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特性(优质课)
- 格式:ppt
- 大小:2.35 MB
- 文档页数:17
《酶的特性》教案(5篇)《酶的特性》教案 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述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对酶的本质和特性作了重点介绍。
本章本节课内容是高二生物教材的重难点内容。
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皆与酶的活动有关。
在本章节中通过探索验证酶的特性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及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2、能力目标:学会用准确的语言阐明实验探究的结果。
概述温度和pH影响酶的活性。
4、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确定和控制对照实验中的自变量和无关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
四、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已经有了实验操作基础,这节课的三个实验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完成的,所以学生对此并不陌生。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实验材料用具的准备、课件制作、学生预习有关内容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酶的高效性的实验,导入新课。
提问:酶的催化效率如此高效,酶能否催化任意一个化学反应?(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酶的专一性教师演示“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实验,学生边看边做此实验,仔细观察根据现象可知: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而不能催化蔗糖水解。
说明生物体内某些酶只能催化某些分子结构相近的物质,而不能催化所有物质。
如二肽酶能水解任意两种氨基酸组成的二肽。
所以,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酶的概念,掌握酶的特性。
2. 培养学生运用酶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科技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酶的概念,酶的特性。
难点: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及作用条件的温和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酶的特性。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酶的作用过程。
3.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例子讲解酶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酶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3. 实验器材和试剂(如酶制剂、底物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酶制剂广告,引导学生关注酶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介绍酶的概念,解释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2)讲解酶的特性:a. 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高于无机催化剂。
b. 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c. 作用条件的温和性: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能保持活性。
3. 案例分析:(1)举例说明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如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
(2)介绍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如胰蛋白酶用于治疗创伤。
4. 课堂互动:(1)提问:酶的特性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2)学生讨论:酶的作用条件为何要保持温和?5. 总结与作业:(1)总结酶的特性及其应用。
(2)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6. 板书设计:酶的特性一、概念: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二、特性:a. 高效性b. 专一性c. 作用条件的温和性六、课堂实验:1. 实验目的:验证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2. 实验原理:(1)酶的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2)酶的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 实验步骤:(1)准备两组试管,一组加入酶制剂,另一组加入等量无机催化剂。
(2)向两组试管中加入相同底物。
(3)观察并记录两组试管中反应的速率。
4. 实验结果:(1)酶制剂组反应速率较快,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酶的特性【教学目标】1.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特点。
2.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教学重点】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到了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其实同学们如果留意,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的酶产品,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酶的功能呢要更好地发挥酶的作用,就需要更进一步地了解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酶的特性。
二、讲授新课上节课我们说到酶在哪里产生的(活细胞)酶的作用是(发挥催化作用)酶的本质是什么物质(有机物)(PPT展示)那同学们能够根据这些条件说出酶的概念吗(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一)酶催化具有高效性寻找证据——实验阅读课本P86资料,根据实验获得的信息,思考下列问题:1.①号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吗这说明什么2.哪支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最多,反应最快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每个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各组代表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点评,展示相应问题的答案。
思考:(1)为什么要选用新鲜的猪肝(2)为什么要将猪肝制成研磨液(3)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能否共用一个吸管(4)氧气的多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观察每个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各组代表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点评,展示相应问题的答案。
小结: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要理解在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因素称为变量。
其中人为控制的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的因素叫作自变量,因自变量改变而变化的变量叫作因变量。
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叫作无关变量。
除作为自变量的因素外,其余因素(无关变量)都保持一致,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的实验叫作对照实验。
(二)酶催化具有专一性口腔里有唾液淀粉酶,可塞进牙缝里的肉丝两天后还没被消化。
《第五章第1节二、酶的特性》教案优质课教案1 教学内容分析“酶的特性”一节系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二”的内容,有较多的实验和探究活动。
在学习酶的特性时,学生对于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对设计和探究已掌握了基本技能,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鉴别,如何控制自变量,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等已掌握了基本的科学方法,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判断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催化化学反应时应具备哪些特点?如何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等应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和实施探究活动。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说明酶的特性;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2 过程与方法2.2.1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进行有关的实验的设计,学会设计控制自变量。
2.2.2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而体会研究生命科学价值。
2.2.3在实验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分享信息、分享实验成果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3 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的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实验中学会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4 教学过程4.1酶的定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给出Taq酶的资料,请同学从中归纳总结出酶下的较完整的定义。
教师活动:指定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学生从来源、功能、本质等方面给酶下了一个较完整的定义,表述很准确,多媒体演示。
学生活动:在学案上再次填写巩固学习成果。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来源功能本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少数的酶是RNA和DNA此处应用一个生产上的酶的应用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体会研究生命科学价值。
4.2 酶具有高效性引入:酶的催化功能与无机催化剂有什么不同呢?温故知新:学生回顾,教师演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
课文《酶的特性》一等奖说课稿《课文《酶的特性》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课文《酶的特性》一等奖说课稿1总体设计指导思想本节课以“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的探究过程作为教学主线。
2教材分析(说教材)2.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在“酶的作用和本质”的基础上,结合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进一步理解酶的特性,特别是酶反应条件的温和性,为以后学习“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以及理解复杂的实验设计步骤奠定基础。
2.2教学目标⑴知识与能力目标:说出酶的概念、酶的本质,并且通过探究,总结出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领悟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出要探究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讨论合作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问题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态度。
2.3教学重点和难点⑴教学重点:说明酶的特性,特别是酶反应条件的温和性。
⑵教学难点: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3学情分析(说学生)对酶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以及进行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具有搜集、处理及表达、展示信息的能力。
4教法设计(说教法)采取“启发—引导—探究”的方法。
5学法设计(说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6教学设计思路(1课时)㈢实施教学⑴导入新课收集有关酶的发现历程资料;有关酶研究的最新发展成果和应用;了解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⑵酶的特性通过回顾前节内容、举实例和比喻的方法,理解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⑶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①实物展示,发现并提出问题物品展示及介绍,如加酶洗衣粉、生物酶牙膏、大宝SOD蜜、多酶片、嫩肉粉等。
通过物品展示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酶有了感性认识。
然后安排学生阅读、分析加酶洗衣粉、多酶片的注意事项,并提供胃、肠液的pH值,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教师提问相结合,用好实物。
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二课时酶的特性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包括“酶具有高效性”、“酶具有专一性”、“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探究与分析”三大内容。
其中“酶具有高效性”的内容,在前一课的“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学生已自我构建。
有关“酶具有专一性”的内容,只要引导学生分析实例,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很容易突破。
因此,“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是本节课的重心所在,而这一内容所包含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分析,既是前面所学的“酶的作用与本质”知识的延续和进一步理解,同时又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研究素养非常好的内容,对学生学习与研究生命科学的兴趣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具备了以下与本节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①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
②探究H2O2酶对H2O2分解的实验技能,即对照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方法、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的分析与控制方法。
然而,有关影响酶条件的实验方案设计,对学生而言,要求较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为此采取后述的教学设计思路来突破这一困难。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概述酶的特性和影响酶活性条件的知识体系。
能力目标:进行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活动。
情感目标:养成勇于质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建构酶的特性知识体系,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难点:影响酶活性条件的实验设计与实施。
五、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讨论法六、教学过程教师讲解:酶的催化活性受pH的影响。
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去催化活性,且不能恢复。
酶的活性可能受温度的影响,请学生参照pH 探究方案设计格式,课后设计温度的探究方案,总结:酶的活性有一定的条件限制,而对酶活性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和酸碱度。
一般来说,酶都有最适的温度和酸碱度,一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