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溶液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899.50 KB
- 文档页数:6
第1节溶液的形成同步测试题一、选择(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油 B.泥土 C.汽油 D.蔗糖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①食醋、②面粉加入水中振荡后的液体、③牛奶、④冰溶于水、⑤豆油滴入水中振荡后得到的液体、⑥澄清的海水、⑦液态氧、⑧啤酒A. ①③⑥B. ③④C. ②⑧D. ①⑥⑧3.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溶液是()A.植物油溶液B.汽油溶液C.酒精溶液D.水溶液4.阳阳在家中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这种商品可能是()A.硝酸铵 B.蔗糖 C.氢氧化钠 D.食盐5. 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 溶液中一定含有水C.气体也能作溶质D. 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一定升高6.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清洗,这是因为洗涤剂()A.可以除去水中杂质 B.具有乳化功能C.溶于水时吸热 D.溶于水时放热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相同,但是密度不同B. 冰水共存物可形成溶液C. 溶液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分层D. 食盐溶液和蔗糖溶液混合后还是溶液8.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能析出晶体 B.饱和溶液升温后一定能析出晶体C.溶液只有达到饱和后才有可能析出晶体 D.溶液不达到饱和状态也能析出晶体9.下述方法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是()A. 加水B.加硝酸钾C.加热但保持溶液质量不变D.加入饱和硝酸钾溶液10.只用水不能区分各组物质(物质均为固体)的是()A.氯化钠和生石灰B. 碳酸钙和氢氧化钠C.苏打和小苏打D.硝酸钾和硝酸铵11.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比较溶解能力大小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温度(℃) 使用的溶质使用的溶剂观察到的实验结果20 碘2 g 酒精10g 全部溶解20 碘2 g 水10g 部分溶解从上表中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溶质的性质有关B.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溶剂的性质有关C.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D.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溶质的质量有关二、我会填空 (本题包括5小题,共54分)12.(12分)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第三单元溶液》测试题(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B.食盐水C.蒸馏水D.澄清的石灰水【解析】选C。
糖水、食盐水、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是蔗糖、食盐和氢氧化钙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
2.溶液这种混合物,之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是因为( )A.溶质是固体B.溶剂是水C.溶液是液体D.溶质被解离成分子或离子状态【解析】选D。
物质的溶解过程是溶质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到溶剂的微粒中,所以溶液才具有均一稳定的特性。
故选D3.(2013·北京中考)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牛奶C.白糖D.植物油【解析】选C。
本题考查溶液的定义。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面粉放入水中形成悬浊液,牛奶和植物油形成乳浊液。
4.(双选)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解析】选C、D。
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无关,所以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A 错误;饱和溶液与浓溶液无关,所以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B 错误;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C正确;饱和溶液与浓溶液无关,所以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正确。
5.85克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15克食盐完全溶解后成为( )A.100克19.25%的溶液B.100克20%的溶液C.85克20%的溶液D.85克15%的溶液【解析】选A。
85克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15克食盐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85 g+15 g=100 g,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85 g×5%+15 g)/100 g×100%=19.25%。
鲁教版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精选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充满了新奇的实验!鲁教版初中化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第一单元溶液一. 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醋B.蔗糖C. 花生油D. 食盐2.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A.过滤B.蒸发C.蒸馏D.结晶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有错误的是()4.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5.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一种纯净物B.溶液都是混合物C.溶液都是无色的D.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6.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人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 ) A.可以软化水B.可以沉降杂质C.溶于水时放热D.具有乳化功能7.(下列有关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取一定量粗盐B.溶解C.过滤D.蒸发8.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9. 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C.氯化钠晶体不纯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饱和溶液降温不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D.对同一种物质来讲,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11.小红同学为证明某硝酸钾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设计了以下方案。
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溶液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给溶液加热,直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D.给溶液降温,直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12.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改变条件可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B.饱和溶液在升高温度时,一定能继续溶解溶质C.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晶体D.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溶质13.如图3-1-4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氢氧化钠B.生石灰C.浓硫酸D.硝酸铵14.t℃时,欲使一接近饱和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水,④加入足量的溶质,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只有①B.只有④C.①③D.②④15.下列对20%的氯化钠溶液的理解无错误的是( )A. 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B.100g该溶液中含溶质20gC.该溶液相当于100g水中溶有溶质20gD.该溶液中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516.如果要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A.50 g B.90 g C.100 g D.200 g 17.用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①溶解;②称取氯化钠;③过滤;④量取水;⑤计算;⑥蒸发结晶。
章节测试题1.【答题】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A.水B.酒精C.汽油D.苯【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形成。
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是不同的,一般遵循“相似相溶”的原则。
【解答】由题中信息可得知,碘在酒精中可溶,在汽油和苯中易溶,但汽油和苯对人健康不利,故应该选择酒精来洗净衣服上的碘。
故选B。
2.【答题】下列常见的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蒸馏水B.矿泉水C.碘酒D.盐酸【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形成。
【解答】溶液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
A、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B、矿泉水、碘酒、盐酸含有多种溶质,是均一稳定的,所以是溶液。
故选A。
3.【答题】下列有关水溶液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B.向路面上的积雪中撒些食盐,能加快冰雪的融化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含有能自由移动的电子D.冬天在汽车水箱内常加入少量乙二醇,其目的是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混合物的沸点比纯净物的高,混合物的凝固点比纯净物低。
【解答】A、由于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的沸点高,所以温度高,正确;B、由于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的低,所以向积雪撒盐,冰雪可以很快融化,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是电子,错误;D、冬天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溶解后液体的凝固点降低,可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正确。
故选C。
4.【答题】以下物质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悬浊液的是()A.白醋B.冰块C.淀粉D.牛奶【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悬浊液的概念。
九年级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姓名 :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 . 以下物质长久搁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减少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食盐溶液2 . 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吝啬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能够是()①锌和稀硫酸;②石灰石和盐酸;③硝酸铵和水;④固体氢氧化钠和水A.①②B.①②④C.①④D.①③④3 .以下推理正确的选项是()①焚烧过程中陪伴着发光放热,因此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必定是焚烧②分子能够构成物质,因此物质必定是由分子构成的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因此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必定是单质④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必定是化学变化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因此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必定是氧化物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④D.③⑤4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倾斜,使管①、②中药品接触,察看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恢还原状。
以下药品切合该实验现象的是()A.固体氢氧化钠和水B.硝酸铵和水C.镁条和稀盐酸D.大理石和稀盐酸5 .以下图为某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该固体从溶液中析出不带结晶水。
M、N 两点分别表示该固体形成的两份溶液在不一样温度时的浓度。
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地点可能也随之变化,此中判断正确的选项是()①都升温10℃后, M、 N点均向右平移②加水稀释 ( 假定温度都不变) 时, M、 N点均不会挪动③都降温10℃后, M 点沿曲线向左下移,N 点向左平移④蒸发溶剂 ( 假定温度都不变) 时,先是 M点不动, N点左平移至曲线;持续蒸发溶剂,M、N 点都不动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③④6 .以下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凡是均一的、稳固的液体必定是溶液B.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节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物质溶于水时陪伴能量的变化,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D.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必定减小7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修车工用汽油洗掉手上的油污属乳化现象B. KNO3饱和溶液必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C.酒精跟水以随意比相互溶解时,酒精做溶质,水做溶剂D.温度和溶剂的种类不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8 .将1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变为20%,以下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加入氯化钠固体 1 g B.蒸发 5 g 水C.倒出一半溶液D.加入 10g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9 .清洗是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以下有关清洗方法的剖析不正确的选项是()A.用汽油洗油漆——汽油能乳化油漆B.用清洗剂除掉餐具上的油污——清洗剂拥有乳化作用C.用水洗去试剂瓶底的氯化钠——水能溶解氯化钠D.用热水冲洗被单——热水可溶解更多的污垢10 .以下能构成溶液的混淆物中,水是溶剂的是()A.碘酒溶液B.医用消毒酒精C.植物油滴入水中D.油脂溶解在汽油中二、多项选择题11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厨房清洗剂拥有乳化油污的作用B.硝酸铵溶于水制成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C.冰投入水中,冰是溶质,水是溶剂D.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由于溶液中含有自由挪动的电子12 .以下计算过程和结果都正确的选项是()A.在时,将溶液蒸干获得固体,则在时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B.将的硫酸溶液稀释至其溶质质量分数为,设需加水的质量为,则,C.在时,把的食盐水中蒸发水后,所得新的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D.将的硝酸钠溶液跟的硝酸钠溶液混淆,则可得溶液质质量分数为:13 .已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以下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高升而增大B.20℃时,配制100g 甲的饱和溶液需要20g 甲C.40℃时, 100g 蒸馏水中溶解50g 甲达到饱和D.将 40℃的甲的饱和溶液高升温度至70℃,溶液中有晶体析出14 . t1℃时,将 a 、 b 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各25g ,分别加入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t2 ℃时,忽视水分蒸发,现象如图乙所示。
章节测试题【答题】(3)针对(2)题中李佳的问题,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了一系列探究,下表列出了从探究实验中获取的部分数据,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______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因素之一。
【答案】温度【分析】本题考查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因素。
【解答】A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的质量增大;B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的质量也增大;C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的质量减小。
故温度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因素。
【答题】(4)针对(2)题中陈军的问题,老师以食盐溶于水为例,设计如下方案:变量:是否搅拌。
方案:向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同温度等体积的水,再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粉末状的食盐;搅拌甲烧杯,乙烧杯静置。
现象:甲烧杯中的食盐先溶解完。
结论:搅拌比不搅拌溶解得快。
请你模仿老师的方案,再探究一种影响因素: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答案】溶剂的温度向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温度等体积的水,再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粉末状的食盐,甲、乙两烧杯都静置温度高的烧杯中的食盐先溶解完温度越高溶解越快【分析】本题考查探究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解答】影响溶质的溶解快慢的因素有搅拌、溶剂的温度、溶质的颗粒大小等。
探究时需要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若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是溶剂的温度,则需要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即水的体积、溶质的质量、颗粒大小、溶解时不搅拌,故向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温度等体积的水,再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粉末状的食盐,甲、乙两烧杯都静置,温度高的烧杯中的食盐先溶解。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温度越高溶质溶解越快。
【答题】(5)请再探究一种因素并填在下面表格相应的空格处: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答案】颗粒的大小向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同温度等体积的水,再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粉末状和颗粒状的食盐,甲、乙两烧杯都静置粉末状的食盐先溶解完颗粒越小溶解越快【分析】本题考查探究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有关蔗糖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蔗糖水中的溶剂是水B.各部分一样甜体现了溶液的均一性C.蔗糖溶于水体现了分子不断运动D.蔗糖溶解于水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解答】A、固体溶于液体,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所以蔗糖水中的溶剂是水,故A正确;B、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所以各部分一样甜体现了溶液的均一性,故B正确;C、蔗糖溶于水的过程是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而消失的过程,故C正确;D、蔗糖溶解于水的过程中并不放热,故D错误。
故选D。
2.【答题】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欲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温度越高,硝酸钾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量越大),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蒸发溶剂B.升高温度C.降低温度D.加入KNO3固体【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答】温度越高,硝酸钾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量越大,则降低温度可以使水中溶解硝酸钾的量变小,即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因此,可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的方法把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故选B。
3.【答题】变量控制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设计方法。
在探究影响不同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限量的因素时,不需要控制的变量是()A.烧杯的体积B.溶剂种类C.溶剂的质量D.温度【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答】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外因是温度;所以在探究影响不同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限量的因素时,需要控制的因素主要有①溶剂种类,②溶剂的质量,③温度,而烧杯的体积对固体物质的溶解量并无直接影响。
4.【答题】温度不变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则此饱和溶液的质量()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不饱和溶液。
2023-2024学年新鲁教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配制 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 15\% 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A. 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B. 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C.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D. 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溅出【答案】C【解析】2.配制 50g质量分数为 3\% 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需要称取\ 1.5g氯化钠B. 量取水时选用\ 100mL的量筒C. 需要加水的质量是\ 50gD. 配制该溶液的步骤是称量和溶解【答案】A【解析】 A、配制 50g质量分数为 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 = 50g \times 3\% = 1.5g,选项正确;B、配制 50g质量分数为 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 = 50g -1.5g = 48.5g,这些水的体积 = 48.5g + 1g /mL = 48.5m1\lt 50mL,所以量取这些水时选用 50mL的量筒,选项错误;C、由 B可知,需要加水的质量是 48.5g,选项错误;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选项错误,故选 A。
3.实验室用 10\%氯化钠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 烧杯B. 量筒C. 玻璃棒D. 托盘天平【答案】D【解析】用 10\%氯化钠溶液配制 6\%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用量筒量取一部分水,混合在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用不到的仪器是托盘天平,故选 D。
4.实验室配制 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 15\% 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有关操作中不会造成结果误差的是()A.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B. 溶解过程中使用玻璃棒搅拌C. 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时,将食盐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D. 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答案】B【解析】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故选项错误。
鲁教版初三化学溶液单元检测题(含解析)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13·山东泰安)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溶质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2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A.碘酒 B.石灰水 C.硫酸铜溶液 D.白酒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和冰块的共存物是悬浊液B.凡均一、稳定、透明、澄清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液都是混合物D.在泥水里,泥是溶质,水是溶剂4下列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后,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的是()A.氯化钠B.酒精C.蔗糖D.牛奶5 小刚同学做自制汽水的家庭小实验,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市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A.硝酸铵B.小苏打C.生石灰D.食盐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得干净B. 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作用C. 用明矾净水是由于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有吸附作用D. 25 m3石油气压缩后可装入0.024 m3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大小发生了改变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洗涤剂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C.溶液一定是含有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D.长期用硬水洗涤的衣物会变硬8 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⑤增加溶剂⑥蒸发水,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⑥9 一定温度下,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10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不饱和溶液降温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D.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11有一瓶密封保存长期放置的硫酸铜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瓶口附近的溶液颜色浅B.瓶底附近的溶液颜色深C.瓶底会有固体析出D.瓶内各部分溶液的颜色都相同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B. 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C. 将20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200 g[D. 在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或蒸发溶液中的水分,都能把8%的KNO3溶液变成15%的KNO3溶液13(2011·苏州)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下列溶液,能达到目的的是()A.称取5.0 g氯化钾,溶解在95 mL水中,充分搅拌B.称取5.0 g生石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C.量取5.0 mL浓盐酸,倒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D.称取5.0 g碳酸钙,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14 (2013·上海)室温时,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A. 溶质质量相同B. 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 均为不饱和溶液D. 溶剂质量相同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20 gB.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 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D.汽油作溶剂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16 若需取用48 g蒸馏水,下列最合适的仪器是()A. 100 mL量筒B. 托盘天平C. 50 mL量筒D. 50 mL烧杯17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18 (2010·兰州)实验室用密度为1.84 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g 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用多少毫升的量筒量取多少毫升的浓硫酸()A.100 mL 54.35 mL B.100 mL 55.5 mLC.250 mL 54.35 mL D.250 mL 55.5 mL19(2011·百色)实验室中配制100 mL 10%的稀硫酸,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烧杯B.托盘天平C.量筒D.玻璃棒20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④⑤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③④①②⑤D.②①④③⑤二、填空题(共20分)21(9分)(2011·南京改编)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溶液的配制实验。
鲁教版初中化学溶液测试卷(含答案)~单元三溶液试验(Ⅰ)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溶液的物质是()A.盐水B.苏打C.白醋D.冰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75%的医用酒精溶液中,溶剂是酒精c、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得到100ml酒精溶液。
D.溶液必须是混合物。
3.如果有一瓶氯化钠溶液在室温下长期密封,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接近瓶口的溶液较稀b.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c.瓶内溶液各部分密度相同d.瓶底会析出少量氯化钠固体4.在下列属于溶液且溶质为单质的混合物中,a.盐水B.蔗糖水C.碘D.牛奶5.在下列溶液中,溶质在室温下为液体:(a)碘;(b)氯化钠;(c)“雪碧”饮料;(d)医用酒精;(6)从200g氯化钠溶液中取20g溶液;剩下的解决方案保持不变;(a)溶液质量;(b)溶剂质量;(c)溶质质量;(d)溶质质量分数7.向100g10%的nacl溶液中加入1g蔗糖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a.等于10%b.小于10%c.大于10%d.无法确定8.将100g 20%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溶液,加入的水质量为()a.100gb 80gc。
40gd。
20g9。
配制50g8%氯化钠溶液时,不需要的仪器是()A.托盘天平B.量筒C.烧杯D.漏斗10.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是()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c、为了加速固体的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关闭软木塞并贴上标签11,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
如果U形管右侧的液位高于左侧,则添加的物质为()A.硝酸铵固体B.氯化钠固体C.蔗糖固体D.浓硫酸1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箭点火b.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c.融雪剂nacl使冰雪融化d.风筝会开幕式燃放烟花二、填空题1.填表溶液名称:0.9%生理盐水硫苯溶液~~~溶质的名称碘溶剂的名称酒精~医疗消毒用高锰酸钾溶液2.用>、<、=填空:(1)50ml酒精和50ml的水混合后的体积______100ml。
【精选】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单元《溶液》测试卷(含答案)(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 5 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1. [2023·营口]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 食盐B. 豆油C. 花椒粉D. 面粉2. 下列有关碘酒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碘酒是混合物B. 碘酒是溶液C. 碘是溶质D. 酒精是溶质3. 下列除垢或除污过程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A. 自来水洗手B. 食醋除水垢C. 汽油除油污D. 洗洁精除油污4. 某兴趣小组分别用加溶质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实验过程中,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 变大不变B. 变大变小C. 不变变大D. 不变不变5. [2023·临沂]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明矾杀菌消毒C.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 通常情况下,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6. [2024·济宁模拟]向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3 g NaCl固体和12 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 )A. 20%B. 22. 5%C. 25%D. 30%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7. 某温度时,将20 g KNO3A. m(溶质) : m(溶剂)=20 : 120B.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C. 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 降温后,有固体析出8. [跨学科综合|物理][2023·青岛模拟]向液体X中加入固体Y,观察到U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上升。
下列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提示: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A. X是水,Y是氧化钙B. X是水,Y是氢氧化钠C. X是水,Y是硝酸铵D. X是水,Y是氯化钠9. 在20 ℃时,将40 g氯化钠固体加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有4 g固体未溶解。
《第三单元溶液》测试题(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B.食盐水C.蒸馏水D.澄清的石灰水【解析】选C。
糖水、食盐水、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是蔗糖、食盐和氢氧化钙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
2.溶液这种混合物,之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是因为( )A.溶质是固体B.溶剂是水C.溶液是液体D.溶质被解离成分子或离子状态【解析】选D。
物质的溶解过程是溶质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到溶剂的微粒中,所以溶液才具有均一稳定的特性。
故选D3.(2013·北京中考)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牛奶C.白糖D.植物油【解析】选C。
本题考查溶液的定义。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面粉放入水中形成悬浊液,牛奶和植物油形成乳浊液。
4.(双选)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解析】选C、D。
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无关,所以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A 错误;饱和溶液与浓溶液无关,所以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B 错误;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C正确;饱和溶液与浓溶液无关,所以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正确。
5.85克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15克食盐完全溶解后成为( )A.100克19.25%的溶液B.100克20%的溶液C.85克20%的溶液D.85克15%的溶液【解析】选A。
85克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15克食盐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85 g+15 g=100 g,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85 g×5%+15 g)/100 g×100%=19.25%。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溶液章节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a、b、c点对应的溶液均是饱和溶液B. a点对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C. 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D. 恒温下,加水可使KNO3溶液的浓度从b点转化为c点2.以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t3℃时,将20 g乙加人50 g水中充沛搅拌,可失掉70 g溶液C.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将t1℃甲、乙的饱和溶液各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相等3.如下图,将区分充溢以下气体的四支试管,倒立在水槽中,拔开塞子后,试管内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A. H2B. CO2C. N2D. O24.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氯化钠溶液B. 物质的溶解进程通常会随同着能量的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吸热C. 配置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D.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其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1:215.现用98%的浓硫酸配制490g20%的稀硫酸,需水的质量为〔〕A. 98gB. 100gC. 390gD. 392g6.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100g 。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进程需求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液等步骤B. 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进程需求过滤C. 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进程需求蒸发滤液D. 配制氯化钠溶液时必需用的仪器是漏斗7.配制100g 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除运用托盘天平〔带砝码〕和药匙外,还需求用到以下仪器中的〔 〕A. 玻璃棒B. 烧杯C. 100mL 量筒D. 胶头滴管8.在炎热的夏天,小林翻开冰箱,从4℃的贮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还有大批蔗糖晶体的溶液A ,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逝了,失掉溶液B .判别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4℃时,溶液A 一定是饱和溶液B. 溶液A 的质量分数大于溶液B 质量分数C. 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D. 室温下,溶液B 一定是饱和溶液9.以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将t 2°C 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D.P 点表示t 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10.实验室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 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B. 溶解进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C. 称量时运用的砝码因生锈缺了一局部,招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D. 量取水时,用规格为 50mL 的量筒量取 42.5mL 蒸馏水11.以下洗濯方法中应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 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 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 用稀盐酸洗去水壶内的水垢二、填空题12.下表为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KNO 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请回答:〔1〕60℃时,K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 g;〔2〕40℃时,将30g KCl参与到50g水中,充沛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 溶液〔填写〝饱和〞或〝不饱和〞〕;〔3〕将20℃时KNO3和KCl的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60℃,那么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KNO3________ KCl〔填写〝>〞、〝<〞或〝=〞〕.13.小刚同窗在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时,其配制进程如下图.试回答以下效果:①写出图中a仪器称号:________.②图示实验中有一处清楚的错误的选项是________;图示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③小刚同窗要配制9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g,需求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④称量氯化钠时,假定将氯化钠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并且在称量进程中运用了游码,那么会使称取的质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配制溶液所需的质量.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刚同窗仰望读数,那么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4.如下图,依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以下效果:〔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________〔用>、<或=表示.〔2〕t3℃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填最简比〕.〔3〕甲中含有大批的乙,假定要提纯甲,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4〕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区分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质量的关系是________〔用>、<或=表示〕.15.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A,B,C代表KNO3三种不同形状下的溶液,请回答:〔1〕A,B,C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溶液是________ .〔2〕将C点溶液转化为B点溶液时,溶液温度应该降至________℃.〔3〕坚持溶剂质量不变,将18.55gA点溶液降温至10℃,可析出KNO3________g.〔4〕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温度/℃0 30 60 90溶解度/g 35.7 36.3 37.3 39.025℃时,将含KNO3,NaCl各40g的固体混合物投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沛搅拌,再加热至50℃〔溶剂质量坚持不变〕,最终烧杯中剩余的固体成分是________ .16.通常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进程叫________.关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可用________的方法使溶液中的溶质结晶出来;关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可用________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17.如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以下效果:〔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2〕当A中混有大批B时,可用 ________的方法提纯A;〔3〕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 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的方法;〔4〕t1℃时,A,C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________〔填〝能够〞或〝一定〞〕相反.18.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请你回答以下相关效果:〔1〕D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__ 〔选填〝A〞〝B〞或〝C〞〕.19.写出以下中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并指明溶液的颜色廓清石灰水________ 〔________ 〕色;硫酸铜溶液________ 〔________ 〕色;盐酸________ 〔________ 〕色;〝稻花香白酒〞________ 〔________〕色;硫酸亚铁溶液________ 〔________ 〕色;氯化铁溶液________ 〔________ 〕色.三、解答题20.3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10克,现欲配制55克氯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用氯酸钾固体和水各多少克?四、实验探求题21.依据题意填空〔1〕实验室需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如今以下仪器:〔2〕要完成该实验,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3〕在称取氢氧化钠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你以为以下做法正确的选项是〔〕A. 加砝码B. 减砝码C. 加氢氧化钠D. 减氢氧化钠〔4〕同窗们应该选用________ ml的量筒〔10ml、50ml、100ml、200ml〕所需的水;〔5〕某同窗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于10%,其能够缘由是〔〕A. 氢氧化钠已蜕变B. 称量物与砝码放反了C. 有大批氢氧化钠洒落在外面D. 量水时仰望读数E. 量水时仰望读数五、综合题22.依据所学知识填空:〔1〕小明绘制的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①在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②其不饱和溶液可以经过升温转变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2〕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少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翻开汽水瓶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___有关.喝了汽水后,经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________有关.23.A,B,C,D四个烧杯区分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在相反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参与20 g、15 g、10 g、5 g的某固体溶质,充沛溶解后(如下图),回答以下效果(填字母)。
第三单元测试(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2013,辽宁大连)用下列物质清洗油污时,发生乳化现象的是()A.汽油B.氢氧化钠溶液C.加洗涤剂的水D.热水2.(2013,山东泰安)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溶质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溶质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自动分离3.向100 g 2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0 g水,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2.5% B.5% C.10% D.20%4.(2013,长沙)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A.夏天喝的汽水不是溶液B.蛋汤太咸,加水稀释后口感变淡C.鱼塘中放置喷水泵的作用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D.凉茶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5.将100 g 10%的某固体物质M的溶液,分别进行下述操作,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A. 蒸发掉10 g水,无晶体析出B. 加入10 g 10%的M的溶液C. 加入10 g固体M,并使之完全溶解D. 加入10 g水6.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
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C.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7.根据你对溶液组成的认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和B.20 mL浓硫酸与80 mL水相混合后得到100 mL稀硫酸C.20 g氯化钠完全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D.20 mL酒精放入盛有80 mL水的烧杯中,所得酒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8.某同学用25 ℃的水溶解一定量的NaCl,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NaCl晶体没有溶解。
第三单元《溶液》测试题一、单选题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后不可能形成溶液的是A.酒精B.食盐C.蔗糖D.冰块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C.食物腐烂是氧气剧烈氧化的结果D.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3.鱼类腥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鱼身上存在有机化学物质甲胺,甲胺易溶于乙醇,因此,煮鱼时加些酒,能使甲胺溶于乙醇并随加热后挥发逸去,经过这样烹饪的鱼就不再有腥味了。
下列过程与上面所述原理不相似的是A.用洗涤剂洗碗B.用水除去衣服上的汗渍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D.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放出大量的热C.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后,产生大量泡沫D.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5.下列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A.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B.走近花圃,能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洗涤剂洗掉衣服上的油污﹣﹣﹣油污能溶于水D.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是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B.溶液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是乳化作用的结果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7.有如图所示的装置,小试管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开始时,U形管中a、b两液面处于同一水平线,向其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进行溶解时,会造成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b低a 高的情况()A.氯化钠B.氢氧化钠C.氧化钙D.硝酸铵8.下列实验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后停止加热B.“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人漏斗里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D.“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9.下列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的实验操作中,会引起溶液中Na2CO3质量分数偏小的是()A.用天平称量一定量的Na2CO3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并使用了游码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落在瓶外10.相同温度下,将等质量的氧化钙和氢氧化钙固体分别放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两只烧杯中,搅拌后均完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小于乙B.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可能相同C.溶液的状态: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大于乙11.MnSO4、MgSO4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第三单元溶液测验(一)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食盐水B.汽水C.白醋D.冰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75%的医用酒精溶液中,溶剂是酒精C.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得到100ml酒精溶液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3.假若有一瓶室温下长期密封放置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接近瓶口的溶液较稀B.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C.瓶内溶液各部分密度相同D.瓶底会析出少量氯化钠固体4.下列混合物中,属于溶液并且溶质是单质的是()A.食盐水B.蔗糖水C.碘酒D.牛奶5.下列溶液中,溶质在常温下是液体的是( )A.碘酒B.氯化钠溶液C.“雪碧”饮料D.医用的酒精溶液6.从200g某氯化钠溶液中取出20g溶液,剩下的溶液中不变的是()A.溶液质量B.溶剂质量C.溶质质量D.溶质质量分数7.向100g10%的NaCl溶液中加入1g蔗糖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A.等于10% B.小于10% C.大于10% D.无法确定8.把100g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A.100gB.80gC.40g D .20g9.配制50g 8%的氯化钠溶液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托盘天平B.量筒C.烧杯D.漏斗10.要配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是(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11.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下列物质,U型管右侧液面高出左侧液面,则加入的物质是()A.硝酸铵固体B.氯化钠固体C.蔗糖固体D.浓硫酸二、填空题1.填表溶液的名称溶质的名称溶剂的名称0.9%的生理食盐水碘酒精硫的苯溶液医疗消毒用高锰酸钾溶液2.用>、<、=填空:(1)50ml酒精和50ml的水混合后的体积______100ml。
(2)5%的食盐溶液100g,取出50g,剩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5%。
三、简答题1.当看到某葡萄糖注射液的瓶子的标签上写有“5%”字样,你知道它的含义吗?2.请根据下图要求,自编..一道有关溶液的计算题,并进行解答.....。
四、实验(18分)下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生理盐水的全过程:(1)请找出上图中的错误: ① _______ __;② _______;③ ________。
(2)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 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两点):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医疗上常用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密度挖为1g/cm 3)的氯化钠溶液。
500mL 的这种生理盐水中含氯化钠___________g,水________g 。
若以每分钟50滴(20滴约为1mL )的速率给病人静脉输液500mL ,约需__________分钟输完。
五、计算(14分)21. 6g 氯化钠溶于114g 水中,所得溶液平均分为三等份(1) 求每一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 将第一份溶液中加入10g 水,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 将第二份溶液加入10g 氯化钠,全部溶解后,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 将第三份溶液稀释为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一半,求加水的体积。
(水的密度为1.0g/cm 3)22.为了预防“非典”,人们用过氧乙酸(CH 3COOOH )对家庭居室和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过氧乙酸具有强的腐蚀性和氧化性,使用时一定要稀释。
一般家庭用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2%~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现要配制10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溶液多少克?氯化钠晶体 3 蒸馏水 5% 溶液第三单元溶液测验(二)一. 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2011·泰安).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醋B.蔗糖C. 花生油D. 食盐2.(2011·威海)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A.过滤B.蒸发C.蒸馏D.结晶3.(2010.海南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有错误的是()4.(2012.泰安)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5.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一种纯净物B.溶液都是混合物C.溶液都是无色的D.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6.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人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 )A.可以软化水B.可以沉降杂质C.溶于水时放热D.具有乳化功能7.(2010.玉溪市)下列有关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取一定量粗盐B.溶解C.过滤D.蒸发8.(2011·泸州)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9.(2010.宽甸市)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C.氯化钠晶体不纯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饱和溶液降温不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D.对同一种物质来讲,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11.(2008.山东济宁,) 小红同学为证明某硝酸钾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设计了以下方案。
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溶液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给溶液加热,直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D.给溶液降温,直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12.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改变条件可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B.饱和溶液在升高温度时,一定能继续溶解溶质C.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晶体D.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溶质13.(2008江苏泰州) 如图3-1-4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氢氧化钠B.生石灰C.浓硫酸D.硝酸铵14.t℃时,欲使一接近饱和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水,④加入足量的溶质,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只有①B.只有④C.①③D.②④15.下列对20%的氯化钠溶液的理解无错误的是( )A. 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 B.100g该溶液中含溶质20gC.该溶液相当于100g水中溶有溶质20g D.该溶液中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5 16.如果要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A.50 g B.90 g C.100 g D.200 g17.用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①溶解;②称取氯化钠;③过滤;④量取水;⑤计算;⑥蒸发结晶。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⑤②④①C.①③⑤②④①D.①③⑥⑤②④①18.20~C时,向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固体,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A. 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19.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钠固体,边加边搅拌。
下列图形中变化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20.某学生在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
他读量筒中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而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向左,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则他配制的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 等于10%B. 大于10%C. 小于10%D. 不能确定二. 填空、简答题:(共27分,每空1分)21. 医院里用碘酒作消毒剂,它是用碘和酒精配制而成的,其中碘是(填“溶质”或“溶剂”下同),酒精属于。
22.(6分)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实例溶液不是无色的(2)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实例是液体,但不是溶液。
(3) 溶液中的溶质—定是固体。
实例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
23.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将某溶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②;③。
将某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②;③24.配制150 g 17%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要的仪器有玻璃棒、、、、、药匙等。
若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7%,其原因可能有①用量筒量取水时读数,②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将放在右盘,放在左盘。
25.在生活中或化学实验中常常需要将浓溶液配制成稀溶液,这个过程就叫做溶液的。
这一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加来实现。
请你讨论稀释后各成分的变化情况(与稀释前相比增大、减小、不变)。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三. 实验题:(共18分)26. 根据以下实验室常用仪器填空。
(1) 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C ,E ,G 。
(2) 在净化水时,进行时(填操作名称) 要用到B,进行蒸发操作时除了用到铁架台、铁圈、蒸发皿和上述提供的仪器外,还缺少。
(填仪器名称)(3) 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水mL,配制该溶液的整个过程中需要用到上图中所给的仪器。
(填序号)27.(2010·娄底)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g,水g。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调节平衡螺母(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4)(6分) 如果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点)①②③四.计算题:(15分)28.(6分)制作“叶脉书签”需要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请问:(1) 配制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g,水的质量是g(2) 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配制上述所需溶液,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多少克?29.(9分) 小丁的妈妈在厨房做红烧鱼的时候,为了使烧出的鱼更香,向锅里面加入了少量的白酒和食醋,生成了一种具有特殊香味的物质乙酸乙酯(其化学式为CH3C00C2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