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乙酸和羧酸2
- 格式:pdf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15
第三节羧酸酯第1课时羧酸[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羧酸的结构特点及简单分类。
2.能够以乙酸为代表物质,掌握羧酸的性质及用途。
1.乙酸的组成与结构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CH3COOH,官能团是—COOH。
2.乙酸的性质(1)乙酸俗名醋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和乙醇。
(2)乙酸是一种弱酸,其酸性比碳酸的强,具有酸的通性。
在水中可以电离出H+,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
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②与M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CH3COOH===(CH3COO)2Mg+H2↑。
③与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2CH3COOH===(CH3COO)2Ca+H2O。
④与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2CH3COOH===(CH3COO)2Cu+2H2O。
⑤与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CH3COOH===2CH3COONa+CO2↑+H2O。
探究点一羧酸1.写出下列各种酸的结构简式,并填空:①乙酸:CH3COOH;②硬脂酸:C17H35COOH;③苯甲酸:C6H5COOH;④油酸:C17H33COOH;⑤乙二酸:HOOC—COOH。
(1)从上述酸的结构可以看出,羧酸可以看作是由羧基和烃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其通式可表示为R—COOH,官能团为—COOH。
(2)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羧酸进行分类:若按羧酸分子中烃基的结构分类,上述物质中的①②④属于脂肪酸,③属于芳香酸。
若按羧酸分子中羧基的数目分类,上述物质中的①②③④属于一元酸,⑤属于二元酸。
2.羧酸可以表示为(1)当①键断裂时,羧酸电离出H+,因而羧酸具有酸的通性。
(2)当②键断裂时,—COOH中的—OH被取代,例如发生酯化反应时,羧酸脱去—OH而生成相应的酯和水。
[归纳总结]醇、酚、羧酸的结构中均有—OH,由于这些—OH所连的基团不同,—OH受相连基团的影响就不同。
高二化学重点笔记知识点整理高二化学重点笔记知识点(一)1、乙酸的分子式:C2H4O2,简写为CH3COOH,(羧基),乙酸是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易溶于水和乙醇。
熔点:16.6℃,沸点:117.9℃。
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
乙酸含有的羧基官能团决定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酸性、酯化反应。
2、羧酸:在分子里烃基跟羧基直接相连接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羧酸。
一元羧酸的通式:RCOOH,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CnH2nO2。
3、羧酸的分类:按羧基的数目: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多元羧酸;根据分子里的烃基是否饱和: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按烃基不同:脂肪酸、芳香酸;按C 原子数目:低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
4、羧酸的同分异构现象:羧酸的同分异构现象较普遍,羧酸既存在同类的同分异构体,也存在羧酸与酯的同分异构体。
5、羧酸的化学性质:由于羧酸的分子里都含有羧基,羧基是羧酸的官能团,它决定着羧酸的主要化学特性,所以羧酸的主要化学性质有:酸的通性,酯化反应。
6、酯的结构特征:酯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产物。
酯的特征结构是-COO-,羧酸酯的一般通式为RCOOR由饱和一元醇和饱和一元酸酯化反应得到的酯,可以用通式CmH2m+1COOCnH2n+1(或CnH2nO2)表示。
与饱和一元羧酸为同分异构体。
7、酯的物理性质:低级酯是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酯的密度一般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
8、酯的同分异构现象:酯的同分异构现象一般要比其他的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更复杂,除酯类产生同分异构体外,酯与羧酸等物质之间也能产生同分异构体。
如C4H8O2的一部分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OOH、HCOOCH2CH2CH3、CH3COOCH2CH3、CH3CH2COOCH39、酯的化学性质:乙酸的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因此酯类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就是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第六节乙酸羧酸一、乙酸1、分子结构分子式C2H4O2, 结构简式:CO O H3CHO HOC3CH或2、物理性质无色、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熔点为16.6℃,低于16.6℃凝结成冰状晶体,故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能与水和乙醇任意比互溶。
3、化学性质由于羰基对羟基影响,使羟基活性增强。
(1)酸性:乙酸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C O O3C HHC O O H3C H具有无机酸通性:①与指示剂反应,如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②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了H前金属反应生成乙酸盐和H2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④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⑤与某些弱酸盐或不稳定酸盐反应注意:CH3CH2OH、H、CH3COOH 酸性比较:乙醇:中性,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与盐和碱反应。
苯酚:弱酸性,不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与强碱反应,不与NaHCO3反应(更不会产生CO2)。
乙酸:弱酸性,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与NaOH反应,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CO2。
故酸性:乙酸﹥碳酸﹥苯酚﹥乙醇(2)酯化反应:酸与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O2H5H2CO18OC3CH4SO2H5H2CO18HO HOC3CH+∆+浓注意:a)经同位素氧-18测定,乙酸与乙醇作用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原理是:乙酸脱去羧基上的羟基,乙醇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
b)反应中浓硫酸起催化、吸水作用。
c)吸收装置(如右图)中导管口不与液面接触是防止试管中液体倒吸入反应容器中。
d)试管中用饱和Na2CO3溶液收集乙酸乙酯,目的是中和蒸气中的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e)酯与混合液分离:用分液漏斗分液,取上层油状液体得酯。
4、乙酸的制法(1)发酵法乙酸氧化乙醛发酵氧化乙醇酶发酵糖类淀粉−−−→−()((2)乙烯氧化法C O O H3CH 22O CHO 3CH 2CHO 3CH 22O 2CH 2CH 2−−−→−+−−−→−+=催化剂催化剂此法原料来源丰富,生产工艺流程简单 (3)烷烃直接氧化法—丁烷氧化法O 2H 2C O O H3CH 2O 53CH 2CH 2CH 3CH 2++5、乙酸的用途生产醋酸纤维 、合成维纶纤维 、作溶剂、制香料、染料、医药、农药等。
乙酸 羧酸 一、乙酸 羧酸1、 定义:分子中烃基(或氢原子)跟羧基()相连的化合物属于羧酸。
2、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易溶于水,随着碳原子数增多,水溶性降低。
具有弱酸性,随着碳原子数增多,酸性降低。
3、 饱和一元酸的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乙酸(冰醋酸即无水乙酸) 1、 分子结构:分子式为___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俗称_______2、乙酸的化学性质 (1)酸性乙酸水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方程式:CH 3COOH CH 3COO -+H +,故乙酸为弱酸,能体现酸的性质。
乙酸能与Na 、NaOH 、NaHCO 3、Na 2CO 3反应,酸性大于碳酸。
酸性比较:在某有机物A 的分子中,其结构简式如右图。
写出: A 跟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 跟NaHCO 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 在一定条件下跟N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酯化反应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 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 浓硫酸和2 mL 冰醋酸。
按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5 min ,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的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
可以看到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
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A 、这种有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就是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如下:+CH 3CH 2OH浓硫酸+H 2OCH 3COOH CH 3COOCH 2CH3反应类型: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反应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这里的酸是指像乙酸之类的有机酸和像硝酸之类的无机含氧酸。
如果用含氧的同位素188O 的乙醇与乙酸作用,请写出化学方程式:B 、乙酸乙酯是酯类化合物的一种,乙酸乙酯的密度约为0.9 g·cm -3,沸点77 ℃,易溶于乙醇等,微溶于水。
高二化学乙酸、羧酸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乙酸、羧酸二. 重点、难点1. 使学生了解乙酸的结构和用途。
2. 使学生掌握乙酸的性质。
3. 使学生掌握羧酸的通式和通性。
4. 使学生掌握酯化反应的概念和乙酸乙酯的制取。
5. 使学生了解酯的水解,它与酯化反应是一对可逆反应。
三. 具体内容(一)乙酸1. 结构:分子式242O H C最简式O CH 2(与甲醛的分子式相同)结构简式:COOH CH 3(可看作由-3CH 和COOH -两种基团构成)2. 物理性质:乙酸俗称醋酸,它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熔、沸点较低,其熔点为16.6℃时,因此当温度低于16.6℃时,乙酸就凝成像冰一样的晶体,故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它易溶于水和乙醚等溶剂(因而乙酸不能将Cl 2、Br 2、I 2等单质从其水溶液中萃取出来。
)3. 化学性质——主要由官能团COOH -(羧基)决定。
(1)酸性 COOH CH 3 +-+H COO CH 3说明:羧基(COOH -)不能看作是由和—OH 简单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因而COOH -的性质 也不能看作醛、酮中的性质加上醇、酚中OH -的性质。
因为—COOH中与OH -相互影响,使COOH -中的不能与H 2发生加成反应,COOH -中的OH -比醇、酚中的OH -一般更易电离出H +。
① 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② 可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产生H 2,如:↑+→+2233)(2H Zn COO CH Zn COOH CH③ 可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如:O H Cu COO CH CuO COOH CH 2233)(2+→+ ④ 可与某些碱反应:如2232322CH COOH Cu OH CH COO Cu H O +→+()() 说明:COOH CH 3虽是一种弱酸,但其许多盐却是可溶的,如:Cu COO CH 23)(, Pb COO CH 23)(,Hg COO CH 23)(,Zn COO CH 2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