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 / Z 1 B P RT
常用的两项维里方程
PV B Z 1 RT V BPc B 0 B 1 RTc B B
0 1
第二维里系数的关联式,较多应用于非、弱极性物质
0.33 0.1385 0.0121 0.000607 0.1445 2 3 Tr Tr Tr Tr8 0.331 0.423 0.008 0.0637 2 3 Tr Tr Tr8
对比参数的概念。
p T V pr , Tr ,Vr pc Tc Vc
f (p , V , T ) = 0
f ′(Pr , Vr , Tr ) = 0
理想气体 PV = RT 真实气体 PV =ZRT 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差集中反映在压缩因 子Z上,人们发现所有气体的临界压缩因子ZC相 近,表明所有气体在临界状态具有与理想气体大
致相同的偏差
如果将各种物质的Zc视为相同的常数,则:各物 质在相同的Pr,Tr(Vr)下,有相同的Z值。这
就引出对比态原理。
对比态原理:所有的物质在相同的对比态下,表
现出相同的性质。即:组成、结构、分子大小相
近的物质有相近的性质。(在相同对比温度、对 比压力下,任何气体或液体的对比体积(或压缩
因子)是相同的)
第三参数的特性:最灵敏反映物质分子间相互作
用力的物性参数,当分子间的作用力稍有不同, 就有明显的变化。
Lydersen等引入Zc作为第三参数 根据Zc=0.23、0.25、0.27和0.29四组,得到
Z Z Tr , Pr , Z c
此三参数CSP还不够合理
Pitzer的三参数CSP
三参数CSP 与 形状因子CSP比较
从参考流体的EOS得到研究流体的EOS 两都的形式不同,前者用了第三参数, 后者则用了保形参数据(或形状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