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发酵及工艺流程
- 格式:ppt
- 大小:559.00 KB
- 文档页数:18
谷氨酸生产工艺流程一、前期准备工作1. 确定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要求;2. 筛选原料供应商,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稳定性;3. 筛选合适的微生物菌种,进行培养和筛选。
二、谷氨酸发酵过程1. 发酵罐的选择:根据生产规模确定发酵罐的大小,通常采用不锈钢或玻璃钢材质;2. 发酵基质制备:将筛选好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水进行搅拌均匀;3. 调节基质pH值:将基质加热至70℃,并加入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或酸性物质(如硫酸)进行调节,使pH值控制在6-7之间;4. 加入微生物菌种:将培养好的微生物菌种加入到发酵罐中,并进行搅拌均匀;5. 发酵过程控制:控制温度、搅拌速度、通气量等参数,以保证微生物菌种正常生长和代谢活动;6. 监测谷氨酸产量:通过取样分析,监测谷氨酸的产量和质量;7. 终止发酵过程:当谷氨酸产量达到预定值或微生物菌种生长停止时,终止发酵过程。
三、分离提纯过程1. 发酵液初步处理:将发酵液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杂质和微生物菌体;2. 降解蛋白质:采用酶解剂(如蛋白酶)对发酵液进行降解蛋白质,使谷氨酸与其他成分分离;3. pH值调节:通过控制pH值,使谷氨酸在溶液中处于稳定状态;4. 谷氨酸萃取: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或有机溶剂等方法对谷氨酸进行萃取和分离;5. 谷氨酸精制:通过再结晶、洗涤等工艺对萃取得到的谷氨酸进行精制。
四、包装储存1. 调整产品质量指标:根据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意见,调整产品的颜色、味道、纯度等指标;2. 包装: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方式,对谷氨酸进行包装;3. 储存:将包装好的谷氨酸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仓库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五、质量控制1. 原料质量控制:对原料进行严格筛选和检验,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稳定性;2. 发酵过程控制: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的温度、pH值、搅拌速度等参数,保证微生物菌种正常生长和代谢活动;3. 谷氨酸产量监测:通过取样分析,监测谷氨酸的产量和质量;4. 分离提纯过程控制:通过控制pH值、温度等参数,保证谷氨酸在分离和提纯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5. 产品质量检验:对成品进行严格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用户要求。
谷氨酸的发酵制备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谷氨酸的发酵制备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菌种的选育。
从自然界中筛选高产谷氨酸的菌株,如谷氨酸棒杆菌、黄色短杆菌等。
⾕氨酸的发酵和提取⼯艺综述综述:⾕氨酸的发酵与提取⼯艺第⼀部分⾕氨酸概述⾕氨酸⾮⼈体所必需氨基酸,但它参与许多代谢过程,因⽽具有较⾼的营养价值,在⼈体内,⾕氨酸能与⾎氨结合⽣成⾕氨酰胺,解除组织代谢过程中所产⽣的氨毒害作⽤,可作为治疗肝病的辅助药物,⾕氨酸还参与脑蛋⽩代谢和糖代谢,对改进和维持脑功能有益。
另外,众所周知的⾕氨酸钠盐即味精有很强烈的鲜味,是重要的调味品。
1996、1997、1998年味精年产量分别为55.0万吨、56.64万吨、59.03万吨。
尽管如此,我国⼈均年消耗味精量还只有400g左右,⽽台湾省已达2000g。
因此,中国将是世界上最⼤的潜在味精消费市场,也就是说,味精⽣产会稳步发展。
这也意味着⾕氨酸的⽣产不断在扩⼤[1]。
⾕氨酸⽣产⾛到今天就⽣产技术⽽⾔已有了长⾜进步,⽆论是规模还是产能都今⾮昔⽐,与此同时各⼚家还在追求完美, 这是⾏业进步的动⼒,也是⽣存之所需。
实际上⽣产⼯艺是与时俱进的,没有瑕疵的⼯艺是不存在的。
如:配⽅及提取⽅法现在是多种多样,有单⼀⽤纯⽣物素的,也有⽤⽢蔗糖蜜加纯⽣物素的, 还有加⽟⽶浆⼲粉或麸⽪⽔解液及⾖粕⽔解液等等;提取⽅法有:等电-离交、等电-离交-转晶、连续等点-转晶等等[2]。
本综述简述⾕氨酸⽣产的流程及发酵机制,着重介绍⾕氨酸的提取⼯艺。
第⼆部分⾕氨酸⽣产原料及其处理⾕氨酸发酵的主要原料有淀粉、⽢蔗糖蜜、甜菜糖蜜、醋酸、⼄醇、正烷烃(液体⽯蜡)等。
国内多数⾕氨酸⽣产⼚家是以淀粉为原料⽣产⾕氨酸的,少数⼚家是以糖蜜为原料进⾏⾕氨酸⽣产的,这些原料在使⽤前⼀般需进⾏预处理。
(⼀)糖蜜的预处理⾕氨酸⽣产糖蜜预处理的⽬的是为了降低⽣物素的含量。
因为糖蜜中特别是⽢蔗糖蜜中含有过量的⽣物素,会影响⾕氨酸积累。
故在以糖蜜为原料进⾏⾕氨酸发酵时,常常采⽤⼀定的措施来降低⽣物素的含量,常⽤的⽅法有以下⼏种:(1)活性炭处理法; (2)⽔解活性炭处理法;(3)树脂处理法。
谷氨酸发酵的工艺流程
《谷氨酸发酵的工艺流程》
谷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
发酵工艺是生产谷氨酸的主要方法之一,下面将介绍谷氨酸发酵的工艺流程。
1. 选择菌株:选择适合发酵生产的菌株是谷氨酸发酵工艺的第一步。
通常采用属于放线菌属或棒状杆菌属的菌株进行发酵。
这些菌株具有较高的谷氨酸产量和较好的耐受性。
2. 发酵培养基的配制:发酵培养基是支撑谷氨酸发酵的重要基础。
一般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组成成分。
常用的碳源包括葡萄糖、麦芽糖等,氮源包括氨基酸、尿素等。
3. 发酵条件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条件都会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通常采用恒温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28-32摄氏度。
同时控制好培养基的pH值,通常在6.5-7.5之间。
氧气供应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控制搅拌速度和通气量来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
4. 发酵过程监测: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对微生物生长、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消耗和产物的生成进行持续监测。
通过检测微生物生长曲线和培养基中各成分的浓度变化来掌握发酵情况,及时调整发酵条件以提高产量。
5. 发酵产物的提取与精制:发酵结束后,需要对发酵产物进行
提取和精制。
通常采用离心、过滤等方法将微生物分离,然后通过酸碱调节、浓缩、结晶等工艺步骤来得到纯净的谷氨酸产物。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谷氨酸发酵生产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产量,并且能够得到高纯度的产物,满足市场需求。
谷氨酸生产工艺流程谷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
下面是谷氨酸的生产工艺流程。
1. 淀粉水解首先将淀粉加入水中进行水解,可采用传统的酸水解或者酶水解方法。
酸水解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通过加入酸性物质(如盐酸)降低溶液的pH值,使淀粉分子链断裂,形成果糖和葡萄糖。
酶水解则是通过添加淀粉酶,使淀粉分子链断裂。
2. 发酵将水解后的淀粉溶液转移到发酵罐中,加入适量的谷氨酸生产菌株,如谷氨酰转氨酶阳性菌株或谷氨酸合成菌株。
发酵条件需要控制在合适的温度、pH值和营养物质供给下,促进菌株的生长和谷氨酸的合成。
此外,发酵过程中还要进行通气,提供菌株所需的氧气。
3. 提纯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进行提纯。
首先将发酵液进行离心或者过滤,除去固体颗粒。
然后,通过酸碱调节和溶剂萃取等方法,将固液分离,得到谷氨酸的提纯液。
提纯液中还可能存在杂质,可以通过活性炭吸附或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等方法去除。
4. 结晶将谷氨酸的提纯液进行结晶处理。
首先,在适当的温度下加入结晶剂,如酒精或乙醇,使谷氨酸分子互相结合形成结晶。
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法,将结晶分离出来。
5. 干燥将分离出的谷氨酸结晶进行干燥处理,除去水分。
可以采用真空干燥、喷雾干燥或者冷冻干燥等方法,在适当的温度下蒸发水分,得到干燥的谷氨酸成品。
6. 包装将干燥的谷氨酸成品进行包装,通常使用塑料袋、铝箔袋或者纸盒等包装材料,保护谷氨酸的质量和稳定性。
包装后,进行质量检验,确保谷氨酸成品符合相关标准。
以上就是谷氨酸的生产工艺流程。
整个工艺包括淀粉水解、发酵、提纯、结晶、干燥和包装等环节,通过合理控制各个步骤的条件和参数,可以有效提高谷氨酸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要注意环保和安全,做好废水、废气和废弃物的处理与排放。
湖北理工学院学年论文发酵法生产谷氨酸摘要:谷氨酸是一种酸性氨基酸,广泛用于食品,日用化妆品及医药行业。
本文主要介绍了采用发酵法来制备谷氨酸,全过程可划分为三个工艺阶段:原料的预处理及糖化;种子扩大培养及谷氨酸发酵;谷氨酸的提取。
又着重详细介绍了等电离交法提取谷氨酸。
关键词:谷氨酸;发酵;工艺;提取Abstract : Glutamic acid is an acidic amino acid , widely used in food , daily cosmetics and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at the preparation of glutamate fermentation ,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rocess stages: pretreatment and saccharification of raw materials ; seeds to expand cultivation and glutamic acid fermentation ; the extraction of glutamic acid .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onization cross-extraction of glutamic acid .Keywords : Glutamic acid ; Fermentation ; Process ; Extract湖北理工学院学年论文目录一、谷氨酸简介 (3)1.1概述 (3)二、发酵法生产谷氨酸 (3)2.1 发酵法概述 (3)2.2 原料的预处理及糖化 (4)2.2.1 原料的种类 (4)2.2.2 原料的处理 (4)2.3 谷氨酸发酵工艺 (5)2.3.1 发酵培养基 (5)2.3.2 培养基灭菌 (6)2.3.3 发酵控制 (6)2.4 谷氨酸提取 (7)2.4.1 原理 (7)2.4.2 工艺流程 (7)2.5 鉴别 (8)2.6发酵终点的判断 (8)三、总结 (8)参考文献 (9)湖北理工学院学年论文一、谷氨酸简介1.1概述谷氨酸一种酸性氨基酸。
综述:谷氨酸的发酵与提取工艺第一部分谷氨酸概述谷氨酸非人体所必需氨基酸,但它参与许多代谢过程,因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人体内,谷氨酸能与血氨结合生成谷氨酰胺,解除组织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氨毒害作用,可作为治疗肝病的辅助药物,谷氨酸还参与脑蛋白代谢和糖代谢,对改进和维持脑功能有益。
另外,众所周知的谷氨酸钠盐即味精有很强烈的鲜味,是重要的调味品。
1996、1997、1998年味精年产量分别为55.0万吨、56.64万吨、59.03万吨。
尽管如此,我国人均年消耗味精量还只有400g左右,而台湾省已达2000g。
因此,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味精消费市场,也就是说,味精生产会稳步发展。
这也意味着谷氨酸的生产不断在扩大[1]。
谷氨酸生产走到今天就生产技术而言已有了长足进步,无论是规模还是产能都今非昔比,与此同时各厂家还在追求完美, 这是行业进步的动力,也是生存之所需。
实际上生产工艺是与时俱进的,没有瑕疵的工艺是不存在的。
如:配方及提取方法现在是多种多样,有单一用纯生物素的,也有用甘蔗糖蜜加纯生物素的, 还有加玉米浆干粉或麸皮水解液及豆粕水解液等等;提取方法有:等电-离交、等电-离交-转晶、连续等点-转晶等等[2]。
本综述简述谷氨酸生产的流程及发酵机制,着重介绍谷氨酸的提取工艺。
第二部分谷氨酸生产原料及其处理谷氨酸发酵的主要原料有淀粉、甘蔗糖蜜、甜菜糖蜜、醋酸、乙醇、正烷烃(液体石蜡)等。
国内多数谷氨酸生产厂家是以淀粉为原料生产谷氨酸的,少数厂家是以糖蜜为原料进行谷氨酸生产的,这些原料在使用前一般需进行预处理。
(一)糖蜜的预处理谷氨酸生产糖蜜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生物素的含量。
因为糖蜜中特别是甘蔗糖蜜中含有过量的生物素,会影响谷氨酸积累。
故在以糖蜜为原料进行谷氨酸发酵时,常常采用一定的措施来降低生物素的含量,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活性炭处理法; (2)水解活性炭处理法;(3)树脂处理法。
(二)淀粉的糖化绝大多数的谷氨酸生产菌都不能直接利用淀粉,因此,以淀粉为原料进行谷氨酸生产时,必须将淀粉质原料水解成葡萄糖后才能供使用。
谷氨酸生产工艺流程谷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谷氨酸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发酵过程、提取纯化和产品制备等步骤。
1. 原料准备谷氨酸的主要原料是葡萄糖和谷氨酸菌株。
葡萄糖作为碳源提供能量和碳源,而谷氨酸菌株则是产生谷氨酸的微生物。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谷氨酸菌株,常用的菌株包括大肠杆菌、突变株以及其他高效产谷氨酸的菌株。
同时,还需培养出活跃和健康的种子菌。
其次,葡萄糖作为主要碳源,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并与适量的水混合成发酵基质。
此外,在基质中还可以添加一些辅助物质,如无机盐、维生素等,以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2. 发酵过程发酵是谷氨酸生产的核心步骤,通过微生物菌株在发酵罐中进行培养和繁殖,产生大量的谷氨酸。
首先,将培养好的种子菌接种到发酵罐中。
发酵罐应具备适宜的温度、pH值和通气条件,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同时,还需控制搅拌速度和通气量等参数,以促进菌体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监测和调节发酵液中的各项指标,如温度、pH值、溶解氧浓度、营养物质浓度等。
这些指标的控制对于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非常重要。
发酵时间一般为数十小时至数天不等,在此期间微生物会利用葡萄糖进行代谢,并产生大量的谷氨酸。
随着时间推移,发酵液中谷氨酸浓度逐渐增加。
3. 提取纯化经过发酵后,需要对含有谷氨酸的发酵液进行提取和纯化,以得到高纯度的谷氨酸产品。
首先,将发酵液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式,去除微生物菌体和固体杂质。
然后,利用适当的方法(如离子交换、凝胶过滤、透析等)对溶液进行进一步纯化。
在纯化过程中,需要根据谷氨酸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条件。
例如,离子交换层析可以利用谷氨酸分子带有的正电荷与阴离子交换树脂发生吸附和解吸作用,从而实现分离和富集。
此外,在提取纯化过程中还可以进行浓缩、结晶等操作,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产量。
4. 产品制备最后一步是将提取纯化得到的谷氨酸转化为可用于工业应用或销售的成品产品形式。
谷氨酸发酵的工艺流程谷氨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体中的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和生化制药等领域。
谷氨酸的工业生产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谷氨酸发酵工艺流程。
1. 菌种培养:选用高产谷氨酸的菌株,如乳杆菌属、大肠杆菌等。
先将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再将培养好的菌液接种到发酵罐中进行扩大培养。
菌种培养的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pH值、培养基组成等。
2. 发酵罐的准备:通常采用不锈钢发酵罐,选择适宜的体积和搅拌速度。
发酵罐内要保持无菌状态,并可以自动控制温度、pH值、溶氧量等参数。
3. 发酵工艺参数设定:设定适宜的温度和pH值,一般发酵温度为30-37摄氏度,pH值为6-7。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控这些参数,保证发酵过程的正常进行。
4. 发酵过程:首先将适量的底物加入发酵罐中,底物包括主碳源、氮源、矿物元素等。
然后将菌种接种进入发酵罐,并继续搅拌保持良好的氧气传递。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利用底物产生代谢产物,包括谷氨酸。
5. 收获和提取:发酵过程一般持续3-5天,当菌体处于最佳生长阶段时,收获发酵液。
发酵液需要经过后处理,包括澄清、浓缩、精制等步骤。
澄清可以通过离心或滤过等方式进行。
浓缩可以利用蒸发、真空浓缩等方法进行。
精制包括溶剂提取、结晶、脱色等步骤,以提高谷氨酸的纯度。
6. 产品包装和贮存:将精制后的谷氨酸产品进行包装,通常采用铝箔袋或塑料瓶。
包装完成后,产品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并储存于低温、干燥、密封的环境中,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以上就是谷氨酸发酵的工艺流程。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谷氨酸发酵工艺也在不断改进,以提高谷氨酸的产量和纯度。
同时,工艺的经济性、环保性也是发酵工艺改进的重要方面,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完整版)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本文介绍了谷氨酸的生产工艺,其中包括等电离交工艺方法、连续等电工艺、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的谷氨酸提取工艺、水解等电点法、低温等电点法和直接常温等电点法。
等电离交工艺方法是从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的缺点是废水量大,治理成本高,酸碱用量大。
连续等电工艺方法将谷氨酸发酵液适当浓缩后进行结晶,虽然水量相对较少,但氨酸提取率及产品质量较差。
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的谷氨酸提取工艺是通过超滤膜进行超滤,然后进行结晶、分离、洗涤等步骤得到谷氨酸晶体。
该方法设备简单,废水量减少,生产成本低,酸碱用量省。
水解等电点法是将发酵液浓缩后进行盐酸水解,然后进行过滤、脱色、浓缩等步骤得到谷氨酸晶体。
该方法设备简单,废水量减少,生产成本低,酸碱用量省。
低温等电点法和直接常温等电点法也是从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的方法,它们的优点都是设备简单,废水量减少,生产成本低,酸碱用量省。
发酵法制备谷氨酸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首先将发酵液加入硫酸中,调节pH值为4.0-4.5,进行育晶2-4小时,然后再加入硫酸,调节pH值为3.5-3.8,再进行育晶2小时,最后加入硫酸,调节pH值为3.0-3.2,进行育晶2小时。
冷却降温后,进行搅拌16-20小时,沉淀2-4小时即可获得谷氨酸晶体。
该工艺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生产周期短、酸碱用量省等优点。
L-亮氨酸的制备过程分为6个步骤。
首先,在浓缩罐中通入一次母液,加入蒸汽进行浓缩,温度为120度,气压为-0.09Mpa,浓缩时间为6小时,得到结晶液。
然后将结晶液进入一次中和罐中,加入硫酸和纯水进行中和,温度为80度,中和时间为4小时,过滤后得到滤液和滤渣。
接着将滤渣进入氨解罐中,加入氨水、纯水和蒸汽进行氨解,温度为80度,氨解时间为3小时,过滤后得到滤液和滤渣。
将滤渣进入脱色罐中,加入蒸汽、纯水和活性炭进行脱色,温度为80度,脱色时间为2小时,过滤后得到滤液和滤渣。
将滤液进入二次中和罐中,加入氨水和蒸汽进行中和,温度为80度,中和时间为4小时,过滤后得到滤液和滤渣。
摘要味精是人们熟悉的鲜味剂,是L—谷氨酸单钠盐(Mono sodium glutamate)的一水化合物(HOOC-CH2CH(NH2)-COONa·H20),具有旋光性,有D—型和L—型两种光学异构体。
味精具有很强的鲜味(阈值为0. 03%),现已成为人们普遍采用的鲜味剂,其消费量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
1987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宣布取消对味精的食用限量,再次确认为一种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1]。
早期味精是由酸法水解蛋白质进行制造的,自从1956年日本协和发酵公司用发酵法生产以后,发酵法生产迅速发展,目前世界各国均以此法进行生产。
谷氨酸发酵是通气发酵,也是我国目前通气发酵产业中,生产厂家最多、产品产量最大的产业[2]。
该生产工艺和设备具有很强的典型性,本文对味精发酵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作简要介绍,以期有助于了解通气发酵工艺和主要设备的有关知识。
设计内容为,了解味精生产中的原料预处理、发酵、提取部分的生产方法和生产流程,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发酵工段合适的生产流程,并对流程中的原料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设备的选择。
最后,画出发酵工段的工艺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
整个设计内容大体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味精生产的工艺和设备选择;第二部分包括发酵罐、种子罐及空气分过滤器的设计与选型;第三部分是工艺流程和平面布置图。
关键词:味精发酵;工艺计算;设备选型;CADAbstractmonosodium glutamate production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processstages: (1)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and the preparation of starch hydrolysis sugar;(2) seeds to expand cultivation and glutamic acid fermentation; (3) glutamic acidextraction andglutamate single preparation of sodium; (4) MSG refined. Corresponding to the four process stages saccharification workshop, set in the MSGplant fermentation workshop, extraction workshop and refining plant as the mainproduction plant. In addition, the steam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set the boiler room, boiler combustion to produce steam, and gas pipelinetransportation to the various production needs part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water of the entire factory production, the need to set the pump house, water for sterile filtration system processing, transportation and water supply pipes to the various productionneeds parts Kerword:Pretreatment Hydrolysis FermentationKey word:Monosodium glutamate fermentation; Process calculation; Equipment selection; CAD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一前言...................................................................................................................................... - 1 -二味精生产工艺 .................................................................................................................... - 2 -2.1 味精生产工艺概述.................................................................................................... - 2 -2.2味精生产总工艺流程图 ............................................................................................... - 2 -2.3 原料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制备................................................................................. - 3 -2.3.1 原料的预处理................................................................................................. - 3 -2.4 种子扩大培养及谷氨酸发酵..................................................................................... - 4 -2.5 谷氨酸的提取............................................................................................................ - 5 -2.6 谷氨酸制取味精及味精成品加工............................................................................. - 5 -三工艺计算.............................................................................................................................. - 6 -3.1 发酵工艺技术指标及基本数据................................................................................... - 6 -3.2 谷氨酸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 ...................................................................................... - 6 -3.2.1 物料衡算结果 ............................................................................................... - 8 -3.3.2培养液冷却水用量 ........................................................................................ - 10 -3.3.3 发酵过程空气基本数据................................................................................ - 10 -3.3.4发酵过程无菌空气用量计算......................................................................... - 10 -四设备设计与选型............................................................................................................... - 13 -4.1 发酵罐 ...................................................................................................................... - 13 -4.1.1 发酵罐的选型及容积.................................................................................. - 13 -4.1.2发酵罐个数的确定 ........................................................................................ - 13 -4.1.3主要尺寸设计 ................................................................................................ - 14 -4.1.4冷却面积........................................................................................................ - 14 -4.1.5搅拌器及搅拌轴功率..................................................................................... - 15 -4.1.6设备结构的设计 ............................................................................................ - 17 -4.1.7支座选择........................................................................................................ - 21 -4.2 种子罐 ...................................................................................................................... - 22 -4.2.1种子罐容积和数量的确定............................................................................. - 22 -4.2.2冷却面积的计算 ............................................................................................ - 23 -4.2.3壁厚计算........................................................................................................ - 23 -4.2.4设备结构的工艺设计..................................................................................... - 24 -4.2.5支座选型........................................................................................................ - 27 -4.3空气分过滤器............................................................................................................ - 27 -4.3.1种子罐分过滤器 ............................................................................................ - 27 -4.3.2发酵罐分过滤器 ............................................................................................ - 28 -4.4 味精厂发酵车间设备一览表.................................................................................. - 29 -五设计总结与体会 ................................................................................................................ - 30 -六参考文献 .......................................................................................................................... - 31 -一前言味精是人们熟悉的鲜味剂,是L—谷氨酸单钠盐(Mono sodium glutamate)的一水化合物(HOOC-CH2CH(NH2)-COONa•H20),具有旋光性,有D—型和L—型两种光学异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