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A-(Measurement SystemAnalysis)讲义
- 格式:pdf
- 大小:183.65 KB
- 文档页数:16
超详细MSA测量系统分析讲解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是一种用于评估测量系统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方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特别是质量管理和过程改进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MSA的一些关键概念和测量过程。
首先,MSA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测量系统能够准确地衡量一个过程或产品的特性。
测量系统可以是任何用于测量的工具、设备或方法,如卡尺、天平、人工测量等。
为了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主要使用以下几个指标:1. 精确度(Accuracy): 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通常通过与已知的标准进行比较来评估。
2. 可重复性(Repeatability): 指在重复测量同一样本时,测量系统的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这可通过多次测量同一样本并比较结果来评估。
3. 重现性(Reproducibility): 指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操作员使用相同的测量系统测量同一样本时,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现在,我们将介绍MSA的几个主要步骤:1.选择适当的测量系统:首先需要确定要使用的测量系统,这取决于所需测量的特性以及资源和时间的限制。
为了选择合适的测量系统,需要考虑其测量范围、精度和可靠性等因素。
2.收集数据:在进行MSA时,需要收集足够的数据量以便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
数据收集可以通过抽样、重复测量或使用模拟数据等方式进行。
3.分析数据: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直方图、均值-方差图和相关性分析等。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计算出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指标。
5.评估测量系统:通过上述步骤,可以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并确定它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发现测量系统存在问题,可以采取改进措施,如校准、调整或更换测量设备等。
需要注意的是,MSA不仅适用于新的测量系统,也适用于已经在使用的测量系统。
对于已经在使用的测量系统,MSA可以帮助识别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六西格玛培训—优化阶段模块测量(M easurement)系统(S ystem)分析(A nalysis)Patrick ZhaoI&CIM Deployment Champion测量系统分析介绍可变数据的测量系统分析属性数据的测量系统分析类型I的量具研究**量具的线性和偏倚性**测量系统分析介绍可变数据的测量系统分析属性数据的测量系统分析类型I的量具研究**量具的线性和偏倚性**什么是测量系统分析?•什么是测量系统?测量员测量设备测量材料测量方法测量环境为什么要做测量系统分析?PPAP需要提交的文件之一质量改进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是可靠的测量系统分析的应用VSV1.0V2.0验收新测量系统对比不同测量系统的差异维修或升级前后的变化测量系统变异•和所有系统一样,测量系统也不可能保持永远稳定,所以也存在变异•良好的测量系统考虑到所有的变异源,并且将他们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广义的测量系统有两个主要的变异源组成准确度精确度准确度和精确度的关系有效的校准是Gage R&R 研究的前提!准确度Accuracy偏倚性Bias 线性Linearity 稳定性Stability 精确度Precision 重复性Repeatability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通过校准Gage R&R国家标准NationalStandard参考标准Reference Standard工作标准Working Standard生产用量具Production Gage生产用量具Production Gage工作标准Working Standard参考标准Reference Standard国家标准National Standard塞规三坐标激光干涉仪光速在约30万分之一秒内移动的距离准确度—偏倚性•偏倚性检查实测平均测量值和参考值之间的差。
•例:制造商想知道在工业烘炉中的温度计是否有偏倚。
测量实际偏倚202.7-202=0.7 202.5-202=0.5 203.2-202= 1.2 203.0-202= 1.0 203.1-202= 1.1 203.3-202= 1.3结论:•202°热度设置处的温度测量值呈正偏倚,平均偏倚量为0.97。
五大手册系列讲义之一--------M S A编写者:课题名称: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授课目的:在已有的MSA知识基础上,加深对其的理解,以便于企业相关人员对MSA运用的时机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授课日期:年月日讲师:讲义正文:1测量系统分析的基础知识1.1测量系统的概念:在测量过程中,有五个方面会产生测量误差:人、机、料、法、环;而构成测量误差的五个方面就被称为“测量系统”;(举例说明)1.2测量系统分析目的:1)确信测量系统处于统计控制中,处于受控状态;2)确信测量系统的变异必须小于制造过程的变异。
制造过程以测量系统为其组织基础之一;3)确信产生的变异应小于公差带,(当然了!);即:分析测量系统在工作时产生的测量误差与测量任务之间的差异是否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注意:测量仪器的精度应高于过程变异和公差带两者之中精度较高者,一般来讲,测量精度是过程变异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较高者的十分之一。
1.3注:12、MSA统(做1.4测量系统可能发生的变化:构成测量系统的五个方面任一方面发生了变化,称为测量系统发生了变化。
1.5测量系统分析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明白测量过程并确定测量系统是否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这类试验在组织实际使用该测量系统之前进行,试验可能包括几个不同水平的环境因素,表明受影响的程度;第二阶段:验证一个测量系统一旦被认为是可行的,应持续具有恰当的统计特性;通常:我们只做第二阶段即可。
2、测量系统的分类:2.1测量系统可分为计量型测量系统和计数型测量系统两大类2.1.1计量型测量系统:量具/检具测量的结果是可以量化的,测量任务也是确切的量化数值(举例说明:10±0.5等)。
分析方法常见有: 偏倚法、线性法、稳定性法、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法。
2.1.2计数型测量系统:量具/检具测量的结论是不须用量化的数据来表示的(举例说明:NG/G, 好/不好等)。
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测量系统分析1.目的:1.1 保证用于测量数据和作出判断的仪器设备的准确1.2 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研究对象:2.1 变异(种类和程度)3.研究MSA的规则:3.1 首先确定一个量规仪器的校量允收水准3.2 同一类量具进行量具间的比对3.3 对量具的量测能力的评估(精密度,量程,最小刻度)3.4 对所有量具进行管制和编号4.统计特性4.1 过程中特殊情形造成的变异会引起MSA的结果判定有误,一般要取消此类情况的发生。
比如:卡尺的甩落造成卡尺不准4.2 过程本身有变异(从5M1EDE的角度考虑)» MSA的变异4.3 SPEC,规格范围/公差带» MSA的变异4.4 MSA 变异的最小值 < Min [过程变异,规格范围]5.如何进行MSA分析5.1 对新购的仪器要编号(并编写保养规定和使用说明)的管制;5.2 进行校正并按允收标准进行判定;5.3 初始的MSA 判定仪器是否满足生产测量的精度要求。
a)第一次进行MSA时,要对所有的量规仪器进行初期的MSA分析;b)免校仪器无需做MSA5.4 根据测量工具的稳定性,确定MSA的周期;5.5进行定期的MSA,判定测试数据的可信度;5.6 MSA的判定标准:a) MSA的变异量 <10% 可接受b) 10% < MSA的变异量 < 30% 选择性接受b.1 如果这种仪器来之不易(很贵),则可接受b.2 如果这种仪器难于修理,则可接受b.3 如果这种仪器参与了某些重要特性的测量,停止使用重要特性参数将无法控制,则可接受c) MSA的变异量 > 30% 不能接受5.7 MSA的相关要求:5.7.1 MSA的人员:必须培训考核合格;5.7.2 MSA的样板:界于合格和不合格的临界样板5.7.3 MSA的方法:书面明确化(比如抽样量)5.7.4 MSA的判定:依判定标准6.测量系统分析6.1 变异种类:6.1.1 重复性量具变异;EV(Equipment variation)a)定义:由一个测量人,采用同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指定特性时所获得的测量值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