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电结合部结合部
- 格式:pptx
- 大小:9.80 MB
- 文档页数:34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影响风险标准测量方法图备注1道岔框架尺寸测量尖轨轨距测量,框架测量。
道岔框架尺寸不达标时,存在道岔不密贴、开程不达标等安全风险尖轨轨距:1440±1mm;框架(两基本轨间距)1511±3mm道岔框架尺寸测量方法:1、从道岔基本轨轨缝隙处往轨心方向测量2616mm做标记一;2、以“标记点”为基准点往轨心方向测量4775mm做标记二;3、以两“标记点”为基准点垂直测量两基本轨间距,即为道岔框架尺寸。
2转辙机方正检查检查转辙机与直基本轨平行造成杆件别劲、磨卡及外锁闭框孔无调整间隙,偏差超标时,存在道岔杆件蹩卡、甚至发生卡阻故障等风险。
转辙机边两端与直基本轨的距离相差不大于5mm。
使用钢卷尺测量道岔结合部检查标准3各杆件方正检查检查各杆件两端处于同一水平面偏差超标时,存在道岔杆件蹩卡、甚至发生卡阻故障等风险。
各杆件的两端与两基本轨工作面的高低偏差不大于5mm。
使用钢卷尺测量4锁闭杆平直检查检查锁闭杆成一直线使得锁闭杆造成异常磨耗,最终形成卡阻,偏差超标时,存在道岔杆件蹩卡、甚至发生卡阻故障等风险。
两锁闭杆连接固定后需成一直线使用水平尺测量成一直线5锁闭框方正检查两锁闭框的中心是在一条直线上垂直直基本轨造成杆件别劲、磨卡及外锁闭框孔无调整间隙。
对应锁闭框固定螺栓中心垂直线与另一端锁闭框固定螺栓中心间的距离不大于10mm。
用钢卷尺沿定、反位的锁闭框中心点和转辙机内防挤脱器中心点成三点一线,用钢直尺测量偏差量6道岔尖轨翘头,肥边检查检查尖轨尖是否有翘头,肥边现象小于标准时,存在尖轨无法到位,道岔不锁闭等卡阻故障风险。
密贴尖轨上斜面与基本轨下颚间应有3-5mm间隙目测,塞尺测量。
7顶铁状态检查检查道岔转换过程中或者到位与尖轨的间隙道岔顶铁既不能顶死,又不能离缝太大,要求有0.5mm以上间隙,小于标准值时,存在道岔转换不到位风险;大于标准值时,转换设备稳定性降低(若顶铁间间隙不一致时,尖轨似撬棍杠杆),列车冲击,加速设备磨耗,内表示杆与检查柱产生冲击形变,存在道岔不解脱等故障风险。
第一章工电相关设备基础知识铁路工务、电务部门是铁路运输业的两大基础部门,具有专业性强、技术复杂的特点。
但是,在道岔及其转换设备、轨道及轨道电路设备上,无论是工程施工,还是养护维修,工务部门和电务部门都必须相互配合,密切协作。
随着工电设备的发展、更新,工电两部门间的联合作业面和作业量不断扩大,因此,双方学习熟悉的一些相关设备的基础知识,掌握协作对方的设备性能,显得特别重要。
此主要是为工务参考,所以有关工务基础知识不做详细介绍,重点从电务相关基础知识讲起。
第一节电动转辙机道岔转换设备分为手动和动力两大类。
手动道岔转换设备有弹簧扳道器、带柄道岔表示器、道岔握柄和带电锁器道岔握柄等。
其附属设备有道岔(脱轨)表示器、各种拐肘、转换锁闭器、乙端密贴检查器、导管装置等。
由于我国目前已有90%左右的车站为电气集中联锁车站,故手动道岔转换设备基本淘汰,本读本不再详细论述。
动力道岔转换设备指的是电动转辙机、电空转辙机和电液转辙机,本节重点介绍电动转辙机。
一、电动转辙机的用途电动转辙机是电气集中车站与驼峰调车场用以转换道岔的设备,其基本功能是:1.转换道岔位置。
根据操纵人员的意图,以单操或选路方式将道岔转向定位或反位位置。
2.道岔转到定位或反位位置后,实行机械或电气锁闭,防止外力转动道岔。
3.正确反映道岔位置。
当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后,自动给出与道岔实际位置相对应的表示。
4.道岔被挤或因故在四开位置时,及时发出报警信息。
我段使用最为普遍的电动转辙机是ZD6、ZY4型和可动心的ZYJ7型电动转辙机。
1二、ZD6型电动转辙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的作用ZD6型电动转辙机由电动机、减速器、摩擦联结器、主轴和锁闭齿轮、动作齿条、表示杆、自动开闭器等部件组成,见图1-3。
ZD6型电动转辙机结构示意图主要部件的作用:1.电动机。
电动机是电动转辙机的动力装置,一般采用直流电动机。
电动机的电源由信号楼提供。
根据车站操纵人员的意图,由信号楼给电动机送出正极性或反极性的电流,使电动机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
铁路运营工电结合部管理办法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铁路运营工电结合部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铁路运营工电结合部的管理办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运营安全。
二、背景和意义铁路运营工电结合部是铁路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信号、通信、电气等多个方面的工作。
这些工作的协调与合作对于铁路运营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对于保障铁路运营的安全和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三、组织架构和职责铁路运营工电结合部的组织架构应当明确,各个职位的职责也应当清晰明确。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运营交通员的职责:负责指挥安排列车运行,确保运行安全和运行正常。
2. 信号工程师的职责:负责铁路信号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确保信号设备的正常运行。
3. 通信工程师的职责:负责铁路通信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保障通信畅通无阻。
4. 电源工程师的职责:负责铁路电气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确保供电稳定可靠。
四、管理流程和措施为了保证铁路运营工电结合部的顺利运行,应当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流程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建立健全的协调机制:各个职能部门应当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共同解决问题和处理事务。
2. 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正确的执行。
3. 建立健全的监督制度:定期对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技能提升,以适应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更新换代。
五、安全保障和突发事件处理铁路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意外事故和突发事件,因此对于安全保障和突发事件的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建立应急救援机制:制定详细的应急救援方案和流程,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岗位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3. 强化设备维护和更新: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运营维管段工电结合部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电结合部设备管理,指导对道岔等设备开展工电联合整治,提升结合部设备质量,减少结合部设备故障,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运营维管段于工电联合整治道岔(含转换设备)、钢轨绝缘(含轨距拉杆、地锚拉杆绝缘等)工电结合设备。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组织机构为规范并做好工电设备联合整治工作,段特成立工电联合整治领导小组。
组长:主管工务副段长、主管电务副段长组员:工务技术科、电务技术科、调度室及车间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务、电务技术科,由工务、电务技术科科长任办公室主任和副主任。
第五条职责(一)领导小组:1.负责制定联合整治方案,督促、指导现场落实联合整治工作,验收联合整治效果。
2.组织召开工电联合会议,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布置下阶段重点工作内容。
3.协调解决工电结合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工务、电务技术科1. 每年4、8、12月由工务技术科组织召开工电联合会议,组织开展工电联检工作,检查不少于2个站区。
2. 每年2、6、10月由电务技术科组织召开工电联合会议,组织开展工电联检工作,检查不少于2个站区。
(三)综合车间1.每月召开车间级工电联合会议,组织工区开展工电联检工作,检查覆盖管内所有站区,主管主任检查不少于2个站区。
2.分析结合部存在问题,制定、提报整治计划及维修天窗。
第三章工电结合部管理第六条道岔工电结合部设备管理分工(一)道岔钢轨、辙叉、轨枕、滑床板、垫板、连接杆、拉杆、间隔铁、限位器、防跳限位装置、轨撑、顶铁、挡砟板、连接零配件、连接销、螺栓,岔枕上用于安装道岔安装装置的螺栓孔,心轨牵引点处连接铁(拉板)及其连接螺栓等由工务负责维修管理。
(二)道岔转辙机、密贴检查器、锁闭装置、导管装置、动作杆、表示杆、防踩板、安装装置(含绝缘),可动心轨道岔的锁闭板、锁闭板绝缘垫片及锁闭板与钢枕的连接螺栓,心轨牵引点拉板安装外锁闭的方孔及安装转辙机托板的螺栓,CN 道岔下拉装置、辙叉夹紧杆、辙叉连接柄及其紧固件由电务负责维修管理。
工电结合部工务标准工电结合部是维修的重点,对于神池南站在作业中占很大的比重,做好工电结合部的设备质量对道岔的使用、接发列车及机车转线至关重要,结合设备特点制定工电结合部质量标准。
一、道岔转辙器1、设备标准(1)、几何尺寸:尖轨尖端轨距±1mm,尖轨中部轨距+3/-2mm,满足轨距变化率的要求;(2)、尖轨爬行:尖轨爬行≤20mm(3)、尖轨、基本轨肥边:肥边≤1mm;(4)、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尖轨与基本轨、尖轨尖端离缝不大于1mm;(5)、滑床板良好、尖轨与滑床板密贴良好:滑床板作用良好,平直,无断裂、脱落;尖轨和滑床板裂缝≤2mm;(6)、基本轨位置正确、无横移:基本轨横移≤1mm;(7)、轨撑、顶铁作用良好:轨撑齐全、作用良好、与钢轨间隙≤2mm;尖轨顶铁齐全,作用良好,不得过紧,与轨腰间隙0.5mm-1mm为宜;(8)、各类螺栓齐全、紧固:螺栓齐全,作用良好,无松动,扭矩达到要求;(9)、胶垫:齐全并有弹性,胶垫串动或歪斜≤10mm;(1)、岔枕间距标准、作用良好、无空吊:杆件处,岔枕间距误差≤10mm,其他处岔枕间距≤20mm,岔枕与直股垂线偏差≤10mm;道岔石碴捣固结实,无空吊,过车无上下晃动;2、作业标准(1)、转辙器起道捣固、改道作业须安排天窗点内作业,非天窗须有电务专业人员现场配合方可作业;(2)、转辙器高低、方向良好,用10弦测量矢度小于4mm;(3)、捣固时坚持八面捣固,轨枕底保持石砟密实;(4)、严禁使用起拨道器、撬棍等工具抬高尖轨作业;(5)、非停电时更换基本轨时设好“两横一纵”的短路铜线防护。
二、绝缘接头:1、设备标准(1)、轨缝:绝缘接头轨缝不小于6mm,不大于构造轨缝(43kg/m钢轨、50kg/m钢轨、60kg/m钢轨、75kg/m钢轨构造轨缝为18mm);(2)、轨面无低坍、马鞍形磨耗、轨端掉块,肥边≤1mm;(3)、接头轨顶面及作用面无错牙:轨顶面高低错牙小于1mm;侧面错牙小于2mm;(3)、轨枕位置正确,两轨枕分别位于1-2和5-6螺栓孔间,螺栓无触碰;(4)、接头螺栓、夹板齐全,作用良好,无伤损,接头螺栓扭矩达到标准(普通绝缘接头不小于600N.m,胶结绝缘接头不小于1200N.m);(5)、扣件齐全、有效并作用良好,轨距挡板(岔枕使用绝缘材料、普枕使用接头扣板),弹条使用低一型号弹条,扣件扭矩达到80N.m-150N.m;2、作业标准(1)、绝缘接头保持道床饱满、密实、无空掉;(2)、绝缘接头下严禁安放起拨道器;(3)、压机及非绝缘工具严禁从绝缘接头处推过;(4)、绝缘接头有信号机时拨道量不宜过大,满足信号机建筑接近限界和机车车辆限界要求;(5)、非停电时更换接头两端钢轨设好“两横一纵”的短路铜线防护。
道岔工电结合部问题分析和整治方法发布时间:2021-11-17T10:13:59.795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1期作者:焦利伟[导读] 翘头严重时,将会引起道岔发生不锁闭、不解锁故障[1]。
乌鲁木齐集团有限公司喀什基础设施段新疆省喀什市 844000摘要:信号设备的不断更新改造,现场广泛使用闭液压道岔,但随之而来的道岔设备故障率居高不下,其中因工电结合部问题引发的道岔故障较为突出,长期以来工电双方反复整治,但效果不明显,如何提高道岔转辙设备运用质量,解决工电结合部问题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展开了相关的分析,期望可以带来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道岔;工电结合部;问题整治1道岔工电结合部问题原因1.1道岔尖轨翘头问题道岔尖轨发生翘头主要原因为尖轨根部部分低、尖轨部分低或靠近尖轨尖端某块滑床板偏高,造成尖轨尖端轨底与滑床板有2mm以上的间隙。
枕木与基本轨因道床不稳造成下沉,从而直接引起尖轨翘头。
尖轨翘头会造成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离缝,同时影响道岔转换的平顺性,翘头严重时,将会引起道岔发生不锁闭、不解锁故障[1]。
1.2道岔不密贴、有抗点问题第一牵引点密贴处有0.5mm以上离缝。
尖端有离缝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工务基本轨轨向不良,轨距或框架调整不当,导致尖端产生离缝;二是尖轨长期使用易发生变形,脱杆后无法在自然状态下与基本轨密贴;三是竖切部分钢轨面有肥边,从而使I机密贴处产生反弹力,造成离缝;四是道岔锁钩、锁闭杆、锁闭铁有磨耗,压力调整不当。
第二牵引点密贴处有1mm以上离缝。
II机产生离缝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工务II机框架不标准(偏大),造成II机产生离缝;二是工务顶铁顶死,造成II机有支点不能在自然状态下密贴;三是竖切部分钢轨面有肥边,从而使II机密贴部位产生反弹力,造成了II机不密贴;四是尖轨根部轨距调整块调整不良,导致尖轨在II机密贴位产生了反弹力。
1.3尖轨反弹问题尖轨反弹是道岔常见病害,尖轨扳动过程中有异响,尤其锁闭时会发现尖轨与基本轨有碰撞声,近距离查看,尖轨先密贴后又弹开,容易造成接点反弹等。
工电设备结合部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工务、电务设备结合部安全管理,提高作业效率,确保行车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施工安全,特修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依据《工电结合部管理办法》并结合生产实际制定。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电务设备结合部管理工作。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信号生产技术科职责:(一)制定段工电设备结合部管理实施细则,建立考核机制。
(二)掌握段日常工电设备结合部管理情况,对工电结合部设备管理和工电联合巡检、整治存在问题进行检查、指导;(三)对工电结合部设备故障进行调查、分析、处理。
第五条综合车间职责:(一)建立工电设备结合部巡检基础台账,制定整治计划、方案;(二)成立联合巡检小组,组织联合巡检、全面整治、- 1 -验收;(三)根据联合巡检结果,及时上报检查整治数据,对未能及时整治的问题纳入问题库,进行分析,制定措施,逐项落实。
(四)在开春、入冬之前组织各工区加密检查整治。
(五)做好结合部检查、整治的配合工作。
第六条:工区职责:(一)收集、整理工区日常巡视、检修中发现的结合部问题,并联系工务及时销号,对于工区层处理不了的问题及时上报综合车间。
(二)配合综合车间开展联合巡检工作。
第三章结合部管理职责第七条道岔设备工电结合部职责分工(一)道岔第一、二、三连接杆及连接销或螺栓,基本轨通长垫板,岔枕上用于安装道岔安装装置的螺栓孔,绝缘垫板及绝缘套管的绝缘性能由电务测试判断,存在问题的由工务处理,绝缘套管由电务提供。
2.各种道岔转辙机、连接杆及安装装置(含固定螺栓),道岔安装装置绝缘,由电务负责维修管理。
第八条更换钢轨绝缘作业配合(一)更换带绝缘接头的钢轨、绝缘夹板、绝缘接头- 2 -螺栓、槽型绝缘、轨端绝缘、绝缘套管的工作均需配合完成。
(二)普通绝缘接头,凡轨缝小于6mm或大于10mm,钢轨端面不平、有毛刺、铁垫片造成绝缘套管挤损及扣件系统或道钉封联绝缘夹板,胶接绝缘接头轨缝拉开等由工务处理、电务配合。
工务在更换钢轨时,要按规定计算并预留所有接头轨缝。
上海铁路局工电结合部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适应铁路改革发展需求,通过工、电专业在安全管理、制度标准、作业过程、信息资源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高度融合,进一步强化工电结合部管理水平、提高工电联合作业效率、提升工电设备养护维修工作质量,结合上海局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工电结合部管理主要包括制度标准联合制定、现场联合作业、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应急处置联合防护和大修工程协调配合等内容,通过工电结合部管理流程、标准的建立和作业的进一步融合,有利于解决工电结合部设备问题、有利于提高现场作业效率、有利于提升行车基础设备运用质量。
第3条本办法适用于上海铁路局管内普速线路各工务(含桥工,下同)、电务段。
各单位应根据本办法联合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段、车间和工区的联系、协调、操作等具体要求,规范管内工电结合部管理工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4条为加强工电结合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确保工作推进取得实效,成立路局、站段两级组织机构:⑴路局成立分管副局长任组长,工务、电务处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人员为组员的工电结合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务处线路科,主要负责结合部管理工作宏观统筹和相关管理指导工作:①制定路局工电结合部管理基本制度;②组织制定工电结合部管理要求、设备标准和联合作业管理办法;明确工电设备数据、各类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工作内容和要求;规范工电应急联合处置和联合安全防护;建立工程施工工电配合工作和结合部设备标准要求;③组织管内工、电各单位做好工电结合部管理工作实施过程的经验交流;④加强同路局业务部门沟通,做好存在问题的协调解决;⑤定期总结分析结合部管理工作推进实施情况,研究推行优化、改进;⑥组织工电结合部管理工作的阶段性检查,落实问题的考核、定责。
⑵各工务、电务段成立由工务、电务段长为组长,分管副段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人员为组员的工电结合部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工电结合部管理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①制定工务、电务段工电结合部管理实施细则;②负责细化结合部联合作业、数据资源互通共享、应急联合处置防护和大修工程协调配合等工作要求,并组织实施;③检查、指导和监督车间、班组落实结合部管理各项工作要求;④梳理统计结合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协调处置;⑤做好工电结合部管理工作的阶段性检查、验收和总结,,落实问题的考核、定责。
一、尖轨区域尖轨区域的工电结合部关键部位主要有:尖轨尖端、牵引点、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段(俗称竖切部位)、曲基本轨的曲折点、尖轨的刨切点、尖轨跟端,滑床台及辊轮、耳铁、顶铁、限位铁、间隔铁等。
下面对各个关键部位特点分别进行介绍:1、尖轨尖端尖轨尖端结合部主要有两个关键点:尖轨尖端的降低值和尖轨尖端轨距。
尖轨尖端的降低值不达标,会造成尖轨不落槽、密贴不良的病害。
尖端轨距超标直接影响道岔的密贴状态和日常调整。
⑴尖轨的降低值尖轨的降低值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和尖轨的使用寿命。
尖轨尖端的降低值不应大于车轮轮缘高度25mm,以免车轮逆向进岔时爬上尖轨。
另外还应考虑在轮缘最大垂直磨耗18mm,基本轨轨顶也有一定垂直磨耗时也不会轧伤尖轨尖端。
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尖轨尖端降低值采用23mm是安全可靠的。
见图2-7当尖轨降低值偏小时,极有可能造成道岔转换到位后,尖轨不落槽、道岔密贴不良故障。
⑵尖轨尖端轨距加宽为了缓冲机车车辆通过道岔时对钢轨的挤压、冲撞,在道岔的尖轨尖端、尖轨跟部、导曲线部分,轨距需要适当加宽。
其中尖轨尖端的轨距加宽对电务有着直接影响。
根据《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常见道岔尖轨尖端加宽轨距标准见表2-2:尖轨尖端轨距牵引点处主要有三个关键点:一是尖轨动程;二是基本轨框架值;三是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状况。
不同型号道岔的尖轨在牵引点处的动程和基本轨大框架值有明显区别,同样同一组道岔在不同牵引点处尖轨动程和基本轨大框架值也有不同。
这两个数字是依据不同型号的工务设计铺设图号和电务配套设计图号,经过科学计算出来的标准值,符合整个道岔转换系统机械动作和力学原理。
牵引点处的尖轨与基本轨密贴良好状况是道岔转换设备首要技术指标。
3、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段(俗称竖切部位)竖切部位要求尖轨与基本轨宏观密贴。
普速道岔的尖轨多采用普通钢轨锻造刨切制成,尖轨刨切部分截面结构较弱,需要在轨腰两侧设补强板进行加强。
在尖轨密贴段牵引点以外的地方采用道岔接头铁、连接杆连接两尖轨,增强尖轨的框架刚度。
广西铁道2020年第2期高普共站常见工电结合部问题及对策阮豪华(柳州电务段,助理工程师,广西柳州545007)摘要:全面剖析高铁和普铁共一个车站、客货混跑,对设备伤害比较大的情况,找出工务和电务结合部问题的根源。
对暴露出来的问题,精准施策,以工电联合整治“五个联合”为原则,齐抓共管,减少工电结合部病害对设备的干扰,确保“减故障、压延时、保畅通”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工电结合部问题;联合整治二塘站处于衡柳线与湘桂线汇合点,湘桂线的货物列车通过道岔侧向,横越整个站场上下咽喉运行,车流密,冲击大,对道岔及转换设备影响非常大,是造成道岔工电结合部问题多发的原因之一。
该站又是在原站场基础上,通过向南延伸站场改造而成。
施工中边运用边改造,工程质量受到影响,使工电结合部问题在施工阶段就埋下病根。
1常见工电结合部问题1.1轨道电路二塘站轨道电路问题主要表现在胶接式绝缘不良,集中反映在道岔渡线胶接式绝缘上。
车站涉及动车进路的胶接式绝缘共有84组,2016年以来检查测试发现胶接式绝缘不良共计10组,其中2016年至2018年胶接式绝缘不良造成故障3件,极大影响运输的正常秩序。
故障形成的主要原因:胶接式绝缘施工工艺、材料质量存在问题。
据现场调查分析统计,施工工艺、材料质量有问题,长期运用后造成绝缘值下降,导致故障发生。
对胶接式绝缘测试检查分析的研判不够重视。
工电部门在技术交底上存在壁垒,相互之间融合不够。
测试数据分析两部门意见不统一。
1.2道岔转换设备1.2.1道岔工务框架几何尺寸误差较大该站站改时施工工期紧张,又是在原站场上改造,道岔安装几何没有精调就交付使用。
这些隐患,对工务影响较小,但对道岔转换设备影响很大。
1.2.2道岔尖轨或心轨产生吊板连续有3块滑床板产生吊板现象,造成道岔操动阻力增大。
1.2.3工务顶铁间隙小尖轨与基本轨不顺密,引起道岔尖部不密贴。
1.2.4道岔辊轮调整不当或辊轮失效致使转动不灵活。
1.2.5锁闭框安装不方正与锁闭杆产生侧磨。
工电结合部问题探讨发表时间:2019-10-29T09:55:31.9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作者:许风伟[导读] 摘要:电务、工务是铁路主要行车设备管理部门,两者在结合部设备维护和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电务部山东济南 250001摘要:电务、工务是铁路主要行车设备管理部门,两者在结合部设备维护和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
电务、工务的结合部主要集中在道岔和轨道电路设备上,结合部问题在整治上存在一定难度,制约着工电设备质量的提高。
本文通过分析2019年7、8月份的现场工电结合部设备故障实例,分析了当前工电结合部在道岔、轨道电路维护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和建议,以期对现场的工电设备维护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工电结合部;故障;问题;措施1 道岔、轨道电路结合部故障信息统计2019年7至8月份,济南局集团公司电务系统共发生故障信息192件,192件故障信息中,道岔、轨道电路故障信息135件,占故障信息总数的70.3%。
其中,道岔60件,结合部相关原因的37件,占道岔故障信息总数的61.7%;轨道电路75件,结合部相关原因的39件,占轨道电路故障信息总数的52%。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道岔和轨道电路故障信息占电务系统故障信息总数的大多数;道岔、轨道电路故障信息中,结合部故障信息占大多数。
2 工电结合部主要问题分析2.1 道岔工电结合部问题分析(1)联合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治不及时,随意调整工电联整计划,导致联合检查发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克服,形成了故障。
暴露出道岔联整的计划性不强,对联合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治存在等靠思想,主观上认为天窗修调整或取消、工电务一方抽不出人员配合,就改变了整治时间,对联整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根据联合检查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统筹安排整治时间,也反映出工、电务沟通协调不够,对问题没有提前沟通,导致计划没有按时兑现或及时追加。
(2)道岔维护技能欠缺,结合部技术标准掌握不熟练。
工电结合部工务部门应注意问题探讨摘要:工电结合部是铁路线路设备的重要组成部位,多年以来,由于管理规章规定不细、不明确,往往在此出现问题时,因对设备问题处理不当而使设备不能正常使用,以至于影响行车。
在责任追究时出现了一些“冤假错案”。
为避免上述问题不发生或少发生,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电结合部工务部门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结合部;红光带;无表示;断表示Pick to: engineering electrical integr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ailway equipment, over the years, because of the manage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is not thin, not clear, often appear in this problem, because of improper handling problems of equipment and make the equipment can’t normal use, so that affect drivin g. When responsibility for some “huge”. To avoid the above problem does not occur, or less, the author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factory electrical junction works departme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Key words: junction; Red light; No said; Broken said工电结合部工务部门应注意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红光带问题;二是道岔无表示问题;三是道岔断表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