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的生产栽培技巧-PPT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19
第五章白菜类蔬菜设施栽培技术第一节甘蓝栽培技术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 L.)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苔属。
为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的变种。
称甘蓝,又名卷心菜、包菜、洋白菜、茴子白等。
起源于地中海沿岸,16世纪开始传入中国。
甘蓝具的耐寒、抗病、适应性强、易贮耐运、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现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是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春、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
甘蓝类蔬菜的普通园艺类型(按食用部位分类)︰vv(如花椰菜和大头花茎甘蓝);v 3.茎型:茎明显扩展成鳞茎状(如球茎甘蓝)。
结球甘蓝的分布:原产地中海北岸,冬、春也大面积栽培。
多数地区选用适宜的品种实周年供应。
地中海医学保健作用:1.天然防癌药物。
甘蓝中含有丰,、酸和优质蛋白,这都是协助肝脏解毒的重要元素。
一、植物学特性甘蓝为二年生草本植物。
1.根。
主要分布在30CM以内土层中。
有减少水分蒸腾的作用。
4.花。
为总状花序,异花授粉5.果球粒重4G左右。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v宜vv和v养分。
喜肥耐肥,吸肥量较多,在幼苗期和莲座期需氮肥较多,结球期需磷、钾肥较多,全生长期吸收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4。
每生产1000kg叶球,吸收氮4.1—4.8kg、磷0.12—0.13kg、钾4.9—5.4kg。
在施足氮肥的基础上配施磷钾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三、生长发育北方以秋甘蓝采种,第一年形成叶球,完成营养生长,经过冬季低温完成春化,第二年春通生莲座期:早熟品种需20—25天,中、晚熟品种需30—35天;中、晚熟品种需30—50天。
u春化:甘蓝冬性较强,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求结果:进入生殖生长时期后,一般经历抽薹期、开花期和结果期。
开花期需30—40天,结果期需40-50天。
u 先期抽薹(未熟抽薹):在未结u 阳畦或塑料温室育苗,避免了低温,缩短育苗期,防止未熟抽薹。
结球甘蓝栽培技术一、概述结球甘蓝在我国的栽培历史较短,但各地栽培极为普通,是东北、西北、华北等较冷凉地区春、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
在南方各地的秋、冬、春季也大面积栽培,多数地区选用适宜的品种实行排开播种,分期收获。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栽培的发展,越冬保护地甘蓝的栽培面积逐渐扩大。
总之,结球甘蓝在我国南北方蔬菜周年供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结球甘蓝营养丰富,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较高。
据分析,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1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4克,含钙32毫克、磷24毫克、铁0.3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0.02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核0.04毫克、尼克酸0.3毫克、维生素C38毫克。
甘蓝球叶质地脆嫩,食用方法很多,可炒食、煮食、凉拌、腌制或制干菜,深受人们喜爱。
外叶还是畜、禽、鱼类的良好饲料。
结球甘蓝很耐贮运,是我国长途运销蔬菜之一。
近年来,大量运往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和俄罗斯等国家,为国家嫌取了大量外汇。
可见,结球甘蓝在我国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结球甘蓝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均较强,易栽培,产量高,耐贮运,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发展很快。
二、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结球甘蓝的根为圆锥根系,主根基部肥大,其上分生出许多侧根,地主、侧根上常发生须根,形成极密的吸收根网。
主要根群分布在60厘米以内的土层中,以30厘米的耕作层中最密集,根群横向伸展80厘米,抗干旱能力不强。
根系断根后再生能力强,移栽后容易发生新根。
茎分为营养生长期的短缩茎和生殖生长期的花茎。
叶球外着生叶的茎称为外短缩茎,叶球内着生的茎称为内短缩茎,即叶球中心柱。
一般内短缩茎越短,叶球越紧密,品质也较好。
这是鉴别品种优劣的依据之一。
结球甘蓝的叶分子叶、基生叶、幼苗叶、莲座叶、球叶、茎生叶等,其形态差异很大。
结球甘蓝种株抽薹开花后形成复总状花序,花为完全花。
授粉时的最适宜温度一般是15-20℃,低于10℃花粉萌发较慢,而高于30℃也影响受精活动正常进行。
结球甘蓝栽培技术课件资料结球甘蓝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蔬菜,其紧密的叶球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使其成为许多人餐桌上的常客。
为了帮助农民朋友更好地掌握结球甘蓝的栽培技术,本文将介绍一些相关的课件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结球甘蓝的生态习性结球甘蓝原产地为地中海沿岸地区,喜欢阳光充足、气温适宜的环境。
它对土壤要求较高,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度,但不可过湿,以免引发病虫害。
第二部分:结球甘蓝的品种选择结球甘蓝的品种繁多,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和栽培环境,农民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
常见的品种有早熟型、中熟型和晚熟型等。
在选择品种时,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的经验水平。
第三部分:结球甘蓝的育苗技术结球甘蓝的育苗是整个栽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首先,选择优质的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其次,选择适宜的育苗介质,如腐熟堆肥和河沙的混合物,保证苗床的透气性和排水性。
在育苗过程中,要注意适时浇水、控制温度和光照,以促进苗期生长。
第四部分:结球甘蓝的移栽与管理当结球甘蓝苗长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进行移栽了。
在移栽前,要做好苗床的准备工作,将苗床整平,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
移栽时要注意保持苗球的完整和根系的完好,避免造成损伤。
移栽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可过湿。
在结球甘蓝的生长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适时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施肥时,要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植株生长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
病虫害防治方面,要定期巡视田间,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如喷洒农药或采用生物防治等。
第五部分:结球甘蓝的采收与储存结球甘蓝的采收时间一般在结球后的70-90天,当叶球紧密、坚实时,即可进行采收。
采收时要注意使用锋利的工具,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采收后,要及时清洗和处理,去除泥土和叶片上的杂质。
为了延长结球甘蓝的保鲜期,可以采取一些储存措施。
首先,将结球甘蓝放置在通风良好、湿度适宜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
结球甘蓝栽培技术课件资料一、引言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
本课件旨在介绍结球甘蓝的栽培技术,包括选种、育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二、选种1. 品种选择结球甘蓝的品种繁多,根据不同的栽培需求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
常见的品种有早熟型、中熟型和晚熟型等,选取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2. 种子选择选择优质的种子是成功栽培结球甘蓝的关键。
种子应具有良好的萌发率、抗病虫害能力和一致的品质。
建议选择经过质量检测合格的种子,并注意保持种子的保存环境。
三、育苗1. 准备育苗基质选择适宜的育苗基质,如腐熟的有机肥料和土壤混合物。
基质应具备良好的透气性、保水性和保肥性。
2. 播种和管理将种子均匀撒在育苗盘或育苗箱中,覆盖一定厚度的基质。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期浇水并注意通风,促进种子的发芽和苗期生长。
四、栽培管理1. 土壤准备结球甘蓝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栽培前进行土壤翻耕和杂草清除,保持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
2. 植株间距和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栽培要求确定植株间距和密度。
一般情况下,早熟型结球甘蓝的植株间距为30-40厘米,密度为每亩8000-10000株。
3. 施肥结球甘蓝是重肥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适时施肥。
建议在栽培前进行基础施肥,然后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进行追肥。
注意合理搭配有机肥和化肥,避免过量施肥。
4. 浇水和排水结球甘蓝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在结球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
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合理浇水,并注意排水,避免积水导致根部烂根。
5. 支架支撑在结球期,结球甘蓝的叶片较重,容易压垮植株。
可以采用支架支撑的方式,保持植株的稳定和通风,有利于结球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五、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常见的结球甘蓝病害有黑斑病、炭疽病、立枯病等。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轮作、消毒土壤、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植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