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班组安全的具体管理方法(三篇)
- 格式:docx
- 大小:15.19 KB
- 文档页数:9
第 1 页 共 9 页 搞好班组安全的具体管理方法
班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生产安全。下面,我将向您介绍搞好班组安全的具体管理方法。
一、建立安全意识
1.制定安全方针:明确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和要求,将安全作为企业的首要任务,将安全纳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2.开展安全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
3.建立安全考核机制:将安全管理要求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班组进行警示和追责,激励班组全面推行安全管理。
二、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1.编制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班组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责任和安全措施。
2.健全安全操作规程:针对每种生产场景和操作环节,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要求班组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3.建立安全记录和档案:班组应建立完整的安全记录和档案,记录员工的安全培训情况、安全事故情况以及班组的安全管理措施,为安全事故的调查和预防提供参考。
三、加强隐患排查和整改
1.定期组织安全检查:班组应定期组织对工作环境、设备设施等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第 2 页 共 9 页 2.建立隐患排查机制:班组应建立隐患排查制度,明确隐患排查的频次和责任人,及时进行隐患排查和整改,防患于未然。
3.加强应急准备工作:组织班组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迅速进行救援和处置。
四、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
1.开展安全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安全宣传,提醒员工注意工作安全,传播安全常识和防范知识。
2.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增加员工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激发员工对安全管理的兴趣。
3.举办安全主题活动:组织班组参加各类安全主题活动,通过实际参与和交流,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以上是搞好班组安全的具体管理方法。通过建立安全意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隐患排查和整改、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等措施,可以提高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生产安全。
搞好班组安全的具体管理方法(二)
班组安全是一个组织内部的重要方面,它关系到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稳定。要搞好班组安全管理,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的管理方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明确班组安全责任;二、加强班组安全培训;三、落实班组安全制度;四、加强安全检查;五、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
一、明确班组安全责任 第 3 页 共 9 页 在班组安全管理中,明确责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首先,要明确班组领导的安全责任。班组领导是班组安全工作的责任人,他们应该对班组内的安全情况负有全面的责任。其次,要明确班组成员的安全责任。每个班组成员都应该对自己的安全行为负责,并且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二、加强班组安全培训
加强班组成员的安全培训是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首先,要进行安全意识培训。班组成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各种安全事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其次,要进行操作规范培训。不同班组可能有不同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班组成员应该熟悉并正确执行这些规范。此外,还应加强急救知识培训,提高班组成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落实班组安全制度
制度是约束行为的有效手段,班组安全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对于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至关重要。首先,要明确班组的安全责任制度。班组成员应知道自己在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并根据制度要求进行操作。其次,要建立安全检查和日常记录制度。班组成员应定期对安全隐患和工作环境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整改工作。同时,还应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事故进行及时上报和调查处理。
四、加强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它对于班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首先,要定期进行安全巡查。班组成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范围进行安全巡查,并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其次,要第 4 页 共 9 页 建立安全奖惩制度。对于发现安全问题的成员应及时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对于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的成员应进行相应的纪律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五、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它涉及到企业的整体管理理念和风气。要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首先要加强安全知识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向班组成员普及安全知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其次,要加强安全信号的传递。班组成员应定期举行安全教育会议,交流和分享安全经验和教训。同时,还要加强班组间的合作和协调,形成班组安全互助的良好氛围。
在班组安全管理中,明确班组安全责任、加强班组安全培训、落实班组安全制度、加强安全检查以及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是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方法。只有全面落实这些管理方法,才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班组成员的人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稳定。
搞好班组安全的具体管理方法(三)
岗位培训的主要对象是新工人。在新工人入厂工作前,班组必须对他们进行岗位培训,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第三级教育,即班组教育。岗位培训的内容是:
(1)本班组安全工作概况、工作性质及作业范围;
(2)本岗位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器具的性能,防护装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本班级作业环境,事故多发地点及危险场;
(4)讲解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和有关安全工作注意事项; 第 5 页 共 9 页 (5)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正确使用和保管。
岗位教育一般由班组长负责组织,班组安全员予以协助,时间一般为1~2天。岗位安全培训要讲求实效,不能走过场。培训后必须进行考试,对考试合格者应填写好“三级教育卡片”备查。新工人正式上岗前,应同车间或班组安排当面认师,实行“以老带新”、“师徒包教包学”,要讲清师徒关系中各自就负的安全责任,提出对新工人遵守操作规程的要求。新工人只有经过安全教育、安全操作规程学习及学会实际操作并考试合格后,才许上岗操作。
(二)班前会和班后会
每天作业前必须坚持开好班前会(或叫站班会),做到“三查”(查衣着、查安全用具、查精神状态),进行“三交”(交任务、交安全、交技术)。结合当班工作任务、工作特殊环境,做好安全措施准备,讲解安全注意事项。
下班后应开班后安全小结会即班后会,做好“三评”(评任务完成情况、评工作中安全情况、评安全措施执行情况),找出经验教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班前班后会由班组长主持讲解,班组技术员、安全员协助配合。
(三)安全日活动
班组必须坚持每周一次两小时左右安全日活动制度。班组安全日活动要内容充实、联系实际、形式多样、讲求实效,要做好记录,切忌流于形式。每次活动均应有所侧重、有所针对、有所收获。班组安全日活动主要是对本班组每周的安全工作情况进行讲评,找出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改进工作,同时布置下周安全工作。活动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于组织班组成员学习第 6 页 共 9 页 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文件和会议精神,事故通报及安全生产知识;交流班组成员之间、成员与领导之间、班组之间的安全工作情况;交流对班组安全生产的看法,“三不伤害”和反违章活动的经验与体会,搞好班组安全生产的经验等等;评议本班组安全生活中的好人好事,习惯性违章在本班组中的各种表现,本班组和其他发生的不安全情况、分析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设备和系统存在的隐患和环节,研究改进措施;检查班组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重点检查设备和系统存在的隐患和消缺情况,二票三制执行情况,现场安全设施和工作现场安全措施完善情况,有无违章情况;表扬安全生产中的好人事,对违章人员提出批评教育和处罚;发动班组成员为安全工作献计献策,收集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每年四月份定为安全活动月,4月1日至4月15日作为安全月活动的活动时间。班组应根据本单位的部署,结合班组实际,认真组织本班组的安全月活动。通过安全月活动对班组人员进行一次集中深入的安全思想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对班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加顾、检查和总结,找出问题,提出并落实改进措施,进一步搞好班组安全工作。安全月活动应有书面计划,活动结束后半个月之内应写出书面总结。安全月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班组制订的安全规章制度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和检查,不合适部分;对班组管辖的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找出隐患和薄弱环节,提出对策;对班组发生的不安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从中吸取教训;对本班组发生的违章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评议,补充本班组的《班组常见的习惯性违章事例》;对本班组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评价,进一步落实保证措施。
(五)运行班组的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 第 7 页 共 9 页 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是运行班组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的有效方法,对提高处理突发性事故的能力,帮助很大。运行班组都应针对电力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好事故预想,组织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每人每月至少做一次,反事故演习由企业统一组织。反事故演习预先要制订方案,演习过程中必须保证人身和运行设备的安全,演习结束应对事故预想和的事故演习进行评议和评价,并写出书面总结。
(六)安全检查
班组安全检查对安全工作的促进很大。通过经常性和规范性的安全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查明各种“险情”和“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有效地防范和整改,化险为夷;可以及时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贯彻实施,及时制止违章作业,确保安全生产的实现。班组安全检查形式较多,按检查人员划分有自检(自我检查)、互检(互相检查)、专检(专人检查);按检查内容划分有普通性检查、专业性检查;按时间划分有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和“三检制”(指班前、班中、班后进行安全检查)等。
班组常用的安全检查形式有:
1.安全监护制
根据本班组作业实际和特点,建立健全互相监护检查制度。例如二人以上同时作业,应实行“大技工负责制”,不允许一人单位作业。多人同时作业时,指定专人监护和监督检查。
2.定期检查制
定期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可结合安全日活动进行,并作为安全活动日的内容之一。由班组长组织安全员、技术员及有关人员对班第 8 页 共 9 页 组安全工作状况进行检查,发现和处理各种隐患及违章行为。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人、物、环境。具体地说,一是检查人的安全思想是否牢固,安全管理是否薄弱环节,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完善,作业人员的操作是否符合安全规程、作业指导书及工艺等要求;二是检查物,即机具设备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是否存在缺陷及不完善的情况;三是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地下、地面、空中的环境,对作业是否要采取特殊安全措施。
3.危险确认制
危险确人制,就是针对本班组作业中的危险项目、要害部位和关键环节,研究和制订相应的对策,使人人确认和知晓,以便在作业中进行重点检查、重点防范,达到趋夷避险、安全生产的目的。
4.“三检制”
班前检查,其目的是为了督促工人穿戴好防护用品,并对现场和机械器具等进行检查,以便及时清除作业环境中的事故“隐患”。班中检查,主要是为落实安全作业措施,及时制止或纠正违章作业行为,消灭事故苗子。班后检查主要是清理作业现场,做到工完场清,不留隐患。
(七)安全分析
班组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分析不安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安全分析应有记录。
(八)事故分析会
事故分析分主要是通过对事故的分析讨论,吸取经验教训,引起对这类事故的警觉,变他人的失误为共同的教训,举一反三,亡羊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