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5)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6
计算机操作系统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 资源管理B. 程序控制C. 用户接口D. 以上都是答案:D2. 在操作系统中,进程和线程的主要区别是()A. 进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线程是任务执行的基本单位B. 进程是任务执行的基本单位,线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C. 进程和线程没有区别D. 以上都不对答案:A3. 操作系统的五大特性包括: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A. 用户接口B. 网络管理C. 图形界面管理D. 以上都是答案:D4. 下列关于操作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A.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B.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C. 操作系统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D. 操作系统可以运行在各种计算机硬件平台上答案:D5. 下列哪种调度算法是抢占式调度?()A. 先来先服务(FCFS)B. 最短作业优先(SJF)C. 轮转调度(Round Robin)D. 最高响应比优先(HRRN)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操作系统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计算机资源。
答案:合理分配、高效利用、方便用户、确保安全2. 进程可以分为______进程和______进程。
答案:前台、后台3. 分页存储管理中,______是指内存中的一块连续的存储区域。
答案:页4. 在______调度算法中,操作系统会根据进程的优先级来决定下一个要执行的进程。
答案:优先级5. 文件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文件存储、文件检索、文件修改、文件保护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操作系统的五大特性。
答案:操作系统的五大特性包括: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
处理器管理负责处理器的分配和调度;存储管理负责内存资源的分配和回收,以及内存的扩充技术;设备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设备,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的分配和回收,以及设备驱动程序的管理;文件管理负责文件的存储、检索、修改和保护,以及文件系统的维护;用户接口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包括命令行接口和图形用户接口。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一.选择题1.操作系统是一种。
A.通用软件B.系统软件C.应用软件D.软件包答:B2.操作系统的管理部分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
A.主存储器B.控制器C.运算器D.处理机答:D3.操作系统是对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B.硬件C.计算机资源D.应用程序答:C4.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
A.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B.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C.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D.由若干层次的程序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答:A5.操作系统的功能是进行处理机管理、管理、设备管理及信息管理。
A.进程 B. 存储器C.硬件 D. 软件答:B6.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
A.利用率B.可靠性C.稳定性D.兼容性答:A7.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为了提高计算机的和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而配备的一种系统软件。
A.速度B.利用率C. 灵活性D.兼容性答:B8.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主要有。
A.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及多任务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及分时操作系统C.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及批处理系统D.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和多用户系统答:B9.所谓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主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机的时间和外围设备等其他资源。
A. 多重处理B.多道程序设计C. 实时处理D. 共行执行答:B10. 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批处理作业必须具有作业控制信息。
B.分时系统不一定都具有人机交互功能。
C.从响应时间的角度看,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差不多。
D.由于采用了分时技术,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的资源.答:A11. 如果分时操作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则响应时间越长。
A.用户数少B.用户数越多C.内存越少D.内存越多答:B12.实时操作系统必须在内完成来自外部的事件。
A. 响应时间B.周转时间C.规定时间D.调度时间答:C13.分时系统中为了使多个用户能够同时与系统交互,最关键的问题是。
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5)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5)
1:进程管理
1.1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进程是操作系统中执行的一个程序,它包含了程序代码、数据以及其运行状态的描述信息。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
它可以与同一进程中的其他线程共享资源。
1.2 进程调度算法有哪些?
答案: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作业
优先(SJF)、优先级调度、轮转调度等。
2:存储管理
2.1 什么是虚拟内存?
答案:虚拟内存是一种将物理内存和磁盘空间组合起来使用的
技术。
它允许进程访问超过物理内存大小的地址空间,将不常用的
数据存储在磁盘上,并且能够在需要时将其换入内存。
2.2 页面置换算法有哪些?
答案:常见的页面置换算法有先进先出(FIFO)、最近未使用(LRU)、时钟置换算法等。
3:文件系统
3.1 什么是文件系统?
答案: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用于管理存储设备上文件的一种
机制。
它定义了文件和目录的层次结构以及文件的访问方式。
3.2 文件系统的常见组织方式有哪些?
答案:常见的文件系统组织方式有单层目录结构、多层目录结
构和索引节点结构。
附件:无
法律名词及注释:
1:版权法:保护创造者对其作品的独立性和权益的法律制度。
2:著作权:在法律上规定的对创作原创性个人和集体作品的
特殊权利。
3:商标法:保护商标所有人对其商标的专有权的法律制度。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操作系统是一种()。
A 应用软件B 系统软件C 工具软件D 调试软件答案:B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任何其他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
2、以下不属于操作系统主要功能的是()。
A 进程管理B 存储管理C 设备管理D 文字处理答案:D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等。
文字处理通常是由专门的文字处理软件来完成,不是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3、在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中,操作系统分配资源以()为基本单位。
A 程序B 进程C 作业D 指令答案:B进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4、下列进程状态的转换中,不正确的是()。
A 就绪→运行B 运行→就绪C 运行→阻塞D 阻塞→运行答案:D进程状态的转换中,阻塞状态不能直接转换为运行状态,必须先转换为就绪状态,然后再被调度为运行状态。
5、临界区是指()。
A 一段程序B 一段数据区C 一种同步机制D 访问共享资源的程序段答案:D临界区是指访问共享资源的程序段,在这段程序中,进程可能会改变共享变量的值。
6、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时,时间片过大,系统的性能将会()。
A 降低B 提高C 不变D 不确定答案:A时间片过大,会使得每个进程都能在一个时间片内完成大部分工作,导致进程切换次数减少,系统的响应时间变长,性能降低。
7、下面关于死锁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死锁是指系统中多个进程无限期地等待永远不会发生的条件B 死锁是指系统中多个进程竞争资源而产生的一种僵持状态C 死锁是指系统中多个进程同时被阻塞,并永远无法唤醒D 死锁是指系统中多个进程相互等待对方释放资源答案:D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作用,这些进程都将无法向前推进,即相互等待对方释放资源。
8、以下存储管理方式中,会产生内部碎片的是()。
操作系统习题与解答(含答案)第⼀章操作系统引论⼀、选择题1.在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的是(),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其中包括()管理和()管理,以及设备管理和⽂件管理。
这⾥的()管理主要是对进程进⾏管理。
(1)A.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功能;B.为了使⽤系统的资源;C.提⾼系统的运⾏速度;D.提⾼系统使⽤效率,合理地组织系统的⼯作流程,以提⾼系统吞吐量。
(2)A.程序和数据;B.进程;C.资源;D.作业;E.任务。
(3)(4)A.存储器;B.虚拟存储器;C.运算器;D.处理机;E.控制器。
2.操作系统有多种类型:(1)允许多个⽤户以交互⽅式使⽤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2)允许多⽤户将若⼲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3)在()的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做出响应。
A.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C.实时操作系统;D.微机操作系统;E.多处理机操作系统。
3.在下列性质中,哪⼀个不是分时系统的特征。
()A.交互性B.多路性C.成批性D.独占性4.实时操作系统追求的⽬标是()。
A.⾼吞吐率B.充分利⽤内存C.快速响应D.减少系统开销5. 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和资源共享A.多道程序设计B.中断处理C.程序的并发执⾏D.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6.引⼊多道程序的⽬的在于()。
A.有利于代码共享,减少主、辅存信息交换量。
B.提⾼实时响应速度。
C.充分利⽤CPU,减少CPU等待时间D.充分利⽤存储器7.操作系统是⼀组().A.⽂件管理程序B.中断处理程序C.资源管理程序D.设备管理程序8.()不是操作系统关⼼的主要问题.A.管理计算机裸机B.设计、提供⽤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C.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D.⾼级程序设计语⾔的编译器9.⽤户在⼀次计算机过程中,或者⼀次事物处理中,要求计算机完成所做的⼯作的集合,这是指().A.进程B.程序C.作业D.系统调⽤10.订购机票系统处理各⾃各个终端的服务请求,处理后通过终端回答⽤户,所以它是⼀个()。
计算机操作系统练习题库一填空:1.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三种类型的使用接口,它们是命令方式和系统调用和图形用户界面。
2.主存储器与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控制方式有程序直接控制、中断驱动方式、DMA方式和通道控制方式。
3.在响应比最高者优先的作业调度算法中,当各个作业等待时间相同时,运行时间短的作业将得到优先调度;当各个作业要求运行的时间相同时,等待时间长的作业得到优先调度。
4.当一个进程独占处理器顺序执行时,具有两个特性:封闭性和可再现性。
5.程序经编译或汇编以后形成目标程序,其指令的顺序都是以零作为参考地址,这些地址称为逻辑地址。
6.文件的逻辑结构分流式文件和记录式文件二种。
7.进程由程度、数据和PCB组成。
8.对信号量S的操作只能通过原语操作进行,对应每一个信号量设置了一个等待队列。
9.操作系统是运行在计算机裸机系统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10.虚拟设备是指采用SPOOLING技术,将某个独享设备改进为供多个用户使用的的共享设备。
11.文件系统中,用于文件的描述和控制并与文件一一对应的是文件控制块。
12.段式管理中,以段为单位,每段分配一个连续区。
由于各段长度不同,所以这些存储区的大小不一,而且同一进程的各段之间不要求连续。
13.逻辑设备表(LUT)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设备独立性。
14在采用请求分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地址变换过程可能会因为缺页和越界等原因而产生中断。
16. 段的共享是通过共享段表实现的。
17.文件的物理结构分为顺序文件、索引文件和索引顺序文件。
18.所谓设备控制器,是一块能控制一台或多台外围设备与CPU并行工作的硬件。
19. UNIX的文件系统空闲空间的管理是采用成组链接法。
20分页管理储管理方式能使存储碎片尽可能少,而且使内存利用率较高,管理开销小。
20.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方便用户、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系统软件。
21.操作系统目前有五大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例题及解析之五【例1】什么是文件?什么是文件系统?答:文件是在逻辑上具有完整意义的信息集合,它有一个名字作标识。
文件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文件的内容为一组相关信息、文件具有保存性、文件可按名存取。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和存取文件的程序模块,也称为信息管理系统。
它是由管理文件所需的数据结构(如文件控制块、存储分配表)和相应的管理软件以及访问文件的一组操作所组成。
【例2】什么是文件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答:文件的逻辑结构是从用户观点出发所看到的文件组织形式,是用户可以直接处理的数据及其结构。
文件的逻辑结构有两种形式:有结构的记录文件和无结构的流式文件。
文件的物理结构是指文件在外存上的存储组织形式。
文件的物理结构有三种形式:顺序结构、链接结构和索引结构。
【例3】假定盘块的大小为1KB,硬盘的大小为500MB,采用显示链接分配方式时,其FAT 需要占用多少存储空间?答:FAT的每个表项对应于磁盘的一个盘块,其中用来存放分配给文件的下一个盘块的块号,故FAT的表项数目由物理盘块数决定,而表项的长度则由磁盘系统的最大盘块号决定(即它必须能存放最大的盘块号)。
为了地址转换的方便,FAT表项的长度通常取半个字节的整数倍,所以必要时还必须由最大盘块号获得的FAT表项长度作一些调整。
由题意可知,该硬盘共有500K个盘块,故FAT中共有500K个表项;如果盘块从1开始编号,为了能保存最大的盘块号500K,该FAT表项最少需要19位,将它扩展为半个字节的整数倍后,可知每个FAT表项需20位,即2.5个字节。
因此,FAT需占用的存储空间的大小为:2.5×500K=1250KB【例4】存放在某个磁盘上的文件系统,采用混合索引分配方式,其FCB中共有13个地址项,第0~9个地址项为直接地址,第10个地址项为一次间接地址,第11个地址项为二次间接地址,第12个地址项为三次间接地址。
如果每个盘块的大小为4K字节,若盘块号需要用4个字节来描述,请问该系统中允许的文件的最大长度是多少?答:由题意可得,每个盘块最多存放4K/4=1K个盘块地址。
第五章一、问答题1、简述页式虚拟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
2、交换扩充了内存,因此,交换也实现了虚拟存储器。
这句话对吗?不对。
交换是把各个进程完整地调入内存,运行一段时间,再放回磁盘上。
虚拟存储器是使进程在只有一部分在内存的情况下也能运行。
交换是把整个进程换入换出主存。
而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思想是程序的大小可以超过物理内存的大小,操作系统把程序的一部分调入主存来运行,而把其他部分保留在磁盘上。
故交换并未实现虚拟存储器。
3、简述虚拟存储器的实现原理。
4、简述快表的作用。
5、什么是紧凑?什么时候紧凑?6、比较存储管理中的连续分配和离散分配方式。
7、当系统中的地址空间非常大时(例如32位),会给页表的设计带来什么问题?请给出一个方案并分析其优缺点。
答:会导致页表过长从而很难找到一块连续的存储空间存放页表,此外如果页表中的行不连续也会加大访问页表的查找时间。
可以用多级页表解决这个问题,将页表分页,离散地存储在不同区域,同时建立另一张页表映射原来页表的每一页。
优点是不需要大块的连续空间,但并没有减少页表的空间,同时也增加了访存次数。
8、缺页中断和一般中断有什么区别?9、简述分页存储管理的基本思想和页表的作用。
10、交换扩充了内存,因此,交换也实现了虚拟存储器。
这句话对吗?11、叙述简单Clock置换算法的实现方案。
12、解释静态重定位与动态重定位。
13、什么叫紧凑,什么时候紧凑?14、为了实现虚拟页式存储管理,页表应该包含哪些内容?15、页和段有哪些区别?16、覆盖技术和交换技术的特点是什么?17、简述分页和分段的区别。
18、什么是紧凑?什么时候紧凑?19、简述虚拟存储器的定义。
20、简述分页和分段的区别21什么叫可重入代码?22、局部性原理可以体现在哪两个方面,其具体含义是什么?23、分页和分段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二、计算题1、现有一分页虚拟存取管理系统,其页表保存在寄存器中。
若有一个可用的空页或被替换的页未被修改,则它处理一个缺页中断需要8ms。
第5章死锁
1)选择题
(1)为多道程序提供的可共享资源不足时,可能出现死锁。
但是,不适当的_C__ 也可能产生死锁。
A. 进程优先权
B. 资源的线性分配
C. 进程推进顺序
D. 分配队列优先权
(2)采用资源剥夺法可以解除死锁,还可以采用_B___ 方法解除死锁。
A. 执行并行操作
B. 撤消进程
C. 拒绝分配新资源
D. 修改信号量
(3)发生死锁的必要条件有四个,要防止死锁的发生,可以通过破坏这四个必要条件之一来实现,但破坏_A__ 条件是不太实际的。
A. 互斥
B. 不可抢占
C. 部分分配
D. 循环等待
(4)为多道程序提供的资源分配不当时,可能会出现死锁。
除此之外,采用不适当的_ D _ 也可能产生死锁。
A. 进程调度算法
B. 进程优先级
C. 资源分配方法
D. 进程推进次序
(5)资源的有序分配策略可以破坏__D___ 条件。
A. 互斥使用资源
B. 占有且等待资源
C. 非抢夺资源
D. 循环等待资源
(6)在__C_ 的情况下,系统出现死锁。
A. 计算机系统发生了重大故障
B. 有多个封锁的进程同时存在
C. 若干进程因竞争资源而无休止地相互等待他方释放已占有的资源
D. 资源数大大小于进程数或进程同时申请的资源数大大超过资源总数
(7)银行家算法在解决死锁问题中是用于_B__ 的。
A. 预防死锁
B. 避免死锁
C. 检测死锁
D. 解除死锁
(8)某系统中有3个并发进程,都需要同类资源4个,试问该系统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少资源数是_C__ 。
A. 12
B. 11
C. 10
D. 9
(9)死锁与安全状态的关系是_A__ 。
A. 死锁状态一定是不安全状态
B. 安全状态有可能成为死锁状态
C. 不安全状态就是死锁状态
D. 死锁状态有可能是安全状态
(10)如果系统的资源有向图_ D __ ,则系统处于死锁状态。
A. 出现了环路
B. 每个进程节点至少有一条请求边
C. 没有环路
D. 每种资源只有一个,并出现环路
(11)两个进程争夺同一个资源,则这两个进程 B 。
A. 一定死锁
B. 不一定死锁
C. 不死锁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2)设有4个可用的某类资源,由3个进程共享,每个进程最多可申请 B 个资源而使系统不会死锁。
A. 1
B. 2
C. 3
D. 4
2)填空题
(1)在有m(m>=2)个进程的系统中出现死锁时,处于死锁状态中的进程个数k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2<=k<=m____ 。
(2)银行家算法中,当一个进程提出的资源请求将导致系统从安全状态进入不安全状态时,系统就拒绝它的资源请求。
(3)对待死锁,一般应考虑死锁的预防、避免、检测和解除四个问题。
典型的银行家算法是属于避免死锁,破坏环路等待条件是属于预防死锁,而剥夺资源是检测和解除死锁的基本方法。
(4)死锁检测方法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判断系统是否出现了死锁,二是当有死锁发生时怎样去解除死锁。
3)判断题
(1)在发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要四个同时不具备才不会发生死锁。
解:错。
在发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不具备,就不会发生死锁。
(2)若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则一定产生了死锁。
解:错。
若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不一定产生死锁。
(3)如果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则安全序列一定是唯一的。
解:错。
如果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则安全序列不一定唯一。
(4)在对系统资源分配图进行简化时,不同的简化次序会得到相同的简化结果。
解:对。
(5)计算机产生死锁的根本原因是资源有限和操作次序不当。
解:对。
4)解答题
(1)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解决死锁问题常用哪几种措施?
答: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①互斥条件:一个资源每次只能被一个进程使用。
②请求与保持条件:一个进程因请求资源而阻塞时,对已获得的资源保持不放。
③不剥夺条件: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末使用完之前,不能强行剥夺。
④循环等待条件:若干进程之间形成一种头尾相接的循环等待资源关系。
解决死锁问题常用哪几种措施有忽略死锁,预防死锁,避免死锁,检测和解除死锁。
(2)设系统中仅有一类独占型资源,进程一次只能申请一个资源。
系统中多个进程竞争该类资源。
试判断下述哪些情况会发生死锁,为什么?
①资源数为4,进程数为3,每个进程最多需要2个资源。
②资源数为6,进程数为2,每个进程最多需要4个资源。
解:①不会。
因为当每个进程拥有一个资源时,系统还有一可用资源,此资源分配给任何一个进程,则该进程可顺利完成,所以不会发生死锁。
②会。
当每个进程拥有3个资源时,系统资源已分配完,而此时2个进程都不能往前推进,彼此相互等待,从而形成死锁。
(3)表5-6给出了系统某时刻的资源分配情况:
表5-6 资源分配表
试问:①此时该状态是否安全?
②如果进程C提出请求Request C(1,2,2),系统能否将资源分配给它?
解:①因为存在安全序列,如<A,D,E,B,C>,所以此时系统安全。
②若满足进程C的请求,则可用资源变为<0,4,0>,此时系统不存在安全序列,也就是说如果分配,系统会从安全状态变成不安全状态,所以不能分配。
(4)考虑一个共有150 个存储单元的系统,如下分配给三个进程,P1 最大需求70,己占有25;P2最大需求60,己占有40;P3 最大需求60,己占有45。
使用银行家算法,以确定下面的每个请求是否安全。
如果安全,找出安全序列;如果不安全,给出结果分配情况。
①P4进程到达,P4最大需求60,最初请求25个。
②P4进程到达,P4最大需求60,最初请求35个。
因为存在安全序列<P3,P2,P1>,所以此时系统安全。
①当P4进程到达,P4最大需求60,最初请求25个。
试探分配,则系统资源分配情况如下:
此时系统仍然存在安全序列<P3,P2,P1,P4>,所以此时系统是安全的,可以分配。
②当P4进程到达,P4最大需求60,最初请求35个。
试探分配,则系统资源分配情况如下:
此时找不到安全序列,说明该请求不能满足,作废试探,不分配。
(5)设系统中仅有一类数量为M的独占型资源,系统中N个进程竞争该类资源,其中个进程对该资源的最大需求量为W。
当M,N,W分别为下列值时,判断哪些会发生死锁,为什么?
①M=2,N=2,W=1;
②M=3,N=2,W=2;
③M=3,N=2,W=3;
④M=5,N=3,W=2;
⑤M=6,N=3,W=3。
解:①不会,因为每个进程的资源都可以得到满足。
②不会,总共两个进程,总有一个进程的申请可以得到满足,当它退出时会释放占有的资源,从而满足另一个进程。
③可能,比如说其中一个进程占有两个资源,另一个进程占有1个,两个进程的资源都得不到满足,相互等等,出现死锁。
④不会,因为总有两个进程的资源申请得到满足,它们运行完后会释放资源,满
足另一个进程。
⑤可能,3个进程,每个进程都分配两个资源的情况下,这时三个进程都没有得到资源的满足,出现相互等待,从而产生死锁。
(6)假设系统配有相同类型的m个资源,系统中有n个进程,每个进程至少请求一个资源,最多不超过m个资源。
请证明,当n个进程最多需要的资源数之和小于(m+n)时,该系统不会发生死锁。
证明:设N个进程请求的最大资源量分别为Max i,i=1,2,…n。
根据条件,有
∑Max i<m+n。
假设系统发生死锁,则所有资源都被分配,于是
∑Alloc i=n
∴∑Need i=∑Max i-∑Alloc i<n
上式表明n个进程还需要的资源之和小于n,这意味着至少有一个进程的资源需求为0 。
而由题设条件知Need i〉=1,矛盾。
所以该系统不会发生死锁。
(7)设有一系统在某时刻的系统资源分配图如图5-5所示。
此时系统是否出现死锁?为什么?
图5-5 资源分配图
解:对系统资源分配图进行简化,找既不阻塞有不孤立的进程节点。
P6 是既不阻塞有不孤立的进程节点,消去其请求边和分配边,使之成为孤立的进程节点;如下图所示。
此时再也找不到这样的进程节点。
由于系统资源分配图不能进行完全简化,所以此时系统出现死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