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 格式:doc
- 大小:505.50 KB
- 文档页数:5
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演替考纲解读本节内容容易创设情境,出题切入点较多,是高考题的热点。
复习时,“种间关系”应多联系实例,同时用对比分析法或曲线形象地理解种间关系,“群落演替”应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去理解群落的演替过程,以生物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的思路去看待演替的必然性。
考点梳理考点1、群落的概念及特征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中各种的集合。
2、特征:群落的特征主要包括、和空间结构等。
3、丰富度:群落中数目的多少。
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常用的方法是,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和两种。
巩固练习1、下列实例中能构成群落的是()A、亚马孙河谷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孙林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成的大肠杆菌菌落2、(2010年安徽理综T6)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网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 、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 B 、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 的种群密度大 C 、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 D 、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 考点2、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空间结构 1、种间关系(1)、互利共生:两种生物 ,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其特点 ,实例 (2)寄生:一种生物 与另一种生物的 ,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其特点 ,实例(3)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 和 等,一般 ,种间竞争越来越激烈。
实例 。
(4)捕食:一种生物以 作为食物,在数量上呈现 的为被捕食者,呈现 的为捕食者。
实例 。
2、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 现象。
(2)水平结构: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 分布。
巩固练习3、(2010年重庆T31Ⅱ)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题31图2曲线A 所示。
高二生物群落知识点群落是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由多种生物种群组成的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物社会单位。
群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含了各个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二生物学中常见的群落知识点。
1.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和分布关系。
群落中的生物种群可以分为主要种群和次要种群。
主要种群是指在群落中数量较多的种群,对群落的结构和生态功能有重要影响;次要种群则数量较少,对群落的结构和生态功能影响较小。
群落的结构还包括物种多样性,即群落中物种的种类和数量。
2. 群落的演替群落的演替是指群落经历一系列连续的变化和发展过程。
群落的演替可以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原生演替是指从无机物(如裸岩)建立起来的群落,而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群落基础上重新建立的群落。
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物种的组成和数量发生变化,最终会趋向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个状态被称为群落的顶极群落。
3. 群落的相互作用群落中的生物种群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包括竞争、共生、捕食和寄生等。
竞争是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不同种群之间争夺资源的现象。
共生是指两个或多个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利益关系的现象。
捕食是指食物链中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寄生是指寄生虫或寄生植物对宿主的危害或依赖的现象。
这些相互作用对群落的结构和功能都有重要影响。
4. 群落的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角色和功能。
每个物种都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起着不同的作用。
生态位可以细分为基础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
基础生态位是指物种在无竞争的情况下所能占据的生态位,而实际生态位则受到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生态位的差异是群落中物种共存和物种竞争的基础。
5. 群落的稳定性群落的稳定性指的是群落在外界环境变化下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
群落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物种相对稳定性以及环境稳定性等。
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一、群落的结构和主要类型1.群落(1)群落是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2)群落的性质是由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的适应性以及这些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
2.群落的垂直结构(1)群落的垂直结构定义群落的垂直结构即群落的层次性,主要是由植物的生长型决定的。
生长型是指植物的外貌特征,主要生长型有苔藓、草木、灌木和乔木,它们自下而上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2)三大群落垂直结构①森林群落从上到下可分为林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表层。
②草原群落从上到下可分为草本层、地表层和根系层。
③水生群落从上而下可以分为表水层、斜温层、静水层和底泥层。
水生群落的层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
(3)在群落垂直结构的每一个层次上都有各自所特有的动物种类。
3.陆地生物群落(1)热带森林①热带雨林②热带季相林③热带干旱林(2)温带森林①温带针叶林温带针叶林的垂直分层不明显。
②温带阔叶林温带阔叶林通常可分为4层,即林冠层、下木层、灌木层和由草本植物、蕨类和苔藓组成的地面层。
(3)寒带针叶林寒带针叶林又称泰加林,树种主要是各种云杉和松树,也有少量阔叶树。
(4)草原和热带稀树草原①草原最明显的特征是几乎完全由绿色的禾草组成,草长得高大但生长期很短,从春季到秋季便会完成一个生命世代。
②热带稀树草原的垂直结构不发达,但水平结构很明显。
(5)荒漠荒漠共同特征是雨量少,水分蒸发量大。
(6)苔原苔原又称冻原和冻土带,特点是严寒、生长季短、雨量少和没有树木生长。
二、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1.生态位的几个概念(1)生态位是指物种利用群落中各种资源的总和,以及该物种与群落中其他物种相互关系的总和,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
(2)基本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按其生理上的要求及所需的资源可能占领的全部生态位。
(3)实际生态位是指由于物种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种间竞争,一个物种实际上所占领的生态位。
高二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导学案(编号: GZSWRJBXS№16)
班级,小组名:,姓名
①单独的鸽子比在鸽群中的鸽子被鹞鹰抓住的频率更小
)
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是怎样变化的?这表明某地区群落
②从生物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主要特征,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
)时所占的百分比与第二代(Z t+1)时所占总数的百分比
点开始进行生物防治 .一般认为害虫防治主要是控制其种群大小而不是彻底消灭害虫 .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因此图中必须进行害虫防治.生物防治利用的是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而不可能是寄生或竞争关系
.森林群落中下层植物较上层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低,因为下层 ( ) 河喷洒除草剂,但不到半个月,水葫芦又迅速生长起来。
最后是请来了海牛,一条海牛每天能吃掉40多平方米的水葫芦,于是河道畅通了,刚果河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请回答:(8分) 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