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课件(人大何晓群)
- 格式:ppt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73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大纲(Mutilvariate Analysis For Economics)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2、课程学时:总学时643、学分:34、适用专业:5、大纲执笔者:6、修订时间:2009.10二、课程教学目的多元统计分析引进数理统计的多元分析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多维度、深层次分析、刻画、综合的方法。
是以统计学方法中的综合指标法为基础,对现象用指标进行描述,然后再考虑指标的引进与删除、指标的抽象与综合、样本的聚类和类间的差异、以及回归模型的建立等问题,可以对经济问题深入剖析,纵向横向对比研究。
本课程在方法的数理推导上不作较高要求,主要弄清方法的原理和基本思路;重点是方法的适应范围、解决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各种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各种方法在计算机上怎么实现、特别在SPSS如何操作、输出结果的数学意义是什么、经济上又如何解析。
在掌握上述各基本问题以后,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口头上要能针对一个问题,提出解决思路,讲述途径和分析可能性,大致判断最后结果,必需上讲台讲。
多元统计分析是高年级专业课程,要为学生写作毕业论文和参加其它科研创作活动作好准备。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第一章多元正态分布学生搜集现象的多指标数据,简单验证大样本情况下绝大部分问题是可用多元正态分布来描述现象的特征的。
第二章多元正态总体均值向量和协差阵的假设检验1.了解几个常见的统计检验量服从的概率分布;2.深刻理解样本统计量和根据显著性水平查表所得值之间的比较与最终接受或拒绝原假设之间的关系;3.学生必需举例说明均值向量检验在实际经济研究中的应用和其已知与未知的意义和存在性分析,理解两总体及多总体均值向量检验的应用意义;4.理解协方差阵检验的应用意义,特别要学会两个检验结合运用。
第三章聚类分析1.理解各种距离和相似系数的意义和其各种定义计算方法下表现出来的数量特征;2.理解R型和Q型聚类的区别和联系;3.深刻理解样本间距离计算与聚类时类间距离的规定之间的关系;掌握八种系统聚类法在实际应用中各自的特点和适应范围;4.选择一个问题,每人写出一篇关于聚类问题分析的小论文,论文在5000字左右,要求有问题的提出、指标选择和数据收集,聚类分析结论等四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