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旅游客源地需求与预测10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48
第一章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1 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什么是旅游经济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旅行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生的。
它是旅行活动采用商品交换形式所形成的游客同旅游经营者之间的需求和供给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引起的旅游行业同政府和社会经济中其他相关行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1.1 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什么是旅游经济活动?游客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旅游行业旅游经营者投资/缴税政府旅游经营者供应/需求其他相关行业旅游经营者进出口贸易境外1.1 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原始社会:经商旅行(末期)/游牧迁移特权阶级的旅游时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探险/科考/宗教/商业资本主义(初期):仍是极少数人的个别行为1.1 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产业革命为旅游及其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为人们出外观光,度假旅游奠定了经济基础快速的交通运输为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促进了旅游服务机构和设施的完善,服务质量的改进和舒适程度的提高(例:旅店旅馆酒店)1.1 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两个时期:19C.末二战结束二战以后今1.1 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19C.末二战结束初步发展时期新科技的应用交通运输变革旅游人次增加旅游支出增长人均收入提高纳入政府职能显露社会经济作用成立旅游行业组织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二战以后今(蓬勃发展)收入增长经济基础世界经济开放良好社会环境工时缩短充裕的时间(59天115天)交通现代化便利条件信息技术应用推动作用旅游经济活动的性质整个旅游活动中存在两种问题:1、旅游者的需求和消费活动中存在经济问题2、旅游经营者在满足游客需求过程中存在经济问题性质:1、旅游经济是一种受客源地需求推动的敏感经济(客源地旅游需求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导致旅游经济的敏感性)2、旅游经济是一种受目的地供给约束的波动性经济(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能力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3、旅游经济是一种受主客文化差异影响的跨文化经济(旅游消费者的多样化决定了旅游产品的跨文化性)旅游经济活动的特点1、综合性,旅游消费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要满足需求融合的产业越来越多,趋于综合性。
第二节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与旅游需求测量指标一、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旅游客源地方面的因素;二是旅游目的地方面的因素;三是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互动因素。
(一)客源地推力因素也叫市场引发力1.客源地经济状况、趋势及对国民收入的影响2.政府对国民旅游的态度和政策3.人口数量、结构与偏好(二)目的地拉力因素也叫市场吸引力1.旅游供给因素首要是旅游吸引物的赋存状况,它是目的地发展旅游业的核心依托。
旅游吸引物的丰富程度、类型、质量状况等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观光型旅游产品具有全球性吸引力,度假型旅游产品具有区域性吸引力,人造景观具有地区性吸引力。
2.其他供给因素(三)客源地与目的地的互动因素1.两地之间的经济距离经济距离是指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往返的旅行时间和交通费用的综合。
是衡量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指标。
随着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经济距离的逐渐加大,旅游需求量会呈现逐渐递减的变化趋势,这就是旅游需求的距离衰减规律。
2.两地之间的文化距离文化距离是指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以语言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差异程度,主要包括语言差异、生活习惯差异、社会文化差异等。
3.货币汇率4.通货膨胀程度5.政治因素例1:下列不属于客源地与目的地的互动因素的是( D )A,货币汇率B.政治因素C.通货膨胀程度D.人口数量、结构与偏好例2: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包括(ABCD )A.客源地的推力因素B.目的地的拉力因素C.客源地与目的地的互动因素D.可自由支配收入E.旅游需求预测二、旅游需求测量指标及其计算包括两类指标:一类指标是指为了了解来访旅游需求的实际发展状况,另一类指标是为了了解和掌握有关客源国(地)旅游需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反应入境旅游需求实际发展状况的指标(记忆指标计算)(1)旅游人次:(2)旅游消费总额(3)游客人均消费额(4)旅游者停留天数(5)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例:下列指标中反映入境旅游需求实际发展状况的指标是( C )A.旅游开支率B.旅游出游率C.旅游消费总额D.旅游重游率(二)反应客源国(地区)旅游需求发展趋势的指标(重点)(1)旅游出游率(2)旅游开支率(3)旅游重游率例: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一定时期内旅游人次与旅游人数之比的指标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