的、有一定学科文献覆盖面的书目信息,也使得各图书馆可以方便地对图书进行多途径查重及进行选购,极大地提高图书的采购效率和图书利用率。
目次简介MARC及MARC格式一、MARC记录结构1、记录头标2、目次区(略)3、数据字段区二、CNMARC数据字段著录0XX 标识块(001、010字段)1XX 编码信息块(100、101、102、105、106字段)2XX 著录信息块(200、205、210、215、225字段)3XX 附注块(300、304、305、306、311、312、314、324、327、393字段)4XX 连接款目块(410、423字段)5XX 相关题名块(500、510、512、513、516、517、518字段)6XX 主题分析块(600、601、602、604、605、606、607、610字段)7XX 知识责任块(701、702、711、712、730字段)8XX 国际使用块(801字段)9XX 国内使用块(本地使用块)(905字段)三、附录1、国内出版地代码2、文献类型(形式复分)常用主题词(6xx@j)3、CNMARC记录样例4、名词术语解释5、书目数据录入原则6、著录信息源MARC记录,简称记录。
中国机读目录格式(CNMARC)【记录头标】记录头标是按照ISO 2709的规定设立的。
它包括处理记录时可能需要的有关记录的一般性信息。
整个头标区固定为24个字符长,由固定长数据元素组成,这些数据元素通过字符位置来标识。
固定长数据一览表数据元素名称字符数字符位置(1)记录长度 5 0-4(2)记录状态 1 5(3)执行代码 4 6-9(4)指示符长度 1 10(5)子字段标识符长度 1 11(6)数据基地址 5 12-16(7)记录附加定义 3 17-19(8)地址目次结构 4 20-23(1)记录长度:………………………………头标区…………5个十进制数。
右边对齐,不足5个数字时用零补齐。
本域由软件产生,用户不能修改。
(2)记录状态:………………………………头标区…………代码:c=修改过的记录d=删除的记录n=新记录o=曾为较高层次记录p=曾为不完整的预编记录(3)执行代码:………………………………头标区…………(a)记录类型,1字符代码:a=印刷的文字资料b=手稿性的文字资料(b)书目级别,1字符代码:m=单行本─专著或多卷集。
s=连续出版物─连续发行并趋向无限期连续发行的出版物。
a=分析性资料─物理上包含在另一种资料里的一种资料,它是另一种资料的组成部分。
c=汇编性著作─人为配套的著作集。
(c)层次等级代码,1字符:表示记录和其它记录有层次连接关系,说明在层次中的相对位置以及记录与同一文件中其它记录的从属关系。
代码:空格=层次关系未定0=无层次关系1=最高层记录2=低层次记录(在最高层以下的记录)(d)未定义,空格(4)指示符长度:………………………………头标区…………表示指示符长度的1位十进制数字,CN-MARC格式为2。
用户不可修改。
(5)子字段标识符长度:………………………………头标区…………表示子字段标识符长度的1位十进制数字,CN-MARC格式为2。
用户不可修改。
(6)数据基地址:………………………………头标区…………占5个字符位,用十进制数表示。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简称国际图联(IFLA)成立于1927年,1971年,IFLA正式在荷兰的海牙注册,总部设在荷兰国家图书馆——皇家图书馆内。
IFLA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的、非营利的国际性组织,代表全世界图书馆、信息服务机构和读者的利益。
IFLA的宗旨是促进图书馆事业所有领域,包括书目、信息服务、人员培养等各方面的国际了解、协作、讨论、研究和发展。
IFLA的目标是促进高标准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的提供;鼓励对优质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的价值的了解;代表全世界会员的利益。
该会具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A级顾问资格,是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准会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国际标准组织((ISO)观察员,国际图书委员会委员;同时和国际文献工作联合会(FID)、国际档案理事会(ICA)以及其他世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
其促进图书馆学和目录学领域的力量与合作的协调,进行国际间图书馆合作的研究,提出图书馆合作的建议,促进各国图书馆和文献服务的合作,并在部分领域开展标准化工作。
IFLA制订的《国际标准书目著录》系列包括以下标准《国际标准书目著录(总则)》(ISBD(G))、《国际标准书目著录(专著)》(ISBD(M))、《国际标准书目著录(连续出版物)》(ISBD(S))、《国际标准书目著录(非书资料)》(ISBD(NBM))、《国际标准书目著录(古籍)》(ISBD(A))、《国际标准书目著录(地图资料)》(ISBD(CM))、《国际标准书目著录(印刷乐谱)》(ISBD(PM))IFLA最主要通过两大途径发挥作用:一种是通过每两年召开一次理事会和每年召开一次国际图联大会讨论国际图书馆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另一种途径是为发展图书馆事业制定各项规划。
IFLA的规划活动分为两种:一种是发展规划,另一种是核心计划。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一览
作者: cat wizard2005-07-06
现在有效的“国际标准书目著录”共九种,依字顺分别是:
ISBD (A) 古籍
ISBD (CM) 测绘资料
ISBD (CR) 连续性资源,取代ISBD (S) 连续出版物
ISBD (Component Parts) 组成部分
ISBD (ER) 电子资源,取代ISBD (CF)计算机文档
ISBD (G) 总论
ISBD (M) 专著
ISBD (NBM) 非书资料
ISBD (PM) 印刷乐谱
以下以首次出版年为序,分别列出各ISBD出版及历次修订信息,有电子版者提供链接。
标有“*”者为目前有效的ISBD。
新千年ISBD系列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凡尚未出修订版者,目前均在修订中,部分有征求意见稿电子版链接。
* 专著:
ISBD (M):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 for Mon ographic Publications
1974第1标准版
1978第1标准修订版
1987修订版
2002修订(PDF文件:/VII/s13/pubs/isbd_m0602.pdf)
连续出版物:
ISBD (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 for Serial s
1974初版
1977第1标准版
1988修订版
2002被ISBD (CR)取代
*连续性资源:
ISBD (CR):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 for Seri als and Other Continuing Resources
2002根据ISBD (S)修订初版(PDF文件:/VII/s13/p ubs/isbdcr-final.pdf)
* 总则:
ISBD (G): General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
1977初版
1992修订版(HTML文件:/VII/s13/pubs/isbdg.htm)2004版(PDF文件:/VII/s13/pubs/isbdg2004.pdf)*测绘资料
ISBD (CM):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 for Car tographic Materials
1977初版
1987修订版(PDF文件:/VII/s13/pubs/CM1987ed.pd f)
2004修订征求意见稿(PDF文件:/VII/s13/pubs/ISB D(CM)_21Dec04.pdf)
*非书资料
ISBD (NBM):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 for N on-Book Materials
1977初版
1987修订版(PDF文件:/VII/s13/pubs/ISBDNBM_se
pt28_04.pdf)
准备修订中
*乐谱
ISBD (PM):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 for Prin ted Music
1980初版
1991修订2版(PDF文件:/VII/s13/pubs/ISBDPM_N ov10_2004.pdf)
目前正在修订
*古籍
ISBD (A):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 for Older Monographic Publications (Antiquarian)
1980初版
1991修订2版(HTML版:/VII/s13/pubs/isbda.htm)目前正在修订
*组成部分
Guidelin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SBDs to the Description of Component Parts
1988初版
2003修订(PDF文件:/VII/s13/pubs/Component_Part s_final.pdf)
计算机文档
ISBD (CF):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 n for Com puter Files
1990由ISBD (NBM)分出初版
1997为ISBD (ER)取代
*电子资源
ISBD (ER):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 for Elec tronic Resources
1997根据ISBD (CF)修订初版(HTML文件:/VII/s 13/pubs/isbd.htm)
2004修订征求意见稿(PDF文件:/VII/s13/guide/isb der_ww2-1-04.pdf)
参见:
ISBD修订组主页:IFLA--Cataloguing Section--ISBD Review Group
更新(2005/7/10)
Z君质疑ISBD (Component Parts) 组成部分不属于ISBD,这是不确的。
因
为在ISBD家族中,“组成部分”为其中一员,只是其全名为“Guidelines fo
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SBDs to the Description of Component Part s”,并无ISBD(CP)的说法。
我之所以折中而用了ISBD(Component Parts),是因为2000年以来出版的三部编目教材(段明莲《文献信息资源编目》、王松林《信息资源编目》、杨玉麟《信息描述》)均有ISBD(CP),其全称为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 raphic Description for Component Parts,1982年。
或许是现1988、2003的Guidelines...的前身?为何在ISBD家族页面没有说明?一整天自己的博客无法正常访问,倒是管理界面可以,故而在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