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书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书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书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书

目录

1设计概述 (2)

1.1课程设计题目 (2)

1.2设计资料 (2)

1.3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技术要求、图表要求以及工作要求等) (2)

1.3.1设计任务与内容 (2)

1.3.2基本要求 (3)

1.4课程设计应完成的技术文件 (3)

1.4.1 计算说明书 (3)

1.4.2 图纸 (3)

2设计说明 (5)

2.1二泵站水管及城市管网定线 (5)

2.1.1输水管定线 (5)

2.1.2城市配水系统定线 (5)

2.2设计用水量的确定 (5)

2.2.1居住区生活用水量确定 (5)

2.2.2工业企业用水量 (5)

2.2.3未预见水量 (5)

2.2.4消防用水量 (5)

2.2.5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6)

2.2.6最大时用水量 (6)

2.3输水管布置 (6)

2.4管网平差 (6)

2.4.1管网定线 (6)

2.4.2 比流量,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的计算 (6)

2.5清水池容积、水塔容积和水塔高度的计算 (15)

2.5.1 清水池与水塔调节容积计算表 (15)

2.5.1 水塔容积和尺寸的计算: (16)

2.5.2 水池容积和尺寸的确定 (16)

2.5.2 水塔高度 (17)

结束语 (18)

参考文献 (19)

1设计概述

1.1课程设计题目

沐城镇给水管网设计

1.2设计资料

1)沐城镇位于苏北地区,城镇设计居住人口为 2.6万。

城市地形图见另页,比例为1:20000,设计房屋卫生设备标准为室内有卫生设备但无淋浴设备,城市建筑按六层考虑。

2)该城镇各企业单位最高集中用水量为: 甲企业:2000米3/日; 乙企业:4200米3/日; 丙企业:2500米3/日。

3)该地区最大冻土深度30厘米。 4)该地区地下水位深度450厘米。 5)该城镇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见图1。

2

4

6

810121416182022241234567时间(h)占最高日用水量百分数(%)

图1 沐城镇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

1.3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技术要求、图表要求以及工作要求等)

1.3.1设计任务与内容

1)二泵站输水管及城市管网定线; 2)输水管径的确定;

3)城市供水管网管径的确定;

4)各节点水压的计算;

5)计算清水池容积、水塔容积和水塔高度;

6)消防时管网校核;

7)管网配件及阀门井的确定;

8)绘出成果图。

1.3.2基本要求

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同时必须满足以下几项要求:

1)通过调查研究与收集有关资料,拟定设计方案,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

2)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包括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方案比较以及各系统的设备选型分析,说明,参数选择,设计计算与有关简图等,要求内容系统完整,计算正确,论述简洁明了,文理通顺,书写工整,装订整齐。说明书一般应包括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

3)课程设计图纸应能较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力求布局合理、紧凑、正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专业规范及有关规定,用工程字注文。

1.4课程设计应完成的技术文件

1.4.1 计算说明书

设计计算说明书内容包括:

1)设计原始资料的叙述;

2)管网及输水管定线依据;

3)按指导书步骤详述设计的全部内容(包括计算过程及结论)。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包括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要求内容系统完整,计算正确,论述简洁明了,文理通顺,书写工整,装订整齐。

1.4.2 图纸

图纸内容包括:

1)画出管网设计成果图(管网计算的平差成果图、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时管网自由水压等水压线图、给水管管网总平面设计图),包括管网构造形式,各管段管径、管长、流量、流速及水头损失,各节点的节点流量、节点压力、地面标高及自由水压,管网等自由

水压线;

2)计算机打印计算结果;

3)画出管网节点大样图,包括管段配件及阀门井的位置、典型管型管段纵剖面图;

4)选择一个节点画出阀门井构造施工图。

课程设计图纸应能较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应布局合理、正确、清晰,并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

2设计说明

2.1二泵站水管及城市管网定线

2.1.1输水管定线

根据设计区域情况,在充分考虑到输水安全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工程造价,少占农田,同时尽可能避免穿越人工或天然障碍。

2.1.2城市配水系统定线

因本设计确定的计算管线仅为此配水系统的主干线,所以干线位置应用尽可能布置在两侧均有较大用户的道路上,并在适当间距要设置连接管成环网。

2.2设计用水量的确定

2.2.1居住区生活用水量确定

该城镇为苏北小城市,城市分区为一区,查《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二版323页附录2,取最高日用水定额为220L/ cap ·d 。则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为

d m N q Q i i 311157201000

26000

2201000=?=?=∑

2.2.2工业企业用水量

甲厂2000d m 3,乙厂4200d m 3,丙厂2500

d m 3

Q2=2000+4200+2500=8700d m 3

2.2.3未预见水量

由给水排水手册设计第三册《城镇给水》得,未预见用水量取综合生活用水量、工业企业职工用水量、工业企业职工沐浴用水量、生产用水量及市政用水量总和的15%-25%,此处取20﹪,即:

Q 3=(5720+2000+4200+2500)×20﹪ =2884 (m 3/d )

2.2.4消防用水量

①室内消防用水量按两处同时发生火灾,各处有两个消火栓同时工作10min,每个水枪流量取5L/s

即:5×2×2×10×60=12m 3

② 室外消防用水量查《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二版324页附表3,则消防用水定额为

25s L ,同时火灾次数为2次,消防历时取2小时,则消防用水量为: Q7=25×2×3600×2=360000L=360m3。

2.2.5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最大日用水总量为综合生活用水量、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市政用水量及未预见用水量总和,即:

Q d =5270+2000+4200+2500+2884=17304(m 3/d )取18000m 3/d

2.2.6最大时用水量

由图一知:用水量最高时是上午8到9点,最高使用水量为全天用水量的6%,时变化

系数为44.1100

6

24=?=h k 最高日用水量为18000m 3/d ,时变化系数1.44,则最高时用水量为

24d h Q K Q h ?=

=24

18000

44.1?=1080m 3/h=300L/S 2.3输水管布置

输水管从城镇东北方进入,为保证供水可靠,应平行布置2条输水管,并设置等管径的连通管,设置必要的阀门,每隔1km 设置排气阀。

最高时用水量为1080m 3/h ,设输水管中水流流速为1.5m/s ,则输水管与连通管管径为

m 30.0v

4h

==πQ D ,因此选择直径30cm 的管道。

2.4管网平差

2.4.1管网定线

定线时,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级泵站输水到水池,水塔,大用户的水流方向一致。循水流方向,以最短的距离布置一条或数条干管,干管位置应从用水流较大的街区通过。干管的间距,可根据街区情况,采用500~800m 。干管和干管之间的连接管使管网形成了环状网。连接管的作用在于局部管线损坏时,可以通过它重新分配流量,从而缩小断水范围,较可靠地供水。连接管的间距可根据街区的大小考虑在800~1000m 左右。

管网采用环状网的方式,在平面图上确定管线,测量出管段长度并进行节点编号(具体定线及编号见平面图)

2.4.2 比流量,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的计算

2.4.2.1最高日最大时总用水量Q=1080(m 3/h )=300(L/s ) 2.4.2.2最大时工企业集中用水量

S L Q K Q di hi ni 1454

.868700

44.14.86=?=?=

2.4.2.3计算管段总长∑l=150806.8m

2.4.2.4比流量:q s =(Q h -∑q )/ ∑l =(300-145)/ 150806.8

= 0.001027805(L/(s*m))2.4.2.5管段沿线流量的确定

Q ij =a·L

ij

·q

s

a—配水系数

L

ij

—管段长度

2.4.2.6管段沿线流量计算

从图一得泵站设计供水量为:

q

s1

=300×4.65%/6%=232.5 L/S

水塔设计供水流量为:

q

s4

=300-232.5=67.5 L/S

表2.4.1

管段编号管段配水

长度(m)管段沿线流量(L/s)

1 0 0.00

2 2983.9 3.07

3 0 0.00

4 3504.7 3.60

5 3459.2 3.56

6 3597.3 3.70

7 9067.7 9.32

8 6180.8 6.35

9 3988.5 4.10

10 13100.4 13.46

11 5379.7 5.53

12 7760 7.98

13 10205.8 10.49

合计

69228.00

71.15

2.4.2.7节点流量计算

将与节点关联的管段沿线流量乘以1/2分配到该节点,再加上该节点的集中流量得出该节点的总流量见表2。

表2.4.2

节点编号

关联管段沿线流量(L/S)

沿线流量折算

节点集中流量

节点总流量

管段1 管段2 管段3 管段4 1 0 0 0 0 0.00 0 0 2 3.07 3.6 0 0 3.34 70 73.34 3 3.6 3.7 6.35 0 6.83 0 6.83 4 0 0 0 0 0.00 0 0.00 5 0 3.07 3.56 0 3.32 0 3.32 6 3.56 6.35 4.1 0 7.01 0 7.01 7 3.7 9.32 13.46 0 13.24 33.33 46.57 8 9.32 5.53 0 0 7.43 0 7.43 9 4.1 7.98 0 0 6.04 41.67 47.71 10 13.46 7.98 10.49 0 15.97 0 15.97 11 5.53 10.49 0 0 8.01 0 8.01 总计

71.16

145.00

216.16

2.4.2.8流量分配和管径确定

(1)流量分配

在满足各节点连续性条件Q i +∑q lij =0的基础上进行流量分配,但同时应考虑供水安全性和经济性,所以平行管应尽量分配相近数量的流量

(2)管径确定 πν

q

D 4=

表2.4.3

管段编号设计流量

(L/S)

经济流速

(m/s)

计算管径

(mm)

设计管径

(mm)

1 232.5 1 544 2*600

2 10.15 0.8 127 150

3 67.5 1 293 2*300

4 148.92 0.8 487 500

5 74.33 0.8 344 400

6 130.09 0.8 455 500

7 53.52 0.8 292 300

8 12 0.8 138 150

9 79.32 0.8 355 400

10 30 0.8 219 250

11 46.09 0.8 271 300

12 29.74 0.8 218 250

13 43.77 0.8 264 300 2.4.2.9管网平差

哈代-克罗斯平差法计算

表2.4.4

环号管

D

(m)

L

(m) s

流量初分配第Ⅰ次平差第Ⅱ次平差

G

(m3/s)

H

(m)

s│g│0.

852

G

(m3

/s)

H

(m)

s│g

│0.85

2

G

(m3/s

) h(m)

1 2

0.1

5

298

3.9

4

6

2

1

0 0.01 9.14 913.56

0.0

132

6

15.

41

1161

.83

0.013

4 15.7

5 0.4

345

9.2

4

5

1

0.0741

8 3.65 49.17

0.0

774

4

3.9

5 51

0.077

58 3.96

-

4 0.5

350

4.7

1

5

4

-0.149

16

-4.5

4 30.44

-0.

145

9

-4.

36

29.8

7

-0.14

576

-4.3

5

-

8

0.1

5

618

0.8

9

5

7

1

9

-0.012

33

-27.

89 2262.03

-0.

009

07

-15

.79

1741

.32

-0.00

893

-12.

2

-19.

65 3255.2

-0.

80

2984

.02

-0.0

3

8 0.1

5

618

0.8

9

5

7

1

9 0.01233

27

.8

9 2262.03

0.

01

52

8

19.

04

1246

.12

.

1

5

4

2 12.2

9 0.4 398

8.5

5

2

0 0.0795

4.

78 60.13

0.

08

24

5

5.1

1

62.0

3

.

8

2

5

9 5.13

1 2 0.2

5

776

9

9

8

6 0.03179

16

.8

1 528.86

0.

03

47

4

19.

82

570.

4

.

3

4

8

8 9.96

-

6 0.5 359

7.3

1

5

8 -0.13

-3

.6

1 27.78

-0

.1

27

05

-6.

59

51.8

6

-

.

1

2

6

9

1 -6.45

-

1 0 0.2

5

131

00.

4

1

6

8

5

9 -0.03

-2

5.

50 849.84

-0

.0

27

05

-21

.05

778.

11

-

.

2

6

9

1 -11.91

20

.3

8 3728.64

16.

33

2708

.52 -0.21

2

3 1

0.2

5

131

00.

4

1

6

8

5

9 0.03

25

.5

0 849.84

0.

03

37

3

31.

68

939

.08

0.

03

38

7 11.91

1

3 0.3

102

05.

8

5

4

4 0.04582

17

.9

1 390.78

0.

04

95

5

20.

70

417

.73

0.

04

96

9 14.8

-

7 0.3

906

7.7

4

8

2

-0.0534

3

-2

1.

15 395.82

-0

.0

49

7

-18

.50

372

.15

-0

.0

49

56 -18.4

-

1

1 0.3

537

9.7

2

8

4

9 -0.046

-9

.5

1 206.71

-0

.0

42

27

-8.

13

192

.34

-0

.0

42

13 -8.08

12

.7

4 1843.15

25.

75

192

1.3 0.23

2.4.2.10节点水压计算

表2.4.5

管段编号管段流量

(m3/S)

管内流速

(m/S)

管段压降

(m)

节点水头

(m)

地面标高

(m)

自由水压

(m)

2 0.0134 0.76 15.7 34 34 —

3 0.0856 1.21 5.5 33.7 33.7 —

4 0.14576 0.86 4.3

5 62 34 28

5 0.07758 0.79 3.9

6 33.

7 33.7 —

6 0.12691 0.8 6.45 34.2 34.2 —

7 0.04956 0.84 18.4 62.1 34.1 28

8 0.01542 0.93 12.2 34 34 —

9 0.08259 0.81 5.13 33.5 33.5 —

10 0.02691 0.74 11.91 33.7 33.7 —

11 0.04213 0.77 8.08 34.1 33.7 0.4

12 0.03488 0.71 9.96 61.4 33.4 28

13 0.04969 0.83 14.8 33.4 33.4 —

设计工况水力计算记过,假定(4)点为控制点,其节点水头等于服务水头即

4

H62m

表2.4.6

管段编号管段流量

(m3/S)

管内流速

(m/S)

管段压降

(m)

节点水头

(m)

地面标高

(m)

自由水压

(m)

2 0.0134 0.76 15.7 38.96 34 4.96

3 0.0856 1.21 5.5 33.96 33.7 0.26

4 0.14576 0.86 4.3

5 62 34 28

5 0.07758 0.79 3.9

6 37.46 33.

7 3.76

6 0.12691 0.8 6.45 36.2 34.2 2

7 0.04956 0.84 18.4 62.1 34.1 28

8 0.01542 0.93 12.2 36.3 34 2.3

9 0.08259 0.81 5.13 35.5 33.5 2

10 0.02691 0.74 11.91 36.26 33.7 2.56

11 0.04213 0.77 8.08 35.7 33.7 2

12 0.03488 0.71 9.96 61.4 33.4 28

13 0.04969 0.83 14.8 33.8 33.4 0.4

在水力分析时,假定(4)为控制点,单经过随礼分析后,比较节点水头与服务水头,(11)点不能满足水压要求,所以,说明(4)点不是控制点,得到供水差额最大为1.6,所有的节点水头加上此值,可使水压要求全部满足,,而管段压降没变,能量方程人满足,自由水压也应同时加上此值。

控制点确定与节点水头调整:

表2.4.7

管段编号管段流量

(m3/S)

管内流速

(m/S)

管段压降

(m)

节点水头

(m)

地面标高

(m)

自由水压

(m)

2 0.0134 0.76 15.7 40.56 34 6.56

3 0.0856 1.21 5.5 35.56 33.7 1.86

4 0.14576 0.86 4.3

5 63.

6 34 29.6

5 0.07758 0.79 3.9

6 39.06 33.

7 5.36

6 0.12691 0.8 6.45 37.8 34.2 3.6

7 0.04956 0.84 18.4 63.7 34.1 29.7

8 0.01542 0.93 12.2 37.9 34 3.9

9 0.08259 0.81 5.13 37.1 33.5 3.6

10 0.02691 0.74 11.91 37.86 33.7 4.16

11 0.04213 0.77 8.08 37.3 33.7 3.6

12 0.03488 0.71 9.96 63 33.4 29.6

13 0.04969 0.83 14.8 35.4 33.4 2

2.4.2.11管网消防校核计算

考虑同时两处火灾,灭火用水量为25L/s 2=50L/s,消防流量加在控制点上(及最不利火灾点)和重要的工业企业附近的节点上。本设计选在节点(8)和节点(11)上,每个节点加上消防流量25L/s,相应的清水池和水塔供水量均增加25L/s,其他各节点流量不变,沿线流量重分配。

加上消防流量,各管段流量重分配后平差如下:

表2.4.8

环号管段编号s

流量初分配

g(m3/s) h(m) s│g│0.852

1

2 46210 0.01 9.14 913.56 5 451 0.07418 3.65 49.17 -4 154 -0.14916 -4.54 30.44 -8 95719 -0.0123

3 -27.89 2262.03

2

8 95719 0.01233 27.89 2262.03

9 520 0.0795 4.78 60.13 12 9986 0.03179 16.81 528.86 -6 158 -0.13 -3.61 27.78 -10 16859 -0.03 -25.50 849.84

3

10 16859 0.03 25.50 849.84 13 5404 0.04582 17.91 390.78 -7 4802 -0.05343 -21.15 395.82 -11 2849 -0.046 -9.51 206.71

由表可知不需要平差

消防工况水力校核计算结果:

表2.4.9

管段编号管段流量

(m3/S)

管内流速

(m/S)

管段压降

(m)

节点水头

(m)

地面标高

(m)

2 0.0134 0.76 15.7 34 34

3 0.0856 1.21 5.5 33.7 33.7

4 0.14576 0.86 4.3

5 62 34

5 0.07758 0.79 3.9

6 33.

7 33.7

6 0.12691 0.8 6.45 34.2 34.2

7 0.04956 0.84 18.4 62.1 34.1

8 0.01542 0.93 12.2 34 34

9 0.08259 0.81 5.13 33.5 33.5

10 0.02691 0.74 11.91 33.7 33.7

11 0.04213 0.77 8.08 33.7 33.7

12 0.03488 0.71 9.96 61.4 33.4

13 0.04969 0.83 14.8 33.4 33.4

2.5清水池容积、水塔容积和水塔高度的计算2.5.1 清水池与水塔调节容积计算表

表2.5.1

小时给水

处理

供水

(%)

供水泵站供

水量(%) 清水池调节容积计算(%)

水塔调节容积计

算(%) 设置

水塔

不设

水塔设置水塔不设水塔

(1) (2) (3) (4) (2)-(3

) ∑

(2)-(4

) ∑

(3)-(4

) ∑

0-1 4.17 3 2.5 1.17 1.17 1.67 1.67 0.5 0.5 1-2 4.17 3 2.5 1.17 2.34 1.67 3.34 0.5 1

2-3 4.16 3 1.5 1.16 3.5 2.66 6 1.5 2.5 3-4 4.17 3 1.5 1.17 4.67 2.67 8.67 1.5 4

4-5 4.17 3 2.5 1.17 5.84 1.67 10.34 0.5 4.5 5-6 4.16 4.65 3.5 -0.49 5.35 0.66 11 1.15 5.65 6-7 4.17 4.65 4.5 -0.48 4.87 -0.33 10.67 0.15 5.8 7-8 4.17 4.65 5.5 -0.48 4.39 -1.33 9.34 -0.85 4.95 8-9 4.16 4.65 6 -0.49 3.9 -1.84 7.5 -1.35 3.6 9-10 4.17 4.65 5 -0.48 3.42 -0.83 6.67 -0.35 3.25 10-11 4.17 4.65 4.5 -0.48 2.94 -0.33 6.34 0.15 3.4 11-12 4.16 4.65 5.5 -0.49 2.45 -1.34 5 -0.85 2.55 12-13 4.17 4.65 5 -0.48 1.97 -0.83 4.17 -0.35 2.2 13-14 4.17 4.65 4.5 -0.48 1.49 -0.33 3.84 0.15 2.35 14-15 4.16 4.65 5 -0.49 1 -0.84 3 -0.35 2 15-16 4.17 4.65 5 -0.48 0.52 -0.83 2.17 -0.35 1.65 16-17 4.17 4.65 5.5 -0.48 0.04 -1.33 0.84 -0.85 0.8 17-18 4.16 4.65 5.5 -0.49 -0.45 -1.34 -0.5 -0.85 -0.05

18-19 4.17 4.65 5 -0.48 -0.93 -0.83 -1.33 -0.35 -0.4 19-20 4.17 4.65 5 -0.48 -1.41 -0.83 -2.16 -0.35 -0.75 20-21 4.16 4.65 4.5 -0.49 -1.9 -0.34 -2.5 0.15 -0.6 21-22 4.17 4.65 4 -0.48 -2.38 0.17 -2.33 0.65 0 22-23 4.17 3 3 1.17 -1.16 1.17 -1.16 0 0 23-24 4.16 3 3 1.16 0 1.16 0 0 0 累计100 100 100 调节容积=8.22 调节容积=13.5 调节容积=6.55 由表得水塔与清水池调节容积分别为最大日用水量的6.55%和13.5%;

2.5.1 水塔容积和尺寸的计算:

(1)调节容积的计算:

W

1

=17304×6.55%=1133.4m3

(2)消防贮水量的计算(按10min计算):

5×2×2×10×60=12m3

(3)总容积计算:

W= W

1+ W

2

=1133.4+12=1145.4 m3

由于总容积过大,设水塔不经济,故而不设水塔.

2.5.2 水池容积和尺寸的确定

(1)调节容积计算:

W

池1

=8.22%×17304=1422(m3)

(2)消防容积的计算:

消防贮水量按两小时火灾延续时间计算,根据该县城人口规模确定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两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25L/s

则 W

池2

=2×3600×25×2=360m3

(3)水厂自用水量的计算

水厂自用水量等于最高日用水量的5%-10%,此处取5%

W

池3

=17304×5%=865.20m3,取1000m3

(4)安全贮量(此处取500m3)

(5)清水池有效容积的计算:

清水池有效容积等于调节容积、消防贮水量、水厂自用水量和安全贮量之和

W 1=W

池1

+W

池1

+W

池3

+W

池4

=1422+360+1000+500=3282m3

2.5.2 水塔高度

9t

h63.6-34=29.6m

结束语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不仅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使我懂得如何做事。其实每一次的课程设计都是在教会我怎么样做事情。

本设计是在指导教师张建坤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对老师在课程设计期间给予我的辛勤指导和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历时二周的课程设计终于结束了,我顺利的完成了此次设计的任务。通过这周的设计,使我对给水管网方面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关注当下才能顺利毕业,才能顺利拿到学士学位证书,才能更好地在将来的工作中去锻炼自己,磨练自己,修炼自己。

参考文献

1、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

3、

4、

5、10、11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给排水快速设计手册》第1册

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 50013-2006),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01)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陈启帆 学号:23 专业:环境工程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2016年07月 - 1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说明书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学生姓名:陈启帆 导师: 学科、专业:环境工程 所在系别: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日期:2016年07月 学校名称: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 2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目录 1. 课程设计题目 (4)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4) 3. 设计任务 (5) 4. 原始资料 (5) 5. 基本要求 (8) 6. 设计成果 (8) 7. 设计步骤 (8) 8. 设计用水量计算 (9) 9. 确定给水管网定线方案 (11) 10. 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 (11) 11. 设计结束语与心得体会 (14) 12. 参考资料 (16) - 3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1. 课程设计题目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通过城镇给水管网设计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为以后毕业设计及从事给水管网的工程设计打下初步基础。 (1)了解管网定线原则; (2)掌握经济管径选择要求; (3)掌握给水系统压力关系确定方法; (4)掌握管网水力计算。 - 4 -

管网设计计算书

第一部分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河北某城镇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 1.图纸: 1:5000 城市平面图, 2.地形地貌:地势较平坦,地形标高如图。 3.工程水文地质: 1)工程地质良好,适宜于工程建设;2)地下水位深度2-3m;3)土壤冰冻深度0.7m。 4.气象资料: 1)风向: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2)气温:年平均气温12.70C;夏季平均气温260C,冬季平均气温-30C。 5.用水资料: 规划人口万人,给水普及率100%;城市综合生活用水每小时用水量占最高日用水量百分比如表1所示。 其他用水:绿化浇洒道路按m3计,未预见水量按最高用水量的 %计。 基础数据见附表 表1城市最高日各小时用水量 小时0-1 1-2 2-3 3-4 4-5 5-6 6-7 7-8 用水量百分比 2.82 2.79 2.93 3.06 3.13 3.78 4.93 5.13 (﹪) 小时8-9 9-10 10-11 11-12 12-13 13-14 14-15 15-16 用水量百分比 5.11 4.81 4.64 4.52 4.49 4.45 4.45 4.55 (﹪) 小时16-17 17-18 18-19 19-20 20-21 21-22 22-23 23-24 用水量百分比 5.11 4.92 4.90 4.71 4.29 4.04 3.42 3.02 (﹪)

三.设计任务与步骤 根据所给原始资料,进行城市给水管网工程的规划及给水管网的扩大初步设计。设计 任务与步骤如下: 根据城市的特点,选定用水量标准,确定给水管网的设计流量,根据城市的地形特点,按照管网的布置原则确定方案; 根据布置的管线,确定供水区域的比流量、节点流量和管段流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流量分配; 进行管网平差计算,直至闭合差满足规定的精度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控制点,计算从控制点到二级泵站的水头损失、确定二级泵站的水泵扬程;若设置水塔,确定水塔高度; 消防时、最不利管段发生事故时、最大转输时(无对峙水塔或高地则不作此工况)的校核,若不满足要求,应说明必须采取的措施; 根据平差结果确定各个节点的自由水头; 就设计中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和计算结果写出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一份、管网平差、校核结果图和管网平面布置图。 四.课程设计成果的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图纸应基本达到技术设计深度,较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图纸布局合理、 正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 2)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包括与设计有关的阐述说明和计算内容,应有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内容系统完整,计算正确,文理通畅,草图和表格不得徒手草绘,图中各符号应有文字说明,线条清晰,大小适宜,书写完整,装订整齐。 根据班级序号,设计使用数据如下: 班级序号25:总人口数:12.2万 道路面积:50万平米 绿地面积:86万平米 工业区一总人口:3200人 工业区一高温车间人数:1200人 工业区一总人口:4800人 工业区一高温车间人数:1500人 工业区一生产用水量每日5800立方米 工业区一生产用水量每日7800立方米

城市给水管网设计说明

目录 (1) 第一章设计说明 (2) 1.1前言 (2) 1.2设计概况 (2) 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4) 2.1用水量计算 (4) 2.2清水池容积计算 (6) 2.3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计算 (8) 第三章管网平差 (10) 3.1管网平差计算 (10) 3.2水泵扬程及泵机组选定 (10) 3.3等水压线图 (11) 3.4管网造价概算 (11) 附表一 (12) 附表二 (12) 附表三 (13) 附表四 (13) 附表五 (14) 附表六 (14) 附图一 (15)

一、设计说明 1.前言 设计项目性质:本给水管网设计为M市给水管网初步设计,设计水平年为2012年。主要服务对象为该县城镇人口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及职工生活用水,兼负消防功能,不考虑农业用水。该县城最高日用水量为29000m3,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为1982m3,流量550.46L/s,最大用水加消防流量为620.46L/s。 2.设计概况 (1)城市概况:该二区城市人口数为8.6万人,人口密度:239人/公顷,供水普及率100%。城区内建筑物按六层考虑。土壤冰冻深度在地面下1.2m。城市用水由水厂提供。综合生用水定额为160L/cap·d,主导风向是西北风。 表1.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资料: 企业名生产用水职工生活用水 日用水量 m3/d 逐时变 化 班制 冷车间 人数 热车间 人数 每班淋浴 人数 污染 程度 企业甲3200 均匀三班(8点起始) 1000 800 1600 一般 企业乙3200 均匀二班(8点起始) 800 700 1500 一般 表2.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及时变化系数 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 0~1 1.04 8~9 6.21 16~17 4.52 1~2 0.95 9~10 6.12 17~18 4.93 2~3 1.2 10~11 5.58 18~19 5.14 3~4 1.65 11~12 5.48 19~20 5.66 4~5 3.41 12~13 4.97 20~21 5.8 5~6 6.84 13~14 4.81 21~22 4.91 6~7 6.84 14~15 4.11 22~23 3.05 7~8 6.84 15~16 4.18 23~24 1.65 (3)给水系统选择

给水管网设计课程设计要点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青阳镇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陈兰 学院名称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给水排水工程 指导教师程斌 2012年10月31日

给水工程的任务是向城镇居民、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公共服务部门及各类保障城市发展和安全的用水个人和单位供应充足的水量和安全的水质,包括居民家庭生活和卫生用水、工矿企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冷却用水、机关和学校生活用水、城市道路喷洒用水、绿化浇灌用水、消防以及水体环境景观用水等等。 此次设计为苏北地区青阳镇给水管网系统设计,主要设计以下内容。 (1)用水量计算 (2)供水方案选择 (3)管网定线 (4)清水池、水塔相关计算 (5)流量、管径的计算 (6)泵站扬程与水塔高度的设计 (7)管网设计校核 给水工程必须满足各类用户或单位部门对水量、水质和水压对的需求。要求能用确定管网的布置形式,管线的选择,管径的选择,流量的分配及校核,确保管线的合理布置及使用。

1设计资料及任务 (1) 1.1设计原始资料 (1) 1.1.1地形地貌 (1) 1.1.2气象资料 (1) 1.1.3工程水文地质情况 (1) 1.1.4图纸资料 (1) 1.1.5用水资料 (1) 1.2设计任务 (2) 2设计说明书 (2) 2.1设计方案的流程及考虑细则 (2) 2.1.1管网及输水管的定线 (2) 2.1.2输水管径的确定 (2) 2.1.3管网管径平差计算 (2) 2.1.4节点水压计算 (3) 2.1.5管网消防校核计算 (3) 3设计计算书 (3) 3.1设计用水量计算 (3) 3.1.1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3) 3.2供水方案选择 (4) 3.2.1选定水源及位置和净水厂位置 (4) 3.2.2选定供水系统方案 (4) 3.3.管网定线 (4) 3.4设计用水量变化规律的确定 (4) 3.5泵站供水流量设计 (5) 3.5.1供水设计原则 (5) 3.5.2具体要求 (5) 3.5.3二级供水 (5) 3.5.4根据用水量变化曲线确定清水池和水塔的容积 (6) 4 管网布置及水力计算 (7) 4.1管段布线,并确定节点和管道编号 (7) 4.1.1 节点设计流量分配计算 (7) 4.1.2节点设计相关计算 (8) 4.1.3节点设计流量计算 (9) 4.1.4给水管网设计数据计算 (9) 4.1.5平差计算 (10) 4.1.6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1) 4.1.7 二级泵站流量、扬程及水塔高度设计 (11) 4.2 消防工况校核 (12) 4.2.1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2) 4.2.2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3) 5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附图 (16)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李悦 学号:20070130211 专业班级:给排水工程二班

目录 Ⅰ.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3) 一、设计项目 (3) 二、设计任务 (3) 三、设计资料 (3) Ⅱ.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 (5) 一、输配水系统布置 (5) 二、设计用水量及调节构筑物相关计算 (5) 1 设计用水量计算 (5) 2 设计用水量变化规律的确定 (7) 3 清水池、水塔调节容积的计算 (7) 三、经济管径确定 (11) 1 沿线流量及节点流量 (11) 2 初始分配流量 (13) 3 管径的确定 (13) 四、管网水力计算 (15) 1 初步分配流量 (15) 2 管网平差 (15)

3 控制点与各节点水压的确定 (15) 4 泵扬程与水塔高度的计算 (17) 五、泵的选择 (19) 1 最高时工况初选泵 (19) 2 最大转输工况校核 (19) 3 消防工况校核 (21) 4 泵的调度 (24) 六、成果图绘制··················································- 参考文献 (25)

Ⅰ.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设计项目 某市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二、 设计任务 根据所给资料,应完成下列任务: 1、进行输配水系统布置,包括确定输水管、干管网、调节水池(如果设置的话)的位置和管网主要附件布置; 2 、求管网、输水管、二级泵站的设计用水量与调节水池的容积; 3、计算确定输水管和管网各管段管径; 4、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5、确定二级泵站的设计扬程,如果有水塔,确定水塔的设计高度; 6、确定二级泵站内水泵的型号与台数(包括备用泵),并说明泵站在各种用水情况下的调度情况; 7、画出管网内4~6个节点详图。 三、 设计资料 1、某市规划平面图一张。 2、某市规划资料。 某市位于湖南的东部,濒临湘江。近期规划年限为6年,人口数为12万,城区大部分房屋建筑控制在6层。全市内只有两家用水量较大的工业企业,其用水量及其他情况详见表1。 表1 工业企业近期规划资料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

| 第一部分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县城区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 二、设计任务及内容 (一)给水管网工程设计 1. 确定设计规模 2. 进行输配水管网定线 》 3. 确定水塔或水池调节容积 4. 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5. 确定二级泵站扬程和设计流量 (二)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1. 选择该县城排水体制; 2. 城市污水和雨水管道系统的定线; 3. 城市污水管段和管段的流量计算; 4. 城市污水管段和管段的设计. $ 三、应完成的设计成果 1. 设计说明计算书一份(50页左右。包括设计说明、水量、水力计算表格及草图)。 2. 铅笔绘图纸3张 ①绘制给水排水管网总平面布置图一张 ②给水管网某一管段的纵断面图一张 比例横 1:1000 纵 1:100 ③排水管道某一干管纵剖面图一张 比例横 1:1000 纵 1:100 ~ 四、设计原始资料 1. 县城平面图(A图) 该县城为我国西北地区一小县城,城内有工厂数家及部分公共建筑。 居民区居住人口在规划期内近期按万人/平方公里设计,远期按万人/平方公里考虑。 最高建筑为六层楼,室内有完善的给排水设备,给水普及率为近期 85 %,远期 90 %。 综合生活用水量时变化系数为K h为。 2. 规划期内大用户对水量、水质和水压要求资料见用户对水量、水压要求一览表(表1)。 3. 浇洒道路面积30万m2。

> 4. 绿地面积50万m 2 。 5. 其它按规范要求确定。 6. 该区地表水污染严重,水质不好,故近期不考虑采用地表水作为水源。 7. 气象资料 (1)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 (2)年最高温度39℃,年最低温度-8℃ (3)最大冰冻深度1.0m (4)最大积雪深度0.4m $ (5)土壤性质:(最低处) 0.4m-0.8m 垦殖土 0.8 m -3.8m 粘沙土 3.8 m -8 m 中沙及砂石 (6)地下水位深度:10.0m (最浅) (7)地震等级:中国地震划分为七级地震区 (8)该县城暴雨强度公式 7 ..0) 22.8() lg 292.11(932++=t P q — (9)地面径流系数φ= (10)地基承载力2.0Kg/cm 2 (11)可保证二级负荷供电 8. 地面水系: (1)最高水位 (2)最低水位 (3)常水位 9. 材料来源及供应:本地区自产砖、混凝土及混凝土管。 $ 附表1 用户对水量、水压要求一览表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用水量计算 1. 居民区生活用水量计算 按街道建筑层次及卫生设备情况,根据规范采用最高日每人每日综合生活用水,计算出居民区的每人每日用水量,并应用下列公式计算出居民区的最高时流量Q 1 Q 1=k h1 4 .8611i i N q ×f 1 K h1—时变化系数 q 1i —最高日每人每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L/(cap ·d) N 1i —设计年限内城市各用水区的计划用水人口数,cap f 1—用水普及率 街坊面积如下表 街区编号 面积(hm 2) 街区编号 面积(hm 2) 街区编号 面积(hm 2) 1 1.3763 9 1.04015 17 0.96255 2 0.8402 10 0.61865 18 0.52515 3 1.1438 11 0.43365 19 0.46245 4 1.0580 12 0.65865 20 0.1751 5 0.9138 13 0.57015 21 0.91865 6 0.8143 14 0.7460 22 0.71265 7 1.000 15 0.7149 23 0.78130 8 0.2261 16 0.4901 ∑ 17.183 q 1= 200 L/(cap.d) N 1=362人/公顷×17.183公顷=6154人 K h1=1.48 f 1=80% 2.工业企业用水量2Q 工厂作为集中流量,根据所提供的最高日平均流量及工作班次,变化系数,确定单位最大秒流量。 用水单位 生产(m 3/d) 生活(m 3/d) 班次 时变化 系数 最高日(m 3/d) 最高时(m 3/h) 最高时 秒流量 (L/s) 化肥厂 400 25 2 1.8 425 47.81 13.28 磷肥厂 350 25 2 1.4 375 32.81 9.11 化工厂 400 30 3 1.5 430 26.88 7.47

给排水计算书

Xxxxxxxxxxxxxx学校 电气xxxx班 姓名:xx 指导教师;xx 学号:xxxxxxxxx 2011-5-10

一、工程概况: 该大楼是一栋办公大楼,该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高度为35米,地下室为设备用房,包括水泵、水池、空调机房、报警阀用房、汽车库、高低压配电室、变电室。底层至十一层为办公室。 给水水源:本建筑物以城市给水管网作水源,建筑物北向有城市给水,管径DN500mm ,市政可提供水源280Kpa 。 排水条件: (1)城市排水管网为雨污分流排水系统。 (2)室外排水管网位于建筑物北向,排水管管径为ф500mm, 相对标高为了-2.0米, 雨水管径为ф1000mm,相对标高为-2.5米。 二、设计范围 设计给排水平面图:建筑给水管道布置、建筑排水管道布置、室内消火栓布置、自动喷水系统布置、 设计给排水系统图: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系统、大样图:卫生间大样图、泵房大样图、集水池大样图室外给排水平面图:室外给排水管道布置、室外给排水管道附件、检查井、阀门井 三、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2001年版);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 50084-2001;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 140-90 (1997年版); 6、上海市消防局沪消发[2002]37号《关于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的

通知》; 7、《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GJ08-94-2001; 8、其它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 9、有关主管部门对方案设计的审查意见; 10、业主提出的设计要求; 11、建筑工种提供的图纸;

城市给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要点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课程论文 某城市给水管网的设计 课程名称给水排水 姓名 学号 专业2007级环境工程 成绩 指导教师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印制 2010 年06 月25 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用水量 (3) 1.1用水量的计算 (3) 1.2管网布置图 (4) 1.3 节点流量计算 (4) 第二章管网水力计算 (5) 1.1 初始流量分配 (6) 1.3事故流量校正 (9) 1.2消防流量校正 (12) 第三章水泵的选取 (15) 第四章设计总结 (15) 4.1 设计补充 (16) 4.2 设计总结 (16)

第一章设计用水量 一、用水量的计算 : 1、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Q 1 城区规划人口近期为9.7万,按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属于中小城二区来计算,最高日用水量定额在100~160L/cap.d,选用Q=130L/cap.d,自来水普及率为1。 故一天的用水量为Q1=qNf=130×9.7×104×1=12610m3/d 。 : 2、企业用水量Q 2 企业内人员生活用水量和淋浴用水量可按:生活用水,冷车间采用每人每班25L,热车间采用每人每班35L;淋浴用水,冷车间采用每人每班40L,热车间采用每人每班60L。 企业甲: 冷车间生活用水量为:3000×25=75000L=75m3/d 冷车间淋浴用水量为:700×40×3=84000L=84m3/d 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2700×35=94500L=94.5m3/d 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900×60×3=162000L=162m3/d 则企业甲用水量为75+84+94.5+162=415.5m3/d 企业乙: 冷车间生活用水量为:1800×25=45000L=45m3/d 冷车间淋浴用水量为:800×40×2=64000L=64m3/d 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1400×35=49000L=49m3/d 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700×60×2=84000L=84m3/d 则乙车间用水量为:45+64+49+84=242m3/d 则企业用水量Q =415.5+242=657.5m3/d 2 : 3、道路浇洒和绿化用水量Q 3 ⑴、道路浇洒用水量: 道路面积为678050m2 道路浇洒用水量定额为1~1.5L/(m2·次),取1.2L/(m2·次)。每天浇洒2~3次,取3次 则道路浇洒用水量为687075×1.2×3=2473470L=2473.47m3/d ⑵绿化用数量 绿化面积为城市规划总面积的1.3%,城市规划区域总面积为3598300m2,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跟计算书q

前言 水是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科学用水和排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内容之一。特别是在近代历史中,随着人类居住和生产的程式化进程,给水排水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和工农业科技与生产发展的基础保障。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设施的总称。它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城市化聚集居住的产物,是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社会文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面临全球水资源极其缺乏的今天,给排水管网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城市给排水系统在新的时期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看似平凡的规划设计却有着不平凡的现实意义,在满足规范和其它技术要求的条件下,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科学规划设计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课程设计是学习计划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是对前期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课程设计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走向实际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设计为玉树囊谦县香达镇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整个设计包括三大部分:给水管网设计、排水管网设计。给水管网的设计主要包括管网的定线、流量的设计计算、清水池容积的确定、管网的水力计算、管网平差和消防校核。排水管网设计主要包括排水管网定线、设计流量计算和设计水力计算。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4) 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与计算 (6) 2.1给水管网的设计说明 (6) 2.1.1 给水系统的类型 (6) 2.1.2 给水管网布置的影响因素 (6) 2.1.3 管网系统布置原则 (7) 2.1.4 配水管网布置 (7) 2.2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8) 2.2.1 设计用水量的组成 (8) 2.2.2 设计用水量的计算 (8) 2.2.3 管网水力计算 (12) 2.3二级泵站的设计 (20) 2.3.1 水泵选型的原则 (20) 2.3.2 二级泵站流量计算 (20) 2.3.3二级泵站扬程的确定 (20) 2.3.4 水泵校核 (21) 第三章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与计算 (23) 3.1排水系统的体制及其选择 (23) 3.2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23) 3.3污水管网的布置 (23) 3.4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24) 3.4.1 污水管道的定线 (24) 3.4.2 控制点的确定 (24) 3.4.3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参数 (24) 3.4.4 污水管道上的主要构筑物 (25) 3.5污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 (26) 3.5.1 污水流量的计算 (26) 3.5.2 集中流量计算 (27) 3.5.3 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 (27) 3.5.4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29) 3.6管道平面图及剖面图的绘制 (30)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解析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目录 1总论 ......................................................................................................................... - 3 - 1.1设计任务及要求................................................................................................................................................ - 3 - 1.1.1设计任务 .................................................................................................................................................. - 3 - 1.1.2设计要求 .................................................................................................................................................. - 3 - 1.1.3设计依据 .................................................................................................................................................. - 3 - (1)标准规范 ................................................................................................................................................... - 3 -(2)甲方提供资料 ........................................................................................................................................... - 3 - 1.2设计原始资料.................................................................................................................................................... - 4 - 1.2.1县城概况 .................................................................................................................................................. - 4 - (1)自然概况 ................................................................................................................................................... - 4 -(2)水文地质 ................................................................................................................................................... - 4 -(3)气候现象 ................................................................................................................................................... - 4 -(4)水系及水资源 ........................................................................................................................................... - 5 -(5)地震 ........................................................................................................................................................... - 5 - 1.2.2工程概况 .................................................................................................................................................. - 5 -2工程规模 .................................................................................................................. - 6 -2.1用水量预测........................................................................................................................................................ - 6 - 2.2工程规模 ........................................................................................................................................................... - 7 - 2.2.1总水量 ...................................................................................................................................................... - 7 - 2.2.2工程范围 .................................................................................................................................................. - 7 -3管网设计 .................................................................................................................. - 7 - 3.1管线布置原则.................................................................................................................................................... - 7 -3.2设计公式及参数原则........................................................................................................................................ - 8 - 3.3平差计算 ........................................................................................................................................................... - 9 - 3.3.1平差计算的必要性................................................................................................................................... - 9 - 3.3.2流量分类 .................................................................................................................................................. - 9 - 3.3.3 流量分配原则 ....................................................................................................................................... - 10 - 3.3.4 消防校核 ................................................................................................................................................ - 11 - 3.3.5 事故校核 ................................................................................................................................................ - 11 - 3.3.6反算水源压力管网平差计算书平差基本数据.................................................................................... - 11 - 3.3.7消防校核 ................................................................................................................................................ - 14 - 3.3.8 事故校核 ............................................................................................................................................... - 18 - 4 某市排水管道设计................................................................................................. - 21 -

给水管网计算书

一)《给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A县给水管网设计 二、设计要求及工作量 (一)、设计步骤: 1 、用水量计算 (1)、确定用水量标准,计算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居民最高日生活用水量按城 市分区用水量标准计算。工厂最高日生产用水量已给出,工厂用水量还包括工人在工作时生活用水量及班后淋浴用水量。此外,还有车站用水量、市政用水量(浇洒道路、绿地)。加上未预见水量,即得该城市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2)、计算城市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3)、计算消防时用水量。 2、供水系统方案选择:水源与取水点、取水泵站位置、水厂选址 3、管网定线:根据选定的给水系统方案,进行管网定线和输水管定线。 4、清水池容积,水塔容积(如果设置)计算。 5、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1)、比流量计算 (2)、节点流量计算先由比流量计算出沿线流量,再用沿线流量算出节点流量。 (3)、进行流量分配,初拟管径。 6、管网平差对供水方案的最高用水时进行管网平差。在说明书中计算并绘出最高用水 时管 网平差图。 7、水泵扬程、水塔高度(如设置)计算。 8、进行消防和事故情况的校核。 (二)、图纸要求:给水管网总平面图—张。在平面图上标注节点、管段编号,管长、管径。 三、参考资料 1、严煦世主编.《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 、 3、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四、设计资料 1城区总体规划图一张,1 10000。图上标有间隔1.0m的等高线,城市区域的划分、工厂及大型独立性公共建筑物的位置如图所示。 2、用水资料 人口密度及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见表1。火车站最高日用水量为320 m3/d;工业企业用水量情况见表2;市政用水量为1200m3/d。 城区生活用水的最低自由水压为40m。 表1人口密度及排水量 表 城区土壤种类为粘质土。地下水水位深度为15m。年降水量为936mm。城市最高温度为42C,最低温度为0.5C,年平均温度为20.4C。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北风。

城市给水管道工程设计说明书(DOC)

城市给水管道工程设计——某县城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课程名称: 专业名称: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是否组长:

给水管网计算说明书 1 给水管网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目的和要求 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计算、制图和使用规范与技术资料的能力。 设计要注意贯彻国家有关的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做到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应该深入复习有关课程,充分理解它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学会独立查阅技术文献,确定合理的技术方案,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观点。通过技术能基本掌握给水管网的设计程序和方法,较熟练地进行管网平差,加强基本技能和运作技巧的训练。 1.2 设计题目 某县城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1.3 设计原始资料 1.3.1 概述 某县城位于我国的广东省,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市内建有居民区、公共建筑和工厂。详见规划地形图。 1.3.2 城市用水情况 城市用水按近期人口412000 万人口设计,远期(10年)人口增加10%,市区以5 层的多层建筑为主。 表1 生活用水变化规律表 时间企业用水变化 百分数% 居民用水变化百 分数% 时间 企业用水变化 百分数% 居民用水变化百 分数% 0-1 1.5 4.05 12-13 5.0 1.16 1-2 1.5 4.07 13-14 5.0 1.18 2-3 1.5 4.34 14-15 5.0 1.26 3-4 1.5 4.29 15-16 5.8 1.25 4-5 1.2 4.12 16-17 5.8 1.62 5-6 1.2 4.28 17-18 5.0 4.30 6-7 4.2 6.06 18-19 5.0 5.20 7-8 6.8 6.21 19-20 4.6 5.50 8-9 6.8 6.08 20-21 4.6 5.35 9-10 6.8 5.80 21-22 4.6 5.23 10-11 6.0 4.92 22-23 3.4 4.80 11-12 6.0 4.01 23-24 1.2 4.92

市政道路给水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市政道路给水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述 (4) 1.1 工程名称 (4) 1.2 工程概况 (4) 1.3 编制依据 (5) 1.4 施工总体目标 (5) 1.5 工程特点 (5) 第二章施工准备及部署 (6) 2.1 项目管理模式 (6) 2.2 工程现状 (6) 2.3 施工准备 (7) 2.4 施工总部署 (7) 2.5总体部署 (7) 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 (8) 3.1机构形式 (8) 3.2人员名单、职务、职称 (10) 3.3指挥系统 (10) 3.4生产及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监控系统 (11) 3.5联络协调系统 (14) 3.6项目部人员职责 (15) 第四章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21) 4.1 主要工艺流程 (21)

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 (21) 5.1 测量放样 (21) 5.2 施工围挡及绿化迁移 (22) 5.3给水管道施工 (22) 5.4 管道防腐: (24) 5.5 管道安装施工方法 (24) 5.6 排管及下管: (32) 5.7 高程控制: (32) 5.8 其它附件的安装 (33) 5.9 管道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33) 5.10 法兰井、阀门井砌筑: (34) 5.11 管道水压试验 (34) 5.12 管道冲洗消毒: (35) 5.13 沟槽回填: (36) 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 (38) 6.1 工程进度计划及说明: (39) 第七章资源需求计划 (30) 7.1、劳动力计划 (30) 7.2、机械设备需求计划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进退场时间计划表 (30) 7.3、资金使用计划 (31) 7.4、材料准备情况 (31) 第八章质量保证措施 (32)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 一.原始资料 设计任务为陕西中部A县给水系统。 1.设计年限和规模: 设计年限为2020年,主要服务对象为该城区人口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包括: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市政及消防用水,不考虑农业用水。 2.水文情况: 本县地势较平缓,附近有地表水源,考虑城区发展及供水安全可靠,采用环状网的布置形式,管线遍布整个供水区,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3.气象情况: 该地区一年中各种风向出现的频率见远期规划图中的风向玫瑰图,冬季冰冻深度0.5米。 4.用水情况: 城区2011年现状人口13.5万人;人口机械增长率为5‰,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城区最高建筑物为六层(要求管网干管上最不利点最小服务水头为28.00米)。消防时最低水压不小于10.00米。要求供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无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无特殊要求。采用统一给水系统。用水普及率为100 % 。

综合生活用水逐时变化表 二.设计内容 1.给水量定额确定 (1)参照附表1(a)选用的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240L/cap.d (2)工企业内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根据车间性质决定,一般车间采用每人每班25L,高温车间采用每人每班35L。 (3)浇洒街道用水量定额选用2.5L/m2.d。浇洒绿地用水量定额为2 L/m2.d。 (4)参照附表3该城市同一时间内可能发生火灾2次,一次用水量为45L/S。 2.设计用水量计算 (1)最高日用水量计算 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包括综合用水、工业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未预见用水和管网漏失水量。 (一)城市综合用水量计算:

设计年限内人口为14.12万人,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240L/cap d 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Q1 : Q1=qNf Q1―—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m3/d; q――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量定额,L/(cap.d); N――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 f――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f=100% 所以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为: Q1=qNf=0.24*141200*100%=33888m3/d=392.22L/s (二)工业用水量计算 工业生产用水 2000+1000+600=3600m3/d=41.7L/s。 工业生活用水 (600*25+1500*35)+1500*25+1500*25=142.5m3/d=1.65L/s。 工业淋浴用水 600*60*3+450*40*3+400*40*2=194m3/d=2.25L/s。 工业用水量 Q2=3600+142.5+194=3940m3/d=45.6L/s。 (三)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计算 道路面积按街区面积的15%算,绿地面积按街区总面积的5%算,街区总面积为48000002m。浇洒道路用水量按每平方米路面每天2.5L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