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命运不如好德行
- 格式:docx
- 大小:10.13 KB
- 文档页数:2
《资治通鉴》最经典8句话,最好背下来01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译文:面对家事,要学会装聋作哑、不闻不问,才能做一家之主。
感悟:《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有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水太过清澈,就没有鱼群了;人太过较真,就没有伙伴了。
人生在世,凡事有度,做人有谱,才能相处舒服,得以长久。
史铁生有句话说得好:“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
”正而过则迂,直而过则拙。
糊涂处事,并非真糊涂,而是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收敛聪明。
看破不说破,是一种智慧,做事留余地,是一种境界,装聋作哑,则是一种通透。
02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译文:嘴里说的,不如亲身感受的;耳朵听的,不如亲眼目睹的。
感悟:《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三个人谎称,集市上有老虎,就会有人相信。
所以,千万不能把道听途说的消息,当成是真的。
智者,都懂得实践出真知。
西汉刘向在《说苑·政理》中说:“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不要光从别人的嘴里去认识一个人,也不要单从一张纸上去践行一件事。
03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译文:时机难得,必须抓紧,一旦失去,不会再来。
感悟:《素书》有言:“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人生的机遇,向来可遇不可求。
如果有幸遇到,千万不能错过,要借势扶摇直上。
因为一旦错过,就不知下次相遇,会是猴年马月了。
倘若时机尚未到来,就要学会韬光养晦,为自己积攒能量。
因为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周易》中有句话说得好:“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智者,会默默积蓄能量,待到合适的时候,一飞冲天。
04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译文:德行胜过才华,算作君子;才华胜过德行,只能称为小人。
感悟:唯有德行,可立一生。
人这一辈子,只有德行,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人生在世,能力上的不足,可以由人品弥补;但品德上的缺陷,却难以在能力上找补。
古⼈德⾏修养的名⾔1.关于古⼈修⾝养性的名⾔有哪些古代修⾝养性名⾔赏析1.天⾏健,君⼦以⾃强不息。
地势厚,君⼦以厚德载物。
——《周易》(译:作为君⼦,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息的奋⽃精神,努⼒加强⾃我修养,完成并发展⾃⼰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的职责和才能。
⼈有聪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低不平,⼟壤有肥沃贫瘠之分。
农夫不会为了⼟壤贫瘠⽽不耕作,君⼦也不能为了愚笨不肖⽽放弃教育。
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不是承载在⼤地上的。
所以君⼦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以厚德对待他⼈,⽆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定的包容和宽忍。
今多⽤来指以崇⾼的道德、博⼤精深的学识培育学⼦成才。
) 2.勿以恶⼩⽽为之,勿以善⼩⽽不为。
——《三国志》(译:对任何⼀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些微⼩的。
却有益于别⼈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样,要⽴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厚⽽薄责于⼈,则远怨矣。
——《论语》(译:⼲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厚”,对别⼈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这样的话,就不会产⽣怨恨之情和⽭盾了。
)5.君⼦成⼈之美,不成⼈之恶。
⼩⼈反是。
——《论语》(译:君⼦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的愿望出发,全⼼全意促使别⼈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却相反,总是“成⼈之恶,不成⼈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在某⼀⽅⾯有超过⾃⼰的长处和优点,就虚⼼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平;见有⼈存在某种缺点或不⾜,就要冷静反省,看⾃⼰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
《资治通鉴》比较经典的十句话一、关于品德与才能1.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德行胜过才能,叫做君子;才能胜过德行,就叫做小人。
强调了品德相对于才能的重要性,品德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
2.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贤能的人财产过多,会磨损志气;愚蠢的人财产过多,会增加过错。
说明财富对不同的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关于用人与纳谏1.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用人就如使用器物一样,要根据各人的长处来使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能明达事理;听信片面的意见,就会愚昧糊涂。
这句话提醒人们在做决策时要广泛听取不同的声音,避免因片面信息而做出错误判断。
三、关于诚信与言行1.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真正的男子汉对自己的承诺,即使付出巨大代价也不会背信弃义,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
2.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知道自己的过错并不难,难的是改正过错;说好话并不难,难的是做好事,鼓励人们要勇于改正错误,将善言转化为善行。
四、关于治国与民生1.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亡战必危:国家虽大,喜好战争必定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掉战争必定危险。
这句话体现了对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思考,警示统治者要谨慎对待战争。
2.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法律是天下共同遵守的准绳,只有严格执法,不分亲疏,才能维护法律的权威。
五、关于观察与判断1.欲知其人,观其朋友:通过观察一个人所交往的朋友,就能了解他的本质和性格,因为人们往往会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2.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听人说的不如亲身经历,亲耳听到不如亲眼见到,强调了实践和直接观察的重要性,不要轻易相信传闻。
.。
《命运》读后感《命运》读后感篇1命运是什么?是我们生下来就有的还是后天形成的?是谁创造了我们?是大自然,还是社会?其实,命运并不是一个完全客观的概念。
它有主观性,它来源于我们每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命运》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了从远古到今天中国人命运的历史变迁。
这本书以时间为序,通过对“过去”和“现在”两个时间段内中国人生活和命运的记录,展现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变迁。
这本书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命运感,一种命运观。
蔡崇达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就像你无法改变大海的波浪一样,你无法改变自己所处的位置和环境。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也无法选择自己要去什么样的学校学习,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如何对待生活和对待生命。
无论面对怎样复杂的环境和人生抉择,我们都可以选择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1、人生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旅行人的一生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包括我们的生、老、病、死。
我们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也无法改变自己所处的位置和环境。
然而,人生却又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旅行,只要我们努力地向前走,就会到达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新的世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命运和人生经历。
有人出身富贵,有人出身贫寒;有人出生于官宦之家,有人出生于寒门之家;有人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有人一生都生活在城市……命运是无法改变的。
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当我们拥有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时,就能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所处的位置。
2、幸福和苦难不是对立的,而是一对孪生兄弟幸福是当你在一座大城市里,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家里有温暖的灯光,有你爱的人,这就是幸福;当你在一个偏僻的乡村里,虽住着破旧的房子,但家里老人和小孩健康快乐,这就是幸福。
幸福和苦难并不是对立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去发现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
我们要学会珍惜和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静下心听一遍)_人生感悟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容易英年早逝?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一出名就死了?为什么有些官员一升官就得重病?为什么有的人家里刚盖完房子,人就出车祸去世了?为什么?就是四个字——“德不配位”。
我们所有的财富、智慧,我们的一切,老祖宗用一个字来代表叫物。
厚德才能承载万物。
这就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
厚,深厚的意思;德,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载就是承载;物,就是我们说的福报。
相反是那句话叫德不配位。
位就是我们的待遇,就是我们的德行不配我们的福报。
打个比方说,这有一张桌子,它能承受十斤重的份量,您非得给它放上15斤、20斤、50斤的重量,那我们看这个桌子怎么样?它就开始发抖,它就开始变形了,出现崩溃之前的先兆。
所以我们要明白古训“厚德载物”。
金钱、权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报,都是压自己的物啊,您能承载的了吗?靠什么承载,靠符合万物规律的德行。
比如有当父母的,当爷爷奶奶的,你要经常把珍惜福报这句话跟自己的孩子讲,对他非常有好处。
福报,福报就是我们的享受。
譬如我吃得好,我穿得好,这些都叫福报。
中国人讲惜食、惜衣,你要珍惜它,人贵惜福。
你得积攒自己的福报。
过去有一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太重要了。
生死还是存亡?有的商人,以非法的手段,去要那些你命里头装不下的东西,你这不是惹祸吗?因此坐牢判刑的例子还少吗?他的德行跟他的待遇、福报不相称。
若你没有德行,而要享受的太大,要奔驰、宝马、豪华别墅,顿顿饭都是上千上万……就是消耗自己的福报,折自己的福。
现在人们疯狂地追名逐利,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价,为了挣钱不惜一切手段。
完全不懂得道德,结果会如何呢?“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现在的学生、孩子也是那样。
他不管自己是什么身份,就是要最好的。
你现在一分钱不赚,你就要最好的,谁教的?电视教的,社会在教,家长也在教,老师也在教;孩子不知道,享福太多了会怎么样?我们老祖宗讲的,这会折你的福报。
德不配位财不配身的意思文章一咱老百姓常说,德不配位,财不配身。
这话啥意思呢?其实啊,就是说一个人的品德要是不好,就算有了高位、大钱,那也守不住,早晚得出事儿。
就说隔壁村那个暴发户老王吧。
突然中了大奖,一下子有了好多钱。
可他呢,有钱就飘了,对家里老人不管不顾,在村里还横行霸道。
结果呢,没过几年,钱被他胡乱挥霍光了,身边一个真心朋友都没有。
这就是财不配身,他没那个德行去守住财富。
再比如有些当官的,没啥为人民服务的心,光想着自己捞好处。
这样的人,就算官当得再大,也迟早会被拉下马。
因为他们的品德撑不起那个位置。
所以啊,咱做人得先修好德,有了好品德,财富和地位来了,才能稳稳当当的。
文章二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德不配位,财不配身”。
您想想,要是一个人品德不行,却占着重要的位置,能行吗?那肯定不行!就像一个啥都不懂的人去当医生,这不是瞎胡闹嘛。
再说说财富这回事。
有些人突然发了大财,可他小气吧啦的,对亲戚朋友一毛不拔,还到处显摆嘚瑟。
这样的人,财富能长久吗?不能!我听说过一个老板,靠坑蒙拐骗赚了不少钱。
但后来被人告发,公司倒闭,自己还进了监狱。
这就是典型的德不配位,财不配身。
所以啊,咱们得注重品德修养,这样财富来了,咱也能心安理得地享受。
文章三“德不配位,财不配身”,这话大家都听过吧?举个例子,有个年轻人靠着投机取巧赚了一大笔钱。
可他有钱后就吃喝嫖赌,不务正业。
没过多久,钱花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
这就是财不配身,他没那个德行驾驭财富。
还有啊,有些明星出名了,就开始耍大牌,不尊重粉丝和同行。
被观众抛弃,事业一落千丈。
这就是德不配位,名气和地位保不住。
咱们普通人也是一样,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别总想着走歪门邪道发财,就算发了,也留不住。
只有品德好了,财富和地位才会稳稳跟着咱。
文章四您知道“德不配位,财不配身”是啥意思不?比如说,有个公司的领导,没啥真本事,就会拍上级马屁。
这样的人能把公司带好吗?肯定不能!公司业绩下滑,他也被撤职了。
君子德行的名言君子德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标准。
以下是一些关于君子德行的名言,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一、修身德行篇1. 《大学》:“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 《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3. 《礼记》:“君子所居必安其所由来,必顺其所好。
”4. 《孟子》:“君子有三乐,以听其言而观其行,所言何以处其事,所行何以处其心。
”5. 《中庸》:“诚意正心,合于道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二、治国德行篇1. 《礼记》:“上以德为本,下以礼为纪,无德不立,无礼不成。
”2. 《论语》:“以约失之者鲜矣。
”3. 《大学》:“三才之道,以道立身,以德治国,以礼定事。
”4. 《孟子》:“民之所好者,务在得其利;治之所先者,务在整其节。
”5. 《周易》:“庶几无咎,君子之光,吉。
三、人际德行篇1. 《大学》:“所谓诚之者,毋庸讳也,毋曰若者,尽诚之也。
”2. 《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孟子》:“君子以言为心,以心为言。
”4. 《中庸》:“和而不同,大同而小异。
”5. 《周易》:“有事君无君,有事父无父,有事兄无兄,有事友无友。
”四、知识德行篇1. 《礼记》:“百学须先立志。
”2. 《大学》:“学而优则仕,习而优则智。
”3. 《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 《孟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 《中庸》:“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君子德行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君子德行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信通过学习以上君子德行的名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实践君子德行,让我们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好人命苦坏人反而好命好句子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而观古看今,很多好人短命早逝,不得善终,而很多坏人长寿,且得以寿终正寝,故而人们常抱怨上天不公,好歹不辨,是非不分。
其实,并非好人皆短命,坏人皆长寿,生死难测,西天路上无长幼。
不过,某种程度上,坏人还真的比好人长寿。
好人仁善,付出多;好人知趣,委屈多;好人大爱,劳累多;好人反省,自责多;好人正义,愤怒多。
多少好人劳累成疾,多少好人郁郁寡欢,多少好人愤愤不平,自然会影响寿命。
坏人自私,付出少;坏人不羁,委屈少;坏人奸猾,劳累少;坏人无悔,自责少;坏人不义,怒怨少。
多少坏人不劳而获,多少坏人心安理得,多少坏人暗中喜乐,活得长也不奇怪。
天道有常,公道自在。
人无完人,都会有恶,但做人必须有度,作恶过度必自毙,正所谓,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
试看,哪个作恶多端者能有好下场?还是做个好人吧。
人活一世,做人做事,做事之前先做人,只有把人做好,才能把事做好。
要想把人做好,人品才是关键。
没有好的人品,寸步难行。
你人品不好,别人不愿相处,遇事没人帮助,前进的路上自然阻碍重重。
人品,是做人的关键,人品,是最好的修养。
拥有一个好人品,就等于拥有了好运气,人品好,别人才愿意信任你,你缺钱,别人敢借,你有难,别人会帮。
一个人真正的资本,不是钱财,不是身份,不是权利,不是名誉,而是人品。
人品决定你的前程,人品决定你的人生,好的人品,是你奋斗路上的助力,也是你获取成功的根基。
活在这个社会,能力再好,不如人品好,学历再高,不如人品贵。
能力和学历只是后天努力的凭证,而人品才是天生的好运。
它能帮你积攒人气,也能为你消除误会。
人品好的人,有多好运?事业上,有高人指点,创业中,有贵人扶持,生活中,有良人相伴,相处中,有知己随行。
做什么,都顺心顺利,干什么,都轻而易举。
所以,做人,丢什么都不能丢人品,毁什么都不能毁品行。
人品是你安身立命的法宝,人品是你深得人心的途径。
即使你能力再大,学历再高,一旦人品不过关,也没人喜欢。
人生在世,拼的就是人品,人品就是最好的风水,它能为你消灾降福,也能为你换来称赞,是你人生路上的好运气。
有了好人品相伴,上天庇佑,神明守护,没有是非愧疚,活得心安轻松。
留子孙钱财不如留德的句子1. "咱说啊,给娃留金山银山,不如教会他们怎么做人那座山!看看老李,家财万贯,儿子挥霍无度,到头来,心里空荡荡的。
咱得学老张,家风淳朴,孩子自立自强,那才是真正的富贵传承!"例子:老张常跟孙子说:“记住,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话,比任何遗产都管用,孙子长大后,不仅懂得节俭,还热心公益,成了村里人的骄傲。
2. "钱财是风,吹过不留痕;德行是树,根深叶茂福后人。
你瞧隔壁老王,生前攒下不少钱,可孩子不争气,家道中落。
反观老刘,没啥大财,但家风好,孩子个顶个的孝顺能干。
"例子:老刘家每逢节日,全家人围坐一起,不谈钱财,只聊家训与过往,那份温馨和传承,比任何物质都来得珍贵。
3. "给孩子留钱,不如留个好榜样!你自己正直善良,孩子自然有样学样。
就像那溪水,源头清澈,下游自然澄净。
"例子:村里老李,自己就是出了名的热心肠,经常帮助邻里。
他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也是社区里公认的“小雷锋”。
4. "钱财易散,德行难失。
想想看,哪天咱们不在了,留给孩子的,除了回忆,还有什么能让他们受益终身?是那些做人的道理啊!"例子:每当夜深人静,张阿姨总会给女儿讲祖辈的故事,那些关于诚信、勤奋的往事,成了女儿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5. "别总想着给孩子铺好路,让他们自己学会走路更重要。
钱能铺一时,德能行一世。
"例子:小明父母虽然不富裕,但从小鼓励小明独立解决问题,面对困难不退缩。
小明长大后,无论遇到什么挑战都能从容应对,赢得了同事和朋友的尊重。
6. "德行就像种子,种在孩子心里,总有一天会开出花来。
比起直接给花,教会他们播种不是更好吗?"例子:李老师总是对学生说:“知识会过时,但品德永不过时。
”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们不仅成绩优异,更懂得尊重他人、关爱社会。
7. "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傍身;技能在手,还需德行在心。
好命运不如好德行
作者:风雅颂
来源:《智富时代·时代财富》 2014年第4期
风雅颂
19世纪末,苏格兰乡间有一位贫苦的农夫叫弗莱明,他在地里干活时,救了一个陷在泥沼里的男孩。
男孩的父亲准备拿一笔重金来酬谢,却遭到了弗莱明的谢绝。
男孩的父亲说:“既然你救了我的儿子,那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请允许我资助他,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
”弗莱明见绅士一片真诚,就答应了他的提议。
就这样,在这位绅士的多年资助下,弗莱明的儿子后来进入伦敦大学著名的圣玛利医学院,毕业后以优异成绩留校,帮助老师赖特博士进行免疫学研究。
多年后,他成了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并在1928年9月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
一种抗生素——青霉素,20年后普遍应用于临床医学,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后来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他的
名字叫亚历山大·弗莱明。
那个被农夫救起的绅士的儿子,后来成为一个著名的政治家——丘吉尔。
二战期间,已经当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
在出访非洲时,不幸患了严重的肺炎(那时的肺炎就等于绝症),生命垂危。
在紧急关头,亚历山大?弗莱明特意从英国
赶来,用自己发明的青霉素挽救了丘吉尔。
丘吉尔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们父子给了我两次生命。
”亚历山
大·弗莱明笑着回答:“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救了你,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如果说亚历山大?弗莱明的成功得益于父亲的善良德行,而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则得益于她自己的善良德行。
1975年,15岁高中毕业的赖斯进入丹佛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和美国政治学。
大三的一天早晨,她和几个同学走出
宿舍上课,迎面遇见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手里拿着一张图一边对照着,一边焦急地四处张望。
看到她们走过来,老
太太举着这张别人给画的地形图,说自己想要到国际关系研究生院找一位名叫约瑟夫·科贝尔的人,可找了半天也没有
找到。
赖斯热情地说:“那我带你去吧!”
在赖斯的引导下,老太太很快找到了科贝尔。
正当赖斯要转身离去时,老太太说:“为什么不认识一下呢?”于是,她们互相知道了身份:原来,老太太是波兰大使夫人,她要找的约瑟夫·科贝尔是她的老朋友,曾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现在是国际关系研究生院的创办人、著名的苏联与东欧问题专家。
而且,他后来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克林顿时期
的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赖特的父亲!
也巧,当赖斯走出研究生院时,正遇上有人在发传单,上面介绍的是“斯大林时代与政治”主题讲座,主讲人正是约瑟夫·科贝尔。
她想,既然认识了,就应该去捧捧场。
讲课时,科贝尔教授一眼就认出了坐在第一排的她,并发现她听
得兴致勃勃。
中午,他特意邀请老太太与赖斯一同吃饭。
席间,他发现这个黑人女孩聪明、果断,对政治有许多独到
的看法,很是欣赏,就主动动员她毕业后报考他的政治学研究生。
从此,她成了一个“被上帝垂青的人”:19岁考入丹
佛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生院,在科贝尔教授的引导下,重新确立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将东欧和苏联作为主要研究领域;
26岁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34岁出任老布什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也是第一位女性
国家安全事务助理;2000年,46岁的她成为小布什总统首席对外政策顾问;2005年,51岁的她出任国务卿,成为美
国历史上继奥尔布赖特后的第二位女性国务卿和美国政府中任职最高的黑人女性!
当胸怀博爱的农夫弗莱明救起一个身陷泥沼的孩子时,绝不会想到这样一件小小的善举竟产生如此美妙的连锁反应:对方资助自己的穷孩子上学,并从此改变了孩子的人生轨迹;成为发明家的儿子又救了自己恩人的后代——一个著名政治家的生命!这个被至纯至美的人性所“链接”起来的连环的感恩与报恩行为,不仅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而且
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当赖斯凭着天性中的善良与热情为一个陌生老太太引路时,绝不会想到她给老太太引了路,老太太会帮她认识了
一个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这个人为她未来的人生引了路!所以,当许多人羡慕她是被“被上帝垂青的人”时,只有她
自己知道:不是上帝在垂青她,而是自己的德行在垂青自己,帮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