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几种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4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① A版课题:3.2.2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第1课时)开课学校:福建省厦门市集美中学开课教师:浙江省桐乡市茅盾中学顾承坤开课时间:2007.11.3 4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两个函数模型应用实例,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分段函数等函数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两个函数模型应用实例,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以及学会分析并正确处理实际问题与理论模型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提高学生在数学的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之间的转化能力和熟练程度,让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一些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物理、社会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对社会问题的进一步认识,提升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和自身价值的认识。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分段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应用。
2.难点:函数模型的检验。
三.教学过程1.引入2.例1 一辆汽车在某段路程中的行驶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请你说出汽车的行驶规律,并写出汽车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2)分别计算当0<t0≤1和1<t0≤2时,直线t=t0与纵轴之间围成封闭图形的面积,并说出面积的实际含义;(3)假设这辆汽车的里程表在汽车行驶前的读数为2000km ,试建立汽车行驶这段路程时汽车里程表读数s km 与时间t h 的函数解析式,并作出相应的图象。
3.练习(1)汽车在某段路程中的行驶状态如下图所示,请你说出汽车的行驶规律。
练习(2)季美同学早上一般用均匀的速率去学校读书,今天早上途中因故耽搁了一些时间,所以在其后的时间里,季美同学加快了去学校的速率,最后及时到达学校。
下面四个图能恰当表示出今天早上季美同学离学校之间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是( )4.例2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3.2.2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二)1、今有一组数据,如表所示:)A.指数函数 B.反比例函数 C.一次函数 D.二次函数2、某林场计划第一年造林10000亩,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多造林20%,则第四年造林( )A.14400亩 B.172800亩 C.17280亩D.20736亩3、某商品价格前两年每年递增20%,后两年每年递减20%,则四年后的价格与原来价格相比,变化情况是( )A.增加7.84% B.减少7.84% C.减少9.5% D.不增不减4、据调查,某自行车存车处在某星期日的存车量为2000辆次,其中变速车存车费是每辆一次0.8元,普通车存车费是每辆一次0.5元,若普通车存车数为x辆次,存车费总收入为y元,则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是( )A.y=0.3x+800(0≤x≤2000) B.y=0.3x+1600(0≤x≤2000)C.y=-0.3x+800(0≤x≤2000) D.y=-0.3x+1600(0≤x≤2000)5、如图,△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线l与AB相交且l⊥AB,直线l截这个三角形所得的位于直线右方的图形面积为y,点A到直线l的距离为x,则y=f(x)的图象大致为四个选项中的( )6、小蜥蜴体长15 cm,体重15 g,问:当小蜥蜴长到体长为20 cm时,它的体重大约是( )A.20 g B.25 g C.35 g D.40 g7、现测得(x,y)的两组值为(1,2),(2,5),现有两个拟合模型,甲:y=x2+1;乙:y=3x-1.若又测得(x,y)的一组对应值为(3,10.2),则应选用________作为拟合模型较好.8、一根弹簧,挂重100 N的重物时,伸长20 cm,当挂重150 N的重物时,弹簧伸长________.9、某工厂8年来某产品年产量y与时间t年的函数关系如图,则:①前3年总产量增长速度越来越快;②前3年中总产量增长速度越来越慢;③第3年后,这种产品停止生产;④第3年后,这种产品年产量保持不变.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10、已知1650年世界人口为5亿,当时人口的年增长率为0.3%;1970年世界人口为36亿,当时人口的年增长率为2.1%.(1)用马尔萨斯人口模型计算,什么时候世界人口是1650年的2倍?什么时候世界人口是1970年的2倍?(2)实际上,1850年以前世界人口就超过了10亿;而2003年世界人口还没有达到72亿.你对同样的模型得出的两个结果有何看法?11、某皮鞋厂从今年1月份开始投产,并且前4个月的产量分别为1万双,1.2万双,1.3万双,1.37万双.由于产品质量好,款式新颖,前几个月的销售情况良好.为了推销员在推销产品时,接受定单不至于过多或过少,需要估计以后几个月的产量.厂里分析,产量的增加是由于工人生产熟练和理顺了生产流程.厂里也暂时不准备增加设备和工人.假如你是厂长,就月份x,产量y给出四种函数模型:y=ax+b,y=ax2+bx+c,12=+,y=ab x+c,你将利用哪一种模型去估算以后几个月的产量?y ax b。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3.2.2 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函数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构建适当的函数模型,体会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预习提纲】1.函数模型的分类及其建立与应用根据实际应用问题提供的两个变量的数量关系是否确定,可把构建的函数模型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确定函数模型,这类应用题提供的变量关系是确定的,是以现实生活为原型设计的;第二类是近似函数模型,或称拟合函数模型,这类应用题提供的变量关系是不确定的,只是给出了两个变量的几组对应值(是搜集或用实验方法测定的).根据函数自身的种类,常见函数模型可分为一次函数模型、、、、、等.2.解答应用问题的程序概括为以下几点:(1)审题:弄清题意,分清条件和结论,理顺数量关系,初步选择模型;(2)建模:将自然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合语言,利用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3)求模:求解数学模型,得出数学结论;(4)还原:将数学结论还原为实际问题的意义.【例题精讲】例1.如图表示一位骑自行车者和一位骑摩托车者在相距80 km的两城镇间旅行的函数图象,由图可知:骑自行车者用了6小时,沿途休息了1小时,骑摩托车者用了2小时,根据这个函数图象,推出关于这两个旅行者的如下信息:①骑自行车者比骑摩托车者早出发了3小时,晚到1小时;②骑自行车者是变速运动,骑摩托车者是匀速运动;③骑摩托车者在出发了1.5小时后,追上了骑自行车者.其中正确信息的序号是(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例2. 一辆汽车在某段路程中的行驶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并说明所求面积的实际含义;(2)假设这辆汽车的里程表在汽车行驶这段路程前的读数为2004 km,试建立行驶这段路程时汽车里程表读数s km与时间t h的函数关系式,并作出相应的图象。
h例3.一种药在病人血液中得量保持在1500 mg 以上,才有疗效;而低于500mg ,病人就有危险。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3.2.2几种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
【导学目标】
1.通过实例感受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广泛应用,体会解决实际问题中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函数的理解与应用;
2.初步了解对统计数据表的分析与处理.
【自主学习】
1、根据散点图设想比较接近的可能的函数模型:
①一次函数模型:()(0);f x kx b k =+≠
②二次函数模型:2()(0);g x ax bx c a =++≠
③指数函数模型:()x f x a b c =+g
(0,a b ≠>0,1b ≠) ④对数函数模型:()log a f x m x b =+g (0,m ≠01a a >≠且) ⑤幂函数模型:12
()(0);h x ax b a =+≠
2、一般函数模型应用题的求解方法步骤:
1) 阅读理解,审清题意:逐字逐句,读懂题中的文字叙述,理解题中所反映的实际问题,明白已知什么,所求什么,从中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2)根据所给模型,列出函数表达式:合理选取变量,建立实际问题中的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模型问题。
3)运用所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将得到的函数问题予以解答,求得结果。
4)将所解得函数问题的解,翻译成实际问题的解答。
在将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过程中,能画图的要画图,可借助于图形的直观性,研究两变量间的联系. 抽象出数学模型时,注意实际问题对变量范围的限制.
【典型例题】
例1:某桶装水经营部每天的房租、人员工资等固定成本为200元,每桶水的进价是5元. 销售单价与日均销售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以上数据作出分析,这个经营部怎样定价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变式:某农家旅游公司有客房300间,每间日房租为20元,每天都客满.公司欲提高档次,并提高租金,如果每间客房日增加2元,客房出租数就会减少10间.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旅社将房间租金提高到多少时,每天客房的租金总收入最高?
例2* .一家报刊推销员从报社买进报纸的价格是每份0.20元,卖出的价格是每份0.30元,卖不完的还可以以每份0.08元的价格退回报社.在一个月(以30天计算)有20天每天可卖出400份,其余10天只能卖250份,但每天从报社买进报纸的份数都相同,问应该从报社买多少份才能使每月所获得的利润最大?并计算每月最多能赚多少钱?
引导学生探索过程如下:
1)本例涉及到哪些数量关系?
2)应如何选取变量,其取值范围又如何?
3)应当选取何种函数模型来描述变量的关系?
4)“所获得的利润最大”的数学含义如何理解?
变式练习2:提高过江大桥的车辆通行能力可改善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在一般情况下,大桥上的车流速度v(单位:千米/时)是车流密度x(单位:辆/千米)的函数.当桥上的车流密度达到200辆/千米时,造成堵塞,此时车流速度为0;当车流密度不超过20辆/千米时,车流速度为60千米/时.研究表明:当20≤x≤200时,车流速度v是车流密度x的一次函数.
(1)当0≤x≤200时,求函数v(x)的表达式;
(2)当车流密度x为多大时,车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桥上某观测点的车辆数,单位:辆/时)f(x)=x·v(x)可以达到最大,并求出最大值.(精确到1辆/时)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