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229.65 KB
- 文档页数:1
2015年四川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判断题(每题5分,共90分)
说明:题目缺失。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10分,共70分)
1.自我服务偏见
2.顿悟学习
3.代表性启发
4.锚定偏差
5.离差智商
6.情绪偏侧化
7.社会再适应量表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
1.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有哪些?
2.举例说明安慰剂控制。
3.分析唤醒与效率的关系。
4.用行为学理论解释攻击行为的形成。
四、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用经典研究说明归因错误的原因。
2.一段有关“双11”活动的解释和描述,用心理学相关理论加以分析。
目 录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东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东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解释概念(每小题5分,共50分)。
1.认知过程2.绝对感受性3.知觉恒常性4.依恋5.液体智力6.意志7.应激8.面部表情9.区间估计10.区分度二、简答(每小题30分,共150分)。
1.简述影响遗忘的因素。
2.简述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
3.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4.简述方差分析的功能及应满足的条件。
5.为什么说测验“可靠不一定有效”?三、论述(任选2题。
每小题50分,共100分)。
1.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并举例说明。
2.试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及各自的作用。
3.参照常模的分数解释有几种?请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解释概念(每小题5分,共50分)1.认知过程答: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2.绝对感受性答:绝对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官觉察出最小刺激的能力。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而这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
3.知觉恒常性答: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的现象。
2015年东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题
1.个体心理
2.神经元
3.语言加工
4.知觉理解性
5.能力
6.感觉
7.基本情绪
8.诱因
9.依恋
10.整群抽样
11.因素分析
12.构想效度
二、简答题
1.简述注意认知资源理论。
2.什么是想象?有哪些特点?
3.简述情绪外周理论。
4.分析元认知结构。
5.评述标准分数优缺点。
6.某5点评分的态度量表共8题,100个被试在各题上得分的方差分别是0.81,0.82,0.86,0.79,0.83,0.85,0.76,0.77,测验总分方差是14.00,计算该测验同质性信度。
三、论述题
1.结合事例论述遗忘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2.试述人格结构及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3.举例说明心理测量的误差的类型,来源及提高测验效度的方法。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72,考试时间90分钟)1. 名词解释题1. 马赫带【河北师范大学2012】2. 知觉【华南师范大学2015;首都师范大学2014】3. 形状知觉【湖南师范大学2015】4. 双眼视差【华东师范大学2014】5. 知觉恒常性【首都师范大学2011;四川大学2014】6. 错觉【湖南师范大学2016】2. 简答题1. 简述感觉剥夺实验,以及感觉对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2014】2. 简述深度知觉的单眼(物理)线索。
【湖南师范大学2014】3. 简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苏州大学2015】4. 简介知觉的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并举例说明。
【河北师范大学2015】5. 简述似动的四种形式。
【吉林大学2013】6. 分析随意后注意的特征。
【首都师范大学2014】7. 简述注意的四种品质。
【华东师范大学2015】3. 论述题1. 什么是韦伯定律,韦伯定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具有什么意义?【中山大学2017】2. 试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并请结合实际分析。
【苏州大学2015】3. 简介注意的认知理论。
【南京师范大学2014、2017;苏州大学2016】4. 睡眠有哪些阶段?用认知、精神分析、生理理论解释梦。
【上海交大2016】4.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知觉属于一种( )【西南大学2014】A. 心理状态B. 心理特征C. 心理过程D. 心理倾向2. 看书时用红色笔画重点是利用知觉的( )【华南师范大学2016】A. 选择性B. 恒常性C. 理解性D. 整体性3.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 )【西南大学2014】A. 整体性、对象性、恒常性、理解性B. 直观性、间接性、恒常性、概括性C. 直观性、整体性、可操作性、间接性D. 逼真性、可操作性、选择性、理解性4. 人们往往觉得近处的物体比远处的物体越过视野的速度要快,这属于哪种知觉现象?( )【江西师范大学2014】A. 深度知觉B. 时间知觉C. 空间知觉D. 似动知觉5. 一条直线的中部被遮盖住了,看起来其两端就不再像直线了,这属于( )【江西师范大学2011】A. 大小错觉B. 线条弯曲错觉C. 方向错觉D. 线段长短错觉6.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把在空间上彼此接近的刺激物更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这遵循了知觉组织的什么原则( )【江西师范大学2017】A. 相似性原则B. 同域原则C. 好图形原则D. 邻近原则7. 注意可分为( )【西南大学2014】A.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不随意注意B.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C. 随意注意、有意注意、不随意注意D.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不随意注意8. 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是( )【华南师范大学2016】A. 无意注意B. 有意注意C. 有意后注意D. 有意前注意9.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好几种不同的活动是( )【西南大学2014】A. 注意的转移B. 注意的分散C. 注意的分配D. 注意的动摇10. 当周围环境很安静时,我们时而能听见闹钟嘀嗒的时候,时而又听不见,这属于注意的什么特征( )【江西师范大学2014】A. 注意的分配B. 注意的广度C. 注意的转移D. 注意的起伏11. 按照任务的要求,注意从一个对象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现象叫( )【西南大学2014】A. 注意分散B. 注意的动摇C. 注意的转移D. 注意的分配12. 能解释鸡尾酒会效应现象的注意的理论是( )【华南师范大学2016】A. 过滤器理论B. 衰减理论C. 反应选择理论D. 多阶段选择理论13. 在睡眠状态下,脑电波主要是频率较低、波幅较高的( )波【江西师范大学2011】A. α波B. β波C. γ波D. △波14. 取消讨厌的频繁考试以使学生更乐于学校的学习,这是利用( )【江西师范大学2011】A. 负强化B. 正强化C. 惩罚D. 刺激15. 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时间上持续下去,这主要是( )【西南大学2014】A. 记忆的作用B. 思维的作用C. 想象的作用D. 联想的作用16. 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1分钟以内,而且信息容量相当有限的记忆形式是( )【江西师范大学2011】A. 感觉记忆B. 瞬时记忆C. 短时记忆D. 长时记忆17. 下列不属于工作记忆的特征的是( )【华南师范大学2016】A. 信息容量有限B. 信息保存时间很短,不复述最长不超过1分钟C. 遗忘进程先快后慢D. 通过复述可以保持信息,并把信息转入长时记忆18. 潜移默化的影响,指的是一些良好的素质可以通过( )获得【江西师范大学2014】A. 有意记忆B. 无意记忆C. 情绪记忆D. 意义记忆。
2015年苏州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反射弧答:反射弧是指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它是最简单的一种神经回路。
反射弧一般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2.a错误(阿尔法错误)答:a错误是指虚无假设H0本来是正确的,但拒绝了H0,这类错误称为弃真错误,又称I型错误。
a错误的症结可能在于样本数据自身的误导性,即样本中包含的某些极端数据与总体有很大差异;也可能是由于研究者所采用的决策标准过于宽松。
在大多数研究情境中,犯a错误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
3.非结构式临床会谈答:非结构式临床会谈也称自由式会谈,这种会谈预先无需确定会谈的主题或大纲,评估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探索各种与会谈目的相关的话题,让来访者自然而然地说出他想说的话。
其优点在于方法上比较灵活,可以使来访者在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较无戒心地吐露出一些内心的真情实意,从而使评估者获得一些比较深层的对诊断较有意义的资料。
4.结构效度答:结构效度,又称构想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或者说它是指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
也是指实验与理论之间的一致性,即实验是否真正测量到假设(构造)的理论。
5.自我图式答:图式是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而自我图式是指个体在已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性的认识。
个体会在自我图式的基础上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同时受自我图式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或者是以前知道东西的延伸。
6.新精神分析学派答:新精神分析学派是指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它诞生于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
它是当时的美国社会文化对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修正和改造的产物。
古典精神分析认为生物因素,特别是性本能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而社会文化学派认为社会文化因素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妮、沙利文、卡丁纳和弗洛姆等人。
2015年四川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一、判断题(每题5分,共90分)说明:题目缺失。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10分,共70分)1.自我服务偏见答:自我服务偏见,又称自利性偏差,是指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之后,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即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
它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归因偏见。
2.顿悟学习答:顿悟学习是指个体利用自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以达到对某一新事物的理解和认知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率先提出的。
苛勒通过对黑猩猩问题解决行为的分析,发现黑猩猩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初次获取食物的行为不成功之后,并未表现出盲目的尝试—错误的紊乱动作,而是坐下来观察整个问题情境,后来突然显出了领悟的样子,并随即采取行动,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这就是所谓顿悟,而顿悟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建一种心理完形。
3.代表性启发答:代表性启发是指在使用启发法时,首先会考虑到借鉴要判断事件本身或事件的同类事件以往的经验即以往出现的结果的一种推理过程。
一般情况下,代表性是一个有用的启发法,但在分析以往经验,寻找规律或结果的概率分布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偏差,从而得到错误的启示,导致判断错误。
4.锚定偏差答:锚定偏差是指由于起始值对估测值的制约作用,人们在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从而导致估测值产生误差的一种认知偏差。
例如,由于锚定偏差的影响,人们根据排列在前面数字的大小,把自己的估计值“锚定”在高位或低位。
5.离差智商答:离差智商是一种以年龄组为样本计算而得来的标准分数。
离差智商=100+15Z,其中Z=(X-M)/S,其中M代表团体平均分数,X代表个体测验的实得分数,S代表该团队分数的标准差,Z代表该人在团队中所处位置,即他的标准分数。
回首过去一年的各种疲惫,困顿,不安,怀疑,期待等等全部都可以告一段落了,我真的是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安稳的让自己休息一段时间了。
虽然时间如此之漫长,但是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这可真是血与泪坚坚实实一步步走来的。
相信所有跟我一样考研的朋友大概都有如此体会。
不过,这切实的果实也是最好的回报。
在我备考之初也是看尽了网上所有相关的资料讯息,如大海捞针一般去找寻对自己有用的资料,所幸的是遇到了几个比较靠谱的战友和前辈,大家共享了资料和经验。
他们这些家底对我来讲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现如今,我也终于可以以一个前人的姿态,把自己的经验下下来,供大家翻阅,内心还是比较欣喜的。
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
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
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由于篇幅较长,还望各位同学能够耐心看完,在结尾处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河北师范大学(专业学位)应用心理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47)心理学专业综合(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参考书为:1、《普通心理学》(第四版) 彭聃龄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3、《心理与教育测量》(第四版) 戴海崎、张锋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关于考研英语考研英语几乎就是考阅读,做了历年的试卷后我越发觉得如果不能真正的读懂文章,那么阅读题目是很难做对的,而想要读懂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要读懂文章中的长难句,这是需要训练的,真题就是很好的训练素材。
做完阅读题后,可以先不要急着对答案,把文章中的长难句和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试着自己翻译出来(可以借助词典),翻译完后再看看你先前的答案,有没有什么新的理解让你想改答案的,此时再去看看书后面对整篇文章的解析(而不是题目的解析),主要看你翻译的和解析翻译的差别,有没有理解上的偏差,进而再次思考自己的答案,并确定自己最终的答案,再对后面的答案,此时应该仔细揣摩自己做错的原因,仔细理解出题人的思路和其对文章的理解方式,找出与自己的思路的不同之处,下次做题尽量向他们一样思考。
2015年山东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105分)1.什么是问题解决?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答: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1)专家与新手在知识数量上的差异;(2)专家与新手在知识组织方式上的差异;(3)知识表征的方式:知识的表征方式能影响问题的解决;(4)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5)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6)动机: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同;(7)情绪:情绪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影响,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而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8)人际关系:人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解决问题不仅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2.简述情绪情感的区别及联系。
答:(1)区别:①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
既可以用于人类,也可以用于动物。
②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以及对美的欣赏等。
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2)联系:情绪和情感是有区别的,但又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
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
3.判断心理活动正常与异常的标准有哪些?答:判断心理活动正常与异常的标准有:(1)精神病性症状。
具有以下表现的心理活动就构成精神病性症状:各种幻想、妄想、思维逻辑障碍、情感与环境不适应、怪异的行为、难以理解的社会退缩或显著持久的社会适应不良伴随自知力丧失、离奇怪异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