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七阶段饲养管理程序
- 格式:ppt
- 大小:3.60 MB
- 文档页数:35
畜禽水产·养殖繁母猪七阶段循环饲喂法氢氧化钠、百毒杀等药剂(氢氧化钠应避免与羊体接触),消灭环境中的病原菌,减少疾病发生。
5.开展驱虫、免疫接种工作。
黑山羊抗病性强,一般很少患病,但在养殖中羊群仍需要及时防疫。
羊群中一旦出现病羊,要尽快进行隔离治疗,如果治疗无效死亡,尸体需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随意丢弃。
同时,要做好驱虫工作,因为黑山羊大部分疾病都是由体内外寄生虫引起,且若山羊已经确诊为寄生虫病,还会引发其他疾病,轻则影响羊只的生长发育速度,患消耗性疾病,重则会引发羊只死亡,造成养殖户经济损失。
因此,开展定期驱虫工作很重要,一般2~3个月要驱虫1次,每年都要打疫苗,尤其是传染性胸膜性肺炎苗。
免疫接种是羊群抵抗疾病的有效途径,提高抵抗力更有助于羊群的生长和繁殖。
6.注意季节性。
春季羊群多数处于膘情差、体力弱的状态,此时舍饲应是主要的养殖方式,可利用上年收贮的青干草和氨化饲草进行舍饲喂养。
夏秋季节草场生长茂盛,质量好,正是抓膘催肥的有利阶段,需要精心放牧。
值得注意的是,夏季温度较高,应选择山坡放牧,以防止羊群中暑。
同时需定期更换草场,使饲草得到充分利用。
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尤其注意对新生羔羊和老弱病残羊的护理。
(文章来源:中国养殖网)能繁母猪各个生理阶段的饲料饲喂量,直接影响非生产天数、产仔数、泌乳量。
因此,科学高效的饲喂方法对母猪提供年均健仔数关系极大。
通常情况下,我们把母猪的一个生殖周期划分为7个阶段来界定用料和饲喂量,即能繁母猪七阶段循环饲喂法。
第一阶段:待配期1.断奶待配母猪。
一般用哺乳母猪料加量饲喂,给予短期优饲,每日饲喂量3~3.5千克,促进发情排卵,喂到配种当天,然后转喂怀孕料。
2.后备母猪。
用后备母猪料饲喂,有利于生殖系统的发育。
60~70千克体重开始饲喂,前期自由采食,后期依据膘情适当控料,喂到配种当天,然后转喂怀孕料。
第二阶段:怀孕前期1.从配种第2天开始,到产前8天,全程饲喂怀孕料,有利于胎儿发育、保胎、防止便秘。
高产母猪七阶段管理程序第一阶段:断奶~配种一,管理目标:1,促进发情;2,两年五窝猪;3,增加排卵数;4,多生一至两头小猪。
二,短期优饲:饲喂高蛋白、高能量母猪专用饲料。
三,管理程序:后备猪在配种前14天开始喂;经产猪从断奶到配种(断奶当天不喂)。
注备:1,对于不发情的母猪(尤其是后备母猪)用催情针和药物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只有饲喂提供优质的饲料,在配种前实行短期优饲,并供给充足的饮水、通风卫生搞好、夏天防止热应激、加强母猪运动等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屡配不孕的母猪多数是饲料中含有霉菌毒素,疫病的原因(主要是伪狂犬、猪瘟、蓝耳病、乙脑)造成的。
2,哺乳期母猪的体重通常下降很大,短期优饲可以增加猪的排卵数,宜28天断奶为宜,初产母猪宜25天断奶,这样就不会影响到以后的生产性能;夏天减少热应激,并让猪保持安静的环境。
第二阶段:妊娠0~30天一,管理目标:受精卵着床(坐胎)最大化二,限量饲喂:营养均衡的低能量母猪专用饲料三,用妊娠母猪前期饲料,配种当天不喂,前三天喂2.6~3.6斤饲料,以后每头每天4斤左右,不能多喂。
强调一点是配种后必须马上换料!饲料的能量水平此时最为关键,还要防止应激,这样既降低了成本,又能多坐胎2头以上。
注备:此时的能量水平过高、采食量过高,能引起肝脏血液流速加快、体内黄体酮清除加快、能导致子宫乳分泌减少,造成早期胚胎死亡20~45%(3~10头)。
必须引起重视!第三阶段:妊娠30~75天一,管理目标:调整母猪膘情,节约成本。
二,管理程序:可根据母猪的膘情调整饲喂的数量,用妊娠母猪前期营养均衡的低能量饲料每天3.8—5.2斤为宜。
第四阶段:妊娠75~95天一,管理目标:乳腺发育最大化二,喂料程序:每头适当减料,以4斤为宜,但能量摄入量需控制在28兆焦以内。
三,使用妊娠母猪前期饲料、营养均衡低能量饲料。
注解:1,若此阶段采食量过大,能量过高,能导致乳房发热、水肿,母猪易得产后热,能引起出生仔猪的黄白痢,并能导致乳房压在身底翻不出来等。
母猪饲养管理程序随着国际经济时代的临近,人们越来越重视母猪的生产性能。
以母猪生理变化的研究与饲养技术为基础,开发出每年断奶头数25头左右的普瑞纳母猪七阶段管理程序。
1.提高排卵率时期(哺乳料断奶-配种)从断奶至配种要最大限度的增加采食量,这不仅能使母猪尽快恢复哺乳期间的体重损失,也能提高母猪的排卵率。
最好断奶当天不要断食断水.如断奶当天断食断水,就会延长母猪再发情日1-2天。
饲喂方法:初产猪:配种前10-14天起饲喂2.6公斤/日,每日增重0.1kg 直至配种。
经产猪:断奶当日起饲喂2.5公斤/日,每日增量0.1公斤直至配种。
2.授精及着床时期(妊娠料配种-妊娠30天)配种当天立即减少饲喂量(2.0公斤/日)。
妊娠初期饲喂高能量饲料会使母猪体型变型,从而增加胎儿的死亡率。
饲喂方法:1.9-2.3公斤/日。
3.妊娠中期调节母猪体型时期(妊娠料妊娠30天-75天)这时期是以调节母猪体型为主。
妊娠前期(0-30天)不能增量饲喂,所以这时期是调节母猪的体型的最好时期。
但这时期母猪的采食量过多,母猪过肥(背膘厚25mm),会导致母猪在哺乳期间采食量下降。
饲喂方法:理想体型--1.9-2.6公斤限制饲喂未达到理想体型--追加饲喂0.4公斤/日,21天母猪过肥--减量饲喂0.3公斤/日,21天4.妊娠中期乳腺发育期(妊娠料妊娠75-90天)据普瑞纳研究结果表明,妊娠75-90天期间是母猪乳腺发育的重要时期。
这时期饲喂过多饲料会减少乳腺细胞数量,因而造成分娩后产乳量大幅度下降,所以这时期尽量避免过多的采食量,要适当控制采食量。
饲喂方法:1.5-2.5公斤/日限制饲喂5.妊娠后期胎儿急剧生长时期(哺乳料妊娠90天-109天)胎儿的2/3在这时期生长,所以为了满足胎儿生长需要,要进行增量饲喂。
若在这时期不增量饲喂,母猪会动用体内的营养来满足胎儿的生长需要,会影响母猪的繁殖成绩。
这时期如果管理恰当,那么母猪分娩时减少死胎,又能得到健康均匀的一窝仔猪。
母猪七阶段饲喂程序
母猪的七阶段饲喂程序表如下:
1. 第一阶段:断奶到配种。
母猪哺乳21~28天后断奶,断奶前三天对母猪进行严格的限饲。
断奶后继续饲喂哺乳期母猪料,并在断奶后三天进行短期优饲,促进母猪发情排卵。
2. 第二阶段:配种到怀孕30天。
这个阶段继续饲喂哺乳期母猪料。
3. 第三阶段至第六阶段:怀孕30天至产前5天。
饲喂程序可能因母猪的具体情况有所调整。
4. 第七阶段:产仔阶段。
在母猪产仔后,进行一系列护理措施,包括消毒、助产等。
同时,给母猪打消炎药并喂服“益母生化散”,每天一次,连喂3天,有效促进子宫复位,促进恶露排除,防控子宫炎发生。
请注意,上述饲喂程序可能因母猪的品种、体况和饲养环境等因素有所调整。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和兽医或营养师的建议进行调整。
母猪的七个阶段饲养管理工作母猪的7个阶段:1.后备期母猪被选作后备猪之后就进入后备期,在后备期要进行隔离驯化,更换后备母猪料促进母猪性成熟。
2.空怀期头胎或者经产母猪断奶之后到下一次发情配种之前的阶段。
空怀期母猪采食情况直接影响发情的早晚。
3.妊娠早期从配种到妊娠30-35天,这个时期基本上受精卵的着床已经完成。
4.妊娠中期从妊娠35天到妊娠90天,这个时期是母猪比较稳定的怀孕期,是调节母猪体型的重要阶段。
5.妊娠后期从妊娠90天到妊娠109天,这个时期是胎儿快速生长的时期,也是大多数猪场攻胎的阶段。
6.围产期一般是指分娩前后各一个周的时间,是母猪泌乳的关键时期,也是母猪采食量最低的阶段。
7.哺乳期从母猪恢复采食开始,到仔猪断奶的整个阶段,是母猪体重流失最严重的阶段。
母猪的7个阶段的饲养有什么要求呢?第1阶段后备期目的:发育生殖系统,提高免疫水平猪场选出的后备母猪或者引种的后备母猪都要饲喂后备母猪料,除了促进母猪体重增加,还要促使后备母猪生殖系统的发育。
并且引进的后备母猪要有至少2个月的隔离检疫期,在这个阶段,一是要对后备母猪进行检疫看有无感染病原,二是通过免疫或者接触健康经产母猪的方式感染猪场的抗原,获得免疫。
保证后备母猪体重在140kg 以上,32周龄以上,出现3个以上发情周期之后才能进行第一次配种。
第2阶段空怀期目的:促进母猪尽早发情(5-7天以内),提高母猪排卵率。
①.促进母猪哺乳期体重下降的恢复;②.减少母猪断奶应激;③.保持合适的温度;④.保证充足的光照(12h以上,300-350勒克斯);⑤.增量饲喂2.6-3.6kg的全价饲料,使母猪雌激素分泌增加;⑥.断奶当天不要停料停水。
第3阶段妊娠早期目的:提高受精卵成活率,促进受精卵着床。
影响受精卵着床的因素包括饲料水平、温度、应激等。
饲料饲喂量在1.9-2.3kg之间,过多饲喂,会使受精卵着床率降低;母猪舍温度要保持在25℃左右,过高的温度会影响胚胎的存活率;受精卵着床期是较脆弱的时期,应当减少母猪应激,防止着床失败,形成空怀。
母猪的阶段饲养管理法
空怀阶段:如母猪过瘦,应补充较多的精料。
一般情况下,母猪每天喂05―1公斤精料,8―10公斤鲜草或20%―30%的玉米+10%麸皮与60%―70%牧草干草粉混合饲喂。
母猪怀孕后的80天,对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利用率较高,加之此时胚胎生长发育缓慢,是节省精料的最佳时期,其饲喂方法与空怀阶段相同。
母猪怀孕80天以后至产仔的大约35天,饲料中要适当增加能量和蛋白质,补充钙,每天加20克骨粉或50克鱼粉,同时将精料由0.5―1公斤/天提高到1―1.5公斤/天,把优质牧草调整至5―6公斤/天。
哺乳阶段增加精料的饲喂量,并适当补钙,一般情况下,精料用60%玉米+30%麸皮+10%母猪浓缩饲料或用50%玉米+30%麸皮+18%豆饼+2%骨粉来饲喂,精料用量为2.5―3公斤/天,再加喂8―10公斤的鲜草。
喂猪的牧草一般不必切碎或打浆,可直接投喂。
但有些牧草适口性较差如串叶松香草、草木樨等,可切碎或打浆拌入精料中饲喂。
母猪各阶段饲养管理目标《母猪各阶段饲养管理目标》在养殖业中,母猪是繁殖的核心,因此对母猪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不同阶段的母猪有着不同的生理和生产需求,因此在饲养管理中需要制定相应的目标,以确保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1. 生长期:母猪从仔猪时期到精育期,需要良好的生长发育。
在这个阶段,饲养目标是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母猪的生长和发育,使其达到适宜的体重和体型。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防止疾病发生。
2. 配种期:配种期是母猪繁殖周期的关键阶段。
在此阶段,饲养目标是维持母猪的体重和身体条件,提供适宜的饲料,以确保母猪的生殖性能和繁殖效率。
此外,需要合理安排配种时间,并确保母猪和公猪的配对质量。
3. 妊娠期:妊娠期是母猪孕育后代的关键时期。
饲养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和适宜的营养,满足母猪的需求。
此外,需要注意母猪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确保母猪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发育。
4. 哺乳期:哺乳期是母猪为幼猪提供乳汁和护理的时期。
饲养目标是提供高能饲料和适宜的营养,以满足母猪和幼猪的需求。
此外,还需要注意母猪的健康状态和乳汁质量,及时做好防病护理,保障幼猪的健康成长。
5. 断奶期:断奶期是幼猪从母乳过渡到固体饲料的时期。
饲养目标是提供适宜的断奶饲料,满足幼猪的生长需求,并逐渐培养其自主进食的能力。
此外,还需要注意断奶后幼猪的环境适应能力,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避免疾病发生。
综上所述,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目标不同,但都以保障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为核心。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饲养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才能确保母猪的良好繁殖效果,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