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的分类及使用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常用杀虫、杀菌剂的种类、性质及作用园林植被常用药品及使用方法一. 杀虫剂1、敌敌畏2、乐果:3、氧化乐果:对人畜高毒毒性.4、绿福(高效氯氧菊酯)5、兴棉宝(氯氧宛酯)6、射虱净(康福多、毗虫咻)、甲胺磷78、敌百虫9、辛硫磷1 0、乐斯本11、乙酰甲胺磷1 2、速扑杀齐墩霉素、爱福丁、虫蟠光、见蟠杀、立杀蟠1、(13、阿维菌素)等.、吠喃丹1415、杀螟松(杀螟硫磷)16、密达(蜗牛敌)二、杀红蜘蛛剂1、三氯杀蟠醇2、克蟠特3、卡死克三、杀菌剂1、粉锈宁(三哇酮)、百菌清2、世高34、敌力脱(丙环哇)5、好生灵(代森锌)6、甲基托布津(甲基硫国灵)7、炭疽福美、福星89、瑞毒霉(甲霜灵、雷多米尔、灭霜灵)10、灭病威(胶体硫、多硫悬浮剂)12、农用链霉素(农用硫酸链霉素)四、除草剂1、2甲4氯2、2, 4-D 丁酯3、使它隆(氟草定)、草甘磷()4.5、莠去津(阿特拉津、盖萨林)6、克芜踪(百早枯)奥美塞克一一750g/十三吗咻1、“奥美塞克”杀灭枝干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特效。
是目前防治枝干病害最为特效的产品。
2、“奥美塞克” 具有内吸、保护、治疗、铲除四大高能作用。
既安全,又不易产生抗性。
对白粉病、霉心病、赤星病、褐斑病及烂根病也具有显著防效。
(一)农用抗生素1、多抗霉素【中文通用名称】多抗霉素【英文通用名称】polylxin【商品名称】宝丽安、多氧霉素、科生霉素、多氧清等。
【化学名称】肽嗜嚏核昔类抗生素【制剂类型】10%、3%、2%、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0.3%多抗霉素水剂【理化性质】该类抗生素含有A至N 14种同系物的混合物。
我国生产的多抗霉素主要成分是多抗霉素A和多抗霉素B,是多抗霉素金色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 chromogenes )所产生的代谢物,含量为84% (相当于84 x 10单位/g ),系无色针状结晶,熔点(m.p. )180 C。
日本产的多抗霉素称为多氧霉素,是可可链霉素阿苏变种(Streptomyces .asoensis )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成分为多抗霉素B,占22% cacaoi var〜25% (相当于22X 10〜25 X 10单位/ g),系无定形结晶,分解温度(m.p.)为160 Co多抗霉素易溶于水,多抗霉素对人、畜低毒,在动物体内无蓄积,易排出体外。
常见杀菌剂作用机理、防治对象及延缓抗药性方法一、杀菌剂类别凡是对病原物有杀死作用或抑制生长作用,但又不妨碍植物正常生长的药剂,统称为杀菌剂。
随着杀菌剂的发展,又区分出杀细菌剂、杀病毒剂、杀真菌剂等亚类。
(一)按使用方式分类1、保护剂保护剂在病原微生物没有接触植物或没浸入植物体之前,用药剂处理植物或周围环境,达到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其害,另当病原菌落在植物体上接触到药剂而被毒杀,这种作用方式称为保护作用。
具有此种作用的药剂为保护剂。
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硫酸铜、绿乳铜、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2、治疗剂病原微生物已经侵入植物体内,但植物表现病症处于潜伏期。
药物从植物表皮渗入组织内部,经输导、扩散、或产生代谢物来杀死或抑制病原,使病株不再受害,并恢复健康。
具有这种治疗作用的药剂称为治疗剂。
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春雷霉素等。
3、铲除剂指植物感病后施药能直接杀死已侵入植物的病原物。
具有这种铲除作用的药剂为铲除剂。
如福美砷、五氯酚钠、石硫合剂等。
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能被植物叶、茎、根、种子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经植物体液输导、扩散、存留或产生代谢物,可防治一些深入到植物体内或种子胚乳内病害,以保护作物不受病原物的侵染或对已感病的植物进行治疗,因此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
如多菌灵、力克菌、多霉清、霜疫清、噻菌铜、甲霜灵、乙磷铝、甲基托布津、敌克松、粉锈宁、甲霜铜、杀毒矾、拌种双等。
(二)按传导特性分类1、内吸性杀菌剂二、延缓抗药性的方法1、防止病菌抗药性发展。
不能连续用一种杀菌剂,也不能一个生长期连续数次用同一类杀菌剂,对内吸剂应限制使用次数。
2、要根据传病规律,采取相应对策。
农作物病害有空气传播病原、种子苗秧带菌传播土壤或土杂肥带菌传播有害昆虫和螨类传播等几大类。
如蚜虫、飞虱等传播病毒造成的病害,则应在带毒害虫危害作物前治虫。
若带毒昆虫已吸食寄主汁液,再治虫已不能防病。
种传达室病害、如许多禾本科作物的黑穗病等需在种子处理方面下功夫,秧苗带菌则应先处理秧苗后下田。
生物杀菌剂概念生物杀菌剂是指以微生物为主要活性成分,能够抑制或杀死害菌、害虫和病毒的农药产品。
与化学杀菌剂相比,生物杀菌剂具有温和、环保、低毒性以及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势。
本文将重点介绍生物杀菌剂的概念、分类、应用以及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一、概念及原理生物杀菌剂是一类利用微生物来控制植物病害的农药。
其原理基于微生物本身具有抑制或杀死害菌的能力。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竞争资源、产生抗生物质、产生干扰素等方式,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降低病害发生。
生物杀菌剂可以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微生物,例如拮抗细菌、真菌寄生菌、噬菌体等。
二、分类生物杀菌剂根据作用机制和来源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类别。
常见的分类包括:1. 拮抗性生物杀菌剂:通过竞争资源或分泌抗生物质等方式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例如,铜绿假单胞菌能够分泌胞外亚抑菌素,抑制果树白粉病菌的生长。
2. 真菌寄生菌:一种真菌通过寄生另一种病原真菌来控制其生长。
例如,双孢蘑菇寄生在根霉菌体上,抑制根霉菌感染水稻。
3. 噬菌体:一种寄生病毒,通过感染细菌并在其内繁殖,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噬菌体可以用于控制腐败性细菌引起的病害,如软腐病。
三、应用领域及优势生物杀菌剂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涉及农作物保护、果树园艺、蔬菜种植、森林保护等领域。
其主要优势包括:1. 环保和安全:生物杀菌剂通常具有低毒性、低残留和兼容性好的特点,对农作物、环境以及人畜无毒害作用,有助于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2. 高效可靠:生物杀菌剂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病害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长期的使用表明,生物杀菌剂在抑制病害发生和减少产量损失方面具有可靠的效果。
3. 不易产生抗药性:与化学杀菌剂不同,微生物能够通过基因多样性和复杂的互作关系,减少抗药性的产生。
生物杀菌剂的使用可以降低病菌对农药的抵抗能力。
四、生物杀菌剂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生物杀菌剂的广泛应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保护生态环境:生物杀菌剂作为一种环保农药,降低了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风险,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常用杀菌剂的种类、性质及作用奥美塞克——750g/十三吗啉1、“奥美塞克”杀灭枝干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特效。
是目前防治枝干病害最为特效的产品。
2、“奥美塞克”具有内吸、保护、治疗、铲除四大高能作用。
既安全,又不易产生抗性。
对白粉病、霉心病、赤星病、褐斑病及烂根病也具有显著防效。
(一)农用抗生素1、多抗霉素【中文通用名称】多抗霉素【英文通用名称】polylxin【商品名称】宝丽安、多氧霉素、科生霉素、多氧清等。
【化学名称】肽嘧啶核苷类抗生素【制剂类型】10%、3%、2%、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0.3%多抗霉素水剂【理化性质】该类抗生素含有A至N14种同系物的混合物。
我国生产的多抗霉素主要成分是多抗霉素A和多抗霉素B,是多抗霉素金色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 chromogenes)所产生的代谢物,含量为84%(相当于84×10单位/g),系无色针状结晶,熔点(m.p.)180℃。
日本产的多抗霉素称为多氧霉素,是可可链霉素阿苏变种(Streptomyces cacaoi var.asoensis)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成分为多抗霉素B,占22%~25%(相当于22×10~25×10单位/g),系无定形结晶,分解温度(m.p.)为160℃。
多抗霉素易溶于水,多抗霉素对人、畜低毒,在动物体内无蓄积,易排出体外。
对鱼、水生生物及蜜蜂低毒。
是环保型绿色农药。
【作用】多抗霉素是广谱性、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的抗生素类杀菌剂。
对链格孢菌、葡萄孢菌、灰霉菌等真菌病害有较好防治效果。
当药剂喷到病菌体上后,病原菌细胞壁壳多糖的生物合成受到干扰,使以壳多糖为基质构成细胞壁的真菌,芽管和菌丝体局部膨大、破裂,细胞内容物溢出,导致病原菌细胞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死亡。
同时,该药剂还具有抑制病菌产生孢子及病斑扩大等作用。
多抗霉素在北方落叶果树上,主要是用来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霉心病、梨黑斑病、草莓的灰霉病等。
农药杀菌剂分类及作用机理一、核酸合成抑制剂(1)作用机理:核酸是重要的遗传物质,抑制和干扰核酸的生物合成和细胞分裂,会使病菌的遗传信息不能正确表达,导致生长和繁殖停止。
(2)化学结构类型:有酰苯胺类、酰胺类、杂环类、嘧啶类。
(3)通性: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单剂极易诱致病菌产生抗药性,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多为复配剂;嘧啶类对哺乳动物低毒,不易在土壤中积累;易产生交互抗性。
(4)有效成分:苯霜灵、甲霜灵、精甲霜灵、精苯霜灵、乙嘧酚、乙嘧酚磺酸酯、恶霜灵。
二、细胞有丝分裂抑制剂(1)作用机理: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是细胞有丝分裂的典型抑制剂。
苯菌灵和硫菌灵在生物体内也转化成多菌灵起作用,所以它们有类似的生物活性和抗菌谱。
多菌灵通过与构成纺锤丝的微管的亚单位β-微管蛋白结合,阻碍其与另一组分α-微管蛋白装配成微管,或使已经形成的微管解装配,破坏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裂停止,表现为染色体加倍,细胞肿胀。
芳烃类和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最主要的作用机理是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还可观察到影响真菌DNA的功能,出现DNA断裂和染色体畸形,从而抑制有丝分裂或减少分裂次数。
(2)化学结构类型:苯并咪唑类和氨基甲酸酯类、酰胺类、噻唑类、脲类。
(3)通性:单剂极易诱致病菌产生抗药性;通常使用复配制剂;易产生交互抗性和负交互抗性;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紧紧结合于植物表面,降解速度慢,其残留物活性高,沉积于植物表面可用于再分配。
对寄主植物和土壤具有高选择性毒性和强吸收作用。
目前抗性十分严重。
对大多数病原真菌都具有内吸治疗性防效,但对链格孢菌、轮枝孢菌、长蠕孢菌以及卵菌和细菌无效。
氨基甲酸酯类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条件下易分解,与苯并咪唑类有负交互抗性。
在土壤中残留时间短,对哺乳动物毒性低。
脲类杀菌剂与保护性杀菌剂混用,可提高持效性。
大多数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谱较窄,对卵菌纲防效显著。
(4)有效成分: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甲基硫菌灵、乙霉威、苯酰菌胺、噻唑菌胺、戊菌隆、氰烯菌酯、氟吡菌胺。
50种常见杀菌剂使⽤分类⼤全为园林⼈倾⼼打造的学习平台每⽇推送园林养护技术,更有园林植保预警等优质内容。
学习⼒就是⽣产⼒。
昨天为⼤家介绍了常见病害的诊断,可以直接点击右边⽂字回顾如何快速通过症状确认园林病害?很多朋友询问杀菌剂,今天⼩编为⼤家整理了常见杀菌剂,您还会每次都使⽤百菌清吗?1、代森锌⼴谱保护性杀菌剂。
触杀作⽤较强阻⽌病菌侵⼊植物体内,主要起预防作⽤。
防治对象:霜霉病、晚疫病、绵疫病、炭疽病、早疫病、叶霉病、斑枯病、褐纹病、锈病等。
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及含铜药剂混⽤,安全间隔期为15天。
2、代森锰锌杀菌谱⼴。
预防、保护作⽤为主。
病菌不易产⽣抗性,对植物安全。
防治对象:真菌性病害,如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斑枯病、霜霉病、炭疽病、蔓枯病、褐纹病。
注意事项:不可与含铜或碱性药剂混⽤;建议安全间隔期为15天。
3、氢氧化铜预防、保护作⽤为主,并对植物⽣长有刺激作⽤。
防治对象:细菌性⾓斑病、细菌性叶斑病、软腐病、早疫病、晚疫病、霜霉病等多种细菌或真菌性病害,尤其对细菌性病害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1)不能与强酸、强碱性农药混⽤。
(2)幼苗期、对铜敏感的植物、⾼温⽓候、⾼湿⽓候慎⽤。
(3)鱼类及⽔产动物有毒,使⽤时避免药液污染⽔源。
4、百菌清对多种真菌病害有较强预防作⽤,⽽治疗作⽤较⼩。
防治对象:预防多种真菌性病害,如霜霉病、炭疽病、⽩粉病、疫病、早疫病、晚疫病、绵疫病、灰霉病。
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农药混⽤。
百菌清对鱼类有毒,要避免药液污染池塘和⽔域。
5、甲基硫菌灵为⼴谱、内吸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内转化为多菌灵,有预防保护和治疗作⽤。
防治对象:纹枯病;菌核病;棉花病害;⽩粉病、炭疽病、灰霉病;灰霉病;褐斑病。
注意事项:不能与含铜和碱性、强酸性农药混⽤。
连续使⽤易产⽣抗药性,应与其他药剂交替使⽤,但不宜与多菌灵轮换使⽤。
不少地区⽤此药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等已难奏效,需改⽤其他对路药剂防治。
6、多菌灵多菌灵为⾼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有内吸治疗和保护作⽤。
常见杀菌剂分类介绍杀菌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农业、医疗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化学物质,用于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根据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的不同,常见的杀菌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氧化剂氧化剂是一类通过氧化病原微生物细胞内的生物分子而起作用的杀菌剂。
氧化剂可以与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脂质等分子发生反应,破坏其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常见的氧化剂杀菌剂包括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
2. 酶抑制剂酶抑制剂是一类通过抑制病原微生物体内酶的活性而实现杀菌效果的化合物。
酶在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抑制酶的活性,可以阻断微生物的生化反应,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常见的酶抑制剂杀菌剂包括甲基多巴、二苯酮等。
3. 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类起源于微生物的化合物,具有抑制和杀灭其他微生物的能力。
抗生素可以靶向病原微生物的关键生物过程,如细胞壁合成、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等,从而干扰其正常功能,导致微生物死亡。
常见的抗生素杀菌剂包括青霉素、红霉素等。
4. 阻断剂阻断剂是一类通过阻断病原微生物的重要代谢途径而实现杀菌效果的化合物。
阻断剂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体内的关键酶活性,阻断代谢途径的进行,从而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常见的阻断剂杀菌剂包括三氟乙酸、苯扎氯胺等。
5. 其他杀菌剂除了以上几类常见杀菌剂,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杀菌剂,如季铵盐类、杀菌硅藻土等。
这些杀菌剂根据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可以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发挥杀菌的效果。
杀菌剂的分类可以为我们选择和使用杀菌剂提供指导和参考。
在使用杀菌剂时,我们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杀菌剂。
杀菌剂的分类
概述
在农业、生物和食品加工等行业中,杀菌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药品,用于预防和控制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和扩散。
根据其化学性质、杀菌作用方式等不同特点,杀菌剂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分类
表面杀菌剂
表面杀菌剂是杀菌剂的最常见类型。
这种杀菌剂通常被用于清洁和杀菌表面、物品等,以避免感染病毒和细菌等有害微生物。
可以在家庭清洁用品、办公室、医院、餐厅、学校和工厂等场所使用。
最常见的表面杀菌剂包括氯气、臭氧和紫外线等。
系统杀菌剂
系统杀菌剂是指直接作用于生物体的杀菌剂,一般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此类杀菌剂可以防止和治疗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在内的传染病。
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环境杀菌剂
环境杀菌剂也是常见的杀菌剂类型之一,被广泛用于消毒空气和水。
该类杀菌剂通常是由氧化剂和有机酸类化合物构成。
常见的环境杀菌剂包括过氧化氢、氯气等。
食品杀菌剂
食品杀菌剂是用于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保持食品的新鲜外观和口感的食品添加剂。
这种杀菌剂可以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生长,并防止食品变质。
常用的食品杀菌剂包括酸类、硫酸类和亚硫酸盐等。
植物杀菌剂
植物杀菌剂是一种常见的药剂,用于保护植物的健康和预防病害。
这种杀菌剂包括化学合成的和天然植物提取物的两种类型。
它们可以通过杀菌和调节植物生长状态的方式保护植物,增加产量和品质,并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结论
杀菌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药品,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和目的,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了解各种杀菌剂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对广大消费者和科技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杀菌剂(防霉剂)的分类类别代表例作用卤代烯丙基砜1-(二碘甲基磺酰)-4-甲苯碘炔丙基3-碘-2-炔丙基丁基氨基甲酸酯N-卤代烷基硫N,N-二甲基/N′-(氟代二甲硫基)N′-苯基一硫酰胺苯丙噻唑类2-(4-噻唑基)苯丙噻唑(TBZ)晴类2,3,5,6-四氯间苯二晴(百菌清)呲啶类四氯-4-甲基磺酰呲啶8-羟基喹啉类8-羟基喹啉铜氮茚类2-(氰氨基甲硫基)苯丙咪唑异噻唑啉类1,2-苯丙异噻唑啉-3酮,2-n-辛基-4-异噻唑啉-3-硫-代苯酚类对氯间甲酚季铵盐类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三嗪和噻二嗪类六氢-1,3,5-三乙基-5-三氮苯,3,5-二甲基-四氢-1,3,5,2H-噻二嗪2-硫代酰替苯胺类3,4,5-三溴水杨酰苯胺金刚烷类1-(3-氯代烯丙基)-3,5,7-三氮-1-氮蓊金刚烷氯化物有机锡类三丁基氯化锡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二硫代四甲基秋兰姆溴化茚满酮2,2-二溴-1-茚满酮其他化合物溴代乙酸苄酯(Marbac 3S)有机砷类霉克净二、作用机理在细菌,霄母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细胞外侧存在着葡萄糖,几丁质,肽聚糖等合成酶,在细胞内侧存在电子转移系统酶等,这些均是杀菌剂(防酶剂)的作用点,微生物的细胞膜,细胞质及细胞核也均可成为杀菌或抑菌的作用点,也就是说杀菌(防酶)剂通过阻碍氧化磷酸化和电子转移系统,抑制–SH基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干扰细胞表层的机能和脂质代谢以及破坏几丁质的形成,从而达到杀菌和抑菌的作用。
如:卤代酚类除作为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外,还具有抑制–SH基的作用,以及可引起细胞膜的变化。
咪唑类可用于作用细胞壁与细胞质的膜系统上,与细胞膜磷脂中的脂肪酸结合,导致氢离子进入病菌体内,钾离子渗出菌体外,并使细胞中的腺苷三磷酸,腺苷二磷酸等逸出,从而干扰能量的产生,破坏核蛋白体等。
三、涂料用杀菌(防酶)剂1. 代森铵(化学名: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mobam)CH2NHC(=S)SNH4∣CH2NHC(=S)SNH4作用用量及注意事项:通过对具有-SH基的酶进行作用而致效。
杀菌剂的分类及使用
对杀菌剂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其使用特点。
1、按作用原理分类
1、1保护性杀菌剂:
定义:在病原菌尚未接触寄主组织前施药,形成一种保护层以阻止病菌萌发与入侵,从而使植物得到保护。
特点:一般具有广泛性和耐抗药性,可连续使用。
分类代表:主要包括代森锰锌类杀菌剂、矿物源类保护剂和铜制剂类。
1) 代森锰锌类杀菌剂。
主要是控制病菌侵染,防治果树上的锈病、早期落叶病、炭疽病等。
常用产品有代森锰锌、喷克、易保、新万生、比克、科博等。
2) 铜制剂。
可防治炭疽病、白粉病、褐斑病、锈病、黑星病和细菌性溃疡病等多种病害(波尔多液等对作物安全性较差,且易引发红蜘蛛,影响农产品外观质量)。
主要有碱式硫酸铜、绿得宝、绿乳铜等。
3) 矿物源类保护剂。
属选择性杀菌、杀螨、杀虫剂,作用成分是硫,可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如腐烂病、炭疽病、白粉病、锈病等,同时对越冬螨、介壳虫的幼虫和若虫有效。
常用产品有硫磺、石硫合剂、晶体石硫合剂、多硫化钡、硫悬浮剂等。
1、2 内吸治疗性杀茵剂
定义:使用后能渗入树体内或被树体吸收后在体内传导,具有抑制和杀灭侵入植物组织内部的病原菌,使作物恢复健康的杀菌剂,
特点:一般专化性较强,强调对症下药,病菌容易产生抗药性。
分类代表:主要包括农用抗生素、有机杂环类制剂(苯并咪唑类和硫脲基甲酸酯类等)。
1)农用抗生素。
本身无杀菌作用,主要是对植物病源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能使病菌孢子发芽管和菌丝末端膨大为球形,失去入侵能力,抑制菌丝伸长,阻碍菌丝、菌核形成和病斑出现,对果树的枝干、叶部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用于病害发生初期或前期。
常用产品有农抗120、多抗霉素、多氧霉素、多效霉素、宝丽安、多氧素、井岗霉素等。
2)有机杂环类制剂。
内吸作用强,对真菌类的子囊菌和担子菌有特效。
常用产品有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三唑酮(粉锈宁)、烯唑醇、福星、世高、信生(腈菌唑)、(腈菌唑+代森锰锌)、扑海因(异菌脲)、等。
1、3 铲除性杀菌剂
定义:药物与病菌接触产生很强的还原性,将病菌迅速氧化成非活性物质,
特点:杀菌彻底迅速,无公害,是替代福美砷的最佳药物。
代表:最常用的是过氧乙酸类产品,主治腐烂病、轮纹病、炭疽病等。
常用产品有百菌敌、9281、菌杀特、康菌灵等。
其他还包括在幼苗上接种病毒时期产生抗性的“疫苗杀菌剂”;诱导植物产生毒素对抗病毒的诱抗杀菌剂;通过有益病菌与有害病菌争夺营养以挤垮病菌的杀菌剂等。
2、按其化学成份分类:
2、1无机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升汞、石灰波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等。
2、2有机硫杀菌剂:如代森铵、敌锈钠、福美锌、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2、3有机磷、砷杀菌剂:如稻瘟净、克瘟散、乙磷铝、甲基立枯磷、退菌特、稻脚青等。
2、4取代苯类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克松、五氯硝基苯等。
2、5唑类杀菌剂:如粉锈宁、多菌灵、恶霉灵、苯菌灵、噻菌灵等。
2、6抗菌素类杀菌剂: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抗霉菌素120等。
2、7复配杀菌剂:如灭病威、双效灵、炭疽福美、杀毒矾M8、甲霜铜、DT杀菌剂、甲霜灵·锰锌、拌种灵·锰锌、甲基硫菌灵·锰锌、广灭菌乳粉、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
2、8其他杀菌剂:如甲霜灵、菌核利、腐霉利、扑海因、灭菌丹、克菌丹、特富灵、敌菌灵、瑞枯霉、福尔马林、高脂膜、菌毒清、霜霉威、喹菌酮、烯酰吗啉·锰锌等。
由于植物病害在发病初期对农产品的影响没有病害那么明显,在防治上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而病菌一旦入侵繁殖迅速、极易流行,危害极大。
所以,在病害的防治上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即在了病前或了病初期使用保护性杀菌剂,防患末然。
如果已经发病或发病严重就该使用治疗性杀菌剂对症治疗。
同时注意药物的轮换使用,以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