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18-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332.00 KB
- 文档页数:15
湖南省永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命题人:唐悟(道县一中)廖志华(永州一中)张秀华(双牌二中)审题人:唐柏青(永州市教科院)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共21道小题。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量90分钟。
2.考生务必将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D-2 C-12 O-16 Na-23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 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B. 严禁排放未经处理的有毒工业废水C.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D. 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2. 由德、法、英及波兰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通过试验获得了6个罕见的原子,则该原子的中子数是A. 19B. 26C. 30D. 453. 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下图相符的是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A. 高温煅烧石灰石B. 氧化钙与水反应C. 氢气还原氧化铜D. Ba(OH)2·8H2O晶体与NH4Cl固体的反应4. 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 油脂B. 葡萄糖C. 淀粉D. 蛋白质5.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A. H2OB. CO2C. KOHD. MgCl26. 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 氮气的电子:C. 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D. 蔗糖的分子式:C6H12O67. 下列物质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A. 热稳定性:HCl>HBrB. 沸点:H2O>H2SC. 碱性:Ca(OH)2>Mg(OH)2D. 酸性:H3PO4>H2SO48. 如图,将铁棒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
湖南省重点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化学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吸热反应是指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放热反应是指反应物的总键能高于生成物的总键能C.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电中性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D.二氧化氮与水反应能生成硝酸,所以二氧化氮是酸性氧化物【答案】C【解析】A. 吸热反应是指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A错误;B. 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总能量的差值,所以放热反应是指反应物的总键能低于生成物的总键能,B错误;C. 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电中性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C正确;D.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二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D错误,答案选C。
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①丙烷的球棍模型②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③某有机物的名称是2,3-二甲基戊烷④异戊烷与2-甲基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①根据丙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点及球棍模型的表示方法进行判断;②结构简式中需要标出官能团;③根据烷烃的系统命名法规则分析判断;④根据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分析判断。
详解:①丙烷为含有3个碳原子的烷烃,丙烷的球棍模型为,故①正确;②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中需要标出官能团,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故②错误;③2,3-二甲基戊烷符合烷烃的系统命名法规则,故③正确;④异戊烷与2-甲基丁烷的分子式和结构均相同,是同一种物质,故④错误;不正确的有②④,故选D。
3.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A.活化分子能量明显增加B.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C.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D.降低反应所需要的能量【答案】C【解析】升高温度,将更多的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则反应速率增大,只有C正确,故选C。
2019-2020学年永州市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能证明乙醇中含有水的试剂是()A. 无水硫酸铜粉末B. 新制生石灰C. 金属钠D. 胆矾2. 2.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 23g 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 A个H2分子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 标准状况下,22.4L N2和H2混合气中含N A个原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60汽化和I2升华克服的作用力都是范德华力B. 甲酸甲酯和乙酸的分子式相同,它们的熔点相近C. 氯化钠和氯化氢溶于水时,破坏的化学键都是离子键D. 用作高温结构陶瓷材料的Si3N4固体是分子晶体4.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 乙炔→乙烯B. 乙醛→乙酸C. 乙醛→乙醇D. 乙醇→溴乙烷5.物质的俗名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名称。
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A. 小苏:Na2CO3B. 胆矾:CuSO4⋅5H2OC. 纯碱:NaOHD. 硫磺:SO26.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完成许多电化学实验。
下列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铁棒质量将增加,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减小B. 若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溶液中的阴离子向铁电极移动C. 若X为碳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碳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碳电极移动D. 若X为铜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7.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2+与Ne原子电子层相同,Z是金属,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r(X)>r(Y)>r(Z)>r(W)B. 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W的弱C. X分别与Y、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D.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比Z的强8.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A. 稳定性PH3<H2S<HClB. 沸点高低NH3<PH3<AsH3C. 还原性Br−<Fe2+<I−D. 微粒半径K+<Cl‾<S2‾9.已知:N2(g)+3H2(g)⇌2NH3(l)△H=−132kJ/mol,蒸发1mol NH3(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20kJ,相关数据如下H2(g)N2(g)NH3(g)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出的能量/kJ436946a一定条件下,在体积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g)和3molH2(g)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Q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图可表示合成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 a的数值为1173C. Q的数值为92D. 其它条件相同,反应使用催化剂时释放出的能量大于无催化剂时释放出的能量10. 下列有关金属冶炼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解饱和NaCl溶液制备NaB. 电解熔融的MgCl2制备MgC. CO还原赤铁矿(Fe2O3)可用于炼铁D. Fe和CuSO4溶液的反应可用于湿法炼铜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键长及键能的数据可判断:稳定性CH4<SiH4B. 金属的电子气理论,可以解释金属易导电易腐蚀的原因C. 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这是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D. 活化能越大就代表化学反应需要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就越大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H3)2C(Cl)CH2CH3的名称为:2−氯−2−甲基丁烷B. 某烷烃主链4个碳原子数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则与其碳原子个数相同的且主链4个碳原子的单烯烃有4种C. 1mol有机物()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5mol NaOHD. 1 mol β−紫罗兰酮()与1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3种不同产物13. 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C. 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D. 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14. 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2018-2019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骥村镇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不是同系物的是()A.CH4 B.CH3CH3 C.CH3CH2CH3 D.CH2=CH2参考答案:D2.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的水中含有0.5个N A水分子B.含1 mol HCl的盐酸中离子总数为N A个C.1 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N A个分子D.在常温常压下,含0.5N A个N原子的氮气所占的体积约为11.2L参考答案:C略3. 往装有25mL盐酸的锥形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用V(NaOH)代表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此变化过程的是参考答案:D略4. NaNO2有像食盐一样的外观和咸味,它对人体的毒性表现为: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
下列有关NaNO2毒性分析正确的是A.因解毒剂美蓝具有氧化性B.中毒时亚硝酸盐发生氧化反应C.解毒时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 D. 中毒时血红蛋白分子被还原参考答案:C5. .取10mL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mol/L和2mol/L,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混合气体体积为( )LA.0.448 B.0.672 C.0.896 D.0.224参考答案:B略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说明乙醇具有碱性参考答案:D解析料酒和食醋的主要成分分别是乙醇和乙酸;常温常压下乙醇、乙酸是液体,而C2H6、C2H4是气体;乙醇和乙酸都能燃烧被氧气氧化。
湖南省永州市莲花乡中学2018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物质中,属于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是A. NH4ClB. CaCl2C. H2O2D. Na2O参考答案:A分析:根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电离出的离子是原子团的含有共价键分析解答。
详解:A.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铵根离子中含有共价键,故A正确;B.氯化钙中钙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C.过氧化氢分子中H-O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O-O间为非极性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D.Na2O属于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关系,明确物质中存在微粒及微粒之间作用力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的易错点为AB的区别,离子化合物中是否含有共价键,要看是否存在多原子形成的复杂离子,只有原子团形成的离子中才含有共价键。
2. 10 mL 1mol/L的盐酸与一小块大理石的化学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下列措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提高的是()。
A. 加入一定量的CaCl2B. 加入5 mL 1.5 mol/L的盐酸C. 加入15 mL 0.5 mol/L的盐酸D. 加入5 mL H2O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加入一定量的CaCl2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A错误;B.加入5 mL 1.5 mol/L的盐酸,能够增大盐酸的浓度,提高化学反应速率,B正确;C.加入15 mL 0.5 mol/L的盐酸,减小了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慢,C错误;D.加入5 mL H2O,能够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D错误。
故答案B。
3.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锌和稀盐酸B.二氧化碳和水C.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D.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参考答案:D略4.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乙醇中的乙酸 B.形成原电池 C.制取乙酸乙酯 D.石油的蒸馏参考答案:D略5. 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A. 溶液与胶体: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B. 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C.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否有新物质生成D.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本身的导电性参考答案:C【分析】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仅含一种元素的不一定是纯净物;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
2018-2019学年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第二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有16O、17O、18O,氢的同位素有 H、D,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来看,自然界的水一共有()A 3种B 6种C 9种D 12种参考答案:C略2. 下列化学药品与其危险化学品图形标志不一致的一组是A.烧碱——1 B.甲烷——2 C.酒精——3 D.白磷——4参考答案:A略3. 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1.12L的H2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参考答案:D略4. a、b、c、d、e、f、g七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b、f三种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均是强酸B. c、d、e三元素的最高价的水化物均是强碱C. a、b、f、g四种元素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逐渐增强D. e元素的单质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与稀硫酸反应且均有氢气放出参考答案:D根据a、b、c、d、e、f、g七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判断分别是C、O、Na、Mg、Al、S、Cl。
A. a、b氧元素不存在含氧酸,且碳酸是弱酸,A错误;B. 氢氧化镁是中强碱,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B错误;C.非金属性是O>Cl>S>C,所以氢化物稳定性是H2O>HCl>H2S>CH4,C错误;D. e元素的单质铝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与稀硫酸反应且均有氢气放出,D正确,答案选D。
5. 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C.同温同压下的O2和N2 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参考答案:AB略6. 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C.某原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上的4倍D.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参考答案:B略7. m g H2O2与 L(标准状况)CO中所含氧原子数目相同,则m的数值是( ) A.17/22.4 B.28/22.4 C.34/22.4 D.14/22.4参考答案:A略8. 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CO32- = CO2↑+H2OB 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 = BaSO4↓C Fe(OH)3与盐酸反应:H++ OH- = H2OD Fe2O3溶于稀硫酸: 6H++ Fe2O3 = 2 Fe 3++3H2O参考答案:D略9. 实验室里可按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气体R是()。
2018-2019学年湖南省永州市宁远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如果中含H的数目为x,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 B.C. D.参考答案:A略2. 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括号中的杂质的是A.Mg(Al2O3)B.MgCl2(AlCl3)C.Fe(Al)D.Fe2O3(Al2O3)参考答案:B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醇、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B. 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作为工业上生产葡萄糖的原料C. 蔗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 纤维素和淀粉均属于糖类,它们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B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乙醇不是,故A错误;B、因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所以淀粉和纤维素可以作为工业上生产葡萄糖的原料,故B正确;C、果糖是单糖,分子式为C6H12O6,蔗糖是双糖,分子式为C12H22O11,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因为人体没有可以水解纤维素的酶,故D错误;故选B。
4. 示意图或图示能够直观形象地呈现化学知识,下列示意图或图示正确的是参考答案:A分析:A、CaCl2是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构成。
B、钠的质子数为11;C、中14为质量数;D、次氯酸中心原子为氧;详解:A、CaCl2是离子化合物,CaCl2的电子式,故A正确;B、钠的质子数为11,Na+的结构示意图,故B错误;C、中14为质量数,不是中子数,故C错误;D、次氯酸中心原子为氧,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故D错误,故选A。
5. 下列各组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A. HBr、CO2、NH3B. Na2O、Na2O2、Na2SC. NaCl、HCl、H2OD. NaOH、CaCl2、CaOAA、都属于共价化合物,化学键类型是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故A正确;B、Na2O和Na2S 只含离子键,Na2O2除含有离子键外,还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B错误;C、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HCl和H2O属于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故C错误;D、NaOH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aCl2和CaO只含有离子键,故D错误。
2019年湖南省永州市沱江镇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已知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
表示R核素符号正确的是A. B. C. D.参考答案:C略2. 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不能确定该元素原子的A.质子数 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层数参考答案:B3. 如图是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硫酸试剂可以做干燥剂,干燥任何气体B.稀释该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其中C.配制200mL 4.6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0mLD.常温下,2.7g Al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H2 3.36L参考答案:C解:A.浓硫酸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硫化氢,二者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单质,故A错误;B.稀释浓硫酸应该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防止溅出液体,故B错误;C.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8.4mol/L,浓硫酸的体积==50.0mL,故C正确;D.常温下,2.7g Al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H2 的物质的量==0.15mol,温度和压强未知,无法计算生成气体体积,故D错误;故选C.4. 在1L 1mol/L的氨水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H3·H2O为1mol ,溶质质量为35gB.NH4+为1mol ,溶质质量为18gC.溶解状态的NH3分子为1mol,溶质质量为17gD.氨水中NH3、NH3·H2O、NH4+三种微粒总的物质的量为1mol参考答案:D略5.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或18个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不超过8个C.一切原子都有质子和电子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都是8个参考答案:D略6. 下列操作中选择的仪器正确的是()①分离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从含Fe3+的自来水中得到蒸馏水③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④从食盐水中提取溶质A.①﹣丁②﹣丙③﹣甲④﹣乙B.①﹣乙②﹣丙③﹣甲④﹣丁C.①﹣丁②﹣丙③﹣乙④﹣甲D.①﹣丙②﹣乙③﹣丁④﹣甲参考答案:A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分层,汽油在上层;②从含Fe3+的自来水中得到蒸馏水,因水的沸点低,可利用沸点不同分离;③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溶解后,二氧化锰不溶于水,KCl溶于水;④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可将溶剂蒸发除去.解答:解:①分离汽油和氯化钠溶液,可利用分液法,即图中丁装置;②从含Fe3+的自来水中得到蒸馏水,可利用蒸馏法,即图中丙装置;③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可溶解后过滤分离,即图中甲装置;④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可蒸发分离,即图中乙装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及选择,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常见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明确分离方法及装置图的分析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7. 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的是()A. NaOHB. Fe(OH)3C.FeCl2 D.Al(OH)3参考答案:D8. 右图是铜锌原电池,某同学做完实验后记录如下:①Zn为正极,Cu为负极②电解质溶液pH不变③电子流动的方向为:Zn→Cu④Cu极上有氢气产生⑤若有1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氢气0.5 mol⑥该原电池产生氢气的速度比没有导线相连时慢上述记录中描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参考答案:C9. 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液氯 B . 氯化氢 C.烧碱 D .蔗糖参考答案:B略10. (1)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填正确字母序号)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C.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都产生红褐色沉淀 D.颜色都呈红褐色(2)举出胶体化学知识在人类生活中的一个应用参考答案:CD略11. 有一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右式,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以稳定的共存在一个平面中B.1mol该物质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7molC.遇FeCl3溶液显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D.滴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到紫色褪去,可证明分子中存在双键参考答案:略12. 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很不均匀,如非洲多金矿,澳大利亚多铁矿,中国富产钨。
湖南省永州市重点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乙烯含有C=C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苯使溴水褪色是苯萃取溴水的溴,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A错误;B.乙酸乙酯与水的反应水解反应,乙烯与水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反应类型不同,故B错误;C.乙酸含有羧基,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葡萄糖含有醛基,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乙酸与葡萄糖含有的官能团不同,故C错误;D.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二者褪色不同,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苯、乙烯、乙酸、酯、葡萄糖的性质等。
2.短周期三种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皆为强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Y 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B.最高正价:X > Y > ZC.Y 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呈酸性D.非金属性:Y < Z【答案】B【解析】短周期三种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皆为强酸,故酸分别为硝酸、硫酸、高氯酸,X、Y、Z分别为氮、硫、氯,则A、硫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硫磺,选项A正确;B、最高正价:X、Y、Z分别为+5、+6、+7,即X<Y<Z,选项B不正确;C、Y 气态氢化物H2S溶于水呈酸性,选项C正确;D、非金属性:硫弱于氯,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3.下列化合物是非电解质的是()A.硫酸B.烧碱C.乙醇D.纯碱【答案】C【解析】【详解】A.硫酸为化合物,水溶液中能导电,是电解质,故A错误;B.烧碱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故B错误;C.乙醇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故C正确;D.纯碱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故D错误;故答案选C。
湖南省永州市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7题;共34分)1. (2分)将煤块粉碎、经脱硫处理、在适当过量的空气中燃烧,这样处理的目的是()①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煤的利用率②减少SO2的产生,避免造成“酸雨”③减少有毒的CO产生,避免污染空气④减少CO2的产生,避免“温室效应”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③④2. (2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 氯化钠的电子式B .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 . 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D . 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3. (2分)第119号未知元素,有人称为“类钫”。
根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下列有关“类钫”的预测中错误的是()A . 单质有较高熔点B . “类钫”在化合物中呈+1价C . “类钫”具有放射性D . “类钫”单质的密度大于1 g·cm-34. (2分)(2018·南京模拟)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 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B .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 . 次氯酸钠的电子式:D . 葡萄糖分子的结构简式:C6H12O65. (2分) (2018高三上·吉林期中) 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A和C同主族,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在中学常见的酸中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氧元素与A,B,C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只有两种B . 简单离子半径:E>C>D>BC . 由A,B,E三种元素只能形成含有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D . C,D,E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能发生反应6.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B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C .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D .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7. (2分) (2019高一下·滦平月考) X、Y两根金属棒插入乙溶液中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中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同时X棒变粗,Y棒变细,则X、Y和Z溶液可能是下列中的()编号X Y Z溶液A Zn Cu稀硫酸B Cu Zn稀疏酸C Cu Ag硫酸铜溶液D Ag Zn硝酸银溶液A . AB . BC . CD . D8. (2分)下列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 .B . S=C=SC . CCl4D . HCOOH9. (2分) (2019高二下·黑龙江期中)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
湖南省永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命题人:唐悟(道县一中)廖志华(永州一中)张秀华(双牌二中)审题人:唐柏青(永州市教科院)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共21道小题。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量90分钟。
2.考生务必将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D-2 C-12 O-16 Na-23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 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B. 严禁排放未经处理的有毒工业废水C.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D. 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答案】C【解析】A.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节省大量的能源,符合保护环境的措施,故A正确;B.工业废水任意排放造成水资源污染,严禁排放未经处理的有毒工业废水,符合保护环境的措施,故B正确;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会消耗大量的木材,一次性塑料袋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白色污染,故措施不合理,故C错误;D.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再利用,符合保护环境的措施,故D正确;故选C。
2. 由德、法、英及波兰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通过试验获得了6个罕见的原子,则该原子的中子数是A. 19B. 26C. 30D. 45【答案】A【解析】2645Fe的中子数是45-26=19,故选A。
3. 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下图相符的是A. 高温煅烧石灰石B. 氧化钙与水反应C. 氢气还原氧化铜D. Ba(OH)2·8H2O晶体与NH4Cl固体的反应【答案】B【解析】根据图像,该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属于放热反应。
A. 高温煅烧石灰石,是一个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A错误;B. 氧化钙与水反应是一个化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B正确;C. 氢气还原氧化铜,属于吸热反应,故C错误;D. Ba(OH)2·8H2O晶体与NH4Cl固体的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B。
4. 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 油脂B. 葡萄糖C. 淀粉D. 蛋白质【答案】B【解析】A.油脂属于酯,可以发生酯的水解反应;B.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 淀粉是多糖,可以发生糖的水解反应;D.蛋白质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最终成为氨基酸。
故选B。
点睛: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卤代烃、酯类、糖类、肽、盐等。
5.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A. H2OB. CO2C. KOHD. MgCl2【答案】D【解析】A.水分子中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A错误;B.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C.氢氧化钾中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D.氯化镁中镁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判断,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来分析解答,易错选项是D,注意氯化镁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不存在化学键。
6. 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 氮气的电子:C. 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D. 蔗糖的分子式:C6H12O6【答案】C【解析】A. 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CH2=CH2,故A错误;B. 氮气分子中每个氮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为,故B错误;C. 硅为14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故C正确;D. 蔗糖是二糖,分子式:C12H22O11,故D错误;故选C。
7. 下列物质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A. 热稳定性:HCl>HBrB. 沸点:H2O>H2SC. 碱性:Ca(OH)2>Mg(OH)2D. 酸性:H3PO4>H2SO4【答案】D【解析】A.由于同一主族的非金属性从上而下逐渐减弱,故即热稳定性:HCl>HBr,故A正确;B.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的沸点高于不能形成氢键的,故沸点:H2O>H2S,故B正确;C.同一主族的金属性从上而下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碱性逐渐增强,碱性:Ca(OH)2>Mg(OH)2,故C正确;D.同周期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则酸性强弱:H3PO4<H2SO4,故D错误;故选D。
8. 如图,将铁棒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电子从碳棒经导线流向铁棒B. 铁棒是负极,碳棒是正极C. 电池反应为:Fe+2H+=Fe2++H2↑D. 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c(H+)减小【答案】A【解析】将铁棒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其中铁为负极,碳为正极。
A. 在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应该从铁棒经导线流向碳棒,故A错误;B. 铁棒是负极,碳棒是正极,故B正确;C. 铁与硫酸反应,电池总反应为:Fe+2H+=Fe2++H2↑,故C正确;D. 碳棒上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得到电子放出氢气,溶液c(H+)减小,故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的分析判断,电极判断,电极名称,电极反应是解题关键。
本题中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碳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9. 下列措施是为了降低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 合成氨的反应中,选择“触媒”作催化剂B. 保存浓硝酸时,通常用棕色瓶并放在阴凉处C. 在试管中进行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稍微加热D. 用纯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答案】B【解析】A.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增大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故A错误;B.棕色试剂瓶能吸收光,且升高温度,促进浓硝酸分解,所以用棕色试剂瓶并放在阴凉处来保存浓硝酸,目的是降低反应速率,故B正确;C.升高温度,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加快反应速率,故C错误;D.用纯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会构成Cu、Zn原电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D 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明确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原理是解本题关键。
注意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
10. 阿托酸是一种常用的医药中间体,其结构如右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阿托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9H10O2B. 能发生取代、加聚、氧化等反应C. 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D. 1 mol阿托酸最多能和5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答案】B【解析】A.由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分子式为C9H8O2,故A错误;B.阿托酸分子中含有羧基,能够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聚反应和氧化反应,故B正确;C.阿托酸分子中含有羧基,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故C错误;D.分子中只有碳碳双键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1mol阿托酸最多能和1molBr2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注意体会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明确烯烃、酸的性质即可解答。
本题中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羧基,可发生中和、取代反应。
11.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10 g D216O中所含中子数为5N AB. 标准状况下,22.4 L乙烷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7N AC. 7.8g Na2O2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目为0.4N AD. 密闭容器中,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一定大于2N A【答案】C【解析】A. 10 g D216O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中子0.5mol×10=5mol,所含中子数为5N A,故A 正确;B. 标准状况下,22.4 L乙烷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共价键1mol×=7mol,所含共价键数目为7N A,故B正确;C. 7.8g Na2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0.1mol阴离子和0.2mol阳离子,所含阴、阳离子总数目为0.3N A,故C错误;D.氮气与氢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密闭容器中,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后,减少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少于2mol,剩余气体大于2mol,故D正确;故选C。
12. 在海带提取碘的实验中,不会用到的装置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海带提碘实验中,首先应在坩埚中灼烧海带,海带灰中含有碘化钾等物质,溶于水,浸泡过滤得到含有碘离子的溶液,加入硫酸和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然后加入石油醚发生萃取,将萃取液敞口挥发,得到碘,涉及的操作有灼烧、溶解、过滤、萃取、分液等,不会用到的装置是D,故选D。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非金属元素之间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B. 第IA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II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C. 短周期中,同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D. 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还原性越强,对应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弱【答案】D【解析】A.非金属元素之间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硝酸铵等铵盐,故A错误;B.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不一定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如Li比Ca、Ba等金属的金属性弱,故B错误;C.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小于阴离子半径,故C错误;D.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弱,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强,对应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弱,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知识,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把握比较物质性质的角度。
本题的易错点为D,注意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
14.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的关系不相符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A.水、乙醇都可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根据生成氢气的剧烈程度可以比较得出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故A正确;B.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石蜡油加强热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证明石蜡油的分解产物中含有烯烃,故B正确;C. 向盛有Na2CO3固体的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盐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证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故C正确;D.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需要首先加入氢氧化钠中和催化剂——硫酸,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才能检验蔗糖是否水解,故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的性质、影响反应速率因素等知识,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