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环境统计公报(2014)
- 格式:docx
- 大小:326.81 KB
- 文档页数:3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人民政府2014年度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安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5.27•【字号】成办发[2014]22号•【施行日期】2014.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人民政府2014年度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安排的通知(成办发〔2014〕22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成都市人民政府2014年度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安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5月27日成都市人民政府2014年度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安排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
按照《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成都市依法治市实施纲要》部署,紧紧围绕“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为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提供坚实制度支撑和有力法治保障。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清理减少行政审批事项。
严格按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清理、取消、调整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
逐步清理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
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清单之外一律不得实施行政审批。
推进工商注册制度改革,推进先照后证试点,放宽企业注册登记条件。
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
(牵头单位:市政府效能办;责任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二)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
推动项目投资建设中的技术规范审查与项目行政审批分离。
继续深化“两集中、两到位”,进一步优化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推进网上审批,提高审批效率。
(牵头单位:市政府政务中心;责任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二、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一)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重大事项决策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经程序。
2014年成都市环境质量公报一、综述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环保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三次会议和全国、全省、全市环保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进市委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引领,继续夯实坚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主要排放量持续下降,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23天,较2013年增加91天,达标比例上升24.9个百分点,PM2.5浓度下降20.6%,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排名提升5位;在上游来水持续减少情况下,岷江、沱江等主要河段水质基本保持稳定。
二、大气环境(一)中心城区空气质量2014年,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进行评价,成都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未达二级标准。
从各指标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为19、59、123、77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值为2.0毫克/立方米,臭氧日最大8小时均值的第90百分位浓度值为148微克/立方米。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臭氧达标,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超标。
与2013年相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下降38.7、6.3、18.0、20. 6个百分点。
一氧化碳日均值超标率持平(均未超标),臭氧日最大8小时值(按点位平均方法)超标率下降3.0个百分点。
中心城区降水年平均pH值为6.23,酸雨频率为3.4%。
与2013年相比,降水pH均值上升0.79;酸雨频率减少14.6个百分点,酸雨程度减轻。
中心城区降尘量年均值为8.88吨/平方公里�月。
与2013年相比,下降1.95吨/平方公里�月,降幅为18.0%。
图1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年际变化(二)郊区(市)县空气质量2014年,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成都市15个郊区(市)县环境空气质量均未达标,超标项目为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2.14•【字号】成府发[2014]8号•【施行日期】2014.02.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的通知(成府发〔2014〕8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2014年2月14日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为进一步强化大气污染治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行动目标(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保障公众健康为出发点,以治理颗粒物(PM10、PM2.5)和臭氧污染为重点,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污染物总量减排与空气质量改善相匹配,着力完善政府主导、企业施治、公众行动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文化和行政手段,积极推进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
(二)行动目标。
到2017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污染天数大幅度减少。
国控点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较2012年下降25%,细颗粒物(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20%。
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成都高新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较2012年下降25%以上,细颗粒物(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20%。
青白江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郫县、双流县、天府新区成都片区PM10浓度以2012年为基准,下降25%以上;PM2.5浓度以2014年为基准,下降比例由市环保局牵头确定。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正文:----------------------------------------------------------------------------------------------------------------------------------------------------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成办发〔2014〕36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新《环境保护法》有关要求,统筹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发展,建立大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管理格局,加强乡镇和街道等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全域范围基层环境保护工作网格化管理、全方位覆盖,现就加强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坚持“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把环境保护与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结合起来,切实落实环境管理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要求,以体制机制创新和能力建设为保障,完善全面网格化的环境保护体系,大力推进生态市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基层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
防治结合、预防优先。
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重视从源头预防,强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统筹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依靠科技,创新机制。
加强环保适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积极创新基层环境管理政策和体制,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
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发挥各级政府主导作用,落实基层政府保护环境责任。
加强全民环境教育,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基层环境保护工作。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成都市爱国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正文:----------------------------------------------------------------------------------------------------------------------------------------------------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成都市爱国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成办函〔2014〕40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2014年成都市爱国卫生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3月10日2014年成都市爱国卫生工作要点2014年全市爱国卫生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的总体要求和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以健康成都建设为目标,以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为重点,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卫生城市(镇、村)创建、农村改厕、病媒生物防制、公共场所控烟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工作,全面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努力完善爱国卫生工作体系,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能力,促进爱国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全面推广世卫组织合作项目。
在总结青羊区、温江区和蒲江县前期开展世卫组织“双年度”合作项目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推广“成都市城乡居民健康促进及长效机制建立”项目,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乡村活动及无烟区(市)县建设工作。
二、切实巩固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五城区、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和龙泉驿区、温江区、新都区、青白江区要切实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成果,做好迎接2015年国家卫生城市复查验收准备工作;都江堰市、彭州市要全面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邛崃市要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确保顺利通过2014年度省级卫生城市复审。
三、持续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
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关于5月份全市环境卫生检查考核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06.02•【字号】成城发〔2016〕61号•【施行日期】2016.06.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关于5月份全市环境卫生检查考核情况的通报为扎实推进环卫保洁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环卫保洁质量,5月份,市城管委采取日常巡查、随机抽查和专项检查等方式对全市环境卫生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中心城区常态检查情况5月份共发现各类问题5501件,其中:环卫设施部件问题218件,事件问题“黑包子”1482件、白色垃圾557件、成堆(成片)垃圾和树叶603件,其它问题2641件。
问题较突出的有:锦江区书院街办四圣祠北街17号建材废弃物乱堆放,中道街与武城大街农贸市场门口及周边沿街堆放有垃圾杂物。
青羊区苏坡街办苏坡桥东街6号附22号成堆垃圾,日月大道的出入城主干道成片成堆落叶、黑包子长时间未能清理。
金牛区西安路街办部分路段普扫不到位,垃圾、落叶清扫不及时;茶店子街办茶店子横街16号积存垃圾,营康西路、五里墩路清扫保洁不及时、白色垃圾较多。
武侯区双楠街办高升桥路15号侧有成堆垃圾,大石西一街2号对面和菊乐路7号附1号“黑包子”较多。
成华区双桥街办双桥路南三段96栋大件垃圾收运不及时,双桥路223号垃圾中转房环境脏乱曾多次督办仍未整改。
高新区芳草街办元华一巷、二巷临街商铺占道经营产生白色垃圾多、黑包子收运不及时。
天府新区华阳街办部分街道白色垃圾较多快速捡拾不力、“黑包子”多收运不及时。
火车北站白色垃圾等零星垃圾比较多、快速捡拾不及时。
二、郊区(市)县城郊结合部专项治理检查情况按照《全市城郊结合部环境治理专项行动》要求,委专项检查组对郊区(市)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检查。
从检查情况看,本月各郊区(市)县问题有所减少,管理痕迹较明显,交办问题多数能够及时整改回复,环境卫生质量有较明显提升,但主城区城郊结合部和部分乡镇仍存在清扫不及时、卫生死角和灰带。
成都市青羊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
青羊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工作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动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平稳健康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0.99亿元,同比增长6.7%。
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同比下降2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0.50亿元,同比增长8.2%。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066元,同比增长6.6%。
产业结构调整为0.01:18.55:81.44。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39亿元,同比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08亿元,同比下降2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0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6.90亿元,同比增长9.3%。
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0.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6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733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23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76人。
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21%、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城乡劳动力培训10285人,其中青年技能培训1599人,创业培训346人。
二、农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7万元,同比下降22.0%。
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93万元,同比下降21.0%;畜牧业实现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42.9%。
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380亩,同比下降2.4%。
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224吨,同比下降46.1%;肉类总产量15吨,同比下降64.0%;出栏肉猪226头,同比下降48.8%。
— 1 —成都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2015年4月28日2014年,面对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成都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和“五大兴市战略”,推动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全年经济总量历史性突破万亿元大关,站上了“新常态、万亿级”的全新起点。
一、综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10056.6亿元(见图1),比上年增长8.9%。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0.8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61.1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24.7亿元,增长8.6%。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70019元,增长8.0%。
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3.7:45.3:51.0。
全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025.2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税收收入774.9亿元,增长16.4%。
全年公共财政支出1340.0亿元,增长15.3%。
图1 2010-2014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4.3万人,其中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实现再就业7.2万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9万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新增9.1万人。
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人数为216.9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1.3%(见图2)。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4%,烟酒类下降1.4%,衣着类上涨0.2%,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2%,居住类上涨1.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 1.5%。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0.4%。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0.7%。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下降0.9%。
—2 —图2 2010-2014年成都市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二、农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13.0亿元,比上年增长3.7%。
成都市环境统计公报(2014年)2014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3年下降2.63%、3.85%、2.51%和5.17%。
全市废水排放总量122369.56万吨,其中,工业源废水排放量10063.71万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112228.30万吨。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84927.64吨,其中,工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1600.45吨,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71563.54吨,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00515.18吨。
废水中氨氮排放量21188.74吨,其中,工业源氨氮排放量772.69吨,农业源氨氮排放量7648.45吨,城镇生活氨氮排放量12637.63吨。
全市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55644.91吨,其中,工业源二氧化硫排放量50753.51吨,城镇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4814.23吨。
全市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量95225.72吨,其中,工业源氮氧化物排放量45249.29吨,城镇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2071.41吨,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47867.14吨。
全市废气中烟(粉)尘排放量29307.82吨,其中,工业源烟(粉)尘排放量25573.88吨,城镇生活烟尘排放量为651.01吨,机动车烟(粉)尘排放量3041.56吨。
全市一般工业源固体废物产生量451.84万吨,综合利用量441.13万吨,贮存量0.07万吨,处置量10.80万吨,倾倒丢弃量0.0017万吨,全市一般工业源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7.63%。
全市工业源危险废物产生量21.25万吨,综合利用量0.43万吨,贮存量0.29万吨,处置量20.88万吨。
一、废水及其污染物排放其它废气治理项目11711.废水排放总量(万吨)122369.5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治理项目392.01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0063.71危险废物治理(企业自建设施)项目35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112228.33、“三同时”项目竣工验收数(个)33集中式废水排放量77.55“三同时”竣工验收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676744.83 2.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吨)184927.64“三同时”竣工验收项目实际环保投资(万元)16400.16其中: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1600.45其中:废水治理6659.7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00515.18废气脱硫治理220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71563.54废气脱硝治理0集中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248.47其它废气治理4212.36 3.氨氮排放总量(吨)21188.74固废治理3188.9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772.69六、环境管理城镇生活氨氮排放量12637.63(一)环境监测农业源氨氮排放量7648.45 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数(个)43集中式氨氮排放量129.97其中:国控监测点位数8二、废气及其污染物排放 2.酸雨监测点位数(个)351.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吨)55644.91 3.沙尘天气影响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数(个)0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50753.51 4.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点位)数(个)68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4814.23其中:国控断面(点位)数2集中式二氧化硫排放量77.17 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点位数(个)182.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吨)95225.72 6.开展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重点企业数(个)1018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45249.29(二)环境污染控制与管理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2071.41 1.清洁生产审核当年完成企业数(个)162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47867.14其中:强制性审核完成数162集中式氮氧化物排放量37.88 2.应开展监测的重金属污染防控重点企业数(个)126 3.烟(粉)尘排放总量(吨)29307.82其中:重金属排放达标重点企业数126其中:工业烟(粉)尘排放量25573.88 3.已发放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数(个)14生活烟(粉)尘排放量651.01其中:具有医疗废物经营范围许可证数1机动车烟(粉)尘排放量3041.56(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集中式烟(粉)尘排放量41.37 1.当年审批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万元)36156141.7三、工业固体废物 2.当年审批建设项目环保投资总额(万元)390428.9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451.84 3.当年审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数(个)11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万吨)441.13(四)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7.63 1.当年完成环境保护验收项目数(个)779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万吨)0.07其中:一次合格项目数753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万吨)10.8 2.当年完成环保验收项目总投资(万元)5882446.7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倾倒丢弃量(万吨)0.0017 3.当年完成工业企业环保验收项目环保投资(万元)49188.9四、工业危险废物(五)信访与法制1.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万吨)21.25 1.当年受理行政复议案件数(件)12.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万吨)0.43 2.当年行政处罚案件数(件)9333.工业危险废物贮存量(万吨)0.29 3.当年承办人大建议数(件)844.工业危险废物处置量(万吨)20.88 4.当年承办政协提案数(件)1615.工业危险废物倾倒丢弃量(万吨)0 5.当年备案的地方环境标准数(件)0五、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6.当年电话/网络投诉数(件)152261.老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本年竣工总数(个)577.当年电话/网络投诉办结数(件)15226其中:工业废水治理项目228.当年来信总数(件)1319工业废气脱硫治理项目29.当年来访批次/人数(批次/人数)195批次/325人数工业废气脱硝治理项目010.当年来信来访办结数(件)1514其它废气治理项目13(六)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治理项目4 1.生态市、县建设个数(个)20危险废物治理(企业自建设施)项目2 2.农村生态示范建设个数(个)1972.老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本年完成投资(万元)21426.713.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数量(个)0其中:工业废水治理项目8339.5(七)环境宣教工业废气脱硫治理项目102651.当年开展的社会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数/人数(次/人)80次/120000人工业废气脱硝治理项目0 2.环境教育基地数(个)7。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川环发〔2014〕213号)各市(州)环境保护局:为规范全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依据《关于加强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环办〔2014〕43号),我厅制定了《四川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四川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办法四川省环境保护厅2014年10月21日附件四川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全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依据《关于加强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环办〔2014〕4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各级财政投资建设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管理。
第三条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水质自动监测和空气自动监测,具体包括水质自动监测子站和空气自动监测子站、中心计算机房、质量管理实验室等。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省环境保护厅对全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根据国家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制度和规范制定和完善本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将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全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监督检查、考核与培训;对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管理工作不落实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第五条省环境监测总站负责全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监测质量技术监督。
设立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运行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规范,制定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的运行维护、人员上岗、信息传输、数据处理与审核、监督检查等技术管理制度和规范,编制自动监测运行作业手册;受省环境保护厅委托,对全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技术人员进行上岗考核;加强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控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全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的量质溯源与传递、手工比对、质控考核以及质量检查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建立全省统一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平台和监测数据实时发布平台。
2014年成都市PM 2.5污染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孙冉1王成都1刘国东2(1.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成都610065;2.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5)摘要:为了解2014年成都市PM 2.5污染状况及其与近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了PM 2.5的月平均浓度演变及不同空气质量等级的天数变化,采用SPSS 软件对降雨、平均相对湿度、气温、风向和平均气压与PM 2.5质量浓度进行Kendall 秩次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2014年成都市1—12月PM 2.5质量浓度呈“U ”形分布,污染最严重在1月,污染程度最小是8月,全年有大半以上天数,空气质量等级为“良 优”。
PM 2.5质量浓度与各月降雨量,月平均气温存在较高的负相关性;PM 2.5质量浓度与风向、平均相对湿度为较低显著性负相关。
PM 2.5质量浓度与平均气压之间正相关。
关键词:成都;PM 2.5;污染特征;气象要素;相关关系POLLUTION OF PM 2.5IN CHENGDU DURING 2014AND ITS RELATIONSHIPWITH METEOROLOGICAL ELEMENTSSun Ran 1Wang Chengdu 1Liu Guodong 2(1.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aulic and Mountainous River Exploitation and Protection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China )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PM 2.5pollution condition of Chengdu in 2014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the surface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the evolution of different monthly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PM 2.5and the number of days with different air quality level were analyzed.The analysis of Kendall rank correlation ,the average PM 2.5mass concentration with rainfall ,the average relative humidity ,air temperature ,wind direction and the average pressure ,was accomplished by SPSS softwa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M 2.5mass concentration was in “U ”shaped distribution in Chengdu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14;the most serious pollution was in January ,the lowest degree of contamination was in August ;The air quality rating of “good to excellent ”was account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number of days throughout the year ;There was a high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M 2.5mass concentration and rainfall in each month ,as well as the monthly average temperature ;A les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existed in the PM 2.5mass concentration and wind direction and average relative humidity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of PM 2.5and mean air pressure.Keywords :Chengdu ;PM 2.5;characteristics of pollution ;meteorological element ;relationship收稿日期:2015-05-280引言PM 2.5是指环境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 的颗粒物[1],大气中的PM 2.5不仅引起人类的呼吸道、心血管和生殖疾病[2],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条件恶劣,如能见度低,给人们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2014年12月四川省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报告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二〇一五年一月一、全省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状况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15个城市(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南充、宜宾、资阳、遂宁、内江、乐山、眉山、广安、达州),12月份总体达标天数比例为56.4%,其中优为2.2%,良为54.2%;总体超标天数比例为43.6%,其中轻度污染为25.8%,中度污染为11.6%,重度污染为6.2%。
攀枝花市达标天数比例最高,为100%;成都、泸州、德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资阳达标天数比例在38.7%至87.1%之间;自贡达标天数比例最低,为29.0%。
与上月相比,总体达标天数比例下降32.3个百分点。
本月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
图1 2014年12月四川省15个城市日空气质量指数(AQI)级别分布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评价6个城市(雅安、巴中、广元市、马尔康县、康定县、西昌市),12月总体达标天数比例为100%,其中优为49.7%,良为50.3%。
与上月相比,总体达标天数比例相同。
本月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
图2 2014年12月四川省6个城市日空气污染指数(API)级别分布本月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与上月相比明显变差,可吸入颗粒物(PM10)月均浓度为106微克每立方米,环比上升60.6个百分点,同比去年下降7.8个百分点。
12月,盆地污染气象条件与上月相比明显变差:降水日数明显减少、雾日数明显增多,静稳天气持续时间增加。
2014年12月20日—2015年1月5日,盆地内出现了一次持续17天的区域性污染天气过程。
同比去年12月,盆地污染气象条件相对较好,冷空气活动次数相对较多,大雾日数相对较少,逆温的强度和发生频次也有所降低,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略有好转。
二、污染物超标情况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15个城市:与上月相比,12月二氧化硫(SO2)、细颗粒物(PM2.5)、颗粒物(PM10)月均浓度大幅上升,分别上升40.0、66.0、68.5个百分点;二氧化氮(NO2)月均浓度有所上升,上升16.7个百分点;一氧化碳(CO)、臭氧(O3)月均浓度与上月相同。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4年环境监测站标准化设达标工作的通知正文:----------------------------------------------------------------------------------------------------------------------------------------------------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4年环境监测站标准化设达标工作的通知(川环办发〔2014〕21号)各市(州)环境保护局、省环境监测总站:为做好2014年全省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工作,促进全省环境监测能力和整体水平的提高,现对今年全省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工作提出如下要求:一、明确目标,落实任务2014年是“十二五”全省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关键年,省环境保护厅将按照国家要求,全力推动全省环境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
为确保我省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国家规定的目标任务,原则上所有二级站和除三州地区的部分三级站外,都应通过达标验收,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区环境监测站应积极努力,争取达标;2010-2013年已经通过达标验收的81个监测站应严格按照达标验收考核评分细则和验收报告提出的整改要求,针对监测站的发展变化情况,切实做好整改工作,做好为迎接环境保护部对我省的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整体验收准备。
各地环保部门要抓紧今年的时间,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当地的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目标任务。
一是顺应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在推动达标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国务院及地方各级政府针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流域及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良好湖泊生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国家和地方政策措施对监测能力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对监测能力建设的投入,增加监测站编制,加大推进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力度,为全省环境监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015年7月四川省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报告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二〇一五年八月一、全省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状况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7月份总体达标天数比例为82.6%,其中优为24.3%,良为58.3%;总体超标天数比例为17.4%,其中轻度污染为16.9%,中度污染为0.5%。
泸州市、乐山市、宜宾市、雅安市、马尔康县、康定市达标天数比例最高,均为100%;自贡市、攀枝花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南充市、眉山市、广安市、达州市、巴中市、资阳市、西昌市达标天数比例在51.6%至96.8%之间;成都市达标天数比例最低,为41.9%。
总体达标天数比例环比下降12.6个百分点。
本月首要污染物以臭氧为主。
图1 2015年7月四川省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级别占比图2 2015年7月四川省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统计7月全省平均气温为23.3℃,较常年偏低0.3℃;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1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2%。
二、污染物超标情况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21个城市,与上月相比,7月臭氧月均浓度明显上升,上升23.8个百分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月均浓度略有上升,分别上升6.7、8.3、9.4、9.3个百分点,一氧化碳月均浓度略有下降,下降10.0个百分点。
各项污染物超标情况如下:细颗粒物(PM2.5):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1.2%,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最大日均浓度值为98微克每立方米(眉山市),最大超标倍数为0.31倍;月均浓度值为35微克每立方米,环比上升9.4个百分点,最大月均浓度值为58微克每立方米(眉山市)。
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0.2%,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最大日均浓度值为156微克每立方米(成都市),最大超标倍数为0.04倍;月均浓度值为59微克每立方米,环比上升9.3个百分点,最大月均浓度值为86微克每立方米(眉山市)。
2014年2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空气质量报告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二〇一四年三月八日一、2月份74个城市空气质量(一)总体状况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2014年2月份,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60.3%,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2.7个百分点。
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39.7%,其中轻度污染占20.3%,中度污染占7.2%,重度污染占8.3%,严重污染占3.9%。
昆明、海口、深圳等7个城市的达标天数比例为100%,舟山、南昌、厦门等14个城市的达标天数比例在80%以上,嘉兴、上海、南通等30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范围为50%~80%,西安、邢台、石家庄等23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
超标天数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占超标天数的91.8%;其次是PM 10,占5.8%。
图1 2014年2月份74个城市日空气质量级别分布1按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2月份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分别是邢台、石家庄、保定、唐山、邯郸、西安、廊坊、衡水、济南和北京;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是海口、舟山、福州、拉萨、深圳、南昌、珠海、丽水、厦门和惠州,其中,南昌和丽水空气质量较上月有明显好转,海口、舟山、福州、拉萨、深圳、珠海、厦门和惠州空气质量保持稳定。
(二)主要污染物状况与上年同期相比,2月份各项污染物中除NO2月均浓度有所上升外,其余污染物均有所下降;与上月相比,各项污染物浓度均环比下降,其中:PM2.5月均浓度范围为22~237 μg/m³,平均月均浓度为80 μg/m³,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9%,与1月份相比下降25.9%。
PM10月均浓度范围为37~343 μg/m³,平均月均浓度为111 μg/m³,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9%,与1月份相比下降29.3%。
NO2月均浓度范围为13~79 μg/m³,平均月均浓度为42 μg/m³,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7.7%,与1月份相比下降27.6%。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四川省2014年度环境统计
年报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川环办发[2014]236号
【发布部门】四川省环境保护厅
【发布日期】2014.11.25
【实施日期】2014.11.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四川省2014年度环境统计年报工作的通知
(川环办发〔2014〕236号)
各市(州)环境保护局:
根据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2014年度环境统计年报工作的通知》(环发〔2014〕152号)要求,现就开展全省2014年度环境统计年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报表内容
2014年度环境统计年报继续执行国家统计局批准的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国统制〔2014〕4号)。
2014年度环境统计年报工作按照《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关于“十二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的说明》、《“十二五”环境统计技术要求》和《“十二五”环境统计数据审核细则(试行)》等规定执行。
上述文件及环境统计软件更新包至中国
环境监测总站主页(http: /// )“下载专区”、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主页(http: //www.scae。
成都市环境统计公报(2014)
2014 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 3 年下降2.63%、3.85%、2.51 %和 5.1 7%。
全市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55644.91 吨,其中,工业源二氧化硫排放量50753.51 吨,城镇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481 4.23 吨。
全市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量95225.72 吨,其中,工业源氮氧化物排放量45249.29 吨,城镇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2071 .41 吨,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47867.1 4 吨。
全市废气中烟(粉)尘排放量29307.82 吨,其中,工业源烟(粉)尘排放量25573.88 吨,城镇生活烟尘排放量为651 .01 吨,机动车烟(粉)尘排放量3041 .56 吨。
2013年环境公报
与2012 年相比,化学需要量排放量下降4.3%,氨氮排放量下降
4.1%,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6.8%,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3.3%。
1.3 废气
1.3.1 废气及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2013 年,成都市工业废气排放量3048.83 亿立方米。
表1 2013年成都市废气排放情况(单位:吨)
表2 2014年成都市废气排放情况(单位:吨)
《四川省环境公报》
省政府将“可吸入颗粒物(PM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