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这位出生于德国的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因为对理论物理学的
- 格式:pdf
- 大小:88.63 KB
- 文档页数:5
爱因斯坦的成功故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是著名的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
他有着很多成功励志的小故事。
以下是店铺分享的爱因斯坦的成功故事,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爱因斯坦的成功故事篇(一)爱因斯坦,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革命的旗手。
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乌尔姆一个犹太人家庭。
父亲和叔父开的电气小工厂和家庭的自由派思想,使他童年就受到科学和哲学的启蒙加上音乐熏陶.他从小脑中就充满许多奇思还想,例如4岁时就奇怪为什么罗盘针总是转向南方?它周围有什么东西推动它?小学时排犹浪潮、军国主义教育方式和宗教礼仪等使他厌恶权威,他说:“我这个教徒在12岁时突然终结了,通过阅读科普书籍,我很快领悟到圣经里的许多故事不是真的.我认为青年被政府用谎言故意地欺骗了”.12岁时他一口气读完《几何学原》本,并练习用自己的方法证明定理.他特别喜欢读《自然科学通俗丛书》中如《力与物质》等书.13岁时读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使他的思考转向宇宙、哲学和自然现象中的逻辑.他的数学物理很出色,但其余学业成绩不佳.15岁时,即他中学毕业前一年本已准备“因神经系统状况不佳”休学,学校却以其自由主义思想令其退学.他在辗转意大利和瑞士的高校人学考试中曾因无中学文会和外语、生物课成绩不佳而落榜.1895年在阿。
劳人大学预科班,过了一年愉快的学习生活.他随时将思考记人身边的小本,例如“追光问题”:观察者随光前进时,会不会看见电磁波形成停止的驻波?1896年,他进人瑞士苏黎世工科大学师范系(实即数理系).他喜欢在物理实验室观察实际现象.读科学原著和思考现代物理学中的重大问题.1900年毕业后失业两年才到瑞士专利局任三级鉴定员,这里的七年是他辉煌的科学创造时期.1902~1905年,他和两个青年朋友每晚阅读和讨论哲学与自然科学著作,戏称为“奥林比亚科学院”.1908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1909年离开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德国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12年任母校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教授.1914年任柏林大学教授和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法西斯政权建立后。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他的成就在这里,我们将伴随大家一起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
宇宙起源,黑洞,虫洞,多维空间,相对论,量子力学,地外文明,迷失古迹,不解之谜,科技前沿。
从宏观到微观,从科技到科幻,我们一一为您呈现!欢迎广大宇宙爱好者持续关注我们微信平台!爱因斯坦简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语: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20世纪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创立了相对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另一个是量子力学)。
虽然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 = mc2 最著称于世,他是因为“对理论物理的贡献,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总共发表了300多篇科学论文和150篇非科学作品。
爱因斯坦被誉为是“现代物理学之父”及二十世纪世界最重要科学家之一。
他卓越的科学成就和原创性使得“爱因斯坦”一词成为“天才”的同义词。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Альберт Ейнштейн),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山鼻祖、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原德国人)。
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担任大学教授。
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
1933年爱因斯坦在英国期间,被格拉斯哥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LL.D)。
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教授。
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国籍。
主要科学成就相对论和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主条目:狭义相对论经典电动力学开始是在牛顿力学框架内发展起来的,但后来在解释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时却遇到了麻烦。
《Desolation Row》They're selling postcards of the hanging他们把那张处私刑绞死的照片当作明信片来卖They're painting the passports brown他们把护照都刷成了咖啡色The beauty parlor is filled with sailors美容院里挤满了水手The circus is in town马戏团也已巡游至此Here comes the blind commissioner这边厢来了位瞎子参议院They've got him in a trance大家看着他晃晃悠悠,恍恍惚惚One hand is tied to the tight-rope walker一只手和一个走钢丝的人一起绑着The other is in his pants另一只手插在裤子里And the riot squad they're restless暴乱的队伍已经焦躁不安They need somewhere to go他们需要去某个新的地方As Lady and I look out tonight from Desolation Row女士与我,正向外望着,从这条荒凉小街。
Cinderella, she seems so easy灰姑娘,看上去如此随意"It takes one to know one," she smiles"彼此彼此啦",她微笑着说And puts her hands in her back pocket然后把双手插入后面的口袋Bette Davis style活脱一副贝蒂戴维斯的老明星范儿Then in comes Romeo, he's moaning那边厢罗密欧又过来,苦逼着脸悲叹:"You Belong to Me I Believe""你是属于我的,我相信!"Then someone says," You're in the wrong place, my friend "朋友,你来错地方咯",另一些人赶紧说,You better leave""你最好还是马上走。
天才闪耀的犹太民族——电磁学之⽗赫兹排不进前三犹太民族⼈⼝虽仅有1400万⼈,占⽐全球⼈⼝不到0.25%,但是却获得了全球22%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奖获得概率远⾼于其他民族,是全球平均⽔平的108倍。
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赫兹、冯·诺依曼等闪耀历史的天才都出⾃于这⼈数不多的民族。
让我们⾛近这些闪耀历史星空的犹太民族天才⼈物,了解他们为⼈类所做出的贡献。
1、全世界⽆产阶级和劳动⼈民的伟⼤导师——卡尔·马克思卡尔·马克思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希·马克思(1818年5⽉5⽇-1883年3⽉14⽇),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之⼀,第⼀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全世界⽆产阶级和劳动⼈民的⾰命导师,⽆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马克思是德国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命理论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等。
马克思创⽴的⼴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的愿望是对于个⼈的全⾯⽽⾃由的发展。
马克思创⽴了经济理论《资本论》,马克思确⽴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进⾏⽃争的理论武器和⾏动指南。
2、伟⼤的科学巨匠,现代物理学之⽗——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3⽉14⽇—1955年4⽉18⽇),出⽣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学院,现代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出⽣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个犹太⼈家庭(⽗母均为犹太⼈)。
1900年毕业于瑞⼠苏黎世联邦理⼯学院,⼊瑞⼠国籍。
1905年,爱因斯坦获苏黎世⼤学物理学博⼠学位,并提出光⼦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同年创⽴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义相对论,1933年移居美国、在普林斯顿⾼等研究院任职,1940年加⼊美国国籍同时保留瑞⼠国籍。
爱因斯坦的个人简介估计大部分的人都认识爱因斯坦,不认识的不用怕,看看他的简历,了解一下吧。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爱因斯坦的个人简介,希望对你有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简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犹太裔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
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创立狭义相对论。
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人物经历读书时期1888年(9岁),爱因斯坦入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学习。
在学校受宗教教育,接受受戒仪式,弗里德曼是指导老师。
1889年(10岁),在医科大学生塔尔梅引导下,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著作。
1891年(12岁),自学欧几里德几何,感到狂热的喜爱,同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
1892年(13岁),开始读康德的著作。
1894年(15岁),爱因斯坦一家人移居意大利。
1895年(16岁),自学完微积分。
同年,爱因斯坦在瑞士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失败。
爱因斯坦开始思考当一个人以光速运动时会看到什么现象。
对经典理论的内在矛盾产生困惑。
1896年(17岁),获阿劳中学毕业证书。
10月29日,爱因斯坦迁居苏黎世并在瑞士理工学院就读。
1899年10月19日(20岁),爱因斯坦正式申请瑞士公民权。
1900年8月(21岁),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2月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并入瑞士籍。
1901年3月21日(22岁),取得瑞士国籍。
关于爱因斯坦的资料大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导语: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著名的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
以下是XX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爱因斯坦的资料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一、爱因斯坦简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美籍德国犹太人。
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并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它的深刻影响及广泛应用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
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也热爱人类。
他没有因为埋头于科学研究而把自己置于社会之外,一直关心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并为之顽强、勇敢地战斗。
他说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自己正是这样去做的。
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西南的乌耳姆城,父母都是犹太人。
1880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黑。
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曾带他去给医生检查。
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地思考。
四、五岁时,爱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
当他发现指南针总是指着固定的方向时,感到非常惊奇,觉得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这现象后面。
他一连几天很高兴的玩这罗盘,还纠缠着父亲和雅各布叔叔问了一连串问题。
尽管他连“磁”这个词都说不好,但他却顽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爱因斯坦在念小学和中学时,功课属平常。
由于他举止缓慢,不爱同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
教他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老师对他更是厌恶,曾经公开骂他:“爱因斯坦,你长大后肯定不会成器。
”1895年春天,爱因斯坦16岁时,离开德国。
爱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在电器工厂里专门负责技术方面的事务,爱因斯坦的父亲则负责商业的往来。
雅各布是一个工程师,自己就非常喜爱数学,当小爱因斯坦来找他问问题时,他总是用很浅显通俗的语言把数学知识介绍给他。
奋斗的作文素材人物
1 爱因斯坦
乔治·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德国
犹太裔物理学家和科学家,发明家,最著名的是他对宇宙学和相对论
的发明。
他最著名的不可思议的成就是他的泛光理论(牛顿物理学),它比牛顿物理学更加准确地说明了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之间相互作用的
机理,尤其是关于重力场的研究。
爱因斯坦从小就是一位能干活头脑灵活的孩子。
他从小开始就对
自然好奇,他对一切都充满激情,如物理学,数学,史学和天文学,
但其中物理学最受他的喜爱。
他14岁开始进行数学研究,18岁的时候读书获得硕士学位。
爱因斯坦是个非常勤奋的学生,他从不放弃任何一个挑战。
他总
是有一种努力,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目标,寻求答案的精神。
他用他独特的眼光和革新的方法,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
他一
直坚持研究、思考、总结,不断地尝试,努力创造,为探索最新的科
学理论而不懈努力。
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出色的成绩,他发明的许多理论都有助于改变
世界,推动人类技术的发展。
类似的,他的泛光理论和相对论都有深
远的影响,不仅为物理学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也改变了科学家对宇
宙的认识。
他还创新思考,在人类所学技术上又进了一步,而且在社会分工结构中也取得了平等与自由的飞跃,为现代社会的文明发展提出了新的建议和发展。
所以,爱因斯坦的奋斗精神是我们应当榜样的示例,需要无止境的学习,追求新的知识,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毫不畏惧地去奋斗,以向更好的世界迈进。
物理学人物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是16-17世纪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比萨大学教授。
伽利略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他在科学上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被誉为“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和“现代科学家的第一人”。
[1]他在力学领域进行过著名的比萨斜塔重物自由下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落下的速度与重量成正比例”的学说(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建立了自由落体定律;还发现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和抛体运动规律,并确定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他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重要发现有: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的四个卫星、太阳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以及金星、水星的盈亏现象等。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1629年04月14日—1695年07月08日)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他是介于伽利略与牛顿之间一位重要的物理学先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对力学的发展和光学的研究都有杰出的贡献,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是近代自然科学的一位重要开拓者。
他建立向心力定律,提出动量守恒原理,并改进了计时器。
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
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
2012年1月8日霍金预言,地球将在千年内面临核战之类的大灾难,人类只有在火星或太阳系其他星球移民,才能避免灭绝。
1955)这位出生于德国的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因为对理论物理学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爱因斯坦
苗千
爱因斯坦(A1bert Einstein,1879—1955)这位出生于德国的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因为对理论物理学的开创性贡献,早已成为“天才”的代名词和科学界的标志性人物。
全世界研究爱因斯坦的专家和书籍多如牛毛,我们不可能通过一篇短文来总结爱因斯坦的天才或他的理论,如果只从科学史的角度去考量这位物理学家,就会发现他在德国甚至是整个欧洲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符号意义。
1879年3月14日出生于德国乌尔姆的爱因斯坦,在早期并不像很多传说故事中描述的那样,是一个智力发育迟缓且有语言障碍的小男孩,他很早就表现出了超强的领悟能力以及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据他自己讲述,他第一次对自然界感到好奇,来自他爸爸送给他的一个小罗盘,那个始终坚定指向一个方向的罗盘指针使他第一次认识到了自然界的神奇。
15岁时爱因斯坦追随做生意失败的父母到意大利求学,后又转学瑞士,在
学风开放的阿劳中学补习一年后考取了苏黎世理工学院,接受数学和物理学教育。
随后,这位天才留在了充满着让他喜爱的自由气息的瑞士,却因找不到教职而成了专利局的一名小职员。
当学术成就开始被全世界认可后,他开始执教于苏黎世大学,随后离开瑞士,执教于布拉格,后来又回到当时的世界物理学研究中心——德国柏林。
回顾爱因斯坦早年的求学和执教经历,与罗曼罗兰笔下的人物——音乐家约翰克里斯多夫倒有颇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在少年时期对德国的沉闷空气感到压抑,之后游历欧洲,吸收各国文化的精髓,但最终在他们的作品中仍旧体现了德国思想和文化的条理性和深刻性。
爱因斯坦在少年时代完全无法忍受德国的应试教育,他因此选择在瑞士接受高中和大学教育。
在工作轻松的伯尔尼专利局做小职员的同时,丝毫没有放弃对“同时性”进行不懈的、深刻的思考,最终发展成为狭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的认识。
正是在瑞士放松自由的氛围中,他和几位好友成立了“奥林匹亚学院”,一起研读哲学和物理学的经典著作,以马赫、庞加莱和休谟等人的思想为后盾,对牛顿经典物理学发起挑战。
爱因斯坦在得到物理学界的认可之后,回到了德国。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认识到德国在彼时仍然是世界物理学研究的中心,柏林聚集了世界上最出色的物理学家;另一方面,成熟的爱因斯坦可能对于表面显得僵化、教条的德国式思维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他的广义相对论,固然有着天
才的迸发,但也有对于自然规律深刻的认识和艰苦卓绝的追求,这正是德国精神的体现。
这位终生追求物理学和谐统一的物理学家喜欢莫扎特远胜于贝多芬,他认为贝多芬是在创造音乐,而莫扎特只是从天堂中把音乐“拿来”。
他做出这个的时候,不会知道后人评价他开创广义相对论同样经历了像贝多芬一样孤独而悲壮的奋斗。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爱因斯坦受到德国纳粹政府的胁迫出走美国,他的再次出走成为德国作为世界物理学研究中心开始凋零和美国科学界崛起的标志。
这位一生热爱和平的物理学家作为美国公民度过了他平静的下半生,他的经历,不仅是传奇,俨然成为20世纪人类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
小题1:从全文看,文章第一段中爱因斯坦“在德国甚至是整个欧洲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符号意义”具体指什么?(6分)
小题2:文章先后提到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和莫扎特、贝多芬两位音乐家,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3:就本文来看,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伟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1)挑战牛顿经典物理学,对理论物理学有开创性贡献。
(2)他从德国出走美国标志着世界物理学研究中心的转移。
(6分,每点3分)
小题2:(1)增加了行文生动性和趣味性;(2)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爱因斯坦的求学和研究经历;(3)加深读者对爱因斯坦孤独悲壮(或“艰苦卓绝”)的研究历程的感受,了解他对音乐的爱好和深刻理解。
(6分,每点2分)
小题3:他具有超强的领悟力和对自然界的好奇心;(1分)毕生对科学研究进行艰苦卓绝的追求;(1分)在充满自由开放气息的瑞士接受教育又深得德国文化的滋养;(2分)身处当时的世界物理学研究中心,那里聚集了世界上最出色的物理学家。
(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句子含义的题目,注意“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符号意义”,“符号”应该是一些标志性的成就或事件,下文主要体现在“最终发展成为狭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的认识”“对牛顿经典物理学发起挑战”“他的再次出走成为德国作为世界物理学研究中心开始凋零和美国科学界崛起的标志”。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作用分析的题目,首先应答出应用这些人物是文章具有趣味性和文化内涵,然后明确写这些人物为了突出主要人物,分析出突出“爱因斯坦”的那些性格即可,写“克里斯多夫”目的是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爱因斯坦的求学和研究经历;写“莫扎特”和“贝多芬”是为了加深读者对爱因斯坦孤独悲壮(或“艰苦卓绝”)的研究历程的感受,了解他对音乐的爱好和深刻理解。
小题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综合概括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文章的段首和段尾句,尽量用文中的语言分条作答。
关键句:“超强的领悟能力以及对自然界的好奇心”“留在了充满着让他喜爱的自由气息的瑞士”“吸收各国文化的精髓,但最终在他们的作品中仍旧体现了德国思想和文化的条理性和深刻性”“德国在彼时仍然是世界物理学研究的中心,柏林聚集了世界上最出色的物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