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育人元素设计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16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智能制造与趋势中国设备工程 2021.01(上)《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设计与应用刘丽霞(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摘要:近年来,随着“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与模式逐渐走进我们的教学当中。
其倡导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将思政教学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确保各门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设计初步》这门专业基础课程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挖掘适合本课程的思政元素,通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现将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交流。
关键词:设计初步;课程思政;思政元素;应用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21)01(上)-0016-021 课程思政的目标(1)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行业法律、法规,严谨认真的工作、学习态度,传承“工匠精神”,促使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2)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建立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
(3)展示当代大学生的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是大学生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的前提和保证。
2 思政元素的主要内容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课堂教学中,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上进,学习上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沓,不抄袭,不弄虚作假。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热爱自己的专业,追求“匠心”。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创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立友善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团结,包容,互相帮助,协同合作,取长补短。
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长进行分组,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形成你追我赶,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助友善的合作精神。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优秀4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篇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在反抗》解读一、课程教学目标1、树立生态环保的科学理念,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2、培养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学会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
二、思政育人目标1、引导学生树立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2、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尊重规律,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
三、育人主题敬畏自然四、思政育人案例设计教学过程及内容设计意图一、课程导入新冠疫情横扫全国,全社会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同时,人类究竟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再次成为人们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寂静的春天》就早已敲响了人类将因为破坏环境而受到大自然惩罚的警示之钟。
开篇从新冠疫情导入课程,引出人与自然的关系,顺势切入敬畏自然的育人主题。
二、课程内容分析提问1:“大自然在反抗”体现在哪些方面?导致“大自然反抗”的原因是什么?提问2:怎么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问3:改造自然与顺应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人类能够停止一切改造自然的行为吗?小组讨论:我们普通人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提问1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本内容,厘清三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提问2、3起到延伸拓展的作用,让学生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切入思政育人点: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体会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
小组讨论是为了让学生联系实际,从我做起,对大自然有正确的认知践行方式。
切入思政育人点:培养以人为本,尊重规律,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
三、课程总结这次疫情,为人类再度敲响警钟,让我们敬畏自然、善待自然,承担起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责任,实现人的幸福安宁和自由全面发展。
课程总结呼应开头,进一步强化思政育人点: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五、实施过程(一)课程导入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横扫全国,打破了春节的喜庆,经过专家们基因测序判定,病毒来源于野生动物并通过人畜共通传染给人类。
一、课程基本情况《数据挖掘技术》是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面向大数据技术专业2001班、2002班和2003班,总学时102学时,开设于第4学期。
本门课程采用OBE 教学理念的方式,案例训练借助PBL 项目式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数据挖掘理论分析与应用实践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建立“问题-原理-方法”三位一体的专业思维,为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变革能力奠定基础,最终顺应大数据时代下社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改变。
课程体系与对应岗位见图1-1。
图1 课程体系建设图数据挖掘技术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一)思政教育的总体教学设计数据挖掘技术课程的内容涵盖了数据处理基础和实现数据挖掘的关键算法,主要包括4 个模块:Python基础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挖掘算法模块和数据可视化模块。
融入思政内容后,课程教学秉承德智融合、立德树人的综合教育理念,凝练全局思维、发展思维、民族振兴、实践创新、工匠精神等多个“思政主题”,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正能量,培养实事求是、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整体课程思政设计见表1。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在《数据挖掘技术》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从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出发,充分挖掘融入课程的思政元素,探寻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的契合点,确定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育人功能。
图2 教学策略1.以项目为导向,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根据知识点模块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项目,结合实际应用进行项目选取,按照工作岗位流程设计阶段性教学情景,为学生的职业入门和专业技术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据挖掘技术》课程涵盖了4大模块共8个项目。
项目在选取的时候根据课程的特色,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有游戏类的猜数字、猜单词,日常类的学生成绩管理、银行存取款等项目。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以下简称OBE)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中心、目标导向、持续改进”。
在OBE 理念的指导下,结合食品加工与检验专业核心课程特点进行反向设计,根据企业岗位要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确定课程思政目标,基于目标深挖本课程的思政元素、思政资源,进而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进行设计与实施,配合课程思政学习效果考评办法反馈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对原有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持续改进,最终达成思政目标。
本文以食品理化检测课程为例,基于OBE 理念重点分析思政目标,探讨目标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实施路径及实施效果。
OBE 理念;课程思政;学生中心;反向设计;持续改进笔者以食品理化检测课程为载体,探索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育人实践教学路径,通过专业试点持续反馈和改进,实现“职业技能”与“思政教育”的两线融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和专业竞争力,提高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将学生打造成优秀职业人,获得行业和社会认可。
一、技工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一)校企合作进行顶层设计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笔者所在学校食品加工与检验专业围绕首都4个中心建设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为达成校企合作培养效果,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与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优秀毕业生代表,组建食品加工与检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开展食品行业企业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2019年完成了食品加工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明确了本专业“一线双元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即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线脉络,加强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融合共进、协同发展,将培养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融合、企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相融合、工作内容与课程内容相融合、职业资格与综合评价相融合。
2.将思政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食品行业是道德行业,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突出以德为先,要将以“良心、诚信”为精神内核的食品专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厚植文化底蕴。
《电动力学》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一、体系化设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成以下学习目标:1.【学科知识】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理解物理学知识结构体系的基本思想。
了解物理学科的发展历史、前沿动态以及应用前景。
2.【教研能力】具备开展教学研究能力。
根据中学教学遇到的实际困难,提出科学问题,开展初步研究,获得解决问题办法或改进教学的方案。
3.【反思能力】系统进行批判性思维方法和反思技能训练,学会基于质疑、求证、判断进行独立思考。
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学会读书笔记、课堂观察、知识总结、调研报告、小论文等内容形式的反思方法与技能。
基于以上毕业要求,结合本课程的课程特点,针对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总体设计了课程中的课程思政体系:二、实现方式(一)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1.结合课程特点融入思政元素讲解电磁场的物质性的时候,对于物质的理解可以结合哲学思想,讲解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树立学生辦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解物质的概念,然后对电磁场的物质性开展分析,体现物质的性质.可以结合电磁场能量和动量的概念,体现物质的基本属性,结合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这些物质的概念体现哲学意义,也有助于理解电磁场的物质性。
2.结合国家成就提升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1)天眼工程探测宇宙射电波,射电波段是电磁波的一个频段,天眼工程实质就是一个接收天线,符合电磁波辐射场的天线辐射理论,体现了我国科技成就和制造业能力.射电波的宇宙探测是天文学研究的热点方向,天线的设计体现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制作工艺。
(2)5G网络成就网络信号系统体现电磁波传播理论,电磁信号传输和编码的理论基础。
目前我国5G 网络研发己经处于世界领先,掌握5C,专利数量也是最多的,体现了我们国家在网络传输领域的巨大成就。
(3)北斗导航系统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体现卫星发射技术和导航技术.导航系统的信号传输体现和定位计算,运用电磁波发射、传播和接收等,还有相对论计算消除定位误差。
探索研究TAN SUO YAN JIU 《互联网金融》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设计方微铜陵学院 (安徽省铜陵市 244061)1 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1.1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因此高校教师不仅需要在专业知识领域里传道授业,也要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仅要牢牢地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优秀的道德素质。
1.2 《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简介2015年10月,中央十三五规划首次提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这是互联网金融首次被纳入国家五年规划建议,这一规范对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新型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弥补了传统金融信息挖掘有限、融资形式单一、创新不足、效率不高的缺陷,成为助推经济结构转型和均衡发展强有力的新生 力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金融行业在近几年得到了迅猛发展,互联网保险、第三方支付、众筹、区块链等各类创新此起彼伏。
互联网金融横跨金融、计算机、信息、数据挖掘等多行业,其人才需要具备跨专业知识的复合型背景。
但因为该行业是新兴的,专业人才存在较大缺口。
人才需求当前,铜陵学院成为国家首批设置互联网金融专业的本科高校,并开设了《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积极探索如何上好这门课,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推动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助力。
1.3 《互联网金融》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具有现实意义创新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金融在不断创新发展过程中也蕴藏着危机,譬如P2P平台“爆雷”跑路,数据信息疑遭泄露等诸多问题阻碍了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使社会伦理传统道德面临严峻挑战。
第49卷第9期2021年5月广州化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Vol.49No.9May.2021药物分析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付迎波(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辽宁沈阳110819)摘要: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的创新型人才,在药物分析课堂上既要满足构筑学生知识体系,培养合格药学人才的需求,又要把思政元素渗入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文探讨了结合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法等方法,从创新精神和科学发展史、爱国情感与文化自信、行业操守与责任心、安全意识与规范操作、科学前沿与研究案例等方面列举药物分析学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药物分析;思政元素;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9677(2021)09-0217-03 Teaching Design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into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CourseFU Ying-bo(College of Life and Health Sciences,Northeastern University,Liaoning Shenyang110819,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firm political stand,we should not only meet the needs of building students'knowledge system and cultivating qualified pharmaceutical talents,but also infilt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classroom to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values.The combination of case teaching,problem-based teaching methodwas discussed,from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classroom teaching,from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history,patriotism and cultural confidence,industry ethics and responsibility,safety awareness and standardized operation,scientific frontier and research cases,etc,to lis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course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so as to realize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Key words:drug analysi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case teaching;problem teaching method.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思政育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其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道德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使其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发展。
4.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使其能够正确对待社会现象和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论,包括富强、、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以及这些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社会道德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如何对待和解决一些道德问题,如诚信缺失、公平正义等。
4.公民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公民素养的公民,以及这对社会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论和意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判断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一些现实生活中具体的道德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问题。
4.实验法: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调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公民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程》等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
2.参考书: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公民素养与责任感培养》等,供学生深入学习和参考。
3.多媒体资料:制作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视频,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