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指标及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10
自来水水质检测标准
自来水水质检测标准如下:
1、物理指标。
物理指标包括色度、浑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
城市自来水的国家标准规定色度不能超过15度,浑浊度不能超过3度,自来水闻起来不能有异味和臭味,不能含有肉眼可见物;
2、化学指标。
化学指标包含电导率、硬度、PH值、无机酸度和碱度。
其中硬度指的是自来水中铁、锌、锰、铜等元素的含量。
城市自来水的国家标准规定,饮用水中铁含量不应超过0.3毫克每升,含锰量不应超过0.1毫克/升,含铜量不超过1.0毫克/升,含锌量不应超过1.0毫克每升;
3、生物指标。
生物标准规定的是自来水中含有的细菌数量。
水质标准规定每毫升水中不超过100个细菌。
其中大肠菌群,水质标准规定,每升水中大肠菌群不得超过三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第二十条
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水质检测制度,确保城市供水的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二十一条
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管网测压点,做好水压监测工作,确保供水管网的压力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禁止在城市公共供水管道上直接装泵抽水。
水质检测常规五参数标准
水质检测常规五参数标准是指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时所检测的五个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是:
1. pH值:衡量水体的酸碱度。
通常,饮用水的pH值应在6.5-8.5之间。
2. 溶解氧(DO):衡量水体中溶解在其中的氧气含量,它是指水中分子态的氧气。
饮用水的溶解氧浓度应在5-9 mg/L。
3. 氨氮(NH3-N):衡量水体中氨的含量,通常是指以氨氮形式存在的氨。
饮用水中的氨氮浓度一般应小于0.5 mg/L。
4. 总大肠菌群(MPN):衡量水体中潜在的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饮用水中,MPN值应小于20个/100mL。
5. 悬浮物(TSS):衡量水体中可悬浮的物质的浓度。
饮用水中,TSS值应小于5 mg/L。
这些五个参数通常是评估水体是否适合饮用的重要指标,以确保水质安全和符合相关的水质标准。
但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标准可能因地区、用途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水质标准
水质标准是指用于评价水体质量的一系列指标和限值。
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各自的水质标准,以下是一般常用的水质标准指标及其限值举例:
1. pH值:一般在6.5-8.5之间,表示酸碱性。
2. 溶解氧:一般要求在5-10毫克/升之间,表示水中的氧气含量。
3. 化学需氧量(COD):一般要求在20-30毫克/升之间,表
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4. 总氮:一般要求在2-5毫克/升之间,表示水中氮化物的含量。
5. 总磷:一般要求在0.02-0.1毫克/升之间,表示水中磷酸盐
的含量。
6. 悬浮物:一般要求在10-30毫克/升之间,表示水中悬浮颗
粒物的含量。
7. 大肠菌群:一般要求在0个/升,表示水中细菌的污染程度。
这些水质指标和限值可以用于评价水体是否适合供应给人类饮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用途,以及是否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水质标准的制定通常基于科学研究和政府监管机构的要求,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地表水四类水质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相关标准规定,地表水分为四类水质,分别为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
其标准如下:1. Ⅰ类水质标准:pH值:6.0-9.0溶解氧:≥7.0 mg/L氨氮:≤0.15 mg/L总磷:≤0.02 mg/L总氮:≤1.0 mg/L石油类:≤0.02 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BAS):≤0.02 mg/L结合态氰化物:≤0.05 mg/L其他有害物质: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2. Ⅱ类水质标准:pH值:6.0-9.0溶解氧:≥6.0 mg/L氨氮:≤0.5 mg/L总磷:≤0.03 mg/L总氮:≤1.5 mg/L石油类:≤0.1 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BAS):≤0.1 mg/L结合态氰化物:≤0.1 mg/L其他有害物质: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3. Ⅲ类水质标准:pH值:6.0-9.0溶解氧:≥5.0 mg/L氨氮:≤1.0 mg/L总磷:≤0.05 mg/L总氮:≤2.0 mg/L石油类:≤0.2 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BAS):≤0.2 mg/L结合态氰化物:≤0.2 mg/L其他有害物质: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4. Ⅳ类水质标准:pH值:6.0-9.0溶解氧:≥4.0 mg/L氨氮:≤1.5 mg/L总磷:≤0.1 mg/L总氮:≤6.0 mg/L石油类:≤0.5 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BAS):≤0.3 mg/L结合态氰化物:≤0.5 mg/L其他有害物质: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这些标准旨在保护和维护水体的生态环境,确保地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不同地区和不同用途的水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严格的水质标准。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我国《生活坎用水卫生标准(6B5749—85)》共规定了35项水质标准,并将它们分成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以及放射性指标四组。
其中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主要是为了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毒理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是为了保证水质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细菌学指标是为了保证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而制订的。
各项标准制订的主要依据如下。
(一)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水色水色大于15度时,多数人用杯子喝水时即可察觉;色度较深的地下水,经净化后一般可降至15度以下。
故规定,水色不超过15度。
但水源受工业废水污染后,可使水呈现其他颜色,故标准同时规定,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2.浑浊度 10度时居民普遍反映水质浑浊。
据调查,源水经水厂处理后出厂水一般均不超过5度,多数能达3度以下。
降低浑浊度对于去除某些有害物质(如多氯联苯、苯并(a)芘等),减少细菌、病毒含量,提高饮水消毒效果,都有积极作用,因而规定浑浊度不超过3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条件较好的水厂,应力求供给浑浊度更低的水。
3.臭和味异臭和异味会使人产生厌恶感,同时还能提示原水受污染或水质处理不充分,故规定:不得有异臭和异味。
4.肉眼可见物指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的沉淀物、水生生物等令人厌恶的物质。
5.pH值 pH在6.5-9.5范围内,并不影响饮用和健康。
但过低可腐蚀管道,影响水质;过高可使溶解盐类析出,并降低氯消毒效果。
根据各地供水情况,其上限很少超过8.5,故规定pH值为6.5-8.5.6.总硬度硬度过高可引起胃肠道功能的暂时性紊乱。
国内报道,饮用总硬度为707-935mg /L(以CaCO3计)的水,次日即出观腹胀、腹泻和腹痛等症状,持续一周左右开始好转,20天恢复正常。
硬水对日常生活影响较人,可形成水垢,影响茶味,消耗肥皂等。
我国饮用水的硬度,大都不超过450mg/L,且人们对此反应不大。
故规定硬度不超过450mg/L。
自来水的水质标准
自来水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用水来源之一,其水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自来水水质标准,以保障公众的饮用水安全。
以下是中国的自来水水
质标准。
一、污染物限量
1、总大肠菌群:每100毫升不超过100个
2、化学需氧量:不超过15毫克/升
二、生物指标
1、口感:5级,要求水质透明清澈、味道纯净清爽、无异味
2、色度:10度以下,要求水体颜色无明显变化,色泽清淡
3、臭味:无异味
三、放射性指标
1、总α放射性:0.1倍国家公认的饮水卫生卫生标准(基准值:0.1×10^-6Ci/L)
四、其他指标
1、pH值:6.5~8.5
2、电导率:不超过1500微西门子/厘米
3、溶解性有机物:不超过3.0毫克/升
以上就是中国自来水水质标准的详细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随时关注自来水
水质情况,尽量避免饮用污染严重的自来水。
另外,如果水质不达标,应及时向有关部门
反映情况,保障自己和家人的饮用水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来水水质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来水水质国家标准表1 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评价指标限值1 微生物指标a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菌落总数(CFU/100mL) 1002 毒理指标砷/(mg/L) 0.01镉/(mg/L) 0.005铬(六价)/(mg/L) 0.05铅/(mg/L) 0.01汞/(mg/L) 0.001硒/(mg/L) 0.01氰化物/(mg/L) 0.05氟化物/(mg/L) 1.0硝酸盐(以N计)/(mg/L) 10地下水源限制时为20三氯甲烷/(mg/L) 0.06四氯化碳/(mg/L) 0.002溴酸盐(使用臭氧时)/(mg/L) 0.01甲醛(使用臭氧时)/(mg/L) 0.9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0.70.7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mg/L)3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度(铂钴色度单位)15浑浊度(散射浑浊度单位)/NTU 1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 臭和味无臭味、异味肉眼可见物无pH 不小于6.5 且不大于8.5 铅/(mg/L) 0.2铁/(mg/L) 0.3锰/(mg/L) 0.1铜/(mg/L) 1.0锌/(mg/L) 1.0氯化物/(mg/L) 250硫酸盐/(mg/L) 250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总硬度(以CaCO3计)/(mg/L) 450耗氧量(COD Mn 法,以O2计)/(mg/L) 3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来水水质国家标准mg/L 时为5挥发酚类(以苯酚计)/(mg/L) 0.002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 0.34 放射性指标b 指导值总α放射性/Bq/L 0.5总β放射性/Bq/L 1a MPN 表示最可能数;CFU 表示菌落形成单位。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35个指标的说明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健康意义重大。
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水质标准,共涵盖了35个指标。
本文将对这些指标进行逐一说明,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水质标准及其重要性。
1. pH值:pH值是水中酸碱程度的指示,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一般为6-9,保持在这个范围内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2. 溶解性总固体:水中所含的溶解性总固体代表了水中的矿物质含量,其中包括盐类等。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一般为500mg/L以下,高于此值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 氨氮:氨氮是水中一种常见的污染物,高浓度的氨氮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0.15mg/L以下。
4. 总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是一类与肠道有关的细菌,其存在通常说明水体受到粪便等污染。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100个/100mL以下。
5. 大肠埃希氏菌:大肠埃希氏菌是一种与粪便有关的细菌,存在说明水体存在粪便等污染源。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0个/100mL以下。
6. 铅: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影响。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0.01mg/L以下。
7.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是一类常见的污染物,其存在会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0.5mg/L 以下。
8. 总α放射性:总α放射性是衡量水体中放射性污染的指标,其含量过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0.1Bq/L 以下。
9. 总β放射性:总β放射性是衡量水体中放射性污染的指标,其含量过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1.0Bq/L 以下。
10. 总汞:总汞是一种常见的有毒物质,高浓度的总汞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0.001mg/L以下。
11. 总镉:总镉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其存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为0.005mg/L以下。
深度了解水质监测: 10项指标全面解读引言水质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水质监测的标准和指标不仅关乎环境保护,也直接关系到人们日常饮用水的品质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本文将根据水质监测相关的10项指标,从浅入深地探讨这些指标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意义。
1. pH值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重要指标,它对水中生物的生存状况具有直接影响。
酸性或碱性过高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2. 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体中生物生存和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水中生物的存活情况以及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3. 浊度浊度是水中悬浮物质的含量,它是衡量水体清澈程度的指标之一。
浊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水资源的污染,对饮用水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4. 高锰酸盐指数高锰酸盐指数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氧化性的重要参数,它的升高可能意味着水体中存在着污染物质,对水质产生危害。
5. 总氮总氮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过高可能导致水中藻类过度繁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6. 总磷总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含量过高会促进水中藻类的生长,导致水质恶化。
7. 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对氧化剂的需求量,它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
8. 生化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是衡量水中有机物对生物活性炭氢化合物的需氧能力,它对于评价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至关重要。
9. 铅铅是常见的水污染金属之一,其含量过高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10. 汞汞是一种高毒的金属元素,其存在会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危害。
总结与回顾本文通过对水质监测的10项指标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从酸碱度、溶解氧、浊度到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含量逐一分析,探讨了这些指标对水质和环境的重要性。
水质监测不仅关乎于环境保护,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加强对水质监测的合理评估和有效管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
水质指标和标准一、水质指标水质是指水和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
水质指标是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
表3-1是水质指标的分类。
表3-1水质指标的分类及实例物理性水质指标感官物理性状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等其它物理性水质指标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等.化学性水质指标一般的化学性水质指标pH、碱度、硬度、各种阳离子、阴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质等有毒的化学性水质指标各种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各种农药等氧平衡指标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需氧量TOC等生物学水质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数、各种病原细菌、病毒下面仅介绍国家相关排放标准中的的几种主要的水质指标。
(一)物理性水质指标1.感官物理性指标(1)温度水的许多物理特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及水中进行的许多物理化学过程都和温度有关。
地表水的温度随季节、气候条件而有不同程度的变化,0.1-30℃。
地下水的温度比较稳定,8-12℃工业废水的温度与生产过程有关。
饮用水的温度在10℃比较适宜。
测定:现场测定,与地点和深度有关,用0.1 ℃的汞温度计。
(2)颜色和色度纯水是无色的。
颜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
真色是由于水中所含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所致,即除去水中悬浮物质后所呈现的颜色。
表色包括由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共同引起的颜色。
一般只对天然水和用水作真色的测定。
用铂钴标准比色法:氯铂酸钾K2PtCl6和氯化钴CoCl2·6H2O配置的混合溶液作为色度的标准溶液,规定1升水中含有2.491毫克K2PtCl6及2.00毫克CoCl2·6H2O时,即Pt的浓度为1毫克/升时所产生的颜色为1度。
测定水样时,将水样颜色与一系列具有不同色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或绘制标准曲线在仪器上进行测定。
由于氯铂酸钾太贵,一般用重铬酸钾和硫酸钴,称铬钴比色法。
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饮用水水质指标
1.pH值:一般为6-9之间。
2.悬浮物:一定容积的样品中的单位质量的悬浮物含量,不应超过15毫克/升。
3.铁(Fe):总铁含量不应超过0.3毫克/升,可溶性铁不应超过0.2毫克/升。
4.锰(Mn):总锰含量不应超过0.1毫克/升,可溶性锰不应超过0.05毫克/升。
5.氟化物:饮用水氟化物含量不应超过1.0毫克/升。
6.有机物:水中有机污染物对人体有害,其含量应保证不引起水的异味或色味变化。
7.微生物指标:饮用水应无致病菌和病原体。
总大肠菌群应为0;总微生物数不应超过100个/毫升。
8.其他物质:如砷、镉、铬等重金属,硝酸盐等化学物质的含量也有规定。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物理性水质标准感官物理性状指标:如温度色度臭味浑浊度透明度等其他物理性水质指标:总固体悬浮行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等●化学性水质指标一般化学性水质指标如:PH碱度硬度各种阳离子各种阴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质等●有毒化学性水质指标:各种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各种农药等●氧平衡指标: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需氧量等1 浑浊度指水中不溶解物质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
一般来说,水中的不溶解物质越多,浑浊度越高,但两者并没有固定的定量关系。
气大小与不溶解物质的数量与浓度有关系,而且,还与这些不容颗粒物的颗粒尺寸,性状和折射指数有关。
浊度单位即在蒸馏水中含有1mg/L的SiO2称为一个浑浊度单位或1度。
散射浊度单位(NUT)一种由一定浓度的硫酸肼[(NH2)SO4·H2SO4]和六甲基四胺[(CH2)6N4]混合而成的化合物,配制的浑浊液作为测定散射光强度的标准参考浑浊液。
2 色度水的色度有真色和假色之分,真色是由于水中所含溶解性物质和胶体物质所致,即除去水中悬浮物质后所呈现的颜色;表色指包括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共同引起的颜色。
测定方法是铂钴标准比色法。
先用氯铂酸钾(K2PtCl2)和氯化钴(CoCL.6H2O)配成与天然黄色色调相同的标准比色系列,1L水中含有相当于1m g铂时所产生的颜色规定为1 度,已成为1 个真色单位。
3 固体(solids)水中固体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将一定体积的水样蒸发至干时所剩余的固体总量,也叫蒸发残渣。
常用的蒸发温度为103-105°C,在此温度下烘干的残渣保留结晶水和部分吸着水,重碳酸盐转变为碳酸盐,而有机物挥发较少,这样所得的残渣总量为总固体,单位mg/L计。
国家水质标准值
一、饮用水水质标准
饮用水水质标准是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包括感官指标、化学指标、毒理指标、细菌指标等。
其中,感官指标包括色度、浑浊度、臭和味等;化学指标包括pH值、硬度、溶解性固体等;毒理指标包括铅、汞、砷等有害物质含量;细菌指标包括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
二、地表水水质标准
地表水水质标准是根据不同水域的功能和用途来制定的。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分为五类:Ⅰ类为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区;Ⅲ类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Ⅳ类为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为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三、地下水水质标准
地下水水质标准是根据地下水的特点和应用领域来制定的。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分为五类:Ⅰ类为优质地下水,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Ⅱ类为良好地下水,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Ⅲ类为较好地下水,适用于农业灌溉用水区;Ⅳ类为较差地下水,适用于工业用水区及城市规划区;Ⅴ类为极差地下水,适用于农业灌溉和城市规划区。
四、生活污水排放标准
生活污水排放标准是为了控制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保障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活污水处理后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