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库水位统计表
- 格式:doc
- 大小:579.50 KB
- 文档页数:8
2001年山东省水资源公报一、综述200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600.7mm,比上年607.3mm略偏少1.1%,比多年平均676.5mm偏少11.2%,属偏枯水年。
2001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238.8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70.42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28.5亿m3,两者之间重复计算量为60.11亿m3。
2001年末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量为35.83亿m3,比年初蓄水量25.92亿m3增加9.91亿m3。
2001年末与年初相比,全省平原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去年有所增加,地下水位平均下降了0.39m。
2001年末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漏斗区面积为20571.0km2,比上年同期扩大了3918.3km2。
2001年全省总供水量为252.7180亿m3,其中当地地表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25.10%、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52.91%、引黄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20.64%、污水处理回用量占总供水量的0.91%、海水利用量(折合淡水)占总供水量的0.44%。
2001年全省总用水量为252.7180亿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6.21%、农村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57%、林牧渔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17%、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11.16%、规模以下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5.42%、城镇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的4.47%。
2001年全省共评价监测河段70个,总代表河长4855.4km。
全年无一河段符合Ⅰ类水标准,Ⅱ类水质代表河长占总代表河长的3.4%,Ⅲ类水质代表河长占总代表河长的1.3%,Ⅳ类水质代表河长占总代表河长的18.8%,Ⅴ类水质代表河长占总代表河长的10.4%,超Ⅴ类水质代表河长占总代表河长的66.1%。
二、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600.7mm,折合降水总量920.9亿m3,比上年607.3mm偏少1.1%,比多年平均676.5mm偏少11.2%,属偏枯水年。
2001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一、综述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涉及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甘肃、湖北、湖南、江西、陕西、河南、广西、广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19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为金沙江、岷沱江、嘉陵江、上游干流、乌江、汉江、中游干流、洞庭湖、鄱阳湖、下游干流、三角洲平原11个流域二级区。
2001年平均降水深1000.1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7876.7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8.3%。
地表水资源量8781.2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491.3毫米,比常年偏少9.2%。
地下水资源量2426.5亿立方米,大部分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
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后的水资源总量为8892.8亿立方米。
2001年末1107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比上年末减少178.6亿立方米。
由于年降水偏少且时空分布异常,长江流域发生较大面积旱灾,其中部分地区发生历史上罕见的春、夏、秋三季连旱。
2001年长江流域总供水量1746.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占94.8%,地下水源占4.7%,其他水源占0.5%;总用水量1746.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58.6%,工业用水占29.4%,生活用水占12.0%;总耗水量843.5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为48.3%。
2001年长江入海水量8393亿立方米(含淮河经长江入海水量30.6亿立方米)。
2001年全流域工业和生活废污水排放总量220.5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和矿坑排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2.7%,生活污水占37.3%。
长江流域河流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73.7%,与上年变化不大。
湖泊水质较差,在评价的10个湖泊中,仅有4个湖泊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滇池和巢湖全部、太湖大部分处于富营养状态。
西南诸河面积约85万平方公里,涉及新疆、青海、西藏、云南、广西5省(自治区),划分为雅鲁藏布江、藏西诸河、藏南诸河、怒江、澜沧江、红河、伊洛瓦底江7个流域二级区。
2002年水利统计公报2002年全国水利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水利部党组新时期的治水思路,进一步加强防洪、水资源、生态修复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02年水利基本建设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强度,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重点建设领域取得突破。
以大江大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基本修完修好,人畜饮水和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尼尔基、百色、沙坡头等一批“十五”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开工,塔里木河、黑河生态综合治理以及首都水资源规划顺利实施,国务院批准的“十五”期间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顺利启动。
2002年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节水灌溉面积继续扩大,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水政、水资源管理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取得新进展,科研、教育及水利前期等基础工作进一步巩固,水利改革取得新突破,依法治水迈出新步伐。
一.水利基本建设2002年全国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来源基本稳定,全年中央和地方计划投资787亿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430亿元,水资源工程投资230亿元,水保及生态环境建设投资33亿元,水电及其他项目投资94亿元。
中央水利基建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强度。
当年中央投资321亿元,地方配套246.4亿元。
在2002年中央投资计划中,国家预算内拨款72.3亿元,占总投资的22.5%;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223.5亿元,占69.6%;水利建设基金14亿元,占4.4%;利用外资11.2亿元,占3.5%。
水利建设规模有所扩大,水利建设进度明显加快。
2002年全国水利基本建设施工项目4200个,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为5543亿元,比上年增加300亿元;完成水利基本建设投资819亿元,达历史最高水平,较上年增加46%。
完成投资中:中央投资完成415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51%,比上年增加50%;地方投资完成404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49%,比上年增加42%。
2001年水资源公报一、概述2001年全区年平均降水量306mm,折合降水总量为158.276亿m3,比上年增加43%,较多年均值偏大5%。
属平水年份。
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为9.497亿m3,比2000年增加62%,比多年平均减少2%。
全区总取用水量84.227亿m3,比2000年87.198 亿m3减少3%。
用水量减少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加强了灌溉管理及节水力度,农业灌溉用水减少2.509亿m3;二是工业节水已显成效,工业取水总量较2000年减少0.446亿m3,其中石嘴山电厂2001年减少取黄河水0.19 亿m3,其它工业用水也有所减少。
三是城镇生活取用水量有所减少。
2001年全区耗水总量39.160亿m3,比2000年增加0.759亿m3,主要是农业耗水和农村生活耗水有所增加。
2001年黄河干流宁夏段入境水量为215.355亿m3,出境水量为181.0亿m3,进出境水量差为34.355亿m3。
农业取用黄河水量75.189亿m3,较2000年减少3.171亿m3;灌区排水量40.224亿m3,减少3.678亿m3;耗水量(黄河水量)34.965亿m3。
二、水资源(一)降水2001年宁夏全区降水总量158.276亿m3,折合降水深306mm,比多年均值增加5%,比2000年增加43%。
与多年均值比:各流域分区降水量,清水河、黄左区间、葫芦河减少2%~7%,其它各河、各流域增加1%~23%。
各行政分区降水量除吴忠市增加18%外,其它减少2%~10%。
与去年比:各河、各流域增加15%~139%,各行政分区增加13%~79%(见表1、表2)。
2001年宁夏降水量地区分布情况:总趋势由南向北递减,固原地区平均降水量最大412mm,吴忠市次之为276mm,银川市、石嘴山市分别为195mm、172mm。
各流域分布:泾河最大为505mm,葫芦河次之435mm,黄河灌区相对较小为182mm。
六盘山、南华山、香山、贺兰山为相对高值区,中心雨量分别为800mm、400mm、300mm、300mm,较去年明显偏大。
2001年江西省水资源公报江西省水利厅江西省2001年总人口数为4185.7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76.54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2041.90亿元;工业增加值595亿元;农业总产值790.27亿元;农田实灌面积2743.67万亩;粮食总产量1632.26万吨。
江西省行政区面积采用166948km2,流域分区与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江西省水资源利用》分区相一致,流域分区面积采用《江西省水资源利用》分区的面积数,水文站单站以上流域面积仍采用水文部门量算后沿用的面积数。
一、水资源量1、降水量江西省2001年年平均降水量1578.3mm,折合降水总量2635亿m3,比2000年少3.8%,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相比少3.8%,属平水年。
降水区域分布情况是赣中、南大于赣北,赣州市降水量比2000年大3.4%,比多年平均大6.9%,吉安市比2000年多1.6%,比多年平均多2.6%,抚州市降水量比2000年少0.6%,但抚河流域比2000年偏大1.4%,比多年平均偏多7.4%。
2、自产地表水资源量江西省2001年自产地表水资源量1518亿m3,折合年径流深909.3mm,比上年度多4.6%,比多年平均值少1.4%。
全省降水量比2000年减少,地表水却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赣州及吉安地表水与上年相比增加幅度较大,分别为28.1%、23.4%,抚河流域与上年相比增加8.3%。
赣北情况是降水量减少,地表水也减少,但幅度较小,因此赣中、南增加幅度较大,赣北减少幅度较小,所以形成全省地表水资源量比2000年增加。
3、地下水资源量按编制大纲及地下水评价技术细则要求,平原区和山丘区分别用补给量法和排泄量法计算地下水资源量。
平原区地下水排泄量主要计算潜水蒸发量和河道排泄量二项。
根据地下水补排均衡原理,对部分地区移用邻近基流模数计算的河道排泄量进行了合理性调整。
经计算,江西省地下水资源量393.6亿m3,比去年增加14.2%。
江西省平原区计算面积10120km2,降水入渗补给量14.08亿m3,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14.53亿m3,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28.62亿m3。
200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资源来源:国家水利部2001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少,时空分布严重不均,继上年大旱之后全国再次遭受严重干旱,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旱情最为严重,给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旱情,专门召开会议动员部署抗旱救灾工作,受旱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抗旱,取得了抗旱救灾的伟大胜利。
2001年,中央水利投资401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全国水利工作成绩显著,为完成“十五”水利计划开了好头。
在中央水利工作方针指导下,新的治水思路和实践取得重大进展:以“可持续发展水利”为指导的一系列重要规划报告编制完成;黄河、黑河、塔里木河调水得到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好评;扎龙湿地应急补水工程和“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成功实施;用水定额管理和按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整经济结构在一些地方开始实行,建设节水型社会试点进入实际性操作;水资源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强;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的12个附件及45个专题全部完成并通过专家审查……我国水利事业在新世纪有了良好开端,将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现将2001年的水资源量、蓄水动态、供用水量及江河湖库水质等情况公告如下:一、水资源量2001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12毫米,折合降水总量58122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少4.1%。
北方五个流域片(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内陆河)降水量比常年少14.5%,南方四个流域片(长江、珠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降水量比常年多 1.0%。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偏少的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20%以上的有河南、内蒙古、湖北、安徽、北京、吉林、重庆、黑龙江、山西、河北;而比常年偏多的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和上海分别偏多25.3%和24.8%。
2001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5933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273毫米,比常年少0.8%。
北方五个流域片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少21.4%,南方四个流域片则偏多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