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特的《达娜厄》构图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859.84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绘画的装饰趣味摘要十九世纪下半叶象征主义绘画中“维也纳分离派”的杰出领袖——克里姆特,可以说是一位既具独特艺术个性,又以强烈民族风格见长的绘画大师。
他综合了壁画、油画的创作方法,用重视图形化与肌理效果的创作方式以及平面化处理手法和镶嵌、点彩等各种技法,着重强调画面的构成关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绘画风格。
他在绘画的艺术手法上往往运用象征性和实用的装饰风格,将人的精神与肉体的矛盾与痛苦,这些抽象的哲理性内容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使整个画面弥漫着一层浓厚的装饰趣味。
关键词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绘画风格装饰风格象征性一、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绘画风格之形成作为十九世纪下半叶象征主义绘画中“维也纳分离派”的杰出领袖——克里姆特,可以说是一位既具独特艺术个性,又以强烈民族风格见长的绘画大师。
他生于维也纳一个工艺美术家庭,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在当地一所美术学校学习,毕业后进行着壁画、壁饰的艺术创作。
1888年,因为维也纳城堡剧院所作戏剧史壁画《阿波罗神坛》《莎士比亚的伦敦剧场》《罗密欧与朱丽叶》而一举成名。
1894年起画风大变,开始追求绘画的哲理性,善于运用象征性装饰风格的艺术手法,尤其在他的油画作品中有着更明显地体现,在他的油画作品中往往摆脱了写实主义手法,通常以象征与装饰设计风格来表达人生的某种欲望,所以他的绘画风格被人们称为“装饰象征主义”。
1908年他的代表作《吻》创作完成后,画面的装饰风格更加成熟,给人的整体视觉效果也逐渐统一。
二、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绘画中的装饰趣味(一)色彩上的装饰趣味——色彩之绚丽高更曾经说过一句话:“色彩应当是思想的结果,而不是观察的结果。
”从克里姆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他的作品不重复于现实、客观存在的色彩,而是强调自己的主观意识,反映自己独特的审美观。
通俗地说,也就是他在运用色彩时不是仅仅满足于现实中的色彩,而是通过思考运用一种比现实更理想化、个性化的色彩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色彩。
初探克里姆特人物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林薇薇;周晨阳【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2页(P68-69)【作者】林薇薇;周晨阳【作者单位】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克里姆特的人物绘画风格独树一帜,形式与内容高度和谐统一。
他的人物绘画作品表现形式新颖,装饰意味强烈,构图比例合理,色调层次多彩,符号和线条充分构成画面的效果,阐述了画家对人生深层意蕴的情感表达。
这种既具有装饰趣味又富含精神哲理的形式手法,与美学观念中关于“美的理念的感性显现”造车合辙,是值得我们探索与借鉴的学习材料。
美学大师黑格尔说:“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美的理念和认识只有通过自我生长和发展,一步一步显现为特殊的感性艺术形象才能得到实现。
”[1]绘画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表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它的外在,还有内在的蕴含。
绘画作品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理想要经过主观考虑然后在现实世界中客观呈现。
如果一幅绘画作品只是片面地表达内在主观情感,没有形式上的创造,那婴孩比画家能更强烈地将情感表达出来。
因此,一幅好的绘画作品既要有充分的情感内容,更要有具备审美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引起欣赏者视觉及心灵上的共鸣。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维也纳分离派的艺术大师,他的绘画风格形式复杂多样又独具匠心,特别在人物绘画上有着耐人品味的艺术内涵。
他的作品强调个人的审美趣味、情绪的表现和想象的创造,既有象征主义绘画内容上的哲理性,又具有东方的装饰趣味。
其人物绘画作品有《亚当与夏娃》、《达娜厄》、《母亲与小孩》、《朱迪思》、《莎乐美》等,我们从中既能看到非常直观的表现手法,又能从这种外在形式里看到画家想表达的哲理性内容,他的画让人非常感动与震撼,其作品风格特点与黑格尔对美的解读观念极为符合。
在表现形式上用笔有力且样式丰富,比例分割美轮美奂,画面主调金碧重彩,平面与立体交叉装饰得丰富有趣,这些画面特色是他独具匠心的绘画形式。
浅谈克里姆特风景油画的视觉特征作者:黄燕玲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6年第03期摘要:一件艺术作品最终将会被人们所欣赏,纯粹的辨别和欣赏并不能使我们真正理解大师绘画。
为什么我们看到一幅作品却不能将其描写和表述出来,其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我们不会描述,而是因为我们的视觉思维不能抓住作品的特征。
以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风景油画为例,分析其画面的视觉特征,希望对艺术赏析有所帮助。
关键词:克里姆特;风景油画;视觉特征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奥地利维也纳最重要的分离派大师,他的绘画具有丰富的象征主义的内涵和装饰意味。
其女性题材的表现以及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的主题,使他成为20世纪颇受关注的艺术家。
他的成就不仅仅局限于人物题材的表现,其风景画也让人耳目一新。
克里姆特的后半生成为了一位自然派的画家,他的风景画是纯粹的,几乎没有人物角色的出现,即使有,那也是本不起眼的极其渺小的角色。
他专注于表现大自然的风光,绘画的语言风格也不受传统的限制,其传达的视觉特征也值得研究。
一、构图的平衡性克里姆特的风景油画大多数为1米多的正方形。
正方形的构图在视觉上并没有像长方形那样有垂直或者延展的效果,它是一个给人感觉平衡稳定又有点板正的图形,克里姆特却在这种图形上勾画出了精妙绝伦的构图形式。
克里姆特的构图抛开了传统三分之一水平线的构图。
如《榉树林》《罂粟花田》《公园》《有桦树的农家房屋》等,以《有桦树的农家房屋》(图1)为例,这幅画的地平线非常高,自上而下一览无余。
那么怎么样使这种极度不平衡的构图在视觉效果上达到平衡呢?第一运用重力,“重力是由构图的位置决定的,一个位于构图上方的事物其重力要比位于构图下方的事物大一些,一个位于构图右方的事物其重力要比位于构图左方的重力大一些[1]。
”在这幅画下方,草地的面积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地平线上的树林只有一小部分,在画面中的比例大约7:1,同样左边的两棵树一前一后与右边的一棵树在重力上也达到了平衡。
点、线、面构成元素在设计与绘画中的运用作者:龚畅来源:《美术界》 2014年第12期TEXT / 龚畅【摘要】点、线、面是一切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构成元素,被广泛运用于设计与绘画中,通过对点、线、面在设计与绘画中构成关系的研究与处理,使视觉语言的应用更加丰富,提升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与内涵。
【关键词】点;线;面;设计;绘画;运用点、线、面被称为“构成三元素”。
点是最简洁的形态,是造型的原生要素。
康定斯基认为:“点在任何艺术领域里都可以找到,所以其内在力量毫无疑问将逐步为艺术家所意识到。
点的意义决不可忽视。
”不同的点具有不同的表情,主要体现在形状、位置、多少、大小、聚散、疏密及虚实等变化中。
点除了是圆形的,实际上也可以有各种形状的,甚至可以是任何形态。
线是由点移动的轨迹形成,运动成为线的重要特征,代表着方向性。
线的运动方向千变万化,游离于点、面之间,具有长度、密度、位置、方向、形状和性格。
无论是直线还是曲线,不同形态、方向的线会产生不同的性格与表情,表达不同的情感,带给人不同的视觉心理感受。
线的表现力是无限的,具有延伸的特点,在某些时候富有音乐的节奏与韵律。
面是线移动的轨迹,视觉语言构成中,面也是无所不在。
面分为实面与虚面,通过分离、接触、覆盖、透叠、结合、减缺、差叠、重构等构成方式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与表现力。
“点、线、面的构成就好比语言中的单词和词组的关系。
单词本身能说明语言内容之一二,词组的组合也就更丰富了人们的语言内容,点、线、面的构成正是如此”。
①点、线、面构成元素是设计师经常运用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段,也是画家追求画面形式美的重要视觉语言,它们广泛存在于设计与绘画中,使视觉语言的应用更加丰富。
一、点、线、面构成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点、线、面构成元素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设计师们通过运用点、线、面三种元素,结合色彩和材质特性进行设计研发。
为了能够创作出既有视觉美感又能满足功能性的设计作品,通常会将点、线、面元素对空间画面进行切割、解构、重构,从而营造出强弱面积关系和色彩关系来突出作品的空间层次感、节奏感和明快感。
试论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画面中表现手法的特征和出现原因本文主要介绍艺术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部分绘画作品,并分析其画面中表现手法的特征和成因。
首先,笔者从历史背景、生平经历和创作心理转变这三个方面来解释和分析克里姆特的画面成因。
之后,分析画面的艺术特色,讲述由于生活的变化带来创作心理的转变,导致画面内容的和表现手法的巨大转变,以及这些独具特色的优秀作品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最后总结他的画面中为什么会充满异域特色和平面化的装饰手法,讲述他的作品用绚丽夺目的金色和富有冲击性的色块相碰撞,再加上平面化的表达手法,让他的作品表现出华丽、独特的异域风格,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工艺化的精美。
标签: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画面风格形成原因;平面化的装饰手法在《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本书中作者提到“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观点。
联系实际,在我们观看一副艺术作品时,看到的不仅仅是画面内容,还有一位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
一位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往往会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来源,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更是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作品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华丽。
他的画面色彩明亮、装饰性强、构思精巧,其中运用平面化的设计,让画面更具装饰感。
其中金箔的运用,讓画面更加夺目绚丽,让观者为之惊叹。
克里姆特不同时期的作品都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所以我希望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探寻他创作心理的变化,这样能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
一、克里姆特作品中特殊材料运用的成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导致克里姆特绘画风格的出现。
第一个是当时的时代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对世界格局产生冲击,使得艺术领域的传统绘画艺术的主导地位产生动摇,出现了一批新兴艺术家,他们的艺术观念与传统“学院派”相对立,而克里姆特便是这些新兴艺术家中的一员,与新艺术思潮的不断接触,让他想寻找一种能与当时时代匹配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注重原始与自然的表达。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受到了法国新印象派的启发。
我们知道,“维也纳分离派”极力主张加强与欧洲各国艺术家的交流,点彩派的健将西涅克①的杰作《荷兰磨坊》曾展出于1900年3月维也纳分离派画展上,稍后展出的还有修拉④的名作《大碗岛的星期天》。
1903年以后,梵高、高更及塞尚的作品纷纷亮相于维也纳,克里姆特所获甚多。
然而法国版本点彩派技法和克里姆特的点彩还是有着显著的差异,乔治·修拉和保罗·西涅克等,他们主张使用纯色并置的手法,而克里姆特则选择使用同一色系中各种不同的色调组合画面,修拉他们着意于光色的科学表现,而克里姆特更重视用缤纷闪烁的色块镶嵌排列,并用这样的方式强化画面的装饰性和视觉幻想,来展现生命的跃动和混沌的力量。
克里姆特采用新印象主义的笔调与色彩方法,是画面形式与画家心象同构的必然产物,这样的方式贯穿了克里姆特风景画的始终,不过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加入,不同时期的表现略有不同,稍后的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梵高绘画对克里姆特的影响。
1902年以后,克里姆特迎来了他风景画色彩缤纷的鼎盛时期,他的视野由树木森林扩展到花卉草木,由宏观的时间转向微观式的取景,放大的局部与缩小的自然在其正方形的画面构图中,获得充实丰富的表现。
克里姆特在风景画写生时运用了两种辅助作画工具:一是取景框,一个中间挖空的一个正方形的硬纸板;二是一台望远镜。
取景框用于选择自然景色,望远镜的使用能够使他所描绘的画不管远近都清晰可见,而且可以产生平面组合的效果。
这正是符合了克里姆特风景画面装饰性的要求。
以《有向日葵的农场花园》为例,我们来做具体分析。
这是一幅装饰韵味浓厚的风景油画,画面主要描绘的是花卉,画家是以俯视的视角米创作的,两组向日葵相对的置于画面两边,像是两个彼此相对的人,画面点缀的花草有组织的分布在每个角落,色彩斑斓且疏密有致,明亮,辉煌,富丽。
画面中心下方的两簇白色小花与上方的向日葵花朵相互辉映,形成了统一的视觉效果,图3.21。
提⾹的四幅传世名画《达那厄》(Danae)⾼清详解提⾹达那厄 Danae 俄罗斯国⽴艾尔⽶塔什博物馆藏局部作品介绍《达那厄》(Danae)是美术史上很多画家都青睐的题材,提⾹亦曾对这⼀题材进⾏反复创作。
传世提⾹《达那厄》共有4幅,这4幅画并⾮简单重复,⽆论在内容、技法还是⾊彩、韵味上都不尽相同。
《达那厄》取材于希腊神话:阿尔⼽斯王阿克⾥西俄斯占⼘预⽰,说他必死在外孙的⼿中,这使他很恐惧。
为了逃避不幸,阿尔⼽斯王专门造了⼀座铜塔,把未出嫁的⼥⼉达那厄关在塔内与世隔绝,指派⼀位⽼妇⼈监护她。
天神宙斯透过塔窗发现美丽的达那厄,⼀见倾⼼,常化为⼀道⾦光来与达那厄相会,为了⽀⾛看管她的⽼妇⼈,在⽼妇⼈的⾯前变成⼀阵黄⾦⾬。
不久达那厄怀孕⽣了⼀位神话中的英雄珀尔修斯。
最后⽼国王仍然没有逃脱死于外孙⼿下的厄运。
提⾹《达那厄》的构图依然采⼊睡的维纳斯的姿势。
但是⼥神的动作更加开放,期待的神情更加专注,前景环境更具性感,画家有意将主体⼈物置于强烈的光照下,那强光正是天神宙斯的化⾝,从⼥神的姿态神情看,她此刻正在享受情爱的温存,进⼊⾝⼼极乐境界,她所珍惜的是美好的爱情,⽆视撒落的⾦币。
画⾯背景则是另⼀番景⾊,天空乌云密布,⿊暗中却⼜透出⼀⽚⾦光,随之⽽落的是⼀阵黄⾦⾬,奇丑可憎的⽼妇⼈⽴即理起围裙,等待⾦币的降落,那专注贪婪的姿态和神情令⼈⽣厌。
画家塑造了两个⼈物,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
达那厄⾝处前景光明处,沐浴在爱的⾦光中,这代表着纯洁、崇⾼、美好的⼈⽣理想;⽽与爱情⽆缘的⽼妇⼈,则在⿊暗中追求⾦钱。
这种强烈的光明与⿊暗、爱情与⾦钱的对⽐也许就是画家内⼼的写照。
这4幅《达那厄》从内容和构图上有两幅⼤致相同,另外两幅,⼀幅的右侧⽼妇接黄⾦⾬的⼯具变成了⼀个托盘⽽不是围裙,另⼀幅则消除了丑陋的⽼妇,代之以⼿持⼸箭的丘⽐特。
背景资料达那厄(Danae),古希腊神话中阿尔⼽斯(Argos)国王阿克⾥西俄斯(Acrisius)与欧律狄刻(Eurydice)之⼥,与宙斯(Zeus)⽣育了珀⽿修斯(Perseus)。
艺术与人文浅谈克里姆特作品的艺术特征张文菊山西运城学院山西运城【摘要】二十世纪初的文化与艺术在当今社会再一次成为各界评论的焦点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正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艺术家他在绘画语言上的创新为现代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通过克里姆特作品的绘画表现语言揭示出其三个主要的艺术特征以金色作为画面的基调、以象征性图案作为画面的表现语言、具有东方艺术元素的画面语言。
对其艺术特征的研究为我们今后绘画创作的形式与内容都有很大的启发性。
【关键词】全色图案东方情鲒象征性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二十世纪初新艺术运动的主要画家之一也是维也纳分离派的创导者。
他的作品跨越了传统与现代、绘画与装饰问的界限他在油画颜料中渗入金色与银色、将画面构成图案化并把日本艺术和中国民『日艺术中的元素引入他的绘画作品中创造出融东方艺术元素于欧洲传统绘画的艺术风格。
本文就克里姆特画面语言的表现形式分析其三个主要的艺术特征。
一、以金色作为画面的基调金色与太阳、人间有关代表能量与美同时有着堕落、凋零的象征意义。
在二世纪的最初十年克里姆特就开始在画面上大量使用金、银箔做装饰物在为卡斯巴德剧院和布达佩斯剧院的装饰卜以及—年间为维也纳伯格剧院装饰的两个楼梯厅顶棚都运用了大量的金色。
于是金色逐渐成为其绘画作品的基调。
从早期的作品《音乐》年到年创作的《达娜厄》这期间几乎所有的作品中都有金色。
大面积的金色体现出克里姆特把现代意识融入传统题材中的独特手法。
年创作的史称“奥地利的蒙娜丽莎”《阿黛尔??布洛赫一鲍尔》整个画面以金黄色为基调散发出富丽堂皇的盛大气势。
端庄优雅的女主人身着金色盛装被包围在金色般的世界里金色的大面积运用增强了人物内心的焦躁与不安定。
这样的视觉效果使人不得不为克里姆特的色彩技艺所惊叹充分显示出其艺术天份和创作激情此画不愧为当今克里姆特售价最高的作品。
色彩中金色本身具有极醒目的作用和炫辉感。
它具有一个奇妙的特性就是在各种颜色配置不协调的情况使用了金色就会使它们立刻和谐起来并产生光明、华丽、辉煌的视觉效果。
克里姆特作品中的构成规律作者:宋佳来源:《艺海》2019年第01期〔摘要〕这是一个审美极端化的时代,艺术被认为是形而上学的终极。
克里姆特画中的女性都充满了神秘感和致命的诱惑,情欲与审美融为一起,这并不仅仅意味着对绘画主题的选择,更重要的是他反映了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装饰艺术风格,这些看似浅显细微的装饰元素中隐藏着克里姆特深远的寓意。
本文通过分析克里姆特鼎盛时期作品来寻找他装饰元素运用的奥秘,揭示其画面的抽象形式。
〔关键词〕克里姆特;构成一、重复构成的运用重复是指相向或相似的形态连续地、有规律、有秩序地反复出现。
重复可以增加人的视觉效果,在图形中可以出现统一、和谐的视觉效果。
观察鼎盛时期作品,每幅作品都有元素的重复使用,本文主要从点线面元素进行分析。
作品一:画面中描绘了一位优雅婀娜的女子,最吸睛的当属女子身着的服装,暂且放下其迷人的色彩不讲,就其服装上的装饰图案便赚足了眼线,服装以装饰图案为标准分为三大块,1.头部背景的扇形区域将花朵和叶子作为元素进行有序的排列,与服装和谐的融汇到一体。
2.前胸部分以白色椭圆形为基本型进行元素的重复排列。
3.衣服下摆以点线结合的方式进行重复排列。
白色双圆圈、黑色双圆圈两者与弯曲的线条以及线条延伸出的螺旋纹交替穿插,由这三部分组合起来的女性将华丽与精致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近似构成的运用近似是重复的轻度变异,主要在色彩、形状、大小、正负、方向、肌理、组合等方面进行一些轻微的变化。
作品二:分析这幅作品近似形式的运用需要从三方面入手。
1.颜色方面:暂且除去背景底部的绿色,剩下的画面几乎都由金色和褐色组成。
首先,衣服是由褐色的底色和金色的装饰图案组成的,背景整体呈现褐色的倾向,但不难看出,背景是利用铂金做旧处理过的,斑斑点点的金色呈现在褐色的底色上,与衣服的装饰图案交相呼应,使整个画面呈现出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
2.形状方面:这幅作品克里姆特大量使用几何图形作为装饰元素,其中矩形、三角形、椭圆形、螺旋纹等在整幅作品这个大背景下本身就极具相似性。
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极致——克里姆特的《达娜厄》构图分析100多年前,在有着悠久艺术传统的奥地利首都维,未来的“维也纳分离派”的第一任主席克里姆特组织发起了一场旨在反对泥古不化的学院派美术保守势力的运动,至此“维也纳分离派”正式走向历史舞台。
而作为欧洲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的克里姆特,他的绘画更是为欧洲艺术史从传统走向现代增添了绚烂瑰奇的一笔。
克里姆特于1907年创作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I》,被美国化妆品大王劳德以1.35亿美元的天价收藏,成为有史以来最贵的画作。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克里姆特的作品得到了主流收藏家们的青睐,他的作品到底有什么魔力呢?在这里我想以这位和毕加索处于同等地位的绘画大师的名作《达娜厄》为例。
达娜厄是希腊神话中海耳戈斯王——阿克里西俄斯的女儿。
这个题材曾被包括提香和伦勃朗在内的大师们表现过。
每位画家所创造的达娜厄的形象都不同,但克里姆特所塑造的达娜厄尤为特别。
在这幅画中,美丽冷艳的达娜厄蜷缩在方形的画面里并被周围各式各样的图案和纹样所包围。
克里姆特以写实的手法,从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出发,描绘了一位体态丰润充满诱惑力的少女形象,形象的表现出深藏达娜厄潜意识里的压抑和欲望。
在形式构成要素方面,《达娜厄》主要由曲线、几何图形和金色的圆点组成。
画中流畅、优雅、波浪起伏的线条表现出达娜厄公主圆转飘逸的身形。
这种借鉴了东方传统绘画表现方式的线条用它们的虚实、穿插,叠加等表现方式同时也突出了人物问的前后空间关系,使欣赏者获得心理上的空间感。
在这幅画中克里姆特用写实方式表现人物的脸部和躯体局部,但画面中人物肢体结构比例并不严谨,他将更多的笔墨用背景装饰上。
在这幅画中,达娜厄被极富动感和韵律的黑色带花纹的纱巾和金色的圆点所包围,这些由生动的线条和点组成的面分割了画面,其间抽象而富有秩序感的图案丰富多彩却又非常和谐统一,营造出超强的视觉效果,显示出唯美的氛围。
在构图形式方面来说,这幅仿若天马行空的画真的是美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浅析克里姆特作品的构图
张弛
【期刊名称】《美术大观》
【年(卷),期】2008(000)007
【摘要】@@ 近些年来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20年间的维也纳历史、文化与艺术已成为广泛评论的焦点.
【总页数】1页(P49)
【作者】张弛
【作者单位】广州仲恺农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
【相关文献】
1.浅析构图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J], 李果
2.浅析构图形式在克里姆特装饰绘画中的体现 [J], 张凯
3.浅析油画作品中的构图形式 [J], 鲍菡
4.浅析塞西尔·维拉油画作品的构图 [J], 梁亮
5.“生命的视角下”的构图美———浅析段正渠的绘画作品 [J], 刘小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收藏世界名画《达娜厄》
老连环画 2015-08-14 19:21
【名画国子监】是《老连环画》在羊年新推出的栏目,每天介绍一副世界名画,以飨读者,提高大家的鉴赏范畴,以画会友,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祝大家羊年吉祥!
——《老连环画》编辑部敬上
《达娜厄》
《达娜厄》画作:作者:伦勃朗·梵·莱茵 - Rembrandt van Rijn 作品名称:达娜厄 - danae 作品尺寸:203x185cm 作品年代:1636 作品材质: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现收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馆
《达娜厄》赏析:希腊神话中的达娜厄被父王囚禁,天神宙斯从这里经过,爱上了被囚的达娜厄。
画中的达娜厄是一位成熟的荷兰妇人,达娜厄企盼着宙斯的到来,表现出一种对幸福的憧景与渴望。
画中人是以伦勃朗的夫人作模特创作的,既真实又有美学意义。
达娜厄的裸体,被画家描绘得温柔又饱满。
伦勃朗运用了一种火一般的暖光聚于达娜厄整个形象。
伦勃朗笔下的达娜厄与别的画家不同,达娜厄形象呈现出极为鲜明的蓬勃朝气和对未来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她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体现了画家伦勃朗所处的时代精神和独特的审美理想。
作者: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
台湾简称为林布兰特。
伦勃朗早年从师P.拉斯特曼,1625年在家乡开设画室。
画作体裁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
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极致
——克里姆特的《达娜厄》构图分析
100多年前,在有着悠久艺术传统的奥地利首都维,未来的“维也纳分离派”的第一任主席克里姆特组织发起了一场旨在反对泥古不化的学院派美术保守势力的运动,至此“维也纳分离派”正式走向历史舞台。
而作为欧洲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的克里姆特,他的绘画更是为欧洲艺术史从传统走向现代增添了绚烂瑰奇的一笔。
克里姆特于1907年创作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I》,被美国化妆品大王劳德以1.35亿美元的天价收藏,成为有史以来最贵的画作。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克里姆特的作品得到了主流收藏家们的青睐,他的作品到底有什么魔力呢?在这里我想以这位和毕加索处于同等地位的绘画大师的名作《达娜厄》为例。
达娜厄是希腊神话中海耳戈斯王——阿克里西俄斯的女儿。
这个题材曾被包括提香和伦勃朗在内的大师们表现过。
每位画家所创造的达娜厄的形象都不同,但克里姆特所塑造的达娜厄尤为特别。
在这幅画中,美丽冷艳的达娜厄蜷缩在方形的画面里并被周围各式各样的图案和纹样所包围。
克里姆特以写实的手法,从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出发,描绘了一位体态丰润充满诱惑力的少女形象,形象的表现出深藏达娜厄潜意识里的压抑和欲望。
在形式构成要素方面,《达娜厄》主要由曲线、几何图形和金色的圆点组成。
画中流畅、优雅、波浪起伏的线条表现出达娜厄公主圆转飘逸的身形。
这种借鉴了东方传统绘画表现方式的线条用它们的虚实、穿插,叠加等表现方式同时也突出了人物问的前后空间关系,使欣赏者获得心理上的空间感。
在这幅画中克里姆特用写实方式表现人物的脸部和躯体局部,但画面中人物肢体结构比例并不严谨,他将更多的笔墨用背景装饰上。
在这幅画中,达娜厄被极富动感和韵律的黑色带花纹的纱巾和金色的圆点所包围,这些由生动的线条和点组成的面分割了画面,其间抽象而富有秩序感的图案丰富多彩却又非常和谐统一,营造出超强的视觉效果,显示出唯美的氛围。
在构图形式方面来说,这幅仿若天马行空的画真的是美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精心设置的近乎于圆形的构图使画面有一种饱满、柔和的感觉,突出了达娜厄的形象,表现出她在睡梦中对冲破束缚的向往,同时这种富有生命力的回环在一黄色为基调的画面中更是表现出了一种蓬勃而出的生命力。
这幅画构图原理和形式上的美感主要体现在金碧辉煌变化多样但非常统一色彩,极富韵律感的线条,错落有致的主体与背景,极具诱惑神秘气质但不媚俗的人物以及通过黑色的纱巾相互联系的画面上。
克里姆特的色彩单纯、痛快、自然、鲜明、遒劲。
画面呈现出一种千姿百态又极其和谐的场景,这些带有情绪的色彩,辉煌中夹杂着黯然,淋漓尽致的情欲中带有隐含的晦涩的精神。
明暗的对比,艳丽与素色的调和,让人不会产生心烦意乱的感觉。
画面中的黑纱既暗示了达娜厄被囚禁的情形,又使画面相互关联而不会显得过于凌乱。
这幅画最出彩的地方在于画家所表达的对生命的认识和态度,这也是他的作品能卖出天价的最根本原因。
这也是区分第一流的艺术作品和其他作品的重要依据。
姓名:韩梦宇
学号:2012211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