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孔载荷板试验的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计算方法_于基宁
- 格式:pdf
- 大小:243.59 KB
- 文档页数:4
分类号——UDC劣属学位密级学校代码10497题目Q£鲤吐:墨P曼盟墅i!翌哩墨迪臣鲤曼墨煎!曼堡曼熊研究生姓名地盘盍姓名扬圭堑职称耋咝学位盛±指导教师单位名称塞通堂睦邮编垒圣QQ笪申请学位级别论文提交日期学位授予单答辩委员会硕士2013.04论文答辩日期2013.052013年05月文穿大:名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武汉理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El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武汉理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武汉理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
同时授权经武汉理工大学认可的国家有关机构或论文数据库使用或收录本学位论文,并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j琴瓷和日期: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第1章绪论………………………………………………………….……………一l1.1选题背景………………………………………………………………….11.2路基沉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31.2.1路基沉降的定义……………………………………………………..31.2.2CFG桩复合地基简介………………………………………………一51.2.3CFG桩作用机理……………………………………………………..61.2.4计算路基沉降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81.3本论文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9第2章高铁路基沉降数据的获取以及处理………………………………………112.1工程背景…………………………………………………………………112.2.1水文地质条件………………………………………………………112.2.2.路基沉降观测………………………………………………………l12.2数据的后处理分析………………………………………………………162.2.1数据的预估标准……………………………………………………162.2.2沉降预测分析………………………………………………………172.2.3数据有效性的判断…………………………………………………20第3章高铁路基沉降的有限元计算分析…………………………………………243.1常规方法简介……………………………………………………………243.1.1分层总和法…………………………………………………………243.1.2P~lgP曲线法……………………………………………………..253.1.3两种计算方法比较…………………………………………………283.2地基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303.2.1MiddGTS简介……………………………………………………..333.2.2模型参数选取………………………………………………………33III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提供了快捷、高效和优质的交通方式【l】。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沉降观测问题探讨摘要:详细阐述了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沉降观测沉降监测的内容及设置原则、沉降测试方案、测量频度和工后沉降的分析与评估,为解决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沉降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资料。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
1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沉降监测的内容及设置原则监测内容主要有:路堤及浅挖路基的路基面沉降监测、基底沉降监测、路堤本体沉降监测、过渡段不均匀变形监测,软土或松软土地基路堤地段的水平位移监测、桩网结构的加筋(土工格栅)应力、应变监测等。
监测范围涵盖所有沉降发生的路基地段。
沉降监测断面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
以路基中心沉降监测为重点,包括路基面沉降监测,基底沉降监测,路堤本体沉降监测,另外软土和松软土地基路堤地段的水平位移监测等。
路基面监测点是变形监测的重点部位,同时,为评价沉降发生与发展规律,预测总沉降量及工后沉降完成时间,还必须在路基填层中以及路基基底布置监测点。
路基面监测点布置密度满足变形评估的需要,路堤本体及路基基底变形监测点的布置在路基面监测点同一监测剖面上,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地段,对监测断面进行加密处理。
2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沉降测试方案(1)路基面沉降监测。
路堤地段每个监测断面设三个点,分别位于路基中心、两侧路肩,采用监测桩,在路基成形后设置。
典型路堤断面沉降观测布置示意图见图1。
观测方案为分别于线路中心、两侧路肩各设置一个监测点,每个监测断面三个点。
监测方法采用监测桩,在路基成形后设置。
典型路堑断面沉降观测布置示意图详见图2。
图1 典型路堤断面沉降观测布置示意图图2典型路堑断面沉降观测布置示意图(2)基底沉降监测。
在地基表面处理完成后、路堤填筑前,在路堤基底地面的线路中心预埋高精度智能型单点沉降计进行基底沉降监测。
每隔一段距离,在线路中心增设沉降板进行沉降校核监测。
当地表横坡大于20%时,在填土较厚一侧增设1 个测点(仍采用高精度智能型单点沉降计),以评价基底沉降的均匀情况。
高速铁路沉降监测方法的应用探讨李树伟【摘要】常用的沉降监测方法有精密水准测量、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液体静力水准测量、GPS测量、INSAR技术、地面LIDAR技术、竖直位移计、深井分层标等。
在高速铁路的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由于沉降监测的目的和对象不一致,宜从精度、周期等角度考虑采用相应的沉降监测方法。
结合高铁建设的一些案例,提出建议供实践参考。
【期刊名称】《铁道勘察》【年(卷),期】2011(037)006【总页数】3页(P16-18)【关键词】工程测量;高速铁路;沉降监测【作者】李树伟【作者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2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221 概况沉降监测是建筑物变形监测中一项重要的监测内容,目前比较常用的沉降监测方法有精密水准测量、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液体静力水准测量、GPS测量、INSAR技术、地面LIDAR技术、竖直位移计、深井分层标等。
高速铁路在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都会开展沉降监测工作,由于沉降监测的目的和对象不一致,所采用的沉降监测也是多种多样,下面对所用到的监测方法进行探讨。
2 精密水准测量精密水准测量可以运用在高速铁路建设的各个阶段,在高速铁路勘测设计阶段,一般采用精密水准测量建立首级高程控制网,其布网要求是:线路水准基点沿线路布设成附合路线或闭合环线,每2 km布设一个水准基点;在地表沉降不均匀及地质不良地区,宜按每10 km设置一个深埋水准点,每50 km设置一个基岩水准点;基岩水准点和深埋水准点应尽量利用国家或者其他测绘单位埋设的稳固基岩点水准点和深埋水准点;线路水准基点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水准路线一般150 km与国家一、二等水准点联测;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应全线一次布网测量。
勘测设计阶段布设的高程控制网是高速铁路各阶段沉降监测的基础。
图1 某客运专线DK60~DK220地面沉降形变在铁路建设施工和运营阶段,要对高程控制网进行加密和复测。
浅述高速铁路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作者:孙维涛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09期【摘要】本文介绍了有关高速铁路地基沉降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对高速铁路的设计、施工都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浅述;高速铁路;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地基在荷载作用下,沉降将随时间发展,其发展规律可以通过土体固结原理进行数值分析来估算。
但是由于固结理论的假定条件和确定计算指标的试验技术上的问题,使得实测地基沉降过程数据在某种意义上较理论计算更为重要。
通过大量的沉降观测资料的积累,可以找出地基沉降过程的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的变形规律,还可以根据路基施工时的实测沉降资料和已取得的经验进行估算,是工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
根据经验沉降预测一般要经过3~6个月恒载(或预压)的观测才能建立。
曲线回归法法是变形预测最常用的方法,德国无碴轨道的经验,认为当曲线回归的相关系数不低于0.92时,所确定的沉降变形趋势是可靠的;当预测的6个月以后的沉降与实际沉降的偏差小于8mm时,说明预测是稳定的,但要达到准确的预测还要求最终建立沉降预测的时间t应满足下列条件1、双曲线法为求t时刻的沉降,上式右边有四个未知数,即S、Sd、、。
在实测初期沉降一时间曲线(S-t)上任意选取三点:(t1,S1),(t2,S2),(t3,S3)并使t3-t2=t2-tl,将上述三点分别代入上式中,联立求解得参数和最终沉降量S以及Sd的表达式,其中Sd的表达式中还含有这个变量。
一般在求Sd时,可采用理论值或根据实测资料计算,将所求得的β,S, Sd分别代入式(3.3.2-5)中便可得出任意时刻的沉降。
a. 连接S-t曲线时,应对S-t曲线进行光滑处理,即尽量使曲线光滑使之成为规律性较好的曲线,然后再在曲线上选点;b. 为了减少推算误差提高预测精度,要求三点时间间隔尽可能大,即选取的(t2-t1)尽可能大,因此要求预压时间长;c. 本法要求实测曲线基本处于收敛阶段才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