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334.50 KB
- 文档页数:10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2008 - 2009 学年第2 学期)一、管理信息课程目标:能力目标:1.能正确分析环境问题的态势;2.能认识环境保护的深远意义3.能说明我国的资源现状;4.能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5.能识别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6.能在环境保护中充分运用生态系统的作用和规律;7.能判别大气中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8.能提出简单的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9.能识别水体的主要污染物,10.能初步检测水质;11.能对废水进行简单的处理;12.能判别固体废弃物的类别,并进行简单处理;13.能初步处置城市垃圾;知识目标:1.掌握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含义;2.了解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状况;3.理解资源的概念;4.了解我国各种资源的利用情况;5.掌握生态系统的含义和功能;6.了解生态学的一般规律;7.掌握大气污染的定义和主要的污染物和污染源;8.掌握水体污染的定义和主要的污染源;9.了解废水处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10.掌握固体废弃物的种类、来源和危害;11.了解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措施和方法;12.掌握城市垃圾的处理和处置方案;13.了解其他环境污染的类别和初步的处理方法;14.了解环境管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内容设计:能力训练项目设计:1.设计思路:本课程主要针对工业环保专业学生展开,作为专业选修课开设。
根据专业的特点和本课程的特色设计了该门课的教学内容和训练项目,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目前世界和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资源现状,唤起深层的环保意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能力训练项目分开逐一进行。
第一次课设计梗概(300字左右)1、给出一系列环境异常案例,针对2007和08年国内国际十大气候事件,学生自由发挥讨论,汇总结果。
展示一些相关信息和图片,告知学生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状况就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另外,明确课程的总体安排、教材内容的处理、上课的方式和教学目标。
介绍本课程的基本意义。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水质是指水和其中杂质所共同表现的综合特性。
水质指标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及含量,用它来判断水质的优劣。
水质标准是指权威组织对水在具体应用中所限定的水质指标范围。
1、全固形物、溶解固形物和悬浮物的含义是什么?水中除了溶解气体之外的一切杂质为固体。
而水中的固体又可分为溶解固体和悬浮固体。
这二者的总和即称为水的总固体。
溶解固体是指水经过过滤之后,那些仍然存在于水中的各种无机盐类、有机物等。
悬浮固体是指那些能过滤掉的不溶于水中的泥砂、黏土、有机物、微生物等悬浮物质。
2、含盐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含盐量表示水中各种溶解盐类的总和。
由水质全分析所得到的全部阳离子和阴离子的量相加而得,单位用mg/L(过去也用PPM)表示。
3、各种硬度名称的含义是什么?水中有些金属阳离子,同一些离子结合在一起,在水被加热的过程中,由于蒸发浓缩,容易形成水垢,随着在受热面上而影响热传导,我们把水中这些金属离子的总浓度称为水的硬度。
如在天然水中最常见的金属离子是钙离子(Ca2+)和镁离子(Mg2+),它与水中的阴离子如碳酸根离子(CO32-),碳酸氢根离子(HCO3-)、硫酸根离子(SO42-)、氯离子(CI-)、以及硝酸根离子(NO3-)、等结合在一起,形成钙镁的碳酸盐、碳酸氢盐、硫酸盐、氯化物、以及硝酸盐等硬度,水中的铁、锰、锌等金属离子也会形成硬度,但由于它们在天然水中的含量很少,可以略去不计。
因此,通常就把Ca2+、 Mg2+的总浓度看作水的硬度。
硬度的单位常用的有mmol、mg/L.4、什么是水的电导率?由于水中含有各种溶解盐类,并均以离子的形态存在,当水中插入一对电极时,通电后,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的离子就产生一定方向的移动,水中的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级,使水溶液起导电作用。
水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程度,就称为电导度S(或称电导率)。
电导度反映了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是水的纯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水越纯净,含盐量越少,电阻越大,电导度越小。
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和危害实用六篇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和危害 1一、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根据以上罗列的主要污染源,按其成分不同,将主要污染物归纳为以下几种:1.固体悬浮物悬浮物主要是指悬浮在水中的污染物质,包括泥沙、碎纸、菜叶、废金属等。
冶金、化肥、化工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都含有悬浮状污染物。
悬浮物在水体中沉积后,会淤塞河道,危害水体生物的生长、繁殖;灌溉时,会阻塞土壤孔隙,不利于作物生长。
大量悬浮物还会影响废水处理和回收效率。
2.生物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是指废水中的致病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的生物体。
主要包括病毒、病菌、寄生虫卵等各种致病体。
病原微生物的水污染危害历史最久,至今仍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水体污染物。
3.需氧有机污染物废水中能通过生物化学和化学作用而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物质,统称为需氧污染物。
而在水污染__中,一般情况下需氧污染物为有机物。
这些物质的共同特点是进入水体后,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水体中需氧有机物越多,耗氧也就越多,水质就越差,即水体污染越严重。
需氧有机污染物是当前我国最普遍的一种水污染。
4.富营养性污染物营养性污染物是指可以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主要指含有氮、磷等植物所需营养物质的无机、有机化合物。
此外,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维生素类物质、热污染等也能触发或促进富营养化过程。
从农作物生长角度看,这些营养物是其生长所需的宝贵物质,但过多的营养物进入天然水体,会促使藻类等绿色植物大量繁殖,在流动缓慢的水域聚集形成大片的水华(在湖泊、水库)或赤潮(在海洋)。
藻类的__和腐化又会引起水中溶解氧的大量减少,使水质恶化、水生生物__。
严重时,由于某些动植物残骸的淤塞,会导致湖泊逐渐消亡。
5.有毒污染物废水中能对生物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称为有毒污染物,简称为毒物。
工业上使用的有毒化学物已超过12 000种,而且以每年500种的速度递增。
大量有毒物质排入水体,不仅危及鱼类等水生生物生存,而且许多有毒物质能在食物链中逐级转移、浓缩,最后进入人体,危害人的健康。
一、绪论及环境问题1、环境的基本概念:与人类有关的周围事物,即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判断题)2、环境要素和环境质量环境要素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中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但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水、大气和生物等都是环境要素环境质量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城市环境质量、生产环境质量和文化环境质量等3、环境的分类: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4、环境的特性包括:整体性、有限性、不可逆性、隐显性5、环境的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6、环境问题的分类情况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环境干扰、生态环境破坏)7、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有哪些?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8、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生态环境早期破坏(2)城市环境问题突出和公害加剧(3)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即当代环境问题9、中国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三类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10、环境污染问题有哪几类?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11、我国的水环境污染现象有哪些,举2~3例。
水华、水体富营养化、赤潮等二、大气部分1、大气的结构及组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热成层)、散逸层)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可分为恒定组份、可变组份和不定组份三种。
(1)恒定组份:氮78.09%、氧20.95%、氩0.93%,共占大气总质量的99. 97%。
还有微量氦、氖、氪、氙、氡惰性气体(2)可变组份: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大气中含量随季节、气象、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变化。
(3)不定组份:由于自然或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氢、粉尘等有害组份,是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
2、大气污染的概念及原因。
大气中局部物质或能量变化达到有害的程度(人类、生态系统、材料等造成危害)大气污染的原因包括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两大类。
ii类水质标准
中国《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将水体分为6类,其中第二类水体是近年来国家重点保护的水体。
ii类水质标准是指二级水质标准,其目的是为了保护饮用水源地和生态环境。
根据国家标准,ii类水的主要指标如下:
1. 总大肠菌群不超过100个/100ml
2. 氨氮不超过0.15mg/L
3. 总磷不超过0.2mg/L
4. 总氮不超过1.0mg/L
5. 五日生化需氧量不超过3mg/L
6. 铜不超过1.0mg/L
7. 锰不超过0.1mg/L
8. 铅不超过0.01mg/L
9. 镉不超过0.005mg/L
10. 氟化物不超过1.0mg/L
如果水体达到ii类水质标准,说明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比较低,可以用于人畜饮用、农业灌溉和渔业养殖等方面。
为了达到ii 类水质标准,需要加强水源保护、治理和管理,减少污染源的排放,推广科学、环保型的生产方式,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保护好我们的水资源。
- 1 -。
水质检测常规项目一、引言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水质检测是评价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水样中各种指标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判断水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水资源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介绍水质检测常规项目,包括常见的水质指标、检测方法和标准等内容,以帮助读者了解水质检测的基本知识和流程。
二、常见水质指标水质指标是评价水质的重要依据,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pH值pH值是反映水体酸碱性的指标,通常用来评价水体的酸碱程度。
pH值在7以下表示酸性,7以上表示碱性,7为中性。
pH值的变化会影响水中其他物质的溶解度和生物活性,一般来说,水体的pH值在6.5-8.5之间较为适宜。
2. 溶解氧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是水体中生物生存和代谢的重要物质。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直接影响水体的呼吸过程和生物群落的结构。
通常情况下,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5-9mg/L之间。
3. 氨氮氨氮是水体中常见的一种氮源,主要来自于废水排放、农业排水等。
氨氮的含量过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暴发,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根据相关标准,水体中氨氮的浓度应控制在0.15-0.5mg/L之间。
4. 总磷和总氮总磷和总氮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过高的总磷和总氮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华现象,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根据相关标准,水体中总磷和总氮的浓度应分别控制在0.02-0.1mg/L和0.5-1.0mg/L之间。
5. 高锰酸盐指数高锰酸盐指数是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氧化能力的指标,主要反映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和污染程度。
高锰酸盐指数越高,说明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越多,水质越差。
根据相关标准,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浓度应控制在4-6mg/L之间。
三、水质检测方法水质检测需要使用一系列的仪器和方法来测定各项指标的含量,常见的水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pH值测定pH值可以通过使用酸碱指示剂或pH计来测定。
主要的水污染指标有哪些?(1)生化需氧量(BOD),表示在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2)化学需氧量(COD),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时所测出的耗氧量;(3)总需氧量(TOD),指有机物完全被氧化的需氧量;(4)总有机碳(TOC),表示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总含碳量;(5)悬浮物,通过过滤法测定的,滤后在滤膜或滤纸上截留下来的物质;(6)有毒物质,指达到一定浓度后,对人体健康、水生生物的生长造成危害的物质,其中非重金属的氰化物和砷化物及重金属中的汞、镉、铬、铅等,是国际上公认的六大毒物;(7)pH值,是反映水的酸碱性强弱的重要指标;(8)大肠菌群数,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的大肠菌群的数目。
什么是总量控制?它是根据水体使用功能要求及自净能力,对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实行控制的管理方法,基本出发点是保证水体使用功能的水质限制要求。
为实施水污染防治的总量控制,首先应通过制订区域性的水质规划,拟订排入水体各主要污染源及各企业的污染物允许排污总量,还应与各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划提出的排污总量相互协调统一。
污染物总量控制可使水环境质量目标转变为流失总量控制指标,落实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之中,它是环保监督部门发放排放许可证的根据,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
考虑各地区的自然特征,弄清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扩散、迁移和转移规律与对污染物的净化规律,计算出环境容量,并综合分析该区域内的污染源,通过建立一定的数字模式,计算出每个源的污染分担率和相应的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求得最优方案,使每个污染源只能排放小于总量排放标准的排放总量。
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分别是指什么?一次污染物又称“原生污染物”,是由污染源直接排放进入环境的,其物理和化学性状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质。
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一次污染物造成的,其来源清楚,可以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二次污染物也称“次生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化特征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通常比一次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更为严重,如水体中无机汞化合物通过微生物作用可转变为更有毒的甲基汞化合物,进入人体易被吸收,不易降解,排泄很慢,容易在脑中积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水蒸汽可氧化为硫酸,进而生成硫酸雾,其刺激作用比二氧化硫强10倍。
自来水水质标准文章出处:网责任编辑:作者:人气:1366发表时间:2015—04—22 13:43:00一、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色度天然水经常显示各种不同的颜色,水的色度通常来自植物界。
工业废水的污染,可使水体产生多种颜色.地面水的色度变化很大,它与汇水的土嚷、植被情况有关。
水色可分为真色和外表色两种.水中悬浮物质完全移去后所呈现的颜色称为真色,它主要来源于溶解在水中的腐植质和水生物。
水中存在的各种有机物或无机物的杂质,如植物的落叶,树根及泥土中的一些物质、泥沙、矿物质等,称为外表色,或称虚色、假色。
沼泽水由于含腐植质而呈黄色,低铁化合物使水成为淡兰绿色,高铁化合物及四价锰化物使水呈黄色,水中大量藻类存在时显亮绿色。
水色的的存在,使饮用者有外观不快的感觉。
色度不一定都对人体有害,但会使工业尤其对一些轻工业品如食品、造纸、纺织、饮料工业等产品质量降低。
色度是主要的污染指标之一,一些国家的水质标准,要求的色度都在5~20度之间,现标准规定色度不超过15度铂钴单位,并不得呈现其它异色.优质水最好在10度以内。
2、浑浊度水的浑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和胶体杂质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它和水中杂质含量,颗粒大小、形状和表面反射性有关。
测定浊度的方法比较简便,一般都用来间接反映水中悬浮和胶体杂质的数量。
1升水中含有1毫克白陶土(或高岭土)时产生的浑浊程度,称为1度或1毫克/升。
浑浊度是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与河岸性质、水流速度、工业废水的污染有关,并随气候、季节变化而变动。
低浊度的水,对限制某些有害物质有积极的卫生学意义.水的浑浊度过高会影响消毒效果,增加消毒剂用量。
根据各地反映,浑浊度达10毫克/升时已使人感到水质浑浊,因此水厂应尽最大努力,以求出厂水的浑浊度不超过3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
新标准要求不超过1度,条件或技术限制时不超过3度。
3、嗅和味洁净的水是无嗅无味的,污染的水才会产生嗅和味。
(二)水质自动监测一、填空题1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采水单元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采水工程和采水管路。
2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采水单元所采用的水泵目前有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3 灭藻装置的工作原理主要有、、陶瓷催化氧化技术、。
4污水自动监测系统中,水流量计有式和式。
5使用原电池氧传感器测定溶解氧时,其传感器是由极和极组成的。
6 化学需氧量自动监测仪的废水样及试剂的输送可采用、和等方式。
7 污水自动监测系统中石油类自动监测仪的监测方法有和。
8 溶氧仪的清洗包括对和的清洗。
9 我省水质监测系统的必测项目包括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
10 水质自动监测的采样频次为:采取连续运转方式的水质自动站,每小时采集一个数据,采取周期性运转方式的水质自动站,每小时采集一个数据。
11 化学需氧量自动监测仪的检测方法有、、等。
12 地表水水质自动站主要包括、和等。
13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分为和监测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1 灭藻装置所连接清洁水的入口压力应不大于,否则将损坏设备。
A 1kgB 2kgC 2.5kgD 3kg2 凡建有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并负有托管责任的监测(中心)站,当所监测水域水质与上周相比较,劣于个级别时,必须上报预警监测快报。
A 1B 2C 3D 43 凡建有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并负有托管责任的监测(中心)站,当所监测单项指标污染浓度与上周相比超过倍时,或者所监测数据发生明显异常时,必须上报预警监测快报。
A 1B 2C 3D 4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基本项目中氨氮的Ⅲ类标准限值为mg/L。
A ≤0.15B ≤1.5C ≤0.5D ≤1.05 取水口一般应设在河流冲刷岸,同时避开湍流和容易造成淤积的部位;在不影响航运的前提下,取水口尽量靠近主航道;取水口的水质与断面平均水质的相对偏差不得大于。
A 25%B 15%C 20%D 10%6 对于监测数据的处理,当一次峰值超过前3天和后2天各次监测值平均值的2倍标准偏差时,此值应确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