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28.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学设计

1. 设计思想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是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3、4节的内容,包括群落基本涵义、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群落的演替等内容。生物必修模块3强调从系统的视角认识生命系统,强调系统分析方法,应用本模块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学习系统分析的方法建构知识。根据这一特点,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过程,建构生物群落的有关核心概念,并运用已形成的概念去尝试解决未知的系统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由于课时的限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探究实验在课外单独完成。

2.教学目标

(1)群落的概念,常与种群、生态系统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2)种间关系;

(3)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4)演替的概念;

(5)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过程及区别;

(6)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教学重、难点

(1)群落的结构特征;

(2)种间关系。

(3)从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4)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过程及区别。

4.教学方法

讲授+PPT

5.教学过程

【知识点自我巩固】

一、群落的概念及物种组成

1.概念:同一________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________的集合。

2.物种组成:群落中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1)丰富度:群落中________数目的多少。

(2)特点:不同群落________不同。

思考1 海洋中随着深度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有什么变化?

二、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结构

1.种间关系

(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________。

(2)竞争:①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________和________等;②结果:相互抑制

或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劣势甚至________。

(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虫)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________,摄取寄生的

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________。

2.群落的结构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___现象。

(2)水平结构: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

有差异,常呈________分布。

三、群落的演替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________代替的过程。

2.类型

(1)初生演替

①概念:一个从来没有被________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

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过程

裸岩阶段→________→苔藓阶段→________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________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

的种子或其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

思考2 有人根据生物群落的概念说“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你认为他的这种说法正确吗?

【精讲精练】

1.群落概念的理解以及群落的判断

2.群落与种群的区别

3.种间关系

(1)两种生物之间可能有多种种间关系。

(2)上述种间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

(3)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b.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4.群落的空间结构类型

(1)垂直结构

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了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种群。

5.群落演替

(1)群落演替的原因

①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②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

③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

④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⑤人类活动的干扰。

6.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实验原理

(1)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

(2)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3)丰富度: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①记名计算法⎩

⎪⎨⎪

⎧方法: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适用对象: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②目测估计法⎩

⎪⎨⎪⎧方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等级划分和表示方法: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

【感悟高考】

1.(2011·海南单科,24)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C .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 .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2.(2011·安徽卷)某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 .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 .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 .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3.(2010·安徽卷,6)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 cm ,网身长145 cm ,网目孔径0.169

A .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

B .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

C .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

D .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

4.如图A 、B 、C 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 800 m 的海拔高度内,山坡A 、森林B 、海洋C 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在-200~3 800 m 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 B .A 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 .B 、C 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