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复习资料 (4)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1
4、画家林风眠教学目标1.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初步学习彩墨画的表现方法。
2.通过对比欣赏、递进式体验感知作品的独特韵味,尝试彩墨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
3.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艺术创新精神。
重难点重点:了解林风眠作品的艺术特点。
难点:彩墨画技法的运用。
一、设疑激趣。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画坛杰出的艺术大师。
他出生在广东的梅县;8岁时,他开始显露出自己的绘画天赋,他画的《松鹤图》被一位巨商高价买走;19岁时,一个人去法国勤工俭学;22岁时,他的祖父、父亲、妻子和儿子一并死去,永远离开了他,林风眠陷入了悲痛的深渊,他把悲伤埋藏,全心投入到绘画当中;26岁时,他回到祖国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成为世界上艺术高等学府最年轻的校长;28岁时,他来到杭州,在西子湖畔创办了杭州国立艺术学院;39岁的时候,因为日本鬼子的入侵杭州,他带着学生学生逃难到了重庆,在五年的时间里,他就在在一个破旧不堪的房间里,整天窝着画画,91岁去世。
他是谁?2、师:听了刚才老师的介绍,你对他有什么印象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林风眠画家的世界,学习第4课画家林风眠。
揭题二、讲授新课。
(1)林风眠作品初赏伴随音乐。
①师生一起欣赏《三月梨》、《琵琶仕女》、《秋之湖》、《秋鹤》等作品,了解林风眠其人其画。
②教师提问。
(说一说)问题一:画家林风眠的作品表现了哪些内容?(静物、仕女、芦苇、鲜花等)问题二:你能感受到作品中彩墨交融的独特效果吗?③学生欣赏、讨论。
(2)对比欣赏。
(比一比)①教师提问:为什么林风眠的画那么有名?作品与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有何不同?'②比较欣赏:为什么林风眠的画那么有名?作品与徐悲鸿《紫兰》、齐白石《公鸡》有什么异同点?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找出独特表现形式。
不同点:a.构图:以正方形为主。
b.造型: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
c.用笔:随意、干脆、简练、迅疾。
六年级美术复习资料一、色彩知识:1、色彩的三要素:明度、纯度、色相。
2、原色:颜料中最基本的三种色为红、黄、蓝色,色彩学上称它们为三原色.3、间色:三原色中任何两种原色作等量混合调出的颜色,叫间色。
三间色:橙、绿、紫红十黄=橙黄十蓝=绿蓝十红=紫4、明度,即颜色的明暗、深浅程度.黄色最亮,其次是橙、绿、红,青较暗,紫最暗。
5、色性即色彩具有的冷暖倾向性.这种冷暖倾向是出于人的心理感觉和感情联想。
6、暖色通常指红、橙、黄一类颜色。
冷色是指蓝、青、绿一类颜色。
7、所谓冷暖,是由于人们在生活中,红、橙、黄一类颜色使人联想起火、灯光、阳光等暖热的东西;而蓝、青、绿一类颜色则使我们联想到海洋、蓝天、冰雪、青山、绿水、夜色等。
8、色彩调和,就是色彩上具有共同的、互相近似的色素,色彩之间协调,统一。
调和具有在视觉上既不过分刺激,又不过分暧昧的基本特点。
9、色彩对比是色彩绘画上一种经常使用的重要手法。
它主要是研究色与色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研究两种颜色并列时所产生的变化及其特殊的效果.二、中国画知识:1、中国画按种类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按技法分工笔、写意2、中国画的主要工具材料有毛笔、墨、颜料和宣纸等。
其中宣纸,分为生宣和熟宣。
3、画中国画,墨色要有干、湿、浓、淡的变法。
4、中国画中的四君子是,梅、兰、竹、菊.5、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6、中国画中的用笔分为中锋和侧锋7、中国写意画讲究(用笔和用墨),用笔包括落笔、行笔、收笔,用墨包括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的运用。
三、其他知识:1、透视的特点:近大远小、近实远虚2、雕塑一般分圆雕和浮雕3、京剧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4、美术一般分为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类别5、我国的国旗长与高的比例为3:26、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和幽默性的绘画7、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8、人的五官是指鼻、眼、口、耳、和眉。
头像的绘画中需要注意的比例关系是三停五眼9、报头的三要素:刊名、图形、色彩10、脸谱以(黑、红、白、蓝)为基调。
浙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1 .2 .3 .中国扇子的定义与分类【P20】《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局部)五代顾闳中【P20】中国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中国扇子》欣赏•评述4.5.6.7.扇(浙江)【P21】绫绢扇的制作步骤【P21】《秋窗读易图》(中国画)宋代刘松平【P22】《书法扇面》(书法)明代唐寅【P22]《太乙观水图扇面》(中国画)现代张大千【P22】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扇子的知识,用水墨的方式画扇面画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对比等方法了解中国四大名扇,学会欣赏古代扇面画作品,并尝试学习用中国画表现扇面。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表现扇面画的乐趣,增加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重点:了解中国四大名扇,欣赏中国传统水墨扇面的作品,学会用水墨的方式来表现扇面画。
难点:能够用水墨的方式表现出完整、有创意的扇面作品。
4 .《金怪鸟啄虎纹牌饰》汉代【P40】5 .《金牛头冠饰》《金三角鹿头冠饰》北朝【P40】6 .《金三鹿纹牌》晋代【P40】7 .《赤金行龙》唐代【P41】8 .《金梳背》唐代【P41】9 .《银镀金金翅鸟》宋代【P41】 10 .《金镶绿松石发簪》元代【P41】11 .《银镀金蝴蝶梅花扣襻》明代【P41】 12 .《鎏金仰莲荷叶纹银碗》唐代【P41】 13 .《银鎏金飞鸿球路纹笼子》唐代金银器的造型特点,能 够对比不同朝代的金 银器,通过语言或者文 字表述它们的艺术特 点,学会欣赏艺术品的 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对金银器艺术的 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 文化的热爱。
【P41】14.《银鎏金龟形茶盒》唐代【P41】。
小学六年级美术基础知识复习题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1.美术通常分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四大类。
2.绘画有油画、中国画、版画、素描、水彩等。
3.近大远小是一种透视现象。
4.三原色指的是红色、蓝色、黄色。
三间色是指绿色、紫色、橙色5.油画《向日葵》的作者是梵高,国家荷兰。
6.法国油画家莫奈的作品有《日出・印象》、《睡莲》等。
7.汉代的《铜奔马》是一件青铜雕塑。
8.唐代的中国画《五牛图》的作者是韩滉。
9.泥塑通常有捏、团、揉、搓、刻和压的制作方法。
10.台灯的主要结构有灯柱、灯罩、开关、底座。
11.“中华第一灯”是长信宫灯,是西汉照明用具。
12.漫画按照篇幅通常分为单幅漫画、四格漫画、连环漫画等。
13.塔的造型与普通的建筑造型相比较,有许多自身的特点。
塔的层数一般为奇数,而塔身形状多为偶数。
14.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可用水来调节墨色的浓淡。
15.奥林匹克旗帜的底色是白色16.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中国印“京”字17.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齐白石画家最擅长画(虾)代表作《蛙声十里出山泉》,徐悲鸿擅长画(马)代表作《奔马图》《八骏图》。
郑板桥擅长画(竹),韩滉擅长画(牛)代表作《五牛图》。
18.文艺复兴时期三杰指的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的作者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代表作《大卫》,拉斐尔的代表作《椅中圣母》。
19.《掷铁饼者》是古希腊(罗丹)的雕塑作品。
《梦》是(俄罗斯)夏加尔的油画作品。
20.岁寒三友”是指竹、梅、松。
四君子指梅、兰、竹、菊。
色相是指(色彩的本身面貌),可以通过加(白色)提高明度,加(黑色)降低明度。
21.浙江东阳被称为“(木雕之乡)”,以平面浮雕为主,散点透视为构图。
22.中国剪纸是(民间)艺术。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还有戏曲、皮影戏、书法、杂技、古琴、泥塑、编织工艺等。
23.法国的艺术大师(罗丹)有一段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画家林风眠——笔下的戏剧人物丨浙美版(2012)教学内容本课以画家林风眠的戏剧人物为主题,通过欣赏林风眠的画作,引导学生了解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进而学习如何在绘画中运用线条、色彩和构图来表现戏剧人物的动态和情感。
教学内容包括林风眠的生平简介、艺术成就、戏剧人物画作欣赏以及绘画技巧的讲解和练习。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画家林风眠的生平和艺术成就,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2. 培养学生对戏剧人物绘画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3. 使学生掌握绘画戏剧人物的基本技巧,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4.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教学难点1. 林风眠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较为独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把握。
2. 戏剧人物绘画需要较强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学生可能在绘画过程中遇到困难。
3. 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绘画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林风眠的戏剧人物画作图片或书籍。
2. 绘画工具,如画纸、铅笔、水彩等。
3. 投影仪,用于展示画作和讲解绘画技巧。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画家林风眠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引导学生对戏剧人物绘画产生兴趣。
2. 作品欣赏:展示林风眠的戏剧人物画作,引导学生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3. 技巧讲解:讲解绘画戏剧人物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运用、色彩搭配和构图设计等。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的绘画技巧,进行戏剧人物绘画练习。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画家林风眠——笔下的戏剧人物2. 林风眠的生平和艺术成就3. 戏剧人物画作欣赏4. 绘画技巧讲解5. 练习和创作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创作一幅戏剧人物绘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林风眠戏剧人物画作欣赏的心得体会。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画家林风眠的生平和艺术成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戏剧人物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画家林风眠教材分析该文本选自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林风眠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他的彩墨画作品别具一格,具有”东方神韵、西方格调”的美誉。
林风眠自己在绘画创作时力图站在中西方之间,根据自己的个性,将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构成艺术的精华引进自己的画面之中。
他吸收了西方素描的明暗及光影,和西方油画里的色彩、笔触和肌理,并把这些运用到其画中。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初步学习林风眠构图的表现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欣赏、递进式体验感知作品的独特构图方式,尝试三角形构图、水平线构图和均衡式构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艺术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林风眠作品的构图特点。
【教学难点】三角形构图与水平线构图的应用与物品均衡性的摆放。
【学生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大多在11~12岁,正处在学龄中期。
学生的思维以抽象思维为主导形态,但具体形象仍在思维中占有重要位置。
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愿意接触和尝试。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了解林风眠作品的艺术特色,感受画家的艺术魅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2)游戏激趣法3)探究式学习法【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课件、彩色笔。
白纸等【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新课导维师:有一个人,被称为中国现代画坛杰出的艺术大师,开创了彩墨画(红颜色突出)的新纪元,至今仍极深远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画家。
猜一猜,他是谁?师:画家林风眠,你还知道关于他的其他信息吗(二)介绍生平、欣赏发现师:自幼喜爱绘画,19岁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专校长。
擅长侍女、花卉、芦雁等题材师:林风眠1900年出生,那1925年他是几岁呀。
师:他25岁就当上了艺专的校长,你们说他厉害吗?师:为什么林风眠的画那么有名?在探索林风眠画的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方形和圆形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六年级上册美术学科课本知识复习资料1、用水粉色作画时,颜色可以画的厚些,深的地方最好不要加白颜料。
想把颜色画浅时,可以调进白颜料。
这样的画面明快有层次,表现力强。
2、用粘土制作蔬菜时,可先用手捏,再加上泥片、泥条,还可以用泥工工具刻画。
3、欣赏优秀国画画家的作品,可以从他们在用笔、用墨、用水、用色和构图等方面进行欣赏研讨。
4、欣赏各种风格的木刻作品,注意黑、白、灰和点、线、面的元素以及疏密处理,还要注意木板上的“刀味”。
制作木版画时可以巧妙地利用各种刀痕去表现物体,“刀味”是木版画的特殊语言。
5、民间“纸马”大都是木刻作品,似袖珍木刻年画。
它们在古代用于驱病除灾、祭祀祖先和鬼神等活动。
“云南纸马”风格粗狂风趣、刀味十足;“无锡纸马”将木刻和绘画相结合,风格细腻别致,它们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保护、欣赏和学习。
6、一千五百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将要印的东西反刻在木板上,在磨压拓印出来。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7、人物写生时,观察人的站、坐、蹲等各种姿势,注意劲、腰、四肢关节等部分的弯曲变化,可以从正、侧、俯、仰等不同角度去观察和写生。
写生时要抓住人物特征,画出浓淡、粗细、疏密变化的线条。
8、有人总结出:身材匀称的男性,全身的高度约7个头,坐着时约5个头,盘坐时约3个半头的长度,10岁左右的孩子,身高约5个头长度。
但由于人种、性别、年龄、身材的差异,比例不会完全一样,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眼睛来研究。
9、水墨画人物时,可以仅用细细的墨线勾画出精致生动的形态,也可以用粗笔大墨块挥写水墨淋漓的痛快,更可以用细线粗笔、干擦湿染结合起来,使画面更丰富,形象更实在。
10、定格动画是通过逐格地拍摄然后连续播放,使物象活动起来。
主角由偶人来出演。
11、用泥塑表现人物时,可以先捏制出父母的大体形象,然后加工细部;也可以分别做身体、头部和四肢,再用泥浆把他们粘合在一起。
12、纸柱造型时,先确定纸柱的基本形状---圆柱、方柱或三角柱等,然后用铅笔在柱面上画出小图形,再用剪刀、小刀剪刻,然后用手翻转、卷曲某些部分,单调的纸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丰富变化。
六年级上册美术重点知识点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一门重要学科。
在六年级上册,学生将学习一些重点的美术知识点,这些知识将为他们打下良好的美术基础。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重点知识点。
一、色彩知识1. 基本色彩概念:红、黄、蓝是三原色,通过它们的混合可以得到其他颜色。
2. 美术色彩的分类:暖色调和冷色调,暖色调如红、黄、橙,冷色调如蓝、绿、紫。
3. 色彩搭配技巧:相近色搭配、互补色搭配、对比色搭配等。
二、线条知识1. 线条种类:直线、曲线、波浪线、螺旋线等。
2. 线条的表现力:线条的粗细、长短、方向和间距等可以表达不同的感觉和情绪。
3. 线条的构成:由多条线条组合而成的图形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形态。
三、造型知识1. 平面和立体:平面是二维形状,立体是三维形状。
2. 图形的组合:几何图形的组合可以构成各种复杂的形态。
3. 美术创作中的造型:在美术创作中,通过对形状、比例、透视等的掌握,可以创作出立体感强烈的作品。
四、构图知识1. 主题与背景:构图中要突出主题,背景要有适当的空间感。
2. 对称与平衡:对称构图可以使画面稳定,平衡构图可以使画面看起来和谐。
3. 留白与重点:适当的留白可以提高画面的艺术感,合理设置重点可以引导观众的目光。
五、绘画材料与工具1. 铅笔:铅笔是常见的绘画工具,有不同的粗细和软硬度可供选择。
2. 水彩:水彩是一种以水为溶剂的颜料,可以调配出丰富的色彩。
3. 油画:油画是使用油性颜料制作的绘画,具有饱满、丰富和长久的特点。
4. 美术纸及画板:美术纸和画板是绘画的载体,不同材质的纸张可以带来不同的效果。
六、名家与名作欣赏1. 李可染:李可染是中国画家、教育家,他的画作以传统中国画的笔触和主题为特色。
2. 文征明:文征明是明代的书画家,他的书法作品以飘逸秀美著称。
3. 莫奈:莫奈是印象派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以捕捉瞬间的光影和色彩变化而闻名。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美术的重点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更好地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
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梳理美术知识点梳理在六年级上册的美术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艺术和绘画的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将对六年级上册的美术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回顾。
一、色彩知识1. 基本颜色:红、黄、蓝是我们所说的基本颜色。
它们是无法通过混合其他颜色调配而得到的颜色。
2. 二次颜色:橙、绿、紫是由两个基本颜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3. 冷暖色:颜色可以分为冷色和暖色。
例如,蓝色和绿色被认为是冷色,而红色和橙色则是暖色。
4. 对比色:位于彩色圆环上的对称位置的颜色被称为对比色。
对比色通常在艺术作品中被用来增强视觉效果。
二、绘画技巧1. 素描:素描是使用铅笔或炭条进行绘画的技巧。
它可以通过线条和阴影来表现物体的形状和质感。
2. 水彩画:水彩画是使用水彩颜料进行绘画的技巧。
它具有透明、柔和和流动的特点,常用于花卉和风景等作品创作。
3. 塑料泥雕塑:塑料泥是一种常见的造型材料,可以通过捏、揉、刻和粘贴等方式进行雕塑创作。
它具有可塑性强、易于上色和成型的特点。
4. 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指在平面空间中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如海报、名片、广告等。
它注重排版、构图和色彩的搭配。
三、名画赏析1. 《蒙娜丽莎》:由达·芬奇绘制的著名油画作品,以神秘的微笑和眼神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2. 《向日葵》:由梵高绘制的一系列静物画作品之一,以鲜艳的色彩和丰满的笔触展现出夏季的热烈和生机。
3. 《星空》:由梵高绘制的一幅具象油画作品,以独特的笔触和神秘的星空场景打动了观众的心灵。
4. 《雪夜》:由莫奈创作的印象派油画作品,通过运用色彩和光影效果,展现出雪夜中城市的宁静与祥和。
四、古代艺术1. 古代中国绘画:中国绘画以水墨为主要工具,注重意境和气韵的表达,重要的风格包括写意、工笔和山水画等。
2. 古埃及艺术:古埃及艺术主要表现在神庙和墓穴中的壁画和雕塑上,描绘了古埃及人的生活、宗教信仰和法老统治等。
3. 古希腊雕塑:古希腊雕塑独特地展现了人体的完美比例和优雅动态。
六年级上册美术复习资料一、色彩知识:1、色彩的三要素:明度、纯度、色相。
2、原色:颜料中最基本的三种色为红、黄、蓝色,色彩学上称它们为三原色。
3、间色:三原色中任何两种原色作等量混合调出的颜色,叫间色。
红十黄=橙黄十蓝=绿蓝十红=紫4、明度,即颜色的明暗、深浅程度。
黄色最亮,其次是橙、绿、红,青较暗,紫最暗。
5、色性即色彩具有的冷暖倾向性。
这种冷暖倾向是出于人的心理感觉和感情联想。
暖色通常指红、橙、黄一类颜色。
冷色是指蓝、青、绿一类颜色。
所谓冷暖,是由于人们在生活中,红、橙、黄一类颜色使人联想起火、灯光、阳光等暖热的东西;而蓝、青、绿一类颜色则使我们联想到海洋、蓝天、冰雪、青山、绿水、夜色等。
6、色彩调和,就是色彩上具有共同的、互相近似的色素,色彩之间协调,统一。
调和具有在视觉上既不过分刺激,又不过分暧昧的基本特点。
7、色彩对比是色彩绘画上一种经常使用的重要手法。
它主要是研究色与色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研究两种颜色并列时所产生的变化及其特殊的效果。
二、中国画知识:1、中国画按种类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按技法分工笔、写意2、中国画的主要工具材料有宣毛笔、墨、颜料和宣纸等。
其中宣纸,分为生宣和熟宣。
3、画中国画,墨色要有干、湿、浓、淡的变法。
4、中国画中的四君子是,梅、兰、竹、菊。
5、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6、中国画中的用笔分为中锋和侧锋7、中国写意画讲究(用笔和用墨),用笔包括落笔、行笔、收笔,用墨包括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的运用。
三、其他知识:1、透视的特点:近大远小、近实远虚2、雕塑一般分圆雕和浮雕3、京剧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4、美术一般分为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类别5、我国的国旗长与高的比例为3:26、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和幽默性的绘画7、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
8、人的五官是指鼻、眼、口、耳、和眉。
头像的绘画中需要注意的比例关系是三停五眼9、报头的三要素:刊名、图形、色彩10、脸谱以(黑、红、白、蓝)为基调。
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汇总美术是一门既有创造性又有艺术性的学科,它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六年级上册的美术学习中,我们学习并掌握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汇总,以便加深我们对美术的理解和运用。
第一章:线条的基础知识1.1 线条的表现力在美术中,线条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我们学习了直线、曲线、实线、虚线等不同类型的线条,并了解了它们的表现力。
直线可以表达稳定和坚定的感觉,曲线则能表现出柔美和流动的感觉。
1.2 线条的特点每一种线条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我们学习了粗细不一的线条、纵横交错的线条、曲线的起伏等不同特点的线条,并学会了运用它们来描绘不同的主题和情感。
第二章:色彩的运用2.1 基本色彩的认识我们学习了红、黄、蓝三种基本色彩,并了解了它们在彩轮上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红色代表热情和活力,黄色代表明亮和愉快,蓝色则代表冷静和深远。
2.2 调配色彩学习了如何通过混合基本色彩来调配出不同的中间色和次级色。
通过了解色彩的互补关系,我们学会了如何制作出更丰富的色彩效果。
第三章:造型的表达3.1 平面造型我们学习了不同的平面造型方式,包括几何形状、有机造型和抽象造型等。
通过运用这些造型方式,我们能够表达出不同的主题和情感。
3.2 立体造型学习了如何通过绘画和拼贴等方式来制作立体造型作品。
我们了解了在立体造型中要考虑到透视关系和比例问题,使作品更具立体感。
第四章:手工材料的运用4.1 纸张的使用学会了如何选择适当的纸张,并熟练运用剪纸、折纸和贴纸等手法来制作艺术作品。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如何使用剪刀、胶水和尺子等工具,提高手工技巧。
4.2 颜料的运用认识了不同种类的颜料和调色板,并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颜料和调配颜色。
通过掌握这些技巧,我们能够更好地表现作品的色彩和层次感。
综上所述,六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线条的基础知识、色彩的运用方法、造型的表达方式以及手工材料的运用。
六年级上册美术笔记知识点美术是一门独特而又充满创意的艺术形式,通过绘画、雕塑、手工艺等多种方式,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在六年级上册的美术学习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础的美术知识点,包括色彩运用、线条表达、造型技巧等。
下面是本学期的美术笔记知识点总结:1. 色彩运用色彩是美术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掌握一些基本的色彩搭配原则,可以让我们的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常见的色彩运用知识点有:- 基本色彩:红、黄、蓝是三个基本的色彩,它们可以通过混合形成其他的颜色。
- 冷暖色彩:冷色调如蓝色、绿色会给人一种清凉、静谧的感觉;而暖色调如红色、橙色则会给人一种热情、活力的感觉。
- 色彩对比:通过对比不同亮度和色调的颜色,可以突出主题和表达情感。
2. 线条表达线条是美术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形状、轮廓和纹理。
掌握一些线条表达的基本技巧,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常见的线条表达知识点有:- 强弱线条:通过加粗或加细线条的宽度,可以突出物体的主次关系。
- 曲直线条:直线条给人一种直接、稳定的感觉,而曲线条则更富有变化和动感。
- 线条方向:线条的方向可以表现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3. 造型技巧造型是美术作品中的另一个重要元素,通过合理运用造型技巧可以使作品更加立体和生动。
常见的造型技巧有:- 线条和面的关系:线条可以勾勒出物体的轮廓,面可以表现物体的形状和质感。
- 正面与侧面: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和表现,可以呈现出物体的正面和侧面。
- 比例和透视:运用正确的比例和透视原理,可以使作品更加精确和具有立体感。
4. 绘画材料和工具了解绘画材料和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对于我们的美术创作非常重要。
常见的绘画材料和工具有:- 颜料:水彩、油画、颜色铅笔等不同类型的颜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
- 画笔:不同类型和大小的画笔,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不同的绘画效果。
- 素描用具:铅笔、炭笔、橡皮擦等用于素描作品的工具。
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复习资料
班级()姓名()
一:徐悲鸿与奔马
理论部分
1.徐悲鸿,杰出的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生于江苏宜兴。
马,是徐悲鸿一生最爱的题材,并以画马驰誉中外,以泼墨写意和兼工带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千姿百态的马。
他画的马融合了西方绘画中的造型和中国画的写意,笔墨酣畅,形声俱全。
二:戏曲人物
理论部分
1.中国戏曲中图案化的性格化妆称为脸谱。
它一般用于净、丑角色所扮演的各种人物。
脸谱可用来表
现人物的个性,如红脸表示耿直,黑脸表示粗豪,蓝脸表示勇猛,白脸表示奸诈。
三:水墨人物
理论部分
1.我国的水墨人物画历史悠久,名家辈出。
从宋代梁楷到现代的蒋兆和、刘文西、刘国辉等,都擅长
画水墨人物。
2.《老农》现代刘文西《喜春图》现代尉晓榕《曲木家的小客人》现代刘国辉
《高原之晨》现代吴山明
3.人物画的步骤:1.从五官入手,以淡墨为主画出人物的脸部。
2.用变化的浓墨以侧锋画头发。
3.墨色
干后着色,完成作品。
四:画家林风眠
1.林风眠,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生于广东,19岁赴法留学。
擅长仕女、花卉、芦雁等题材。
她试
图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同的语言,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
2.彩墨画是以水墨画为基底,在上面设色、点彩,使画面在色彩上比水墨画更为丰富、明快、鲜亮。
3.林风眠作品的特点:①构图:以正方形为主;②造型: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③用笔:概括、
干脆、简练、迅疾;④用色:色彩浓重,彩墨交融;⑤落款:落款简单,基本只有姓名与印章。
七:做做陶艺
理论部分
1.我国有近万年的制陶历史,陶艺创作多姿多彩。
现代陶艺作品是从日用陶瓷品种演变而来,它更注
重作品的审美,摆脱了实用功能的制约。
2.陶艺的制作有着严谨、科学的工艺流程,工艺性很强,制作一件作品往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完
成。
它的主要工序有:练泥、成型、晾干、上釉、烧制等。
3.泥塑成型的方法有:捏塑成型、泥条成型、泥片成型、拉坯成型。
八:中国扇子
理论部分
1.中国扇子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扇子种类繁多,按材质分有羽扇、檀香扇、
纸扇、象牙扇、竹扇、芭蕉扇、麦秸扇等;按形式分有团扇、折扇等。
2.扇子的结构分扇面、扇骨边、扇骨。
3.中国的四大名扇:檀香山(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