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引产中的效果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5.96 KB
- 文档页数:3
COOK球囊引产中应用分娩球的效果COOK球囊引产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引产方法,通常用于安全、有效地终止妊娠。
而在COOK球囊引产中应用分娩球的效果的讨论,已成为临床实践中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对COOK 球囊引产中应用分娩球的效果进行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COOK球囊引产是一种通过放置气囊式球囊在宫颈口进行引产的方法。
该球囊的气囊会充气,从而逐渐扩张宫颈口,进而引起子宫收缩,从而导致产物的排除。
这一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引产的情况中,包括孕中期引产和胚胎停止发育引产。
分娩球是一种用于产程辅助的医疗器械,通常用于产程中扩张宫颈口,并帮助产妇产下胎儿。
其原理是通过球囊在宫颈前破水后放置扩大宫颈口,帮助产妇顺利完成分娩过程。
那么,COOK球囊引产中应用分娩球的效果如何呢?在实际临床中,很多医生选择在COOK球囊引产过程中同时使用分娩球来辅助宫颈口的扩张。
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宫颈口的扩张速度,从而加快引产的进程,降低引产时间,减少产妇的不适感,并且可以减少引产过程中的并发症。
一些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COOK球囊引产中应用分娩球的效果。
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与单独使用COOK球囊引产相比,COOK球囊引产中同时应用分娩球可以显著减少引产的时间和宫颈口的扩张时间,从而提高了引产的效率和安全性。
也有一些医生对COOK球囊引产中应用分娩球的效果表示质疑。
他们认为,使用分娩球可能会增加宫颈和盆腔的损伤风险,增加引产过程中的疼痛感,以及增加医疗费用等问题。
他们认为在实际临床中应用分娩球的必要性和效果有待更多的研究和探讨。
COOK球囊引产中应用分娩球的效果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目前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分娩球在COOK球囊引产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加快引产的进程,降低其风险,并提高引产的效率和安全性。
也有一些争议和不确定性存在,因此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来完善这一问题。
COOK球囊引产中应用分娩球的效果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它涉及到产程管理的临床实践和医疗器械应用的问题。
COOK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引产中的效果探讨[摘要]目的探讨COOK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过程中促进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4年3~11月在该院产科住院待产,有引产指征的初产妇120例,将人选孕妇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为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组,对照组1为复方氯化钠500 mL+缩宫素1U促宫颈成熟组,对照组2为复方氯化钠500 mL+缩宫素2.5 U促宫颈成熟组。
比较3组产妇的宫颈成熟情况、分娩方式及胎儿窘迫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在促宫颈成熟,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官产率及减少胎儿窘迫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1、对照组2在以上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OOK宫颈扩张球囊能有效促宫颈成熟,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COOK宫颈扩张球囊;宫颈成熟;引产;缩宫素目前,剖宫产率急剧上升,我国最新的发表于《中华妇产科杂志》第10期的文章显示我固的剖宫产率已达54%,其中全国范围内,兀医学指征的剖宫产达剖宫产总数的25%。
而有指征的剖宫产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为非剖宫产绝对指征,如通过适当的催引产方式是可以避免的。
鉴于剖宫产的风险及对以后妊娠的影响,临床医生应把握好剖宫产指征,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
引产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宫颈条件不成熟而有引产指征产妇的处理,一直是产科的难题,因为宫颈成熟与否是引产成败的关键。
评价宫颈条件,采用Bishop 评分,评分O~3分引产不易成功,4~6分成功率仅50%,7~8分成功率80%,,评分>8分者,引产成功率与阴道分娩自然临产结果相似。
如果评分<6分者,必须先行促宫颈成熟治疗。
2014年3-11月,该研究采取cOOK官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COOK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COOK宫颈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优越性。
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12月我院住院分娩100例足月妊娠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静滴,对照组单用催产素静滴,对比两组促进宫颈成熟效果、引产效果及母儿结局等。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诱发临产时间分别为14.8±3.6h和30.4±6.2h,总产程时间分别为8.6±2.0h和19.2±1.0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分别为90%和52%,剖宫产率分别为10% 和44%,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0%和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发生产后盆腔感染、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OOK宫颈球囊有效促进宫颈成熟,其联合催产素静滴引产成功率明显升高,且不增加产后盆腔感染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引产方法。
【关键词】COOK宫颈扩张球囊;催产素;引产【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220-02面对我国居高不下的剖宫产率,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是产科医生面临的重点问题。
而引产作为现代产科分娩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常用干预手段。
适宜有效的引产手段可以提高阴道分娩率,增加孕妇阴道分娩的信心,让分娩回归自然,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组于2008年指出引产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宫颈成熟度,宫颈不成熟引产可能导致产程延长、胎儿窘迫、引产失败率等风险增加[1]。
本院自2015年初引入COOK宫颈扩张球囊,现就其联合小剂量催产素与单纯小剂量催产素用于引产效果作回顾性分析,评估COOK宫颈扩张球囊的有效性、安全性。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5年1月~12月我院分娩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初产妇100例,按是否使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由美国库克COOK公司生产的双球囊导管,型号为J-CRB-184000),将其分为观察组(n=50,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静滴)、对照组(n=50,单纯催产素静滴)。
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效果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10月收治的需计划分娩的产妇,经知情同意后选择宫颈扩张球囊促进宫颈成熟后引产的产妇35例为实验组。
35例产妇使用缩宫素引产作为对照组,对比宫颈成熟度和引产成功率。
结果:对照组产妇引产后宫颈的成熟度为62.9%、成功率为57.1%,实验组产妇引产后宫颈的成熟度为88.6%、成功率为80.O%,明显高于对照组引产后宫颈成熟度、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宫颈扩张球囊,有效地促进宫颈成熟和提高引产成功率,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经济的引产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球囊;引产;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3-0308-02随着人们对剖宫产术的近、远期并发症的了解,产妇自然分娩的意愿越来越强,为更好地促进自然分娩,我院从2013年3~10月采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对35例足月产妇进行诱导和促进宫颈成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在护理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10月住院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2~34岁;妊娠38~42周;宫颈Bishop评分≤6分;单胎、头位、胎膜完整;无阴道分娩禁忌证;无应用缩宫素禁忌证;阴道无感染。
分为球囊组(观察组)和缩宫素组(对照组)各35例。
2组产妇年龄、孕周、宫颈Bishop评分、孕期基本情况、预计胎儿体重等基本条件相似,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组产妇及家属均在入院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1.2.1对照组则直接使用缩宫素引产,由专人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使用方法为缩宫素2.5IU加入0.9%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从4滴/分开始,每隔10~15分钟根据宫缩调整一次滴速,使宫缩频率和强度达到每10分钟2~3次,持续3O~45 秒。
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观察冯群斐【摘要】目的探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妇产科存在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产妇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缩宫素引产,观察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情况、引产效果及不良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经相应措施处理后,观察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87.50%,较对照组(67.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方式以阴道分娩为主,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引产成功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VAS评分、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妊娠产妇应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有助于促进宫颈成熟,提高引产成功率,使分娩结局得以改善,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8(029)011【总页数】3页(P1683-1685)【关键词】宫颈成熟;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足月妊娠;引产效果【作者】冯群斐【作者单位】高州市人民医院产科,广东高州 52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9.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妊娠期妇产营养过剩或产妇对分娩过程疼痛的恐惧,导致剖宫产率逐年升高,而剖宫产不仅对产妇造成较大的创伤,同时剖宫产新生儿力道和免疫能力较自然分娩弱,因此,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
引产是目前临床上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法,但引产成功率与产妇宫颈成熟情况密切相关[1]。
缩宫素、宫颈扩张球囊、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等是临床对足月妊娠引产的常用方法,作为新型的促宫颈成熟技术的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对促进宫颈成熟具有良好效果,且可避免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
COOK球囊引产中应用分娩球的效果
球囊引产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它通过将球囊放置在宫颈口来诱导宫缩,从而引发
分娩的发生。
而在COOK球囊引产中应用分娩球,可以有效地增加引产成功率,并减少分娩的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
COOK球囊引产是一种非药物性的分娩方式,适用于孕妇宫颈口未开或开口不足的情况。
在引产过程中,医生会将COOK球囊通过阴道放置在宫颈口,并通过球囊内的液体或气体来充气球囊,从而让球囊充盈并施加压力。
球囊的充盈和压力作用可以刺激宫颈,使其扩张
和软化。
球囊的压力还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引发宫缩,从而引发分娩的发生。
分娩球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刺激宫颈扩张和软化。
在球囊充气的过程中,球囊会施加持
续的均匀压力,这种压力可以有效地刺激宫颈,使其扩张和软化。
宫颈扩张和软化是分娩
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而分娩球的应用可以加速宫颈的扩张和软化,从而促进分娩的发
生。
分娩球的应用可以促进宫缩的发生和增强宫缩的力度。
球囊的充盈和压力可以刺激子
宫壁,促进子宫收缩。
宫缩是分娩发生的重要条件,它可以推动胎儿向下移动,使胎儿头
部逐渐进入骨盆。
分娩球的应用可以引发宫缩的发生,并增强宫缩的力度,从而促进分娩
的进行。
分娩球的应用可以减少分娩的并发症发生。
COOK球囊引产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分娩方式,但在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
而分娩球的应用可以减少分娩的并发症,如宫颈或
子宫破裂、宫颈出血等。
分娩球的应用是一种较为保守和温和的分娩方式,可以减少对孕
妇和胎儿的创伤,降低分娩的风险。
妊娠晚期应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妊娠晚期女性选择了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这一方法来结束怀孕。
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是一种非手术性的引产方法,通过置入球囊来扩张子宫颈,从而引发宫缩,达到引产的目的。
那么妊娠晚期应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效果如何呢?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可以显著缩短引产时间。
相比传统的药物引产或手术引产,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能够更快速地扩张子宫颈,促进宫缩的发生,从而在短时间内完成引产过程。
对于妊娠晚期的女性来说,这意味着可以更快地将胎儿安全地从子宫内取出,减少了引产过程对身体的负担和影响,缩短了恢复时间。
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可以减少对子宫和宫颈的损伤。
传统的手术引产可能会对子宫和宫颈造成一定的损伤,尤其对于妊娠晚期的女性来说,由于子宫和宫颈已经处于较大的负荷下,更容易受到损伤。
而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则是一种非手术性的引产方法,能够较少地对子宫和宫颈造成伤害,有利于减少术后的恢复时间和减轻身体的负担。
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可以减少对胎儿的副作用。
传统的药物引产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妊娠晚期的女性来说,孕妇往往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和副作用。
而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是一种相对较为温和的引产方法,对胎儿的影响较小,有利于保护胎儿的健康和安全。
妊娠晚期应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具有诸多优势,可以显著缩短引产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对子宫和宫颈的损伤,减少对胎儿的副作用。
也需要指出的是,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妊娠晚期女性,其适应症和禁忌症需由专业医生来进行评估和判断。
在选择引产方法时,妇女们应当结合自身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进行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过程中,也需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具有相关经验的医生,以确保引产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到需要了解妊娠晚期应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朋友们,祝愿所有的妊娠晚期女性都能够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引产过程。
妊娠晚期应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效果子宫颈扩张球囊在妊娠晚期引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工具,用于扩张子宫颈,使胎儿能够通过子宫颈进入产道顺利地诞生。
本文将探讨妊娠晚期应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效果。
子宫颈扩张球囊是一种由医生放置在子宫颈内的装置,通常由橡胶或塑料制成。
放置该球囊的目的是通过无创干预扩张子宫颈,促进宫口的扩张,为胎儿的出生做好准备。
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可以减少分娩的疼痛感。
和其他引产方法相比,如药物引产或机械引产,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疼痛感较轻。
当球囊被放置在子宫颈内时,它的膨胀会导致子宫颈逐渐扩张。
这个过程通常较为缓慢,给予了身体足够的时间适应,减轻了疼痛感。
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效果可靠。
研究表明,和其他引产方法相比,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成功率较高。
球囊放置后的24到48小时内,子宫颈开始扩张。
这种逐渐的扩张过程可以更好地准备宫颈和产道,使胎儿的顺产变得更加容易。
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可以减少产程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发现,与其他引产方法相比,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产程时间较短。
这是因为球囊的扩张能够有效地协助子宫颈的扩张,促进宫口的打开。
与此球囊的放置仅需要一次性操作,不需要频繁的介入,减少了并发症的风险。
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球囊的放置需要医生的操作技能和经验。
错误放置球囊可能导致子宫颈的损伤或疼痛。
需要确保医生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子宫颈狭窄或其他子宫颈疾病,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可能不适用。
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其他引产方法。
妊娠晚期应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在提高引产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它不仅能够减轻疼痛,而且可以减少产程时间和并发症的风险。
正确的操作和判断非常重要,以确保其安全和有效性。
在应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前,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妇女的具体情况,评估其适应性,并做出决策。
COOK宫颈扩张球囊和缩宫素在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中的效果对比【摘要】COOK宫颈扩张球囊和缩宫素是促进宫颈成熟和引产的常用方法。
COOK宫颈扩张球囊通过机械扩张宫颈口,促进宫颈成熟,而缩宫素则是通过促进子宫收缩来引发宫缩,实现引产目的。
在促宫颈成熟方面,COOK宫颈扩张球囊和缩宫素各有优势,前者效果较为持久,后者作用更为迅速。
在引产过程中,缩宫素能够更快速地引发宫缩,但也存在可能引发子宫过度收缩的风险。
临床应用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选择。
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更加个性化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方法,以提高安全性和效果。
COOK宫颈扩张球囊和缩宫素在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中各有优劣,需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和医疗条件,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关键词】COOK宫颈扩张球囊,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效果对比,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结论总结,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宫颈扩张球囊和缩宫素在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中的效果比较宫颈扩张球囊和缩宫素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促进宫颈成熟和引产的药物和器械。
宫颈成熟是指宫颈开始变软、变薄并开放,为子宫口开放及羊膜破裂做准备。
促宫颈成熟是在引产前必不可少的步骤,可以减少引产的时间,降低引产的并发症发生率。
COOK宫颈扩张球囊是一种可通过膨胀来扩张宫颈的器械,通过逐渐增加球囊内的液体压力,使其在宫颈内膨胀,从而促使宫颈扩张。
缩宫素则是一种合成的垂体后叶素类药物,能够模拟妊娠时子宫分娩期间的荷尔蒙反应,促使子宫收缩,从而引发宫颈扩张和胎儿娩出。
本文旨在比较COOK宫颈扩张球囊和缩宫素在促宫颈成熟和引产中的效果,探讨它们各自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为临床医生在选择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方法时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比较和分析COOK宫颈扩张球囊和缩宫素在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中的效果差异,以探讨两者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劣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两种方法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为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医疗方案。
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在高危孕妇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在高危孕妇引产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COOK宫颈球囊的作用机制和催产素在引产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本文总结了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的应用效果,并结合高危孕妇引产中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评价。
安全性评价部分对此联合应用的风险进行了探讨。
研究表明,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在高危孕妇引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能够提高引产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认为这种联合应用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引产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COOK宫颈球囊、催产素、高危孕妇、引产、应用效果、临床研究、安全性评价、前景、结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临床实践中,高危孕妇引产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操作,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高危孕妇引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宫颈闭合不全或宫颈未成熟等问题,导致引产难度增加,甚至出现并发症。
为了提高引产的成功率和保证安全性,近年来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的应用在临床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COOK宫颈球囊是一种可以扩张子宫颈的器械,通过置入子宫颈内并充气扩张,能够帮助宫颈逐渐成熟,从而减少引产过程中的并发症和难度。
催产素是一种可以引起子宫收缩的激素,能够加速宫颈扩张和子宫收缩,促进胎儿的顺利产出。
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的应用则结合了两者的优势,可以更有效地帮助高危孕妇完成引产。
通过对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在高危孕妇引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指导,从而提高引产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在高危孕妇引产中的应用效果。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分析COOK宫颈球囊在高危孕妇引产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在扩张宫颈和促进宫颈成熟方面的作用原理。
2. 探讨催产素在引产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对子宫收缩和胎儿宫颈头下降的影响。
COOK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引产中的效果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COOK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过程中促进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4年3~11月在该院产科住院待产,有引产指征的初产妇120例,将人选孕妇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为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组,对照组1为复方氯化钠500 mL+缩宫素1U促宫颈成熟组,对照组2为复方氯化钠500 mL+缩宫素2.5 U促宫颈成熟组。
比较3组产妇的宫颈成熟情况、分娩方式及胎儿窘迫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在促宫颈成熟,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官产率及减少胎儿窘迫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1、对照组2在以上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OOK宫颈扩张球囊能有效促宫颈成熟,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COOK宫颈扩张球囊;宫颈成熟;引产;缩宫素
目前,剖宫产率急剧上升,我国最新的发表于《中华妇产科杂志》第10期的文章显示我固的剖宫产率已达54%,其中全国范围内,兀医学指征的剖宫产达剖宫产总数的25%。
而有指征的剖宫产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为非剖宫产绝对指征,如通过适当的催引产方式是可以避免的。
鉴于剖宫产的风险及对以后妊娠的影响,临床医生应把握好剖宫产指征,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
引产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宫颈条件不成熟而有引产指征产妇的处理,一直是产科的难题,因为宫颈成熟与否是引产成败的关键。
评价宫颈条件,采用Bishop 评分,评分O~3分引产不易成功,4~6分成功率仅50%,7~8分成功率80%,,评分>8分者,引产成功率与阴道分娩自然临产结果相似。
如果评分<6分者,必须先行促宫颈成熟治疗。
2014年3-11月,该研究采取cOOK官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11月在该院产科住院待产,有引产指征的初产妇120例,均为单胎,头位,胎膜完整,宫颈Bishop<6分,骨盆条件好有阴道试产条件,无明显头盆不称,无胎儿窘迫,兀剖宫产史,无严重合并症。
其中产前B超检查提示羊水过少76例,孕周超过41周44例。
将人选孕妇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为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组,对照组1为复方氯化钠500 mL+缩宫素1 U促宫颈成熟组,对照组2为复方氯化钠500 mL+缩宫素2.5 U促宫颈成熟组。
3组孕妇在年龄、孕周、引产指征及宫颈Bisho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组孕妇引产前后均由专人进行阴道内诊并行宫颈Bishop评分,实验组引产前行白带常规检查及阴道抹洗3次。
1.2 方法
实验组:孕妇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暴露宫颈,插入COOK宫颈扩张球囊,使两个球囊均通过宫颈管,将第一个球囊充上40 mL生理盐水,一旦子宫球囊被充盈后,将球囊往后拉至子宫球囊贴住宫颈内口,将第二个球囊充上20 mL生理盐水,依次增加球囊内液体量至每个球囊内的液体量增加到最大80 mL,将COOK宫颈扩张球囊露出于阴道部分贴于孕妇大腿内侧,球囊放置后孕妇可自由活动,无需特殊监护。
如临产宫口开大球囊可自然脱落,记录球囊脱落时间及脱落时宫口开大情况,如发现胎膜早破随时取出球囊,同时记录破
膜时间及行宫颈Bishop评分,余则12 h候取出,行宫颈Bishop评分,宫颈成熟者常规引产。
对照组1:复方氯化钠500 mL+缩宫素1μ静滴,8滴每分钟开始,视宫缩情况调节滴速,最大滴数为40滴/min,每日共静滴液体1000 mL,停液后行宫颈Bishop评分,用药前1 h、用药后第1 h及开始出现规则宫缩时分别行胎心监测,OCT阳性者停止用药,最多可连续用药3 d,用药过程中或用药后官颈成熟者常规引产。
对照组2:复方氯化钠500 mL+缩宫素2.5 U静滴,处理方法及监护方法同对照组1。
1.3 统计方法
采用卡方计算器V1.17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
二、结果
实验组在COOK官颈扩张球囊引产过程中宫颈成熟度变化情况、分娩方式及出现并发症情况如表1,其中4例在球囊放置过程中出现胎膜破裂,取出球囊时宫颈评分均增加≥2分,其中有2例产程继续发展进入临产,有2例破膜2 h后无有效宫缩,予静滴低浓度缩宫素引产;2例宫颈裂伤,范围均<2 cm,行宫颈裂伤修补;5例行剖宫产,手术指征分别为:1例宫口扩张活跃期停滞,3例持续性枕位异常,1例胎儿窘迫。
两不同浓度缩宫素对照组引产过程中宫颈成熟度变化情况、分娩方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2。
3组产妇宫颈成熟情况、分娩方式及胎儿窘迫发生率的比较,见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在促宫颈成熟,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及减少胎儿窘迫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1、对照组2在以上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缩宫素是目前国内常用的引产药物,其主要通过缩宫素受体促进宫缩,起引产作用,由于缩宫素诱发宫缩的效果比较明显,对于Bishop评分较高的孕妇,使用缩宫素后很容易自然临产,对Bishop评分较低的孕妇,使用缩宫素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宫颈成熟度,但这种弱的促宫颈成熟作用远不及其较强的诱发宫缩作用,往往需要连续数天用药,延长潜伏期的同时,增加了孕妇的心里压力,增加胎儿窘迫机会,造成引产失败率高。
理想的促宫颈成熟方法应与宫颈自然成熟过程相仿,不会引起子宫收缩及过度刺激,不影响子宫血流量,不引起胎膜破裂和危害将来的妊娠。
该院近半年来使用的是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
COOK宫颈扩张球囊无药物作用,避免了所有的药物促宫颈成熟均存在的问题:促宫颈成熟同时会导致富缩,而需要引产病人中常伴有胎盘功能不仝、羊水过少、可疑胎儿功能窘迫等,过强的宫缩较容易导致胎儿窘迫。
该研究中,实验组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为2.5%,远小于对照组的12.5%。
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的主要原理是水囊白宫颈插入官腔的过程及置于官腔中对蜕膜或胎膜的损伤可促进前列腺素(PG)的释放,使血浆中PG明星升高。
水囊对子宫下段和宫颈产生机械性压迫作用,并使官腔内压力发生变化导致子宫下段蜕膜剥离,引起蜕膜细胞内的分离微粒破裂,释放磷脂酶A,并作用磷脂形成花生四烯酸后转为PG,以上作用
可使宫颈成熟、宫颈扩张、扩张后又反射性促使垂体释放催产素并诱发并加强宫缩。
该研究中,实验组使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12 h后宫颈成熟率达90%,远高于对照组的67.5%及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与缩宫素相比,孕妇放置水囊后,不影响正常体位活动,孕妇较易接受,尤其在引产过程中转为剖宫产,宫颈经水囊扩张后,呈松弛状态,产妇术后恶露易于排出,减少官腔积血,有利于子宫复旧。
其缺点是有增加宫内感染风险、胎膜早破、脐带脱垂、胎盘早剥、宫颈损伤等可能。
为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引产前应行白带常规检查及行阴道抹洗,以确定无急性生殖道感染存在,操作是应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球囊插入宫颈管时应尽量避开胎盘附着面,往球囊内注入液体速度不宜过快,产程中应充分扩张宫颈口,避免产妇过早屏气用力。
我院观察组40例产妇中,未出现宫内感染、脐带脱垂及胎盘早剥情况,4例放置球囊过程中出现胎膜破裂的最终均进入产程,2例宫颈裂伤均发生在第二产程,且裂伤程度均较轻。
从我院临床数据看,COOK宫颈扩张球囊组与缩宫素组对照,在促宫颈成熟,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及减少胎儿窘迫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COOK宫颈扩张球囊能有效促宫颈成熟,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