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术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12.04 KB
- 文档页数:2
胸腔穿刺的护理要点作者:邹春梅来源:《新科教》2013年第05期胸腔穿刺是治疗胸腔积液的常用诊断和治疗方法,癌性胸腔积液的患者胸腔积液量大生成快速常常需要反复穿刺,患者痛苦大且并发症多。
208年4月~2012年10月我科应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方法治疗癌性胸腔积液58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共58例患者,男39例,女19例;年龄36~79岁,平均62岁;原发病肺癌37例,乳腺癌9例,胃癌7例,卵巢癌4例,恶性淋巴瘤1例;均经病理证实。
X线胸片及超声均提示为中等量或者大量胸腔积液。
2、方法(1)物品准备单腔中心静脉导管1根(美国Arrow管,不抗菌),输血器1副,小手术包1个,无菌透明敷贴1张,引流袋1只,5ml针筒1付,利多卡因1支。
(2)穿刺方法患者取坐位或者半卧位,充分暴露超声定位的穿刺点。
取5ml一次性针筒行穿刺点麻醉及试穿刺,然后取套管针穿刺,抽得胸腔积液后置入导丝,退出套管针,扩张器扩张皮肤,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约10~15cm,退出导丝,关闭导管夹,取固定皮圈固定导管并缝合固定一针,贴无菌敷贴。
将输血器前端与中心静脉导管相连保留输血器的橡胶管部分与引流袋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引流系统。
打开导管夹,引流胸腔积液。
二、结果本组58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引流时间3天到25天不等,平均13.5天,平均住院天数18天。
其中2例因固定不当滑脱(未缝针固定),3例因反复置管后形成包裹性积液引流不充分,另有18例次引流过程中出现堵管,取生理盐水20ml冲洗均能通畅引流。
58例患者均未出现局部感染或气胸等并发症。
三、护理1、穿刺前及穿刺时护理穿刺前要做好心理护理,宣教穿刺的体位及注意事项,如避免穿刺时咳嗽和活动。
如有不适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说话或举手示意。
还可以介绍同样已经置管引流的患者交流,减少患者的紧张感。
穿刺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及呼吸情况,如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剧烈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停止穿刺,并做好抢救准备。
胸腔穿刺护理常规
物品准备
胸穿包一个,消毒手套,圆碗,无菌试管,局麻和皮肤消毒用物。
术前准备
向病人解释穿刺目的,注意事项,嘱病人解小便,做好普鲁卡因皮试,精神紧张者可使用镇静剂。
病人如有剧咳不宜穿刺。
必要时按医嘱术前30分钟给予可待因镇咳。
操作及护理
l、协助病人反坐于靠椅背上,两上臂扶椅背,不能起床者取半侧卧位或半卧位,举起患侧上臂,医师选好穿刺点,一般于患侧肩脚下角第7-9肋间或腋中线第6-7肋间,腋前线第5肋间作穿刺。
2、皮肤消毒,协助作局麻和抽液。
3、穿刺时严防空气进入胸腔,嘱病人不能咳嗽和深呼吸,观察病人有无面色苍白‘心悸、出汗、呼吸困难、紫绀、脉搏细速等不适症状。
4、协助医生抽液时,注意速度不宜太快,第一次抽液量不应超过500-800毫升,以后每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0毫升。
5、注意无菌操作,及时送验标本,注意并记录胸液的性质、颜色及抽液总量。
6、抽液完毕,嘱病人侧卧休息2一3小时,测量脉搏、呼吸、血压,观察4一8小时并作记录。
胸腔穿刺后注意事项胸腔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脱水、引流、抽取胸水、脓液、气体等。
胸腔穿刺操作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确定适当的适应症:胸腔穿刺是一个有创的操作,需要谨慎使用。
在决定是否进行胸腔穿刺之前,医生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穿刺的适应症。
2. 采取无菌操作:胸腔穿刺是一种有创操作,需注重无菌操作。
医生需要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在穿刺操作前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无菌消毒。
3. 确认穿刺点位:在进行胸腔穿刺前,医生需仔细确定穿刺点位。
一般情况下,胸腔穿刺多选择在胸腔第二或第三肋间的胸腔下中线。
4. 选择合适的穿刺器械:胸腔穿刺可以使用有创或无创的穿刺器械。
有创穿刺一般在做小切口后,再插入导管。
无创穿刺可以使用针管或者特制的穿刺针。
5. 适当的镇痛和固定:胸腔穿刺操作过程中,患者可能存在疼痛感。
在操作前,医生可以采取适当的镇痛措施,例如给予局部麻醉。
穿刺后需要将导管固定,避免导管脱落。
6. 抽取样本并标本处理:胸腔穿刺可用于抽取胸腔积液、脓液或血液样本。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适当抽取足够的样本,并正确标注标本,以确保后续检验的准确性。
7. 观察并处理并发症:胸腔穿刺是有创操作,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如感染、气胸等。
在操作后,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8. 防止交叉感染:在胸腔穿刺过程中,医生需要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例如,穿刺器械和导管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避免污染导致感染风险增加。
9. 注意卫生安全:胸腔穿刺操作需要在医疗机构的合理环境下进行。
医生在操作时需做好个人卫生,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的感染等问题。
10. 提供必要的护理:在胸腔穿刺后,医生需要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措施。
例如,将穿刺部位进行适当的敷料处理,避免感染和出血等问题。
总之,胸腔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但也需要医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手法。
在胸腔穿刺操作中,医生应注意适应症的选择、无菌操作的重要性、镇痛和固定的方法、样本的提取和处理、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交叉感染的防控、卫生安全的保障以及提供必要的护理等方面。
胸腔穿刺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胸腔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操作,用于治疗和诊断胸腔内的疾病。
它是通过在胸壁上穿刺进入胸腔,将液体或气体抽出或注入,以达到治疗或检测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胸腔穿刺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胸腔穿刺的操作步骤1. 准备操作所需材料:穿刺针、消毒液、无菌手套、无菌巾等。
2. 让患者保持适当的体位,常见的方式是坐位或仰卧位。
3. 初步检查患者的胸部,确定穿刺部位。
一般而言,胸膜腔穿刺常选在第二肋间,最高可到第七肋间。
4. 刮擦皮肤:将消毒液涂抹在穿刺点上,然后用无菌手套用无菌刮刀刮擦皮肤,以消除表皮上的细菌。
5. 局部麻醉:注射无菌的局部麻醉剂,使患者感到麻木,减轻穿刺时的疼痛。
6. 确定穿刺点:在经过麻醉的皮肤上,用无菌巾或无菌手指进行标记,以确定穿刺点。
7. 确定穿刺角度和深度:根据患者的体格特征和胸壁的解剖结构,确定穿刺的角度和深度。
角度要与肋间隙平行,以避免损伤内部重要结构。
8. 制造穿刺通道:用穿刺针穿刺皮肤,按照预定的角度和深度插入胸腔。
9. 进行胸腔穿刺:当穿刺针进入胸腔后,可通过检查液体外观或抽取样本进行诊断。
抽液时,可以使用无菌注射器或负压吸引器,缓慢抽吸胸腔内的液体。
10. 穿刺结束后,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口,避免感染。
二、胸腔穿刺的注意事项1. 术前评估:在进行胸腔穿刺之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和用药情况等。
同时,还需要评估胸腔内的病理情况,确定穿刺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2. 无菌操作:胸腔穿刺属于无菌操作,穿刺针、消毒液、手套等都应保持无菌状态,以避免感染风险。
3. 安全性考虑:在选择穿刺点和穿刺角度时,应特别注意避开重要的血管、神经和器官结构,以减少操作风险。
4. 麻醉管理:局部麻醉应在穿刺之前进行,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状况,及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5. 穿刺前后的护理:穿刺结束后,应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和敷料更换。
胸腔穿刺术配合护理
衣帽整洁,仪表端庄
素质要求态度和蔼
常规消毒治疗盘
无菌胸穿包,治疗车
1%普鲁卡因
无菌手套2副用物准备
量杯,无菌试管4根
备酒精灯、火柴
(1:1000肾上腺素1支备用)
环境准备:关闭门窗,必要时放置屏风
核对:床号、姓名,普鲁卡因皮试结果
术前准备解释目的及交待须知
检查无菌胸穿包、手套的有效期
安置穿刺体位
消毒穿刺部位:螺旋式由内向外,
直径为10cm
打开无菌包
局麻抽液配合
配合抽取胸腔积液
留取标本(生化、常规) 术中配合
观察病情,面色、胸痛、咳嗽
脉搏、呼吸等
穿刺完毕,针孔以碘酊消毒
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
告知病人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抽出积液处理(加消毒药液)
标本送验,整理用物
洗手
操作过程中病人反应
记录
抽出液体的色、质、量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术后观察胸闷、胸痛情况
穿刺针孔处有无渗液等。
胸腔穿刺术护理常规胸腔穿刺术是自胸腔内抽取积液或积气的操作。
【护理评估】要点:1、脉氧、呼吸频率、节律、深度2、呼吸道通畅情况、病人配合度【常见护理问题】1、气体交换受损2、疼痛:胸痛3、知识缺乏【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心理准备: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穿刺目的、操作步骤及术中注意事项,协助病人做好精神准备,配合穿刺。
2、病人指导:操作前指导病人练习穿刺体位,并告知病人操作过程中保持穿刺体位,不要随意活动,不要咳嗽或深呼吸,以免损伤胸膜或肺组织,必要时给予镇咳药。
术中护理1、病人体位:抽液时,协助病人反坐于靠背椅上,双手平放椅背上;或取坐位,使用床旁桌支托;亦可仰卧,举起上臂;完全暴露胸部或背部。
如病人不能坐直,还可采用侧卧位,床头抬高30°。
抽气时,协助病人取半卧位。
2、穿刺部位:抽液的穿刺点在肩胛线或腋后线第 7-8 肋间隙或腋前线第 5 肋间隙;气胸者在患侧锁骨中线第 2 肋间或腋前线第 4-5 肋间隙进针。
3、病情观察:脉搏、面色等变化,判定病人对穿刺的耐受性。
抽吸时,若病人突感头晕、恶心、心悸、冷汗、面色苍白、脉细、四肢发凉,提示胸膜反应,应立即停止抽吸,使病人平卧,密切观察血压,防止休克。
必要时皮下注射 0.1%肾上腺素 0.5ml。
4、抽液抽气量,每次抽液、抽气时,不宜过多、过快,首次排液量不宜超过700ml,抽气量不宜超过 1000ml,以后每次抽吸量不宜超过 1000ml。
术后护理1、记录穿刺时间、抽液抽气的量、胸水的颜色以及病人在术中的状态。
2、监测病人穿刺后的反应,观察病人的脉搏、呼吸状况,观察穿刺部位,如出现红、肿、热、痛,体温升高或液体溢出等应及时通知医生。
3、嘱病人静卧,24h 后方可洗澡,以免穿刺部位感染。
4、鼓励病人深呼吸,促进肺膨胀。
胸腔穿刺病人注意什么胸腔穿刺是一种医疗操作,用于治疗或诊断胸腔内的问题。
胸腔穿刺通常会在医院或诊所中进行,由专业的医生或护士进行操作。
在进行胸腔穿刺前,病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胸腔穿刺的目的和过程:在进行胸腔穿刺之前,病人应该向医生咨询关于胸腔穿刺的目的和过程,并了解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
明确了解穿刺的必要性和可能的益处,有助于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2.告知过敏史及相关病史:在进行胸腔穿刺之前,病人需要告知医生有关过敏史和相关病史,例如心脏病、肺部疾病或血液凝结问题等。
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制定穿刺计划和选择合适的穿刺点至关重要。
3.禁食与排空:胸腔穿刺通常是一个有创性操作,因此,病人在手术前需要禁食一段时间,以减少术中的不适感。
此外,医生可能会要求病人排空膀胱,以避免穿刺过程中压迫膀胱造成不适。
4.穿刺部位清洁与消毒:在进行胸腔穿刺之前,医生会对穿刺部位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病人需要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并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使用化妆品或任何可能影响穿刺操作的物质。
5.注意个人卫生与舒适:在进行胸腔穿刺之前,病人需要保持个人卫生,洗手等,避免交叉感染。
此外,在穿刺过程中,病人应尽量保持放松和舒适的姿势,以减少穿刺时的不适感。
6.了解并发症与术后护理:胸腔穿刺是一种有风险的操作,虽然较为罕见,但仍有可能会发生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气胸等。
病人需要了解这些并发症的可能性,以便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此外,在穿刺后,病人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后护理,如避免过度活动、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和干燥等。
7.积极配合医生操作和监测:胸腔穿刺是一项非常专业的操作,病人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操作和监测。
在穿刺过程中,病人需要保持体位稳定,遵循医生的指示,以保证操作的成功和安全。
总之,胸腔穿刺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操作,对于病人来说,了解穿刺的目的和过程、注意个人卫生与舒适、配合医生操作和监测以及遵循术后护理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胸腔穿刺术护理
胸腔穿刺术(简称胸穿)是自胸腔内抽取胸腔积液或胸腔积气的操作。
【护理常规】
1.术前
(1)心理准备: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检查目的、操作过程及有关配合注意事项,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签署知情同意书。
(2)患者指导:操作前指导患者穿刺体位,告知患者在操作过程中不要随意活动、不要咳嗽或深呼吸,避免损伤胸膜或肺组织。
必要时给予镇咳药。
(3)其他:完善心电图、肺CT、血常规、血凝常规等相关检查。
2.术后
(1)记录穿刺的时间、抽液抽气的量、胸腔积液的颜色及患者在术中的状态。
(2)观察患者穿刺后的反应,观察患者的脉搏和呼吸状况,注意血胸、气胸、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穿刺部位,如出现红、肿、热、痛、体温升高或体液溢出等,及时通知医师。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嘱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休息,24h后方可洗澡,以免穿刺部位感染。
2.饮食指导进食清淡、高营养饮食,忌食刺激性强、油腻食物。
3.用药指导遵医嘱合理用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4.心理指导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及术后注意事项,体贴安慰患者,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与顾虑。
5.康复指导鼓励患者深呼吸,促进肺膨胀。
6.复诊须知如有胸闷、胸痛等不适,及时就诊。