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已领悟到人 生的真意,又何须用语言表达。
通过议论,总结全诗,写诗人在田园 生活中领略到人生真谛和自然之趣。
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 情,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 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感 悟到的人生真谛和对自然风 光的喜爱。
• 一、背诵默写: 1、诗中借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
2019/12/6
按节奏诵读诗歌: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构室。人境:人聚居的地方。而: 却。车马喧:指达官贵人的高轩,喻世 俗交往的打扰。 写出诗人身居尘世,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君:诗人自称。尔:这样。
要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心境高远自然所处 之地就僻静。
二句承上两句自问自答。因为“心”能远远 摆脱世俗的束缚,所以虽身处闹境,也如同 居于偏僻地区。写出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 感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南山:庐山。 以客观自然景物烘托悠闲自得的情趣。
《饮 酒》
陶渊明
பைடு நூலகம்
学习目标
了解诗人陶渊明(名、时、文、 评)及写作背景;
熟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学习从炼字角度赏析千古名句 “悠然见南山”的“见”字,理 解诗人的情感
2019/12/6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
名潜,字渊明,一字元 亮,东晋时期著名的山 水田园诗人、辞赋家、 散文家。曾著《五柳先 生传》以自况,卒后朋 友私谥“靖节”,故后 人称“靖节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