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六年级美术复习资料一、色彩知识:1、色彩的三要素:明度、纯度、色相。
2、原色:颜料中最基本的三种色为红、黄、蓝色,色彩学上称它们为三原色.3、间色:三原色中任何两种原色作等量混合调出的颜色,叫间色。
三间色:橙、绿、紫红十黄=橙黄十蓝=绿蓝十红=紫4、明度,即颜色的明暗、深浅程度.黄色最亮,其次是橙、绿、红,青较暗,紫最暗。
5、色性即色彩具有的冷暖倾向性.这种冷暖倾向是出于人的心理感觉和感情联想。
6、暖色通常指红、橙、黄一类颜色。
冷色是指蓝、青、绿一类颜色。
7、所谓冷暖,是由于人们在生活中,红、橙、黄一类颜色使人联想起火、灯光、阳光等暖热的东西;而蓝、青、绿一类颜色则使我们联想到海洋、蓝天、冰雪、青山、绿水、夜色等。
8、色彩调和,就是色彩上具有共同的、互相近似的色素,色彩之间协调,统一。
调和具有在视觉上既不过分刺激,又不过分暧昧的基本特点。
9、色彩对比是色彩绘画上一种经常使用的重要手法。
它主要是研究色与色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研究两种颜色并列时所产生的变化及其特殊的效果.二、中国画知识:1、中国画按种类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按技法分工笔、写意2、中国画的主要工具材料有毛笔、墨、颜料和宣纸等。
其中宣纸,分为生宣和熟宣。
3、画中国画,墨色要有干、湿、浓、淡的变法。
4、中国画中的四君子是,梅、兰、竹、菊.5、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6、中国画中的用笔分为中锋和侧锋7、中国写意画讲究(用笔和用墨),用笔包括落笔、行笔、收笔,用墨包括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的运用。
三、其他知识:1、透视的特点:近大远小、近实远虚2、雕塑一般分圆雕和浮雕3、京剧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4、美术一般分为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类别5、我国的国旗长与高的比例为3:26、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和幽默性的绘画7、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8、人的五官是指鼻、眼、口、耳、和眉。
头像的绘画中需要注意的比例关系是三停五眼9、报头的三要素:刊名、图形、色彩10、脸谱以(黑、红、白、蓝)为基调。
小学六年级美术基础知识复习题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1.美术通常分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四大类。
2.绘画有油画、中国画、版画、素描、水彩等。
3.近大远小是一种透视现象。
4.三原色指的是红色、蓝色、黄色。
三间色是指绿色、紫色、橙色5.油画《向日葵》的作者是梵高,国家荷兰。
6.法国油画家莫奈的作品有《日出・印象》、《睡莲》等。
7.汉代的《铜奔马》是一件青铜雕塑。
8.唐代的中国画《五牛图》的作者是韩滉。
9.泥塑通常有捏、团、揉、搓、刻和压的制作方法。
10.台灯的主要结构有灯柱、灯罩、开关、底座。
11.“中华第一灯”是长信宫灯,是西汉照明用具。
12.漫画按照篇幅通常分为单幅漫画、四格漫画、连环漫画等。
13.塔的造型与普通的建筑造型相比较,有许多自身的特点。
塔的层数一般为奇数,而塔身形状多为偶数。
14.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可用水来调节墨色的浓淡。
15.奥林匹克旗帜的底色是白色16.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中国印“京”字17.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齐白石画家最擅长画(虾)代表作《蛙声十里出山泉》,徐悲鸿擅长画(马)代表作《奔马图》《八骏图》。
郑板桥擅长画(竹),韩滉擅长画(牛)代表作《五牛图》。
18.文艺复兴时期三杰指的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的作者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代表作《大卫》,拉斐尔的代表作《椅中圣母》。
19.《掷铁饼者》是古希腊(罗丹)的雕塑作品。
《梦》是(俄罗斯)夏加尔的油画作品。
20.岁寒三友”是指竹、梅、松。
四君子指梅、兰、竹、菊。
色相是指(色彩的本身面貌),可以通过加(白色)提高明度,加(黑色)降低明度。
21.浙江东阳被称为“(木雕之乡)”,以平面浮雕为主,散点透视为构图。
22.中国剪纸是(民间)艺术。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还有戏曲、皮影戏、书法、杂技、古琴、泥塑、编织工艺等。
23.法国的艺术大师(罗丹)有一段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美术复习资料1、美术,也称(造型艺术),通常有(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类别。
2、材质通常是指(美术作品所运用的工具与材料)。
3、(1840)年,(英国)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1878)年,(清政府)发行了我国第一枚邮票。
邮票按发行目的和用途一般分为:(普通邮票);为纪念某事或某人而发行的(纪念邮票);为宣传、展现某特定题材而发行的(特种邮票)。
(生肖邮票)就是以(生肖题材)为主图的(特种邮票)。
4、(首日封)是为配合新邮票发行而特制的(信封)。
5、多米尼加1996年1月1日发行的(《迪斯尼农历十二生肖》)邮票,将西方(卡通绘画)与中国的(生肖文化)融为一体。
6、小礼卡主要有(平面)和(立体)两种形式,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绘画)、(剪贴)、(摄影)等。
7、在我国已形成了丰富的龙文化,体现在如:(庆典活动中的舞龙)、(端午节的赛龙舟)、(以龙为主题的民间传说)、(以龙为图案的工艺品)等。
8、(“收藏”)是人类一种古老的文化活动,古时多把藏品称为(“古玩”)或(“文玩”),内容包括(字画)、(工艺)、(邮票)等范围广泛的物品。
9、中国画就技法而言有(工笔)和(写意)两类。
(工笔)描绘精细,巧夺天工;(写意)造型概括,用笔简练豪放。
用(写意)方法画蔬果、用笔要(大胆、肯定),注意(中锋)、(侧锋)、(逆锋)的变化,墨色要分(干湿)、(浓淡),颜色要(单纯)。
10、(树熊)是一种珍贵的动物,又叫(考拉),生长在(澳大利亚),以(桉树叶)为主食。
树熊没有(尾巴),母熊腹部有(育儿袋)。
11、猴子种类很多,分布很广,好(群居),多以(果实)、(野菜)、(鸟卵)和(昆虫)为食物,其中(金丝猴)、(猕猴)等是我国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12、“画图”软件除了(标题栏)、(菜单栏)和(状态栏)外,还有三个区1、(绘画区);2、(工具区),可以提供(16)种画图工具;3、(选项区),能提供相应的各种选项内容。
美术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以下是六年级美术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颜色概念:
1.颜色概念与分类:学习认识基本颜色,如红、黄、蓝等,并了解它们的混合与分解。
2.颜色对比与运用:学习理解冷、暖色调的概念,掌握颜色运用的原则,如对比、饱和度等。
二、形状与线条:
1.形状与线条的表现力:通过学习各种形状和线条的特点,了解它们在画面中的表现力和意义。
2.形状和线条的组合与运用: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形状和线条来表达形象,创造各种画面效果。
三、素描与绘画:
1.素描技巧与绘画基本原理:学习素描的基本技法,如锥体、圆柱体的表现,了解绘画中的重点、透视等基本原理。
2.利用不同材料进行绘画:掌握不同材料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软笔等的使用技巧,创作出不同风格和效果的作品。
四、剪纸与拼贴:
1.剪纸的技法与表现:学习剪纸的基本技法,如折叠、剪刻等,了解剪纸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力。
2.利用剪纸与纸张进行拼贴:学习如何将不同的纸张进行拼贴,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五、草书与楷书:
1.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概念与历史:学习草书与楷书的基本概念,了解中国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书法的基本技法与写意:学习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了解书法的写意性和审美特点。
六、创作与鉴赏:
1.创作思维和创意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思维和创意能力,鼓励他们进行独立创作。
2.艺术作品的鉴赏与欣赏:学习欣赏艺术作品,了解不同艺术家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新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已整理)第一课:徐悲鸿与奔马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马的资料,培养幼儿细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2.激发学生对美的整体感受,学习用体态、动作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3.欣赏徐悲鸿用灰、浓、焦墨色和线条画出的奔马,感受奔马的气势和力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马的图片、图书及其他;2.录像带《群马奔腾》;3.徐悲鸿图片《奔马》、《群马》;4.水墨、毛笔、纸等。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马,丰富知识。
1.看录像《群马奔腾》,激发兴趣 2.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这些马是什么样的?2.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思考①你们知道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千里识途的马吗?人们为什么这样叫马呢?②你们知道吗,为什么马是善奔快跑的呢?③你还在哪里看见过马?它是什么样的?3.鼓励学生在成人的帮助下,从图书、图片、电视、广播、电脑网络中查找,收集马的各种资料,了解有关的知识与信息。
活动二: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培养审美情趣。
1.组织幼儿将收集到的马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 2 .提问:你喜欢马吗?为什么?3.以故事的形式简述徐悲鸿先生爱马,观察马,画马的故事:4.出示作品:《奔马》提问:①画面上的马在干什么?②从什么地方看出马在奔跑呢③你觉得这匹马的体魄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④这匹狂奔的马心情会是怎样呢?⑤如果你是这匹狂奔的马,在大草原上奔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配上《群马奔腾》音乐,整体感受作品的气势和力度。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到画家徐悲鸿的《奔马》,这是一只非常欢快,自奔放的马儿,他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一股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把马儿始终作为人才的象征。
5.放录像,学生欢快的随乐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
活动三、绘画《奔马》,感受体验美1.欣赏作品,徐悲鸿的《群马》《奔马》。
---------------------------------------------------------------最新资料推荐------------------------------------------------------ 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复习资料
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复习资料班级()姓名()一:徐悲鸿与奔马理论部分 1. 徐悲鸿,杰出的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生于江苏宜兴。
马,是徐悲鸿一生最爱的题材,并以画马驰誉中外,以泼墨写意和兼工带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千姿百态的马。
他画的马融合了西方绘画中的造型和中国画的写意,笔墨酣畅,形声俱全。
二:
戏曲人物理论部分 1. 中国戏曲中图案化的性格化妆称为脸谱。
它一般用于净、丑角色所扮演的各种人物。
脸谱可用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如红脸表示耿直,黑脸表示粗豪,蓝脸表示勇猛,白脸表示奸诈。
三:
水墨人物理论部分 1. 我国的水墨人物画历史悠久,名家辈出。
从宋代梁楷到现代的蒋兆和、刘文西、刘国辉等,都擅长画水墨人物。
2. 《老农》现代刘文西《喜春图》现代尉晓榕《曲木家的小客人》现代刘国辉《高原之晨》现代吴山明
3. 人物画的步骤:
1 / 3
1. 从五官入手,以淡墨为主画出人物的脸部。
2. 用变化的浓墨以侧锋画头发。
3. 墨色干后着色,完成作品。
四:
画家林风眠 1. 林风眠,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生于广东,19 岁赴法留学。
擅长仕女、花卉、芦雁等题材。
她试图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同的语言,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
2. 彩墨画是以水墨画为基底,在上面设色、点彩,使画面在色彩上比水墨画更为丰富、明快、鲜亮。
3. 林风眠作品的特点:
①构图:
以正方形为主;②造型:
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③用笔:
概括、干脆、简练、迅疾;④用色:
色彩浓重,彩墨交融;⑤落款:
落款简单,基本只有姓名与印章。
七:
做做陶艺理论部分 1. 我国有近万年的制陶历史,陶艺创作多姿多彩。
现代陶艺作品是从日用陶瓷品种演变而来,它更注重作品的审
---------------------------------------------------------------最新资料推荐------------------------------------------------------ 美,摆脱了实用功能的制约。
2. 陶艺的制作有着严谨、科学的工艺流程,工艺性很强,制作一件作品往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
它的主要工序有:
练泥、成型、晾干、上釉、烧制等。
3. 泥塑成型的方法有:
捏塑成型、泥条成型、泥片成型、拉坯成型。
八:
中国扇子理论部分 1. 中国扇子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扇子种类繁多,按材质分有羽扇、檀香扇、纸扇、象牙扇、竹扇、芭蕉扇、麦秸扇等;按形式分有团扇、折扇等。
2. 扇子的结构分扇面、扇骨边、扇骨。
3. 中国的四大名扇:
)檀香山(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0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