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分类鉴赏之咏物诗鉴赏演示文稿
- 格式:ppt
- 大小:352.50 KB
- 文档页数:19
咏物诗歌鉴赏
嘿,你知道吗,咏物诗歌就像是一个个神秘的小盒子!里面装着诗人对各种物品的独特情感和深刻洞察。
比如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简单的几句诗,就把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绽放的坚韧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不就像生活中的那些坚强的人吗,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就像隔壁的王大爷,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能笑着面对。
)
再看看“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写的石灰,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却依然从容淡定。
这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品质吗?(想想我们自己,遇到一点小挫折就唉声叹气,真该好好反思一下。
)每一首咏物诗歌都像是诗人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它们用最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最深刻的情感和寓意。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把柳树的柔美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那柔软的柳枝就在眼前随风摇曳。
(就好像跳舞的小姑娘,身姿轻盈优美。
)
我们在欣赏咏物诗歌的时候,不就像是在和诗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吗?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能理解他们通过物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咏物诗歌还像是一面镜子,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影子。
当我们读到“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时,是不是也会反思自己是否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而忽略了内心的坚守呢?
总之,咏物诗歌是诗歌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们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世间万物的魅力和意义。
我们应该用心去欣赏,去感受,去领悟其中的美好和智慧!咏物诗歌真的太奇妙了,太让人着迷了!你难道不这么认为吗?。
咏物言志诗鉴赏方法和范例分析【知识链接】一、概念:咏物诗是指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和理想,或表达喜爱之情,或托物言志、托物咏怀。
如王安石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二、特点:1、实写形态特征,及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曲尽其妙)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不滞于物)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5、标题: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三、咏物诗常见的类别及相关的主题(一)常见类别①单纯咏物。
仅状物之形貌,言物之神态,仅求其形似,不赋予个人的感情,最多表达诗人健康而高雅的审美情趣。
如贺知章的《咏柳》赞美春柳的轻盈姿态,仅透露一点对自然之物的喜爱之情。
②托物言志(寓意)。
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与豪情壮志,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即诗歌所描绘的物象只是作者抒情的载体,作者借以表达人生态度,生活的理想,或者批判丑恶的现象,或表达作者的观点。
名为咏物,实则为了咏人与抒情。
往往通过描摹物象写其特征与精神,融入个人的情感,或借物抒怀,或以物自喻,或感己伤时。
如宋代名相李纲的诗《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借牛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不忘抗金报国,为社稷苍生甘愿劳苦的心志。
③托物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