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秦兵马俑
- 格式:ppt
- 大小:3.33 MB
- 文档页数:23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2、能力目标:运用网络技术,让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中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网络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边放课件教师边导入: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是我国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今天我们班就组成秦兵马俑考古学习小组,将一起出发,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
学生欣赏完课件后教师提问:师:看了以后,谁能讲讲秦兵马俑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教师相机板书课题及学生的感受)出示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齐读。
(过渡段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能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又能概括下文的主要内容,既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又是一种巧妙的写作方法,所以我们在阅读写作中要重视运用。
)(通过阅读、探究、体验、交流等学习活动,了解了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
)二、自主探究学习课文1、出示自学的要求:轻声读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反复朗读,从课文对兵马俑的外貌、动作神情的描写中,仔细揣摩体会,他们会是具有什么样个性特点的人呢?2、学生自主探究,同桌相互合作,浏览学习专题网站中的文字及图片,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进行深入研究,说说它的特点,也可以制作成简单的演示文稿(教师需协助学生)。
3、讨论交流:⑴指名学生说出各种类型兵马俑的特点,并谈谈体会。
⑵指名学生上台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谈谈自己研究的收获。
(可用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辅助讲解)这样,文章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通过逐段精读,列一张表格,就会明白。
19、秦兵马俑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8个字只要认识不要求会写。
认识一个多音字“乘”。
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出示图片,师:同学们,知道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吗?2、有谁去亲眼看过秦兵马俑?说说你参观后的印象。
师随机点拨:“俑”——古代用木头、泥土等制成的人像,供陪葬用。
3、1974年春天,陕西临潼县的农民在打井时,意外发现了兵马俑的秘密,从此,这支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终于重见天日。
(出示课文第一段)齐读。
读了这段话,你收集到什么信息?(给“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换词,积累同类词。
)4、秦兵马俑的发现轰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轻轻走近这神秘的军阵,看看它们的庐山真面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思考作者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2、交流:作者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一方面:规模宏大。
指名读相关段落。
一方面: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指名读相关段落。
这两个方面是用那句话连接起来的?(齐读第3段,体会承上启下的作用)3、2-8小节具体介绍了兵马俑的情况,大家再读读第1和第9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以此分段。
三、聚焦“规模宏大”1、默读,圈圈划划,哪些地方读出规模宏大?2、交流。
体会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列数字、类比、举例子)3、朗读,体会词语意思“鸟瞰(句式“站在山顶向下鸟瞰,站在鸟瞰。
)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第2课时一、品味“类型众多,个性鲜明”1、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9 秦兵马俑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结构。
2、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并说说感受。
3、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带着登长城和游颐和园的美好印象,我们继续前往陕西西安,一起去领略号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有着“威武之师”美誉的秦兵马俑的风采。
板书课题二、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在小组之间讨论一下。
2、用所学的知识,说说课文是以什么结构来叙述兵马俑的?分别写了什么?(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3、文中用哪个句子把这两部分内容连接起来的?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体会过渡段的作用)4、你从哪些句子读出了兵马俑规模宏大?(面积、数量、阵容、气势)5、你从哪些句子读出了兵马俑类型众多?(将军俑、武士佣、骑兵俑、陶马)你从哪些句子读出了兵马俑个性鲜明?你能想象出他们的神态吗?这个自然段中用了几对“有的……好像……”?你能用这对词来造句吗?省略号的作用?6、如此精美的艺术珍品,难怪作者说它是“绝无仅有”的。
同学们来一起齐读最后一段,把秦兵马俑的这种气势读出来。
三、拓展。
面对着我们如此珍贵的历史文物,你有什么感受?我们应该怎么做?四、课文总结是啊,秦兵马俑是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化遗产,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而感到自豪。
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去爱护历史文物,做一个文明的公民。
秦兵马俑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会本课8个生字。
正确识记“吏、戈”等字形,读准“干练”“战车千乘”等词语。
联系语境理解“所向披靡、惟妙惟肖、举世无双”等词语的意思。
2、在读中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产生民族自豪感。
【参考话题】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尽可能地运用文本的语句,融入自己的感受,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兵马俑做具体的介绍。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前置性作业:1.我来学习七彩词语。
2.我来朗读课文。
3.我来理清课文脉络。
4.我来搜集有关资料:秦兵马俑。
二、教学过程(一)揭题1.师:同学们,听说过世界上有八大奇迹吗?哪位同学能说说呢?(学生回答,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提示。
)师:世界八大奇迹指的是埃及的金字塔、亚历山大港灯塔、爱琴海太阳神像、奥林匹亚宙斯神像、阿尔特米斯月神庙、摩索拉斯陵墓、巴比伦空中花园和秦始皇兵马俑地下军阵。
现除埃及金字塔和秦始皇兵马俑保护室完好外。
其余六大奇迹已经毁坏。
我们来看几张兵马俑图片。
2.教师展示兵马俑图片。
师:同学们,2200多年前,秦始皇动用70多万刑犯,耗时38年,修建自己的陵墓。
作为统一六国的皇帝,他在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留下了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
(板书课题:秦兵马俑:)如今已成为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读题:秦兵马俑3.知道“俑”是什么意思吗?4.“秦”指秦代,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马的偶像。
(二)初步感知秦兵马俑形象1.通过预习,你对秦兵马俑有了哪些了解?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可以是收集的资料,可以是书上的介绍。
)2.你们能用一个词说说你所了解的秦兵马俑吗?3.课文中有许多描写秦兵马俑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秦兵马俑教学目标:⒈认识8个生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⒈学生收集兵马俑的相关资料。
⒉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理解课题1、同学们,我们感受了横贯东西的长城,游览了气势宏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西安看一看,知道去看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秦兵马俑,了解被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艺术宝库。
(写课题,齐读课题)2、这兵马俑究竟有多壮观呢,我们先欣赏一下图片。
二、检查自学1、检查生字词2、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能说说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3、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呢?(第3段)你能说说这段话的作用吗?(过渡段,承上启下,概括文章大意,中心句)哪个自然段写了规模宏大呢?(2)哪些段落写了类型众多?(4-7)个性鲜明呢?(8)5、那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呢?三、教学首尾段1、我们先来看第一段,写了兵马俑的什么呢?(地理位置、世界地位)作者一开始就怎样称赞它?(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珍贵历史文物)“举世无双”是什么意思呢?(独一无二)谁能通过读把秦兵马俑的“享誉世界”的地位读出来。
2、我们再来看看第9自然段。
第9自然段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
刚才大家读时,有没有发现这段中有一个词语跟“举世无双”的意思相近。
(绝无仅有)从“举世无双、绝无仅有”这两个词语中你读到了什么?(珍贵、非常少有)课文第一自然段说秦兵马俑举世无双,最后一自然段又说它绝无仅有,那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研读“规模宏大”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想一想作者用了哪些好方法呢?(1)列数字:那么多的数字展现在你面前,有什么好处呢?(2)作比较(3)作者围绕哪句话写的?这一段作者还采取看总分的结构。
19《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白果乡小学:陈浩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秦兵马俑的不朽艺术价值,激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2、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赞颂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展示图片,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就是你们的导游,之前大家游览了长城、颐和园两处名胜古迹,今天我将带大家继续游览我国的一处著名景点,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景物呢?(出示图片),提问:大家知道图片里面的景物叫什么吗?(兵马俑)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就是《秦兵马俑》。
(板书课题)2、提问:什么是秦兵马俑呢?(秦,指秦朝;俑,指古代殉葬的陶像;就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陶像。
)二、自由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结构提问:这篇课文是什么体裁的文章呢?课文是分几个部分来介绍兵马俑的?是按照什么结构来描述的?(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第二部分第2至8自然段;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课文结构总述—分述—总结)三、理解全文深入分析1、齐读第一部分,主要给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告诉了地点、举世无双),兵马俑是沉睡了几千年的历史瑰宝,一朝醒来震撼了全世界,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
2、学习第二部分,齐读第二自然段:a、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兵马俑规模宏大)b、哪些句子可以体现规模宏大呢?勾画出来C、本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出示:作比较、列数字),这样有什么作用?(气势恢宏)3、指定学生读第三自然段,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读了本段,作者接下来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兵马俑的呢?(类型众多、个性鲜明)4、首先我们来看看类型众多体现在哪些方面?自由朗读4、5、6、7自然段(将军、武士、骑兵、马俑)主要描写了每一种兵马俑都有什么特点呢?(外貌、动作、神态)。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19《秦qín 兵bīng 马mǎ俑yǒng》秦qín 兵马俑bīngmǎyǒng 在zài 我国wǒguó西安xīān 的de 临潼líntóng 出土chūtǔ,它tā举世无双jǔshìwúshuāng,是shì享誉xiǎngyù世界shìjiè的de 珍贵zhēnguì历史lìshǐ文物wénwù。
兵马俑bīngmǎyǒng 规模guīmó宏大hóngdà。
已yǐ发掘fājué的de 三sān 个gè俑yǒng 坑kēng,总面积zǒngmiànjī近jìn 20000平方米píngfāngmǐ,差不多chàbuduō有yǒu 五十wǔshí个gè篮球场lánqiúchǎng 那么nàyāo 大dà,坑kēng 内nèi 有yǒu 兵马俑bīngmǎyǒng 近jìn 八千bāqiān 个gè。
在zài 三sān 个gè俑yǒng 坑kēng 中zhōng,一yī号hào 坑kēng 最大zuìdà,东西dōngxī长cháng230米mǐ,南北nánběi 宽kuān 62米mǐ,总面积zǒngmiànjī14260平方米píngfāngmǐ;坑kēng 里l i 的de兵马俑bīngmǎyǒng 也yě最多zuìduō,共有gòngyǒu 六千liùqiān 多duō个gè。
一yī号hào 坑kēng上面shàngmian,现在xiànzài 已yǐ盖gài 起qǐ了l e 一yī座zuò巨大jùdà的de 拱形gǒngxíng 大厅dàt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