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省各市中考数学试题汇总(13套)
- 格式:doc
- 大小:31.44 MB
- 文档页数:328
201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数学第Ⅰ卷(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17-÷的结果是A .3B .3-C .13D .13- 2.有一组数据:2,5,5,6,7,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A .3B .4C .5D .63.小亮用天平称得一个罐头的质量为2.026kg ,用四舍五入法将2.026精确到0.01的近似值为A .2B .2.0C .2.02D .2.034.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k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值为A .B .1- C.2 D .2-5.为了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学校公布了“阅读奖励”方案,并设置了“赞成、反对、无所谓”三种意见.现从学校所有2400名学生中随机征求了100名学生的意见,其中持“反对”和“无所谓”意见的共有30名学生,估计全校持“赞成”意见的学生人数约为A .70B .720 C.1680 D .23706.若点(),m n A 在一次函数3y x b =+的图像上,且32m n ->,则b 的取值范围为A .2b >B .2b >- C.2b < D .2b <-7.如图,在正五边形CD AB E 中,连接BE ,则∠ABE 的度数为A .30B .36 C.54 D .728.若二次函数21y ax =+的图像经过点()2,0-,则关于x 的方程()2210a x -+=的实数根为 A .10x =,24x = B .12x =-,26x = C.132x =,252x = D .14x =-,20x = 9.如图,在Rt C ∆AB 中,C 90∠A B = ,56∠A = .以C B 为直径的O 交AB 于点D ,E 是O 上一点,且 CCD E =,连接OE ,过点E 作F E ⊥OE ,交C A 的延长线于点F ,则F ∠的度数为 A .92 B .108 C.112 D .12410.如图,在菱形CD AB 中,60∠A = ,D 8A =,F 是AB 的中点.过点F 作F D E ⊥A ,垂足为E .将F ∆AE 沿点A 到点B 的方向平移,得到F '''∆A E .设P 、'P 分别是F E 、F ''E 的中点,当点'A 与点B 重合时,四边形CD 'PP 的面积为A .B ..8第Ⅱ卷(共100分)二、填空题(每题3分,满分24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1.计算:()22a = .12.如图,点D 在∠AOB 的平分线C O 上,点E 在OA 上,D//E OB ,125∠= ,则D ∠AE 的度数为 .13.某射击俱乐部将11名成员在某次射击训练中取得的成绩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由图可知,11名成员射击成绩的中位数是 环.14.因式分解:2441a a -+= .15.如图,在“33⨯”网格中,有3个涂成黑色的小方格.若再从余下的6个小方格中随机选取个涂成黑色,则完成的图案为轴对称图案的概率是 .16.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A 是弦,C 3A =,C 2C ∠BO =∠AO .若用扇形C OA (图中阴影部分)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是 .17.如图,在一笔直的沿湖道路上有A 、B 两个游船码头,观光岛屿C 在码头A 北偏东60 的方向,在码头B 北偏西45 的方向,C 4A =km .游客小张准备从观光岛屿C 乘船沿C A 回到码头A 或沿C B 回到码头B ,设开往码头A 、B 的游船速度分别为1v 、2v ,若回到A 、B 所用时间相等,则12v v = (结果保留根号).18.如图,在矩形CD AB 中,将C ∠AB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C B 的对应边C ''B 交CD 边于点G .连接'BB 、CC ',若D 7A =,CG 4=,G ''AB =B ,则CC '='BB (结果保留根号).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 (本题满分5分)()03π-.20. (本题满分5分)解不等式组:()142136x x x +≥⎧⎪⎨->-⎪⎩. 21. (本题满分6分)先化简,再求值:259123x x x -⎛⎫-÷ ⎪++⎝⎭,其中2x =-. 22. (本题满分6分)某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当行李的质量超过规定时,需付的行李费y (元)是行李质量x (kg )的一次函数.已知行李质量为20kg 时需付行李费2元,行李质量为50kg 时需付行李费8元.(1)当行李的质量x 超过规定时,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求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的质量.23. (本题满分8分)初一(1)班针对“你最喜爱的课外活动项目”对全班学生进行调查(每名学生分别选一个活动项目),并根据调查结果列出统计表,绘制成扇形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m = ,n = ;(2)扇形统计图中机器人项目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 ;(3)从选航模项目的4名学生中随机选取2名学生参加学校航模兴趣小组训练,请用列举法(画树状图或列表)求所选取的2名学生中恰好有名男生、名女生的概率.24.(本题满分8分)如图,∠A =∠B ,AE =BE ,点D 在C A 边上,12∠=∠,AE 和D B 相交于点O .(1)求证:C ∆AE ≌D ∆BE ;(2)若142∠=,求D ∠B E 的度数.25.(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C ∆AB 中,C C A =B ,x AB ⊥轴,垂足为A .反比例函数k y x =(0x >)的图像经过点C ,交AB 于点D .已知4AB =,5C 2B =. (1)若4OA =,求k 的值;(2)连接C O ,若D C B =B ,求C O 的长.26.(本题满分10分)某校机器人兴趣小组在如图①所示的矩形场地上开展训练.机器人从点A 出发,在矩形CD AB 边上沿着C D A →B →→的方向匀速移动,到达点D 时停止移动.已知机器人的速度为个单位长度/,移动至拐角处调整方向需要(即在B 、C 处拐弯时分别用时).设机器人所用时间为()s t 时,其所在位置用点P 表示,P 到对角线D B 的距离(即垂线段Q P 的长)为d 个单位长度,其中d 与的函数图像如图②所示.(1)求AB 、C B 的长;(2)如图②,点M 、N 分别在线段F E 、G H 上,线段MN 平行于横轴,M 、N 的横坐标分别为1t 、2t .设机器人用了()1s t 到达点1P 处,用了()2s t 到达点2P 处(见图①).若12C C 7P +P =,求1t 、2t 的值.27.(本题满分10分)如图,已知C ∆AB 内接于O ,AB 是直径,点D 在O 上,D//C O B ,过点D 作D E ⊥AB ,垂足为E ,连接CD 交OE 边于点F .(1)求证:D ∆OE ∽C ∆AB ;(2)求证:DF D ∠O =∠B E ;(3)连接C O ,设D ∆OE 的面积为1S ,四边形C D B O 的面积为2S ,若1227S S =,求sin A 的值.28.(本题满分10分)如图,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像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C OB =O .点D 在函数图像上,CD//x 轴,且CD 2=,直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E 是抛物线的顶点.(1)求b 、c 的值;(2)如图①,连接BE ,线段C O 上的点F 关于直线的对称点F '恰好在线段BE 上,求点F 的坐标;(3)如图②,动点P 在线段OB 上,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分别与C B 交于点M ,与抛物线交于点N .试问: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Q ∆P N 与∆APM 的面积相等,且线段Q N 的长度最小?如果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一、选择题1-5:BCDAC 6-10:DBACA二、填空题11.4a 12.50 13.8 14.()221a - 15. 13 16.12三、解答题19. 解:原式1212=+-=.20. 解:由44x +≥,解得3x ≥,由()2136x x ->-,解得4x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4x ≤<.21. 解:原式()()()()333331232332x x x x x x x x x x x -+--+=÷=⋅=++++-+.当2x =-时,原式===. 22. 解:(1)根据题意,设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 b =+.当20x =时,2y =,得220k b =+.当50x =时,8y =,得850k b =+.解方程组202508k b k b +=⎧⎨+=⎩,得152k b ⎧=⎪⎨⎪=-⎩,所求函数表达式为125y x =-.(2) 当0y =时,1205x -=,得10x =. 答: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10kg .23. 解:(1)8,3m n ==;(2)144;(3)将选航模项目的2名男生编上号码1,2,将2名女生编上号码3,4. 用表格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由表格可知,共有12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并且它们都是第可能的,其中“名男生、名女生”有8种可能.P ∴( 名男生、名女生)82123==.(如用树状图,酌情相应给分) 24. 解:(1)证明:AE 和BD 相交于点,O AOD BOE ∴∠=∠.在AOD ∆和BOE ∆中,,2A B BEO ∠=∠∴∠=∠.又12,1,BEO AEC BED ∠=∠∴∠=∠∴∠=∠ .在AEC ∆和BED ∆中, (),A B AE BEAEC BED ASA AEC BED ∠=∠⎧⎪=∴∆≅∆⎨⎪∠=∠⎩. (2),,AEC BED EC ED C BDE ∆≅∆∴=∠=∠ .在EDC ∆中,,142,69EC ED C EDC =∠=∴∠=∠= ,69BDE C ∴∠=∠= .25.解:(1)作CE AB ⊥,垂足为,,4E AC BC AB == ,2AE BE ∴==.在Rt ∆BCE 中,53,2,22BC BE CE ==∴=,4,OA C =∴ 点的坐标为5,22⎛⎫ ⎪⎝⎭, 点C 在k y x=的图象上,5k ∴=.(2)设A 点的坐标为()53,0,,22m BD BC AD ==∴= .,D C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3,,,222m m ⎛⎫⎛⎫- ⎪ ⎪⎝⎭⎝⎭. 点,C D 都在k y x=的图象上,332,6,22m m m C ⎛⎫∴=-∴=∴ ⎪⎝⎭点的坐标为9,22⎛⎫ ⎪⎝⎭.作CF x ⊥轴,垂足为9,,22F OF CF ∴==.在Rt OFC ∆中,222,OC OF CF OC =+∴=. 26. (1)作,AT BD ⊥ 垂足为T ,由题意得,248,.5AB AT == 在Rt ABT ∆中,22232,.5AB BT AT BT =+∴= tan ,6,AD AT ABD AD AB BT∠==∴= 即 6.BC =(2)在图①中,连接12.PP 过12,P P 分别作BD 的垂线,垂足为12,.Q Q 则1122PQ P Q .在图②中,线段MN 平行于横轴,12,d d ∴= 即1122PQ P Q =.1212..CP CP PP BD CB CD ∴∴= 即12.68CP CP = 又12127,3, 4.CP CP CP CP +=∴== 设,M N 的横坐标分别为12,t t ,由题意得, 11221215,16,12,20.CP t CP t t t =-=-∴==27.解:AB 是⊙O 的直径,90.,90.ACB DE AB DEO DEO ACB ∴∠=⊥∴∠=∴∠=∠. //,,OD BC DOE ABC DOE ∴∠=∠∴∆ ~ ABC ∆.(2)DOE ∆ ~ ABC ∆.ODE A A ∴∠=∠∠ 和BDC ∠是 BC所对的圆周角,,.A BDC ODE BDC ODF BDE ∴∠=∠∴∠=∠∴∠=∠.(3)21,4DOE ABC S OD DOE ABC S AB ∆∆⎛⎫∆∆∴== ⎪⎝⎭ ,即144ABC DOE S S S ∆∆== ,OA OB = ,12BOC ABC S S ∆∆∴= ,即12BOC S S ∆= .121122,27BOC DOE DBE DBE S S S S S S S S S ∆∆∆∆==++=++ ,112DBE S S ∆∴= ,12BE OE ∴= ,即222,sin sin 333OE OE OB OD A ODE OD ==∴=∠== . 28.解:(1)CD x 轴,2CD = ,∴ 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 1.l x =:()1, 2.,0,,2b b OB OC Cc ∴-==-=∴ B 点的坐标为(),0,c - 202,c c c ∴=++ 解得3c =- 或0c = (舍去), 3.c ∴=- (2)设点F 的坐标为()0,.m 对称轴为直线1,l x =∴:点F 关于直线的对称点F 的坐标为()2,m . 直线BE 经过点()()3,0,1,4,B E -∴ 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直线BE 的表达式为26y x =- . 因为点F 在BE 上,∴ 2262,m =⨯-=- 即点F 的坐标为()0,2.-(3)存在点Q 满足题意.设点P 坐标为(),0n ,则21,3,2 3.PA n PB PM n PN n n =+==-=-++ 作,QR PN ⊥ 垂足为,R ()()()211,1323,22PQN APM S S n n n n QR ∆∆=∴+-=-++ 1.QR ∴= ①点Q 在直线PN 的左侧时,Q 点的坐标为()21,4,n n n R --点的坐标为()2,4,n n n N -点的坐标为()2,23.n nn -- ∴ 在Rt QRN ∆中,()223123,2NQ n n =+-∴= 时,NQ 取最小值.此时Q 点的坐标为115,.24⎛⎫- ⎪⎝⎭ ②点Q 在直线PN 的右侧时,Q 点的坐标为()211,4.n n +-同理,()221121,2NQ n n =+-∴=时,NQ 取最小值.此时Q 点的坐标为315,.24⎛⎫- ⎪⎝⎭ 综上所述:满足题意得点Q 的坐标为115,24⎛⎫- ⎪⎝⎭和315,.24⎛⎫- ⎪⎝⎭。
2017江苏13市中考数学好题集锦2一.选择题(共6小题)1.如图,在Rt△ABC中,∠C=90°,AC=6cm,BC=2cm,点P在边AC上,从点A 向点C移动,点Q在边CB上,从点C向点B移动.若点P,Q均以1cm/s的速度同时出发,且当一点移动到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连接PQ,则线段PQ 的最小值是()A.20cm B.18cm C.2cm D.3cm2.如图,已知△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0,2)、B(1,0)、C(2,1),若二次函数y=x2+bx+1的图象与阴影部分(含边界)一定有公共点,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A.b≤﹣2 B.b<﹣2 C.b≥﹣2 D.b>﹣23.如图所示,一动点从半径为2的⊙O上的A0点出发,沿着射线A0O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1处,再向左沿着与射线A1O夹角为60°的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2处;接着又从A2点出发,沿着射线A2O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3处,再向右沿着与射线A3O夹角为60°的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4处;…按此规律运动到点A2017处,则点A2017与点A0间的距离是()A.4 B.2 C.2 D.04.如图,P为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内图象上的一点,过点P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交一次函数y=﹣x﹣4的图象于点A、B.若∠AOB=135°,则k的值是()A.2 B.4 C.6 D.85.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点E在边BC上,将△ABE沿直线AE折叠,点B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若∠EAC=∠ECA,则AC的长是()A.B.6 C.4 D.56.点E、F分别在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AD上,BE=DF,点P在边AB上,AP:PB=1:n(n>1),过点P且平行于AD的直线l将△ABE分成面积为S1、S2的两部分,将△CDF分成面积为S3、S4的两部分(如图),下列四个等式:①S1:S3=1:n②S1:S4=1:(2n+1)③(S1+S4):(S2+S3)=1:n④(S3﹣S1):(S2﹣S4)=n:(n+1)其中成立的有()A.①②④B.②③C.②③④D.③④二.填空题(共7小题)7.如图,矩形ABOC的顶点O在坐标原点,顶点B,C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顶点A在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0,x>0)的图象上,将矩形ABOC 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矩形AB′O′C′,若点O的对应点O′恰好落在此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的值是.8.若关于x的方程﹣2x+m+4020=0存在整数解,则正整数m的所有取值的和为.9.如图,已知点A是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连接OA,若将线段O 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B,则点B所在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10.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OAB与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交于A、B两点,将△OAB沿直线OB翻折,得到△OCB,点A的对应点为点C,线段CB 交x轴于点D,则的值为.(已知sin15°=)11.如图,在平面内,线段AB=6,P为线段AB上的动点,三角形纸片CDE的边CD所在的直线与线段AB垂直相交于点P,且满足PC=PA.若点P沿AB方向从点A运动到点B,则点E运动的路径长为.12.将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以下规律排列:第1行1第2行234第3行98765第4行10111213141516第5行252423222120191817…则2017在第行.13.已知实数m满足m2﹣3m+1=0,则代数式m2+的值等于.三.解答题(共12小题)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2x﹣3交x轴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将该抛物线位于x轴上方曲线记作M,将该抛物线位于x轴下方部分沿x轴翻折,翻折后所得曲线记作N,曲线N交y轴于点C,连接AC、BC.(1)求曲线N所在抛物线相应的函数表达式;(2)求△ABC外接圆的半径;(3)点P为曲线M或曲线N上的一动点,点Q为x轴上的一个动点,若以点B,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Q的坐标.15.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已知AB=1,BC=,点E在边CD上移动,连接AE,将多边形ABCE沿直线AE翻折,得到多边形AB′C′E,点B、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B′、C′.(1)当B′C′恰好经过点D时(如图1),求线段CE的长;(2)若B′C′分别交边AD,CD于点F,G,且∠DAE=22.5°(如图2),求△DFG的面积;(3)在点E从点C移动到点D的过程中,求点C′运动的路径长.16.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P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CP,过点P作PC的垂线交AD于点E,以PE为边作正方形PEFG,顶点G在线段PC 上,对角线EG、PF相交于点O.(1)若AP=1,则AE=;(2)①求证:点O一定在△APE的外接圆上;②当点P从点A运动到点B时,点O也随之运动,求点O经过的路径长;(3)在点P从点A到点B的运动过程中,△APE的外接圆的圆心也随之运动,求该圆心到AB边的距离的最大值.17.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3(a≠0)的图象经过点A(3,0),B(4,1),且与y轴交于点C,连接AB、AC、BC.(1)求此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判断△ABC 的形状;若△ABC 的外接圆记为⊙M ,请直接写出圆心M 的坐标;(3)若将抛物线沿射线BA 方向平移,平移后点A 、B 、C 的对应点分别记为点A 1、B 1、C 1,△A 1B 1C 1的外接圆记为⊙M 1,是否存在某个位置,使⊙M 1经过原点?若存在,求出此时抛物线的关系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8.问题呈现:如图1,点E 、F 、G 、H 分别在矩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上,AE=DG ,求证:2S 四边形EFGH =S 矩形ABCD .(S 表示面积)实验探究:某数学实验小组发现:若图1中AH ≠BF ,点G 在CD 上移动时,上述结论会发生变化,分别过点E 、G 作BC 边的平行线,再分别过点F 、H 作AB 边的平行线,四条平行线分别相交于点A 1、B 1、C 1、D 1,得到矩形A 1B 1C 1D 1.如图2,当AH >BF 时,若将点G 向点C 靠近(DG >AE ),经过探索,发现:2S 四边形EFGH =S 矩形ABCD +S .如图3,当AH >BF 时,若将点G 向点D 靠近(DG <AE ),请探索S 四边形EFGH 、S 矩形ABCD 与S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迁移应用:请直接应用“实验探究”中发现的结论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4,点E 、F 、G 、H 分别是面积为25的正方形ABCD 各边上的点,已知AH >BF ,AE >DG ,S 四边形EFGH =11,HF=,求EG 的长.(2)如图5,在矩形ABCD中,AB=3,AD=5,点E、H分别在边AB、AD上,BE=1,DH=2,点F、G分别是边BC、CD上的动点,且FG=,连接EF、HG,请直接写出四边形EFGH面积的最大值.19.阅读理解:如图①,图形l外一点P与图形l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若线段PA1最短,则线段PA1的长度称为点P到图形l的距离.例如:图②中,线段P1A的长度是点P1到线段AB的距离;线段P2H的长度是点P2到线段AB的距离.解决问题:如图③,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8,4),(12,7),点P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x轴正方向运动了t秒.(1)当t=4时,求点P到线段AB的距离;(2)t为何值时,点P到线段AB的距离为5?(3)t满足什么条件时,点P到线段AB的距离不超过6?(直接写出此小题的结果)20.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B的横坐标分别为a、a+2,二次函数y=﹣x2+(m﹣2)x+2m的图象经过点A、B,且a、m满足2a﹣m=d(d为常数).(1)若一次函数y1=kx+b的图象经过A、B两点.①当a=1、d=﹣1时,求k的值;②若y1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d的取值范围;(2)当d=﹣4且a≠﹣2、a≠﹣4时,判断直线AB与x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点A、B的位置随着a的变化而变化,设点A、B运动的路线与y轴分别相交于点C、D,线段CD的长度会发生变化吗?如果不变,求出CD的长;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21.【操作发现】如图①,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1)请按要求画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B的对应点为B′,点C的对应点为C′,连接BB′;(2)在(1)所画图形中,∠AB′B=.【问题解决】如图②,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C=7,点P在△ABC内,且∠APC=90°,∠BPC=120°,求△APC的面积.小明同学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对上述问题形成了如下想法:想法一:将△AP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P′B,连接PP′,寻找PA,PB,PC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想法二:将△APB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P′C′,连接PP′,寻找PA,PB,PC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请参考小明同学的想法,完成该问题的解答过程.(一种方法即可)【灵活运用】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AE⊥BC,垂足为E,∠BAE=∠ADC,BE=CE=2,CD=5,AD=kAB(k为常数),求BD的长(用含k的式子表示).22.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坐标轴交于A,B,C三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3,0),点B的坐标为(4,0),连接AC,BC.动点P从点A出发,在线段AC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作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O出发,在线段OB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作匀速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连接PQ.(1)填空:b=,c=;(2)在点P,Q运动过程中,△APQ可能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3)在x轴下方,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M,使△PQM是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运动时间t;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②,点N的坐标为(﹣,0),线段PQ的中点为H,连接NH,当点Q关于直线NH的对称点Q′恰好落在线段BC上时,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23.如图1,Rt△ACB 中,∠C=90°,点D在AC上,∠CBD=∠A,过A、D两点的圆的圆心O在AB上.(1)利用直尺和圆规在图1中画出⊙O(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用黑色水笔把线条描清楚);(2)判断BD所在直线与(1)中所作的⊙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设⊙O交AB于点E,连接DE,过点E作EF⊥BC,F为垂足,若点D是线段AC的黄金分割点(即=),如图2,试说明四边形DEFC是正方形).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x轴、y轴上,点B坐标为(4,t)(t>0),二次函数y=x2+bx(b<0)的图象经过点B,顶点为点D.(1)当t=12时,顶点D到x轴的距离等于;(2)点E是二次函数y=x2+bx(b<0)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公共点(点E与点O 不重合),求OE•EA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的二次函数表达式;(3)矩形OABC的对角线OB、AC交于点F,直线l平行于x轴,交二次函数y=x2+bx (b<0)的图象于点M、N,连接DM、DN,当△DMN≌△FOC时,求t的值.25.【回顾】如图1,△ABC中,∠B=30°,AB=3,BC=4,则△ABC的面积等于.【探究】图2是同学们熟悉的一副三角尺,一个含有30°的角,较短的直角边长为a;另一个含有45°的角,直角边长为b,小明用两副这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如图3),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它的面积,从而推出sin75°=,小丽用两副这样的三角尺拼成了一个矩形EFGH(如图4),也推出sin75°=,请你写出小明或小丽推出sin75°=的具体说理过程.【应用】在四边形ABCD中,AD∥BC,∠D=75°,BC=6,CD=5,AD=10(如图5)(1)点E在AD上,设t=BE+CE,求t2的最小值;(2)点F在AB上,将△BCF沿CF翻折,点B落在AD上的点G处,点G是AD 的中点吗?说明理由.2017江苏13市中考数学好题集锦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如图,在Rt△ABC中,∠C=90°,AC=6cm,BC=2cm,点P在边AC上,从点A 向点C移动,点Q在边CB上,从点C向点B移动.若点P,Q均以1cm/s的速度同时出发,且当一点移动到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连接PQ,则线段PQ 的最小值是()A.20cm B.18cm C.2cm D.3cm【解答】解:∵AP=CQ=t,∴CP=6﹣t,∴PQ===,∵0≤t≤2,∴当t=2时,PQ的值最小,∴线段PQ的最小值是2,故选C.2.如图,已知△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0,2)、B(1,0)、C(2,1),若二次函数y=x2+bx+1的图象与阴影部分(含边界)一定有公共点,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A.b≤﹣2 B.b<﹣2 C.b≥﹣2 D.b>﹣2【解答】解:抛物线y=x2+bx+1与y轴的交点为(0,1),∵C(2,1),∴对称轴x=﹣≤1时,二次函数y=x2+bx+1的图象与阴影部分(含边界)一定有公共点,∴b≥﹣2.故选:C.3.如图所示,一动点从半径为2的⊙O上的A0点出发,沿着射线A0O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1处,再向左沿着与射线A1O夹角为60°的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2处;接着又从A2点出发,沿着射线A2O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3处,再向右沿着与射线A3O夹角为60°的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4处;…按此规律运动到点A2017处,则点A2017与点A0间的距离是()A.4 B.2 C.2 D.0【解答】解:如图,∵⊙O的半径=2,由题意得,A0A1=4,A0A2=2,A0A3=2,A0A4=2,A0A5=2,A0A6=0,A0A7=4,…∵2017÷6=336…1,∴按此规律运动到点A2017处,A2017与A1重合,∴A0A2017=2R=4.故选A.4.如图,P为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内图象上的一点,过点P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交一次函数y=﹣x﹣4的图象于点A、B.若∠AOB=135°,则k的值是()A.2 B.4 C.6 D.8【解答】解:方法1、作BF⊥x轴,OE⊥AB,CQ⊥AP,如图1,设P点坐标(n,),∵直线AB函数式为y=﹣x﹣4,PB⊥y轴,PA⊥x轴,∴C(0,﹣4),G(﹣4,0),∴OC=OG,∴∠OGC=∠OCG=45°∵PB∥OG,PA∥OC,∴PA=PB,∵P点坐标(n,),∴OD=CQ=n,∴AD=AQ+DQ=n+4;∵当x=0时,y=﹣x﹣4=﹣4,∴OC=DQ=4,GE=OE=OC=;同理可证:BG=BF=PD=,∴BE=BG+EG=+;∵∠AOB=135°,∴∠OBE+∠OAE=45°,∵∠DAO+∠OAE=45°,∴∠DAO=∠OBE,∵在△BOE和△AOD中,,∴△BOE∽△AOD;∴=,即=;整理得:nk+2n2=8n+2n2,化简得:k=8;故选D.方法2、如图2,过B作BF⊥x轴于F,过点A作AD⊥y轴于D,∵直线AB函数式为y=﹣x﹣4,PB⊥y轴,PA⊥x轴,∴C(0,﹣4),G(﹣4,0),∴OC=OG,∴∠OGC=∠OCG=45°∵PB∥OG,PA∥OC,∴PA=PB,∵P点坐标(n,),∴A(n,﹣n﹣4),B(﹣4﹣,)∵当x=0时,y=﹣x﹣4=﹣4,∴OC=4,当y=0时,x=﹣4.∴OG=4,∵∠AOB=135°,∴∠BOG+∠AOC=45°,∵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4,∴∠AGO=∠OCG=45°,∴∠BGO=∠OCA,∠BOG+∠OBG=45°,∴∠OBG=∠AOC,∴△BOG∽△OAC,∴=,∴=,在等腰Rt△BFG中,BG=BF=,在等腰Rt△ACD中,AC=AD=n,∴,∴k=8.故选D.5.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点E在边BC上,将△ABE沿直线AE折叠,点B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若∠EAC=∠ECA,则AC的长是()A.B.6 C.4 D.5【解答】解:∵将△ABE沿直线AE折叠,点B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AF=AB,∠AFE=∠B=90°,∴EF⊥AC,∵∠EAC=∠ECA,∴AE=CE,∴AF=CF,∴AC=2AB=6,故选B.6.点E、F分别在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AD上,BE=DF,点P在边AB上,AP:PB=1:n(n>1),过点P且平行于AD的直线l将△ABE分成面积为S1、S2的两部分,将△CDF分成面积为S3、S4的两部分(如图),下列四个等式:①S1:S3=1:n②S1:S4=1:(2n+1)③(S1+S4):(S2+S3)=1:n④(S3﹣S1):(S2﹣S4)=n:(n+1)其中成立的有()A.①②④B.②③C.②③④D.③④【解答】解:由题意∵AP:PB=1:n(n>1),AD∥l∥BC,∴=()2,S3=n2S1,=()2,整理得:S2=n(n+2)S1,S4=(2n+1)S1,∴S1:S4=1:(2n+1),故①错误,②正确,∴(S1+S4):(S2+S3)=[S1+(2n+1)S1]:[n(n+2)S1+n2S1]=1:n,故③正确,∴(S3﹣S1):(S2﹣S4)=[n2S1﹣S1]:[n(n+2)S1﹣(2n+1)S1]=1:1,故④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共7小题)7.如图,矩形ABOC的顶点O在坐标原点,顶点B,C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顶点A在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0,x>0)的图象上,将矩形ABOC 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矩形AB′O′C′,若点O的对应点O′恰好落在此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的值是.【解答】解:设A(m,n),则OB=m,OC=n,∵矩形ABOC绕点A按逆时针反向旋转90°得到矩形AB′O′C′,∴O′C′=n,B′O′=m,∴O′(m+n,n﹣m),∵A,O′在此反比例函数图象上,∴(m+n)(n﹣m)=mn,∴m2+mn﹣n2=0,∴m=n,∴=,(负值舍去),∴的值是,故答案为:.8.若关于x的方程﹣2x+m+4020=0存在整数解,则正整数m的所有取值的和为15.【解答】解:由题意m=,令y=,则x=2017﹣y2,∴m==,∵m是正整数,y≥0,∴y=1时,m=12,y=2时,m=3,∴正整数m的所有取值的和为15,故答案为15.9.如图,已知点A是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连接OA,若将线段O 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B,则点B所在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y=.【解答】解:∵点A是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设A(m,n),过A作AC⊥x轴于C,过B作BD⊥x轴于D,∴AC=n,OC=﹣m,∴∠ACO=∠BDO=90°,∵∠AOB=90°,∴∠CAO+∠AOC=∠AOC+∠BOD=90°,∴∠CAO=∠BOD,在△ACO与△ODB中,∴△ACO≌△ODB,∴AC=OD=n,CO=BD=﹣m,∴B(n,﹣m),∵mn=﹣2,∴n(﹣m)=2,∴点B所在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y=,故答案为:y=.10.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OAB与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交于A、B两点,将△OAB沿直线OB翻折,得到△OCB,点A的对应点为点C,线段CB 交x轴于点D,则的值为.(已知sin15°=)【解答】解:解法一:过O作OM⊥AB于M,∵△AOB是等边三角形,∴AM=BM,∠AOM=∠BOM=30°,∴A、B关于直线OM对称,∵A、B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上,且反比例函数关于直线y=x对称,∴直线OM的解析式为:y=x,∴∠BOD=45°﹣30°=15°,设等边三角形AOB的边长为x,过B作BF⊥x轴于F,过C作CN⊥x轴于N,sin∠BOD=sin15°===,∴BF=∵∠BOC=60°,∠BOD=15°,∴∠CON=45°,∴△CN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N==,∵BF⊥x轴,CN⊥x轴,∴BF∥CN,∴△BDF∽△CDN,∴==,故答案为:.解法二:如图,过O作OM⊥AB于M,∵△AOB是等边三角形,∴AM=BM,∠AOM=∠BOM=30°,∴A、B关于直线OM对称,∵A、B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上,且反比例函数关于直线y=x对称,∴直线OM的解析式为:y=x,∴∠BOD=45°﹣30°=15°,过B作BF⊥x轴于F,过C作CN⊥x轴于N,sin∠BOD=sin15°==,∵∠BOC=60°,∠BOD=15°,∴∠CON=45°,∴△CN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N=ON,设CN=x,则OC=x,∴OB=x,∴=,∴BF=,∵BF⊥x轴,CN⊥x轴,∴BF∥CN,∴△BDF∽△CDN,∴==,故答案为:.11.如图,在平面内,线段AB=6,P为线段AB上的动点,三角形纸片CDE的边CD所在的直线与线段AB垂直相交于点P,且满足PC=PA.若点P沿AB方向从点A运动到点B,则点E运动的路径长为6.【解答】解:如图,由题意可知点C运动的路径为线段AC′,点E运动的路径为EE′,由平移的性质可知AC′=EE′,在Rt△ABC′中,易知AB=BC′=6,∠ABC′=90°,∴EE′=AC′==6,故答案为6.12.将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以下规律排列:第1行1第2行234第3行98765第4行10111213141516第5行252423222120191817…则2017在第45行.【解答】解:∵442=1936,452=2025,∴2017在第45行.故答案为:45.13.已知实数m满足m2﹣3m+1=0,则代数式m2+的值等于9.【解答】解:∵m2﹣3m+1=0,∴m2=3m﹣1,∴m2+=3m﹣1+=3m﹣1+=====9,故答案为:9.三.解答题(共12小题)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2x﹣3交x轴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将该抛物线位于x轴上方曲线记作M,将该抛物线位于x轴下方部分沿x轴翻折,翻折后所得曲线记作N,曲线N交y轴于点C,连接AC、BC.(1)求曲线N所在抛物线相应的函数表达式;(2)求△ABC外接圆的半径;(3)点P为曲线M或曲线N上的一动点,点Q为x轴上的一个动点,若以点B,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Q的坐标.【解答】解:(1)在y=x2﹣2x﹣3中,令y=0可得x2﹣2x﹣3=0,解得x=﹣1或x=3,∴A(﹣1,0),B(3,0),令x=0可得y=﹣3,又抛物线位于x轴下方部分沿x轴翻折后得到曲线N,∴C(0,3),设曲线N的解析式为y=ax2+bx+c,把A、B、C的坐标代入可得,解得,∴曲线N所在抛物线相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x2+2x+3;(2)设△ABC外接圆的圆心为M,则点M为线段BC、线段AB垂直平分线的交点,∵B(3,0),C(0,3),∴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的解析式为y=x,又线段AB的解析式为曲线N的对称轴,即x=1,∴M(1,1),∴MB==,即△ABC外接圆的半径为;(3)设Q(t,0),则BQ=|t﹣3|①当BC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时,如图1,则有BQ∥PC,∴P点纵坐标为3,即过C点与x轴平行的直线与曲线M和曲线N的交点即为点P,x轴上对应的即为点Q,当点P在曲线M上时,在y=x2﹣2x﹣3中,令y=3可解得x=1+或x=1﹣,∴PC=1+或PC=﹣1,当x=1+时,可知点Q在点B的右侧,可得BQ=t﹣3,∴t﹣3=1+,解得t=4+,当x=1﹣时,可知点Q在点B的左侧,可得BQ=3﹣t,∴3﹣t=﹣1,解得t=4﹣,∴Q点坐标为(4+,0)或(4﹣,0);当点P在曲线N上时,在y=﹣x2+2x+3中,令y=3可求得x=0(舍去)或x=2,∴PC=2,此时Q点在B点的右侧,则BQ=t﹣3,∴t﹣3=2,解得t=5,∴Q点坐标为(5,0);②当BC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B(3,0),C(0,3),∴线段BC的中点为(,),设P(x,y),∴x+t=3,y+0=3,解得x=3﹣t,y=3,∴P(3﹣t,3),当点P在曲线M上时,则有3=(3﹣t)2﹣2(3﹣t)﹣3,解得t=2+或t=2﹣,∴Q点坐标为(2+,0)或(2﹣,0);当点P在曲线N上时,则有3=﹣(3﹣t)2+2(3﹣t)+3,解得t=3(Q、B重合,舍去)或t=1,∴Q点坐标为(1,0);综上可知Q点的坐标为(4+,0)或(4﹣,0)或(5,0)或(2+,0)或(2﹣,0)或(1,0).15.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已知AB=1,BC=,点E在边CD上移动,连接AE,将多边形ABCE沿直线AE翻折,得到多边形AB′C′E,点B、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B′、C′.(1)当B′C′恰好经过点D时(如图1),求线段CE的长;(2)若B′C′分别交边AD,CD于点F,G,且∠DAE=22.5°(如图2),求△DFG的面积;(3)在点E从点C移动到点D的过程中,求点C′运动的路径长.【解答】解:(1)如图1中,设CE=EC′=x,则DE=1﹣x,∵∠ADB′+∠EDC′=90°,∠B′AD+∠ADB′=90°,∴∠B′AD=∠EDC′,∵∠B′=∠C′=90°,AB′=AB=1,AD=,∴DB′==,∴△ADB′∽△DEC′,∴=,∴=,∴x=﹣2.∴CE=﹣2.(2)如图2中,∵∠BAD=∠B′=∠D=90°,∠DAE=22.5°,∴∠EAB=∠EAB′=67.5°,∴∠B′AF=∠B′FA=45°,∴∠DFG=∠AFB′=∠DGF=45°,∴DF=DG,在Rt△AB′F中,AB′=FB′=1,∴AF=AB′=,∴DF=DG=﹣,=(﹣)2=﹣.∴S△DFG(3)如图3中,点C的运动路径的长为的长,在Rt△ADC中,∵tan∠DAC==,∴∠DAC=30°,AC=2CD=2,∵∠C′AD=∠DAC=30°,∴∠CAC′=60°,∴的长==π.16.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P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CP,过点P作PC的垂线交AD于点E,以PE为边作正方形PEFG,顶点G在线段PC 上,对角线EG、PF相交于点O.(1)若AP=1,则AE=;(2)①求证:点O一定在△APE的外接圆上;②当点P从点A运动到点B时,点O也随之运动,求点O经过的路径长;(3)在点P从点A到点B的运动过程中,△APE的外接圆的圆心也随之运动,求该圆心到AB边的距离的最大值.【解答】(1)解:∵四边形ABCD、四边形PEFG是正方形,∴∠A=∠B=∠EPG=90°,PF⊥EG,AB=BC=4,∠OEP=45°,∴∠AEP+∠APE=90°,∠BPC+∠APE=90°,∴∠AEP=∠BPC,∴△APE∽△BCP,∴,即,解得:AE=;故答案为:;(2)①证明:∵PF⊥EG,∴∠EOP=90°,∴∠EOP+∠A=180°,∴A、P、O、E四点共圆,∴点O一定在△APE的外接圆上;②解:连接OA、AC,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90°,∠BAC=45°,∴AC==4,∵A、P、O、E四点共圆,∴∠OAP=∠OEP=45°,∴点O在AC上,当P运动到点B时,O为AC的中点,OA=AC=2,即点O经过的路径长为2;(3)解:设△APE的外接圆的圆心为M,作MN⊥AB于N,如图2所示:则MN∥AE,∵ME=MP,∴AN=PN,∴MN=AE,设AP=x,则BP=4﹣x,由(1)得:△APE∽△BCP,∴,即,解得:AE=x﹣x2=﹣(x﹣2)2+1,∴x=2时,AE的最大值为1,此时MN的值最大=×1=,即△APE的圆心到AB边的距离的最大值为.17.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3(a≠0)的图象经过点A(3,0),B(4,1),且与y轴交于点C,连接AB、AC、BC.(1)求此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判断△ABC的形状;若△ABC的外接圆记为⊙M,请直接写出圆心M的坐标;(3)若将抛物线沿射线BA方向平移,平移后点A、B、C的对应点分别记为点A1、B1、C1,△A1B1C1的外接圆记为⊙M1,是否存在某个位置,使⊙M1经过原点?若存在,求出此时抛物线的关系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把点A(3,0),B(4,1)代入y=ax2+bx+3中,,解得:,所以所求函数关系式为:y=x2﹣x+3;(2)△ABC是直角三角形,过点B作BD⊥x轴于点D,易知点C坐标为:(0,3),所以OA=OC,所以∠OAC=45°,又∵点B坐标为:(4,1),∴AD=BD,∴∠DAB=45°,∴∠BAC=180°﹣45°﹣45°=90°,∴△ABC是直角三角形,圆心M的坐标为:(2,2);(3)存在取BC的中点M,过点M作ME⊥y轴于点E,∵M的坐标为:(2,2),∴MC==,OM=2,∴∠MOA=45°,又∵∠BAD=45°,∴OM∥AB,∴要使抛物线沿射线BA方向平移,且使⊙M1经过原点,则平移的长度为:2﹣或2+;∵∠BAD=45°,∴抛物线的顶点向左、向下均分别平移=个单位长度或=个单位长度,∵y=x2﹣x+3=(x﹣)2﹣,∴平移后抛物线的关系式为:y=(x﹣+)2﹣﹣,即y=(x﹣)2﹣,或y=(x﹣+)2﹣﹣,即y=(x﹣)2﹣.综上所述,存在一个位置,使⊙M1经过原点,此时抛物线的关系式为:y=(x﹣)2﹣或y=(x﹣)2﹣.18.问题呈现:如图1,点E 、F 、G 、H 分别在矩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上,AE=DG ,求证:2S 四边形EFGH =S 矩形ABCD .(S 表示面积)实验探究:某数学实验小组发现:若图1中AH ≠BF ,点G 在CD 上移动时,上述结论会发生变化,分别过点E 、G 作BC 边的平行线,再分别过点F 、H 作AB 边的平行线,四条平行线分别相交于点A 1、B 1、C 1、D 1,得到矩形A 1B 1C 1D 1.如图2,当AH >BF 时,若将点G 向点C 靠近(DG >AE ),经过探索,发现:2S 四边形EFGH =S 矩形ABCD +S .如图3,当AH >BF 时,若将点G 向点D 靠近(DG <AE ),请探索S 四边形EFGH 、S 矩形ABCD 与S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迁移应用:请直接应用“实验探究”中发现的结论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4,点E 、F 、G 、H 分别是面积为25的正方形ABCD 各边上的点,已知AH >BF ,AE >DG ,S 四边形EFGH =11,HF=,求EG 的长.(2)如图5,在矩形ABCD 中,AB=3,AD=5,点E 、H 分别在边AB 、AD 上,BE=1,DH=2,点F 、G 分别是边BC 、CD 上的动点,且FG=,连接EF 、HG ,请直接写出四边形EFGH 面积的最大值.【解答】问题呈现:证明:如图1中,∵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A=90°,∵AE=DG ,∴四边形AEGD 是矩形,∴S △HGE =S 矩形AEGD ,同理S △EGF =S 矩形BEGC ,∴S 四边形EFGH =S △HGE +S △EFG =S 矩形ABCD .实验探究:结论:2S 四边形EFGH =S 矩形ABCD ﹣.理由:∵=,=,=,=,∴S四边形EFGH=+++﹣,∴2S四边形EFGH=2+2+2+2﹣2,∴2S四边形EFGH =S矩形ABCD﹣.迁移应用:解:(1)如图4中,∵2S四边形EFGH =S矩形ABCD﹣.∴=25﹣2×11=3=A 1B1•A1D1,∵正方形的面积为25,∴边长为5,∵A1D12=HF2﹣52=29﹣25=4,∴A1D1=2,A1B1=,∴EG2=A1B12+52=,∴EG=.(2)∵2S四边形EFGH =S矩形ABCD+.∴四边形A1B1C1D1面积最大时,四边形EFGH的面积最大.①如图5﹣1中,当G与C重合时,四边形A1B1C1D1面积最大时,四边形EFGH 的面积最大.此时矩形A1B1C1D1面积=1•(﹣2)=②如图5﹣2中,当G与D重合时,四边形A1B1C1D1面积最大时,四边形EFGH 的面积最大.此时矩形A1B1C1D1面积=2•1=2,∵2>﹣2,∴矩形EFGH的面积最大值=.19.阅读理解:如图①,图形l外一点P与图形l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若线段PA1最短,则线段PA1的长度称为点P到图形l的距离.例如:图②中,线段P1A的长度是点P1到线段AB的距离;线段P2H的长度是点P2到线段AB的距离.解决问题:如图③,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8,4),(12,7),点P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x轴正方向运动了t秒.(1)当t=4时,求点P到线段AB的距离;(2)t为何值时,点P到线段AB的距离为5?(3)t满足什么条件时,点P到线段AB的距离不超过6?(直接写出此小题的结果)【解答】解:(1)如图1,作AC⊥x轴于点C,则AC=4、OC=8,当t=4时,OP=4,∴PC=4,∴点P到线段AB的距离PA===4;(2)如图2,过点B作BD∥x轴,交y轴于点D,①当点P位于AC左侧时,∵AC=4、P1A=5,∴P1C===3,∴OP1=5,即t=5;②当点P位于AC右侧时,过点A作AP2⊥AB,交x轴于点P2,∴∠CAP2+∠EAB=90°,∵BD∥x轴、AC⊥x轴,∴CE⊥BD,∴∠ACP2=∠BEA=90°,∴∠EAB+∠ABE=90°,∴∠ABE=∠P2AC,在△ACP2和△BEA中,∵,∴△ACP2≌△BEA(ASA),∴AP2=BA===5,而此时P2C=AE=3,∴OP2=11,即t=11;(3)如图3,①当点P位于AC左侧,且AP3=6时,则P3C===2,∴OP3=OC﹣P3C=8﹣2;②当点P位于AC右侧,且P3M=6时,过点P2作P2N⊥P3M于点N,则四边形AP2NM是矩形,∴∠AP2N=90°,∠ACP2=∠P2NP3=90°,AP2=MN=5,∴△ACP2∽△P2NP3,且NP3=1,∴=,即=,∴P2P3=,∴OP3=OC+CP2+P2P3=8+3+=,∴当8﹣2≤t≤时,点P到线段AB的距离不超过6.20.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B的横坐标分别为a、a+2,二次函数y=﹣x2+(m﹣2)x+2m的图象经过点A、B,且a、m满足2a﹣m=d(d为常数).(1)若一次函数y1=kx+b的图象经过A、B两点.①当a=1、d=﹣1时,求k的值;②若y1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d的取值范围;(2)当d=﹣4且a≠﹣2、a≠﹣4时,判断直线AB与x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点A、B的位置随着a的变化而变化,设点A、B运动的路线与y轴分别相交于点C、D,线段CD的长度会发生变化吗?如果不变,求出CD的长;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①当a=1、d=﹣1时,m=2a﹣d=3,所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是y=﹣x2+x+6.∵a=1,∴点A的横坐标为1,点B的横坐标为3,把x=1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y=6,把x=3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y=0,∴A(1,6),B(3,0).将点A和点B的坐标代入直线的解析式得:,解得:,所以k的值为﹣3.②∵y=﹣x2+(m﹣2)x+2m=﹣(x﹣m)(x+2),∴当x=a时,y=﹣(a﹣m)(a+2);当x=a+2时,y=﹣(a+2﹣4)(a+4),∵y1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且a<a+2,∴﹣(a﹣m)(a+2)>﹣(a+2﹣m)(a+4),解得:2a﹣m>﹣4,又∵2a﹣m=d,∴d的取值范围为d>﹣4.(2)∵d=﹣4且a≠﹣2、a≠﹣4,2a﹣m=d,∴m=2a+4.∴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x2+(2a+2)x+4a+8.把x=a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y=a2+6a+8.把x=a+2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y=a2+6a+8.∴A(a,a2+6a+8)、B(a+2,a2+6a+8).∵点A、点B的纵坐标相同,∴AB∥x轴.(3)线段CD的长度不变.∵y=﹣x2+(m﹣2)x+2m过点A、点B,2a﹣m=d,∴y=﹣x2+(2a﹣d﹣2)x+2(2a﹣d).∴y A=﹣a2+(2﹣d)a﹣2d,y B=a2+(2﹣d)a﹣4d﹣8.∵把a=0代入y A=﹣a2+(2﹣d)a﹣2d,得:y=﹣2d,∴C(0,﹣2d).∵点D在y轴上,即a+2=0,∴a=﹣2,.把a=﹣2代入y B=a2+(2﹣d)a﹣4d﹣8得:y=﹣2d﹣8.∴D(0,﹣2d﹣8).∴DC=|﹣2d﹣(﹣2d﹣8)|=8.∴线段CD的长度不变.21.【操作发现】如图①,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1)请按要求画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B的对应点为B′,点C的对应点为C′,连接BB′;(2)在(1)所画图形中,∠AB′B=45°.【问题解决】如图②,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C=7,点P在△ABC内,且∠APC=90°,∠BPC=120°,求△APC的面积.小明同学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对上述问题形成了如下想法:想法一:将△AP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P′B,连接PP′,寻找PA,PB,PC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想法二:将△APB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P′C′,连接PP′,寻找PA,PB,PC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请参考小明同学的想法,完成该问题的解答过程.(一种方法即可)【灵活运用】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AE⊥BC,垂足为E,∠BAE=∠ADC,BE=CE=2,CD=5,AD=kAB(k为常数),求BD的长(用含k的式子表示).【解答】解:【操作发现】(1)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2)连接BB′,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AB=AB′,∠B′AB=90°,∴∠AB′B=45°,故答案为:45°;【问题解决】如图②,∵将△APB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P′C′,∴△APP′是等边三角形,∠AP′C=∠APB=360°﹣90°﹣120°=150°,∴PP′=AP,∠AP′P=∠APP′=60°,∴∠PP′C=90°,∠P′PC=30°,∴PP′=PC,即AP=PC,∵∠APC=90°,∴AP2+PC2=AC2,即(PC)2+PC2=72,∴PC=2,∴AP=,∴S=AP•PC=7;△APC【灵活运用】如图③中,∵AE⊥BC,BE=EC,∴AB=AC,将△ABD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CG,连接DG.则BD=CG,∵∠BAD=∠CAG,∴∠BAC=∠DAG,∵AB=AC,AD=AG,∴∠ABC=∠ACB=∠ADG=∠AGD,∴△ABC∽△ADG,∵AD=kAB,∴DG=kBC=4k,∵∠BAE+∠ABC=90°,∠BAE=∠ADC,∴∠ADG+∠ADC=90°,∴∠GDC=90°,∴CG==.∴BD=CG=.22.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坐标轴交于A,B,C三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3,0),点B的坐标为(4,0),连接AC,BC.动点P从点A出发,在线段AC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作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O出发,在线段OB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作匀速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连接PQ.(1)填空:b=,c=4;(2)在点P,Q运动过程中,△APQ可能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3)在x轴下方,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M,使△PQM是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运动时间t;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②,点N的坐标为(﹣,0),线段PQ的中点为H,连接NH,当点Q关于直线NH的对称点Q′恰好落在线段BC上时,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
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2017江苏扬州)若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分别是点A 和点B ,则点A 和点B 之间的距离是 A .-4 B .-2 C .2 D .4【答案】D【解析】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结合点的位置,AB=13-+=4或AB =3(1)--=4. 2.(2017江苏扬州)下列算式的运算结果为6a 的是A .6a a ⋅ B .23()aC .33a a +D .6a a ÷【答案】B【解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67a a a =g ,根据“幂的乘方法则”236()a a =,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3332a a a +=,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65a a a ÷=. 3.(2017江苏扬州)一元二次方程2720x x --=的实数根的情况是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D .不能确定 【答案】A【解析】用根的判别式就可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因为24b ac -=57>0, 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4.(2017江苏扬州)下列统计量中,反映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是A .平均数B .众数C .频率D .方差 【答案】D【解析】“平均数”、“众数”是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两个量,而“频率”是“频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极差”和“方差”才是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量.5.(2017江苏扬州)经过圆锥顶点的截面的形状可能是【答案】B6.(2017江苏扬州)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4,则该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 A .6B .7C .11D .12【答案】C【解析】根据“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所以第三边大于2小于6,因此周长大于8小于12,所A B C D以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11.7.(2017江苏扬州)在一列数:1a ,2a ,3a ,…,n a 中,1a =3,2a =7,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两个数之积的个位数字,则这一列数中的第2017个数是 A .1 B .3 C .7 D .9 【答案】B【解析】根据数列的排列要求,通过逐一试举可以得到1234563,7,1,7,7,9a a a a a a ======,783,7a a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每6个数据就循环一次,而201763361÷=L L ,所以201713a a ==.8.(2017江苏扬州)如图,已知△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 (0,2)、B (1,0)、C (2,1),若二次函数21y x bx =++的图像与阴影部分(含边界)一定有公共点,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 A .2b ≤- B .2b <- C .2b ≥- D .2b >-【答案】C【解析】由二次函数系数a 、b 、c 的几何意义可知该函数的开口方向和开口大小是确定不变的,与y 轴的交点(0,1)也是确定不变的。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1)÷7的结果是( ) A .3B .﹣3C .13D .13-2.有一组数据:2,5,5,6,7,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 A .3 B .4 C .5 D .6 3.小亮用天平称得一个罐头的质量为2.026kg ,用四舍五入法将2.026精确到0.01的近似值为( ) A .2 B .2.0 C .2.02 D .2.034.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k=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2 5.为了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学校公布了“阅读奖励”方案,并设置了“赞成、反对、无所谓”三种意见.现从学校所有2400名学生中随机征求了100名学生的意见,其中持“反对”和“无所谓”意见的共有30名学生,估计全校持“赞成”意见的学生人数约为( ) A .70 B .720 C .1680 D .23706.若点A (m ,n )在一次函数y=3x+b 的图象上,且3m ﹣n >2,则b 的取值范围为( ) A .b >2 B .b >﹣2 C .b <2 D .b <﹣27.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 中,连接BE ,则∠ABE 的度数为( )A .30°B .36°C .54°D .72°8.若二次函数y=ax 2+1的图象经过点(﹣2,0),则关于x 的方程a (x ﹣2)2+1=0的实数根为( ) A .x 1=0,x 2=4B .x 1=﹣2,x 2=6C .x 1=32,x 2=52D .x 1=﹣4,x 2=09.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56°.以BC 为直径的⊙O 交AB 于点D .E 是⊙O 上一点,且 CECD =,连接OE .过点E 作EF ⊥OE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F ,则∠F 的度数为( )A .92°B .108°C .112°D .124°10.如图,在菱形ABCD 中,∠A=60°,AD=8,F 是AB 的中点.过点F 作FE ⊥AD ,垂足为E .将△AEF 沿点A 到点B 的方向平移,得到△A'E'F'.设 P 、P'分别是 EF 、E'F'的中点,当点A'与点B 重合时,四边形PP'CD 的面积为( )A.B.C.D.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1.计算:(a2)2=.12.如图,点D在∠AOB的平分线OC上,点E在OA上,ED∥OB,∠1=25°,则∠AED的度数为°.13.某射击俱乐部将11名成员在某次射击训练中取得的成绩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由图可知,11名成员射击成绩的中位数是环.14.分解因式:4a2﹣4a+1=.15.如图,在“3×3”网格中,有3个涂成黑色的小方格.若再从余下的6个小方格中随机选取1个涂成黑色,则完成的图案为轴对称图案的概率是.16.如图,AB是⊙O的直径,AC是弦,AC=3,∠BOC=2∠AOC.若用扇形OAC(图中阴影部分)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是.17.如图,在一笔直的沿湖道路l 上有A 、B 两个游船码头,观光岛屿C 在码头 A 北偏东60°的方向,在码头 B 北偏西45°的方向,AC=4km .游客小张准备从观光岛屿C 乘船沿CA 回到码头A 或沿CB 回到码头B ,设开往码头A 、B 的游船速度分别为v 1、v 2,若回到 A 、B 所用时间相等,则12v v = (结果保留根号).18.如图,在矩形ABCD 中,将∠ABC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BC 的对应边B'C'交CD 边于点G .连接BB'、CC'.若AD=7,CG=4,AB'=B'G ,则''CC BB = (结果保留根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 19.(5分)计算:()013π--.20.(5分)解不等式组:()142136x x x +≥⎧⎪⎨->-⎪⎩.21.(6分)先化简,再求值:259123x x x -⎛⎫-÷⎪++⎝⎭,其中2x =. 22.(6分)某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当行李的质量超过规定时,需付的行李费y (元)是行李质量x (kg )的一次函数.已知行李质量为20kg 时需付行李费2元,行李质量为50kg 时需付行李费8元.(1)当行李的质量x 超过规定时,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求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的质量. 23.(8分)初一(1)班针对“你最喜爱的课外活动项目”对全班学生进行调查(每名学生分别选一个活动项目),并根据调查结果列出统计表,绘制成扇形统计图.(1)m=,n=;(2)扇形统计图中机器人项目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3)从选航模项目的4名学生中随机选取2名学生参加学校航模兴趣小组训练,请用列举法(画树状图或列表)求所选取的2名学生中恰好有1名男生、1名女生的概率.24.(8分)如图,∠A=∠B,AE=BE,点D在AC边上,∠1=∠2,AE和BD相交于点O.(1)求证:△AEC≌△BED;(2)若∠1=42°,求∠BDE的度数.25.(8分)如图,在△ABC中,AC=BC,AB⊥x轴,垂足为A.反比例函数kyx(x>0)的图象经过点C,交AB于点D.已知AB=4,BC=52.(1)若OA=4,求k的值;(2)连接OC,若BD=BC,求OC的长.26.(10分)某校机器人兴趣小组在如图①所示的矩形场地上开展训练.机器人从点A出发,在矩形ABCD边上沿着A→B→C→D的方向匀速移动,到达点D时停止移动.已知机器人的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s,移动至拐角处调整方向需要1s(即在B、C处拐弯时分别用时1s).设机器人所用时间为t(s)时,其所在位置用点P表示,P到对角线BD的距离(即垂线段PQ的长)为d个单位长度,其中d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1)求AB、BC的长;(2)如图②,点M、N分别在线段EF、GH上,线段MN平行于横轴,M、N的横坐标分别为t1、t 2.设机器人用了t 1(s )到达点P 1处,用了t 2(s )到达点P 2处(见图①).若CP 1+CP 2=7,求t 1、t 2的值.27.(10分)如图,已知△ABC 内接于⊙O ,AB 是直径,点D 在⊙O 上,OD ∥BC ,过点D 作DE ⊥AB ,垂足为E ,连接CD 交OE 边于点F . (1)求证:△DOE ∽△ABC ; (2)求证:∠ODF=∠BDE ;(3)连接OC ,设△DOE 的面积为S 1,四边形BCOD 的面积为S 2,若1227S S ,求sinA 的值.28.(10分)如图,二次函数y=x 2+bx+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 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OB=OC .点D 在函数图象上,CD ∥x 轴,且CD=2,直线l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E 是抛物线的顶点. (1)求b 、c 的值; (2)如图①,连接BE ,线段OC 上的点F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F'恰好在线段BE 上,求点F 的坐标; (3)如图②,动点P 在线段OB 上,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分别与BC 交于点M ,与抛物线交于点N .试问: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PQN 与△APM 的面积相等,且线段NQ 的长度最小?如果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1)÷7的结果是()A.3 B.﹣3 C.13D.13【知识考点】有理数的除法.【思路分析】根据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计算即可.【解题过程】解:原式=﹣3,故选B.【总结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属于基础题.2.有一组数据:2,5,5,6,7,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A.3 B.4 C.5 D.6【知识考点】算术平均数.【思路分析】把给出的这5个数据加起来,再除以数据个数5,就是此组数据的平均数.【解题过程】解:(2+5+5+6+7)÷5=25÷5=5,答: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故选C【总结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与求解方法,关键是把给出的这5个数据加起来,再除以数据个数5.3.小亮用天平称得一个罐头的质量为2.026kg,用四舍五入法将2.026精确到0.01的近似值为()A.2 B.2.0 C.2.02 D.2.03【知识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思路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和四舍五入法可以解答本题.【解题过程】解:2.026≈2.03,故选D.【总结点评】本题考查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表示方法.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值为()A.1 B.﹣1 C.2 D.﹣2【知识考点】根的判别式.【思路分析】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4﹣4k=0,解之即可得出k值.【解题过程】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2﹣4k=4﹣4k=0,解得:k=1.故选A.【总结点评】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5.为了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学校公布了“阅读奖励”方案,并设置了“赞成、反对、无所谓”三种意见.现从学校所有2400名学生中随机征求了100名学生的意见,其中持“反对”和“无所谓”意见的共有30名学生,估计全校持“赞成”意见的学生人数约为()A.70 B.720 C.1680 D.2370【知识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思路分析】先求出100名学生中持“赞成”意见的学生人数,进而可得出结论.【解题过程】解:∵100名学生中持“反对”和“无所谓”意见的共有30名学生,。
201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数学第I 卷(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1 “7的结果是A . 3B .-3C .1 3 1 D . ——32有 组数据: 2, 5,5,6, 7,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A . 3B . 4C .5D . 63•小亮用天平称得一个罐头的质量为 2.026 kg ,用四舍五入法将 2.026精确到0.01的近似值为 A . 2 B .2.0C .2.02 D . 2.034.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 -2x • k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值为A . 1B .-1 C.2D . -25.为了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学校公布了 阅读奖励”方案,并设置了 赞成、反对、无所谓”三种意见.现从学校所有2400名学生中随机征求了 100名学生的意见,其中持 反对”和 无所 谓”意见的共有30名学生,估计全校持 赞成”意见的学生人数约为6.若点Z m,n 在一次函数y =3x • b 的图像上,且 A . b 2B . b -2C .b 2D . b :: -27.如图,在正五边形 JTCD ;:中,连接,^y • 丁叮:的度数为 A . 30B . 36 C.54 D . 72°A . 70B . 720 C.1680 D . 23703m - n 2,贝U b 的取值范围为8•若二次函数y=ax?+1的图像经过点(—2,0),则关于x的方程a(x —2:+ 1 = 0的实数根3c.「,Z... C3 =90,.二=56 .以三C为直径的U O交二m于点D,C上二CD,连接O!-.,过点上作I :F..「);:,交二C的延长线于点F , 则.F的度数为10•如图,在菱形JTCD中,•丄=60:,丄D=8 , F是兀的中点.过点F作F;: .「:D , 垂足为上.将.*: F沿点Z到点三的方向平移,得到7 :. F .设P、〉分别是i'F、- F' 的中点,当点与点三重合时,四边形??CD的面积为A. 28、、3B. 24,3C.32,3D. 32,3-8第U卷(共100分)二、填空题(每题3分,满分24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2211. 计算:a 二 ______________12. 如图,点D在•一二己的平分线匚C上,点;:在「2上,;:D〃cm , - 1 = 25」y,::D 9•如图,在Rt.UdC中,上是U G上一点,且A. 92 108 C.112 D. 124B.的度数为___________ .13•某射击俱乐部将11名成员在某次射击训练中取得的成绩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16•如图,d 是L '--1的直径,--C 是弦,--C =3, -3() C 二2・・:1••丿C .若用扇形,••丿■■C (图 中阴影部分)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是17•如图,在一笔直的沿湖道路l 上有二、两个游船码头,观光岛屿C 在码头Z 北偏东60A的方向,在码头m 北偏西45"的方向,厶C =4 km .游客小张准备从观光岛屿 C 乘船沿CA 回到码头Z 或沿C2回到码头2 ,设开往码头 二、2的游船速度分别为 v 1、v 2,若回到二、三所用时间相等,贝U 也二 __________ (结果保留根号)v人数A图•由图可知,11名成员射击成绩的中位数是 环.214•因式分解:4a -4a -1二15.如图,在3 3”网格中,有3个涂成黑色的小方格.若再从余下的 6个小方格中随机选取1个涂成黑色,则完成的图案为轴对称图案的概率是(第13题)(第16题)18•如图,在矩形厶BCD 中,将• JTC 绕点Z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 BC 的对应— __ — _ —CC边三C ■交CD 边于点G •连接-注、CC ,若丄D =7 , CG =4,二 -3 G ,则上上=BB H__________ (结果保留根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 算步骤.)19. (本题满分5分) 计算:-1 +V 4 兀 -3 ,. 20. (本题满分5分)X x 1 - 4解不等式组:2(x-1 )A 3X -621. (本题满分6分) 先化简,再求值: 1亠亡二9,其中x 二.3-2 .V x+2丿 x+322. (本题满分6分)某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当行李的质量超过规定时,需付的行李费 y (元)是行李质量 x ( kg )的一次函数•已知行李质量 为20 kg 时需付行李费2元,行李质量为50 kg 时需付行李费8元. (1)当行李的质量x 超过规定时,求 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 )求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的质量.j 1flI 用 ----- 东23. (本题满分8分)初一(1)班针对你最喜爱的课外活动项目”对全班学生进行调查(每名学生分别选一个活动项目),并根据调查结果列出统计表,绘制成扇形统计图.(第23题)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 m = ___________ , n = _____________ ; (2) 扇形统计图中机器人项目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3 )从选航模项目的 4名学生中随机选取 2名学生参加学校航模兴趣小组训练,请用列举 法(画树状图或列表)求所选取的2名学生中恰好有1名男生、1名女生的概率.24. (本题满分8分)如图,•丄-三上,点D 在ZC 边上,.仁• 2,汀 和 2D 相交于点 (1) 求证:—! C 也 D ;(2) 若• 1 =42:,求厶!D ;:的度数.25. (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 jme 中,丄一c-^c ,丄三_ x 轴,垂足为二•反比例函k5数y ( x 0)的图像经过点C ,交兀于点D .已知上三-4,二C =— •学生所选项目人数扇形统计图项tJ 男坐(人数)女生(人数)机器人 79 3D 打印 m 4 航模 22其他53D 打叩 30% 机器人乩他航模 10%男*女生所选项目人数统计袁x 2(1 )若门」-4,求k的值;(2)连接匚C,若三D ,求OC的长.26. (本题满分10分)某校机器人兴趣小组在如图①所示的矩形场地上开展训练•机器人从点丄出发,在矩形厶BCD边上沿着--C > D的方向匀速移动,到达点D时停止移动.已知机器人的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s ,移动至拐角处调整方向需要1 s(即在三、C处拐弯时分别用时1s)•设机器人所用时间为t s时,其所在位置用点m表示,m到对角线3D 的距离(即垂线段?Q的长)为d个单位长度,其中d与t的函数图像如图②所示.(1 )求二三、三C的长;(2)如图②,点上|、、分别在线段上F、GI上,线段二平行于横轴,上I、、的横坐标分别为t1、t2 •设机器人用了t1 s到达点?1处,用了t2 s到达点?2处(见图①)•若C3 • CP2=7,求t1、t2的值.(图27.(本题满分10分)如图,已知厶二三C 内接于L ° ,是直径,点D 在L °上,o D//2 C ,D 作D _二三,垂足为上,连接CD 交门上边于点F •连接':":'C ,设的面积为S i ,四边形三C 「)D 的面积为S 2,若■S L-,求sin 二S 2 7过点 (1) 求证:S ."■:.-.BC ; (2) 求证:•「)DF = • BD ;(3)的值.228.(本题满分10分)如图,二次函数y = x bx c的图像与x轴交于二、三两点,与y轴交于点C,「用-OC •点D在函数图像上,CD//X轴,且CD = 2,直线I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抛物线的顶点.(1 )求b、c的值;(2)如图①,连接m;:,线段0C上的点F关于直线I的对称点F•恰好在线段三;:上,求点F的坐标;(3)如图②,动点P在线段「用上,过点?作x轴的垂线分别与2C交于点二1 ,与抛物线交于点X .试问: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口QX与的面积相等,且线段乂Q参考答案(的27题)(第28、选择题、填空题当 x =20时,y = 2,得 2 =20k b .当 x =50时,y = 8,得 8 = 50k b .1 l20k+b=2 l k =」1 解方程组 ,得 5,所求函数表达式为 y x-2.|50k+b=8 L 5L l b = -2当 y =0 时,丄乂-2=0,得 x =10.523.解:(1)m =8,n =3 ;⑵ 144 ;(3) 将选航模项目的2名男生编上号码1,2,将2名女生编上号码3,4 .用表格列出所有可能 出现的结果:1-5:BCDAC6-10:DBACA11.a 412.50 13.8 214.(2a —1)1 15.-31 16.217. .2.74 18.5三、解答题19.解:原式20.解:由 x • 4 _ 4,解得 x _3,由 2 x -1〕>3x -6,解得 x 4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21.解:原式_ x -3 . x 3 x -3 _x -3_ x 2x 2 x 3 x-3 x 2原式=一丁3_2+2V 322.解:(1)根据题意,设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为 y = kx ■ b .答: 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10kg .由表格可知,共有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并且它们都是第可能的,其中名男生、1名8 2女生”有8种可能..P(1名男生、1名女生).(如用树状图,酌情相应给分)12 324.解:⑴证明:;AE和BD相交于点0, . A0D二/BOE .在厶AOD和BOE中,.A = • B,. . BEO — 2 •又:• 1 二2, . 1 = • BEO, . AEC 二.BED •在AEC 和BED 中,.A "BIAE =BE ,• : AEC 三BED ASA .AEC "BED(2) ;AEC 二BED, EC =ED, C =/BDE •在EDC 中,V EC 二ED, • 1 = 42【C =EDC =69”,BDE = • C = 6& •25.解:(1)作CE JB,垂足为E, , AC 二BC, AB = 4,AE 二BE = 2 .在Rt 二BCE 中,BC T BE也C「3,;O…C点的坐标为詐宀点C在的图象上,” k — 5 •,* 5 3⑵设A点的坐标为m,0 ,;BD=BC , AD .. D, 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 2f m 3)L_3 2) m,2 ,口2,2 .9 CF _x轴,垂足为F,. OF ,CF =2•在Rt OFC 中,2OC2 =OF2 CF2,. OC =—97226. ( 1 )作AT_BD,垂足为T ,由题意得,AB =8, AT 二24.在Rt ABT 中, 5AB2=BT2AT2,. BT 二32. ;tan. ABD 二俎二AT5 ABv在图②中,线段MN平行于横轴,.d i二d2,即PQ"P2Q2.瞅叽誓嚅即CP^ =-CP2.又;CP +CF2 =7,二CP =3,CP2=4.6 8题意得,CP1=15 -t|,CP2 =t2-16, t| =12,t2=20.I I _27.解:.AB是O O的直径,ACB =90.U DE — AB, DEO =90. DEO "ACB .TOD//BC, DOE =/ABC, : DOE 〜ABC.(2DOE〜ABC ODE=/A.:・A和・BDC是BC所对的圆周角,k 3:点C,D都在y 的图象上,mx 2=2 m—2I 2,2 6, C点的坐标为|,2.作BT‘ AD-6,即BC"垂足为Q1,Q2.则RQ丄P2Q2.设M,N的横坐标分别为H ,由(2)在图①中,连接pp2.过P,P2分别作BD的垂线,2, 4 .A= BDC, ODE 二 BDC.. ODF 二 BDE .-b =1,b - -2.:OB =OC,C 0,c , B 点的坐标为 -c,0 ,2 .0 二 c 2c c,解得 c - -3 或 c = 0 (舍去),c - -3.(2)设点F 的坐标为 0,m .“”'对称轴为直线丨:x=1,.点F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F 的 坐标为2, m .v 直线BE 经过点B 3,0 ,E 1, -4 ,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直线BE 的表达式 为y = 2x -6 .因为点F 在BE 上,.m =2 2-6=—2,即点F 的坐标为 0,-2 . (3)存在点Q 满足题意.设点P 坐标为n,0 ,则 PA 二 n 1,PB 二 PM =3 - n,PN 二-n 22 n 3.1 1作 QR —PN,垂足为 R, TS/QN -S APM , ?n 1 3-n =- - n 2 2n 3i_QR,QR =1.①点Q 在直线PN 的左侧时,Q 点的坐标为n -1,n 2 -4n ,R 点的坐标为n,n 2-4n ,N2223点的坐标为(n,n —2n — 3).二 在 Rt^QRN 中,NQ =1+(2n — 3) J n = ?时,NQ取最小值1 .此时Q 点的坐标为-S D)BE =劳.BE OE222OE 2 OE : OB = —A = s ODE» .s33OD328.解: :(1) TCD_x 轴,CD =2 , 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 l : x = 1* S 2* S ,7,S2 =S 「BOC ' SCDOE ' SDB^ -2S I ' S l 'SDBE(3)「 :DOE_ . ABC,2S DOE (OD 〕1S ABC AB 4,即 S ABC = 4S ・poE = 4S , t OA = OB ,1S =2SABCSB -2S1②点Q在直线PN的右侧时,Q点的坐标为n 11,n? _ 4 .同理,〈315、n出寸,NQ取最小值1•此时Q点的坐标为,•12 4丿综上所述:满足题意得点Q的坐标为i和11.⑵4丿2 4丿数学试题参韦答案第1页(戏6項)201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数学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題3分”共汕分〉1. B 1. C3. D & D7. H8, A二、填空题;(毎小題3分.共】4分》 4. A 9. C5. C 10. A11. a 12. 50 13.14T (2—1)15. -16,丄17,IX. >/7425三、卿答题:(共力分)19. 解:原式=1+2—1=2*20, 斛:由"124,解得虫3・由 2(.r- l)>3.t-6 t 懈得盂<4・ 儿不等式纽的解卑£3签工<4 .2L 解:跖<=口」"3)(*-3)J + 2x + 3x — 3 x + 3 1 = ------- « ------------------ ■= ----- . Ji + 2 (x + 3)(jt — 3) x + 2 肖工二厲_2时*皿式=——二丄=巴. V3-2 + 2 V3 322.解:(1〉根据题总*设V J J-r 的鞘数丧込式为皿也 当 尸20时* 祈2三20才十芳尸刃时,严&得*一5以+八所求函數&込式为>=|x-2.(2)当jT 时.*上一2 = 0,得尸10・ 悴:族客时篦可免彷携带行卒10煌-解方程组20A+/> = 2t 501 + 6 = 8.⑵ 144;⑶ 将选航模项闾的2名刃生编上号码1、2>将2名女生编上号码氛4•用表格列由我格町知■共有12种可能出现的结杲'井且它们都足零可能的,其中r名班* I名女生”冇8种可能.Ap CI名男主、1斜女牛)=兰工2・(如川树状图.酌情柑咸給分)12 324 - (!)肚明:\AE和刃JfH 交F点0 :.ZAOD=ZBOE.在△昇OD和厶号心血中* ,\ZBEO=Z2.乂/< Z I = ZBEO. :, ZAEC=ZRED.[/心皿在△沖EC 和\ AE ~= BE,[ZAEC^ZBED^二HAEWbRED (ASA).<2) TAJEQ空△BED’ :.EC = ED. ZC- ZBDE.襄AEDC屮,V£C=£D, Z172°・AZC=Z£'/>C-69O .:.ZBDE=ZC^9J *25・解,(1)作CELABf®足为& VAC^fiC t Aff-4,:.AE=BE-2.数学试题参韦答案第1页(戏6項)(2)设白亞的坐标人E 0), :.AD=丄・2 2:.D.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5” -).(折-』,2).2 2丁点C、。
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2的相反数是()A.2 B.﹣2 2 C C.D.﹣2.(3分)2016年某市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的助学金总额是9680000元,将968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96.8×105B.9.68×106C.9.68×107D.0.968×1083.(3分)计算a2•a3的结果是()A.5a B.6a C.a6D.a54.(3分)点P(1,﹣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1,2) B.(﹣1,2)C.(﹣1,﹣2)D.(﹣2,1)5.(3分)下列式子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 C. D.6.(3分)九年级(1)班15名男同学进行引体向上测试,每人只测一次,测试结果统计如下:引体向上数/个012345678人数112133211这15名男同学引体向上数的中位数是()A.2 B.3 C.4 D.57.(3分)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8,则第三边长可能是()A.14 B.10 C.3 D.28.(3分)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点E在边BC上,将△ABE沿直线AE折叠,点B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若∠EAC=∠ECA,则AC的长是()A.B.6 C.4 D.5二、填空题(每题3分,满分3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9.(3分)分解因式:ab ﹣b 2= . 10.(3分)计算:2(x ﹣y )+3y= .11.(3分)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 (m ,3),则m 的值是的值是 . 12.(3分)方程=1的解是的解是 .13.(3分)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的6个面上分别刻有1〜6的点数,抛掷这枚骰子1次,向上一面的点数是4的概率是的概率是 .14.(3分)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x +k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15.(3分)如图,直线a ∥b ,∠BAC 的顶点A 在直线a 上,且∠BAC=100°.若∠1=34°,则∠2= °.16.(3分)如图,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 中,若∠A ,∠B ,∠C 的度数之比为4:3:5,则∠D 的度数是的度数是 °.17.(3分)如图,在Rt △ABC 中,∠ACB=90°,点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点F 是AD 的中点.若AB=8,则EF= .18.(3分)将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一下规律排列: 第11行第2行234第3行98765第4行1111213141516第5行25242322212191817…则2017在第在第 行.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12分)(1)|﹣3|﹣(+1)0+(﹣2)2;(2)(1﹣)÷.20.(8分)解不等式组:并写出它的整数解.21.(8分)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求证:△ADE≌△CBF.22.(8分)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个白球和1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不放回),再从余下的2个球中任意摸出1个球.(1)用树状图或列表等方法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求两次摸到的球的颜色不同的概率.23.(8分)某校计划成立学生社团,要求每一位学生都选择一个社团,为了了解学生对不同社团的喜爱情况,学校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我最喜爱的一个学生社团”问卷调查,规定每人必须并且只能在“文学社团”、“科学社团”、“书画社团”、“体育社团”和“其他”五项中选择一项,并将统计结果绘制了如下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表.社团名称人数文学社团18科技社团a书画社团45体育社团72其他b请解答下列问题:(1)a=,b=;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为 ;(2)在扇形统计图中,“书画社团”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为(3)若该校共有3000名学生,试估计该校学生中选择“文学社团”的人数.24.(8分)A,B两地被大山阻隔,若要从A地到B地,只能沿着如图所示的公路先从A地到C地,再由C地到B地.现计划开凿隧道A,B两地直线贯通,经测量得:∠CAB=30°,∠CBA=45°,AC=20km,求隧道开通后与隧道开通前相比,从A地到B地的路程将缩短多少?(结果精确到0.1km,参考数据:≈1.414,≈1.732)25.(8分)如图,在△ABC中,∠ACB=90°,O是边AC上一点,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分别交AB,AC于点E,D,在BC的延长线上取点F,使得BF=EF,EF与AC交于点G.(1)试判断直线EF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OA=2,∠A=30°,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6.(10分)某公司组织员工到附近的景点旅游,根据旅行社提供的收费方案,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图中折线ABCD表示人均收费y(元)与参加旅游的人数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人时,人均收费为 元;(1)当参加旅游的人数不超过10人时,人均收费为(2)如果该公司支付给旅行社3600元,那么参加这次旅游的人数是多少?27.(12分)【操作发现】如图①,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1)请按要求画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B的对应点为Bʹ,点C的对应点为Cʹ,连接BBʹ;(2)在(1)所画图形中,∠ABʹB=.【问题解决】如图②,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C=7,点P在△ABC内,且∠APC=90°,∠BPC=120°,求△APC的面积.小明同学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对上述问题形成了如下想法:想法一:将△AP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PʹB,连接PPʹ,寻找P A,PB,PC 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想法二:将△APB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PʹCʹ,连接PPʹ,寻找P A,PB,PC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请参考小明同学的想法,完成该问题的解答过程.(一种方法即可)【灵活运用】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AE⊥BC,垂足为E,∠BAE=∠ADC,BE=CE=2,CD=5,AD=kAB (k为常数),求BD的长(用含k的式子表示).28.(14分)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坐标轴交于A,B,C三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3,0),点B的坐标为(4,0),连接AC,BC.动点P从点A出发,在线段AC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作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O出发,在线段OB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作匀速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连接PQ.(1)填空:b=,c=;(2)在点P,Q运动过程中,△APQ可能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3)在x轴下方,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M,使△PQM是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运动时间t;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②,点N的坐标为(﹣,0),线段PQ的中点为H,连接NH,当点Q关于直线NH的对称点Qʹ恰好落在线段BC上时,请直接写出点Qʹ的坐标.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2017•淮安)﹣2的相反数是(的相反数是( ) A .2 B .﹣2 2 C C . D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数为相反数. 【解答】解:根据相反数的定义,﹣2的相反数是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意义.注意掌握只有符号不同的数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2.(3分)(2017•淮安)2016年某市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的助学金总额是9680000元,将968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96.8×105B .9.68×106C .9.68×107D .0.968×108【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10n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 【解答】解:将968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9.68×106.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10n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 3.(3分)(2017•淮安)计算a 2•a 3的结果是(的结果是( ) A .5a B .6a C .a 6 D .a 5【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可得答案. 【解答】解:原式=a 2+3=a 5,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熟记法则并根据法则计算是解题关键. 4.(3分)(2017•淮安)点P (1,﹣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1,2) B .(﹣1,2) C .(﹣1,﹣2)D .(﹣2,1)【分析】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解答】解:P(1,﹣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1,﹣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5.(3分)(2017•淮安)下列式子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淮安)下列式子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B. C. D.【分析】检查最简二次根式的两个条件是否同时满足,同时满足的就是最简二次根式,否则就不是.【解答】解:A、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A符合题意;B、被开方数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B不符合题意;C、被开方数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C不符合题意;D、被开方数含分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6.(3分)(2017•淮安)九年级(1)班15名男同学进行引体向上测试,每人只测一次,测试结果统计如下:引体向上数/个012345678人数112133211这15名男同学引体向上数的中位数是(名男同学引体向上数的中位数是( )A.2 B.3 C.4 D.5【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将15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中位数是第8个数.【解答】解:根据表格可知,15个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第8个数是4,所以中位数为4;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的定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7.(3分)(2017•淮安)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8,则第三边长可能是(,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A.14 B.10 C.3 D.2【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判断.【解答】解:设第三边为x,则8﹣5<x<5+8,即3<x<13,所以符合条件的整数为1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记住两边之和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属于基础题,中考常考题型.8.(3分)(2017•淮安)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点E在边BC上,将△ABE沿直的长是( )线AE折叠,点B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若∠EAC=∠ECA,则AC的长是(A.B.6 C.4 D.5【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F=AB,∠AFE=∠B=9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CF,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将△ABE沿直线AE折叠,点B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AF=AB,∠AFE=∠B=90°,∴EF⊥AC,∵∠EAC=∠ECA,∴AE=CE,∴AF=CF,∴AC=2AB=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题3分,满分3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9.(3分)(2017•淮安)分解因式:ab﹣b2=b(a﹣b).【分析】根据提公因式法,可得答案.【解答】解:原式=b(a﹣b),故答案为:b(a﹣b).【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利用提公因式法是解题关键.10.(3分)(2017•淮安)计算:2(x﹣y)+3y=2x+y.【分析】原式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2x﹣2y+3y=2x+y,故答案为:2x+y【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熟练掌握去括号法则与合并同类项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1.(3分)(2017•淮安)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m,3),则m的值是的值是 ﹣2.【分析】直接把A(m,3)代入反比例函数y=﹣,求出m的值即可.【解答】解:∵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m,3),∴3=﹣,解得m=﹣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3分)(2017•淮安)方程=1的解是的解是 x=3.【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去分母得:x﹣1=2,解得:x=3,经检验x=3是分式方程的解,故答案为:x=3【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13.(3分)(2017•淮安)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的6个面上分别刻有1〜6的点数,抛掷这枚骰子1次,向上一面的点数是4的概率是的概率是 .【分析】弄清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刻的点数,再根据概率公式解答就可求出向上一面的点数是4的概率.【解答】解:由概率公式P(向上一面的点数是6)=.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概率公式,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4.(3分)(2017•淮安)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x +k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的取值范围是 k <﹣ .【分析】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1)2﹣4(k +1)>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1)2﹣4(k +1)>0, 解得k <﹣. 故答案为k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0(a ≠0)的根与△=b 2﹣4ac 有如下关系: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15.(3分)(2017•淮安)如图,直线a ∥b ,∠BAC 的顶点A 在直线a 上,且∠BAC=100°.若∠1=34°,则∠2= 46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直线a ∥b , ∴∠3=∠1=34°, ∵∠BAC=100°,∴∠2=180°﹣34°﹣100°100°=46°=46°, 故答案为:46.【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角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6.(3分)(2017•淮安)如图,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 中,若∠A ,∠B ,∠C 的度数之比为4:3:5,则∠D 的度数是的度数是 120 °.【分析】设∠A=4x ,∠B=3x ,∠C=5x ,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出x 的值,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 ,∠B ,∠C 的度数之比为4:3:5, ∴设∠A=4x ,则∠B=3x ,∠C=5x . ∵四边形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A +∠C=180°,即4x +5x=180°,解得x=20°, ∴∠B=3x=60°,∴∠D=180°﹣60°60°=120°=120°. 故答案为:12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熟知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3分)(2017•淮安)如图,在Rt △ABC 中,∠ACB=90°,点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点F 是AD 的中点.若AB=8,则EF= 2 .【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以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在Rt △ABC 中,∵AD=BD=4, ∴CD=AB=4, ∵AF=DF ,AE=EC , ∴EF=CD=2. 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中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8.(3分)(2017•淮安)将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一下规律排列:第1行1第2行234第3行98765第4行1111213141516第5行25242322212191817…则2017在第在第 45行.【分析】通过观察可得第n行最大一个数为n 2,由此估算2017所在的行数,进一步推算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442=1936,452=2025,∴2017在第45行.故答案为:45.【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字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12分)(2017•淮安)(1)|﹣3|﹣(+1)0+(﹣2)2;(2)(1﹣)÷.【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意义,零指数幂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2)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1)原式=3﹣1+4=6(2)原式=×=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0.(8分)(2017•淮安)解不等式组:并写出它的整数解.【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答】解:解不等式3x﹣1<x+5,得:x<3,解不等式<x﹣1,得:x>﹣1,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0、1、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8分)(2017•淮安)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求证:△ADE≌△CBF.【分析】指出∠ADE=∠CBF,AD=CB,由AAS证△ADE≌△CBF即可.【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CB,AD∥BC,∴∠ADE=∠CBF,∵AE⊥BD,CF⊥BD,∴∠AED=∠CFB=90°,在△ADE和△CBF中,,∴△ADE≌△CBF(AAS).【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8分)(2017•淮安)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个白球和1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不放回),再从余下的2个球中任意摸出1个球.(1)用树状图或列表等方法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求两次摸到的球的颜色不同的概率.【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2)由(1)中树状图可求得两次摸到的球的颜色不同的情况有4种,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如图:;(2)共有6种情况,两次摸到的球的颜色不同的情况有4种,概率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3.(8分)(2017•淮安)某校计划成立学生社团,要求每一位学生都选择一个社团,为了了解学生对不同社团的喜爱情况,学校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我最喜爱的一个学生社团”问卷调查,规定每人必须并且只能在“文学社团”、“科学社团”、“书画社团”、“体育社团”和“其他”五项中选择一项,并将统计结果绘制了如下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表.社团名称人数文学社团18科技社团a书画社团45体育社团72其他b请解答下列问题:(1)a=36,b=9;(2)在扇形统计图中,“书画社团”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为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为 90°;(3)若该校共有3000名学生,试估计该校学生中选择“文学社团”的人数.【分析】(1)根据体育社团的人数是72人,所占的百分比是40%即可求得调查的总人数,然后利用百分比的意义求得a和b的值;(2)利用360°乘以对应的百分比求解;(3)利用总人数乘以对应的百分比求解.【解答】解:(1)调查的总人数是72÷40%=180(人),则a=180×20%=36(人),则b=180﹣18﹣45﹣72﹣36=9.故答案是:36,9;(2)“书画社团”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是360×=90°;(3)估计该校学生中选择“文学社团”的人数是3000×=300(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4.(8分)(2017•淮安)A,B两地被大山阻隔,若要从A地到B地,只能沿着如图所示的公路先从A地到C地,再由C地到B地.现计划开凿隧道A,B两地直线贯通,经测量得:∠CAB=30°,∠CBA=45°,AC=20km,求隧道开通后与隧道开通前相比,从A地到B地的路程将缩短多少?(结果精确到0.1km,参考数据:≈1.414,≈1.732)【分析】过点C作CD⊥AB与D,根据AC=20km,∠CAB=30°,求出CD、AD,根据∠CBA=45°,求出BD、BC,最后根据AB=AD+BD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过点C作CD⊥AB与D,∵AC=10km,∠CAB=30°,∴CD=AC=×20=10km,AD=cos∠CAB•AC=cos∠30°×20=10km,∵∠CBA=45°,∴BD=CD=10km,BC=CD=10≈14.14km∴AB=AD+BD=10+10≈27.32km.则AC+BC﹣AB≈20+14.14﹣27.32≈6.8km.答:从A地到B地的路程将缩短6.8km.【点评】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是三角函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关键是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求出有关线段的长.25.(8分)(2017•淮安)如图,在△ABC中,∠ACB=90°,O是边AC上一点,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分别交AB,AC于点E,D,在BC的延长线上取点F,使得BF=EF,EF与AC交于点G.(1)试判断直线EF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OA=2,∠A=30°,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析】(1)连接O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AEO,∠B=∠BEF,于是得到∠OEG=90°,即可得到结论;(2)由AD是⊙O的直径,得到∠AED=9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EOD=60°,求得∠EGO=30°,根据三角形和扇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连接OE,∵OA=OE,∴∠A=∠AEO,∵BF=EF,∴∠B=∠BEF,∵∠ACB=90°,∴∠A+∠B=90°,∴∠AEO+∠BEF=90°,∴∠OEG=90°,∴EF是⊙O的切线;(2)∵AD是⊙O的直径,∴∠AED=90°,∵∠A=30°,∴∠EOD=60°,∴∠EGO=30°,∵AO=2,∴OE=2,∴EG=2,∴阴影部分的面积=2×2﹣=2﹣π.【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扇形的面积的计算,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6.(10分)(2017•淮安)某公司组织员工到附近的景点旅游,根据旅行社提供的收费方案,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图中折线ABCD表示人均收费y(元)与参加旅游的人数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人时,人均收费为 24元;(1)当参加旅游的人数不超过10人时,人均收费为(2)如果该公司支付给旅行社3600元,那么参加这次旅游的人数是多少?【分析】(1)观察图象即可解决问题;(2)首先判断收费标准在BC段,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观察图象可知:当参加旅游的人数不超过10人时,人均收费为240元.故答案为240.(2)∵3600÷240=15,3600÷150=24,∴收费标准在BC段,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则有,解得,∴y=﹣6x+300,由题意(﹣6x+300)x=3600,解得x=20或30(舍弃)答:参加这次旅游的人数是20人.【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读懂图象信息,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7.(12分)(2017•淮安)【操作发现】如图①,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1)请按要求画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B的对应点为Bʹ,点C的对应点为Cʹ,连接BBʹ;(2)在(1)所画图形中,∠ABʹB=45°.【问题解决】如图②,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C=7,点P在△ABC内,且∠APC=90°,∠BPC=120°,求△APC的面积.小明同学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对上述问题形成了如下想法:想法一:将△AP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PʹB,连接PPʹ,寻找P A,PB,PC 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想法二:将△APB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PʹCʹ,连接PPʹ,寻找P A,PB,PC 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请参考小明同学的想法,完成该问题的解答过程.(一种方法即可)【灵活运用】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AE⊥BC,垂足为E,∠BAE=∠ADC,BE=CE=2,CD=5,AD=kAB (k为常数),求BD的长(用含k的式子表示).【分析】【操作发现】(1)根据旋转角,旋转方向画出图形即可;(2)只要证明△ABBʹ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问题解决】如图②,将△APB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PʹCʹ,只要证明∠PPʹC=90°,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灵活运用】如图③中,由AE⊥BC,BE=EC,推出AB=AC,将△ABD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CG,连接DG.则BD=CG,只要证明∠GDC=90°,可得CG=,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操作发现】(1)如图所示,△ABʹCʹ即为所求;(2)连接BBʹ,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AB=ABʹ,∠BʹAB=90°,∴∠ABʹB=45°,故答案为:45°;【问题解决】如图②,∵将△APB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PʹCʹ,∴△APPʹ是等边三角形,∠APʹC=∠APB=360°﹣90°﹣120°120°=150°=150°, ∴PPʹ=AP ,∠APʹP=∠APPʹ=60°,∴∠PPʹC=90°,∠PʹPʹPC=30°PC=30°, ∴PPʹ=PC ,即AP=PC ,∵∠APC=90°,∴AP 2+PC 2=AC 2,即(PC )2+PC 2=72, ∴PC=2, ∴AP=,∴S △APC =AP•PC=7; 【灵活运用】如图③中,∵AE ⊥BC ,BE=EC ,∴AB=AC ,将△AB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ACG ,连接DG .则BD=CG ,∵∠BAD=∠CAG ,∴∠BAC=∠DAG ,∵AB=AC ,AD=AG ,∴∠ABC=∠ACB=∠ADG=∠AGD ,∴△ABC ∽△ADG ,∵AD=kAB,∴DG=kBC=4k,∵∠BAE+∠ABC=90°,∠BAE=∠ADC,∴∠ADG+∠ADC=90°,∴∠GDC=90°,∴CG==.∴BD=CG=.【点评】本题考查相似形综合题、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旋转法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28.(14分)(2017•淮安)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坐标轴交于A,B,C三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3,0),点B的坐标为(4,0),连接AC,BC.动点P从点A出发,在线段AC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作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O出发,在线段OB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作匀速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连接PQ.(1)填空:b=,c=4;(2)在点P,Q运动过程中,△APQ可能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3)在x轴下方,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M,使△PQM是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运动时间t;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②,点N的坐标为(﹣,0),线段PQ的中点为H,连接NH,当点Q关于直线NH的对称点Qʹ恰好落在线段BC上时,请直接写出点Qʹ的坐标.【分析】(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3)(x﹣4).将a=﹣代入可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从而可确定出b、c的值;(2)连结QC .先求得点C 的坐标,则PC=5﹣t ,依据勾股定理可求得AC=5,CQ 2=t 2+16,接下来,依据CQ 2﹣CP 2=AQ 2﹣AP 2列方程求解即可;(3)过点P 作DE ∥x 轴,分别过点M 、Q 作MD ⊥DE 、QE ⊥DE ,垂足分别为D 、E ,MD 交x 轴与点F ,过点P 作PG ⊥x 轴,垂足为点G ,首先证明△PAG ∽△ACO ,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PG=t ,AG=t ,然后可求得PE 、DF 的长,然后再证明△MDP ≌PEQ ,从而得到PD=EQ=t ,MD=PE=3+t ,然后可求得FM 和OF 的长,从而可得到点M 的坐标,然后将点M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求解即可;(4)连结:OP ,取OP 的中点R ,连结RH ,NR ,延长NR 交线段BC 与点Qʹ.首先依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到EH=QO=t ,RH ∥OQ ,NR=AP=t ,则RH=NR ,接下来,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证明NH 是∠QNQʹ的平分线,然后求得直线NR 和BC 的解析式,最后求得直线NR 和BC 的交点坐标即可.【解答】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 (x +3)(x ﹣4).将a=﹣代入得:y=﹣x 2+x +4, ∴b=,c=4.(2)在点P 、Q 运动过程中,△APQ 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连结QC .∵在点P 、Q 运动过程中,∠PAQ 、∠PQA 始终为锐角,∴当△APQ 是直角三角形时,则∠APQ=90°.将x=0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y=4,∴C (0,4).∵AP=OQ=t ,∴PC=5﹣t ,∵在Rt △AOC 中,依据勾股定理得:AC=5,在Rt △COQ 中,依据勾股定理可知:CQ 2=t 2+16,在Rt △CPQ 中依据勾股定理可知:PQ 2=CQ 2﹣CP 2,在Rt △APQ 中,AQ 2﹣AP 2=PQ 2,。
2017年江苏淮安中考数学试卷及解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的相反数是()A.2 B.﹣2 C.D.﹣【解答】A.2.2016年某市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的助学总额是9680000元,将968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96.8×105B.9.68×106C.9.68×107D.0.968×108【解答】B.3.计算a2•a3的结果是()A.5a B.6a C.a6D.a5【解答】D.4.点P(1,﹣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1,2)B.(﹣1,2)C.(﹣1,﹣2)D.(﹣2,1)【解答】C.5.下列式子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5B12C2a D 1 a【解答】A.6.九年级(1)班15名男同学进行引体向上测试,每人只测一次,测试结果统计如下:引体向上数/个0 1 2 3 4 5 6 7 8人数 1 1 2 1 3 3 2 1 1这15名男同学引体向上数的中位数是()A.2 B.3 C.4 D.5【解答】C.7.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8,则第三边长可能是()A.14 B.10 C.3 D.2【解答】B.8.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点E在边BC上,将△ABE沿直线AE折叠,点B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若∠EAC=∠ECA,则AC的长是()A.33B.6 C.4 D.5【解答】B.二、填空题(每题3分,满分30分,将解答填在答题纸上)9.分解因式:ab﹣b2= .【解答】b(a﹣b).10.计算:2(x﹣y)+3y= .【解答】2x+y .11.若反比例函数y=﹣6x的图象经过点A(m,3),则m的值是.【解答】﹣2.12.方程21x=1的解是.【解答】x=3.13.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的6个面上分别刻有1〜6的点数,抛掷这枚骰子1次,向上一面的点数是4的概率是.【解答】16.14.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k+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解答】k<﹣34.15.如图,直线a∥b,∠BAC的顶点A在直线a上,且∠BAC=100°.若∠1=34°,则∠2= °.【解答】46°.16.如图,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若∠A,∠B,∠C的度数之比为4:3:5,则∠D的度数是°.【解答】120°.17.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点F是AD的中点.若AB=8,则EF= .【解答】2.18.将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一下规律排列:第1行 1第2行 2 3 4第3行9 8 7 6 5第4行10 11 12 13 14 15 16第5行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则2017在第行.【解答】4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1)|﹣3|﹣(5+1)0+(﹣2)2;(2)(1﹣3a)÷23aa-.【解答】(1)6;(2)a.20.解不等式组:315312x xxx-+⎧⎪⎨--⎪⎩并写出它的整数解.【解答】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0、1、2.21.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求证:△ADE ≌△CBF.【解答】22.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个白球和1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不放回),再从余下的2个球中任意摸出1个球.(1)用树状图或列表等方法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求两次摸到的球的颜色不同的概率.【解答】(1)详见解析;(2)23.23.某校计划成立学生社团,要求每一位学生都选择一个社团,为了了解学生对不同社团的喜爱情况,学校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我最喜爱的一个学生社团”问卷调查,规定每人必须并且只能在“文学社团”、“科学社团”、“书画社团”、“体育社团”和“其他”五项中选择一项,并将统计结果绘制了如下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表.社团名称人数文学社团18社团 a书画社团45体育社团72其他 b请解答下列问题:(1)a= ,b= ;(2)在扇形统计图中,“书画社团”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为;(3)若该校共有3000名学生,试估计该校学生中选择“文学社团”的人数.【解答】(1)36,9;(2)90°;(3)300.24. A,B两地被大阻隔,若要从A地到B地,只能沿着如图所示的公路先从A地到C地,再由C地到B地.现计划开凿隧道A,B两地直线贯通,经测量得:∠CAB=30°,∠CBA=45°,AC=20km,求隧道开通后与隧道开通前相比,从A地到B地的路程将缩短多少?(结果精确到0.1km2≈1.4143 1.732)【解答】从A地到B地的路程将缩短6.8km.25.如图,在△ABC中,∠ACB=90°,O是边AC上一点,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分别交AB,AC于点E,D,在BC的延长线上取点F,使得BF=EF,EF与AC交于点G.(1)试判断直线EF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OA=2,∠A=30°,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解答】(1)详见解析;(2)2233π-.26.某组织员工到附近的景点旅游,根据旅行社提供的收费方案,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图中折线ABCD表示人均收费y(元)与参加旅游的人数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1)当参加旅游的人数不超过10人时,人均收费为元;(2)如果该支付给旅行社3600元,那么参加这次旅游的人数是多少?【解答】(1)240;(2)20.27.【操作发现】如图①,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1)请按要求画图:将△ABC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B 的对应点为B′,点C 的对应点为C′,连接BB′;(2)在(1)所画图形中,∠AB′B= . 【问题解决】如图②,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AC=7,点P 在△ABC 内,且∠APC=90°,∠BPC=120°,求△APC 的面积.小明同学通过观察、解析、思考,对上述问题形成了如下想法:想法一:将△APC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P′B,连接PP′,寻找PA ,PB ,PC 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想法二:将△APB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P′C′,连接PP′,寻找PA ,PB ,PC 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请参照小明同学的想法,完成该问题的解答过程.(一种方法即可) 【灵活运用】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 中,AE ⊥BC ,垂足为E ,∠BAE=∠ADC ,BE=CE=2,CD=5,AD=kAB (k 为常数),求BD 的长(用含k 的式子表示).【解答】【操作发现】(1)详见解析;(2)45°;【问题解决】3;【灵活运用】21625k .28.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13x 2+bx+c 的图象与坐标轴交于A ,B ,C 三点,其中点A 的坐标为(﹣3,0),点B 的坐标为(4,0),连接AC ,BC .动点P 从点A 出发,在线段AC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 作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 从点O 出发,在线段OB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 作匀速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连接PQ . (1)填空:b= ,c= ;(2)在点P ,Q 运动过程中,△APQ 可能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3)在x 轴下方,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M ,使△PQM 是以点P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运动时间t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②,点N的坐标为(﹣32,0),线段PQ的中点为H,连接NH,当点Q关于直线NH的对称点Q′恰好落在线段BC上时,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解答】(1)b=13,c=4;(2)△APQ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理由详见解析;(3)655205-+(4)Q′(67,227).。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21)÷7的结果是()A.3 B.﹣3 C.D.2.(3分)有一组数据:2,5,5,6,7,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A.3 B.4 C.5 D.63.(3分)小亮用天平称得一个罐头的质量为2.026kg,用四舍五入法将2.026精确到0.01的近似值为()A.2 B.2.0 C.2.02 D.2.034.(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值为()A.1 B.﹣1 C.2 D.﹣25.(3分)为了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学校公布了“阅读奖励”方案,并设置了“赞成、反对、无所谓”三种意见.现从学校所有2400名学生中随机征求了100名学生的意见,其中持“反对”和“无所谓”意见的共有30名学生,估计全校持“赞成”意见的学生人数约为()A.70 B.720 C.1680 D.23706.(3分)若点A(m,n)在一次函数y=3x+b的图象上,且3m﹣n>2,则b的取值范围为()A.b>2 B.b>﹣2 C.b<2 D.b<﹣27.(3分)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连接BE,则∠ABE的度数为()A.30°B.36°C.54°D.72°8.(3分)若二次函数y=ax2+1的图象经过点(﹣2,0),则关于x的方程a(x﹣2)2+1=0的实数根为()A.x1=0,x2=4 B.x1=﹣2,x2=6 C.x1=,x2= D.x1=﹣4,x2=09.(3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A=56°.以BC为直径的⊙O交AB于点D.E是⊙O上一点,且=,连接OE.过点E作EF⊥OE,交AC的延长线于点F,则∠F的度数为()A.92°B.108°C.112° D.124°10.(3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AD=8,F是AB的中点.过点F作FE⊥AD,垂足为E.将△AEF沿点A到点B的方向平移,得到△A'E'F'.设P、P'分别是EF、E'F'的中点,当点A'与点B重合时,四边形PP'CD的面积为()A.28B.24C.32D.32﹣8二、填空题(每题3分,满分24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1.(3分)计算:(a2)2=.12.(3分)如图,点D在∠AOB的平分线OC上,点E在OA上,ED∥OB,∠1=25°,则∠AED的度数为°.13.(3分)某射击俱乐部将11名成员在某次射击训练中取得的成绩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由图可知,11名成员射击成绩的中位数是环.14.(3分)分解因式:4a2﹣4a+1=.15.(3分)如图,在“3×3”网格中,有3个涂成黑色的小方格.若再从余下的6个小方格中随机选取1个涂成黑色,则完成的图案为轴对称图案的概率是.16.(3分)如图,AB是⊙O的直径,AC是弦,AC=3,∠BOC=2∠AOC.若用扇形OAC(图中阴影部分)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是.17.(3分)如图,在一笔直的沿湖道路l上有A、B两个游船码头,观光岛屿C 在码头A北偏东60°的方向,在码头B北偏西45°的方向,AC=4km.游客小张准备从观光岛屿C乘船沿CA回到码头A或沿CB回到码头B,设开往码头A、B 的游船速度分别为v1、v2,若回到A、B所用时间相等,则=(结果保留根号).18.(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BC的对应边B'C'交CD边于点G.连接BB'、CC'.若AD=7,CG=4,AB'=B'G,则=(结果保留根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5分)计算:|﹣1|+﹣(π﹣3)0.20.(5分)解不等式组:.21.(6分)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2.22.(6分)某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当行李的质量超过规定时,需付的行李费y(元)是行李质量x(kg)的一次函数.已知行李质量为20kg时需付行李费2元,行李质量为50kg时需付行李费8元.(1)当行李的质量x超过规定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求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的质量.23.(8分)初一(1)班针对“你最喜爱的课外活动项目”对全班学生进行调查(每名学生分别选一个活动项目),并根据调查结果列出统计表,绘制成扇形统计图.男、女生所选项目人数统计表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m=,n=;(2)扇形统计图中机器人项目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3)从选航模项目的4名学生中随机选取2名学生参加学校航模兴趣小组训练,请用列举法(画树状图或列表)求所选取的2名学生中恰好有1名男生、1名女生的概率.24.(8分)如图,∠A=∠B,AE=BE,点D在AC边上,∠1=∠2,AE和BD相交于点O.(1)求证:△AEC≌△BED;(2)若∠1=42°,求∠BDE的度数.25.(8分)如图,在△ABC中,AC=BC,AB⊥x轴,垂足为A.反比例函数y=(x >0)的图象经过点C,交AB于点D.已知AB=4,BC=.(1)若OA=4,求k的值;(2)连接OC,若BD=BC,求OC的长.26.(10分)某校机器人兴趣小组在如图①所示的矩形场地上开展训练.机器人从点A出发,在矩形ABCD边上沿着A→B→C→D的方向匀速移动,到达点D时停止移动.已知机器人的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s,移动至拐角处调整方向需要1s (即在B、C处拐弯时分别用时1s).设机器人所用时间为t(s)时,其所在位置用点P表示,P到对角线BD的距离(即垂线段PQ的长)为d个单位长度,其中d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1)求AB、BC的长;(2)如图②,点M、N分别在线段EF、GH上,线段MN平行于横轴,M、N的横坐标分别为t1、t2.设机器人用了t1(s)到达点P1处,用了t2(s)到达点P2处(见图①).若CP1+CP2=7,求t1、t2的值.27.(10分)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AB是直径,点D在⊙O上,OD∥BC,过点D作DE⊥AB,垂足为E,连接CD交OE边于点F.(1)求证:△DOE∽△ABC;(2)求证:∠ODF=∠BDE;(3)连接OC,设△DOE的面积为S1,四边形BCOD的面积为S2,若=,求sinA的值.28.(10分)如图,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OB=OC.点D在函数图象上,CD∥x轴,且CD=2,直线l是抛物线的对称轴,E是抛物线的顶点.(1)求b、c的值;(2)如图①,连接BE,线段OC上的点F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F'恰好在线段BE 上,求点F的坐标;(3)如图②,动点P在线段OB上,过点P作x轴的垂线分别与BC交于点M,与抛物线交于点N.试问: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PQN与△APM的面积相等,且线段NQ的长度最小?如果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2017•苏州)(﹣21)÷7的结果是()A.3 B.﹣3 C.D.【分析】根据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属于基础题.2.(3分)(2017•苏州)有一组数据:2,5,5,6,7,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A.3 B.4 C.5 D.6【分析】把给出的这5个数据加起来,再除以数据个数5,就是此组数据的平均数.【解答】解:(2+5+5+6+7)÷5=25÷5=5答: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与求解方法,关键是把给出的这5个数据加起来,再除以数据个数5.3.(3分)(2017•苏州)小亮用天平称得一个罐头的质量为2.026kg,用四舍五入法将2.026精确到0.01的近似值为()A.2 B.2.0 C.2.02 D.2.03【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和四舍五入法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2.026≈2.0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表示方法.4.(3分)(2017•苏州)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值为()A.1 B.﹣1 C.2 D.﹣2【分析】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4﹣4k=0,解之即可得出k值.【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2﹣4k=4﹣4k=0,解得:k=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5.(3分)(2017•苏州)为了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学校公布了“阅读奖励”方案,并设置了“赞成、反对、无所谓”三种意见.现从学校所有2400名学生中随机征求了100名学生的意见,其中持“反对”和“无所谓”意见的共有30名学生,估计全校持“赞成”意见的学生人数约为()A.70 B.720 C.1680 D.2370【分析】先求出100名学生中持“赞成”意见的学生人数,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00名学生中持“反对”和“无所谓”意见的共有30名学生,∴持“赞成”意见的学生人数=100﹣30=70名,∴全校持“赞成”意见的学生人数约=2400×=1680(名).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样本估计总体,先根据题意得出100名学生中持赞成”意见的学生人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3分)(2017•苏州)若点A(m,n)在一次函数y=3x+b的图象上,且3m﹣n>2,则b的取值范围为()A.b>2 B.b>﹣2 C.b<2 D.b<﹣2【分析】由点A的坐标结合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3m+b=n,再由3m﹣n>2,即可得出b<﹣2,此题得解.【解答】解:∵点A(m,n)在一次函数y=3x+b的图象上,∴3m+b=n.∵3m﹣n>2,∴﹣b>2,即b<﹣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结合3m﹣n>2,找出﹣b>2是解题的关键.7.(3分)(2017•苏州)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连接BE,则∠ABE的度数为()A.30°B.36°C.54°D.72°【分析】在等腰三角形△ABE中,求出∠A的度数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在正五边形ABCDE中,∠A=×(5﹣2)×180=108°又知△ABE是等腰三角形,∴AB=AE,∴∠ABE=(180°﹣108°)=36°.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内角与外角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正五边形的内角,此题基础题,比较简单.8.(3分)(2017•苏州)若二次函数y=ax2+1的图象经过点(﹣2,0),则关于x 的方程a(x﹣2)2+1=0的实数根为()A.x1=0,x2=4 B.x1=﹣2,x2=6 C.x1=,x2= D.x1=﹣4,x2=0【分析】二次函数y=ax2+1的图象经过点(﹣2,0),得到4a+1=0,求得a=﹣,代入方程a(x﹣2)2+1=0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二次函数y=ax2+1的图象经过点(﹣2,0),∴4a+1=0,∴a=﹣,∴方程a(x﹣2)2+1=0为:方程﹣(x﹣2)2+1=0,解得:x1=0,x2=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9.(3分)(2017•苏州)如图,在Rt△ABC中,∠ACB=90°,∠A=56°.以BC为直径的⊙O交AB于点D.E是⊙O上一点,且=,连接OE.过点E作EF⊥OE,交AC的延长线于点F,则∠F的度数为()A.92°B.108°C.112° D.124°【分析】直接利用互余的性质再结合圆周角定理得出∠COE的度数,再利用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得出答案.【解答】解:∵∠ACB=90°,∠A=56°,∴∠ABC=34°,∵=,∴2∠ABC=∠COE=68°,又∵∠OCF=∠OEF=90°,∴∠F=360°﹣90°﹣90°﹣68°=112°.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以及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正确得出∠OCE的度数是解题关键.10.(3分)(2017•苏州)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AD=8,F是AB的中点.过点F作FE⊥AD,垂足为E.将△AEF沿点A到点B的方向平移,得到△A'E'F'.设P、P'分别是EF、E'F'的中点,当点A'与点B重合时,四边形PP'CD的面积为()A.28B.24C.32D.32﹣8【分析】如图,连接BD,DF,DF交PP′于H.首先证明四边形PP′CD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DF⊥PP′,求出DH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连接BD,DF,DF交PP′于H.由题意PP′=AA′=AB=CD,PP′∥AA′∥CD,∴四边形PP′CD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菱形,∠A=60°,∴△ABD是等边三角形,∵AF=FB,∴DF⊥AB,DF⊥PP′,在Rt△AEF中,∵∠AEF=90°,∠A=60°,AF=4,∴AE=2,EF=2,∴PE=PF=,在Rt△PHF中,∵∠FPH=30°,PF=,∴HF=PF=,∵DF=4,∴DH=4﹣=,∴平行四边形PP′CD的面积=×8=28.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二、填空题(每题3分,满分24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1.(3分)(2017•苏州)计算:(a2)2=a4.【分析】根据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求解.【解答】解:(a2)2=a4.故答案为:a4.【点评】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12.(3分)(2017•苏州)如图,点D在∠AOB的平分线OC上,点E在OA上,ED∥OB,∠1=25°,则∠AED的度数为5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3=∠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1=∠2,等量代换得到∠2=∠3,由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ED∥OB,∴∠3=∠1,∵点D在∠AOB的平分线OC上,∴∠1=∠2,∴∠2=∠3,∴∠AED=∠2+∠3=50°,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3分)(2017•苏州)某射击俱乐部将11名成员在某次射击训练中取得的成绩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由图可知,11名成员射击成绩的中位数是8环.【分析】11名成员射击成绩处在第6位的是8,则中位数为8.【解答】解:∵按大小排列在中间的射击成绩为8环,则中位数为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了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14.(3分)(2017•苏州)分解因式:4a2﹣4a+1=(2a﹣1)2.【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两项平方项的符号相同,另一项是两底数积的2倍,本题可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解答】解:4a2﹣4a+1=(2a﹣1)2.故答案为:(2a﹣1)2.【点评】本题考查用完全平方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能用完全平方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式子的特点需熟练掌握.15.(3分)(2017•苏州)如图,在“3×3”网格中,有3个涂成黑色的小方格.若再从余下的6个小方格中随机选取1个涂成黑色,则完成的图案为轴对称图案的概率是.【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设计出图案即可.【解答】解:如图,∵可选2个方格∴完成的图案为轴对称图案的概率==.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熟知轴对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3分)(2017•苏州)如图,AB是⊙O的直径,AC是弦,AC=3,∠BOC=2∠AOC.若用扇形OAC(图中阴影部分)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是.【分析】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到∠AOC=60°,推出△AOC是等边三角形,得到OA=3,根据弧长的规定得到的长度==π,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BOC=2∠AOC,∠BOC+∠AOC=180°,∴∠AOC=60°,∵OA=OC,∴△AOC是等边三角形,∴OA=3,∴的长度==π,∴圆锥底面圆的半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17.(3分)(2017•苏州)如图,在一笔直的沿湖道路l上有A、B两个游船码头,观光岛屿C在码头A北偏东60°的方向,在码头B北偏西45°的方向,AC=4km.游客小张准备从观光岛屿C乘船沿CA回到码头A或沿CB回到码头B,设开往码头A、B的游船速度分别为v1、v2,若回到A、B所用时间相等,则=(结果保留根号).【分析】作CD⊥AB于点D,在Rt△ACD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CD的长,然后在Rt△BCD中求得BC的长,然后根据=求解.【解答】解:作CD⊥AB于点B.∵在Rt△ACD中,∠CAD=90°﹣60°=30°,∴CD=AC•sin∠CAD=4×=2(km),∵Rt△BCD中,∠CBD=90°,∴BC=CD=2(km),∴===.故答案是:.【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作出辅助线,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计算,求得BC的长是关键.18.(3分)(2017•苏州)如图,在矩形ABCD中,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BC的对应边B'C'交CD边于点G.连接BB'、CC'.若AD=7,CG=4,AB'=B'G,则=(结果保留根号).【分析】先连接AC,AG,AC',构造直角三角形以及相似三角形,根据△ABB'∽△ACC',可得到=,设AB=AB'=x,则AG=x,DG=x﹣4,Rt△ADG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方程72+(x﹣4)2=(x)2,求得AB的长以及AC的长,即可得到所求的比值.【解答】解:连接AC,AG,AC',由旋转可得,AB=AB',AC=AC',∠BAB'=∠CAC',∴=,∴△ABB'∽△ACC',∴=,∵AB'=B'G,∠AB'G=∠ABC=90°,∴△AB'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G=AB',设AB=AB'=x,则AG=x,DG=x﹣4,∵Rt△ADG中,AD2+DG2=AG2,∴72+(x﹣4)2=(x)2,解得x1=5,x2=﹣13(舍去),∴AB=5,∴Rt△ABC中,AC===,∴==,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以及相似三角形,依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将转化为,并依据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从而得出矩形的宽AB,这也是本题的难点所在.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5分)(2017•苏州)计算:|﹣1|+﹣(π﹣3)0.【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和零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1+2﹣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20.(5分)(2017•苏州)解不等式组:.【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答】解:由x+1≥4,解得x≥3,由2(x﹣1)>3x﹣6,解得x<4,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6分)(2017•苏州)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2.【分析】把分式进行化简,再把x的值代入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原式=.当时,原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问题,在解题时要乘法公式的应用进行化简.22.(6分)(2017•苏州)某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当行李的质量超过规定时,需付的行李费y(元)是行李质量x(kg)的一次函数.已知行李质量为20kg时需付行李费2元,行李质量为50kg时需付行李费8元.(1)当行李的质量x超过规定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求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的质量.【分析】(1)根据(20,2)、(50,8)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当行李的质量x超过规定时,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令y=0,求出x值,此题得解.【解答】解:(1)设y与x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将(20,2)、(50,8)代入y=kx+b中,,解得:,∴当行李的质量x超过规定时,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x﹣2.(2)当y=0时,x﹣2=0,解得:x=10.答: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10kg.【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令y=0,求出x值.23.(8分)(2017•苏州)初一(1)班针对“你最喜爱的课外活动项目”对全班学生进行调查(每名学生分别选一个活动项目),并根据调查结果列出统计表,绘制成扇形统计图.男、女生所选项目人数统计表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m=8,n=3;(2)扇形统计图中机器人项目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144°;(3)从选航模项目的4名学生中随机选取2名学生参加学校航模兴趣小组训练,请用列举法(画树状图或列表)求所选取的2名学生中恰好有1名男生、1名女生的概率.【分析】(1)由航模的人数和其所占的百分比可求出总人数,进而可求出3D打印的人数,则m的值可求出,从而n的值也可求出;(2)由机器人项目的人数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即可求出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3)应用列表法的方法,求出恰好选到1名男生和1名女生的概率是多少即可.【解答】解:(1)由两种统计表可知:总人数=4÷10%=40人,∵3D打印项目占30%,∴3D打印项目人数=40×30%=12人,∴m=12﹣4=8,∴n=40﹣16﹣12﹣4﹣5=3,故答案为:8,3;(2)扇形统计图中机器人项目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360°=144°,故答案为:144;(3)列表得:由表格可知,共有12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并且它们都是第可能的,其中“1名男生、1名女生”有8种可能.所以P(1名男生、1名女生)=.【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以及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应用,要熟练掌握.24.(8分)(2017•苏州)如图,∠A=∠B,AE=BE,点D在AC边上,∠1=∠2,AE和BD相交于点O.(1)求证:△AEC≌△BED;(2)若∠1=42°,求∠BDE的度数.【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判断△AEC≌△BED;(2)由(1)可知:EC=ED,∠C=∠BD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知∠C的度数,从而可求出∠BDE的度数;【解答】解:(1)证明:∵AE和BD相交于点O,∴∠AOD=∠BOE.在△AOD和△BOE中,∠A=∠B,∴∠BEO=∠2.又∵∠1=∠2,∴∠1=∠BEO,∴∠AEC=∠BED.在△AEC和△BED中,,∴△AEC≌△BED(ASA).(2)∵△AEC≌△BED,∴EC=ED,∠C=∠BDE.在△EDC中,∵EC=ED,∠1=42°,∴∠C=∠EDC=69°,∴∠BDE=∠C=69°.【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本题属于中等题型.25.(8分)(2017•苏州)如图,在△ABC中,AC=BC,AB⊥x轴,垂足为A.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C,交AB于点D.已知AB=4,BC=.(1)若OA=4,求k的值;(2)连接OC,若BD=BC,求OC的长.【分析】(1)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E,BE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OA 的长,得出C点坐标即可得出答案;(2)首先表示出D,C点坐标进而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性质求出C点坐标,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CO的长.【解答】解:(1)作CE⊥AB,垂足为E,∵AC=BC,AB=4,∴AE=BE=2.在Rt△BCE中,BC=,BE=2,∴CE=,∴CE=,∵OA=4,∴C点的坐标为:(,2),∵点C在的图象上,∴k=5,(2)设A点的坐标为(m,0),∵BD=BC=,∴AD=,∴D,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m,),(m﹣,2).∵点C,D都在的图象上,∴m=2(m﹣),∴m=6,∴C点的坐标为:(,2),作CF⊥x轴,垂足为F,∴OF=,CF=2,在Rt△OFC中,OC2=OF2+CF2,∴O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和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性质,正确得出C点坐标是解题关键.26.(10分)(2017•苏州)某校机器人兴趣小组在如图①所示的矩形场地上开展训练.机器人从点A出发,在矩形ABCD边上沿着A→B→C→D的方向匀速移动,到达点D时停止移动.已知机器人的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s,移动至拐角处调整方向需要1s(即在B、C处拐弯时分别用时1s).设机器人所用时间为t(s)时,其所在位置用点P表示,P到对角线BD的距离(即垂线段PQ的长)为d个单位长度,其中d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1)求AB、BC的长;(2)如图②,点M、N分别在线段EF、GH上,线段MN平行于横轴,M、N的横坐标分别为t1、t2.设机器人用了t1(s)到达点P1处,用了t2(s)到达点P2处(见图①).若CP1+CP2=7,求t1、t2的值.【分析】(1)作AT⊥BD,垂足为T,由题意得到AB=8,AT=,在Rt△ABT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T=,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2)如图,连接P1P2.过P1,P2分别作BD的垂线,垂足为Q1,Q2.则P1Q1∥P2Q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d1=d2,得到P1Q1=P2Q2.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设M,N的横坐标分别为t1,t2,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1)作AT⊥BD,垂足为T,由题意得,AB=8,AT=,在Rt△ABT中,AB2=BT2+AT2,∴BT=,∵tan∠ABD=,∴AD=6,即BC=6;(2)在图①中,连接P1P2.过P1,P2分别作BD的垂线,垂足为Q1,Q2.则P1Q1∥P2Q2.∵在图②中,线段MN平行于横轴,∴d1=d2,即P1Q1=P2Q2.∴P1P2∥BD.∴.即.又∵CP1+CP2=7,∴CP1=3,CP2=4.设M,N的横坐标分别为t1,t2,由题意得,CP1=15﹣t1,CP2=t2﹣16,∴t1=12,t2=20.【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7.(10分)(2017•苏州)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AB是直径,点D在⊙O上,OD∥BC,过点D作DE⊥AB,垂足为E,连接CD交OE边于点F.(1)求证:△DOE∽△ABC;(2)求证:∠ODF=∠BDE;(3)连接OC,设△DOE的面积为S1,四边形BCOD的面积为S2,若=,求sinA的值.【分析】(1)根据圆周角定理和垂直求出∠DEO=∠ACB,根据平行得出∠DOE=∠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出即可;(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DE=∠A,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A=∠BDC,推出∠ODE=∠BDC即可;=4S△DOE=4S1,求出S△BOC=2S1,求出2BE=OE,(3)根据△DOE~△ABC求出S△ABC解直角三角形求出即可.【解答】(1)证明:∵AB是⊙O的直径,∴∠ACB=90°,∵DE⊥AB,∴∠DEO=90°,∴∠DEO=∠ACB,∵OD∥BC,∴∠DOE=∠ABC,∴△DOE~△ABC;(2)证明:∵△DOE~△ABC,∴∠ODE=∠A,∵∠A和∠BDC是所对的圆周角,∴∠A=∠BDC,∴∠ODE=∠BDC,∴∠ODF=∠BDE;(3)解:∵△DOE~△ABC,∴,=4S△DOE=4S1,即S△ABC∵OA=OB,=2S1,∴,即S△BOC∵,∴,∴,即,∴.【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圆周角定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能综合运用知识点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28.(10分)(2017•苏州)如图,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 两点,与y轴交于点C,OB=OC.点D在函数图象上,CD∥x轴,且CD=2,直线l是抛物线的对称轴,E是抛物线的顶点.(1)求b、c的值;(2)如图①,连接BE,线段OC上的点F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F'恰好在线段BE 上,求点F的坐标;(3)如图②,动点P在线段OB上,过点P作x轴的垂线分别与BC交于点M,与抛物线交于点N.试问: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PQN与△APM的面积相等,且线段NQ的长度最小?如果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分析】(1)由条件可求得抛物线对称轴,则可求得b的值;由OB=OC,可用c 表示出B点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求得c的值;(2)可设F(0,m),则可表示出F′的坐标,由B、E的坐标可求得直线BE的解析式,把F′坐标代入直线BE解析式可得到关于m的方程,可求得F点的坐标;(3)设点P坐标为(n,0),可表示出PA、PB、PN的长,作QR⊥PN,垂足为R,则可求得QR的长,用n可表示出Q、R、N的坐标,在Rt△QRN中,由勾股定理可得到关于n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其取得最小值时n的值,则可求得Q点的坐标,【解答】解:(1)∵CD∥x轴,CD=2,∴抛物线对称轴为x=1.∴.∵OB=OC,C(0,c),∴B点的坐标为(﹣c,0),∴0=c2+2c+c,解得c=﹣3或c=0(舍去),∴c=﹣3;(2)设点F的坐标为(0,m).∵对称轴为直线x=1,∴点F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F的坐标为(2,m).由(1)可知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x﹣1)2﹣4,∴E(1,﹣4),∵直线BE经过点B(3,0),E(1,﹣4),∴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直线BE的表达式为y=2x﹣6.∵点F在BE上,∴m=2×2﹣6=﹣2,即点F的坐标为(0,﹣2);(3)存在点Q满足题意.设点P坐标为(n,0),则PA=n+1,PB=PM=3﹣n,PN=﹣n2+2n+3.作QR⊥PN,垂足为R,∵S△PQN=S△APM,∴,∴QR=1.①点Q在直线PN的左侧时,Q点的坐标为(n﹣1,n2﹣4n),R点的坐标为(n,n2﹣4n),N点的坐标为(n,n2﹣2n﹣3).∴在Rt△QRN中,NQ2=1+(2n﹣3)2,∴时,NQ取最小值1.此时Q点的坐标为;②点Q在直线PN的右侧时,Q点的坐标为(n+1,n2﹣4).同理,NQ2=1+(2n﹣1)2,∴时,NQ取最小值1.此时Q点的坐标为.综上可知存在满足题意的点Q,其坐标为或.【点评】本题为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涉及待定系数法、轴对称、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的性质、方程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等知识.在(1)中求得抛物线的对称轴是解题的关键,在(2)中用F点的坐标表示出F′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在(3)中求得QR的长,用勾股定理得到关于n的二次函数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特别是最后一问,难度很大.。
江苏省十三市2017年中考数学解答题压轴题汇编1.(2017·南京)已知函数y=﹣x2+(m﹣1)x+m(m为常数).(1)该函数的图象与x轴公共点的个数是.A.0B.1C.2D.1或2(2)求证:不论m为何值.该函数的图象的顶点都在函数y=(x+1)2的图象上.(3)当﹣2≤m≤3时.求该函数的图象的顶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2.(2017·南京)折纸的思考.【操作体验】用一张矩形纸片折等边三角形.第一步.对折矩形纸片ABCD(AB>BC)(图①).使AB与D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平(图②).第二步.如图③.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C落在EF上的P处.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G.折出PB、PC.得到△PBC.(1)说明△PBC是等边三角形.【数学思考】(2)如图④.小明画出了图③的矩形ABCD和等边三角形PBC.他发现.在矩形ABCD中把△PBC经过图形变化.可以得到图⑤中的更大的等边三角形.请描述图形变化的过程.(3)已知矩形一边长为3cm.另一边长为a cm.对于每一个确定的a的值.在矩形中都能画出最大的等边三角形.请画出不同情形的示意图.并写出对应的a的取值范围.【问题解决】(4)用一张正方形铁片剪一个直角边长分别为4cm和1cm的直角三角形铁片.所需正方形铁片的边长的最小值为cm.3.(2017·无锡)如图.以原点O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与x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B在点A的右边).P 是半径OB上一点.过P且垂直于AB的直线与⊙O分别交于C.D两点(点C在点D的上方).直线AC.DB交于点E.若AC:CE=1:2.(1)求点P的坐标;(2)求过点A和点E.且顶点在直线CD上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4.(2017·无锡)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AB=4.AD=m.动点P从点D出发.在边DA上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运动.连接CP.作点D关于直线PC的对称点E.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1)若m=6.求当P.E.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对应的t的值.(2)已知m满足:在动点P从点D到点A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有且只有一个时刻t.使点E到直线BC的距离等于3.求所有这样的m的取值范围.5.(2017·徐州)如图.将边长为6的正三角形纸片ABC按如下顺序进行两次折叠.展平后.得折痕AD、BE (如图①).点O为其交点.(1)探求AO与O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若P.N分别为BE.BC上的动点.①当PN+PD的长度取得最小值时.求BP的长度;②如图③.若点Q在线段BO上.BQ=1.则QN+NP+PD的最小值= .6.(2017·徐州)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4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C的半径为.P为⊙C上一动点.(1)点B.C的坐标分别为B().C();(2)是否存在点P.使得△PBC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连接PB.若E为PB的中点.连接OE.则OE的最大值= .7.(2017·常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已知二次函数y=﹣x2+bx的图象过点A(4.0).顶点为B.连接AB、BO.(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C是BO的中点.点Q在线段AB上.设点B关于直线CQ的对称点为B'.当△OCB'为等边三角形时.求BQ的长度;(3)若点D在线段BO上.OD=2DB.点E、F在△OAB的边上.且满足△DOF与△DEF全等.求点E的坐标.8.(2017·常州)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x+4的图象是直线l.设直线l分别与y轴、x轴交于点A、B.(1)求线段AB的长度;(2)设点M在射线AB上.将点M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到点N.以点N为圆心.NA的长为半径作⊙N.①当⊙N与x轴相切时.求点M的坐标;②在①的条件下.设直线AN与x轴交于点C.与⊙N的另一个交点为D.连接MD交x轴于点E.直线m过点N 分别与y轴、直线l交于点P、Q.当△APQ与△CDE相似时.求点P的坐标.9.(2017·苏州)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AB是直径.点D在⊙O上.OD∥BC.过点D作DE⊥AB.垂足为E.连接CD交OE边于点F.(1)求证:△DOE∽△ABC;(2)求证:∠ODF=∠BDE;(3)连接OC.设△DOE的面积为S1.四边形BCOD的面积为S2.若=.求sinA的值.10.(2017·苏州)如图.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 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OB=OC.点D 在函数图象上.CD∥x轴.且CD=2.直线l是抛物线的对称轴.E是抛物线的顶点.(1)求b、c的值;(2)如图①.连接BE.线段OC上的点F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F'恰好在线段BE上.求点F的坐标;(3)如图②.动点P在线段OB上.过点P作x轴的垂线分别与BC交于点M.与抛物线交于点N.试问: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PQN与△APM的面积相等.且线段NQ的长度最小?如果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11.(2017·南通)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心是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过三角形内心的一条直线与两边相交.两交点之间的线段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图形.若有一个图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则把这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內似线”.(1)等边三角形“內似线”的条数为;(2)如图.△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证:BD是△ABC的“內似线”;(3)在Rt△ABC中.∠C=90°.AC=4.BC=3.E、F分别在边AC、BC上.且EF是△ABC的“內似线”.求EF的长.12.(2017·南通)已知直线y=kx+b与抛物线y=ax2(a>0)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正半轴相交于点C.过点A作AD⊥x轴.垂足为D.(1)若∠AOB=60°.AB∥x轴.AB=2.求a的值;(2)若∠AOB=90°.点A的横坐标为﹣4.AC=4BC.求点B的坐标;(3)延长AD、BO相交于点E.求证:DE=CO.13.(2017·连云港)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3(a≠0)的图象经过点A(3.0).B(4.1).且与y轴交于点C.连接AB、AC、BC.(1)求此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判断△ABC的形状;若△ABC的外接圆记为⊙M.请直接写出圆心M的坐标;(3)若将抛物线沿射线BA方向平移.平移后点A、B、C的对应点分别记为点A1、B1、C1.△A1B1C1的外接圆记为⊙M1.是否存在某个位置.使⊙M1经过原点?若存在.求出此时抛物线的关系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2017·连云港)问题呈现:如图1.点E、F、G、H分别在矩形ABCD的边AB、BC、CD、DA上.AE=DG.求证:2S四边形EFGH=S矩形ABCD.(S表示面积)实验探究:某数学实验小组发现:若图1中AH≠BF.点G在CD上移动时.上述结论会发生变化.分别过点E、G作BC边的平行线.再分别过点F、H作AB边的平行线.四条平行线分别相交于点A1、B1、C1、D1.得到矩形A1B1C1D1.如图2.当AH>BF时.若将点G向点C靠近(DG>AE).经过探索.发现:2S 四边形EFGH=S矩形ABCD+S.如图3.当AH>BF时.若将点G向点D靠近(DG<AE).请探索S 四边形EFGH、S矩形ABCD与S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迁移应用:请直接应用“实验探究”中发现的结论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 4.点E、F、G、H分别是面积为25的正方形ABCD各边上的点.已知AH>BF.AE>DG.S四边形EFGH=11.HF=.求EG的长.(2)如图5.在矩形ABCD中.AB=3.AD=5.点E、H分别在边AB、AD上.BE=1.DH=2.点F、G分别是边BC、CD 上的动点.且FG=.连接EF、HG.请直接写出四边形EFGH面积的最大值.15.(2017·淮安)【操作发现】如图①.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1)请按要求画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B的对应点为B′.点C的对应点为C′.连接BB′;(2)在(1)所画图形中.∠AB′B=.【问题解决】如图②.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C=7.点P在△ABC内.且∠APC=90°.∠BPC=120°.求△APC的面积.小明同学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对上述问题形成了如下想法:想法一:将△AP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P′B.连接PP′.寻找PA.PB.PC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想法二:将△APB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P′C′.连接PP′.寻找PA.PB.PC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请参考小明同学的想法.完成该问题的解答过程.(一种方法即可)【灵活运用】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AE⊥BC.垂足为E.∠BAE=∠ADC.BE=CE=2.CD=5.AD=kAB(k为常数).求BD的长(用含k的式子表示).16.(2017·淮安)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坐标轴交于A.B.C三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3.0).点B的坐标为(4.0).连接AC.BC.动点P从点A出发.在线段AC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作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O出发.在线段OB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作匀速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连接PQ.(1)填空:b= .c= ;(2)在点P.Q运动过程中.△APQ可能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3)在x轴下方.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M.使△PQM是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运动时间t;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②.点N的坐标为(﹣.0).线段PQ的中点为H.连接NH.当点Q关于直线NH的对称点Q′恰好落在线段BC上时.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17.(2017·盐城)【探索发现】如图①.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B=90°.小明想从中剪出一个以∠B为内角且面积最大的矩形.经过多次操作发现.当沿着中位线DE、EF剪下时.所得的矩形的面积最大.随后.他通过证明验证了其正确性.并得出:矩形的最大面积与原三角形面积的比值为.【拓展应用】如图②.在△ABC中.BC=a.BC边上的高AD=h.矩形PQMN的顶点P、N分别在边AB、AC上.顶点Q、M在边BC 上.则矩形PQMN面积的最大值为.(用含a.h的代数式表示)【灵活应用】如图③.有一块“缺角矩形”ABCDE.AB=32.BC=40.AE=20.CD=16.小明从中剪出了一个面积最大的矩形(∠B 为所剪出矩形的内角).求该矩形的面积.【实际应用】如图④.现有一块四边形的木板余料ABCD.经测量AB=50cm.BC=108cm.CD=60cm.且tanB=tanC=.木匠徐师傅从这块余料中裁出了顶点M、N在边BC上且面积最大的矩形PQMN.求该矩形的面积.18.(2017·盐城)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2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y=﹣x2+bx+c经过A、C两点.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点D为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①连接BC、CD.设直线BD交线段AC于点E.△CDE的面积为S1.△BCE的面积为S2.求的最大值;②过点D作DF⊥AC.垂足为点F.连接CD.是否存在点D.使得△CDF中的某个角恰好等于∠BAC的2倍?若存在.求点D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9.(2017·扬州)农经公司以30元/千克的价格收购一批农产品进行销售.为了得到日销售量p(千克)(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用所学过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知识确定p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农经公司应该如何确定这批农产品的销售价格.才能使日销售利润最大?(3)若农经公司每销售1千克这种农产品需支出a元(a>0)的相关费用.当40≤x≤45时.农经公司的日获利的最大值为2430元.求a的值.(日获利=日销售利润﹣日支出费用)20.(2017·扬州)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P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CP.过点P作PC的垂线交AD于点E.以 PE为边作正方形PEFG.顶点G在线段PC上.对角线EG、PF相交于点O.(1)若AP=1.则AE= ;(2)①求证:点O一定在△APE的外接圆上;②当点P从点A运动到点B时.点O也随之运动.求点O经过的路径长;(3)在点P从点A到点B的运动过程中.△APE的外接圆的圆心也随之运动.求该圆心到AB边的距离的最大值.21.(2017·镇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x轴、y轴上.点B坐标为(4.t)(t>0).二次函数y=x2+bx(b<0)的图象经过点B.顶点为点D.(1)当t=12时.顶点D到x轴的距离等于;(2)点E是二次函数y=x2+bx(b<0)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公共点(点E与点O不重合).求OE•EA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的二次函数表达式;(3)矩形OABC的对角线OB、AC交于点F.直线l平行于x轴.交二次函数y=x2+bx(b<0)的图象于点M、N.连接DM、DN.当△DMN≌△FOC时.求t的值.22.(2017·镇江)【回顾】如图1.△ABC中.∠B=30°.AB=3.BC=4.则△ABC的面积等于.【探究】图2是同学们熟悉的一副三角尺.一个含有30°的角.较短的直角边长为a;另一个含有45°的角.直角边长为b.小明用两副这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如图3).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它的面积.从而推出sin75°=.小丽用两副这样的三角尺拼成了一个矩形EFGH(如图4).也推出sin75°=.请你写出小明或小丽推出sin75°=的具体说理过程.【应用】在四边形ABCD中.AD∥BC.∠D=75°.BC=6.CD=5.AD=10(如图5)(1)点E在AD上.设t=BE+CE.求t2的最小值;(2)点F在AB上.将△BCF沿CF翻折.点B落在AD上的点G处.点G是AD的中点吗?说明理由.23.(2017·泰州)阅读理解:如图①.图形l外一点P与图形l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若线段PA1最短.则线段PA1的长度称为点P到图形l的距离.例如:图②中.线段P1A的长度是点P1到线段AB的距离;线段P2H的长度是点P2到线段AB的距离.解决问题:如图③.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8.4).(12.7).点P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x轴正方向运动了t秒.(1)当t=4时.求点P到线段AB的距离;(2)t为何值时.点P到线段AB的距离为5?(3)t满足什么条件时.点P到线段AB的距离不超过6?(直接写出此小题的结果)24.(2017·泰州)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B的横坐标分别为a、a+2.二次函数y=﹣x2+(m﹣2)x+2m 的图象经过点A、B.且a、m满足2a﹣m=d(d为常数).(1)若一次函数y1=kx+b的图象经过A、B两点.①当a=1、d=﹣1时.求k的值;②若y1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d的取值范围;(2)当d=﹣4且a≠﹣2、a≠﹣4时.判断直线AB与x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点A、B的位置随着a的变化而变化.设点A、B运动的路线与y轴分别相交于点C、D.线段CD的长度会发生变化吗?如果不变.求出CD的长;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25.(2017·宿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2x﹣3交x轴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将该抛物线位于x轴上方曲线记作M.将该抛物线位于x轴下方部分沿x轴翻折.翻折后所得曲线记作N.曲线N交y轴于点C.连接AC、BC.(1)求曲线N所在抛物线相应的函数表达式;(2)求△ABC外接圆的半径;(3)点P为曲线M或曲线N上的一动点.点Q为x轴上的一个动点.若以点B.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Q的坐标.26.(2017·宿迁)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已知AB=1.BC=.点E在边CD上移动.连接AE.将多边形ABCE 沿直线AE翻折.得到多边形AB′C′E.点B、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B′、C′.(1)当B′C′恰好经过点D时(如图1).求线段CE的长;(2)若B′C′分别交边AD.CD于点F.G.且∠DAE=22.5°(如图2).求△DFG的面积;(3)在点E从点C移动到点D的过程中.求点C′运动的路径长.。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满分:130分 第Ⅰ卷(共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小题,合计30分) 1.(2017江苏苏州,1,3分)(—21)÷7的结果是 A .3B .—3C .13D .13-答案:B ,解析:根据有理数除法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其倒数.2.(2017江苏苏州,2,3分)有一组数据:2,5,5,6,7,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A .3B .4C .5D .6答案:C ,解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2+5+5+6+7=55,故答案选C .3.(2017江苏苏州,3,3分)小亮用天平称得一个罐头的质量为2.026kg ,用四舍五入法将2.026精确到0.01的近似值为 A .2B .2.0C .2.02D .2.03答案:D ,解析:根据“近似数的计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将2.026精确到0.01的近似值,精确到百分位,则2.026≈2.03.4.(2017江苏苏州,4,3分)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k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值为 A .1B .—1C .2D .—2答案:A ,解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即根的判别式.5.(2017江苏苏州,5,3分)为了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学校公布了“阅读奖励”方案,并设置了“赞成、反对、无所谓”三种意见.现从学校所有2400名学生中随机征求了100名学生的意见,其中持“反对”和“无所谓”意见的共有30名学生,估计全校持“赞成”意见的学生人数约为 A .70B .720C .1680D .2370答案:C ,解析:根据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所以,故答案选C . 6.(2017江苏苏州,6,3分)若点A (m ,n )在一次函数y =3x +b 的图象上,且3m —n >2,则b 的取值范围为 A .b >2B .b >—2C .b <2D .b <—2答案:D ,解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点A (m ,n )在一次函数y =3x +b 的图象上,则n =3m+b ,—b =3m —n ,所以—b >2,故答案为b <—2.7.(2017江苏苏州,7,3分)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 中,连接BE ,则∠ABE 的度数为=4401k k ∆-=⇒=702400=1680100⨯A .30°B .36°C .54°D .72°答案:B ,解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定义:各边都相等,各角都相等”可计算出正五边形一个内角的度数∠A=108°,再根据等腰△ABE 两底角相等,可计算底角∠ABE=36°.8.(2017江苏苏州,8,3分)若二次函数y =ax 2+1的图象经过点(-2,0),则关于x 的方程 a (x -2)2+1=0的实数根为A .x 1=0,x 2=4B .x 1=—2,x 2=6C . x 1=32,x 2=52D .x 1=—4,x 2=0答案:A ,解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4a +1=0,a =-14,则21(2)104x --+=,解一元二次方程得x 1=0,x 2=4.9.(2017江苏苏州,9,3分)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56°.以BC 为直径的e O 交AB 于点D ,E 是e O 上一点,且»»CCD E =,连接OE ,过点E 作EF ⊥OE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F ,则∠F 的度数为A .92°B .108°C . 112°D .124°答案:C ,解析:根据“圆中圆心角圆周角性质”.∵∠ACB=90°,∠A=56°∴∠B=34°.在e O 中,∵»»CCD E =,∴∠B=12∠CBD=∠COE =68°,∴∠F=112°,故答案选C . 10.(2017江苏苏州,10,3分)如图,在菱形ABCD 中,∠A=60°,AD =8,F 是AB 的中点.过点F 作FE ⊥AD ,垂足为E .将△AEF 沿点A 到点B 的方向平移,得到△AE 'F '.设P 、P '分别是EF 、E 'F '的中点,当点A '与点B '重合时,四边形PP 'CD 的面积为A .B .C .D .8答案:A ,解析:根据平移性质,四边形PP 'CD 为平行四边形,再通过做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求出平行四边形PP 'CD 的高的长度,进而求出□PP 'CD 的面积. 作DH ⊥AB ,PK ⊥AB ,FL ⊥AB ,在菱形ABCD 中,∠A=60°,AD =8,F 是AB 的中点,∴AF =4,EF =4,∴EL .∵P 是EF 的中点,∴PK ∵DH =∴□PP 'CD 的高为∴=82S =故答案选A .第Ⅱ卷(共100分)二、填空题(每题3分,满分24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1.(2017江苏苏州,11,3分)计算:()22a = .答案:4a ,解析:根据“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224a a =.12.(2017江苏苏州,12,3分)如图,点D 在∠AOB 的平分线OC 上,点E 在OA 上,ED ∥OB , ∠1=25°,则∠AED 的度数为 .答案:50,解析:根据“平行线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DE ∥OB ,∴∠EDO =∠1=25°.∵OD 平分∠AOB ,∴∠AOD =25°.∴∠AED =25°+25°=50°.13.(2017江苏苏州,13,3分)某射击俱乐部将11名成员在某次射击训练中取得的成绩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由图可知,11名成员射击成绩的中位数是 环.答案:8,解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计算中位数先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1个数据的中位数由第6个数据决定,故中位数是8.14.(2017江苏苏州,14,3分)因式分解:2441a a -+= .答案:()221a -,解析:根据“公式法分解因式:2222()a ab b a b ++=+”,()2244121a a a -+=-.15.(2017江苏苏州,15,3分)如图,在“33⨯”网格中,有3个涂成黑色的小方格.若再从余下的6个小方格中随机选取个涂成黑色,则完成的图案为轴对称图案的概率是 .答案:13,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定义”,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符合条件的只有2种,则完成的图案为轴对称图案的概率是13.16.(2017江苏苏州,16,3分)如图,AB 是O e 的直径,AC 是弦,AC =3,∠BOC =2∠AOC .若用扇形OAC (图中阴影部分)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是 .答案:12,解析: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弧长等于地面圆的周长”,∵∠BOC =2∠AOC ,∠BOC +∠AOC =180°,∴∠AOC =60°.∴R =3.∴6032180l r ππ⨯==.∴r =12.2117.(2017江苏苏州,17,3分)如图,在一笔直的沿湖道路上有A 、B 两个游船码头,观光岛屿C 在码头A 北偏东60°的方向,在码头B 北偏西45°的方向,AC =4km .游客小张准备从观光岛屿C 乘船沿CA 回到码头A 或沿CB 回到码头B ,设开往码头A 、B 的游船速度分别为v 1、v 2,若回到A 、B 所用时间相等,则12v v = (结果保留根号).解析:根据“特殊角三角函数的应用”,作CD ⊥AB ,垂足为D ,∵AC =6,∠CAB=30°,∴CD =2.在Rt △BCD 中,∠CBD=45°,∴BC=.∵开往码头A 、B 的游船回到A 、B 所用时间相等,12v v ==.18.(2017江苏苏州,18,3分)如图,在矩形ABCD 中,将∠ABC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BC 的对应边B C ''交CD 边于点G .连接BB '、CC ',若AD =7,CG =4,AB B G ''=,则CC BB '='(结果保留根号).D解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连接AG ,设DG =x ,则4AB B G x ''==+.在Rt AB G ∆'中,x 2+49=2(x +4)2,∴x =1.则AB =5,BC =7,∴CC BB'=='.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2017江苏苏州,19,5分)计算:()013π-+-.思路分析: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计算绝对值、算数平方根、0次幂,即可得出答案. 解:.原式=1+2-1=2.20.(2017江苏苏州,20,5分)解不等式组:()142136x x x +≥⎧⎪⎨->-⎪⎩.思路分析:根据“不等式组解集的求解方法”,先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数轴判断公共解集,即可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解不等式○1得,44x +≥,解得3x ≥;解不等式○2得,由()2136x x ->-,解得4x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4x ≤<.21.(2017江苏苏州,21,6分)先化简,再求值:259123x x x -⎛⎫-÷⎪++⎝⎭,其中2x =-.思路分析:分式的化简求值,先将括号内的进行通分,各分子、分母因式分解,再约分.解:原式()()()()333331232332x x x x x x x x x x x -+--+=÷=⋅=++++-+.当2x =时,原式===.22.(2017江苏苏州,22,6分)某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当行李的质量超过规定时,需付的行李费y (元)是行李质量x (kg )的一次函数.已知行李质量为20kg 时需付行李费2元,行李质量为50kg 时需付行李费8元. (1)当行李的质量x 超过规定时,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求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的质量.思路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的质量就是y =0时x 的值.解:(1)根据题意,设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 b =+.当20x =时,2y =,得220k b =+.当50x =时,8y =,得850k b =+.解方程组202508k b k b +=⎧⎨+=⎩,得152k b ⎧=⎪⎨⎪=-⎩,所求函数表达式为125y x =-.(2) 当0y =时,1205x -=,得10x =. 答: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10kg .23.(2017江苏苏州,23,8分)初一(1)班针对“你最喜爱的课外活动项目”对全班学生进行调查(每名学生分别选一个活动项目),并根据调查结果列出统计表,绘制成扇形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m = ,n = ;(2)扇形统计图中机器人项目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 ;(3)从选航模项目的4名学生中随机选取2名学生参加学校航模兴趣小组训练,请用列举法(画树状图或列表)求所选取的2名学生中恰好有名男生、名女生的概率.思路分析:(1)利用航模小组先求出数据总数,再求出n .(2)小组所占圆心角=;(3)列表格求概率.解:(1)m =8,n =3; (2)144;(3)将选航模项目的2名男生编上号码1,2,将2名女生编上号码3,4. 用表格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该组频数数据总数360⨯︒也可使用树状图.由表格可知,共有12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并且它们都是第可能的,其中“名男生、名女生”有8种可能.P ∴( 名男生、名女生)82123==. 24.(2017江苏苏州,24,8分)如图,∠A=∠B ,AE =BE ,点D 在AC 边上,∠1=∠2,AE 和BD 相交于点O .(1)求证:△AEC ≌△BED ; (2)若∠1=42°,求∠BDE 的度数.思路分析:(1)用ASA 证明两三角形全等;(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C =ED ,∠C=∠BDE ,再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等边对等角,即可求出底角∠BDE =69°.解:(1)证明:∵AE 和BD 相交于点O ,AOD BOE ∴∠=∠.在AOD ∆和BOE ∆中,,2A B BEO ∠=∠∴∠=∠.又12,1,BEO AEC BED ∠=∠∴∠=∠∴∠=∠Q .在AEC ∆和BED ∆中,(),A B AE BEAEC BED ASA AEC BED ∠=∠⎧⎪=∴∆≅∆⎨⎪∠=∠⎩. (2),,AEC BED EC ED C BDE ∆≅∆∴=∠=∠Q . 在EDC ∆中,,142,69EC ED C EDC =∠=∴∠=∠=ooQ ,69BDE C ∴∠=∠=o .25.(2017江苏苏州,25,8分)如图,在△ABC 中,AC =BC ,AB ⊥x 轴,垂足为A .反比例函数ky x=(0x >)的图像经过点C ,交AB 于点D .已知AB =4,BC =52. (1)若OA =4,求k 的值;(2)连接OC ,若BD =BC ,求OC 的长.思路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先求出C 的坐标,再代入反比例函数即可;(2)利用勾股定理,求OC 的长度.解:(1)作CE AB ⊥,垂足为,,4E AC BC AB ==Q ,2AE BE ∴==.在Rt ∆BCE 中,53,2,22BC BE CE ==∴=,4,OA C =∴Q 点的坐标为5,22⎛⎫⎪⎝⎭,Q 点C 在k y x=的图象上,5k ∴=.(2)设A 点的坐标为()53,0,,22m BD BC AD ==∴=Q .,D C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3,,,222m m ⎛⎫⎛⎫- ⎪ ⎪⎝⎭⎝⎭. Q 点,C D 都在k y x=的图象上,332,6,22m m m C ⎛⎫∴=-∴=∴ ⎪⎝⎭点的坐标为9,22⎛⎫⎪⎝⎭.作CF x ⊥轴,垂足为9,,22F OF CF ∴==.在Rt OFC ∆中,222,OC OF CF OC =+∴=. 26.(2017江苏苏州,26,10分)某校机器人兴趣小组在如图①所示的矩形场地上开展训练.机器人从点A 出发,在矩形ABCD 边上沿着C D A →B →→的方向匀速移动,到达点D 时停止移动.已知机器人的速度为个单位长度/,移动至拐角处调整方向需要(即在B 、C 处拐弯时分别用时).设机器人所用时间为t (s )时,其所在位置用点P 表示,P 到对角线BD 的距离(即垂线段PQ 的长)为d 个单位长度,其中d 与的函数图像如图②所示. (1)求AB 、BC 的长;(2)如图②,点M 、N 分别在线段EF 、GH 上,线段MN 平行于横轴,M 、N 的横坐标分别为t 1、t 2.设机器人用了t 1(s )到达点P 1处,用了t 2(s )到达点P 2处(见图①).若CP 1+CP 2=7,求t 1、t 2的值.思路分析:根据“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1)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T ,再利用正切值求出BC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解:(1)作,AT BD ⊥ 垂足为T ,由题意得,248,5AB AT ==. 在Rt ABT ∆中,22232,.5AB BT AT BT =+∴= tan ,6,AD AT ABD AD AB BT∠==∴=Q 即6BC =.(2)在图①中,连接12.PP 过12,P P 分别作BD 的垂线,垂足为12,.Q Q 则1122PQ P Q P .Q 在图②中,线段MN 平行于横轴,12,d d ∴= 即1122PQ P Q =.1212..CP CP PP BD CB CD∴∴=P 即12.68CP CP = 又12127,3, 4.CP CP CP CP +=∴==Q 设,M N 的横坐标分别为12,t t ,由题意得, 11221215,16,12,20CP t CP t t t =-=-∴==.27.(2017江苏苏州,27,10分)如图,已知△ABC 内接于e O ,AB 是直径,点D 在e O 上,OD ∥BC ,过点D 作DE ⊥AB ,垂足为E ,连接CD 交OE 边于点F .(1)求证:△DOE ∽△ABC ;(2)求证:∠ODF =∠BDE ;(3)连接OC ,设△DOE 的面积为S 1,四边形BCOD 的面积为S 2,若1227S S =,求sinA 的值.思路分析:(1)利用两角对应相等,证明两三角形相似;(2)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3)转化角度,放在直角三角形ODE 中,即可求∠A 的正弦值.解:(1)AB Q 是⊙O 的直径,90.,90.ACB DE AB DEO DEO ACB ∴∠=⊥∴∠=∴∠=∠o o Q .//,OD BC DOE ABC ∴∠=∠Q ,DOE ∴∆∽ABC ∆.(2)DOE ∆Q ∽ABC ∆.ODE A A ∴∠=∠∠Q 和BDC ∠是»BC所对的圆周角,,.A BDC ODE BDC ODF BDE ∴∠=∠∴∠=∠∴∠=∠.(3)21,4DOE ABC S OD DOE ABC S AB ∆∆⎛⎫∆∆∴== ⎪⎝⎭Q ∽ ,即144ABC DOE S S S ∆∆== , OA OB =Q ,12BOC ABC S S ∆∆∴= , 即12BOC S S ∆= .121122,27BOC DOE DBE DBE S S S S S S S S S ∆∆∆∆==++=++Q , 112DBE S S ∆∴= ,12BE OE ∴= , 即222,sin sin 333OE OE OB OD A ODE OD ==∴=∠==. 28.(2017江苏苏州,28,10分)如图,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像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OB =OC .点D 在函数图像上,CD ∥x 轴,且CD =2,直线l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E 是抛物线的顶点.(1)求b 、c 的值;(2)如图①,连接BE ,线段OC 上的点F 关于直线的对称点F '恰好在线段BE 上,求点F 的坐标;(3)如图②,动点P 在线段OB 上,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分别与BC 交于点M ,与抛物线交于点N .试问: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PQN 与△APM 的面积相等,且线段NQ 的长度最小?如果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思路分析:(1)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公式,抛物线上的点代入,即可求出c 的值;(2)先求F 的对称点,代入直线BE ,即可;(3)构造新的二次函数,利用其性质求极值.解:(1)CD x Q P 轴,2CD = ,∴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 1.l x =: ∴()1, 2.,0,2b b OB OC Cc -==-=Q ∴点B 的坐标为(),0,c - 202,c c c ∴=++ 解得3c =- 或0c =(舍去), 3.c ∴=-(2)设点F 的坐标为()0,.m Q 对称轴为直线1l x =:,∴点F 关于直线的对称点F 的坐标为()2,m .Q 直线BE 经过点()()3,0,1,4,B E -∴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直线BE 的表达式为26y x =-. 因为点F 在BE 上,∴2262m =⨯-=-,即点F 的坐标为()0,2.-(3)存在点Q 满足题意.设点P 坐标为(),0n ,则21,3,2 3.PA n PB PM n PN n n =+==-=-++作,QR PN ⊥ 垂足为,R ()()()211,1323,22PQN APM S S n n n n QR ∆∆=∴+-=-++Q g ∴1QR =.①点Q 在直线PN 的左侧时,Q 点的坐标为()21,4,n n n R --点的坐标为()2,4,n n n N -点的坐标为()2,23.n n n -- ∴ 在Rt QRN ∆中,()223123,2NQ n n =+-∴= 时,NQ 取最小值.此时Q 点的坐标为115,.24⎛⎫- ⎪⎝⎭ ②点Q 在直线PN 的右侧时,Q 点的坐标为()211,4.n n +-同理,()221121,2NQ n n =+-∴= 时,NQ 取最小值.此时Q 点的坐标为315,.24⎛⎫- ⎪⎝⎭综上所述:满足题意得点Q 的坐标为115,24⎛⎫- ⎪⎝⎭和315,.24⎛⎫- ⎪⎝⎭。
文件清单:2017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数学(江苏无锡卷)(含答案)2017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数学(江苏连云港卷)(含答案)2017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201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含答案)2017年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含答案)2017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含答案)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2017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2017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5的倒数是( )A .15B .±5C .5D .﹣152.函数=2-x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2B .x ≥2C .x ≤2D .x >2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 2)3=a 5B .(ab )2=ab 2C .a 6÷a 3=a 2D .a 2•a 3=a 54.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5.若a ﹣b=2,b ﹣c=﹣3,则a ﹣c 等于( )A .1B .﹣1C .5D .﹣56.“表1”为初三(1)班全部43名同学某次数学测验成绩的统计结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成绩(分) 70 80 90男生(人) 5 10 7女生(人) 4 13 4A .男生的平均成绩大于女生的平均成绩B .男生的平均成绩小于女生的平均成绩C.男生成绩的中位数大于女生成绩的中位数D.男生成绩的中位数小于女生成绩的中位数7.某商店今年1月份的销售额是2万元,3月份的销售额是4.5万元,从1月份到3月份,该店销售额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A.20% B.25% C.50% D.62.5%8.对于命题“若a2>b2,则a>b”,下面四组关于a,b的值中,能说明这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a=3,b=2 B.a=﹣3,b=2 C.a=3,b=﹣1 D.a=﹣1,b=39.如图,菱形ABCD的边AB=20,面积为320,∠BAD<90°,⊙O与边AB,AD都相切,AO=10,则⊙O的半径长等于()A.5 B.6 C.25D.3210.如图,△ABC中,∠BAC=90°,AB=3,AC=4,点D是BC的中点,将△ABD沿AD 翻折得到△AED,连CE,则线段CE的长等于()A.2 B.54C.53D.7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1.计算123的值是.12.分解因式:3a2﹣6a+3=.13.贵州FAST望远镜是目前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反射面总面积约250000m2,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14.如图是我市某连续7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变化图,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7天中最大的日温差是℃.15.若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1,﹣2),则k的值为.16.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母线长是5cm,则它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cm2.17.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AB=3,AD=2,分别以边AD,BC为直径在矩形ABCD的内部作半圆O1和半圆O2,一平行于AB的直线EF与这两个半圆分别交于点E、点F,且EF=2(EF与AB在圆心O1和O2的同侧),则由»AE,EF,»FB,AB所围成图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18.在如图的正方形方格纸中,每个小的四边形都是相同的正方形,A,B,C,D都在格点处,AB与CD相交于O,则tan∠BOD的值等于.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4分)19.计算:(1)|﹣6|+(﹣2)3+(7)0;(2)(a+b)(a﹣b)﹣a(a﹣b)20.(1)解不等式组:11x-2(+2)22x3①x②+>≤⎧⎪⎨⎪⎩(2)解方程:532x-12x =+21.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BC 边的中点,连DE 并延长交AB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AB=BF .22.甲、乙、丙、丁四人玩扑克牌游戏,他们先取出两张红心和两张黑桃共四张扑克牌,洗匀后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每人抽取其中一张,拿到相同颜色的即为游戏搭档,现甲、乙两人各抽取了一张,求两人恰好成为游戏搭档的概率.(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等方法写出分析过程)23.某数学学习网站为吸引更多人注册加入,举行了一个为期5天的推广活动,在活动期间,加入该网站的人数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时间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新加入人数(人)153 550 653 b 725累计总人数(人)3353 3903 a 5156 5881(1)表格中a=,b=;(2)请把下面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只要填写正确说法前的序号).①在活动之前,该网站已有3200人加入;②在活动期间,每天新加入人数逐天递增;③在活动期间,该网站新加入的总人数为2528人.24.如图,已知等边△ABC,请用直尺(不带刻度)和圆规,按下列要求作图(不要求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1)作△ABC的外心O;(2)设D是AB边上一点,在图中作出一个正六边形DEFGHI,使点F,点H分别在边BC和AC上.25.操作:“如图1,P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点(x轴上的点除外),过点P作PC⊥x轴于点C,点C绕点P逆时针旋转60°得到点Q.”我们将此由点P得到点Q的操作称为点的T变换.(1)点P(a,b)经过T变换后得到的点Q的坐标为;若点M经过T 变换后得到点N(63,则点M的坐标为.x图象上异于原点O的任意一点,经过T变换后得到点B.(2)A是函数y=32①求经过点O,点B的直线的函数表达式;②如图2,直线AB交y轴于点D,求△OAB的面积与△OAD的面积之比.26.某地新建的一个企业,每月将生产1960吨污水,为保护环境,该企业计划购置污水处理器,并在如下两个型号种选择:污水处理器型号A型B型处理污水能力(吨/月)240 180已知商家售出的2台A型、3台B型污水处理器的总价为44万元,售出的1台A型、4台B型污水处理器的总价为42万元.(1)求每台A型、B型污水处理器的价格;(2)为确保将每月产生的污水全部处理完,该企业决定购买上述的污水处理器,那么他们至少要支付多少钱?27.如图,以原点O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与x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B在点A的右边),P是半径OB上一点,过P且垂直于AB的直线与⊙O分别交于C,D两点(点C在点D的上方),直线AC,DB交于点E.若AC:CE=1:2.(1)求点P的坐标;(2)求过点A和点E,且顶点在直线CD上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8.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AB=4,AD=m,动点P从点D出发,在边DA上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运动,连接CP,作点D关于直线PC的对称点E,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1)若m=6,求当P,E,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对应的t的值.(2)已知m满足:在动点P从点D到点A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有且只有一个时刻t,使点E到直线BC的距离等于3,求所有这样的m的取值范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5的倒数是( )A .15B .±5C .5D .﹣15【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5×(﹣15)=1,∴﹣5的倒数是﹣15.故选D .考点:倒数2.函数=2-x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A .x ≠2B .x ≥2C .x ≤2D .x >2【答案】A .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2)3=a5B.(ab)2=ab2C.a6÷a3=a2D.a2•a3=a5【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A、(a2)3=a6,故错误,不符合题意;B、(ab)2=a2b2,故错误,不符合题意;C、a6÷a3=a3,故错误,不符合题意;D、a2•a3=a5,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1.同底数幂的除法;2.同底数幂的乘法;3.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4.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C.考点:中心对称图形.5.若a﹣b=2,b﹣c=﹣3,则a﹣c等于()A.1 B.﹣1 C.5 D.﹣5【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a﹣b=2,b﹣c=﹣3,∴a﹣c=(a﹣b)+(b﹣c)=2﹣3=﹣1,故选B考点:整式的加减.6.“表1”为初三(1)班全部43名同学某次数学测验成绩的统计结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成绩(分)70 80 90男生(人) 5 10 7女生(人) 4 13 4A.男生的平均成绩大于女生的平均成绩B.男生的平均成绩小于女生的平均成绩C.男生成绩的中位数大于女生成绩的中位数D.男生成绩的中位数小于女生成绩的中位数【答案】A.考点:1.中位数;2.算术平均数.7.某商店今年1月份的销售额是2万元,3月份的销售额是4.5万元,从1月份到3月份,该店销售额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A.20% B.25% C.50% D.62.5%【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设该店销售额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则二月份销售额为2(1+x)万元,三月份销售额为2(1+x)2万元,由题意可得:2(1+x)2=4.5,=0.5=50%,x2=﹣2.5(不合题意舍去),解得:x1答即该店销售额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50%;故选C.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8.对于命题“若a2>b2,则a>b”,下面四组关于a,b的值中,能说明这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a=3,b=2 B.a=﹣3,b=2 C.a=3,b=﹣1 D.a=﹣1,b=3【答案】B.故选B.考点:命题与定理.9.如图,菱形ABCD的边AB=20,面积为320,∠BAD<90°,⊙O与边AB,AD都相切,AO=10,则⊙O的半径长等于()A.5 B.6 C.25D.32【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如图作DH⊥AB于H,连接BD,延长AO交BD于E.∵菱形ABCD的边AB=20,面积为320,∴AB•DH=32O,∴DH=16,在Rt△ADH中,AH=22AD DH-=12,∴HB=AB﹣AH=8,在Rt△BDH中,BD=2285DH BH+=,设⊙O与AB相切于F,连接AF.∵AD=AB,OA平分∠DAB,∴AE⊥BD,考点:1.切线的性质;2.菱形的性质.10.如图,△ABC中,∠BAC=90°,AB=3,AC=4,点D是BC的中点,将△ABD沿AD 翻折得到△AED,连CE,则线段CE的长等于()A .2B .54C .53D .75【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如图连接BE 交AD 于O ,作AH ⊥BC 于H .在Rt △ABC 中,∵AC=4,AB=3,∴BC=2234+=5,∵CD=DB ,∴AD=DC=DB=52,∵12•BC•AH=12•AB•A C ,∴AH=125,在Rt △BCE 中,22222475()55BC BE -=-= .故选D.考点:1.翻折变换(折叠问题);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3.勾股定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1.计算123⨯的值是.【答案】6.【解析】试题解析:123⨯==6.⨯=12336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12.分解因式:3a2﹣6a+3=.【答案】3(a﹣1)2.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13.贵州FAST望远镜是目前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反射面总面积约250000m2,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答案】2.5×105.【解析】试题解析:将25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5×105.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14.如图是我市某连续7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变化图,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7天中最大的日温差是℃.【答案】11.【解析】试题解析:∵由折线统计图可知,周一的日温差=8℃+1℃=9℃;周二的日温差=7℃+1℃=8℃;周三的日温差=8℃+1℃=9℃;周四的日温差=9℃;周五的日温差=13℃﹣5℃=8℃;周六的日温差=15℃﹣71℃=8℃;周日的日温差=16℃﹣5℃=11℃,∴这7天中最大的日温差是11℃.考点:1.有理数大小比较;2.有理数的减法.的图象经过点(﹣1,﹣2),则k的值为.15.若反比例函数y=kx【答案】2.【解析】试题解析:把点(﹣1,﹣2)代入解析式可得k=2.考点: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16.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母线长是5cm,则它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c m2.【答案】15π.考点:圆锥的计算.17.如图,已知矩形ABCD 中,AB=3,AD=2,分别以边AD ,BC 为直径在矩形ABCD 的内部作半圆O 1和半圆O 2,一平行于AB 的直线EF 与这两个半圆分别交于点E 、点F ,且EF=2(EF 与AB 在圆心O 1和O 2的同侧),则由»AE,EF ,»FB ,AB 所围成图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 .【答案】534﹣6.【解析】试题解析:连接O 1O 2,O 1E ,O 2F ,则四边形O 1O 2FE 是等腰梯形,过E 作EG ⊥O 1O 2,过F ⊥O 1O 2,∴四边形EGHF 是矩形, ∴GH=EF=2, ∴O 1G=12, ∵O 1E=1,∴GE=32,∴1112O G O E =; ∴∠O 1EG=30°, ∴∠AO 1E=30°, 同理∠BO 2F=30°,∴阴影部分的面积=S 矩形ABO2O1﹣2S 扇形AO1E ﹣S 梯形EFO2O1=3×1﹣2×2301360π⨯⨯=12(2+3)×32=3﹣534﹣6π. 考点:1.扇形面积的计算;2.矩形的性质.18.在如图的正方形方格纸中,每个小的四边形都是相同的正方形,A ,B ,C ,D 都在格点处,AB 与CD 相交于O ,则tan ∠BOD 的值等于 .【答案】3. 【解析】试题解析:平移CD 到C ′D ′交AB 于O ′,如图所示,则∠BO ′D ′=∠BOD , ∴tan ∠BOD=tan ∠BO ′D ′, 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 ,则O ′B=22(2)5a a a +=,O ′D ′=22(2a)(2)22a a +=,BD ′=3a , 作BE ⊥O ′D ′于点E , 则BE=3a 232222BD O F a aO D a''==''g , ∴O ′E=2222322(5)()22a a O B BE a '-=-=, ∴tanBO ′E=32a2322BE O E a==',∴tan ∠BOD=3.考点:解直角三角形.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4分) 19.计算:(1)|﹣6|+(﹣2)3+(7)0;(2)(a+b )(a ﹣b )﹣a (a ﹣b ) 【答案】(1)-1;(2)ab ﹣b 2考点:1.平方差公式;2.实数的运算;3.单项式乘多项式;4.零指数幂.20.(1)解不等式组:11x-2(+2)22x3①x②+>≤⎧⎪⎨⎪⎩(2)解方程:532x-12x=+【答案】(1)﹣1<x≤6;(2)x=13.(2)由题意可得:5(x+2)=3(2x﹣1),解得:x=13,检验:当x=13时,(x+2)≠0,2x﹣1≠0,故x=13是原方程的解.考点:1.解分式方程;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1.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BC边的中点,连DE并延长交AB 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B=BF.【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CE=BE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可得AB ∥CD ,AB=CD ,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DCB=∠FBE ,然后利用“角边角”证明△CED 和△BEF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CD=BF ,从而得证.学科网 试题解析:∵E 是BC 的中点, ∴CE=BE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 ∥CD ,AB=CD , ∴∠DCB=∠FBE , 在△CED 和△BEF 中,DCA=FBE CE=BECED=BEF ⎧∠∠⎪⎨⎪∠∠⎩, ∴△CED ≌△BEF (ASA ), ∴CD=BF , ∴AB=BF .考点: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2.甲、乙、丙、丁四人玩扑克牌游戏,他们先取出两张红心和两张黑桃共四张扑克牌,洗匀后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每人抽取其中一张,拿到相同颜色的即为游戏搭档,现甲、乙两人各抽取了一张,求两人恰好成为游戏搭档的概率.(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等方法写出分析过程)【答案】1.3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23.某数学学习网站为吸引更多人注册加入,举行了一个为期5天的推广活动,在活动期间,加入该网站的人数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时间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新加入人数(人)153 550 653 b 725累计总人数(人)3353 3903 a 5156 5881(1)表格中a=,b=;(2)请把下面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只要填写正确说法前的序号).①在活动之前,该网站已有3200人加入;②在活动期间,每天新加入人数逐天递增;③在活动期间,该网站新加入的总人数为2528人.【答案】(1)4556;600;(2)补图见解析;(3)①(2)统计图如图所示,(3)①正确.3353﹣153=3200.故正确.②错误.第4天增加的人数600<第3天653,故错误.③错误.增加的人数=153+550+653+600+725=2681,故错误.考点:条形统计图.24.如图,已知等边△ABC,请用直尺(不带刻度)和圆规,按下列要求作图(不要求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1)作△ABC的外心O;(2)设D是AB边上一点,在图中作出一个正六边形DEFGHI,使点F,点H分别在边BC和AC上.【答案】(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试题解析:(1)如图所示:点O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六边形DEFGHI即为所求正六边形.考点:1.作图—复杂作图;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3.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25.操作:“如图1,P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点(x轴上的点除外),过点P作PC⊥x轴于点C,点C绕点P逆时针旋转60°得到点Q.”我们将此由点P得到点Q的操作称为点的T变换.(1)点P(a,b)经过T变换后得到的点Q的坐标为;若点M经过T 变换后得到点N(6,﹣3),则点M的坐标为.(2)A是函数y=32x图象上异于原点O的任意一点,经过T变换后得到点B.①求经过点O,点B的直线的函数表达式;②如图2,直线AB交y轴于点D,求△OAB的面积与△OAD的面积之比.【答案】(1)Q(a+32b,12b);M(9,﹣23);(2)①y=37x;②34试题解析:(1)如图1,连接CQ,过Q作QD⊥PC于点D,由旋转的性质可得PC=PQ,且∠CPQ=60°,∴△PCQ为等边三角形,∵P(a,b),∴OC=a,PC=b,∴CD=12PC=12b,DQ=32PQ=32b,∴Q(a+32b,12b);(2)①∵A是函数y=32x图象上异于原点O的任意一点,∴可取A(2,3),∴2+32×3=72,12×3=32,∴B (72,2),设直线OB 的函数表达式为y=kx ,则72k=2,解得k=7,∴直线OB 的函数表达式为y=7x ;②设直线AB 解析式为y=k ′x+b ,把A 、B坐标代入可得2+722k b k b ⎧'⎪⎨'+=⎪⎩,解得3k b ⎧'=-⎪⎪⎨⎪=⎪⎩,∴直线AB 解析式为y=﹣3x+3,∴D (0,3),且A (2,B (72,2),∴,,∴OAB OAD S AB 3===S AD 4V V .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26.某地新建的一个企业,每月将生产1960吨污水,为保护环境,该企业计划购置污水处理器,并在如下两个型号种选择:污水处理器型号 A 型 B 型 处理污水能力(吨/月)240180已知商家售出的2台A 型、3台B 型污水处理器的总价为44万元,售出的1台A 型、4台B 型污水处理器的总价为42万元. (1)求每台A 型、B 型污水处理器的价格;(2)为确保将每月产生的污水全部处理完,该企业决定购买上述的污水处理器,那么他们至少要支付多少钱?【答案】(1) 设每台A 型污水处理器的价格是10万元,每台B 型污水处理器的价格是8万元;(2)(2)由于求至少要支付的钱数,可知购买6台A 型污水处理器、3台B 型污水处理器,费用最少,进而求解即可.试题解析:(1)可设每台A 型污水处理器的价格是x 万元,每台B 型污水处理器的价格是y 万元,依题意有2+3=44+4=42x y x y ⎧⎨⎩,解得=10=8x y ⎧⎨⎩.答:设每台A 型污水处理器的价格是10万元,每台B 型污水处理器的价格是8万元;考点: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27.如图,以原点O 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与x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B 在点A 的右边),P 是半径OB 上一点,过P 且垂直于AB 的直线与⊙O 分别交于C ,D 两点(点C 在点D 的上方),直线AC ,DB 交于点E .若AC :CE=1:2. (1)求点P 的坐标;(2)求过点A 和点E ,且顶点在直线CD 上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答案】(1) P (1,0).(2) y=28x 2﹣24x ﹣1528.【解析】试题分析:(1)如图,作EF ⊥y 轴于F ,DC 的延长线交EF 于H .设H (m ,n ),则P (m ,0),PA=m+3,PB=3﹣m .首先证明△ACP ∽△ECH ,推出12AC PC AP CE CH HE ===,推出CH=2n ,EH=2m=6,再证明△DPB ∽△DHE ,推出144PB DP n EH DH n ===,可得3-1264m m =+,求出m 即可解决问题;(2)由题意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 (x+3)(x ﹣5),求出E 点坐标代入即可解决问题.∴12AC PC AP CE CH HE ===, ∴CH=2n ,EH=2m=6, ∵CD ⊥AB , ∴PC=PD=n , ∵PB ∥HE ,∴△DPB ∽△DHE , ∴144PB DP n EH DH n ===, ∴3-1264m m =+,∴m=1, ∴P (1,0).(2)由(1)可知,PA=4,HE=8,EF=9, 连接OP ,在Rt △OCP 中,PC=2222OC OP -=∴2,2∴E(9,6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CD,∴(﹣3,0)和(5,0)在抛物线上,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3)(x﹣5),把E(9,62)代入得到a=28,∴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8(x+3)(x﹣5),即y=28x2﹣24x﹣1528.考点:圆的综合题.28.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AB=4,AD=m,动点P从点D出发,在边DA上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运动,连接CP,作点D关于直线PC的对称点E,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1)若m=6,求当P,E,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对应的t的值.(2)已知m满足:在动点P从点D到点A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有且只有一个时刻t,使点E到直线BC的距离等于3,求所有这样的m的取值范围.【答案】(1) 83;(2) 477≤m<47.【解析】试题分析:(1)只要证明△ABD∽△DPC,可得AD ABCD PD,由此求出PD即可解决问题;(2)分两种情形求出AD的值即可解决问题:①如图2中,当点P与A重合时,点E在BC的下方,点E到BC的距离为3.②如图3中,当点P与A重合时,点E在BC的上方,点E到BC的距离为3试题解析:(1)如图1中,∵四边形ABCD是矩形,∴∠ADC=∠A=90°,∴∠DCP+∠CPD=90°,∵∠CPD+∠ADB=90°,∴∠ADB=∠PCD,(2)如图2中,当点P与A重合时,点E在BC的下方,点E到BC的距离为3.作EQ ⊥BC 于Q ,EM ⊥DC 于M .则EQ=3,CE=DC=4易证四边形EMCQ 是矩形, ∴CM=EQ=3,∠M=90°, ∴EM=2222437EC CM -=-=,∵∠DAC=∠EDM ,∠ADC=∠M , ∴△ADC ∽△DME ,AD DGDM EM=, ∴77AD =,∴AD=47,由△DME ∽△CDA , ∴DM EM =CD AD, ∴71=4AD,∴AD=47,综上所述,在动点P 从点D 到点A 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有且只有一个时刻t ,使点E 到直线BC 的距离等于3,这样的m 的取值范围477≤m <47.考点:四边形综合题.2017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数学试题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的绝对值是( ) A.2-B.2C.12-D.122.计算2a a ×的结果是( ) A.aB.2aC.22aD.3a3.小广,小娇分别统计了自己近5次数学测试成绩,下列统计量中能用来比较两人成绩稳定性的是( ) A.方差B.平均数C.众数D.中位数4.如图,已知ABC DEF △∽△,:1:2AB DE =,则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12BC DF=B.12A D =∠的度数∠的度数C.12ABC DEF =△的面积△的面积D.12ABC DEF =△的周长△的周长5.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塔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比较它的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的面积,则( )A.三个视图的面积一样大 C.主视图的面积最小 C.左视图的面积最小D.俯视图的面积最小6.8( )A.8826C.822=?D.837.已知抛物线()20y ax a =>过()12,A y -,()21,B y 两点,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 A.120y y >>B.210y y >>C.120y y >>D.210y y >>8.如图所示,一动点从半径为2的O ⊙上的0A 点出发,沿着射线0A O 方向运动到O ⊙上的点1A 处,再向左沿着与射线1A O 夹角为60°的方向运动到O ⊙上的点2A 处;接着又从2A 点出发,沿着射线2A O 方向运动到O ⊙上的点3A 处,再向左沿着与射线3A O 夹角为60°的方向运动到O ⊙上的点4A 处;…按此规律运动到点2017A 处,则点2017A 与点0A 间的距离是( )A.4B.23C.2D.0二、填空题(每题3分,满分24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9.使分式11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10.计算()()22a a -+= .11.截至今年4月底,连云港市中哈物流合作基地累计完成货物进,出场量6800000吨,数据6 800 000用科学计数法可表示为 .1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0x x m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值是 . 1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C ^于点E ,AF CD ^于点F ,若60EAF =∠°,则B =∠ .14.如图,线段AB 与O ⊙相切于点B ,线段AO 与O ⊙相交于点C ,12AB =,8AC =,则O ⊙的半径长为 .15.设函数3y x=与26y x =--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a b ,则12a b+的值是 .16.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OAB 与反比例函数()0,0k y k x x=>>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将OAB △沿直线OB 翻折,得到OCB △,点A 的对应点为点C ,线段CB 交x 轴于点D ,则BDDC的值为 .(已知62sin154-=°)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11小题,共10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计算:()()0318 3.14p ---+-.18.化简:211a a a a-×-.19.解不等式组:()3143216x x x ì-+<ïí--?ïî.20.某校举行了“文明在我身边”摄影比赛.已知每幅参赛作品成绩记为x 分(60100x#).校方从600幅参赛作品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参赛作品,统计了它们的成绩,并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统计表中c 的值为;样本成绩的中位数落在分数段中;(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若80分以上(含80分)的作品将被组织展评,试估计全校被展评作品数量是多少?21.为落实“垃圾分类”,环卫部门要求垃圾要按A,B,C三类分别装袋,投放,其中A类指废电池,过期药品等有毒垃圾,B类指剩余食品等厨余垃圾,C类指塑料,废纸等可回收垃圾.甲投放了一袋垃圾,乙投放了两袋垃圾,这两袋垃圾不同类.(1)直接写出甲投放的垃圾恰好是A类的概率;(2)求乙投放的垃圾恰有一袋与甲投放的垃圾是同类的概率.22.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 AC=,点D,E分别在边AB、AC上,且AD AE=,连接BE、CD,交于点F.(1)判断AB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与ACD(2)求证:过点A、F的直线垂直平分线段BC.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点()A-的直线交y轴正半轴于点B,2,0将直线AB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D、C.(1)若4OB=,求直线AB的函数关系式;(2)连接BD,若ABD△的面积是5,求点B的运动路径长.24.某蓝莓种植生产基地产销两旺,采摘的蓝莓部分加工销售,部分直接销售,且当天都能销售完,直接销售是40元/斤,加工销售是130元/斤(不计损耗).已知基地雇佣20名工人,每名工人只能参与采摘和加工中的一项工作,每人每天可以采摘70斤或加工35斤,设安排x名工人采摘蓝莓,剩下的工人加工蓝莓.(1)若基地一天的总销售收入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试求如何分配工人,才能使一天的销售收入最大?并求出最大值.25.如图,湿地景区岸边有三个观景台A、B、C.已知1400AC=米,AB=米,1000B点位于A点的南偏西60.7°方向,C点位于A点的南偏东66.1°方向.(1)求ABC△的面积;(2)景区规划在线段BC的中点D处修建一个湖心亭,并修建观景栈道AD.试求A、D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53.20.80°≈,cos60.70.49°≈,°≈,sin66.10.91°≈,sin60.70.87°≈,cos53.20.60≈)cos66.10.41°≈,2 1.41426.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30y axbx a =++?的图象经过点()3,0A ,()4,1B ,且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AB 、AC 、BC . (1)求此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判断ABC △的形状;若ABC △的外接圆记为M ⊙,请直接写出圆心M 的坐标; (3)若将抛物线沿射线BA 方向平移,平移后点A 、B 、C 的对应点分别记为点1A 、1B 、1C ,111A B C △的外接圆记为1M ⊙,是否存在某个位置,使1M ⊙经过原点?若存在,求出此时抛物线的关系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7.如图1,点E 、F 、G 、H 分别在矩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上,AE DG =. 求证:2ABCD EFGH S S =矩形四边形.(S 表示面积)实验探究:某数学实验小组发现:若图1中AH BF ¹,点G 在CD 上移动时,上述结论会发生变化,分别过点E 、G 作BC 边的平行线,再分别过点F 、H 作AB 边的平行线,四条平行线分别相交于点1A 、1B 、1C 、1D ,得到矩形1111A B C D .如图2,当AH BF >时,若将点G 向点C 靠近(DG AE >),经过探索,发现:11112ABCD A B C D EFGH S S S =+矩形矩形四边形.如图3,当AH BF >时,若将点G 向点D 靠近(DG AE <,请探索EFGH S 四边形、ABCD S 矩形与1111A B C D S 矩形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迁移应用:请直接应用“实验探究”中发现的结论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4,点E 、F 、G 、H 分别是面积为25的正方形ABCD 各边上的点,已知AH BF >,AE DG >,11EFGH S =四边形,29HF ,求EG 的长.(2)如图5,在矩形ABCD中,3AD=,点E、H分别在边AB、AD上,1AB=,5BE=,FG=,连接EF、HG,请DH=,点F、G分别是边BC、CD上的动点,且102直接写出四边形EFGH面积的最大值.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的绝对值是( ) A.2-B.2C.12-D.12【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为本身,可知2的绝对值为2. 故选:B 考点:绝对值2. 计算2a a ×的结果是( ) A.aB.2aC.22aD.3a【答案】D考点:同底数幂相乘3. 小广,小娇分别统计了自己近5次数学测试成绩,下列统计量中能用来比较两人成绩稳定性的是( ) A.方差B.平均数C.众数D.中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