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成册)
- 格式:doc
- 大小:11.50 MB
- 文档页数:53
0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探究,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学生应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和方法,如观察、调查、实验、制作等,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与技能学生应学会制定实践活动的计划和方案,能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并能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
过程与方法学生应养成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习惯,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同时培养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年级下册课程目标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情境教学法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
任务驱动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实践活动任务,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合作学习法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和表现。
多元化评价法教学方法与手段观察和记录不同季节的天气变化,了解气候对动植物生长的影响。
组织实地考察,观察动植物的生长状况,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
收集和整理有关本地动植物的资料,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通过实验探究自然现象,如水的循环、风的形成等。
活动内容让学生了解天气和气候对自然环境和动植物生长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以及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自然的责任感。
0102030405活动目标与要求活动步骤与指导准备阶段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标和要求;提供相关资源和资料,帮助学生做好活动准备。
实施阶段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考察和实验探究活动;指导学生观察、记录和整理活动结果;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新现象。
三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校本教材一、活动主题:我与自然共成长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
活动内容:1. 参观校园绿化带,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开展环保手工艺品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 进行自然观察记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二、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
活动内容:1. 调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习俗。
2. 以小组为单位,创作节日主题的手抄报。
3. 举办节日主题班会,分享节日的快乐。
三、活动主题:安全在我身边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校园安全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活动内容:1. 学习交通规则,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竞赛。
2. 开展校园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 制作安全宣传海报,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四、活动主题:健康生活,从我做起活动目标: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活动内容:1. 学习健康饮食知识,进行健康饮食问卷调查。
2.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培养学生的关爱之心。
3. 举办健康生活主题班会,分享健康生活小窍门。
五、活动主题:快乐数学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内容:1. 学习数学趣味知识,进行数学游戏。
2. 开展数学难题挑战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制作数学手抄报,展示数学魅力。
六、活动主题:探索科学奥秘活动目标:1.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活动内容:1. 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制作火山爆发模型,了解地球科学。
2. 开展科学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讲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3. 成立科学小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如观察植物的生长。
七、活动主题:美丽的文字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2. 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校本教材北票市哈尔脑乡中心小学2017年3月用好乡土资源促进活动开展2002年9月,综合实践活动被纳入课程计划以来,我们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品尝了课程起步之初的兴奋、祈盼与无助,体验到课程发展过程中的艰辛与曲折,同时也收获了难以说尽的体验成果与快乐。
我校利用农村资源,源于学生生活、学校实际,自主开发了一些活动,有几例也较为成功,现将较为成功的案例整理成册,作为学校的校本教材,供教师参考使用。
案例既有详案,也有简案。
详案是为老师提供当时活动实施情况,可供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作参考。
简案是为了给教师留有更足的空间,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
我们将继续收集典型案例,充实校本课程。
李慧荣目录1、生蒜苗2、我家(学校)的菜园3、烙单饼4、餐桌上的野菜5、巧用玉米皮6、采集花籽7、自制打击乐8、秫秸杆小制作9、树叶(种子)粘贴画一、生蒜苗初春,虽然天气还很凉,但万物已蕴含生机,远远望去,河边柳树已泛绿,墙角小草也顽强的钻出地面,又是一年春来到,播种季开始了。
活动安排:一、主题确立(1课时)二、实践阶段1、生蒜苗( 1课时)2、观察蒜苗的生长,写观察日记,办小报(3月12日—4月5日)3、总结汇报(1课时)三、活动准备蒜(每人一头)、秫秸杆(一把儿)、花盆(3个)、盘子(3块)、萝卜(3个)。
实践阶段:第一阶段一、导入1、谜语: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要是一分手,衣服就撕破。
2、大蒜的用处:3、生蒜苗的好处:净化空气、清明蒸鸡蛋羹或炒着吃、观赏。
二、生蒜苗1、讨论生蒜苗的方法①有土栽培②无土栽培③寄生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生蒜苗的方法3、领用品4、指导生蒜苗温馨提示:注意安全。
扒蒜时别辣着眼睛;切萝卜、挖萝卜时别伤到手;用席篾穿蒜时别扎着。
指导:①有土栽培。
土装置8分满,先浇水,把扒好的蒜由里往外摆。
②无土栽培。
把蒜用席篾穿起来,别穿在蒜的中间,,否则会影响蒜发芽。
③寄生。
把萝卜靠根部切掉三分之一,剩余的挖一个平坑,把蒜用席篾扎在萝卜坑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教材共享无烟世界活动目标:1.了解吸烟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理解“吸烟有害健康”的含义。
2.了解香烟中所含的有害物质。
3.了解香烟对环境的危害。
4.让学生从小养成拒绝香烟的习惯。
活动重点: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
2.了解吸烟的危害。
活动准备:导语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有许多人对香烟熟视无睹,部分人对它情有独钟。
目前全世界由于每年吸烟而增加的死亡人数达 100 万之多,吸烟在我国青少年中十分常见,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不得吸烟。
但青少年吸烟的人数相当多,而且有上升的趋势。
拒估计我国中学生吸烟的人数达 30左右,青少年吸烟是一种及其有害的不良行为。
问题与思考1.你知道吸烟对身体有哪些危2.青少年吸烟有哪些害处?实践与活动活动(一)吸烟的危害吸烟的危害的调查表吸烟人群吸烟前身体状况现在的身体状况他家人的意见吸烟对他人的危害吸烟对家庭的危害查了解香烟的成分对人体造成的危害香烟的成分对人体的危害一氧化碳气 1.调查访问完成表格。
2.展示交流。
3.我的结论。
活动(三)世界各国是怎样开展禁烟活动的世界卫生组织……1.调查访问完成表格。
2.展示交流。
3.我的结论。
资料在线世界上烟民最多的国家是中国,约有亿多,且青少年吸烟的人数也是世界之最。
为此,中国做了限制吸烟的种种规定,例如禁止进口外烟,禁止公共场合吸烟,禁止做烟的广告等等。
自世界上 1986 46个国家实行戒烟以来,至 1992 年又有 45 个国家推行戒烟令。
有些国家还做了特别规定:在公共场合戒烟,如飞机上、地铁站、火车上不准吸烟;不准向不满 14 16岁的青少年售烟;国家大力研制和推行戒烟方法和替补品。
此外,日本有的公司给戒烟的雇员奖励 8000 日元,西班牙一家公司给雇员增加 1000美元。
蒙古规定有谁在公共场合吸烟将受到 2000 图格里拉的罚款。
烟草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体。
主题一:探寻家乡的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
广义上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
在我们的家乡,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众多,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还涌现出了一位神奇的“鸟叔叔”。
你想了解我们家乡的民间艺术有那些吗?1、同学们你知道的民间艺术有哪些?把你知道的民间艺术写在下面吧:调查题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博士提示调查的注意事项1 .要明确调查的对象,地点。
2.对被调查人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详细的进行讲解。
3.要分类整理清楚,并及时进行统计分析。
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活动开展调查:1、历史:有没有相关的历史故事?2、文化信息。
3、民间艺术在当地的发展。
民间艺术调查报告我知道:我要说的话:收集到的信息: 历史:文化信息:发展情况:我知道通过雕、镂、剔、刻、剪等多种镂空雕刻技法,在诸如金箔、皮革、绢帛、树叶等材料上剪刻纹样,制成各种工艺品,这便是所谓的早期剪纸艺术。
我还知道:小伙伴的收获:设计一下我们的活动吧:(1)我们可以通过询问民间艺术者和查阅书籍了解民间艺术并做好记录。
(2)我们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民间艺术并整理好。
我们组,经过认真的交流讨论,形成了我们小组的活动方案。
小组民间艺术活动方案方案名称开始时间小组成员完成时间活动分工活动步骤注意事项根据我们设计的方案,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开始一起了解民间艺术)交流:你认为哪些民间艺术应该继续发扬光大;哪些民间艺术应该被淘汰。
我认为这些民间艺术应该继续发扬光大……我认为有些民间艺术应该淘汰了……...对小组成员的活动作出评价,看看那个小组的活动方案出色。
三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校本教材一、活动主题:我们的校园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布局和设施。
2.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心学校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活动准备:1. 校园平面图。
2. 笔记本、画笔等记录工具。
活动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平面图,了解校园的基本布局。
2.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区域进行观察和描述。
3.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用画笔和文字记录下自己组的校园印象。
4. 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全班交流分享。
5.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热爱校园,关心学校。
二、活动主题:我喜欢的动物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 各种动物的图片或视频。
2. 笔记本、画笔等记录工具。
活动步骤:1. 教师展示动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外貌和特点。
2.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进行观察和描述。
3.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用画笔和文字记录下自己组的动物特点。
4. 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全班交流分享。
5.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三、活动主题:我的家庭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组成和家庭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活动准备:1. 家庭照片或全家福。
2. 笔记本、画笔等记录工具。
活动步骤:1. 教师展示家庭照片或全家福,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成员和关系。
2.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庭进行观察和描述。
3.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用画笔和文字记录下自己组的家庭特点。
4. 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全班交流分享。
5.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
四、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化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活动准备:1. 传统节日的图片或视频。
三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校本教材一、活动主题:我与植物共成长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总结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内容:1. 认识常见的绿色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特点。
2. 学习种植技巧,亲手种植一株植物。
3. 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定期浇水、施肥。
4. 开展植物生长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5. 总结植物生长的过程,分享种植心得。
二、活动主题:探秘昆虫世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昆虫的兴趣,了解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意识。
活动内容:1. 学习昆虫的基本知识,了解昆虫的分类和特点。
2. 开展昆虫收集活动,观察昆虫的生活环境。
3. 分析昆虫的特点和习性,了解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 进行昆虫标本制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5. 总结昆虫世界的奥秘,分享探究心得。
三、活动主题:小小探险家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探险的兴趣,提高户外活动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解决问题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自律的品质。
活动内容:1. 学习探险知识,了解户外活动的注意事项。
2. 开展校园探险活动,寻找隐藏的宝藏。
3. 学会使用指南针、地图等工具,提高方向判断能力。
4. 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5. 总结探险经验,分享成长感悟。
四、活动主题:绿色环保,从我做起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了解环保知识。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环保技能。
3.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绿色生活的习惯。
活动内容:1. 学习环保知识,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2. 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3. 制作环保手工艺品,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4. 进行环保知识竞赛,检验学生环保知识掌握程度。
5. 总结环保行动,分享绿色生活经验。
五、活动主题:快乐厨房,健康成长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烹饪的兴趣,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活动1调查采访同学们,我们欢度元宵节家里有那些习俗?元宵节的时候你都参加了那些有趣的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家长访谈等方式,从活动中得到结论。
一、来自于家长的话:1、您的孩子元宵节点面灯吗?点面灯时您强调过那些安全?2、您元宵节捏面灯的原因吗?二、来自于老师的话:1、您的班级里,在元宵节学生家里捏面灯的有多少?2、您怎样教会学生捏面灯的?1.面灯也叫面盏,汉族岁时风俗,是用面粉做的各种形式的灯盏,多流行于北方地区。
汉族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辟邪祛病。
2.在元宵节那一天,忙碌了一年的农民为了祈求新一年风调雨顺、富足平安。
捏12盏类似碗状的面灯,每盏面灯的边缘捏上精致的褶,一盏灯代表一年中的一个月份,12盏面灯代表一年12个月。
如果是闰年,还要多加一盏灯,然后放在笼屉里蒸熟。
哪盏面灯里存的蒸馏水较多,就意味着这盏面灯代表的那个月份会有较多的降水。
苏北地区,常年气候干旱,人们常为了雨量少而发愁,用面灯来占卜,大概寄托了人们对来年丰收的希望。
3.面灯还可以做成各种动物的形状。
常见的有狗、鸡、鱼、龙、猪等。
不同的动物面灯要摆放在不同的地方。
点亮的狗形面灯要放在家门口,让它保家护院;点亮的鸡形面灯放在鸡栅边,祝愿家鸡们不生病、多下蛋;鱼灯要放在水缸上,祝愿合家幸福、财源顺水来;猪灯被放在猪圈旁,祝愿家畜兴旺;龙灯要放在粮食囤上,祝愿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三、怎样才能捏出一个既美观又好看的面灯,过一个有意义的元宵节。
我认为……我想……1、积极参与和家人一起捏面灯,通过实践、学习掌握一种面灯的制作方法。
2、上网查阅相关捏面灯的资料,捏出一个个理想的面灯展示给家人或小伙伴。
活动(二):讨论交流四、收获与总结九、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宁阳地处齐鲁大地,民风淳朴,在饮食方面,清明节到重阳节习惯一日三餐,第三餐多在傍晚,俗称“喝汤”,其余时间一日两餐。
稍富裕者以高梁、豆子混合面窝窝、饼子(境内西部俗称呱哒)、面条、煎饼为主食。
综合实践(物理科)生活中的物理西由中学物理组吴尊彬编著目录第一课、过山车中的物理知识(1)第二课、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堂教学(4)第三课、江河大堤与水库大坝(11)第四课、体育中的物理(14)第五课、GPS-全球定位系统(21)第六课、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29)第七课、电饭锅工作原理及保养常识(36)第八课、微波炉的工作原理(39)第九课、激光(48)第十课、磁浮火车(54)第十一课、超声波的应用(57)第十二课、载人航天三大难题(61)第十三课、看照片的艺术(65)第十四课、了解冰箱的构造(70)第一课过山车中的物理知识过山车是一项富有刺激性的娱乐工具。
那种风驰电掣、有惊无险的快感令不少人着迷。
如果你对物理学感兴趣,那幺在乘坐过山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体验到冒险的快感,还有助于理解力学定律。
实际上,过山车的运动包含了许多物理学原理,人们在设计过山车时巧妙地运用了这些原理。
如果能亲身体验一下由能量守恒、加速度和力交织在一起产生的效果,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这次同物理学打交道不用动脑子,只要收紧你的腹肌,保护好肠胃就行了,当然,如果你的身体条件和心理承受能力的限制,无法亲身体验过山车带来的种种感受,你不妨站在一旁仔细观察过山车的运动和乘坐者的反应。
在开始旅行时,过山车的小列车是靠一个机械装置的推力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也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
事实上,从这时起,带动过山车沿着轨道行驶的惟一的"发动机"将是引力势能,即由引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又由动能转化为引力势能这样一种不断转化的过程构成的。
第一种能,即引力势能是物体因其所处位置而自身拥有的能量,是由于它的高度和由引力产生的加速度而来的。
对过山车来说,它的势能在处于最高点时达到了最大值,也就是当它爬升到"山丘"的顶峰时最大。
当过山车开始下降时,它的势能就不断地减少(因为高度下降了),但它不会消失,而是转化成了动能,也就是运动能。
小学5—6年级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目录五年级:1、爱在人间-------------------------------------3、儿童公园之旅---------------------------------4、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六年级:1、我与班花同成长-------------------------------2、小桌子制作-------------------------------3、给家庭文明签个“约”------------------------注:图片已省略。
爱在人间(适用于五年级)“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有了爱,才有了芬芳的花香;有了爱,才有了世界的万物;有了爱,世界才变得更美好。
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的世界,来听听爱的声音。
基本活动感受周围的爱亲爱的同学们,从小到大,我们都生活在爱的世界里,无时无刻不被爱包围着,那么现在就请你细细地回想一下,在你的周围你的身边有哪些爱呢?把你的感受写下来,细心的你一定能感受很多,然后再和大家交流一下:……拓展与延伸观察周围的爱以小组为单位,到校园、社区、社会里去走走,或者看看新闻故事,看一看你的身边有哪些爱的事件,把它们记录下来:为周围的人献出自己的爱爱是一杯热腾腾的水;爱是一句贴心的话语;爱是一个会心的鼓励……就让我们一起伸出自己的双手,把爱撒播在你的周围,让周围的人因你而温暖,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献出的爱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谈谈收获和体会在感觉爱,奉献爱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说一说,和同学们交流一番!我们收获和体会是:爱在人间(教师指导)宁波市镇安小学张宁玲活动设计参考独生子女的增多,令这些孩子们生处爱的世界里,却无法感受,而导致对人的冷漠而孤癖。
因此,设计本活动,引导少年儿童感受生活,是激发学生感受爱,奉献爱的有效方法。
一.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认为爱的各种表现形式及种类。
三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校本教材)三年级下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先烈东⼩学谢镇宇2015年3⽉1、⼿⼯课“不倒玩具”【教学⽬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不到玩具为什么不倒2、制作⼿⼯不倒玩具3、探索不倒玩具游戏规则(⼆)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不倒玩具游戏规则的探索,学会遵守游戏规则。
(三)过程与⽅法:1、观察、⼿⼯制作、关于游戏规则的研究性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1、不倒玩具的重⼼2、探索游戏规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提出本学期要求,发放⼿⼯材料。
⼿⼯袋写名字;提醒学⽣保管好,并把剪⼑、胶⽔等放进⼿⼯袋。
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认真上课,积极参加⼩组研究学习,⼤⽅地与同伴分享。
认真看说明,拿出不倒玩具要⽤的材料讲解不倒的原理上轻下重,重⼼低。
上部壳底有⼀个洞,如果进沙⼦会怎样?请想办法解决。
放多少沙⼦?请细⼼观察上部与下部壳的接⼝。
可以在不倒玩具上画或贴⾃⼰喜欢的图案。
使⽤材料袋⾥的⼿⼯纸可能会让不倒玩具倾斜,可以直接⽤笔绘画。
不倒玩具可以怎么玩?请设计游戏规则。
(陀螺旋、倒⽴、碰撞、翻跟头)课后拓展,除了沙⼦,还可以填充些什么,让你的不倒玩具更稳定?布置下节课带⼿⼯袋、剪⼑、胶瓶(⽔瓶)【反思】教学设计合理,学⽣学习积极性⾼,能达到综合实践活动预定的教学⽬标。
2、⼿⼯课“简易滤⽔器”【教学⽬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各层次滤⽔材料的作⽤2、制作简易滤⽔器3、进⾏过滤泥⽔的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滤泥⽔的实验,感受清⽔的珍贵。
(三)过程与⽅法:1、观察、⼿⼯制作、实验。
【教学重点难点】1、滤⽔材料的填充2、成功的滤⽔实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书写课题认真看说明,拿出“简易滤⽔器”要⽤的材料先把漏⽃瓶盖装上去,看看是否合适,旋紧瓶盖。
问题1:胶瓶从哪⾥剪开?⼩瓶⼤瓶⽤剪⼑尖在瓶⾝合适的位置先插⼀个孔再环绕瓶⾝剪⼀圈。
按说明填充滤⽔材料,注意滤布的位置瓶盖放多少⽯头?请细⼼观察。
校本教材北票市哈尔脑乡中心小学2017年3月用好乡土资源促进活动开展2002年9月,综合实践活动被纳入课程计划以来,我们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品尝了课程起步之初的兴奋、祈盼与无助,体验到课程发展过程中的艰辛与曲折,同时也收获了难以说尽的体验成果与快乐。
我校利用农村资源,源于学生生活、学校实际,自主开发了一些活动,有几例也较为成功,现将较为成功的案例整理成册,作为学校的校本教材,供教师参考使用。
案例既有详案,也有简案。
详案是为老师提供当时活动实施情况,可供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作参考。
简案是为了给教师留有更足的空间,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
我们将继续收集典型案例,充实校本课程。
李慧荣目录。
1、生蒜苗2、我家(学校)的菜园3、烙单饼4、餐桌上的野菜5、巧用玉米皮6、采集花籽7、自制打击乐8、秫秸杆小制作9、树叶(种子)粘贴画一、生蒜苗初春,虽然天气还很凉,但万物已蕴含生机,远远望去,河边柳树已泛绿,墙角小草也顽强的钻出地面,又是一年春来到,播种季开始了。
活动安排:一、主题确立(1课时)二、实践阶段1、生蒜苗(1课时)2、观察蒜苗的生长,写观察日记,办小报(3月12日—4月5日)3、总结汇报(1课时)三、活动准备蒜(每人一头)、秫秸杆(一把儿)、花盆(3个)、盘子(3块)、萝卜(3个)。
实践阶段:第一阶段一、导入1、谜语: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要是一分手,衣服就撕破。
2、大蒜的用处:3、生蒜苗的好处:净化空气、清明蒸鸡蛋羹或炒着吃、观赏。
二、生蒜苗1、讨论生蒜苗的方法①有土栽培②无土栽培③寄生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生蒜苗的方法3、领用品4、指导生蒜苗温馨提示:注意安全。
扒蒜时别辣着眼睛;切萝卜、挖萝卜时别伤到手;用席篾穿蒜时别扎着。
指导:①有土栽培。
土装置8分满,先浇水,把扒好的蒜由里往外摆。
②无土栽培。
把蒜用席篾穿起来,别穿在蒜的中间,,否则会影响蒜发芽。
③寄生。
把萝卜靠根部切掉三分之一,剩余的挖一个平坑,把蒜用席篾扎在萝卜坑里。
5、动手操作6、展示三、谈感受四、活动延伸适时浇水并观察蒜苗的生长过程。
五、教学反思学生家长都生过蒜苗,但怎样生的学生并不知道,更没有几个同学亲手生过。
在课堂上,师生共同生蒜苗,学生兴致特别高,共生了三盆有土的,三盘无土的,三个寄生的。
无土的(用盘生的)穿的不整齐,学生动手能力差。
第二阶段观察蒜苗的生长写观察日记此阶段多数时间放在课间,让学生利用早晨、课间或午休时间浇水、观察、记录。
不定期组织汇报。
教学反思:学生对蒜苗呵护有加,观察认真仔细,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学生在日记中写到:1、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蒜苗的颈部变紫,还有一层厚厚的皮。
我想这层皮应该是保护小芽的吧!我会再观察,你也来观察吧!2、我们组观察有土栽培的三盆,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同时载的三盆长势大不相同,塑料盆里的长势旺,瓦盆里的长得慢。
我想是不是和盆有关,老师给我们一点儿提示,证明了我们的猜测。
老师说塑料盆吸热性好,现在气温低,所以塑料盆里的长势好,如果气温上来,还是瓦盆有利于植物生长。
3、今天我观察了无土栽培的蒜苗,发现它不仅长高了,还变得更绿了,最重要的是它们都向着太阳长,这时我猛地想起我们曾在科学课上学过的向阳茎,就是植物有向着太阳生长的特点。
4、蒜苗长高了,该剪掉吃了,我们是那样舍不得。
老师说剪掉后还会长出第二茬,我有些不相信。
5、第二茬长得也很好,是因为天气逐渐暖了吧!……附:活动照片和手抄报说明:生蒜苗活动可延伸至生豆芽等,学校、家庭相结合,不仅亲手做,还要善观察,写好观察日记,办好手抄报,从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写作能力等。
二、我家(学校)的小菜园一、主题确立农家院里的小菜园,几乎四季为我们的餐桌提供原料。
整地、播种、浇灌、施肥、捉虫、采摘......菜园里的活,又细又多,也很累,别说城里的孩子,就是在农村,孩子们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菜园里也分不清杂草和小菜,甚至没到菜园中摘过黄瓜、豆角,吃着可口的瓜果蔬菜,未曾想过父母劳作的辛苦,也未曾帮父母侍弄过菜园。
菜园里有科学技术,有勤劳智慧,有幸福快乐,更有财富,让我们以我家(学校)的菜园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到菜园里去锻炼,去收获。
二、活动目标1、通过调查、采访、实际劳动等了解家庭菜园种植蔬菜的种类、播种、管理方法和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效益。
2、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等。
3、通过劳动体验,是学生养成爱劳动、爱父母、爱惜劳动成果的好品质。
三、时间安排及任务时间:三月末至十月初具体任务:1、学生集体活动①整地、育苗②定苗③搭架④施肥⑤灭虫⑥采摘⑦冬藏2、学生独立活动每周至少两次家庭菜园劳动。
3、记录①每个季节种哪些蔬菜,怎样种,怎样管理。
②和农时相应的谚语、歇后语、童谣、儿歌等。
③活动过程、感受。
④影像资料四、活动保障1、活动基地集体活动基地:综合实践示范园独立活动基地:家庭菜园3、指导:教师、家长、同学第一课时主题确立一、小调查同学们!我们农家院家家有小菜园,你家的菜园里都种过什么菜?什么时间种的?怎样种的?怎样管理?给你的家庭带来怎样的收益?你参加过菜园里的哪些劳动,有何收获?请在五分钟内填写下表:我家的菜园菜园收益你参加的劳动你的收获学生自由汇报二、确立主题同学们想不想对自己家的小菜园有更多的了解?想不想亲自参加菜园劳动?让我们以“我家的菜园”为主题开展活动,到菜园里去锻炼、去收获。
三、讨论确定活动计划教师抛砖引玉的提出第一条计划:1、学校根据农时安排集体活动。
活动地点:综合实践活动示范园。
2、引导学生继续制定计划学生每周两次家庭菜园劳动。
认真作好记录。
记录内容:①每个季节种哪些蔬菜,怎样种,怎样管理。
②和农时相应的谚语、歇后语、童谣等。
③活动过程、感受。
④影像四、活动延伸俗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现在正值清明,市载蒜、种土豆的季节,双休日和父母参加菜园劳动,并写好体验日记。
说明:根据此活动的特点,后续活动不定时,需根据天气安排。
三、烙单饼一、主题确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营养价值、保健价值的认识大有提高,粗粮很受人们的欢迎,粗粮有很多细做的方法,如面食中的隔豆、煎饼、单饼等,春季一到,人们特别喜欢烙单饼吃,薄薄的单饼卷上野菜、大葱……既开胃又清火,但是烙粗粮单饼不简单,很多家庭主妇都做不好,有很多学问,我们决定亲自尝试。
二、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和面、擀饼、烙饼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操作过程中掌握烙玉米面单饼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懂得尊重父母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三、活动准备1、技术准备:和家人学烙饼;2、物质准备:玉米面、白面和烙饼用具。
四、活动过程(一)交流方法同学们都爱吃单饼,我们也利用了一周的时间跟家人学烙单饼,为了互相学习烙单饼的技术,我们先交流烙单饼的方法。
把同学们交流的归纳为三方面:1、和面,为了使烙出的单饼外观细腻又不失玉米面的口感,把玉米面用细箩箩好,按粗细1:1的比例和白面混合,用开水和。
和面讲究“三光”:即面光、手光、盆光。
2、擀饼先把面切成或揪成均匀的面团,团圆再擀,擀时面板上要放些面,以免粘板,一手转擀面杖,一手转饼。
也可以用手拍,拍时不停转动面饼,这样拍出的单饼薄厚均匀。
3、烙饼烙饼时火要小而匀,看见饼鼓起即可翻个,翻动两次即可。
(二)讨论注意事项1、安全用开水烫面和烙饼时小心别烫着。
用刀时别切着手。
正确使用液化气。
2、卫生指甲剪短、手洗干净、长发挽起。
3、节约注意面粉的使用,不撒落。
(三)烙单饼1、小组分工要求:发挥特长,分工合作。
2、领物品3、尝试烙单饼学生在交流中,各组都有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方法做。
4、评价看外观,品口味。
(四)谈收获(五)活动延伸1、回家露一手——烙单饼2、学做其它家务。
四、餐桌上的野菜主题确立田野里有许多野菜营养丰富、食法简便、味道好,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菜肴,甚至是困难时期的救命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野菜被视为上品、佳肴,到了春季,山野里、树林边总少不了仨一群、俩一伙的挖菜人。
农村的孩子很小时就随妈妈等人上山挖过野菜,并且乐不此疲。
因此确定以“餐桌上的野菜”为主题开展活动。
活动目标1、认识常见野菜,了解其食用方法及营养价值等。
2、参与挖野菜活动和择菜、洗菜、做野菜食品等劳动。
3、培养学生爱大自然、爱生活、爱劳动的情怀。
活动安排活动一:主题确立活动二:挖野菜、食用(家庭为主)活动三:成果汇报活动准备有关野菜的图片及文字说明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主题确立一、谈话导入又是一年春草绿,广阔的田野不知何时已换上新装,满眼翠绿,走近还会惊奇地发现一些野菜和不知名的小花……每逢这个季节同学们猜猜老师都会去做什么?(挖野菜)谁和老师有同样爱好?揭示活动主题:今天我们就以“餐桌上的野菜”为主题开展活动。
主题活动:1、你们都挖过哪些野菜,怎样食用的,你知道这些野菜有什么营养价值?小组同学交流汇报出示相应图片、文字资料等并适时板书:蒲公英消肿散结、防癌蘸酱、凉拌、做汤曲麻菜清热解毒、利湿排毒蘸酱、苦菜子治高血压、牙痛蘸酱、泡茶马齿苋(蚂蚱菜)清热解毒、降血糖凉拌、炒蛋、做陷车前草(车轮菜)清热利尿凉拌、做陷、灰菜止泻止痒降压杀虫炒肉、腌渍……还有榆钱、槐花、柳狗儿……做汤、做陷、做菜团、做丸子小结:还有许多野菜可以食用,只要注意野菜食用部位的取舍和食用方法便可。
2、食用野菜需注意的事项①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由发言②教师强调不知名的野菜不能吃没人吃过的别去尝试(不是搞科研,没必要冒险。
)吃前清洗干净、灰菜、马齿苋等需太阳嗮、有些野菜还需开水焯。
3、欣赏野菜食物图片活动延伸(后续活动)挖野菜要求:利用双休日挖野菜、参与择菜、做野菜食品、食用等,这些活动必须和成年人一起完成,不准单独做。
活动时别忘拍照或录视频,最好是写日记、办手抄报和大家一起分享。
汇报课:分享成果教师可根据年级特点,学生特点自行设计五、巧用玉米皮(一)一、活动背景广阔农村不但拥有许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同时拥有许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如果能在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开发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特色实践活动,会收到许多令人惊喜的课程成果;同时也能科学有效地推动综合实践课程的持续发展。
玉米皮就是农村常见的一种废弃物,多数人家把玉米皮当柴烧或做肥料了。
其实玉米皮有一种特殊的用途,用它可以做出很多精美的生活用品和艺术品。
各地农村都有许多利用玉米皮制作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的方法。
如果能将这结宝贵的地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但能使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增长才干,同时也能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热爱家乡、热爱农村的真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