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葛恒丽老师 认识几分之一(1) (定)
- 格式:ppt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21
2024-2025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练习数学试卷本试卷共5页,共24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答题卷上相应位置.2.考生必须在试题答题卷上各题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和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3.如用铅笔作图,必须用黑色水笔把线条描清楚.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称之为“弈”,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下列由黑白棋子摆成的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AB =,90B D Ð=Ð=°,35ACB Ð=°,则DAB Ð=( )°.A .70°B .90°C .110°D .130°3.如图,已知CAE BAD Ð=Ð,AC AD =,增加下列条件:①AB AE =;②BC ED =;③C D Ð=Ð;④B E Ð=Ð.其中能使ABC AED ≌△△的条件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如图,工人师傅做了一个长方形窗框ABCD ,E 、F 、G 、H 分别是四条边上的中点,为了使它稳固,需要在窗框上钉一根木条,这根木条不应钉在( )A .G 、H 两点之间B .B 、F 两点之间C .E 、G 两点之间D .A 、C 两点之间5.如图,ABC DEF ≌△△,点A 与,D B 与E 分别是对应顶点,且测得5cm,7cm BC BF ==,则EC 长为( )A .1cmB .2cmC .3cmD .4cm6.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是:如图在AOB Ð的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得到AOB Ð的平分线OP ,做法中用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 )A .SSSB .SASC .ASAD .HL7.如图,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 到C 的方向平移到DEF V 的位置,10,4AB DO ==,平移距离为6,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A .48B .96C .84D .428.如图的2×4的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这样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在网格中与△ABC 成轴对称的格点三角形一共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9.如图,AOB ADC △≌△(O Ð和D Ð是对应角),90O Ð=o ,若OAD a Ð=,ABO b Ð=.当BC OA ∥时,a 与b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A .a b =B .2a b =C .90a b +=oD .2180a b +=o 10.一块三角形玻璃被小红碰碎成四块,如图,小红打算只带其中的两块去玻璃店并买回一块和以前一样的玻璃,她需要( )A .带其中的任意两块B .带1,4或3,4就可以了C .带1,4或2,4就可以了D .带1,4或2,4或3,4均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11.小明从镜子里看到对面电子钟的像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是 .12.如图,OAC OBD ≌△△.若12OC =,7OB =,则AD = .13.如图,CD =CB ,那么添加条件 能根据SAS 判定△ABC ≌△ADC .14.如图,若△ABC ≌△DEF ,AF =2,FD =8,则FC 的长度是 .15.如图是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则123Ð+Ð+Ð的大小为 (度).16.如图,已知△ABC的面积为18,BP平分∠ABC,且AP⊥BP于点P,则△BPC的面积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共计7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如图,已知△ABC≌△DEF,且ÐA=75°,ÐB=35°,ED=10cm,求ÐF的度数与AB的长.18.如图,已知点A、E、F、C在同一直线上,∠A=∠C,AE=CF,AD=CB,求证:BE//DF19.已知:如图,AB=AE,∠1=∠2,∠B=∠E.求证:BC=ED.20.(1)已知:如图1,,,OA OB OC OD AD ==和BC 相交于点P .证明:PA PB =.(2)由第(1)题,你能想到不同于图2中用直尺和圆规作角平分线的方法吗?试在图3中,用直尺和圆规作出MON Ð的平分线.(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1.如图(1),方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 、B 、C 都是格点(1)在图(1)中画出ABC V 关于直线MN 对称的111A B C △;(2)求ABC V 的面积;(3)如图(2),A 、C 是直线MN 同侧固定的点,B 是直线MN 上的一个动点,在直线MN 上画出点B ,使AB BC +的值最小.22.认真观察下面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构成的图案,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写出这四个图案都具有的两个共同特征:特征1:______;特征2:______.(2)请你借助下面的网格,设计出三个不同图案,使它也具备你所写出的上述特征.(注意:新图案与以上四幅图中的图案不能相同)23.在学习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节后,小丽总结出很多全等三角形的模型,她设计了以下问题给同桌解决:做一个“U ”字形框架PABQ ,其中40cm AB =,AP ,BQ 足够长,PA AB ^于点A ,QB AB ^于点B ,点M 从B 出发向A 运动,点N 从B 出发向Q 运动,速度之比为2:3,运动到某一瞬间两点同时停止,在AP 上取点C ,使ACM △与BMN V 全等.求AC 的长度.24.(1)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90AB AD B D E F =Ð=Ð=°,,、分别是边BC 、CD 上的点,且12EAF BAD Ð=Ð.求证:EF BE FD =+;(2)如图2,在四边形ABCD 中,180AB AD B D E F =Ð+Ð=°,,、分别是边BC CD 、上的点,且12EAF BAD Ð=Ð,(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3)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180AB AD B D E F =Ð+Ð=°,,、分别是边BC CD 、延长线上的点,且12EAF BADÐ=Ð(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1.D【分析】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根据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 ,B ,C 选项中的图案都不能找到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所以不是轴对称图形;D 选项中的图案能找到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 .2.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证得()Rt Rt HL ABC ACD V V ≌是解本题的关键.先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55CAB Ð=°;再证明()Rt Rt HL ABC ACD V V ≌可得55CAD CAB Ð=Ð=°,然后根据角的和差即可解答.【详解】解:∵90B Ð=°,35ACB Ð=°,∴9055CAB ACB а=°-Ð=,∵AD AB =,AC AC =,90B D Ð=Ð=°,∴()Rt Rt HL ABC ACD V V ≌,∴55CAD CAB Ð=Ð=°,∴110DAB CAD CAB а=Ð+Ð=.故答案为:C .3.C【分析】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先根据EAC BAD Ð=Ð得到BAC EAD Ð=Ð,根据“SAS ”对①进行判断;根据“ASA ”对③进行判断;根据“AAS ”对④进行判断;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②进行判断.【详解】解:∵EAC BAD Ð=Ð,∴EAC BAE BAD BAE Ð+Ð=Ð+Ð,即BAC EAD Ð=Ð,当AB AE =时,在ABC V 和AED △中,AC AD BAC EAD AB AE =ìïÐ=Ðíï=î,∴()SAS ABC AED ≌△△;当BC ED =时,不能判断A ABC ED ≌△△.当C D Ð=Ð时,在ABC V 和AED △中,BAC EAD AC AD C D Ð=Ðìï=íïÐ=Ðî,∴()ASA ABC AED V V ≌;当B E Ð=Ð时,在ABC V 和AED △中,BAC EAD B EAC AD Ð=ÐìïÐ=Ðíï=î,∴()AAS ABC AED ≌V V ;综上分析可知,能使ABC AED ≌△△的条件有3个.故选:C .4.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进行判断.【详解】解:A .若钉在G ,H 两点之间构成了三角形,能固定窗框,故不符合题意;B .若钉在B ,F 两点之间能构成三角形,能固定窗框,故不符合题意;C .若钉在G ,E 两点之间不能能构成三角形,不能固定窗框,故符合题意;D .若钉在A ,C 两点之间能构成三角形,能固定窗框,故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稳定性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判断是否稳定则看能否构成三角形.5.C【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据此求解.【详解】解:Q ABC DEF ≌△△,点A 与,D B 与E 分别是对应顶点,5cm =BC ,\5cm EF BC ==,Q 7cm BF =,\()752cm BE BF EF =-=-=,\()523cm EC BC BE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6.A【分析】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结合题目已知的条件判断即可.【详解】做法中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SSS证明如下:由题意得,PN PM =,在ONP △和OMP V 中,ON OM OP OP PN PM =ìï=íï=î,∴()SSS ONP OMP V V ≌,所以NOP MOP Ð=Ð,故AOB Ð的平分线OP .故选:A .7.A【分析】由题意可得ABC DEF S S =V V ,故阴影部分的面积ABC OEC ABEO S S S =-=△△梯形 ,再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6BE =,6OE DE OD AB OD =-=-=,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解答.【详解】解:由题意可得ABC DEF S S =V V ,10DE AB ==,∴阴影部分的面积ABC OEC ABEO S S S =-=△△梯形 ,Q 平移距离为6,6BE \=,6OE DE DO AB DO =-=-=,\阴影部分的面积()6106482ABEO S +´===梯形,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梯形的面积公式,得到阴影部分和梯形ABEO 的面积相等时解题的关键.8.B【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找出对称轴及相应的三角形即可.【详解】如图:共3个,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根据题意作出图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B【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根据AOB ADC △≌△,90O Ð=o ,ABO b Ð=,可知AB AC =,90CAD OAB b Ð=Ð=°-,结合BC OA ∥和等腰三角形性质可得90CAD OAB ABC ACB b Ð=Ð=Ð=Ð=°-,180OAC ACB Ð+Ð=°,将OAC ACB Ð+Ð展开为OAD ACB CAD Ð+Ð+求解,即可解题.【详解】解:AOB ADC Q △≌△(O Ð和D Ð是对应角),90O Ð=o ,AB AC \=,90CAD OAB b Ð=Ð=°-,ABC ACB \Ð=Ð,BC OA Q ∥,90CAD OAB ABC ACB b \Ð=Ð=Ð=Ð=°-,180OAC ACB Ð+Ð=°,()290180OAC ACB OAD ACB CAD a b \Ð+Ð=Ð+Ð+Ð=+°-=°,2a b \=,故选:B .10.D【分析】想要买一块和以前一样的玻璃,只要确定一个角及两条边或两个角及一条边即【详解】解:由图可知,带上1和4相当于有两个角和一条边,所以可得两块三角形玻璃全等;同理,带上3和4也相当于有两角夹一边,同样也可以得三角形全等;2和4中,4确定了上边的角的大小及两边的方向,2又确定了底边的方向,继而可得全等;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1.15:01【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镜面对称解答即可.【详解】解: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及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可知实际时间为15:01;故答案为:15:01【点睛】本题实际上考查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镜面对称是指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刚好顺序相反;且关于镜面对称解答这类关于数字在镜中成像问题的一般方法是画出平面镜中的图像的对称图形,再读出对称图形的时间,所得即是所求.12.5【分析】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先根据题意得到5BC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 OD OA OC OB =-=-,则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7OC OB ==,,∴1275BC OC OB =-=-=;∵OAC OBD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D OD OA OC OB =-=-,则5AD BC ==,故答案为:5.13.∠DCA =∠BCA【详解】解:∵已经知道CD=CB ,AC=AC (公共边),∴要根据“SAS”判定△ABC ≌△ADC ,需添加的条件是:∠DCA=∠BCA .故答案为:∠DCA =∠BCA .14.6【分析】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得8AC FD ==,再通过FC AC AF FD AF =-=-计算可【详解】解:由题意△ABC ≌△DEF ;8AC FD \==,FC AC AF FD AF =-=-Q ,826FC \=-=,故答案是:6.【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利用等量代换的思想进行求解.15.135【分析】利用正方形的边角关系可以得到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的性质将相等的角进行转化即可求得结果.【详解】解:如图所示:∵在ABC V 和BDE V 中∴AB BD BDE BACAC DE =ìïÐ=Ðíï=î∴()SAS ABC BDE V V ≌∴BED ACBÐ=Ð∴1390Ð+Ð=°∴123135Ð+Ð+Ð=°故答案为:13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相关知识点,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将两个相等的角进行转化是解题的关键.16.9【分析】根据已知条件证得△ABP≌△DBP,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P=PD,得出S△ABP=S△DBP,S△ACP=S△DCP,推出S△PBC=12S△ABC,代入求出即可.【详解】解:如图,延长AP交BC于点D,∵BP平分∠ABC∴∠ABP=∠DBP,且BP=BP,∠APB=∠DPB ∴△ABP≌△DBP(ASA)∴AP=PD,∴S△ABP=S△BPD,S△APC=S△CDP,∴S△PBC=12S△ABC=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面积的应用,注意: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17.∠F=70°,AB= 10cm【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C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E= AB,∠F=∠ACB,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75°,∠B=35°,∴∠ACB=180°-∠A-∠B=70°,∵△ABC≌△DEF,DE=10cm,∴∠F=∠ACB=70°,AB=DE=10cm,【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18.见解析【分析】根据AE=CF,求出AF=CE,根据SAS证V AFD≌V CEB,推出BE=DF.根据V AFD≌V CEB,得出∠AFD=∠CEB,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BE∥DF.【详解】证明:∵AE=CF.∴AE+EF=CF+EF.即AF=CE .在V ADF 和V CBE 中.AD CB A C AF CE =ìïÐ=Ðíï=î∴V ADF ≌V CBE .∴∠AFD=∠BEC .∴BE ∥DF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19.证明见解析.【分析】由∠1=∠2可得∠CAB =∠DAE ,再根据ASA 证明△ABC ≌△AED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2,∴∠1+∠BAD =∠2+∠BAD ,∴∠CAB =∠DAE ,在△ABC 与△AED 中,∠B =∠E ,AB =AE ,∠CAB =∠DAE ,∴△ABC ≌△AED ,∴BC =ED .20.(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尺规作角平分线,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ASA ,ASA ,SSS ,SAS ,HL .(1)证明OAD OBC △≌△,得出OAD OBC Ð=Ð,证明APC BPD △≌△,得出PA PB =;(2)以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M 、ON 于点A 、B ,再以不同于OA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M 、ON 于点C 、D ,连接AD 、BC ,交于点P ,连接OP 即可.【详解】(1)证明:在OAD △和OBC △中,OA OB AOD BOC OD OC =ìïÐ=Ðíï=î,OAD OBC \≌△△,OAD OBC \Ð=Ð,,OA OB OC OD ==Q ,OA OC OB OD \-=-即AC BD =,在APC △和BPD △中OAD OBC APC BPD AC BD Ð=ìïÐ=Ðíï=î,APC BPD \≌△△,PA PB \=;(2)解:如图所示,OP 即为所求.根据解析(1)可知,APC BPD △≌△,∴AP BP =,在AOP V 和BOP △中OA OB OP OP AP BP =ìï=íï=î,∴AOP BOP ≌△△,∴AOP BOP Ð=Ð,∴OP 平分MON Ð.21.(1)见解析(2)6(3)见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分别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2)根据网格特点,利用割补法求三角形面积;(3)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线的方法得出点B的位置.【详解】(1)解:如图(1)所示:111A B C △即为所求;(2)111353322156222ABC S =´-´´-´´-´´=△;(3)如图(2)所示,AC ¢与MN 的交点B 即为所求;证明:作点C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点C ¢,连接AC ¢与MN 交于点B ,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BC BC ¢=,∴AB BC AB BC ¢+=+,∵AB BC AC ¢¢+³,∴当点A 、B 、C ¢在一条直线上时,AB BC +的值最小,∴AC ¢与MN 的交点B 即为所求.【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变换,割补法求面积以及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线,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2.(1)都是轴对称图形,阴影部分面积都为4(2)见解析【分析】(1)观察发现四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且面积相等;(2)根据两个特征解决问题即可.【详解】(1)解:这四个图案都具有的两个共同特征是:都是轴对称图形,阴影部分面积都为4.故答案为:都是轴对称图形,阴影部分面积都为4.(2)解:如图所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图形设计图案,关键是掌握利用轴对称的作图方法来作图,通过变换对称轴来得到不同的图案.23.16或3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设2cm BM t =,则3cm BN t =,使ACM △与BMN V 全等,由90A B Ð=Ð=°可知,分两种情况:情况一,当BM AC =,BN AM =时,列方程解得t ,可得AC ;情况二,当BM AM =,BN AC =时,列方程解得t ,可得AC ,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并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详解】解:设2cm BM t =,则3cm BN t =,∵90A B Ð=Ð=°,使ACM △与BMN V 全等,可分两种情况:情况一:当BM AC =,BN AM =时,∵BN AM =,40cm AB =,∴3402t t =-,解得:8t =,∴cm 22816AC BM t ===´=,情况二:当BM AM =,BN AC =时,∵BM AM =,40cm AB =,∴2402t t =-,解得:10t =,∴m 331c 030AC BN t ===´=,综上所述,16cm AC =或30cm AC =,故答案为:16或30.24.(1)见解析;(2)成立;(3)不成立,应当是EF BE FD =-,见解析【分析】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1)延长EB 到G ,使BG DF =,连接AG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2)先证明(SAS)△≌△ABM ADF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23AF AM =Ð=Ð,.()SAS AME AFE V V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F ME =,即EF BE BM =+,则可得出结论;(3)在BE 上截取BG ,使BG DF =,连接AG .证明ABG ADF V V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G DAF AG AF Ð=Ð=,.证明AEG AEF V V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结论.【详解】证明:延长EB 到G ,使BG DF =,连接AG .∵90ABG ABC D AB AD Ð=Ð=Ð=°=,,∴ABG ADF V V ≌.∴12AG AF =Ð=Ð,.∴113232EAF BAD Ð+Ð=Ð+Ð=Ð=Ð.∴GAE EAF Ð=Ð.又∵AE AE =,∴AEG AEF V V ≌.∴EG EF =.∵EG =BE +BG .∴EF BE FD=+(2)(1)中的结论EF BE FD =+仍然成立.1801180ABC D ABC Ð+Ð=°Ð+Ð=°,Q ,1D \Ð=Ð,在ABM V 与ADF △中,1AB AD D BM DF =ìïÐ=Ðíï=î,(SAS)ABM ADF \≌V V,23AF AM \=Ð=Ð,,12EAF BAD EAF Ð=Ð=ÐQ ,34EAF \Ð+Ð=Ð即MAE EAFÐ=Ð在AME △与AFE △中AM AF MAE EAFAE AE =ìïÐ=Ðíï=î(SAS)AME AFE \≌V V ,EF ME \=,即EF BE BM =+,EF BE DF \=+;(3)结论EF BE FD =+不成立,应当是EF BE FD =-.证明:在BE 上截取BG ,使BG DF =,连接AG .∵180180B A DC ,AD F A D C Ð+Ð=°Ð+Ð=°,∴B ADF Ð=Ð.∵AB AD =,∴ABG ADF V V ≌.∴BAG DAF AG AF Ð=Ð=,.∴12BAG EAD DAF EAD EAF BAD Ð+Ð=Ð+Ð=Ð=Ð.∴GAE EAF Ð=Ð.∵AE AE =,∴AEG AEF V V ≌.=,∴EG EF∵EG BE BG=-,∴EF BE FD=-.。
镇江市教师心育资格认证闭卷考核复习题镇江市教师心育资格认证闭卷考核复习题一、判断题1.青春期特点有两大主题:性与成长。
(对)2.“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
”认知发展到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错)3.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心理健康和不健康有明确严格的界限。
(错)4.在社群中合作,相互理解和支持,是心理健康的要旨,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精髓所在,谁都不能单打独斗。
(对)5.师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心理基础,是形成一个班级集体的前提。
(对)6.我们要正面理解大多数儿童成长中出现的问题。
(对)7.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对)8.心理压力和心理挫折对一个人来讲,可能是积极的影响,也可能是消极的影响。
(对)9.严格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渗透,而非仅仅是某种心理咨询或辅导技术的运用。
(对)10.有的中学生,遇事不合心意时,在班级里对同学发火,在家里对父母发脾气,这种坏脾气是天生的。
(错)11.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学校德育工作。
(错)12.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信息是经编码形式储存在短时记忆中(错)13.“师徒如父子”说明教师与学生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错)1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千万不要脱离中国实际、脱离社会实际、脱离学生实际。
(对)15.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更高,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强,在社会生活中更成功,个人幸福感也更强。
(对)16.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错)17.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对)18.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表面上看是教育方法问题,实际上是教育观念问题。
(对)19.对处境不利的学生唯一的提供帮助的途径是赶紧让他找心理老师。
(错)20.教师如果有压力及其反应就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
镇江市骨干教师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是()。
A. 学生中心原则B. 教师主导原则C. 知识传授原则D. 能力培养原则2. 根据布鲁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下列哪一项属于较高层次的认知目标?()A. 知识B. 理解C. 应用D. 分析3.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重视()的培养。
A.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B.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C. 学生的纪律意识D.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 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 教学目标B. 教学内容C. 教学方法D. 教学评价5.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当注意()。
A. 问题的难度B. 问题的广度C. 问题的深度D. 问题的针对性6. 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主要关注()。
A.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B. 学生学习的效果C. 教学内容的合理性D. 教学环境的适宜性7. 教师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当注重()。
A. 活动的趣味性B. 活动的安全性C. 活动的参与性D. 活动的教育性8.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如何对待学生的不同意见?()A. 忽略B. 压制C. 鼓励D. 批评9. 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 严格B. 宽容C. 公正D. 灵活10.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当采用()。
A. 绝对评价B. 相对评价C. 形成性评价D. 总结性评价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
A. 增加课堂的趣味性B. 提高教学的效率C. 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D. 丰富教学资源12.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 教学目标B. 学生特点C. 教学资源D. 社会需求13.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当如何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A. 忽视B. 尊重C. 利用D. 忽视14. 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当关注()。
A. 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B. 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C. 学生的情感态度D. 学生的学习习惯15. 教师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当注意()。
2024届江苏省镇江市五校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
(28分)1.(2分)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
B.我国古代对年龄的称呼,其中三十岁称为“而立”,五十岁称为“花甲”。
C.“老师慈爱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时时浮现在我眼前。
”这是个病句。
D.“山寨”旧时绿林好汉占据的山中营寨,演变至今日,变成了有仿冒嫌疑或伪造嫌疑的意思,更衍生出“某某现有事物的粗糙模仿版”的引申含义。
2.(2分)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儿童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的小髻,称“总角”;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垂髫”。
因此,“总角”和“垂髫”都指童年。
B.保尔·柯察金从小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谢廖沙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C.《登勃朗峰》是美国作家、演说家杰克·伦敦的作品,其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D.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哈姆雷特》,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
3.(2分)下列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小说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
B.小说中“筑路”一章,表现了保尔和战友们为保卫年轻的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显现出英雄本色。
C.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相当出色,在“生命的意义”一章里,一系列环境描写营造了肃穆悲壮的气氛,烘托了革命者的博大胸怀。
江苏省南京市镇江联盟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数学试卷一、单选题1.直线10x +=的倾斜角是()A .30°B .60°C .120°D .150°2.与直线3230x y -+=平行且过点()1,1的直线方程是()A .2310x y -+=B .2350x y +-=C .3210x y --=D .3250x y +-=3.若圆2260x y ax y +-+=的圆心到x 轴、y 轴的距离相等,则a =()A .6±B .3C .3±D .24.若点(2,1)在圆220x y x y a +--+=的外部,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2,)-+∞B .1(2,2-C .(,2)-∞-D .1(,2)(,)2-∞-⋃+∞5.如图所示,已知点(2,0),(0,2)A B ,从点(1,0)P 射出的光线经直线AB 反射后再射到直线OB 上,最后经直线OB 反射后又回到点P ,则光线所经过的路程是()A .3BC .D .6.过点(2,0)引直线l 与曲线0y =相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当AOB V 的面积取最大值时,直线l 的斜率等于()AB .C .D .7.已知,A B 为圆22:4C x y +=上两动点,且2CA CB ⋅=-,则弦AB 的中点M 到直线40x y +-=距离的最大值为()A .1B .C .1D .8.设,A B 分别是x 轴、y 轴上的动点.若以AB 为直径的圆C 与直线350x y +-=相切,则圆C 面积的最小值为()A .3π8B .5π8C .πD .5π4二、多选题9.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有()A .直线:220l x y +-=在x 轴上的截距为1B .如果0,0AB BC <<,那么直线0Ax By C ++=不经过第三象限C .直线210kx y k --+=恒过定点(2,1)D .方程4(3)y k x -=-可以表示平面内所有过点(3,4)的直线10.已知点(0,2),(1,1)A B ,且点P 在圆22:(2)4C x y -+=上,C 为圆心,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PA PB +B .∠PAB 的最大为45︒C .||||PA PC -的最大值为D .||||||PA PB -11.已知曲线C 的方程为:222||4||(,R)x y x y x y +=+∈,下列结论正确的为()A .曲线C 关于坐标轴对称B .曲线C 围成的图形面积大于48C .曲线C 与圆225x y +=有4个公共点D .若A ,B 为曲线C 与y轴的交点,点P 曲线C 上,则APB △的面积最大为4+.三、填空题12.已知直线l 同时满足条件:①与直线:2310l x y +-=垂直;②到原点的距离为1,则直线l 的方程为.13.已知01,02x y <<<<的最小值为.14.已知圆22:16C x y +=,点(2,2),(2024,2024),,A B P Q 为圆C 上的动点,且满足90PAQ ︒∠=,线段PQ 的中点为M ,则线段MB 长度的最大值为.四、解答题15.已知直线210x y -+=和直线40x y ++=的交点为P .(1)求点P 坐标;(2)求过点P 且与(2,3)A 和(4,5)B -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16.已知直线l 经过点()1,2.(1)若直线l 在x 轴和y 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求直线l 的方程;(2)若直线l 与两坐标轴的正半轴能够围成三角形,求该三角形面积最小时的直线l 方程.17.如图,某海面上有,,O A B 三个小岛(面积大小忽略不计),A 岛在O 岛的北偏东45︒方向距O 岛千米处,B 岛在O 岛的正东方向距O 岛20千米处.以O 为坐标原点,O 的正东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1千米为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圆C 经过,,O A B 三点.(1)求圆C 的一般方程;(2)在圆C 区域内有未知暗礁,现有一船D 在O 岛的南偏西30︒方向距O 岛40千米处,正沿着北偏东60︒方向行驶,若不改变方向,试问该船有没有触礁的危险?18.已知圆222:()0O x y r r +=>与圆22:(4)(3)16C x y -+-=(1)若圆O 与圆C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r 的取值范围;(2)若2r =,且圆O 与圆C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D E 求线段DE 的长;(3)若r =1,求圆O 与圆C 的公切线方程.19.已知圆22:16C x y +=分别与x 、y 轴正半轴交于A 、B 两点,P 为圆C 上的动点.(1)若线段AP 上有一点Q ,满足2AQ QP =,求点Q 的轨迹方程;(2)过点()3,4的直线m 截圆C 所得弦长为10,求直线m 的方程;(3)若P 为圆C 上异于,A B 的动点,直线AP 与y 轴交于点M ,直线BP 与x 轴交于点N ,求证:AN BM ⋅为定值.。
第一项:2011年镇江一中教师发表论文情况登记表
第二项:课题结题与立项
结题:省教研室重点课题《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高质量结题。
立项:
1、省规划办课题4项:
2、省教研室3项:
市级:李金国、吴佑德
第三项:著作编写
1、刘建兵主编《暑假作业》,凤凰传媒集团出版,2011年5月。
2、刘建兵主编《寒假作业》,凤凰传媒集团出版,2011年12月。
3、王瑞楠主编《名师导学范本(语文)》
4、吕品副主编《一代乡贤》,准印证号:苏(2011)JSE-1000750
第四项:2011年师陶杯获奖论文
第五项:“我的教育故事”论文获奖
其他获奖:
牛美丽《浅谈学校体育教育之素质教育》,镇江市二等奖,镇江市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梅宇航《“驻波”演示实验的改进》,江苏省三等奖,江苏省教研室
张琳《中学语文信息平台的构建与作用研究》,一等奖,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
王文涛镇江市骨干教师课件评比二等奖2011.5
付靓镇江市骨干教师课件评比一等奖2011.5
胡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践导入法的思考》,市一等奖,镇江教研室
廖共卫《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些许思考》,二等奖,中国教育学会。
第六项:2011年教师专业发展获奖统计。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评价七年级语文学科试卷本试卷共 6 页,20 题,总分 12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卷的整洁。
一、积累运用(共 1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憔悴(cuì)烂慢(màn)菜畦(qí)静谧(mì)B.莅临(lì)高邈(miǎo)吝啬(sè)粗犷(guǎng)C.贮蓄(chǔ)酝酿(yùn)着落(zhuó)窠巢(kē)D.琴弦(xuán)黄晕(yùn)澄清(dèng)决(jué)别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雪花好像小精灵般随风飘舞,望望窗外的美景,真是美不胜收。
B.计算机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
C.职业本没有高低贵贱,每个人养家糊口都不容易,就算有理也不必咄咄逼人。
D.小明表演的节目真逗,连一向严肃的张老师看了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D.作家杨绛先生,在她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4.下面五个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小满”,顾名思义,有着“满而不足”“满而不盈”的含义。
②小满是一个蕴含了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节气。
③由此看来,小得圆满,才是人生好的境界。
12.如图(单位:个),甲、乙、丙三只袋中装有球29个、74个、38个,先从甲袋中取出乙袋中取出个球放入丙袋,最后从丙袋中取出个球放入甲袋,此时三只袋中球的个数都相同,则二、选择题(本大题共题意)13.在数0,(33)x y +3y 117-A.16B.24三、解答题(共78分,解答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19.计算--+--(1)24(16)(25)32(1)c 0; 0;(用“、、”填空)(1)将正方形从如图所示的位置沿数轴向左滚动一圈(滚动一圈指线段数是 ;a c +><=ABCD回答下列问题:又∵不含有项∴2+m=0∴m=-2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熟练运算并理解不含某项是系数之和等于0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D【分析】根据有理数及正数、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等知识对每个选项分析判断.【详解】A 、因为整数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0大于负数,所以最小的整数是0错误;B 、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是有理数,所以有理数分为正数和负数错误;C 、因为:如+1和-1的绝对值相等,但+1不等于-1,所以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相等错误;D 、由相反数的意义和数轴,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如|+1|=|-1|=1,所以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负数、相反数及绝对值的意义的掌握,熟练理解掌握知识是关键.17.B【分析】利润=售价-成本,按照先涨价再减价算出售价,减去成本即可.【详解】按成本增加50%后售价为元,再按定价的80%出售时价格为元,此时利润=元,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与合并同类项,掌握等量关系,并由题意求出售价是解题的关键.18.C【分析】本题考查了图形与整式运算的综合,列代数式以及求值,设,,,根据未拼接前的长方形的周长为24,可得出,由拼接的图形可知:,,,进而得,再根据图2中为正方形得,即,然后将代入,得,据此可求出图2中大正方形的面积.【详解】解:如图所示:设,,,则,ab ()150 1.5+%=a a 1.580⨯%=1.2a a 0.21.2-=a a a EF a =GH b =FG c =12a c b ++=PQ EF a ==PM QN SL b ===MS NR LR c ===SR SL LR b c =+=+PQRS PQ RS =a b c =+a b c =+12a c b ++=6a =EF a =GH b =FG c =EG EF FG a c =+=+(2)(3)16【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整式的加减运算,大小比较,解题的关键是:(1)按照定义的新运算进行计算,即可解答;(2)按照定义的新运算可得☆☆,然后利用大小关系进行计算,即可解答;(3)按照定义的新运算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详解】(1)解:☆;☆;故答案为:;;(2)☆☆,,,,☆☆,故答案为:;(3)☆,,☆.24.(1)3000,,2400,(2)方案①(3)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是:<a b b -22a a b =-1-2132321=-⨯+=-+=-a 3b a b =+1-3a b +a b b -a3(3)a b b a =+-+33a b b a=+--22a b =-a b < 22a b ∴<220a b ∴-<a ∴b b -a<0<a (2)4b -=324a b ∴-=[3()]a b ∴-(3)a b +9()(3)a b a b =-++993a b a b=-++128a b=-4(32)a b =-44=⨯16=60(30)x -48x(1)按照方案①求出夹克需付款的钱,以及恤需付款的钱即可;按照方案②求出购买夹克和恤共需付款的钱即可;(2)把代入两种方案,比较即可;(3)按方案①买30套夹克和恤,再按方案②买10件夹克和恤即可.【详解】(1)解:方案①:夹克的费用:元,恤的费用为:元;方案②:夹克的费用:元,恤的费用为:元;(2)当时,方案①元,方案②元,因为,所以按方案①合算.(3)先买30套夹克,此时恤共有30件,剩下的10件的恤用方案②购买,此时10件的恤费用为:,此时共花费了:所以按方案①买30套夹克和恤,再按方案②买10件夹克和恤更省钱.25.(1)(2)(3)①3;②9【分析】(1)根据正方形滚动1周后点的位置得出点对应的数;(2)根据正方形滚动的规律,得到经过数轴上的数的点;(3)①先判断每次滚动后点的位置,再根据所得结果判断点距离原点最近和点距离原点最远的出现的次数;②根据正方形结束运动时,点C 的位置得出其所表示的数即可.此题主要考查数轴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到正方形滚动一周,正方形的顶点移动4个单位.【详解】(1)由题可得,正方形向左滚动一周,正方形的顶点4向左移动4个单位,所以正方形向左滚动一周后,点对应的数为:,故答案为:;(2)∵所以在滚动过程中,点经过数轴上的数;故答案为:;(3)①因为5次运动后,点依次对应的数为:;;T T 40x =T T 301003000⨯=T 60(30)x -301000.82400⨯⨯=T 600.848x x ⨯=40x =300060(4030)3600+-=240048404320+⨯=36004320<T T T 10600.8480⨯⨯=∴300048034803600+=<T T 4-DABCD A A ABCD 2023A A A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 044-=-4-202345033÷= D 2023D A 0428+⨯=8414-⨯=。
江苏省镇江市2024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学期部编版期末考试(评估卷)完整试卷一、填一填(共10小题,28分) (共10题)第(1)题比9少1的数是_________,比9多1的数是_________。
第(2)题被减数是18,减数是5,差是( )。
第(3)题看图写数。
( ) ( ) ( )第(4)题认一认,填一填。
( )个( )个 ( )个 ( )个第(5)题填一填。
第(6)题数一数( )第(7)题算一算,填一填。
5+( )=8 ( )+7=9 4+( )=108-( )=5 ( )-( )=7 ( )+( )=11第(8)题在括号里填上“>”“<”或“=”。
10+1( )10 3+10( )13 14( )2+1017-11( )10 15-10( )6 9( )12-2第(9)题填上合适的数。
第(10)题13和18这两个数,( )接近10,( )接近20,与20相差( )。
二、轻松选择(共4题,12分) (共4题)第(1)题搭积木时,下面最适合做轮子的是哪个物体?()A.B.C.第(2)题□再添上()个就和○同样多.A.2B.3C.4D.5第(3)题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A.2+8B.20-4C.12+3D.19-1第(4)题小红昨天写了5个毛笔字,今天写的和昨天同样多,她两天一共写了()个毛笔字。
A.8B.16C.10三、算一算(共4题,32分) (共4题)第(1)题直接写得数。
9+5= 8-6= 8+7= 2+8=5+8= 6+5= 9-3= 6+10=7-4= 18-8= 9+4= 6+6=第(2)题从下面五张卡片中选择三张组算式,你能组几道?第(3)题看图列式计算。
(块)第(4)题直接写得数。
8+8= 16-10= 10-1= 8+9= 19-9+3=6+10= 13-3= 8+5= 15-2= 7+7-4=四、解答题(共4题,28分) (共4题)第(1)题一共有多少只兔子?(1)左边有()只,右边有()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